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ngwu86
  • 浏览: 117024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人性本恶

 
阅读更多

 

下午跑步的时候,脑子里突然冒出这么个话题,赶紧记录下,以后就想不起来了。

 

想到这个话题后,先是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1.人是什么?

2.人的本性是什么?

 

人是什么?

人是动物,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高级的动物。

过去的大自然中,几乎所有的动物都有其天敌,偶有几个处于食物琏顶层的也是因为自身素质特别优秀,一般动物无法对其造成影响,而人的各个方面都算不上出色,甚至非常一般。

但是人却在动物界中脱颖而出了,逐步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人进化了,尤其是大脑。

人学会了使用工具,人开始学会了抽象思维,人开始靠头脑去获取食物,而不再是仅仅依靠本能。

有点跑题了,这里主要是想说明,人就是动物的一种,在最初跟一般的动物是没有区别的。

 

人的本性是什么?

百度了“本性”,解释如下:

本性是动物和人或一切生物遗传所既有的特性。一出生就具备的,是先天性的。(如:饿了就要吃东西,想生存得更好,爱护幼代等)后天形成的都不叫本性。

 

如果说本性是生物遗传带有的特性的话,那么思考与使用工具等等这些高级技能是不会遗传下来,因为如果真的能通过遗传的话,人就不会需要从小被教育了,他出生后就该会了。所以教育目的就是让一代代的人去传承这些人类的伟大成果,不能被遗忘了呀

 

那么遗传下来的都是究竟是哪些呢?是求生与繁衍。(是动物都有的)

人一生下来就知道求生哟,为什么呢?因为人出生后,营养的供给被切断了(断脐带),不久就会感觉到饿,饿了后人的第一反映就是哭,哭的目的就是引起母亲的注意,让她来哺育你。这就是真正的在求生存。

人在求生的过程中,另一种天性也随之带来,那就是利己。利己是求生的表现形式之一。

 

利己的范围非常宽泛,自私也算利己的一种。

有这么一种说法,解释为什么人所做的所有事情,所有行为都是利己的,是要满足自己利益的:

当一个人作利己的事情时,比如给自己买辆车,那么他获得了利益,满足了自己。

当一个人作利他的事情事,比如给做义工,帮助他人,那么他获得“心理”利益,满足了自己。

所以,人不论做什么,最根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哪怕看上去是牺牲了某些利益,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获得了利益,或者说是为了将来获得更大利益的一点点小投入。

 

继续说利己,一般来说,利己都是恶的,为什么呢?

这里首先要有一个大前提,那就是“资源是有限的”,这好像也是经济学原理与黑暗森林理论的基础前提。

当资源有限时,就会引发竞争,如果某一方要利己的话必然要损他,这就是恶的由来。

 

所以人性本恶。

 

接下来就是说说为什么要有法律与道德?这可是人类社会中才有的规则。

就是为了遏制人性中的恶。

 

突然想起有段时间看过的几部电影,很好的验证了上述观点。

九人密闭室,心慌方(异次元杀阵)1,2,还有几部,忘了名字了

总之这几部片子的主题就是,将不同的人,放到一个极端环境中,看他们的表现。

 

说说九人密闭室吧,九个不同职业的人,警察,牧师,芭蕾舞者,律师,小混混还是啥的,反正9个人,被绑架到了一间门窗全部封死,无法跟外界联络的大别墅里。绑架他们的人通过摄像头监控他们,并告诉他们只有相互残杀到只剩最后一个人时,门才会打开。。。。。

开始食物供给很充足(刚够9人),大家相安无事,但随后食物开始减少(符合上述“资源是有限的”的观点),人们开始焦虑了,开始考虑如何让自己生存下去(求生的本能,利己)。。。最后就逐步变成了一场人间惨剧。。。

 

可以说,在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道德与法律的束缚力就会逐渐失效,人性最根本的东西就会呈现出来。

 

———————————————————————————————————— 

未完,下次继续写...

 

2
6
分享到:
评论
8 楼 leaow567 2012-09-20  
勾起了我的思考~~~
7 楼 acepro2000 2012-06-05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6 楼 pangwu86 2012-05-07  
hyj1254 写道
建议看看西藏生死书,你就会对这些有更高层次的认识,用一句话说就是摆脱不了我执。

恩,好,等看看
5 楼 pangwu86 2012-05-07  
li498833284 写道
你说的电影在哪里能看到?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401966/
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BE%C5%C8%CB%BD%FB%B1%D5%CA%D2&ty=21&fr=ala3
4 楼 hyj1254 2012-05-07  
建议看看西藏生死书,你就会对这些有更高层次的认识,用一句话说就是摆脱不了我执。
3 楼 cumtheima 2012-05-07  
顶起!
2 楼 li498833284 2012-05-07  
你说的电影在哪里能看到?
1 楼 ccxxxb 2012-05-07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不外乎于此,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利益角度来思考问题。

相关推荐

    人性本恶辩论赛辩词.doc

    【人性本恶辩论赛辩词】的文档主要探讨了关于人性本质的哲学议题,辩论双方围绕“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展开激烈讨论。正方主张人性本善,认为人的根源点是善的,恶行是由于外部环境影响造成的。他们引用哲学家...

    人性本善一辩稿参考.doc

    他们认为,因为存在恶行,所以人性本恶。然而,这忽略了人类社会中的大量善行。无数助人为乐、尊老爱幼的例子证明了善的存在。如果每个人都被认为是恶的,那么道德教育和社会秩序将失去根基,人们无法相互信任,世界...

    人性本善一辩稿精选.doc

    人们在污染的环境中可能会做出恶行,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性本恶。 2. **欲望与恶的关系**:反驳对方观点认为欲望导致恶,辩手指出欲望并非全然为恶。例如,相爱的人想要结婚组建家庭,或人饿了需要吃饭,这些都是正常...

    人性本善辩论赛主持稿串词.doc

    同时,他们质疑如果人性本恶,道德是否还能真正存在,因为若道德只是手段而非内在价值,那么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人们将无法保持道德行为。正方以交通规则为例,说明人们在无人监督时仍能表现出善行。 反方复旦大学...

    管理与驾驭人性黄牧春中华讲师网PPT课件.pptx

    这引发了对于人性的探讨,如中国古代的人性假设,包括法家的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需通过规则约束)、儒家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强调教化作用)以及梁启超的尽性主义(强调个性发展)。西方的人性假设则有X理论...

    管理中的人性假定.doc

    X理论认为人性本恶,员工懒惰且逃避责任,需要严格监督和控制;而Y理论则主张人性本善,员工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激励性,只需适当的环境和支持就能发挥出潜力。 结合东西方的管理思想,如孔子的仁爱理念与荀子、...

    孟荀人性论对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的启示-论文.zip

    荀子的人性论则与孟子相反,他主张人性本恶,认为人的天性倾向于自私和贪婪。但荀子强调后天的教化作用,认为通过教育和环境的影响,可以使人由恶向善转变。在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中,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视环境和制度的...

    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人性研究PPT学习教案.pptx

    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教育转化为善。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如麦格雷戈(D.McGregor)和埃德加·沙因(E.H.Schein)则提出了不同的人性假设。麦格雷戈的X理论和Y理论将员工视为经济人或自我实现人,前者认为...

    校高三语文第九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doc

    文章探讨了西方的“人性恶”观念及其对应的法律制度,以及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荀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而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尽管这两种观点截然不同,但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两者都被归类为...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通过学习来改造自我,而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通过内心的反思和诚心来实现道德成长。 3. 荀子在《劝学篇》中提出的"善假于物"观点,强调学习的本质是借助外部事物来扩展和提升自我,而非仅靠个人...

    2019_2020学年高中语文第一单元儒家第3课礼乐与人性隆礼重法课时作业含解析粤教版选修先秦诸子蚜

    4. **荀子的观念**: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乐来规范和教化,使人们能够向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防止邪恶风气的滋生,而礼则有助于区分社会角色,维护社会秩序。 5. **隆礼重法的意义**:隆礼强调重视...

    毕业论文孟子性善论的内在结构和论证逻辑.doc

    他提出,如果人性本恶,那么社会秩序将无法维持,因为人们会不断追求私欲而忽视公共利益。然而,现实社会中,人们普遍具有合作和互助的行为,这表明人性并非恶。此外,孟子还将人性比作未开垦的田地,认为只要适当...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段考试题.doc

    5. 性善与性恶的辩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这两者的不同人性观直接影响了他们对道德形成和成长的看法。 6. 学习与思考的对比:荀子强调对外界的学习,认为道德的建立需要外在的规范和引导;而孟子...

    《正能量》读书体会doc.doc

    荀子提出的“人性本恶”观点强调的是人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私倾向,而并非绝对的邪恶。实际上,许多心理学理论支持人性中同时存在善与恶的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和塑造。 《正能量》一书提醒我们,尽管环境中可能...

    行为金融判断与决策中的认知PPT学习教案.pptx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化改变。西方哲学家如亚历士多德、培根和笛卡尔等人强调人的理性是本质。 在现代观点中,人类的自然属性包括自私、趋利避害、合群和防卫等本能。这些本能...

    _高二语文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含解析 试题.doc

    孔子以道德情感(尤其是孝悌)作为出发点,孟子主张性本善并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礼义道德的教化来提升。这三位儒家代表人物各自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体系,反映了他们对人性和社会秩序...

    决策中的认知和心理概述.pptx

    我国古代哲学家对于人性有不同的见解,如孟子主张人性本善,孔子提出性相近,习相远,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但可以通过后天教化改善。现代观点中,人类的自然属性包括自私、趋利避害、合群和防卫等本能,这些本能...

    评析孟子性善论最终稿.doc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倾向于自私和贪婪,需通过教化来改变。与荀子的“化性起伪”不同,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品质并非外在强加,而是内在自发的。他认为,人们通过自我修养和后天的学习可以不断扩充和发展...

    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2月月考试题

    2. 学与思的哲学探讨:荀子主张"学以致圣",认为人性本恶,需要通过后天学习来修正和提升自我,实现道德完善。相反,孟子主张"思以致圣",认为人性本善,道德的根源在于内心,通过内省和自我反思可以达到圣人的境界...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