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于工作上的需要,研究了一下递归计算向非递归计算的转换问题。理论上而言,所有递归程序都可以用非递归程序来实现;这种理论的基础是递归程序的计算总能用一颗树型结构来表示。递归计算从求树根节点的值开始,树根节点的值依赖一个或多个子节点的值,子节点的值又依赖下一级子节点的值,如此直至树的叶子节点。叶子节点的值能直接计算出来,也就是递归程序的出口。如下图所示,是递归函数f(x) = f(x-1) + f(x-3), f(x) = 10 (x < 3)当x=4时的递归调用树。简单的递归计算,比如尾部递归,可以直接用循环来转换成非递归;对于复杂的递归,比如递归程序中递归调用点有多个,就是树型结构中一个父节点的值会依赖多个子节点的值,这种情形的递归转换成非递归通常需要借助堆栈加循环的方式。
直接用编程语言中的递归函数实现递归时,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可能造成浪费。从时间上来讲,如果递归调用点有多个,会由于中间计算结果没有被保存重用而导致大量的重复计算。比如递归函数f(x) = f(x-1) + f(x-3),计算f(x)时,会先计算f(x-1)的值,在计算f(x-1)时会计算出许多子节点的值,这些值在计算f(x-3)时是可以重用的,但是当退出f(x-1)的调用后都被丢弃了,导致在计算f(x-3)时会重复很多计算。空间上,由于每次递归调用都要保留现场,递归变深时,树会迅速膨胀,占用的空间也会激增。
递归程序转换成非递归程序时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将这个模式抽象成通用的模板,就有可能实现递归至非递归程序的自动转换。根据前面的分析,将递归计算用树型结构来表达,计算父节点时,会要求计算出其子节点的值。如果用一个堆栈来表示,则计算父节点时,会先将该父节点压入堆栈,待到其依赖的所有子节点的值都计算出时,再将其弹出并计算其值;在计算其子节点时依照相同的原理,直至遇到叶子节点。考虑递归函数f(x) = f(x-1) + f(x-3), f(x) = 10 (x < 3), x 的初始值为4,用如图所示的数据结构表示,往pre方向是堆栈的底部,往next的方向是堆栈的顶部,堆栈指针指向当前正在计算的节点。计算第一个子节点的堆栈情况如下所示:
计算f(4)时会先计算f(3),计算f(3)时会先计算f(2),f(2)=10,是叶子节点,那么f(3)的第一个子节点f(2)计算完成,开始计算f(3)的第二个节点f(0):
f(0)=10,至此f(3)的两个子节点都计算完成,可以求出f(3) = f(2) +f(0) = 20。f(3)求出后,相当于f(4)的第一个子节点被计算出来了,开始计算f(4)的第二个子节点的值f(1):
f(1)=10,那么f(4)的两个子节点都已经被计算出来了,可以直接求f(4) = f(3) + f(1) = 30。由于此时已到堆栈底部,计算完成,弹出f(4)的计算结果,即为最终结果。
以上的示例虽然简单,但足以总结出如下规律:
结算某个节点的值时,有两种情况:
- 1) 该节点为叶子节点,可以直接求出其值;
- 2) 该节点为非叶子节点,需要先计算其依赖的子节点。该节点可能依赖多个子节点,子节点一个一个地计算,当最后一个子节点计算出来后,该节点的值可以顺利求出;
- 3) 在2)中计算子节点时,要么其子节点为叶子节点,进入1),值能直接求出;否则,又进入2)计算下一级子节点。每个节点完成计算时都需要监测自己是不是父节点的最后一个子节点。如果是,就可以直接求父节点的值;如果非,就继续求下一个兄弟节点,即父节点的下一个子节点的值。
最后一条很关键,当每个节点完成计算时,它甚至没有信息可以判断前面哪个节点是其父节点!子节点没有父节点的信息,但父节点通过设置状态可以记录当前是在计算哪个子节点。对于特定的递归程序,每个父节点依赖的子节点的数目是确定的,就是递归调用点的数目;比如f(x) = f(x-1) + f(x-3),递归调用点为2,可以确定每个父节点依赖2个子节点。
基于前面如图所示的堆栈结构,计算父节点时会依次计算其子节点,其子节点会依次紧跟在父节点之后压入堆栈。设每个节点的初始状态为0,计算完成后状态为3;则刚进入递归时树根节点的状态为0,此时把该节点当作父节点,开始计算其第一个子节点,父节点的状态设置成1,表示在计算它的第一个子节点。第一个子节点计算完成后,自身状态为3,回溯检查,发现前面的节点状态为1,可以确定其为父节点,并且仅计算出了第一个子节点的值,还需要计算第二个子节点的值。这时将该父节点的状态设置成2,表示在计算它的第二个子节点。第二个子节点计算完成自身状态变为3后,回溯检查,至第一个子节点,第一个子节点状态为3,再回溯,至状态为2的父节点,由于该父节点总共只有两个依赖的子节点,所以可以断定该父节点的最后一个子节点已经完成了计算,可以计算该父节点的值了。根据前面的数据结构可知该父节点的两个子节点依次紧跟其后,可以直接依次取出计算父节点的值。当该父节点完成计算后,状态变为3,这个时候就该回溯去寻找该父节点的父节点了。当最后一个父节点找到并完成计算后,递归计算就完成了。如上所示的堆栈中保存的是递归参数的值,在实际程序中,我们还需要空间来保存递归参数对应的计算出来的值,一般一个HashMap就足够了。
经过上面的分析,应该能很容易地将例子中的递归程序转换成非递归程序。今天有点累了,明天会附上用java实现的非递归程序。我们可以清楚的从代码中看出既定的规律,进而归纳出一个通用的递归向非递归程序转换的模板。
- 大小: 1.4 KB
- 大小: 1.7 KB
- 大小: 1.7 KB
分享到:
相关推荐
递归向非递归的转换问题一直是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所以重新整理了一下供大家批评指教
例如,计算阶乘的递归算法会根据n的值调用自身计算n-1的阶乘,直到n等于0,这时递归停止,返回1。这就是递归的终止条件。 递归通常在以下三种情况下被使用: 1. 定义是递归的:比如,Fibonacci数列的定义就涉及到...
递归计算Ackermann函数的实现.zip 递归计算Ackermann函数的实现.zip 递归计算Ackermann函数的实现.zip 递归计算Ackermann函数的实现.zip 递归计算Ackermann函数的实现.zip 递归计算Ackermann函数的实现.zip 递归计算...
java中使用递归方法计算阶乘的代码示例
递归计算单分支结点: 递归计算双分支结点: 递归计算叶子数: 二叉数的深度: 交换二叉树的左右子树: 二叉树已左右交换。 递归先序遍历二叉树: 递归中序遍历二叉树: 递归后序遍历二叉树:
递归能更好的适用于反向计算(递归计算十进制转二进制)
在这个主题“递归实现的表达式计算”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使用递归方法解析和计算数学表达式。递归的核心思想是解决问题的子问题与原问题具有相同的形式,因此可以通过调用自身来解决。 首先,我们要理解表达式...
搜索文件夹子目录、递归计算文件夹大小vc源码
而迭代则是将递归转换为循环,通常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资源使用。 总的来说,理解和计算递归函数调用次数是编程中的重要技能,它涉及到算法分析、性能优化和问题解决策略等多个方面。通过熟练掌握递归,程序员能更好地...
本文实例讲述了python递归计算N!的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def factorial(n): if n == 0: return 1 else: return n * factorial(n - 1) 希望本文所述对大家的Python程序设计有所帮助...
计算理论是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之一,其中可计算性和递归理论是核心概念。可计算性探讨的是哪些数学函数可以通过有效的算法来求解。原始递归函数是最早被定义的一类可计算函数,它们通过简单的构建块和有限步骤的组合来...
**串行 FFT 递归算法(蝶形递归计算原理)求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在数学和工程领域广泛使用的分析工具,它能够将信号从时域转换到频域,揭示信号的频率成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串行FFT递归算法(蝶式递归计算原理)求傅里叶变换** 傅里叶变换是一种在信号处理和图像处理领域广泛应用的数学工具,它将时域或空域的信号转换为频域表示,有助于分析信号的频率成分。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是...
在汇编语言中实现Ackermann函数,我们需要创建一个递归子程序来计算这个函数。首先,我们需要定义数据段来存储输入的m和n以及计算过程中的临时结果。在本例中,我们有以下数据段定义: ```assembly data segment mm...
非递归(迭代)实现通常涉及将递归转换为循环,并使用数据结构(如堆栈)来存储中间结果。在计算 Ackerman 函数时,我们可以创建一个堆栈,模拟递归调用的过程。首先,我们将初始参数m和n压入堆栈。然后,进入一个...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递归算法中运用多线程技术,以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 #### Java多线程框架与递归算法结合 Java作为一门广泛使用的高级编程语言,其内置的多线程机制为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工具,以便在多核架构上...
本文将深入探讨一个ABAP中的简单递归算法——计算阶乘,并通过SE38报表的形式进行展示。 #### 二、递归算法简介 递归算法是一种通过调用自身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它通常用于解决那些可以通过子问题的解来构建整个...
递归计算(1-100)的和 !
在这个主题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栈来转换递归函数,将其优化为非递归形式,以提高计算效率。 首先,让我们了解递归函数。递归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函数通过调用自身来解决更小规模的问题。例如,阶乘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