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装了Arch,这系统不错,可不知为何在我本子上不稳定。时常死机,而且死的很彻底,sysrq都无法使用只能硬关机。日志里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我这里也不存在网上所说的cpu温度过高等原因。无奈另求他路,Fedora15。
我用的是LiveCD版,U盘安装。以往常用的方法都试过了,包括UltraISO以及官网推荐的liveusb-creator,都无法启动。无奈之下又尝试了下老办法,grub手动配置。在这里要感谢一下这篇文章
http://sng326333.blog.163.com/blog/static/16012894620109610321228/,不知原出处,感谢原作者!
废话不多说,首先参见我另一篇文章
U盘(硬盘)安装Ubuntu10.10_alternate&desktop,按照里面说的把文件拷贝之前的工作做好,也就是把U盘进行预处理,也包括把里面提到的GRLDR和menu.lst拷贝进U盘。
1、拷贝相关文件
把下列文件拷贝进U盘:Fedora15的镜像文件Fedora-15-i686-Live-XFCE.iso、镜像文件中isolinux文件夹下面的initrd0.img和vmlinuz0。
我其实把镜像中的isolinux和LiveOS文件夹都放到了U盘中,因为不知道能不能成功,所以就保险起见了。把上面说的两个文件放到U盘下应该就行。
在下面,我按照initrd0.img和vmlinuz0都放在isolinux文件夹下进行描述。
2、编辑menu.lst文件
编辑U盘中的menu.lst文件如下:
title Fedora15
kernel (hd0,3)/isolinux/vmlinuz0 root=live:LABEL=FEDORA15 liveimg quiet rhgb
initrd (hd0,3)/isolinux/initrd0.img
说明一下,(hd0,3)是我的U盘在grub下面的标识,怎么得知这个标识可以参考网上的有关资料。FEDORA15,这个是我的U盘的名字。
网上有的说把root=live:LABEL=xxx换成root=/dev/sdb4(这里是我U盘在linux下的标识,仅作为例子),我试过,这样是不行的,会提示某某分区已经挂载的错误信息。如果在此之前把U盘分区给卸载掉不知道行不行,没试过。
用U盘启动安装就行了。多说一点,如果是把U盘改成linux格式的硬盘的话,安装时可能会提示某某分区已经挂载之类的错误信息,从而导致无法继续安装。所以如果要改为硬盘,则在进入安装程序之前把相应的分区卸载掉。
PS:不管用什么方法安装,fedora可能会以图形界面启动(即进度条),有些人喜欢文本启动信息的方式。可以更改这个文件:/boot/grub2/grub.cfg
将其中fedora启动选项中的rhgb参数去掉即可。(文件地址可能不太一样,但也差不多,上为fedora16)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安装 Linux-Windows 双系统,包括下载 Fedora Core 4.0 的 ISO 映像,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安装过程中的语言和键盘选择,磁盘分区设置、网络配置等关键步骤。 1. 下载 Fedora Core 4.0 的 ISO 映像...
你需要手工创建一个ext3格式的分区用于安装Linux,挂载点为"/"。同时,创建一个swap分区作为交换空间,其大小通常应等于或略大于你的物理内存。 7. 在分区过程中要特别小心,一旦确认无误,才能继续下一步。如果不...
#### 实验一:安装和启动Fedora11 - **实验目标**: - 掌握在虚拟机环境下安装Fedora的基本步骤。 - 了解如何配置系统中的硬件设备。 - 理解磁盘分区的概念,并能够手动创建磁盘分区。 - 启动Fedora并完成初始...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华为的面试试题.zip
训练导控系统设计.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网络编程.zip
人脸转正GAN模型的高效压缩.pdf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几何冲刺 转瞬即逝.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鸡蛋.zip
嵌入式系统_USB设备枚举与HID通信_CH559单片机USB主机键盘鼠标复合设备控制_基于CH559单片机的USB主机模式设备枚举与键盘鼠标数据收发系统支持复合设备识别与HID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linux常见面试题.zip
面向智慧工地的压力机在线数据的预警应用开发.pdf
基于Unity3D的鱼类运动行为可视化研究.pdf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霍格沃茨魔法学校.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金币冲刺.zip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HarmonyOS编译构建子系统的作用及其技术细节。作为鸿蒙操作系统背后的关键技术之一,编译构建子系统通过GN和Ninja工具实现了高效的源代码到机器代码的转换,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化。该系统不仅支持多系统版本构建、芯片厂商定制,还具备强大的调试与维护能力。其高效编译速度、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其在华为设备和其他智能终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还比较了HarmonyOS编译构建子系统与安卓和iOS编译系统的异同,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演进方向。; 适合人群:对操作系统底层技术感兴趣的开发者、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HarmonyOS编译构建子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②掌握其在不同设备上的应用和优化策略;③对比HarmonyOS与安卓、iOS编译系统的差异;④探索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技术演进路径。; 其他说明:本文详细介绍了HarmonyOS编译构建子系统的架构设计、核心功能和实际应用案例,强调了其在万物互联时代的重要性和潜力。阅读时建议重点关注编译构建子系统的独特优势及其对鸿蒙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奇虎360 2015校园招聘C++研发工程师笔试题.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腾讯2014校园招聘C语言笔试题(附答案).zip
双种群变异策略改进RWCE算法优化换热网络.pdf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三电平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仿真研究。主要内容涵盖并联型APF的工作原理、三相三电平NPC结构、谐波检测方法(ipiq)、双闭环控制策略(电压外环+电流内环PI控制)以及SVPWM矢量调制技术。仿真结果显示,在APF投入前后,电网电流THD从21.9%降至3.77%,显著提高了电能质量。 适用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电力电子技术开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有源电力滤波器及其仿真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电力系统中谐波污染和无功补偿问题的研究项目。目标是通过仿真验证APF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优化电力系统的电能质量。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仿真模型涉及多个关键模块,如三相交流电压模块、非线性负载、信号采集模块、LC滤波器模块等,这些模块的设计和协同工作对于实现良好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