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Ruby on Rails 的官方網站上有 15 分鐘作出一個 weblog 的 screencast,的確 demo 了 RoR 開發的快速。不過萬萬不可太迷信只有 RoR 能這麼神速,根據最近擠出一點時間看 django 的東西後,我也想先來作個「10分鐘做出 blog 的挑戰」。(由於還不太會用製作 screen cast 的軟體,所以只能用文字介紹..)這篇文章只是描述一下建構過程,所以不會介紹 django 環境的安裝設定,請讀者見諒。
稍微簡介一下 django,它是一個基於 Python 語言的 Web 開發框架(framework)。
建立 project 及 app
在 django 的環境裡,一個 project 裡可以有很多個 application,如此一來同一個 project 下的 application 便能共用同一套環境設定。所以我們先在命令列下執行 django-admin.py 來建立一個 project:
先來改一下 demo/settings.py 的設定,裡面設定我們會用 sqlite3 來作資料庫的引擎,然後產生一個 demo.db 的檔案來當資料庫,再設定一些時區及 template 目錄等:
DATABASE_ENGINE = 'sqlite3'
DATABASE_NAME = 'demo.db'
...
TIME_ZONE='Asia/Taipei'
LANGUAGE_CODE='zh-tw'
...
TEMPLATE_DIRS = (
...
'.',
)
INSTALLED_APPS = (
'django.contrib.admin',
..
'demo.blog', # 等一下就會產生
)
然後在 demo 目錄下建立一個 blog 的 app:
然後在 demo/blog/models.py 裡建立需要的 model(DB Table):
from django.db import models
class Category(models.Model):
nam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32)
def __unicode__(self):
return self.name
class Admin:
pass
class Article(models.Model):
title = models.CharField(max_length=64)
published_at = models.DateTimeField('date published')
content = models.TextField()
category = models.ForeignKey(Category)
def __unicode__(self):
return self.title
class Admin:
pass
然後可以看看 django 產生的 SQL DDL,確定的話就用 syncdb 來建立資料庫表格:
其中會要求你建立一個管理者帳號,這是為了之後進管理介面發表文章使用的帳號。完成這些動作之後,修改一下 demo/urls.py 的內容:
from django.conf.urls.defaults import *
urlpatterns = patterns('',
(r'^blog/', include('demo.blog.urls')),
(r'^admin/', include('django.contrib.admin.urls')),
)
先在 demo/blog/ 下建立一個 urls.py 的檔案,然後在命令列下輸入 python manage.py runserver,再打開瀏覽器輸入網址 http://localhost:8000/admin/ 馬上就有一個後台介面可以使用了呀!

發表文章的介面還蠻好用的呢
登入後你就可以直接建立 Category 及 Artical 的內容,這不就是一個現成的文章發表介面了嗎?一開始操作到現在不會超過5分鐘吧!
文章列表、單篇文章
可以發表文章之後,當然是要能夠瀏覽呀,所以我們馬上打開 demo/blog/urls.py 這個檔案,然後貼上下列的 code:
from django.conf.urls.defaults import *
from demo.blog.models import Article
info_dict = {
'queryset': Article.objects.all(),
}
urlpatterns = patterns('',
(r'^$', 'django.views.generic.list_detail.object_list', info_dict),
(r'^(?P<object_id>\d+)/$', 'django.views.generic.list_detail.object_detail', info_dict),
)
然後再分別建立 demo/blog/article_list.html 及 demo/blog/article_detail.html 這兩個檔案,分別表示文章列表及文章內容:
article_list.html:
{% if object_list %}
{% for article in object_list %}
<div class="article">
<div class="title"><a href="/blog/{{ article.id }}">{{ article.title }}</a></div>
</div>
{% endfor %}
{% else %}
<p>對不起沒有文章喔!</p>
{% endif %}
article_detail.html:
<div class="article">
<div class="title">標題: {{ object.title }}</div>
<div class="pub_date">{{ object.published_at }}</div>
<div class="content">{{ object.content }}</div>
<div class="category">發表於: {{ object.category.name }}</div>
</div>
<p><a href="/admin/blog/article/{{ object.id }}">修改</a></p>
<p><a href="/blog">BACK</a></p>
這樣很快就弄出一個很像樣的 blog (只是不能留言 XD),網址在 http://localhost:8000/blog/。
很快吧!當然我忽略了美工,也沒有客製化一下後台,不過 Web 開發愈來愈可怕了….真怕這種開發框架愈來愈多,老板都覺得寫網頁沒什麼了呢!
值得一提的是,django 在 runserver 之後,都會把程式碼 compile 成 pyc 檔,看起來效率應該還不錯,也許要等我多玩熟一點才能做些實驗囉。
from http://blog.ericsk.org/archives/815
分享到:
相关推荐
- **Scikit-learn**:一个广泛使用的机器学习库,支持分类、回归、聚类等多种算法。 #### 9. 深度学习基础 - **TensorFlow 或 PyTorch**:这两个深度学习框架提供了构建和训练神经网络的功能。 #### 10. 自然语言...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TMS320F系列芯片的C2000串口读写方案及其编程器——FlashPro2000的功能特点和支持的接口模式。文中不仅涵盖了硬件连接的具体步骤,还提供了代码实例来展示Flash擦除操作,并对比了JTAG和SCI-BOOT两种模式的优缺点。此外,针对不同型号的C2000系列芯片,给出了详细的适配指导以及避免烧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DSP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TI公司C2000系列芯片有一定了解并希望深入了解其编程和烧录细节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实验室环境下的程序调试阶段,以及生产线上的批量烧录任务。主要目的是帮助开发者选择合适的编程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因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的风险。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命令行指令可以直接用于实际项目中,同时附带了一些实用技巧,如防止芯片变砖的小贴士和自动化重试脚本,有助于解决常见的烧录难题。
汉字字库存储芯片扩展实验 # 汉字字库存储芯片扩展实验 ## 实验目的 1. 了解汉字字库的存储原理和结构 2. 掌握存储芯片扩展技术 3. 学习如何通过硬件扩展实现大容量汉字字库存储 ## 实验原理 ### 汉字字库存储基础 - 汉字通常采用点阵方式存储(如16×16、24×24、32×32点阵) - 每个汉字需要占用32字节(16×16)到128字节(32×32)不等的存储空间 - 国标GB2312-80包含6763个汉字,需要较大存储容量 ### 存储芯片扩展方法 1. **位扩展**:增加数据总线宽度 2. **字扩展**:增加存储单元数量 3. **混合扩展**:同时进行位扩展和字扩展 ## 实验设备 - 单片机开发板(如STC89C52) - 存储芯片(如27C256、29C040等) - 逻辑门电路芯片(如74HC138、74HC373等) - 示波器、万用表等测试设备 - 连接线若干 ## 实验步骤 ### 1. 单芯片汉字存储实验 1. 连接27C256 EPROM芯片到单片机系统 2. 将16×16点阵汉字字库写入芯片 3. 编写程序读取并显示汉字 ### 2. 存储芯片字扩展实验 1. 使用地址译码器(如74HC138)扩展多片27C256 2. 将完整GB2312字库分布到各芯片中 3. 编写程序实现跨芯片汉字读取 ### 3. 存储芯片位扩展实验 1. 连接两片27C256实现16位数据总线扩展 2. 优化字库存储结构,提高读取速度 3. 测试并比较扩展前后的性能差异 ## 实验代码示例(单片机部分) ```c #include <reg52.h> #include <intrins.h> // 定义存储芯片控制引脚 sbit CE = P2^7; // 片选 sbit OE = P2^6; // 输出使能 sbit
测控装备干扰源快速侦测系统设计研究.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开发】嵌入式开源项目&库&资料.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百度2022年嵌入式面试题.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空间站.zip
基于关联规则的商业银行个性化产品推荐.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Linux基础使用.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轴棱锥生成贝塞尔高斯光束及环形光束光强图像的仿真研究。首先阐述了实验的背景与目标,强调了MATLAB在光学和计算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接着,具体描述了实验的方法与步骤,包括材料准备、仿真过程中的参数设定和光束生成代码编写。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展示了贝塞尔高斯光束和环形光束的光强分布特点,验证了其光学性能的预期表现。文章还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改进提出了展望。 适合人群:从事光学、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特别是对光束生成和光学性能分析感兴趣的科研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光束生成和性能分析的实验室环境,旨在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优化光束特性和传播行为。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还附有丰富的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三电平NPC型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模型预测控制(MPC)中存在的开关频率过高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传统MPC方法会导致极高的开关频率,增加了系统的能耗和热量。通过引入滞环控制模块,可以在不大幅牺牲性能的情况下有效降低开关频率。具体来说,滞环控制通过在价值函数计算后增加一个判断条件,对状态切换进行惩罚,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开关动作。实验结果显示,开关频率从4392Hz降至3242Hz,降幅达26.2%,虽然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略有上升,但仍符合国家标准。此外,文中还提出了动态调整滞环宽度的方法,以进一步优化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表现。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关注APF和MPC技术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APF系统开关频率的研究和工程项目,旨在提高系统效率并降低成本。目标是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开关频率,减少能量损失和热管理难度。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括具体的实现代码片段,有助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中点电位漂移等。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三维POD DMD程序在处理原网格数据方面的独特优势和技术细节。首先阐述了该程序能读取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网格数据及其拓扑关系,在生成模态数据过程中保持原始网格形态而不需要进行网格插值操作。接着展示了简化版本的Python代码片段,揭示了读取网格数据和生成模态数据的核心逻辑。最后提到提供的辅助学习资料如代码、视频教程、Word教程和实例数据,帮助用户深入理解并掌握该程序的应用。 适合人群:从事计算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那些希望提高数据处理效率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处理复杂网格数据的研究项目,旨在简化数据处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同时保持数据的原始特性。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理论性的讲解,还有具体的代码示例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读者可以边学边练,快速上手。
融合双向路由注意力的多尺度X光违禁品检测.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Linux_Shell基础使用.zip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联发科2021武汉嵌入式软件开发.zip
基于有限体积法Godunov格式的管道泄漏检测模型研究.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ARM常见面试题目.zip
基于LWR问题的无证书全同态加密方案.pdf
嵌入式八股文面试题库资料知识宝典-符坤面试经验.zip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三电平逆变器在带不平衡负载条件下的仿真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仿真环境的搭建、不同拓扑结构的选择(如T型、I型NPC和ANPC)、延时相消法(DSC)和双二阶广义积分器(DSOGI)的正负序分离控制策略、SVPWM或SPWM调制技术的应用、双闭环PI控制以及直流均压控制。文中通过具体的参数设置(交流电压220V,直流侧电压750V)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实验,并展示了各个控制策略的效果。最终,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确保了交流侧三相电压波形的对称性和电流波形的自适应调节。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机驱动、新能源发电等领域研究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掌握三电平逆变器在复杂负载条件下控制策略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目标是提高对三电平逆变器及其控制策略的理解,优化实际应用中的性能。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分析,还包含了具体的仿真步骤和代码实现,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