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475143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mrshen:
很棒,在其他大神的博客上理清了思路看懂之后,来lz这里用例子学 ...
RED-BLACK(红黑)树的实现TreeMap源码阅读 -
a939639017:
yanf4j check不下来 ?
Java nio 2.0 AIO -
hellostory:
又是抄来的 - -
mysql分表方案 -
davidluoye:
为什么不说下支持的数据库呢?
模糊查询的优化 -
oliveevilo:
表示没看懂
Synchronized和java.util.concurrent.locks.Lock的区别
概要
本采访是淘宝双十一事件深度报道的一部分,被采访者是淘宝技术保障部的江枫,主要负责淘宝数据库的稳定性。“双十一”期间负责协调数据库团队提供稳定性保障。就淘宝“双十一”事件,我们邀请江枫介绍了淘宝数据库的架构和硬件组成和近几年的演变过程,以及在事件前和当天,为保证数据库正常运行采取了哪些措施。
个人简介
江枫,本名宁海元,淘宝系统DBA/MySQL DBA团队负责人,双11期间主要负责数据库的稳定性。从2003年开始超过7年的DBA经验,于2007年加入淘宝,伴随淘宝业务的发展,和淘宝DBA团队一起成长,从集中式到分布式,从小型机存储到PC Server,从Oracle到MySQL,专注于构建高可用高可扩展的数据库系统。
关于会议
江枫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自己,和你在这次淘宝“双十一”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
那给我们详细的谈一下淘宝网现在整个数据库整体的一个架构,包括它硬件的组成。
淘宝的数据库发展到今天,已经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我大概算了一下,淘宝目前所有的数据库服务器加起来可能已经超过800台。那在这么一个规模底下,淘宝的数据库团队这么多年也是随着淘宝的业务发展一起成长起来的,但淘宝数据库目前核心的数据库还在小型机和高端的存储上面,还有很多的数据库现在是用的是MySQL,我们逐步在从Oracle到MySQL这个方向在转移,所以我们MySQL PC server硬件也是非常多的了。
我们也了解到,现在淘宝的整个的数据库团队在逐渐的把一些数据库从Oracle迁移到MySQL,然后呢,把一些服务器由小型机转到PC server,那你们整个转变的动机是什么?
主要是因为业务压力给了我们最大的动力。07年我来到淘宝的时候,当时只有三个主要的数据库,全部在小型机和存储上面。以当时的压力来看,它跑起来是非常顺利的,而且大家也知道小型机它从Unix操作系统到硬件,稳定性都会比PC server其实要高很多,当时的情况下淘宝用小型机是一个非常自然的选择。
从07年开始淘宝的业务量保持每年自然翻一番的增长,数据库质量感觉到非常大的压力。那么前端业务量增长一倍,在数据库上有可能增长是好几倍,它有一个放大效应在里边。当时我们第一步能够想到很自然的架构,就是把三个数据库拆成更多的数据库,或每一个数据库支持一个比较单一的业务。比如用户、商品和交易,都会分成独立的数据库,然后放到独立的小型计算中去,这是我们08年做的很大的事情就是垂直拆分,然后08年的业务我们就顶住了。
当时我们就预估09年、10年会有更大的压力增长,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办?当时我们从业界能看到很多的经验分享,包括eBay、亚马逊这些国外的大公司,他们的经验分享里面,水平拆分是我们数据库涨到一定程度后的架构选择。我们从Oracle到MySQL转移,主要是用水平拆分,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弱点,那水平拆分后机器、数据库的数量都会多很多,那Oracle它本身的成本也是我们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当时从成本考虑的话,那个时候我们自然会选择用MySQL数据库。
给我们再简单总结一下这几年,淘宝整个数据库的演变过程?
刚才说到08年我们做完垂直拆分以后,09年到今年我们主要做的工作其实就是水平拆分。今年在十月份之前我们全部完成了淘宝最核心的三个系统:交易数据库、商品数据库和用户数据库的水平拆分。所以到“双十一”之前,在我们内部采访中,我一直跟采访人员说,当时数据库情绪稳定。基本上我们没有做什么事情,只是在不停的看报表,看数据,然后很开心的看到交易曲线以超过45度的趋势往上涨。
那前期还是做了非常完善的准备。据我们了解在整个从小型机到PC server的迁移,包括从Oracle到MySQL数据库的迁移,你们在做这个事情的时候,都做过好几个月的压力测试。你讲讲这个背景和故事。
是这样的,今年我们年初决定,我们商品库从小型机迁到PC server上面去,这是淘宝压力最大的一个数据库,当时是用四台小型机加两个高端存储来支撑的。要把这么大一个数据库进行迁移,我们心里面也是没有底的,因为不知道要多少台PC server能够支撑,需要什么样的配置来支撑这个压力?当时我们能够想到一个很直观的想法就是模拟线上完全一样的压力,甚至加上几倍的压力来测它的极限值。
我们和开发团队、我们的性能测试团队,加上DBA团队和ops团队,成立了一个非常大的项目组,然后做了接近两个月的性能测试,在整个测试过程中发现了非常多的问题,包括我们给Oracle、MySQL等厂商都提交了很多Bug,有些Bug也得到厂商回应,进行修复。
那整体的转变的过程到现在进行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包括你在整个转变的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
我们现在最核心的用户数据库今年已经彻底完成了从小型机、存储和Oracle切入到PC server加MySQL的架构。
我们内部有一个提法叫做去O、去I、去E,其实就是我们要从高端硬件Scale up模式到低端硬件的Scal out水平扩展的模式,这是淘宝内部最大最核心的系统,今年已经顺利完成了全部区的水平扩展。其他几个系统,比如说交易和商品已经完成了一部分,完成了水平拆分的一部分,但是没有达到我们希望的进度,这可能是明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
在转型过程中主要遇到哪些问题?
让我们觉得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可靠的小型机迁移到大规模,大数据量的PC server上来,从架构上就对我们就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大家都知道,每一个PC server的稳定性肯定和单台小型机会有一定的差距,再加上我们一个机群有可能是32台或者64台PC server。每一台PC server即使有四个9的可用性,但如果我们整个系统合在一起,可能它最后的两个9的可用性都达不到。这就需要我们从软件层、架构层要做非常多的改进,能够要让单点的一些失效对整体的系统不造成任何影响,因为我们和架构部门、开发部门一起做了很多事情,才能保证我们的集群稳定上线。
其实“双十一”这个时间应该说是对过去的技术转变的检验,现在回头来看,这个检验的结果怎么样?
当时是有点提心吊胆的,之后又觉得相对来说今年我们做的很多事情还是非常成功的。但是现在再回头仔细想想还是有点后怕,“双十一”那天的凌晨零点不是有一次Ipad的秒杀吗,当天晚上我们都在线上观察数据,在零点的一瞬间,就看到所有数据库指标已经达到了以前正常时候最高峰的指标,有些甚至还超过了。
当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心里就有点在打鼓:才零点就这个样子了,明天下午明天晚上最高峰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渡过?所以第二天早上八点多的时候我们一进到指挥部里面就看到所有的指标, 包括CDN的指标、各个业务线的指标、数据库的指标都是噌噌的往上涨,这时心里面其实是很忐忑不安的。
但是我们比较放心的是这三大核心系统,商品、用户和交易,在我们今年所有的水平扩展项目做完了以后,比如说商品功能做完了以后,从我们的机械压测里面它是有十倍的流量的,所以当天百分之一百,百分之两百的流量基本上对数据库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所以当时还是很开心的看到这个指标快速的往上涨,希望交易能够通过10个亿、20个亿,我觉得都是能够承受的。
那对于整个数据库架构的演进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下一步其实就是刚刚说的我们有几个核心系统还没有完全的做到这个水平扩展,加上“双十一”那天我们还是有一个小惊险:我们有一个数据库,跟交易核心有一点点联系的,但它还是放在小型机上面,当时已经提前为它准备了百分之一百的余量,就是说它可以承担平时最高压力的两倍。
但是那天已经达到平时最高压力的1.8倍左右的时候,把我们吓出了一身冷汗。如果当时淘宝的交易最高峰的流量再增长20%的话,有可能数据库就会到瓶颈了。所以我们明年是要把更多这种Scale up能够看到天花板的数据库全部要拆分成水平库存这种数据库。
那你刚才所提到的去Oracle,去小型机,去高端存储,这个“三去”的整体思路给淘宝网带来了哪些经济上的效应?
当时我们知道小型机和存储的价格是非常昂贵的,还是拿我们刚才说压力最大的商品数据库举个例子,当初我们数据库是用了四台高端的小型机,两套高端的存储,成本加起来起码都是三千万以上。那目前我们用的是32台PC server来搭建的一个机群,价格也就是300万~500万的级别。相对来说我们做完这个事情以后,解决了两三千万的硬件成本。
这样来讲,整体的经济效益还是非常不错的。但是其实刚才我们在前期沟通的时候也提到,你要从Oracle转到MySQL,包括从小型机转到PC server,其实里面还是会遇到蛮多问题的,包括它的不稳定性等等,那对于这一方面你有没有什么经验可谈?
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有两个很重要的因素。第一个是我们需要和我们的开发前端应用架构部门能够紧密的合作,能够让我们的应用融入刚才说的整个机群的单点失效和容灾的问题。都需要我们和架构部门一起来考虑的;第二个比较大的经验就是目前我们在做的,深入研究MySQL的源代码。我们从研究和压力测试的过程中,发现MySQL它本身代码的一些缺陷,可能在高并发大压力下会有很多隐藏的Bug。
在我们最近的这次测试当中,我们还发现了Facebook发布的FlashCache二级缓存的软件,当时我们是测出它一个非常大的Bug:并发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它会导致MySQL成为一个僵尸进程。我们发现了以后,很快反馈给Face book,然后Face book很快就修复了这个问题,这也是我们对使用开源软件带来更大的一个信心,就是开源能够在全球得到更多的支持,大家都能够从原代码层面来解决更深层次的一个问题。
我想这也可能是淘宝技术团队现在那么开放,那么注重开源的动力之一。那如果说想对MySQL的一些核心代码做编译,就需要对人才的储备,包括各方面资源整合的要求还是蛮大的,那你在这方面有没有什么感触?
说到人才这个话题,08年的时候,淘宝当时准备大规模的往MySQL方向上转,我们内部也是有一些置疑的声音。他们说淘宝DDA团队以前都是在Oracle方面比较专精,在业界来说,淘宝的DDA团队在Oracle方面更加有名气一些。所以我们内部有置疑的声音。就是说你们有MySQL专家吗,MySQL出问题了以后能很快的解决吗?所以从08年到现在,我们慢慢的一路走过来,内部培养了很多的MySQL的人才,包括这几年我们的应届生的成长,再加上我们从外部招到一些专家,我们对MySQL的理解已经越来越深。
刚才说到,我们已经能够给MySQL打Patch,已经能够给MySQL report这些Bug。到现在为止,我觉得MySQL的成长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程度,我们对MySQL已经越来越有信心,但是未来淘宝的MySQL肯定是要做得越来越大的,淘宝还有很多小型机上面扩展不太容易的系统需要迁移到可扩展的机群上面来,但我们也希望业界能够有更多的MySQL伙伴加入我们,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么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我想能够加入到淘宝的技术团队,去经历那么多有大交易量的技术实践还是非常宝贵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虽然说现在我们用的越来越多的是MySQL,但是现在大家也知道MySQL已经被Oracle收购了,那对像淘宝这样的团队有什么影响呢?
大家都知道MySQL其实是基于GPL的协议来开源的软件,那淘宝在使用过程中,前期是已经考虑到一些风险。所以我们所有的MySQL都是自己来做编译做优化的,而且我想MySQL被Oracle收购了以后,现在看起来Oracle应该是给MySQL在开发这方面是提供了更大的帮助,像之前在Sun的时候,MySQL的版本相对来说是比较混乱的,包括我们现在在用的5.0和5.1的正式版本,最近还有包括开发方面就还有两个,一个6.0,一个5.4,这些特性会互相交织在一起,让我们选择的时候也有点不知道到底选哪个版本会更好一点。但现在Oracle收购MySQL以后,他把5.4跟6.0这些版本已经合成了一个比较规范的5.5的版本,并且为它制订了很好的一个milestone15:31,未来要怎么发展这个里程碑,M1、M2、M3、M4这种发展方向,而到现在为止这个5.5已经发展到5.6、5.7的版本,而且已经是IC版本了,很快就要GA了,那我想这对于MySQL来说应该是一个好消息。我们可以用到更多更稳定的新特性, 5.5版本里有几个新的特性是我们非常关注的,比如Google已经达到英文15:57这个pach,所以我们觉得对我们未来的这个MySQL这个系统非常有用的一个功能。那我们也等着Oracle的5.5这个版本能够尽快的GA出来。
发表评论
-
Apache+Tomcat负载均衡两种session共享方式的设置
2011-11-11 15:20 1149session共享有两种方式: 1、session共享,多个 ... -
nginx折腾记(HTTP性能能测试,与Apache对比)
2011-11-11 15:20 972http://www.cnblogs.com/killkill ... -
apache性能测试工具ab
2011-11-11 15:20 632Apache自带的测试工具ab(apache benchmar ... -
19个心得 明明白白说Linux下的负载均衡
2011-11-11 15:21 14962010-08-06 10:00 抚琴煮酒 ... -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F5,LVS,DNS,CDN)
2011-11-01 16:38 2075F5全称: F5-BIG-IP-GTM 全球流量管理器. ... -
nginx和squid配合搭建的web服务器前端系统
2011-11-01 16:41 1084这个架构是目前我个人觉得比较稳妥并且最方便的架构,易于多 ... -
当前比较适用的海量小文件系统架构方案
2011-11-01 16:42 3524现在的网站越做越大了,存储的东西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些文件存储 ... -
当前比较适用的海量小文件系统架构方案
2011-11-01 16:43 1364现在的网站越做越大了,存储的东西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这些文件存储 ... -
新型的大型bbs架构
2011-11-01 16:41 937squid+nginx 这个架构基于s ... -
图片服务器的hash架构
2011-10-31 22:42 1711如图,这是一个最简洁 ... -
csdn.net的系统架构研究
2011-10-31 22:40 1191csdn作为国内最大的程序 ... -
rsync的几种优化应用方案[
2011-10-31 22:34 1825rsync的几种优化应用方 ... -
分布式数据库拆表拆库的常用策略
2011-10-31 22:33 1099在大容量,高负荷的web ... -
服务器系统架构分析日志
2011-10-31 22:32 1080linux服务器每秒并发处理数的计算方法[2010-04-13 ... -
使用 libevent 和 libev 提高网络应用性能
2011-10-08 17:50 1403构建现代的服务器应用 ... -
CDN 网络内容分发
2011-10-08 17:46 1270CDN的全称是Content Delivery Network ... -
TripAdvisor架构
2011-09-03 12:04 1779TripAdvisor架构 - 每月4千 ... -
架构体会
2011-05-31 21:09 9971.我们的程序员或者我们的民族缺乏想象力,因为早在孩子时代有着 ...
相关推荐
此外,本期杂志包含了多个专题,如人物专访中江枫分享了淘宝在“双十一”期间的数据库架构优化经验,这对于处理高并发场景下的架构设计具有启示意义。热点新闻回顾了2010年INFOQ中文站的高性能架构内容,反映了当时...
仅供学习使用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多种高级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包括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频域因果检验。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之处,适用于不同类型的时间序列数据。非线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分为非参数方法、双变量和多元检验,能够在不假设数据分布的情况下处理复杂的关系。分位数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关注不同分位数下的因果关系,尤其适合经济数据的研究。混频格兰杰因果检验解决了不同频率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问题,而频域因果检验则专注于不同频率成分下的因果关系。文中还提供了具体的Python和R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时间序列分析、经济学、金融学等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非线性因果关系感兴趣的学者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研究复杂非线性时间序列数据中的因果关系;②分析不同分位数下的经济变量因果关系;③处理不同频率数据的因果关系;④识别特定频率成分下的因果关系。通过这些方法,研究人员可以获得更全面、细致的因果关系洞察。 阅读建议:由于涉及较多数学公式和编程代码,建议读者具备一定的统计学和编程基础,特别是对时间序列分析有一定了解。同时,建议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实践操作,以便更好地掌握这些方法的实际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直流电机双闭环控制系统的原理及其仿真实现。首先构建了一个DC电机的动力学模型,定义了电枢电阻、电感、转矩常数等参数,并通过Python实现了电机的更新机制。接着引入了双环控制器,外环控制转速,内环控制电流,利用PID控制器进行调节。文中强调了电流环和转速环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调参过程中的一些实用技巧,如先调整内环再调整外环,比例先行积分缓。同时提供了MATLAB/Simulink环境下的具体实现步骤,包括设置合理的采样时间和加入必要的滤波器,确保系统的稳定性。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常见的错误案例和解决办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技术。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自动化控制基础,尤其是对电机控制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电机转速和电流的应用场合,如工业机器人、电动汽车等领域。目标是使读者能够掌握双闭环控制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在实际项目中灵活运用。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还有丰富的图表辅助解释,便于读者直观理解各个部分的工作原理。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简单的单环控制入手,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双环控制。
微信默认视频来电铃声 phonering.mp3
自然语言处理隐私数据集公开收集
咱们期待已久的V2.3.3测试包来啦!大家可以下载体验,帮忙一起测试测试,有啥问题尽管提,咱们一起把它打磨得更完美~
Photo_250404014522.jpeg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 2013进行单相PWM整流电路的双闭环控制仿真,旨在将输入的220V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250V直流电。文章首先解释了单相PWM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其重要性,接着阐述了双闭环控制策略的具体实现方法,包括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设计。随后,文章详细描述了在Matlab Simulink环境中的建模步骤,涵盖了主电路搭建、双闭环控制模块构建以及PWM信号生成的关键环节。最后,通过仿真结果展示了输入电流与输入电压的同步性和输出直流电压的稳定性,并提供了针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WM整流电路和Matlab仿真实验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中心,帮助相关人员理解和掌握单相PWM整流电路的工作机制及其控制策略,提升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效率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和参数设置有助于读者快速上手并进行实验验证,同时也强调了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滤波电容的选择、PI调节器参数的调整等。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的协同系统模型,特别是在该模型下使用线形搜索算法寻找最优路径以及通过多线程并行技术提升系统性能的方法。文中详细介绍了线形搜索算法的Matlab实现及其应用场景,如智能工厂的数据传输路径优化。此外,还讨论了如何在边缘设备上应用多线程并行技术,以充分利用CPU多核能力,提高处理效率。文章强调了在实际部署中需要注意的硬件限制和网络动态变化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适合人群:对云计算、边缘计算及并行计算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云边协同系统中数据传输路径和提升系统性能的实际项目。具体目标包括减少数据传输延迟、提高实时性和处理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相关算法。同时提醒读者注意硬件资源的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在CATIA DMU模块中进行麦弗逊式独立悬架与齿轮齿条转向器的非参数化运动仿真。首先,文章解释了底盘结构及其运动特性,接着逐步展示了如何设置悬架和转向系统的运动副,包括旋转副、滑动副以及齿轮齿条副的具体配置方法。文中还特别强调了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如参数设置、摩擦系数的选择、运动自由度的限制等。此外,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比如通过正弦函数驱动转向输入、利用传感器监测运动状态、导出并修改仿真动画等。 适合人群:从事汽车工程设计、机械仿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CATIA软件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车辆转向系统和悬架系统联合仿真的场合,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优化车辆动态性能,提高设计效率。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大量具体的VBA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直接应用于自己的项目中。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调试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也非常有价值。
基于Javaweb(servlet+mysql)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设计与仿真,特别是针对高压输入(370-405V)和高功率输出(1000W,25V/40A)的应用场景。文章首先解释了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基础结构及其优势,接着展示了如何通过Python代码计算谐振频率,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详细的电压环PI控制仿真。文中特别强调了PI控制器参数的优化,如比例系数(Kp)和积分系数(Ki)的选择,以及抗积分饱和处理的方法。此外,还探讨了轻载情况下的次谐波振荡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频率钳位和动态调整PI参数。最后,通过仿真数据展示了不同输入电压条件下的性能表现,包括输出电压稳定性、恢复时间和效率。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电源管理系统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尤其关注高效能电源转换和控制系统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设计和优化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工程项目,特别是在高压输入和高功率输出的应用场合。目标是确保输出电压稳定,提高系统效率,并减少开关损耗。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和仿真结果仅为示例,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和完善的设计。此外,文中还提及了一些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的技术挑战。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的设计及其在Simulink中的双闭环控制仿真方法。交错并联Boost电路通过两个Boost模块相位差180度的工作方式,有效降低了输入电流纹波,减轻了元器件的压力。文中重点讨论了输出电压外环和电感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策略,以及具体的PI参数设置和调优技巧。通过合理的参数选择和控制策略,实现了较低的总谐波失真(THD)和稳定的输出电压。此外,还探讨了仿真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电流环带宽设置、积分时间调整、PWM相位同步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设计、电源管理系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FC电路和Simulink仿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PFC电路设计和仿真的场合,旨在提高输入电流质量,减少谐波失真,确保输出电压的稳定性。通过学习本文,读者能够掌握交错并联Boost PFC电路的设计思路和仿真技巧,为实际项目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Simulink代码片段和参数设置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介绍的技术。同时,强调了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避免常见错误,确保仿真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炼石图解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及数据安全合规与技术体系2024630页.pdf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电动车电驱系统中电机控制器的关键技术——主动阻尼控制及其相关技术的应用。文中介绍了主动阻尼控制的基本概念,即通过一系列控制策略使系统有效抵抗振动,特别是通过转矩补偿和加速度反馈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作者详细展示了如何利用Matlab二质量模型进行系统动态特性的模拟,并通过巴特沃斯高通滤波器提取转速波动来进行转矩补偿。此外,还讨论了加速度反馈的作用,即通过增加电机惯量来减少振动。最后,文章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这些技术的有效性,显著提高了电动车电驱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动车电驱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电动车电驱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旨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振动和噪声,改善驾驶体验。同时,该技术有助于延长传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和技术背景,还包括具体的代码实现和实际应用案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此外,文中提供的仿真模型和详实文档为后续研究和项目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增量电导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INC)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中的应用。首先介绍了增量电导法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对于扰动观测法的优势,特别是其在光照快速变化时的高效性能。接着展示了MATLAB核心代码实现,详细解释了电导变化率的计算以及占空比调整逻辑。随后讨论了Simulink建模的具体步骤和技术细节,如采样周期设定、PWM模块配置等。此外,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出了参数调试建议,包括步长选择、温度对步长的影响、负载电流前馈补偿等。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经验和注意事项,如避免数值震荡、处理光照突变等。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系统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尤其是对MPPT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并掌握增量电导法MPPT技术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主要目标是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代码帮助读者理解增量电导法的工作原理,并能够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构建高效的MPPT控制系统。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具体的参数设置指导,有助于读者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验证。同时强调了在不同条件下(如光照突变、温度变化)的算法优化策略,使系统更加稳健可靠。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在光伏系统遭遇局部遮荫情况时,扰动观察法(P&O)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的表现。文中通过Simulink建模,展示了这两种MPPT算法在多峰P-U曲线下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具体来说,P&O算法由于其简单的“爬山”策略,在多峰环境下容易陷入局部最优,导致功率大幅震荡;而PSO算法利用粒子群的并行搜索能力,能够更快地找到全局最大功率点,尽管其初始响应稍慢。此外,文章还讨论了不同算法的应用场景以及参数调整的关键点。 适合人群:从事光伏系统设计、优化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关注MPPT算法性能提升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评估和选择适合特定光伏系统的MPPT算法,特别是在面对复杂光照条件时,帮助决策者确定哪种算法更适合特定应用场景。目标是在提高系统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 阅读建议:读者可以通过对比两种算法的具体实现细节,深入理解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从而为实际工程项目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对于想要进一步改进现有算法的开发者,可以借鉴文中提到的一些关键参数设置方法。
内容概要:本文档为《YRC1000 操作要领书_通用・搬运用途篇_2.pdf》,主要介绍了安川电机的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 适合人群:适用于已经购买或计划购买YRC1000系统的工厂技术人员、工程师以及操作员,尤其是那些从事自动化生产线设计、维护和技术支持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熟悉YRC1000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示教编程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②指导用户正确设置和执行各种机器人控制命令,确保机器人按照预定路径和任务要求进行工作;③确保用户了解并遵守所有的安全规定,防止意外事故发生;④提供详细的故障排查指南,以便快速解决可能出现。
基于51单片机protues仿真的汽车状态监测和报警系统(仿真图、源代码、AD原理图) 监控胎压,发动机缸压,变速箱温度,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电压,电机及控制器温度; 汽车状态检测系统 1、检测内容:监控胎压,发动机缸压,变速箱温度,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动力蓄电池电压,电机及控制器温度 2、设置上下限,测量值过限报警 3、除了温度以外,其他传感器均由电位器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