【阅读模式答题】
答题:对于JVM的理解,在我看来有两个重要部分:
第一是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
开发人员编写Java代码(.java文件),然后将之编译成字节码(.class文件),再然后字节码被装入内存,一旦字节码进入虚拟机,它就会被解释器解释执行,或者是被即时代码发生器有选择的转换成机器码执行。
Java代码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包含了以下三个重要的机制:
1)Java源码编译机制:Java代码编译是由Java源码编译器来完成,也就是Java代码到JVM字节码(.class文件)的过程
2)类加载机制:JVM的类加载是通过ClassLoader及其子类来完成的
3)类执行机制:JVM是基于堆栈的虚拟机。JVM为每个新创建的线程都分配一个堆栈.也就是说,对于一个Java程序来说,它的运行就是通过对堆栈的操作来完成的。堆栈以帧为单位保存线程的状态。
JVM执行class字节码,线程创建后,都会产生程序计数器(PC)和栈(Stack),程序计数器存放下一条要执行的指令在方法内的偏移量,栈中存放一个个栈帧,每个栈帧对应着每个方法的每次调用,而栈帧又是有局部变量区和操作数栈两部分组成,
局部变量区用于存放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和参数,操作数栈中用于存放方法执行过程中产生的中间结果。
第二是JVM内存管理及垃圾回收机制:
【JVM内存结构分为:方法区(method),栈内存(stack),堆内存(heap),本地方法栈(java中的jni调用)。
方法区——存放了要加载的类信息、静态变量、final类型的常量、属性和方法信息。JVM用持久代(Permanet Generation)来存放方法区,可通过-XX:PermSize和-XX:MaxPermSize来指定最小值和最大值。
栈内存——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
堆内存——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 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
堆里聚集了所有由应用程序创建的对象,JVM也有对应的指令比如 new, newarray, 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然并没有向 C++ 的 delete,free 等释放空间的指令,
回答这部分的点可以有:
Java的所有释放都由 GC 来做,GC除了做回收内存之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内存的压缩。
4)GC怎么判断要回收的垃圾对象;
5)如何减少GC开销;
6)垃圾回收算法
(见文末)
==============================20170728更新===================================
1)Java是一种技术,它由四方面组成:Java编程语言、Java类文件格式、Java虚拟机和Java应用程序接口(Java API)。
2)运行期环境代表着Java平台,开发人员编写Java代码(.java文件),然后java源码编译器将之编译成字节码(.class文件),再然后字节码被装入内存,一旦字节码进入虚拟机,它就会被解释器解释执行,或者是被即时代码发生器有选择的转换成机器码执行。
Java平台由Java虚拟机和Java应用程序接口搭建,Java语言则是进入这个平台的通道,用Java语言编写并编译的程序可以运行在这个平台上。
3)Java虚拟机(JVM) 处在核心的位置,是程序与底层操作系统和硬件无关的关键。它的下方是移植接口,移植接口由两部分组成:适配器和Java操作系统, 其中依赖于平台的部分称为适配器;JVM 通过移植接口在具体的平台和操作系统上实现;在JVM 的上方是Java的基本类库和扩展类库以及它们的API, 利用Java API编写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 和小程序(Java applet) 可以在任何Java平台上运行而无需考虑底层平台,
就是因为有Java虚拟机(JVM)实现了程序与操作系统的分离,从而实现了Java 的平台无关性。
4)JVM在它的生存周期中有一个明确的任务,那就是运行Java程序,因此当Java程序启动的时候,就产生JVM的一个实例;当程序运行结束的时候,该实例也跟着消失了。
5)Java代码的编译和执行的整个过程大概是:开发人员编写Java代码(.java文件),然后将之编译成字节码(.class文件),再然后字节码被装入内存,一旦字节码进入虚拟机,它就会被解释器解释执行,或者是被即时代码发生器有选择的转换成机器码执行(jvm的执行引擎执行)。
虚拟机通过调用某个指定类的方法main启动,传递给main一个字符串数组参数,使指定的类被装载,同时链接该类所使用的其它的类型,并且初始化它们。例如对于程序:
public class HelloAp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
jvm一开始试图执行类HelloApp的main方法,发现该类并没有被装载,也就是说虚拟机当前不包含该类的二进制代表,于是虚拟机使用ClassLoader试图寻找这样的二进制代表。如果这个进程失败,则抛出一个异常。
类被装载后同时在main方法被调用之前,必须对类HelloApp与其它类型进行链接然后初始化。链接包含三个阶段:检验,准备和解析。检验检查被装载的主类的符号和语义,准备则创建类或接口的静态域以及把这些域初始化为标准的默认值,解析负责检查主类对其它类或接口的符号引用,在这一步它是可选的。
类的初始化是对类中声明的静态初始化函数和静态域的初始化构造方法的执行。一个类在初始化之前它的父类必须被初始化。整个过程如下:
=========================== 分割线=================================
【JVM优化】
jvm 优化问题
JVM堆内存分为2块:Permanent Space 和 Heap Space。
Permanent 即 持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主要存放的是Java类定义信息,与垃圾收集器要收集的Java对象关系不大。
Heap = { Old + NEW = {Eden, from, to} },Old 即 年老代(Old Generation),New 即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和年轻代的划分对垃圾收集影响比较大。
我们知道Java和C++的区别主要是,Java不需要像c++那样,由程序员主动的释放内存。而是由JVM里的GC(GarbageCollection)来,在适当的时候替我们释放内存。JVM GC调整优化的内部工作,即JVM GC的算法有很多种,如:标记清除收集器,压缩收集器,分代收集器等等。现在比较常用的是分代收集(也是SUNVM使用的),即将内存分为几个区域,将不同生命周期的对象放在不同区域里(新的对象会先生成在Youngarea,在几次GC以后,如果没有收集到,就会逐渐升级到Tenuredarea)。在JVM GC收集的时候,频繁收集生命周期短的区域(Youngarea),因为这个区域内的对象生命周期比较短,GC效率也会比较高。而比较少的收集生命周期比较长的区域(OldareaorTenuredarea),以及基本不收集的永久区(Permarea)。
优化堆大小的设置。如果堆设置较大,可能导致 GC 的次数变少,但每次 GC 所花的时间很长,从而导致系统的处理能力抖动很大。此外如果堆设置过大,会占用过多的内存,使内存资源耗尽,从而会频繁的进行 IO 操作来使用虚拟内存。 如果堆设置较小,可能导致 GC 变的频繁,但每次 GC 所花的时间不会太长,每次 GC 对系统的性能影响相对也会小些。但是如果堆设置过小, 会使得对象可分配空间变小,从而会频繁的 GC 来释放内存空间,而每次 GC,都会耗用一定的系统资源。因此,要通过试验和监控数据,设法使的我们所设置的堆大小能够使得系统运行最优化。
众所周知,Java是从C++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C++程序的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内存泄露难以解决,尽管Java的JVM有一套自己的垃圾回收机制来回收内存,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需要java程序开发人员操太多的心,但也是存在泄露问题的,只是比C++小一点。比如说,程序中存在被引用但无用的对象:程序引用了该对象,但后续不会或者不能再使用它,那么它占用的内存空间就浪费了。
我们先来看看GC是如何工作的:监控每一个对象的运行状态,包括对象的申请、引用、被引用、赋值等,当该对象不再被引用时,释放对象(GC本文的重点,不做过多阐述)。很多Java程序员过分依赖GC,但问题的关键是无论JVM的垃圾回收机制做得多好,内存总归是有限的资源,因此就算GC会为我们完成了大部分的垃圾回收,但适当地注意编码过程中的内存优化还是很必要的。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GC次数,同时提升内存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程序的效率。
优化程序代码:
1.尽早释放无用对象的引用(XX = null;)
2.谨慎使用集合数据类型,如数组,树,图,链表等数据结构,这些数据结构对GC来说回收更复杂。
3.避免显式申请数组空间,不得不显式申请时,尽量准确估计其合理值。
4.尽量避免在类的默认构造器中创建、初始化大量的对象,防止在调用其自类的构造器时造成不必要的内存资源浪费
5.尽量避免强制系统做垃圾内存的回收,增长系统做垃圾回收的最终时间
6.尽量做远程方法调用类应用开发时使用瞬间值变量,除非远程调用端需要获取该瞬间值变量的值。
7.尽量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对象池技术以提高系统性能
总体而言,Java虚拟机的内存优化应从两方面着手:Java虚拟机和Java应用程序。前者指根据应用程序的设计通过虚拟机参数控制虚拟机逻辑内存分区的大小以使虚拟机的内存与程序对内存的需求相得益彰;后者指优化程序算法,降低GC负担,提高GC回收成功率。
=========================== 分割线=================================
这部分也是比较常考查的~ 上文有讲过一点,这篇将会以比较全面地以代码运行的角度去理解类加载器加载类的顺序~
1、先用代码来看结果
先单独看一个类:
class Parent {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普通代码块");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静态代码块"); } public Parent()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构造代码块");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静态代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Parent的静态代方法2");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销毁Parent类"); } }
在另一个类里调用:
Parent.staticMethod1(); Parent.staticMethod2(); System.out.println(); Parent parent = new Parent();
调用结果:
Parent的静态代码块
Parent的静态代方法
Parent的静态代方法2
Parent的普通代码块
Parent的构造代码块
说明:类中static 代码块在第一次调用时加载,类中static成员按在类中出现的顺序加载。普通代码块和构造代码块是在类初始化以后才会被执行。
下面再结合继承来看~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普通代码块"); } static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静态代码块"); } public Child()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构造代码块");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Method1()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静态代方法"); } public static void staticMethod2() { System.out.println("Child的静态代方法2");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finalize() throws Throwable { super.finalize(); System.out.println("销毁Child类"); } }
在另一个类调用:
Child child = new Child();
调用结果:
Parent的静态代码块
Child的静态代码块
Parent的普通代码块
Parent的构造代码块
Child的普通代码块
Child的构造代码块
说明:如果一个类继承自一个父类,那么初始化它的时候,将会:父类的静态代码块--> 子类的静态代码块 -->父类的普通代码块 -->父类的默认构造器 -->子类的普通代码块 -->子类的构造器
如果承接上面,初始化子类后再调用销毁方法:
try { child.finalize(); } catch (Throwable e) { e.printStackTrace(); }
那么打印结果将会多上:
销毁Parent类
销毁Child类
说明:销毁的时候,将先调用父类的销毁方法finalize()再调用子类的finalize()。
2、再用理论来看原因——JVM工作原理
一个Java类的生命周期:
加载->链接(验证+准备+解析)->初始化(使用前的准备)->使用->卸载
(1)加载
首先通过一个类的全限定名来获取此类的二进制字节流;其次将这个字节流所代表的静态存储结构转化为方法区的运行时数据结构;最后在java堆中生成一个代表这个类的Class对象,作为方法区这些数据的访问入口。总的来说就是查找并加载类的二进制数据。
(2)链接:
验证:确保被加载类的正确性;
准备:为类的静态变量分配内存,并将其初始化为默认值;
解析:把类中的符号引用转换为直接引用;
(3)为类的静态变量赋予正确的初始值
3、类的初始化
(1)类什么时候才被初始化 (类初始化不一定是通过new)
1)创建类的实例,也就是new一个对象
2)访问某个类或接口的静态变量,或者对该静态变量赋值
3)调用类的静态方法
4)反射(Class.forName(“com.lyj.load”))
5)初始化一个类的子类(会首先初始化子类的父类)
6)JVM启动时标明的启动类,即文件名和类名相同的那个类
(2)类的初始化顺序
1)如果这个类还没有被加载和链接,那先进行加载和链接
2)假如这个类存在直接父类,并且这个类还没有被初始化(注意:在一个类加载器中,类只能初始化一次),那就初始化直接的父类(不适用于接口)
3)假如类中存在初始化语句(如static变量和static块),那就依次执行这些初始化语句。
4)总的来说,初始化顺序依次是:(静态变量、静态初始化块)–>(变量、初始化块)–> 构造器;如果有父类,则顺序是:父类static方法 –> 子类static方法 –> 父类构造方法- -> 子类构造方法
4、类的加载
类的加载指的是将类的.class文件中的二进制数据读入到内存中,将其放在运行时数据区的方法区内,然后在堆区创建一个这个类的java.lang.Class对象,用来封装类在方法区类的对象。如:
类的加载的最终产品是位于堆区中的Class对象。Class对象封装了类在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并且向Java程序员提供了访问方法区内的数据结构的接口。加载类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从本地系统直接加载
2)通过网络下载.class文件
3)从zip,jar等归档文件中加载.class文件
4)从专有数据库中提取.class文件
5)将Java源文件动态编译为.class文件(服务器)
5、加载器
JVM的类加载是通过ClassLoader及其子类来完成的
(2)类加载器的顺序
1)加载过程中会先检查类是否被已加载,检查顺序是自底向上,从Custom ClassLoader到BootStrap ClassLoader逐层检查,只要某个classloader已加载就视为已加载此类,保证此类只所有ClassLoader加载一次。而加载的顺序是自顶向下,也就是由上层来逐层尝试加载此类。
2)在加载类时,每个类加载器会将加载任务上交给其父,如果其父找不到,再由自己去加载。
3)Bootstrap Loader(启动类加载器)是最顶级的类加载器了,其父加载器为null。
3、Java堆栈和方法区
1)栈
在函数中定义的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和对象的引用变量都在函数的栈内存中分配。
当在一段代码块定义一个变量时,Java就在栈中为这个变量分配内存空间,当该变量退出该作用域后,Java会自动释放掉为该变量所分配的内存空间,该内存空间可以立即被另作他用。
每个线程包含一个栈区,每个栈中的数据(原始类型和对象引用)都是私有的,其他栈不能访问。栈分为3个部分:基本类型变量区、执行环境上下文、操作指令区(存放操作指令)。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寄存器,栈数据可以共享(指的是线程共享,而给进程共享)。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
栈中主要存放一些基本类型的变量数据(int, 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和对象句柄(引用)。
2)堆
堆内存用来存放由new创建的对象和数组。 在堆中分配的内存,由Java虚拟机的自动垃圾回收器来管理。在堆中产生了一个数组或对象后,在栈中定义一个特殊的变量,让栈中这个变量的取值等于数组或对象在堆内存中的首地址,栈中的这个变量就成了数组或对象的引用变量。 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对象起的一个名称,以后就可以在程序中使用栈中的引用变量来访问堆中的数组或对象。引用变量就相当于是为数组或者对象起的一个名称。引用变量是普通的变量,定义时在栈中分配,引用变量在程序运行到其作用域之外后被释放。而数组和对象本身在堆中分配,即使程序运行到使用 new 产生数组或者对象的语句所在的代码块之外,数组和对象本身占据的内存不会被释放,数组和对象在没有引用变量指向它的时候,才变为垃圾,不能在被使用,但仍然占据内存空间不放,在随后的一个不确定的时间被垃圾回收器收走(释放掉)。这也是java比较占内存的原因。实际上,栈中的变量指向堆内存中的变量,这就是java中的指针!
Java的堆是一个运行时数据区,类的对象从中分配空间。这些对象通过new、newarray、anewarray和multianewarray等指令建立,它们不需要程序代码来显式的释放。堆是由垃圾回收来负责的,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因为它是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的,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jvm只有一个堆区(heap)被所有线程共享。
3)方法区
方法区跟堆一样,被所有的线程共享。用于存储虚拟机加载的类信息、常量、静态变量、即时编译器编译后的代码等数据。
4)常量池
常量池指的是在编译期被确定,并被保存在已编译的.class文件中的一些数据。除了包含代码中所定义的各种基本类型(如int、long等等)和对象型(如String及数组)的常量值(final)还包含一些以文本形式出现的符号引用,比如:类和接口的全限定名; 字段的名称和描述符; 方法和名称和描述符。虚拟机必须为每个被装载的类型维护一个常量池。常量池就是该类型所用到常量的一个有序集和,包括直接常量(string,integer和floating point常量)和对其他类型,字段和方法的符号引用。对于String常量,它的值是在常量池中的。而JVM中的常量池在内存当中是以表的形式存在的,对于String类型,有一张固定长度的CONSTANT_String_info表用来存储文字字符串值,注意:该表只存储文字字符串值,不存储符号引用。说到这里,对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值的存储位置应该有一个比较明了的理解了。在程序执行的时候,常量池会储存在方法区(Method Area),而不是堆中。
4、JVM回收
1)GC什么时候回回收?
对象没有引用
作用域发生未捕获异常
程序在作用域正常执行完毕
程序执行了System.exit()
程序发生意外终止(被杀进程等)
2)如何减少GC开销?
不要显式调用System.gc()。此函数建议JVM进行主GC,虽然只是建议而非一定,但很多情况下它会触发主GC,从而增加主GC的频率,也即增加了间歇性停顿的次数。大大的影响系统性能。
尽量减少临时对象的使用。临时对象在跳出函数调用后,会成为垃圾,少用临时变量就相当于减少了垃圾的产生,从而延长了出现上述第二个触发条件出现的时间,减少了主GC的机会。
对象不用时最好显式置为Null。一般而言,为Null的对象都会被作为垃圾处理,所以将不用的对象显式地设为Null,有利于GC收集器判定垃圾,从而提高了GC的效率。
尽量使用StringBuffer,而不用String来累加字符串。由于String是固定长的字符串对象,累加String对象时,并非在一个String对象中扩增,而是重新创建新的String对象,如Str5=Str1+Str2+Str3+Str4,这条语句执行过程中会产生多个垃圾对象,因为对次作“+”操作时都必须创建新的String对象,但这些过渡对象对系统来说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只会增加更多的垃圾。避免这种情况可以改用StringBuffer来累加字符串,因StringBuffer是可变长的,它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扩增,不会产生中间对象。
能用基本类型如Int,long,就不用Integer,Long对象。基本类型变量占用的内存资源比相应对象占用的少得多,如果没有必要,最好使用基本变量。
尽量少用静态对象变量。静态变量属于全局变量,不会被GC回收,它们会一直占用内存。
分散对象创建或删除的时间。集中在短时间内大量创建新对象,特别是大对象,会导致突然需要大量内存,JVM在面临这种情况时,只能进行主GC,以回收内存或整合内存碎片,从而增加主GC的频率。集中删除对象,道理也是一样的。它使得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垃圾对象,空闲空间必然减少,从而大大增加了下一次创建新对象时强制主GC的机会。
3)JVM垃圾回收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复制算法:将可用内存按容量划分为大小相等的两块,每次只使用其中的一块。当一块内存用完了,将复制到另外一块上面,然后在把已使用过的内存空间一次清理掉。
标记-整理算法:标记过程与“标记-清除”算法一样,但后续步骤不是直接对可回收对象进行清理,而是让索引端移动,然后直接清理掉端边界以外的内存。
分代收集算法:一般是把Java堆分为新生代和老年代,根据各个年代的特点采用最适当的收集算法。新生代都发现有大批对象死去,选用复制算法。老年代中因为对象存活率高,必须使用“标记-清理”或“标记-整理”算法来进行回收。
相关推荐
《深入JVM内核—原理、诊断与优化》是一份深度探索Java虚拟机(JVM)的视频教程,旨在帮助开发者全面理解JVM的工作机制,掌握性能诊断技巧,并能进行有效的优化。本教程覆盖了从基础到高级的JVM主题,不仅适用于Java...
本面试专题涵盖了微服务架构中的关键组件,包括Tomcat、Mysql、设计模式、并发处理、Netty以及JVM。以下是这些主题的详细说明: 1. **Tomcat**:作为Java Servlet容器,Tomcat是Web应用程序的基础。了解其工作原理...
Java筑基面试专题系列涵盖了多个核心领域,包括Tomcat服务器、MySQL数据库、设计模式、并发编程、Netty框架以及JVM虚拟机。这些是Java开发者必须掌握的关键技术,对于提升技术水平和通过面试至关重要。 首先,让...
300M资源,微服务架构面试专题系列(MySQL,JVM,并发编程,RabbitMQ消息中间件,Spring)。 囊括的知识点非常多 1. Java基础包括了:集合,HashMap,JVM等常见考点, 说一下 JVM 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说一下 ...
"java-JVM-面试题从基础到高级详解-HM"这个资料很可能是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问题的一系列JVM面试题目,旨在帮助求职者全面准备JVM相关的面试。 一、JVM基础 1. **JVM架构**:JVM主要包括类加载器、运行时数据区...
Java筑基面试专题系列主要关注三个关键领域:并发、Netty和JVM。这些主题是Java开发者必须掌握的核心技能,特别是在面试中,它们通常作为衡量候选人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以下是对这三个领域的详细介绍: **并发** ...
面试中会关注线程池的工作原理、线程池的参数设置(corePoolSize、maximumPoolSize、keepAliveTime等)、线程池的关闭策略等。 8. **HashMap原理**:HashMap是Java集合框架中的重要成员,它的实现基于哈希表。面试...
这些技术在大型系统中起到关键作用,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至关重要。 3. **扩展**: - 扩展文档可能包含了Java开发中的高级话题,如设计模式、AOP(面向切面编程)、JVM内存模型、垃圾收集机制、性能优化...
理解JVM垃圾收集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场景对于优化Java应用的性能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垃圾收集器配置,结合不同年代的内存管理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内存溢出,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在面试中,展示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将有...
本课程的PPT旨在深入讲解JVM的工作原理、内存管理、性能优化等相关知识,帮助学员提升对JVM的理解并能应用于实际开发中。 一、JVM概述 Java虚拟机作为一个抽象的计算机,它负责解析字节码并执行Java程序。JVM的主要...
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JVM的基础知识不仅可以帮助深入理解Java语言的工作原理,还能为解决实际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提供强大的工具。本文旨在探讨为什么学习JVM如此重要,并分享作者撰写“JVM基础系列”专栏的初衷。 ###...
1. Java跨平台原理:Java语言之所以能够跨平台,是因为它采用了一种中间代码的形式,也就是字节码(bytecode)。Java源代码文件(.java)通过编译器转换成字节码文件(.class),这些字节码文件不是直接针对特定平台...
3. **JVM**:理解JVM的工作原理对于优化代码性能至关重要。面试中可能涉及内存模型(堆、栈、方法区),垃圾回收机制(新生代、老年代、CMS、G1),类加载机制,JVM调优参数等。 4. **Zookeeper**:在分布式系统中...
Java虚拟机(JVM)是Java程序运行的核心,它负责解释和执行字节码指令,同时管理内存以确保程序的高效运行。JVM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JVM的工作原理可以帮助开发者优化代码,避免内存泄漏,提高程序运行效率。
17. **源码阅读**:阅读和理解开源框架的源代码,如Spring、Hibernate等,有助于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 18. **Redis**:内存数据存储系统,常用于缓存、消息队列等场景,掌握其数据类型、持久化策略、主从复制和...
Java面试题解惑系列主要涵盖了Java编程语言的核心概念、进阶技术以及在面试中常见的问题。这个压缩包可能包含了两本书籍,一本是"JAVA面试题解惑系列.pdf",另一本是"臧圩人--JAVA面试题解惑系列合集.pdf"。这些资源...
### JVM核心知识点详解 #### 一、内存模型与分区 JVM内存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堆区、栈区、方法区、本地方法栈...以上内容涵盖了JVM面试专题中的核心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JVM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关技术细节。
6. **JVM**:JVM的工作原理,类加载机制(双亲委派模型),字节码执行引擎,类文件结构,JVM性能优化策略。 7. **设计模式**:对23种设计模式有深入理解,如单例模式、工厂模式、装饰器模式、代理模式等,以及在...
【描述】:“面试题.zip”包含了一系列与IT技术面试相关的题目,涵盖了多线程、JVM、Redis、MySQL、框架、微服务以及消息中间件等领域,是准备技术面试的重要参考资料。 【多线程相关面试题】: 多线程是并发编程的...
在《Java面试小抄第一版》中,作者库森详细整理了一系列Java编程语言和相关技术栈的面试知识点,这些知识点覆盖了Java基础、面向对象、异常处理、数据结构、集合框架、泛型、反射、序列化等多个方面,是Java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