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经理(PM)职责介绍

阅读更多

  得有一家大型的知名快速流转消费品企业,由于品牌扩张需要大量的专业职业经理人加盟。其中之一便是大量招聘产品经理。但当一些优秀的产品经理岗位的应聘者在谈到“对谁负责时”,这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长就说,对我们的市场部部长助理负责,也即是产品经理的顶头上司。一听这话,这批人马上走掉了一半!大家一致的看法是“搞都没搞清楚什么是产品经理?产品经理是做什么的?还招我们来干什么?”最后弄得大家很不愉快。 


  这个真实的故事说明:目前,我们中国的企业一方面拼命地向优秀的外企看齐,但本质的东西我们都没学到也无法学到,因为人家在运作的是一套系统,人的因素已退居其次。我们学到的只是形式和皮毛,往深里说,我们连形式也没学到。 


产品经理职责 *   产品经理,就其本质来说,是品牌经理。它要做的就对一个品牌负责,对一个产品负责。产品经理,他在设定产品的目标,进行产品的定位;他要制定产品的营销计划,进行产品的选型;他要进行信息管理、价格管理、广告管理、促销管理,他还要进行危机公关。试想,一个对市场部部长助理负责的产品经理,他如何处理和完成这些工作?如何与横向的部门和外面的专业合作公司进行大量的沟通、协调、谈判和妥协工作?在这样的位置上,他如进行产品选型?如何定价?如何制定广告?如何选择促销方式?又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产品的危机公关?更谈如何对产品负责? 

  这就是中国目前企业对产品经理角色的尴尬的定位! 

  方太总经理茅忠群在谈到方太引进产品经理时,他说,我们也曾经历了一波三折,但最终还是保留了产品经理的产品管理体系,并进行了适当的改正和修正。产品经理在业务上接受品牌副总的领导,对品牌副总负责;在行政上接受市场部部长的领导,向市场部部长汇报。目前,这一种产品管理的形式已日益在方太显示出强大的力量! 

  也许中国目前的企业环境还只能接受这种中庸的产品管理形式和产品经理的定位。 

产品经理的职责权:谁对产品负责? 

  中国著名的市场研究专家袁正光教授,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个中国青年在国外留学,一天晚上开车带女友回家。在经过一个十字路口时,由于正是凌晨二点,他看见红灯也就没停直接过去了。第二天,女友就跟他分手了。理由是:这个人太危险了,连红灯都敢闯,我跟他在一直岂不是太危险了!过了几年,学成归国后,在国内找了一个中国女朋友。也是同样的一个晚上,开车(摩托车)带女友回家。这次看见红灯马上就停了,直到绿灯亮,才过去。第二天,女友也跟他拜拜了。理由是:这个人太窝囊了,连红灯都不敢闯,跟他在一起岂不是太窝囊了! 

  中国的产品经理,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里外不是人,一种典型的边缘角色:要么是有职无责无权,要么是有职有责无权,要么是有职无责有权,职责权利永远无法统一和对等,谁都对产品负责,谁都不对产品负责! 

  在宝洁看来,产品经理负责其产品的各项工作,从开发到推广,从市场到销售。他是各自所负责产品的专家,一般还有三到四个助手(大多数为MBA)一起组成一个强大高效的TEAM,制定营销战略和计划。产品经理能行使建议权和咨询权,虽然对其它部门没有行政权,但他可以利用各部门的资源;产品经理对公司高层负责,并且在公司中处于中心地位。产品经理是宝洁员工通向高层的“黄浦军校”。就像地产界的龙头企业万科的《万科周刊》的主编岗位一样,是培养万科职业人才的摇篮和“黄浦军校”。 

       在中国企业里的产品经理,一方面,我们要结合企业的环境和系统问题,另一方面,则更要合理设置产品经理的职责权、建立起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流程和体系。 

  1、角色:基本是建议者和咨询者,而不是决策者; 

  2、职责:建立一个策略发展和检查程序,以便给产品经理的活动规定一个职责范围,允许产品经理否决只有大量统计数字而没有合理策略的劣质营销计划; 

  3、任务:在确定产品经理与职能专家的各自任务时,应考虑到他们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弄清楚哪些应由产品经理作出,哪些应由职能专家作出,哪些应合作制定; 

  4、流程:建立一个正式程序,使产品管理部门与职能性直线部门之间有利益矛盾经由此程序报至最高管理层。具体流程就是:消费者调研部或专业市场调研公司提供消费者量化、质化调查,产品经理从中提炼出一个新产品的想法,然后与产品开发部联系,告诉它市场还有很大的消费需求没有被满足,进行突破性技术研发;新产品由产品经理拿去做概念测试,回到市场看概念定位准不准,会有多少消费者喜欢它,能带来多大的生意量;通过测试觉得有前途才投入生产,让生产部门把产品生产出来;然后是考虑怎么样把产品卖到市场,销售部部门会建议应该从哪些渠道走,大商店、超市还是便利店等;公关部负责与外面打交道,确立产品及品牌形象,有纠纷或冲突时帮忙解决,帮助跟媒体打交道。(组织架构见下图) 

         5、考核:建立一个与产品经理职责权一致的衡量成果的制度,如果产品经理主管利润,应给他们较多的控制影响销售和盈利因素的权力。

转自:http://nomandia.iteye.com/admin/blogs/new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ABB常用机器人技术参数.pdf

    ABB常用机器人技术参数.pdf

    西门子1200 PLC FB284功能块实现多设备控制:V90伺服、相机角度调整及FANUC机器人DP通讯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西门子1200 PLC及其FB284功能块实现对3台V90伺服电机、相机角度调整以及FANUC机器人的控制。主要内容涵盖FB284功能块的基础参数设置、多台伺服电机的具体控制方法、相机角度调整的实现、DP通讯配置FANUC机器人控制,以及PLC程序注解和触摸屏程序的设计。通过具体代码示例和实际操作步骤,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这一系列控制技术。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PLC基础知识的工控初学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并掌握FB284功能块的使用方法;② 实现多台V90伺服电机的协同控制;③ 掌握相机角度调整的技术细节;④ 完成FANUC机器人通过DP通讯的控制配置;⑤ 提高PLC程序的可读性和易维护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片段和配置示例,便于读者实践操作。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际项目中的经验和技巧,有助于提高项目的稳定性和效率。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第3版)》第6章--图形图像工具.ppt

    《计算机常用工具软件(第3版)》第6章--图形图像工具.ppt

    未来产业全球未来产业新赛道布局与发展策略分析:涵盖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等关键技术领域

    内容概要:本文由《未来产业新赛道研究报告》整理而成,涵盖了未来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态势和竞争形势。报告指出,引领型国家通过全方位体制机制创新,在先进制造、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新一代通信等领域建立了全面领先优势。文中引用了麦肯锡和GVR的数据,预测了人工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的巨大经济潜力。报告还详细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对未来产业赛道的重点布局,如量子科技、人工智能、先进网络和通信技术、氢能与储能、生物技术等。此外,报告列举了中国重点省市如北京、上海等的具体发展方向,以及知名研究机构对未来产业热点的分析。最后,报告提出了构建我国未来产业重点赛道目录的建议,包括通用人工智能、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航天、人形机器人、新型储能、低空经济、清洁氢、算力芯片、细胞与基因治疗和元宇宙等十大重点赛道。 适用人群:对科技趋势和未来产业发展感兴趣的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企业家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政策制定者了解全球未来产业发展动态,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②为企业提供未来产业布局的方向和重点领域;③为投资者提供投资决策依据,识别未来的投资机会;④为研究人员提供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全景图。 其他说明:报告强调了未来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国在未来产业布局中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路径。同时,报告呼吁加强国家顶层设计和行业系统谋划,探索建立未来产业技术预见机制,深化央地联动,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神码版)》2交换机的配置.pptx

    《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神码版)》2交换机的配置.pptx

    自动驾驶路径规划:Lattice算法中的参考线、Frenet坐标系及多项式拟合的Matlab与C++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自动驾驶路径规划中Lattice算法的基础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关键概念和技术实现:参考线生成、Frenet坐标系转换和五次多项式拟合。首先解释了参考线的作用及其生成方法,如三次样条插值和平滑曲线生成。其次探讨了Frenet坐标系的优势,展示了如何将笛卡尔坐标系下的车辆位置投影到参考线上,从而简化路径规划问题。最后讨论了五次多项式的应用,强调其能够确保轨迹的光滑性和舒适性,并提供了详细的Matlab和C++代码实现。 适合人群:对自动驾驶技术感兴趣的开发者、研究人员以及有一定编程基础并希望深入了解路径规划算法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自动驾驶系统,特别是进行路径规划模块的设计与实现。主要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Lattice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细节,以便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有理论讲解,还附带了大量的代码实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作者提醒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注意事项,如避免过拟合、选择合适的插值算法等。

    《网络操作系统(Linux)》项目4-磁盘管理.pptx

    《网络操作系统(Linux)》项目4-磁盘管理.pptx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实训十八-PowerPoint-2010的动画和切换.pptx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实训十八-PowerPoint-2010的动画和切换.pptx

    安川机器人DX100使用说明书.1.pdf

    安川机器人DX100使用说明书.1.pdf

    《计算机专业英语》Unit-3-What-is-Hardware.ppt

    《计算机专业英语》Unit-3-What-is-Hardware.ppt

    汇川H5U-A16自动贴布网胶机的PLC与威纶通触摸屏集成及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汇川H5U-A16自动贴布网胶机的PLC控制系统及其与威纶通触摸屏的集成方法。主要内容涵盖伺服轴控制、气缸动作、矩阵托盘管理、OEE统计等方面的编程技巧和优化措施。文中展示了如何将复杂的硬件动作抽象为可复用的功能块(FB),并通过参数配置实现灵活的系统控制。此外,还讨论了如何利用威纶通触摸屏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IO表管理和注释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扩展性。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PLC编程和触摸屏应用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开发或优化自动贴布网胶机及其他类似自动化设备的企业。主要目标是提升设备的可靠性和效率,降低维护成本,缩短开发周期。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具体的编程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战经验和技巧,如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和陷阱,如何应对特定硬件特性的挑战等。这些内容对于理解和掌握工业自动化系统的开发非常有价值。

    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基于Matlab/Simulink的故障仿真与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和Simulink进行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技术。首先构建了一个单机无穷大系统的仿真模型,涵盖了同步电机、无穷大电网、输电线路等基础模块的搭建。接着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故障(如短路、断线)的配置方法及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针对常见的暂态问题,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包括并联补偿器的应用、自动重合闸的设计以及仿真加速技巧。同时,通过具体案例展示了如何调整关键参数来优化系统性能,确保暂态过程中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与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感兴趣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评估电力系统在突发故障情况下的稳定性的场合,帮助用户掌握故障仿真技术,优化系统设计,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仿真技巧均经过实际验证,能够显著提升仿真的效率和准确性。建议读者结合自己的项目需求灵活应用相关技术和方法。

    FPGA电机控制:基于Verilog与Nios2的永磁同步电机SVPWM控制系统设计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FPGA实现永磁同步电机(SPM)的SVPWM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系统采用Verilog进行底层硬件时序控制,包括SVPWM模块中的扇区判断、PWM生成以及死区时间控制等;Nios2软核处理器则用于执行控制算法,如磁场定向控制(FOC)、Clarke变换和PID调节器。两者通过Avalon总线连接,实现高效的软硬件协同工作。此外,文中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优化方法,如定点数运算、硬件CRC校验模块的应用等。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FPGA开发经验和电机控制理论基础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性能电机控制的应用场合,如工业自动化设备、机器人关节控制等。目标是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降低电流谐波失真,增强抗干扰能力。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完整的工程源码和技术细节,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和实践。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经验教训,帮助读者避开常见陷阱,提高开发效率。

    《移动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第11章--Web-Worker-处理线程.ppt

    《移动商务网页设计与制作》第11章--Web-Worker-处理线程.ppt

    chromedriver-win64-135.0.7049.114.zip

    chromedriver-win64-135.0.7049.114.zip

    《计算机系统维护》第14章--硬盘分区的调整.ppt

    《计算机系统维护》第14章--硬盘分区的调整.ppt

    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设计、仿真及其实现,涵盖了从理论分析到实际应用的多个方面(含详细代码及解释)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研究了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性能优势及其具体实现。文章首先介绍了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相较于传统Buck变换器的优势,包括减小输出电流和电压纹波、降低开关管和二极管的电流应力、减小输出滤波电容容量等。接着,文章详细展示了如何通过MATLAB/Simulink建立该变换器的仿真模型,包括参数设置、电路元件添加、PWM信号生成及连接、电压电流测量模块的添加等。此外,还探讨了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验证了其有效性。最后,文章通过多个仿真实验验证了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在纹波性能、器件应力等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如P、PI、PID控制等。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电力电子基础,对DC-DC变换器特别是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理解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相对于传统Buck变换器的优势;②掌握使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仿真模型的方法;③学习PID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了解其在电源系统中的应用;④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性能,评估不同控制策略的效果。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分析,还给出了大量可运行的MATLAB代码,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交错并联Buck变换器的设计与实现。同时,通过对不同控制策略的对比分析,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基于单片机的秒表计时器设计(程序+仿真+电路)(51+SEG4+BZ+KEY5) #0400

    包括:源程序工程文件、Proteus仿真工程文件、电路原理图文件、配套技术手册 1、采用51/52单片机(通用)作为主控芯片; 2、数码管前两位显示分钟,后两位显示秒; 3、可以切换正计时/倒计时; 4、可设置倒计时时间,倒计时结束蜂鸣器报警; 5、计时过程中可记录时刻点 (存储十组记录数据),可翻看记录的数据。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实训一-文字录入.pptx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指导》实训一-文字录入.pptx

    《计算机录入技术》第十八章-常用外文输入法.pptx

    《计算机录入技术》第十八章-常用外文输入法.pptx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