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nblogs.com/jerrylead/archive/2011/03/27/1996799.html
1 问题
模型选择问题:对于一个学习问题,可以有多种模型选择。比如要拟合一组样本点,可以使用线性回归,也可以用多项式回归。那么使用哪种模型好呢(能够在偏差和方差之间达到平衡最优)?
还有一类参数选择问题:如果我们想使用带权值的回归模型,那么怎么选择权重w公式里的参数?
形式化定义:假设可选的模型集合是,比如我们想分类,那么SVM、logistic回归、神经网络等模型都包含在M中。
2 交叉验证(Cross validation)
我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从M中选择最好的模型。
假设训练集使用S来表示
如果我们想使用经验风险最小化来度量模型的好坏,那么我们可以这样来选择模型:
1、使用S来训练每一个,训练出参数后,也就可以得到假设函数。(比如,线性模型中得到后,也就得到了假设函数) 2、选择错误率最小的假设函数。 |
遗憾的是这个算法不可行,比如我们需要拟合一些样本点,使用高阶的多项式回归肯定比线性回归错误率要小,偏差小,但是方差却很大,会过度拟合。因此,我们改进算法如下:
1、从全部的训练数据S中随机选择70%的样例作为训练集,剩余的30%作为测试集。 2、在上训练每一个,得到假设函数。 3、在上测试每一个,得到相应的经验错误。 4、选择具有最小经验错误的作为最佳模型。 |
这种方法称为hold-out cross validation或者称为简单交叉验证。
由于测试集是和训练集中是两个世界的,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里的经验错误接近于泛化错误(generalization error)。这里测试集的比例一般占全部数据的1/4-1/3。30%是典型值。
还可以对模型作改进,当选出最佳的模型后,再在全部数据S上做一次训练,显然训练数据越多,模型参数越准确。
简单交叉验证方法的弱点在于得到的最佳模型是在70%的训练数据上选出来的,不代表在全部训练数据上是最佳的。还有当训练数据本来就很少时,再分出测试集后,训练数据就太少了。
我们对简单交叉验证方法再做一次改进,如下:
1、将全部训练集S分成k个不相交的子集,假设S中的训练样例个数为m,那么每一个子集有m/k个训练样例,相应的子集称作{}。 2、每次从模型集合M中拿出来一个,然后在训练子集中选择出k-1个 {}(也就是每次只留下一个),使用这k-1个子集训练后,得到假设函数。最后使用剩下的一份作测试,得到经验错误。 3、由于我们每次留下一个(j从1到k),因此会得到k个经验错误,那么对于一个,它的经验错误是这k个经验错误的平均。 4、选出平均经验错误率最小的,然后使用全部的S再做一次训练,得到最后的。 |
这个方法称为k-fold cross validation(k-折叠交叉验证)。说白了,这个方法就是将简单交叉验证的测试集改为1/k,每个模型训练k次,测试k次,错误率为k次的平均。一般讲k取值为10。这样数据稀疏时基本上也能进行。显然,缺点就是训练和测试次数过多。
极端情况下,k可以取值为m,意味着每次留一个样例做测试,这个称为leave-one-out cross validation。
如果我们发明了一种新的学习模型或者算法,那么可以使用交叉验证来对模型进行评价。比如在NLP中,我们将训练集中分出一部分训练,一部分做测试。
3 特征选择(Feature selection)
特征选择严格来说也是模型选择中的一种。这里不去辨析他们的关系,重点说明问题。假设我们想对维度为n的样本点进行回归,然而,n可能大多以至于远远大于训练样例数m。但是我们感觉很多特征对于结果是无用的,想剔除n中的无用特征。n个特征就有种去除情况(每个特征去或者保留),如果我们枚举这些情况,然后利用交叉验证逐一考察在该情况下模型的错误率,太不现实。因此需要一些启发式搜索方法。
第一种,前向搜索:
1、初始化特征集F为空。 2、扫描i从1到n, 如果第i个特征不在F中,那么将特征i和F放在一起作为(即) 在只使用中特征的情况下,利用交叉验证来得到的错误率。 3、从上步中得到的n个中选出错误率最小的,更新F为。 如果F中的特征数达到了n或者预设定的阈值(如果有的话),那么输出整个搜索过程中最好的F,没达到转到2 |
前向搜索属于wrapper model feature selection。Wrapper这里指不断地使用不同的特征集来测试学习算法。前向搜索说白了就是每次增量地从剩余未选中的特征选出一个加入特征集中,待达到阈值或者n时,从所有的F中选出错误率最小的。
既然有增量加,那么也会有增量减,后者称为后向搜索。先将F设置为{1,2,..,n},然后每次删除一个特征,并评价,直到达到阈值或者为空,然后选择最佳的F。
这两种算法都可以工作,但是计算复杂度比较大。时间复杂度为。
第二种,过滤特征选择(Filter feature selection):
过滤特征选择方法的想法是针对每一个特征,i从1到n,计算相对于类别标签的信息量,得到n个结果,然后将n个按照从大到小排名,输出前k个特征。显然,这样复杂度大大降低,为O(n)。
那么关键问题就是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度量,我们的目标是选取与y关联最密切的一些。而y和都是有概率分布的。因此我们想到使用互信息来度量,对于是离散值的情况更适用,不是离散值,将其转变为离散值,方法在第一篇《回归认识》中已经提到。
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公式:
当是0/1离散值的时候,这个公式如上。很容易推广到是多个离散值的情况。
这里的,和都是从训练集上得到的。
若问这个MI公式如何得来,请看它的KL距离(Kullback-Leibler)表述:
也就是说,MI衡量的是和y的独立性。如果它俩独立(),那么KL距离值为0,也就是说和y不相关了,可以去除。相反,如果两者密切相关,那么MI值会很大。在对MI进行排名后,最后剩余的问题就是如何选择k值(前k个)。我们继续使用交叉验证的方法,将k从1扫描到n,取最大的F。不过这次复杂度是线性的了。比如,在使用朴素贝叶斯分类文本的时候,词表长度n很大。使用filter特征选择方法,能够增加分类器的精度。
4 贝叶斯统计和规则化(Bayesian statistics and regularization)
题目有点绕,说白了就是要找更好的估计方法来减少过度拟合情况的发生。
回顾一下,线性回归中使用的估计方法是最小二乘法,logistic回归是条件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朴素贝叶斯是联合概率的最大似然估计,SVM是二次规划。
以前我们使用的估计方法是最大似然估计(比如在logistic回归中使用的):
注意这里的最大似然估计与维基百科中的表述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80%E5%A4%A7%E5%90%8E%E9%AA%8C%E6%A6%82%E7%8E%87
有些出入,是因为维基百科只是将样本(观察数据)记为X,然后求P(X)的最大概率。然而,对于我们这里的样本而言,分为特征x和类标签y。我们需要具体计算P(X)。在判别模型(如logistic回归)中,我们看待P(X)=P(x,y)=P(y|x)P(x),而P(x)与独立无关,因此最后的argmax P(X)由argmaxP(y|x)决定,也就是上式。严格来讲并不等于样本X的概率,只是P(X)决定于,最大化时P(X)也最大化。在生成模型,如朴素贝叶斯中,我们看待P(X)=P(y)P(x|y),也就是在某个类标签y下出现特征x的概率与先验概率之积。而P(x|y)在x各个分量是条件独立情况下可以以概率相乘方式计算出,这里根本没有参数。因此最大似然估计直接估计P(x,y)即可,变成了联合分布概率。
在该上式中,我们视参数为未知的常数向量。我们的任务就是估计出未知的。
从大范围上说,最大似然估计看待的视角称为频率学派(frequentist statistics),认为不是随机变量,只是一个未知的常量,因此我们没有把写成。
另一种视角称为贝叶斯学派(Bayesian),他们看待为随机变量,值未知。既然为随机变量,那么不同的值就有了不同的概率(称为先验概率),代表我们对特定的的相信度。我们将训练集表示成,i从1到m。我们首先需要求出的后验概率:
这个公式的推导其实比较蹊跷。第一步无可厚非,第二步中先看分子,分子中最完整的表达方式是。由于在分母中也会出现,所以会被约掉。当然作者压根就没有考虑,因为他看待P(S)的观点就是x->y,而不是(x,y)。再来看分母,分母写成这种形式后,意思是对所有的可能值做积分。括号里面的意思是,然后将其展开成分母的模样,从宏观上理解,就是在求每个样例的概率时,先以一定的概率确定,然后在和的作用下再确定的概率。而如果让我推导这个公式,我可能会这样写分母,这样推导出的结果是。我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对不对,分歧在于如何看待,作者是为每个样例都重新选定,而我是对总体样本选择一个。
在不同的模型下计算方式不同。比如在贝叶斯logistic回归中,
其中,p的表现形式也就是伯努利分布了。
在是随机变量的情况下,如果新来一个样例特征为x,那么为了预测y。我们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
由前面的公式得到。假若我们要求期望值的话,那么套用求期望的公式即可: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需求得中最大的y即可(在y是离散值的情况下)。
这次求解与之前的方式不同,以前是先求,然后直接预测,这次是对所有可能的作积分。
再总结一下两者的区别,最大似然估计没有将视作y的估计参数,认为是一个常数,只是未知其值而已,比如我们经常使用常数c作为y=2x+c的后缀一样。但是的计算公式中含有未知数。所以再对极大似然估计求导后,可以求出。
而贝叶斯估计将视为随机变量,的值满足一定的分布,不是固定值,我们无法通过计算获得其值,只能在预测时计算积分。
然而在上述贝叶斯估计方法中,虽然公式合理优美,但后验概率很难计算,看其公式知道计算分母时需要在所有的上作积分,然而对于一个高维的来说,枚举其所有的可能性太难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改变思路。看公式中的分母,分母其实就是P(S),而我们就是要让P(S)在各种参数的影响下能够最大(这里只有参数)。因此我们只需求出随机变量中最可能的取值,这样求出后,可将视为固定值,那么预测时就不用积分了,而是直接像最大似然估计中求出后一样进行预测,这样就变成了点估计。这种方法称为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ximum a posteriori)方法
估计公式为
与一样表示的是P(S),意义是在从随机变量分布中以一定概率选定好后,在给定样本特征上出现的概率积。
但是如果让我推导这个公式的时候,我会这么做,考虑后验概率,我们的目标是求出最有可能的。而对于的所有值来说,分母是一样的,只有分子是不同的。因此。也就是的推导式。但这个公式与上面的有些不同,同样还是看待每个样本一个,还是总体样本一个的问题。
与最大似然估计对比发现,MAP只是将移进了条件概率中,并且多了一项。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实际上,贝叶斯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相对于最大似然估计来说更容易克服过度拟合问题。我想原因是这样的,过度拟合一般是极大化造成的。而在此公式中多了一个参数,整个公式由两项组成,极大化时,不代表此时也能最大化。相反,是多值高斯分布,极大化时,概率反而可能比较小。因此,要达到最大化需要在两者之间达到平衡,也就靠近了偏差和方差线的交叉点。这个跟机器翻译里的噪声信道模型比较类似,由两个概率决定比有一个概率决定更靠谱。作者声称利用贝叶斯logistic回归(使用的logistic回归)应用于文本分类时,即使特征个数n远远大于样例个数m,也很有效。
相关推荐
利用Simulink实现混合储能系统在直流微网中的下垂控制策略研究:保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的实践与探究,Simulink仿真下的光储直流微网混合储能系统下垂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注意版本要求为2021A以上),混合储能系统 光储微网 下垂控制 Simulink仿真 注意版本2021A以上 由光伏发电系统和混合储能系统构成直流微网。 混合储能系统由超级电容器和蓄电池构成,通过控制混合储能系统来维持直流母线电压稳定。 混合储能系统采用下垂控制来实现超级电容和蓄电池的功率分配,蓄电池响应低频量,超级电容响应高频量。 通过改变光照来影响光伏出力,控制混合储能系统保持微网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在380V,不受光伏出力变化影响。 ,混合储能系统; 光储微网; 下垂控制; Simulink仿真; 版本2021A; 直流母线电压稳定; 光伏出力变化; 超级电容器; 蓄电池。,2021A+混合储能系统:光储微网下垂控制Simulink仿真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档是针对JavaScript这一跨平台解释型语言的详尽入门手册,首先概述了JavaScript的概念及其重要特性,强调它不仅适用于前端同时也活跃于Node.js的服务器环境之中,从而成为全栈开发的重要技能。紧接着文档阐述了JavaScript的基本语法元素如变量声明、数据类型、运算符及控制结构,让新手理解JavaScript的语法规则,并通过函数与对象操作加深印象。之后介绍了一些常见的实用工具和高级用法,例如模板字符串、解构赋值以及异步编程手段(比如Promise)。对于想要深入探索的应用场景给出了广泛的指引,无论是传统的web开发还是新兴领域的IoT或自动化脚本编写皆有所涉猎。 适合人群:对于那些没有编程背景或有其他编程经验但仍希望了解并擅长运用JavaScript的个人来说非常适合。 使用场景及目标:目的是向初学者提供足够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在不同平台上利用JavaScript创造出有意义的作品;不论是想要从事专业软件开发或是业余项目爱好者都能够从中受益。 其他说明:文档还提供了大量权威且有用的外部链接供进一步深造学习,包括但不限于主流的在线课程、权威的技术参考资料及充满活力的支持社区。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系统在不平衡电网中的三层控制策略: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相间与相内电压均衡管理,不平衡电网下的svg无功补偿,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statcom,采用三层控制策略。 (1)第一层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电压外环通过产生基波正序有功电流三相所有H桥模块直流侧平均电压恒定,电流内环采用前馈解耦控制; (2)第二层相间电压均衡控制,注入零序电压,控制通过注入零序电压维持相间电压平衡; (3)第三层相内电压均衡控制,使其所有子模块吸收的有功功率与其损耗补,从而保证所有H桥子模块直流侧电压值等于给定值。 有参考资料。 639,核心关键词: 1. 不平衡电网下的SVG无功补偿 2. 级联H桥SVG无功补偿STATCOM 3. 三层控制策略 4. 电压电流双闭环PI控制 5. 电压电流正负序分离 6. 直流侧平均电压恒定 7. 前馈解耦控制 8. 相间电压均衡控制 9. 零序电压注入 10. 相内电压均衡控制 以上十个关键词用分号分隔的格式为:不
1.版本:matlab2014/2019a/2024a 2.附赠案例数据可直接运行matlab程序。 3.代码特点:参数化编程、参数可方便更改、代码编程思路清晰、注释明细。 4.适用对象: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和毕业设计。
基于主从博弈的动态定价策略与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优化在智能小区的实践(MATLAB+CPLEX gurobi实现),基于主从博弈理论的智能小区电动汽车充电与代理商动态定价策略优化研究,MATLAB代码:基于主从博弈的智能小区代理商定价策略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 关键词:电动汽车 主从博弈 动态定价 智能小区 充放电优化 参考文档:《基于主从博弈的智能小区代理商定价策略及电动汽车充电管理》基本复现 仿真平台:MATLAB+CPLEX gurobi平台 主要内容:代码主要做的是一个电动汽车充电管理和智能小区代理商动态定价的问题,将代理商和车主各自追求利益最大化建模为主从博弈,上层以代理商的充电电价作为优化变量,下层以电动汽车的充电策略作为优化变量,通过优化得出最优电价策略以及动态充电策略。 ,电动汽车; 主从博弈; 动态定价; 智能小区; 充放电优化; MATLAB; CPLEX; gurobi平台。,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充电管理与定价策略优化MATLAB代码实现
基于Matlab语言实现的设计项目 2、适用人群:计算机,电子信息工程、数学等专业的大学生课程设计、期末大作业或毕业设计中的部分功能,作为“参考资料”使用。 3、解压说明:本资源需要电脑端使用WinRAR、7zip等解压工具进行解压,没有解压工具的自行百度下载即可。 4、免责声明:本资源作为“参考资料”而不是“定制需求”,代码只能作为参考,不能完全复制照搬。不一定能够满足所有人的需求,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能够看懂代码,能够自行调试代码并解决报错,能够自行添加功能修改代码。由于作者大厂工作较忙,不提供答疑服务,如不存在资源缺失问题概不负责,谢谢理解。
资源内项目源码是均来自个人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者具体项目,代码都测试ok,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答辩评审绝对信服的,拿来就能用。放心下载使用!源码、说明、论文、数据集一站式服务,拿来就能用的绝对好资源!!!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md文件(如有),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4、如有侵权请私信博主,感谢支持
Labiew噪音与振动检测模块源码揭秘:傅里叶变换与倍频程技术应用于实际项目,LabVIEW平台噪声与振动检测模块源码解析:基于傅里叶变换与倍频程原理的实用功能模块,已成功应用于实际项目,虚拟产品退换政策严谨执行,Labiew噪音与振动检测模块源码,改功能模块已运用到实际项目,原理是利用傅里叶变和倍频程实现的,产品一旦发概不 。 需要的可以联系哟 ,Labiew源码; 噪音与振动检测模块; 傅里叶变换; 倍频程; 实际项目运用,Labiew傅里叶变换倍频程噪音振动检测模块源码
基于Comsol多物理场仿真的光伏集热器异形体建模技术研究,探索comsol多物理场仿真技术:光伏集热器异形体建模应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光伏集热器,异形体建模 ,comsol多物理场仿真; 光伏集热器仿真; 异形体建模,Comsol多物理场仿真在光伏集热器及异形体建模中的应用
器官3D分割-基于WinForm框架开发的医学影像系统源码+sln+演示视频(毕设基于c#和python开发).zip 【项目简单介绍】 主要功能 肺炎诊断 器官 3D 分割 该系统具备肺炎诊断和器官 3D 分割的功能,并模仿了罗万科技的系统界面风格。 python和c#开发实现
MATLAB可以用于开发水果识别系统。这种系统通常利用机器学习和图像处理技术,对输入的水果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以下是开发水果识别系统的一般步骤: 1. 数据收集:收集包含各种水果类别的图像数据集。 2. 数据预处理: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裁剪、缩放、灰度化等操作。 3. 特征提取:从每个水果图像中提取特征,例如颜色直方图、纹理特征、形状特征等。 4. 数据标记:为每个图像标记水果类别,形成训练集和测试集。 5. 模型训练:使用机器学习算法(如支持向量机、卷积神经网络等)对训练集进行训练,建立水果识别模型。 6. 模型测试:使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测试和评估,调整模型超参数以提高准确率。 7. 系统集成:将训练好的模型集成到MATLAB应用程序中,实现水果识别功能。 8. 用户界面设计:设计用户友好的界面,以便用户上传水果图像并查看识别结果。 MATLAB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工具箱和机器学习工具箱,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构建水果识别系统。通过结合这些工具箱,可以实现水果的快速、准确识别。
COMSOL声子晶体仿真研究:一维至三维能带与带隙分析及色散曲线弹性波声波分析,声子晶体仿真:COMSOL代做能带图、带隙图及弹性波、声波分析与优化设计,COMSOL代做 声子晶体仿真,一维,二维,三维能带图,带隙图,色散曲线,弹性波,声波。 ,COMSOL代做;声子晶体仿真;一维/二维/三维能带图;带隙图;色散曲线;弹性波仿真;声波分析,COMSOL声子晶体仿真专家:一至三维声波模拟及能带图绘制
Matlab Simulink仿真探究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性能表现与优化策略,Matlab Simulink仿真探究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的工作机制,Matlab Simulimk仿真,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 ,Matlab; Simulink仿真; Flyback反激式; 开关电源仿真,Matlab Simulink在Flyback反激式开关电源仿真中的应用
陪读租房系统(源码+数据库+论文+ppt)java开发springboot框架javaweb,可做计算机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 【功能需求】 本系统有三个角色:管理员、租客和房主,要求具备以下功能: (a) 管理员;管理员使用本系统涉到的功能主要有:首页、个人中心、租客管理、房主管理、房源信息管理、房源类型管理、教育书籍管理、文章分类管理、租房信息管理、合同信息管理、在线咨询管理、咨阅回复管理、教育论坛、系统管理等功能。 (b) 租客;进入前台系统可以实现首页、房源信息、教育书籍、教育论坛、公告信息、后台管理等功能进行操作。 (C) 房主;进入系统可以实现首页、个人中心、房源信息管理、租房信息管理、合同信息管理、在线咨询管理、咨询回复管理等功能进行操作。 【环境需要】 1.运行环境:最好是java jdk 1.8,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运行的。其他版本理论上也可以。 2.IDE环境:IDEA,Eclipse,Myeclipse都可以。 3.tomcat环境:Tomcat 7.x,8.x,9.x版本均可 4.数据库:MySql 5.7/8.0等版本均可; 【购买须知】 本源码项目经过严格的调试,项目已确保无误,可直接用于课程实训或毕业设计提交。里面都有配套的运行环境软件,讲解视频,部署视频教程,一应俱全,可以自己按照教程导入运行。附有论文参考,使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核心技术。
vue3的一些语法以及知识点
1、文件内容:libicu-doc-50.2-4.el7_7.rpm以及相关依赖 2、文件形式:tar.gz压缩包 3、安装指令: #Step1、解压 tar -zxvf /mnt/data/output/libicu-doc-50.2-4.el7_7.tar.gz #Step2、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安装 sudo rpm -ivh *.rpm 4、更多资源/技术支持:公众号禅静编程坊
水果销售商城(源码+数据库+论文+ppt)java开发springboot框架javaweb,可做计算机毕业设计或课程设计 【功能需求】 水果购物网站用户可以注册登录,在首页开通会员卡,查看水果,购买水果,查看水果信息,以及个人中心修改个人资料,在自己的后台查看自己的购买记录等。 水果购物网站管理员功能:个人中心管理,用户管理,会员管理,会员卡管理,开通会员记录管理,积分管理,水果管理,购买水果订单管理,积分兑换管理,积分兑换记录管理,加积分记录管理,减积分记录管理。 【环境需要】 1.运行环境:最好是java jdk 1.8,我们在这个平台上运行的。其他版本理论上也可以。 2.IDE环境:IDEA,Eclipse,Myeclipse都可以。 3.tomcat环境:Tomcat 7.x,8.x,9.x版本均可 4.数据库:MySql 5.7/8.0等版本均可; 【购买须知】 本源码项目经过严格的调试,项目已确保无误,可直接用于课程实训或毕业设计提交。里面都有配套的运行环境软件,讲解视频,部署视频教程,一应俱全,可以自己按照教程导入运行。附有论文参考,使学习者能够快速掌握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核心技术。
基于Matlab的双输入深度学习模型构建指南:处理序列与图像数据的创新性应用,Matlab双输入深度学习模型搭建指南:如何处理两种输入数据并实现创新与优势,Matlab搭建双输入深度学习模型,双输入网络。 相比普通的单输入网络,双输入网络能处理两种输入数据,在科研上也更具有优势和创新性。 如何用Matlab搭建双输入网络也是困扰本人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现已弄明白。 注意,需要Matlab 2022b及以上版本,以下版本估计是都不行。 本程序是两个输入全为一维序列的情况(第二个输入序列是第一个输入序列的特征值,或者变后的序列)。 也可改为两边输入都是图像,或者一边输入图像,一边输入图像的一维特征序列。 本程序工作如下: 1、加载数据,两种输入数据一一对应,第二个数据是第一个数据做FFT之后的序列,属于一个类别。 两种数据样本数相等,序列长度不相等。 2、搭建双输入网络,此网络一边是CNN-LSTM,一边是CNN。 3、训练。 4、测试,输出准确率。 注:程序可直接运行,包教会和调通。 可以有偿修改为两边输入都是图像,或一边输入图像一边输入序列的模型。 可有偿替数据,调通程序。 程序注释详
包含十大管理49个过程组的输入与输出和解释,还有EVA铮值管理的公式汇总和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