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500426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258)
- 0-中医 (83)
- 1-工作 (4)
- 2-生活 (17)
- 3-其他 (3)
- oracle_dev (5)
- oracle_dba (35)
- ebs_gl (1)
- ebs_ap (0)
- ebs_po (0)
- ebs_hr_people (0)
- ebs_hr_payroll (0)
- java (12)
- javaScript (7)
- JSP2.0 (4)
- springMVC (3)
- spring (4)
- iBatis (5)
- Hibernate (3)
- tomcat (2)
- linux (13)
- 网络 (3)
- python (25)
- Django (11)
- z-技术 (13)
- PHPCMS (0)
最新评论
-
bo521dai:
Bravo. contains everything.
Oracle调优总结 -
yangxiutian:
固态硬盘是什么东东,既然对硬件有约束,我想推广难啊,除非若干年 ...
未来操作系统(组图) -
showzh:
...
listener.ora 、sqlnet.ora 、tnsnames.ora的关系以及手工配置举例 -
489687009:
我特别想问一下楼主,现在有了框架后,jsp2.0还有用武之地吗 ...
JSP2.0入门 -
liuzl121:
你好 我刚学java,我想请教下这个SignonControl ...
log4j详尽配置实战(for spring)
from: 老中医 LaoZY.cn
【医家箴言】
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五脏五声,以合五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盖病苦于中,声发于外,有不可诬者也。故《难经•六十一难》曰∶“闻其五音以别其病。”此之谓也。(清•李延昰《脉诀汇辨》)
{闻诊提要}
【原文】五音①: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此五音之应五脏也。(清•石寿山《闻声须察阴阳论》)
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五脏五声,以合五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盖病苦于中,声发于外,有不可诬者也。故《难经•六十一难》曰∶“闻其五音以别其病。”此之谓也。(清•李延昰《脉诀汇辨》)
【注释】 ①五音:指宫、商、角、徵、羽。《周礼•春宫•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译文】 中医将五音配属五脏。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这五种声音与五脏都是相应的。
按:人体发出的各种声音,是生命活动的征象,反映了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盛衰。当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减退,人体患病后,必然会出现声音方面的异常变化。通过观察病人声音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部位等方面的情况。
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的活动通过空腔、管道、器官产生振动而形成的,即“气动则有声”。所以语言声音的发出与肺、心、肾等脏腑的虚实盛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志聪说:“音声之器,在心为音,在肺为主声,然由肾间动气出于舌,而后能发其声。”脏腑病变时,除可出现特异的声响外,亦可通过经络影响语言声音。因此,临床根据声音的变化,不仅能了解发音器官的病变,亦可以推断脏腑和整体的变化。《四诊抉微》说:“听声审音可察盛衰存亡”,并强调“声应于外者,有若桴鼓之捷也。”说明听声音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听声音}
【原文】大笑不止,乃为心病。喘气太息,乃为肺病。怒而骂詈①,乃为肝病。气不足息②,乃为脾病。欲言不言,语轻多畏③,乃为肾病。前轻后重,壮厉④有力,乃为外感。倦不欲言,声怯而低,内伤不足。攒眉⑤呻吟,必苦头痛。叫喊呻吟,以手扪心,为中脘⑥痛。呻吟身重,转即作楚,乃为腰痛。呻吟摇头,攒眉扪腮,乃为齿痛。呻吟不起,为腰脚痛。诊时吁气,为属郁结。(凡人吁则气郁得以少伸也。)摇头而言,乃为里痛。喉中有声,谓之肺鸣;火来乘金,不得其平。形羸声哑,咽中有疮,肺被火囚(肺主声故耳)。声音暴哑,风痰伏火;曾系喊伤,不可断病。声嘶色败⑦,久病不治。气促喉声,痰火哮喘。中年声浊,痰火之殃。独言独语,言谈无绪,思神他寄,思虑伤神。……出言蹇涩,乃为风病⑧。气短不续,言止复言,乃为夺气。衣被不敛骂詈亲疏,神明之乱,风狂之类;若在热病,又不必论。欲言复寂,忽又惊呼病深入骨。语声寂寂然⑨者,不欲语而欲默也。则病本缄默,而何以忽又惊呼,知其专系厥阴所主,何也?静默统属之阴,而厥阴在志为惊,在声为呼,况骨节中属大筋,筋为肝合,非深入骨节之病,不如此也。……盖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⑩其声乃变。古人间隔垣之呻吟而知其病,觉无法乎?(《脉诀汇辨》)
【注释】①詈(lì]):责骂。指谩侮骂人。②气不足息:少气;气不够用。③语轻多畏:声音低怯。畏,惧;恐。④壮厉:形容声音洪亮有力。⑤攒眉:皱眉,表示不愉快;攒眉苦脸。⑥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这里是指胃脘痛。⑦声嘶色败:声音嘶哑,五色彻底败露,是五脏精气衰微的象征(警惕肺癌!)。⑧出言蹇涩,乃为风病:言语艰涩不顺,多是中风后遗症的表现。⑨寂寂然:寂静无声貌;犹悄悄。⑩疴病:沉疴;重病。[Jh
按:闻声音主要要辨别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惊叫等。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既反映了正气的盛衰,也与邪气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语声高亢多言躁动的属实证,热证,是阳盛气实机能亢奋的表现;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
(1)声重:指病人语声重浊,鼻音加重,称为声重。一般多为外感寒热,壅阻气机,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临床上还兼见鼻塞、流涕,咳嗽等症关状。
(2)音哑失音:若声音嘶哑不畅快,称为音哑;发不出音,称为失音。新病大多感受风寒、风热,肺失宣肃,多属实证;即所谓“金实不鸣”;久病内伤反复发作,多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能润喉,多属虚证,即所谓“金破不鸣”。
(3)鼻鼾:指熟睡或昏迷时喉鼻不自觉发出的一声响。由于气道不畅所发出的异常呼吸声。熟睡时发出鼾声而无其他不良表现,大都因年老体胖或睡恣不当有关。如病人昏睡不醒或神识不清出现鼾声如雷,连绵不绝则多属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象。
(4)呻吟:指患者因病痛难忍发出的声音。大都因身体有痛楚。一般实证、剧痛,呻吟声高亢有力;久病、虚证呻吟低微无力。临床上还可结合病人的姿态了解病患的部位。《通俗伤寒论》云:“攒眉呻吟者,头痛也,呻吟不能转身,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摇头以手扪肋腮者齿颊痛也。”
(5)惊呼:患者在日常或在睡眠中突然发出惊叫声,其声尖锐,表情惊恐万状,多为剧痛或是惊恐所致。小儿高热发生惊呼多是高热动风:成人发出惊呼大多因惊恐使精神受到高度刺激或是剧痛难忍。
{听语言}
【原文】……阴阳不外燥湿,燥邪干涩,声多厉仄①,或干哕②,或咳声不扬,或咳则牵痛,或干咳连声,或太息气短(燥甚则经络拘急,拘急求伸,故善太息);化火则多言,甚则谵狂,其声似破似哑,听之有干涩不利之象。湿邪重浊,声必低平,壅塞不宣,古谓如从瓮中作声者然,或默默懒言,或昏昏倦怠,或多嗽多痰,或痰在喉中漉漉有声,或水停心下有声,或多噫气③(湿阻不宣,故多噫气),周身酸痛,沉重难展;化火则上蒸心肺,神智模糊,呢喃自语,或昏沉迷睡,一派皆重浊不清之象,流露于呼吸之间。他如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也;出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也。妄见妄言为谵语,无稽狂叫为狂言,实④也。又有神虚谵语、虚烦似狂二证,当以脉、证、舌苔参之,断不可误以为实。若语不接续为郑声,无人始言为独语,此属虚⑤居多。又有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二者皆属危候。(《医原》)
【注释】①厉仄:指声音高。与下文“低平”相对而言。②哕(yuě):干呕。要吐而吐不出东西来。③噫气: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④实:实证。⑤虚:虚弱的病症。
按:言为心声,语言是神明活动的一种表现,语言的异常,主要是心神的病变。一般来说,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多属实证、热证;反之语声低微,时断时续多属虚证、寒证。病态语言表现有谵语、郑声、呓语、狂言几个方面。
(1)谵语与郑声:谵语,是指患者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兼有身大热,多属于热扰神明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所云:“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因谵语多属实证,前人总结为“实则谵语”。
郑声,患者也表现为神识不清,但与谵语不同的是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多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常见于疾病的晚期、危重的病人。故前人总结为“虚则郑声”。
(2)狂语与独语:狂语指患者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言语粗鲁,狂言乱语,失去理志控制,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扰心,神志不宁。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3T{Zvyb>Q"
患者喃喃自语,语无对象,见人则停是独语,多属于心气亏虚,神失所养的癫证、郁证。
此外,病人突然语言蹇涩,词不达意,并拌有舌强、半身不遂,多为风痰阻络中风之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病案举例] 胡某,男。春温不解,邪热入于营血,身有癍疹,色紫黑;肌肤炙手,内热如焚,唇焦齿垢,舌苔燥黄,初则谵语神糊,延至旬日,渐见发狂,四处奔走,如见鬼神,作叩拜顶礼之状甚或殴人詈骂,诊其脉沉数有力,大便6日未解,小溲短赤,此春温痰火发狂,大实大热之证。处方:
锦纹军15g 玄明粉15g 炒枳实12g 生石膏90g 全瓜蒌18g 粉葛根12g 川连4.5g 净连翘12g 胆南星12g 石菖蒲9g 鲜芦根1支
二诊:服药后,大便连下两次,如胶如漆,肤有微汗,神志较静,肌热,狂态大减,癍疹渐转红润,察其舌,苔已退去大半。以上方各药减药量少许,加鲜生地、鲜石斛以凉血、增液。大便续解三次,其狂若失,神识清明。后再投以清理余邪兼扶正之品,而病遂痊。[引自.余无言医案.江苏中医 1959,(8):39]
[中医解析] 此案为春温,先是热入营血,热扰神明则谵语神糊,继则痰火发狂,大实大热之证。故投豁痰承气汤,即承气汤去厚朴,嫌厚朴温燥而易瓜蒌,清胸膈之痰。加生石膏、葛根清阳明之热,黄连、连翘清心凉膈,南星、菖蒲豁痰开窍。终以凉血增液、清理余邪兼以扶正之品收功。
{闻呼吸}
【原文】气短不续,言止复言,乃为夺气。气来短促不足以息,呼吸难应,乃为虚甚。素无寒热,短气难续,知其为实;吸而微数,病在中焦。实则可生,虚则不治,上焦吸促,下焦吸远②。(《四诊抉微》)
【注释】 ①上焦吸促:上焦病证呼吸多急促。②下焦吸远:下焦病证呼吸多慢而浅。
【译文】呼吸气短不续,语言反复不已,是气将衰竭的表现。呼吸短促,呼多吸少、呼息困难,是虚证。病人平素未见畏寒畏热的表现,而出现短气大都为实证、呼吸稍微急促,病在中焦,实证易治疗,虚证难以治疗。上焦病证,呼吸大都急促。下焦病症呼吸多慢而浅。
按:肺主气,司呼吸。人体通过肺一呼一吸,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浊气,不断地吐故纳新。肺所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相结合形成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调节和控制呼吸的频率,同时通过心脉布散全身,温煦四肢百骸,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呼吸虽然依赖于肺,但还要它脏器的配合,故《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因此人体任何脏器功能受损,都会影响正常的呼吸。
一般说来,呼吸气粗,快呼快吸多病热证、实证,常见于外感疾病;呼吸急促,声高气粗,兼有发热或胸腹胀满,大都热邪内盛。或因痰饮或胃肠积滞所致。呼吸气微,徐出徐入者,多属寒证、虚证,常见于内伤久病;呼吸微弱,气短不足以息,神疲形瘦,多属内伤虚损,肺肾之气不足,元气大亏所致。少气: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肺肾气气虚所致。叹息:胸中郁闷不舒,长吁短叹称为叹息,多因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所致。
{闻哮喘}
【原文】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①,上气②喘③,汗出,咳动肩背④。(《灵枢•五邪篇》)
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实喘者,胸满声粗,气长而有余;虚喘者,呼长吸短,息促而不足。实喘者,出气不爽;虚喘者,入气有音。实喘,有水邪射肺,有痰饮遏肺,有客邪(六气之邪,皆能致喘)干肺,上焦气壅,治宜疏利;虚喘为肾不纳气,孤阳无根,治宜固摄。虚实分途,阴阳异治,然则闻声之道,顾不重哉!经故曰“闻而知之之谓圣。”(《医原》)
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⑤之鸣也。(《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
【注释】①寒热:指恶寒发热。②上气:指肺气不得宣散,上逆于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的表现。以呼多吸少,每兼咳嗽为特征。③喘:是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则张口抬户,鼻翼煽动,不能平卧。④咳动肩背:咳嗽时牵动其肩背。⑤水鸡:即田鸡,水鸡声,是形容喉间痰鸣声连绵不绝,好象是田鸡的叫声。
【译文】病邪侵犯肺脏,就会出现皮肤疼痛、恶寒发热、气上逆而喘促、汗出、咳嗽牵引肩背等不适症状。《医原》说,体内阴阳平衡,呼吸就平和。如果体内气机出入升降失去了正常,气喘就会发作。气喘实证多是肺的毛病,虚证与肾虚有关。气喘实证,胸部满闷喘声很大,呼吸气显得时间长;气喘虚证,呼气时间长而吸气时间短,有气短促或上气不接下气的感受。实喘呼气不畅;虚喘吸气能听到声音。实喘主要的病因病机是水饮、痰饮、外邪,使肺气壅塞,治疗宜疏理气机,利水饮,化痰滞,宣肺降气;虚喘是肾不能纳气,所以要补肾阳,固肾纳气。虚证与实证是两回事,阴阳虚实不同治法就不同,所以说听哮喘声音的技术,回头来看一下哪有不重视的道理!《内经》所以说:闻而知之的医生能称得上高明的医生。《诸病源候论》上又说,肺病可使人气上逆,胸膈间痰多,气就阻滞了,这样喘息不能通调,咽喉就会发出声音,这种哮鸣的声音就如同田鸡般叫声。
按:喘是以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发病主要与肺、肾有关。中医将喘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一般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声高气粗息涌,胸中胀满,惟以呼出为快,多为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虚喘病势缓慢,是轻时重,喘声低微,呼吸短促难续,得一长息为快,动则喘甚,是肺肾亏虚所致。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疾患,发时喉间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喘和哮都有呼吸困难的共同表现,喘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户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哮以发时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为特征,喘不一定兼哮、但哮必定兼喘,故临床上多哮喘并称。
[病案举例(1)] 仇某,女,32岁。素有气喘,此次发作有日,神志昏沉,气喘痰鸣,不能平卧,身疲气弱,肢冷,脉沉细无力,乃阳虚气喘,肾气失于摄纳,势频虚脱,急急回阳纳气。处方:
高丽参15g 沉香1.5g 黑锡丹9g(打碎布包同煎)
二诊:服药后,气喘大减,神志转清,脉象较为有力,予以补气化痰法调理。处方:
北沙参30g 杏 仁9g 浙贝母4.5g 全瓜蒌9g 白 前9g 桔 梗4.5g 牛蒡子6g 前 胡9g 陈 皮4.5g 法半夏6g 赤 苓6g_^XYO(
数剂后,气喘多痰,身疲气弱等症,均获痊愈。[引自时逸人医案.江苏中医 1965;(11):11]
[中医解析] 本案患者素有气喘,发作有日,现症有频临虚脱之危象,急以回阳纳气。《问斋医案》云:“肺为气之主,肾乃气之根。肾气不归原,肺损气无依附,孤阳浮泛作喘”。故用高丽参、沉香、黑锡丹温肾阳、祛阴寒,则气喘自平,续以补气化痰,则气弱痰多之象自可痊愈。
[病案举例(2)] 李某,男,50岁,汉族。住院号:4880。1990年11月19日入院。自诉哮喘病史20余年,近三年来加重,尤以冬季为甚,发时呼吸迫促,胸闷气喘,咳嗽,痰白量多,甚则头面汗出,难以平卧。证见呼吸困难,咆喉间有痰声,颜面浮肿,目闭难张,纳差,小便如常,舌苔白腻,脉象滑而兼数。处方:;0GF]iFDLn=
射 干9g 五味子15g 麻 黄9g 制半夏9g 细 辛3g 干 姜9g 茯 苓15g 杏 仁
贝 母9g 炒莱菔子9g 厚 朴9g 生赭石9g(研末)
连服5剂,喘定咳轻,咯痰减少,已能卧睡,饮食量增。方中去赭石加炒神曲、炙桑白皮各9g 再服4剂,诸症基本解除。(引自《现代疑难病经方验案评析•巴哈尔医案》)
[中医解析] 本案属于寒饮郁肺,兼有中焦湿阻之证。治疗宜宣肺散寒,降逆化痰,方用身射干麻黄汤加减。用麻黄宣肺平喘;夏、姜、辛温散寒饮;五味子敛肺并防以上诸药辛散太过。杏仁、贝母、赭石降逆肃肺化痰,茯苓、莱菔子、厚朴理气化湿。如此宣肺运脾,中焦湿虽浊得化,有利于上焦寒饮消散。
{闻咳嗽声}
【原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息引胸中上气咳者,肺金肃降之令不行,上逆而咳,惟火故咳也。张口短气,肺痿唾沫,又金受火邪,不治之症,均以出气之粗,名为息耳。(《医门法律》)
【注释】肺痿:肺叶枯萎。肺痿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
【译文】咳本属肺,但引起咳嗽原因很多,不仅仅肺脏有病才会咳嗽,五脏六腑的病变均可通过经脉传导,使肺的气机失调导致咳嗽。《医门法律》上说,胸中气促窒闷而咳嗽,不能行使肺主肃降的功能,肺气上逆而咳,是肺受火邪侵袭或肺热所致。张口呼吸,短气不足以息,肺叶枯萎,咳吐稠痰白沫,再加上肺金受火邪侵袭,就是不治之症,都以呼气时声粗如涌,称为喘息。
按: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前人认为,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嗽,临床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素问•咳论》在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同时,也强调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还有风咳、寒咳、久咳、厥阴咳。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说:“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至此咳嗽辩证分类始较完善,切合临床辩证论治。
咳嗽是肺失宣肃,肺气不畅而上逆所致,闻咳嗽要注意其声响,有痰无痰及痰及颜色等变化。
咳声重浊,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气怯,多属虚证;咳而气急,呈阵发性发作,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般叫声的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如犬吠,喉间起白膜者,要考虑是否患白喉;干咳无痰多属肺肾阴虚或燥邪犯肺。
在闻咳嗽的同时,还应注意痰量的变化,帮助辩别咳嗽的性质。
[病案举例] 余早年至富民县访友,友留宿,夜阑入寐,闻间壁咳声频频,达旦未止,经询问,方知夜咳者乃一年近七十之老妪,病已半载,屡治罔效。余即登门予以诊治。其症咳多甚于夜间,每卧即痰壅作咳,以致难以入寐。咳时气短难接,痰有咸味,虽屡服化痰止咳之药,总难奏效。脉两寸俱大,两尺则微细欲绝,参其脉症,知此病不单在肺,肾亦病矣,乃肾虚不纳之候。遂以金匮气丸加味治之:
处方:附片 (开水先煎)上肉桂 (研末调服)熟地 山茱萸
淮山药 茯苓 粉丹皮 泽泻 炙麻黄根 五味子 上方仅服1剂,当晚咳即减半,知药已对证,令其再服5剂,并购金匮肾气丸常服,未及半月而愈。(引自《李继昌医案•咳嗽》
按:李老云:“治咳首当辨明新久虚实,大凡新病实证,病多在肺,应以祛邪为先,不可早投敛肺之药;久病虚证,病多在肾,当以摄纳为急,不宜过用宣散之剂。”故临证应慎之。
{闻呃逆、嗳气、呕吐}
【原文】五气所病①,心为意噫”②,肺为咳,肝为语③,脾为吞④,肾为欠⑤,为嚏、胃气逆,为哕⑥。(《素问•宣明五气篇》)tlT*Q1Y<
哕者呃逆也,非欬逆者欬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欬逆也。(《景岳全书•呃逆》)
【注释】 ①五气所病:五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主要症状。②噫:嗳气。③语:指话多,④吞:指吞酸,⑤欠:呵欠,⑥哕:呃逆。⑦欬:古同“咳”。
【译文】五脏气机失调发生病变,各有不同的表现,心气不顺,心情不悦,表现为嗳气;肺气不肃,表现为咳嗽;肝气不舒,表现为话多;脾气不顺,表现为吞酸;肾气不足,表现为呵欠,六脏之气机发生病变,同样各有不同的表现,胃气不降,表现为呃逆。
按: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繁,令人不能自制,古人称“哕”。《灵枢、口问》篇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混,真邪相干,气并相逆于胃,而腑不受,复出于胃,故呃逆也”。阐发了呃逆发生的病理机制。
临床上根据呃声的高低强弱;间歇时间的长短,判断病症的寒热虚实。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热证、实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证、寒证。突发呃逆,但无其它病史和兼症者,多属饮食制激,或偶感风寒,一时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一般呃逆时间短暂,喝水则可不治而愈。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而频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且无其他兼证不属病态,临床应根据嗳声的高低和气味的不同辨寒热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多为宿食停滞,是实证;嗳气频作,无酸腐味,兼有脘痛者多为寒邪客胃,属寒证;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味,兼有纳少,不思饮食多为胃虚气逆。多见于年老体弱和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随情感变化而增减,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
呕吐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主降,所以任何病变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症。皆可引起呕吐。《圣济总录•呕吐》说:“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一般呕与吐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
临床可根据呕吐的声响强弱、吐势缓急、呕吐物性状、气味及兼见的其他症状来判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清稀者,多属于虚寒证;吐势较猛,声音响亮,吐出黏痰黄水,或酸腐味苦者多属于实热证。热扰神明的重症,呕吐呈喷射状,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病案举例(1)] 王某,男,31岁。呃逆连连,已达8日之久,上次排便干结,致肛痛出血甚多,脐右侧如拳攻起,胃脘亦痛。处方:
旋覆花9g 代赭石9g 公丁香3g 大黄6g 芒硝9g 柿蒂5只7/45VLh>\5
复诊,服药1剂,呃逆即停,今日胃痛减,排便三四次,稍里急。处方:CM.OedyG
川朴9g 川连3g 广木香3g 陈皮6g 黄芩6g 2剂停诊。[引自姜春华医案.中医杂志 1959;(4):56]
[中医解析] 呃声连连,胃气上逆,以旋复花、代赭石、柿蒂降逆止呃;大便干结,肛痛出血,胃脘痛,属阳明胃热、大肠燥热内结,胃肠腑气不降,气逆而呃,故以大黄、芒硝通腑泄热;继以黄连、黄芩清胃肠余热,厚朴、木香、陈皮疏肝理气和胃,诸症悉平。
[病案举例(2)] 施某,男,46岁。1984年3月6日初诊。脾胃素虚,纳多即吐,时发时止已半年,迭经治疗效不显。刻诊,面色苍白,形羸肢冷,脘腹痞胀,食略多即吐,感寒尤甚,头重腰酸,气短乏力,便溏少,溲清长。舌 苔白滑,脉沉迟。处方:
炒党参10g 茯 苓10g 焦白术10g 煨葛根10g 姜半夏10g 炮姜炭6g 焦苍术6g 白豆蔻6g 益智仁6g 桂 枝6g 粳米一撮
3月10日复诊:吐已止,余恙渐减,属原方继服三剂。药后病愈,但吐久体虚未复,原方出入调治一周而愈。(引自《医药诗文选集•承忠委医案》)
[中医解析] 前贤责呕吐之因,多由胃不能降。然细究不降之理,则虚实参半矣。患者因年近半百,难免脾阳日馁,又复为寒湿所闭,终致本虚标实,故予暖培卑监法,舍甘草之甘缓恋湿,加半夏降逆镇呕,桂枝湿阳平冲,白寇芳化调气,共收温中止吐之效。
【医家箴言】
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五脏五声,以合五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盖病苦于中,声发于外,有不可诬者也。故《难经•六十一难》曰∶“闻其五音以别其病。”此之谓也。(清•李延昰《脉诀汇辨》)
{闻诊提要}
【原文】五音①: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此五音之应五脏也。(清•石寿山《闻声须察阴阳论》)
肝呼应角,心言应徵,脾歌应宫,肺哭应商,肾呻应羽。五脏五声,以合五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盖病苦于中,声发于外,有不可诬者也。故《难经•六十一难》曰∶“闻其五音以别其病。”此之谓也。(清•李延昰《脉诀汇辨》)
【注释】 ①五音:指宫、商、角、徵、羽。《周礼•春宫•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
【译文】 中医将五音配属五脏。宫属土,商属金,角属木,徵属火,羽属水。肝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心在音为徵,在声为笑;脾在音为宫,在声为歌;肺在音为商,在声为哭;肾在音为羽,在声为呻。这五种声音与五脏都是相应的。
按:人体发出的各种声音,是生命活动的征象,反映了脏腑功能和气血津液的盛衰。当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减退,人体患病后,必然会出现声音方面的异常变化。通过观察病人声音的异常变化,可以了解疾病的性质、部位等方面的情况。
声音的发出,主要是气的活动通过空腔、管道、器官产生振动而形成的,即“气动则有声”。所以语言声音的发出与肺、心、肾等脏腑的虚实盛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张志聪说:“音声之器,在心为音,在肺为主声,然由肾间动气出于舌,而后能发其声。”脏腑病变时,除可出现特异的声响外,亦可通过经络影响语言声音。因此,临床根据声音的变化,不仅能了解发音器官的病变,亦可以推断脏腑和整体的变化。《四诊抉微》说:“听声审音可察盛衰存亡”,并强调“声应于外者,有若桴鼓之捷也。”说明听声音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
{听声音}
【原文】大笑不止,乃为心病。喘气太息,乃为肺病。怒而骂詈①,乃为肝病。气不足息②,乃为脾病。欲言不言,语轻多畏③,乃为肾病。前轻后重,壮厉④有力,乃为外感。倦不欲言,声怯而低,内伤不足。攒眉⑤呻吟,必苦头痛。叫喊呻吟,以手扪心,为中脘⑥痛。呻吟身重,转即作楚,乃为腰痛。呻吟摇头,攒眉扪腮,乃为齿痛。呻吟不起,为腰脚痛。诊时吁气,为属郁结。(凡人吁则气郁得以少伸也。)摇头而言,乃为里痛。喉中有声,谓之肺鸣;火来乘金,不得其平。形羸声哑,咽中有疮,肺被火囚(肺主声故耳)。声音暴哑,风痰伏火;曾系喊伤,不可断病。声嘶色败⑦,久病不治。气促喉声,痰火哮喘。中年声浊,痰火之殃。独言独语,言谈无绪,思神他寄,思虑伤神。……出言蹇涩,乃为风病⑧。气短不续,言止复言,乃为夺气。衣被不敛骂詈亲疏,神明之乱,风狂之类;若在热病,又不必论。欲言复寂,忽又惊呼病深入骨。语声寂寂然⑨者,不欲语而欲默也。则病本缄默,而何以忽又惊呼,知其专系厥阴所主,何也?静默统属之阴,而厥阴在志为惊,在声为呼,况骨节中属大筋,筋为肝合,非深入骨节之病,不如此也。……盖声者,气之从喉舌而宣于口者也。新病之人声不变,小病之人声不变,惟久病苛病⑩其声乃变。古人间隔垣之呻吟而知其病,觉无法乎?(《脉诀汇辨》)
【注释】①詈(lì]):责骂。指谩侮骂人。②气不足息:少气;气不够用。③语轻多畏:声音低怯。畏,惧;恐。④壮厉:形容声音洪亮有力。⑤攒眉:皱眉,表示不愉快;攒眉苦脸。⑥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这里是指胃脘痛。⑦声嘶色败:声音嘶哑,五色彻底败露,是五脏精气衰微的象征(警惕肺癌!)。⑧出言蹇涩,乃为风病:言语艰涩不顺,多是中风后遗症的表现。⑨寂寂然:寂静无声貌;犹悄悄。⑩疴病:沉疴;重病。[Jh
按:闻声音主要要辨别病人的语声、鼻鼾、呻吟、惊叫等。病人说话声音的强弱既反映了正气的盛衰,也与邪气的性质有关。一般来说,语声高亢多言躁动的属实证,热证,是阳盛气实机能亢奋的表现;若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的属虚证、寒证。
(1)声重:指病人语声重浊,鼻音加重,称为声重。一般多为外感寒热,壅阻气机,肺气不宣,鼻窍不通所致。临床上还兼见鼻塞、流涕,咳嗽等症关状。
(2)音哑失音:若声音嘶哑不畅快,称为音哑;发不出音,称为失音。新病大多感受风寒、风热,肺失宣肃,多属实证;即所谓“金实不鸣”;久病内伤反复发作,多属肺肾阴虚,津液不能润喉,多属虚证,即所谓“金破不鸣”。
(3)鼻鼾:指熟睡或昏迷时喉鼻不自觉发出的一声响。由于气道不畅所发出的异常呼吸声。熟睡时发出鼾声而无其他不良表现,大都因年老体胖或睡恣不当有关。如病人昏睡不醒或神识不清出现鼾声如雷,连绵不绝则多属高热神昏或中风入脏之危象。
(4)呻吟:指患者因病痛难忍发出的声音。大都因身体有痛楚。一般实证、剧痛,呻吟声高亢有力;久病、虚证呻吟低微无力。临床上还可结合病人的姿态了解病患的部位。《通俗伤寒论》云:“攒眉呻吟者,头痛也,呻吟不能转身,坐而下一脚者,腰痛也。摇头以手扪肋腮者齿颊痛也。”
(5)惊呼:患者在日常或在睡眠中突然发出惊叫声,其声尖锐,表情惊恐万状,多为剧痛或是惊恐所致。小儿高热发生惊呼多是高热动风:成人发出惊呼大多因惊恐使精神受到高度刺激或是剧痛难忍。
{听语言}
【原文】……阴阳不外燥湿,燥邪干涩,声多厉仄①,或干哕②,或咳声不扬,或咳则牵痛,或干咳连声,或太息气短(燥甚则经络拘急,拘急求伸,故善太息);化火则多言,甚则谵狂,其声似破似哑,听之有干涩不利之象。湿邪重浊,声必低平,壅塞不宣,古谓如从瓮中作声者然,或默默懒言,或昏昏倦怠,或多嗽多痰,或痰在喉中漉漉有声,或水停心下有声,或多噫气③(湿阻不宣,故多噫气),周身酸痛,沉重难展;化火则上蒸心肺,神智模糊,呢喃自语,或昏沉迷睡,一派皆重浊不清之象,流露于呼吸之间。他如出言壮厉,先轻后重者,外感也;出言懒怯,先重后轻者,内伤也。妄见妄言为谵语,无稽狂叫为狂言,实④也。又有神虚谵语、虚烦似狂二证,当以脉、证、舌苔参之,断不可误以为实。若语不接续为郑声,无人始言为独语,此属虚⑤居多。又有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也;衣被不敛,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也,二者皆属危候。(《医原》)
【注释】①厉仄:指声音高。与下文“低平”相对而言。②哕(yuě):干呕。要吐而吐不出东西来。③噫气: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④实:实证。⑤虚:虚弱的病症。
按:言为心声,语言是神明活动的一种表现,语言的异常,主要是心神的病变。一般来说,烦躁多言,语声高亢有力,多属实证、热证;反之语声低微,时断时续多属虚证、寒证。病态语言表现有谵语、郑声、呓语、狂言几个方面。
(1)谵语与郑声:谵语,是指患者表现为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兼有身大热,多属于热扰神明之实证。可见于温病热入心包或阳明腑实证。如《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所云:“阳明病,其人多汗,以津液外出,胃中燥,大便必硬,硬则谵语,”。因谵语多属实证,前人总结为“实则谵语”。
郑声,患者也表现为神识不清,但与谵语不同的是语言重复,时断时续,语声低弱模糊,多属于心气大伤,精神散乱之虚证,
常见于疾病的晚期、危重的病人。故前人总结为“虚则郑声”。
(2)狂语与独语:狂语指患者精神错乱,语无伦次,言语粗鲁,狂言乱语,失去理志控制,多因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痰火扰心,神志不宁。属阳证、实证。常见于狂病、伤寒蓄血证。3T{Zvyb>Q"
患者喃喃自语,语无对象,见人则停是独语,多属于心气亏虚,神失所养的癫证、郁证。
此外,病人突然语言蹇涩,词不达意,并拌有舌强、半身不遂,多为风痰阻络中风之先兆,或中风后遗症。
[病案举例] 胡某,男。春温不解,邪热入于营血,身有癍疹,色紫黑;肌肤炙手,内热如焚,唇焦齿垢,舌苔燥黄,初则谵语神糊,延至旬日,渐见发狂,四处奔走,如见鬼神,作叩拜顶礼之状甚或殴人詈骂,诊其脉沉数有力,大便6日未解,小溲短赤,此春温痰火发狂,大实大热之证。处方:
锦纹军15g 玄明粉15g 炒枳实12g 生石膏90g 全瓜蒌18g 粉葛根12g 川连4.5g 净连翘12g 胆南星12g 石菖蒲9g 鲜芦根1支
二诊:服药后,大便连下两次,如胶如漆,肤有微汗,神志较静,肌热,狂态大减,癍疹渐转红润,察其舌,苔已退去大半。以上方各药减药量少许,加鲜生地、鲜石斛以凉血、增液。大便续解三次,其狂若失,神识清明。后再投以清理余邪兼扶正之品,而病遂痊。[引自.余无言医案.江苏中医 1959,(8):39]
[中医解析] 此案为春温,先是热入营血,热扰神明则谵语神糊,继则痰火发狂,大实大热之证。故投豁痰承气汤,即承气汤去厚朴,嫌厚朴温燥而易瓜蒌,清胸膈之痰。加生石膏、葛根清阳明之热,黄连、连翘清心凉膈,南星、菖蒲豁痰开窍。终以凉血增液、清理余邪兼以扶正之品收功。
{闻呼吸}
【原文】气短不续,言止复言,乃为夺气。气来短促不足以息,呼吸难应,乃为虚甚。素无寒热,短气难续,知其为实;吸而微数,病在中焦。实则可生,虚则不治,上焦吸促,下焦吸远②。(《四诊抉微》)
【注释】 ①上焦吸促:上焦病证呼吸多急促。②下焦吸远:下焦病证呼吸多慢而浅。
【译文】呼吸气短不续,语言反复不已,是气将衰竭的表现。呼吸短促,呼多吸少、呼息困难,是虚证。病人平素未见畏寒畏热的表现,而出现短气大都为实证、呼吸稍微急促,病在中焦,实证易治疗,虚证难以治疗。上焦病证,呼吸大都急促。下焦病症呼吸多慢而浅。
按:肺主气,司呼吸。人体通过肺一呼一吸,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浊气,不断地吐故纳新。肺所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相结合形成宗气,积于胸中。上出喉咙调节和控制呼吸的频率,同时通过心脉布散全身,温煦四肢百骸,维持人体正常功能。呼吸虽然依赖于肺,但还要它脏器的配合,故《类证治裁、喘证》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难经、四难》说:“呼出心与肺,吸入肾与肝”,因此人体任何脏器功能受损,都会影响正常的呼吸。
一般说来,呼吸气粗,快呼快吸多病热证、实证,常见于外感疾病;呼吸急促,声高气粗,兼有发热或胸腹胀满,大都热邪内盛。或因痰饮或胃肠积滞所致。呼吸气微,徐出徐入者,多属寒证、虚证,常见于内伤久病;呼吸微弱,气短不足以息,神疲形瘦,多属内伤虚损,肺肾之气不足,元气大亏所致。少气:呼吸微弱,气少不足以息的称为少气,多因肺肾气气虚所致。叹息:胸中郁闷不舒,长吁短叹称为叹息,多因情志抑郁、肝气不舒所致。
{闻哮喘}
【原文】 邪在肺,则病皮肤痛,寒热①,上气②喘③,汗出,咳动肩背④。(《灵枢•五邪篇》)
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实喘责在肺,虚喘责在肾。实喘者,胸满声粗,气长而有余;虚喘者,呼长吸短,息促而不足。实喘者,出气不爽;虚喘者,入气有音。实喘,有水邪射肺,有痰饮遏肺,有客邪(六气之邪,皆能致喘)干肺,上焦气壅,治宜疏利;虚喘为肾不纳气,孤阳无根,治宜固摄。虚实分途,阴阳异治,然则闻声之道,顾不重哉!经故曰“闻而知之之谓圣。”(《医原》)
肺病令人上气,兼胸膈痰满,气行壅滞,喘息不调,致咽喉有声,如水鸡⑤之鸣也。(《诸病源候论•气病诸候》)
【注释】①寒热:指恶寒发热。②上气:指肺气不得宣散,上逆于喉间,气道窒塞,呼吸急促的表现。以呼多吸少,每兼咳嗽为特征。③喘:是指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的表现,甚则张口抬户,鼻翼煽动,不能平卧。④咳动肩背:咳嗽时牵动其肩背。⑤水鸡:即田鸡,水鸡声,是形容喉间痰鸣声连绵不绝,好象是田鸡的叫声。
【译文】病邪侵犯肺脏,就会出现皮肤疼痛、恶寒发热、气上逆而喘促、汗出、咳嗽牵引肩背等不适症状。《医原》说,体内阴阳平衡,呼吸就平和。如果体内气机出入升降失去了正常,气喘就会发作。气喘实证多是肺的毛病,虚证与肾虚有关。气喘实证,胸部满闷喘声很大,呼吸气显得时间长;气喘虚证,呼气时间长而吸气时间短,有气短促或上气不接下气的感受。实喘呼气不畅;虚喘吸气能听到声音。实喘主要的病因病机是水饮、痰饮、外邪,使肺气壅塞,治疗宜疏理气机,利水饮,化痰滞,宣肺降气;虚喘是肾不能纳气,所以要补肾阳,固肾纳气。虚证与实证是两回事,阴阳虚实不同治法就不同,所以说听哮喘声音的技术,回头来看一下哪有不重视的道理!《内经》所以说:闻而知之的医生能称得上高明的医生。《诸病源候论》上又说,肺病可使人气上逆,胸膈间痰多,气就阻滞了,这样喘息不能通调,咽喉就会发出声音,这种哮鸣的声音就如同田鸡般叫声。
按:喘是以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发病主要与肺、肾有关。中医将喘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一般实喘发病急骤,呼吸深长,声高气粗息涌,胸中胀满,惟以呼出为快,多为风寒袭肺或痰热壅肺,肺失肃降;虚喘病势缓慢,是轻时重,喘声低微,呼吸短促难续,得一长息为快,动则喘甚,是肺肾亏虚所致。
哮证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疾患,发时喉间哮鸣有声,呼吸困难,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喘和哮都有呼吸困难的共同表现,喘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户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哮以发时喉间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为特征,喘不一定兼哮、但哮必定兼喘,故临床上多哮喘并称。
[病案举例(1)] 仇某,女,32岁。素有气喘,此次发作有日,神志昏沉,气喘痰鸣,不能平卧,身疲气弱,肢冷,脉沉细无力,乃阳虚气喘,肾气失于摄纳,势频虚脱,急急回阳纳气。处方:
高丽参15g 沉香1.5g 黑锡丹9g(打碎布包同煎)
二诊:服药后,气喘大减,神志转清,脉象较为有力,予以补气化痰法调理。处方:
北沙参30g 杏 仁9g 浙贝母4.5g 全瓜蒌9g 白 前9g 桔 梗4.5g 牛蒡子6g 前 胡9g 陈 皮4.5g 法半夏6g 赤 苓6g_^XYO(
数剂后,气喘多痰,身疲气弱等症,均获痊愈。[引自时逸人医案.江苏中医 1965;(11):11]
[中医解析] 本案患者素有气喘,发作有日,现症有频临虚脱之危象,急以回阳纳气。《问斋医案》云:“肺为气之主,肾乃气之根。肾气不归原,肺损气无依附,孤阳浮泛作喘”。故用高丽参、沉香、黑锡丹温肾阳、祛阴寒,则气喘自平,续以补气化痰,则气弱痰多之象自可痊愈。
[病案举例(2)] 李某,男,50岁,汉族。住院号:4880。1990年11月19日入院。自诉哮喘病史20余年,近三年来加重,尤以冬季为甚,发时呼吸迫促,胸闷气喘,咳嗽,痰白量多,甚则头面汗出,难以平卧。证见呼吸困难,咆喉间有痰声,颜面浮肿,目闭难张,纳差,小便如常,舌苔白腻,脉象滑而兼数。处方:;0GF]iFDLn=
射 干9g 五味子15g 麻 黄9g 制半夏9g 细 辛3g 干 姜9g 茯 苓15g 杏 仁
贝 母9g 炒莱菔子9g 厚 朴9g 生赭石9g(研末)
连服5剂,喘定咳轻,咯痰减少,已能卧睡,饮食量增。方中去赭石加炒神曲、炙桑白皮各9g 再服4剂,诸症基本解除。(引自《现代疑难病经方验案评析•巴哈尔医案》)
[中医解析] 本案属于寒饮郁肺,兼有中焦湿阻之证。治疗宜宣肺散寒,降逆化痰,方用身射干麻黄汤加减。用麻黄宣肺平喘;夏、姜、辛温散寒饮;五味子敛肺并防以上诸药辛散太过。杏仁、贝母、赭石降逆肃肺化痰,茯苓、莱菔子、厚朴理气化湿。如此宣肺运脾,中焦湿虽浊得化,有利于上焦寒饮消散。
{闻咳嗽声}
【原文】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素问•咳论》)息引胸中上气咳者,肺金肃降之令不行,上逆而咳,惟火故咳也。张口短气,肺痿唾沫,又金受火邪,不治之症,均以出气之粗,名为息耳。(《医门法律》)
【注释】肺痿:肺叶枯萎。肺痿是阴虚肺伤的慢性衰弱疾患。主要症状为咳嗽,吐出稠痰白沫,或伴有寒热,形体消瘦,精神萎靡,心悸气喘,口唇干燥,脉象虚数等症。
【译文】咳本属肺,但引起咳嗽原因很多,不仅仅肺脏有病才会咳嗽,五脏六腑的病变均可通过经脉传导,使肺的气机失调导致咳嗽。《医门法律》上说,胸中气促窒闷而咳嗽,不能行使肺主肃降的功能,肺气上逆而咳,是肺受火邪侵袭或肺热所致。张口呼吸,短气不足以息,肺叶枯萎,咳吐稠痰白沫,再加上肺金受火邪侵袭,就是不治之症,都以呼气时声粗如涌,称为喘息。
按:咳嗽是肺系疾病的主要症候,前人认为,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嗽,临床一般多为痰声并见,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素问•咳论》在认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的同时,也强调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分为肺咳、心咳、肝咳、脾咳、肾咳等。《诸病源候论、咳嗽候》有十咳之称。除五脏咳外,还有风咳、寒咳、久咳、厥阴咳。明,张景岳执简驭繁,归纳为外感、内伤两大类。《景岳全书.咳嗽》篇说:“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为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至此咳嗽辩证分类始较完善,切合临床辩证论治。
咳嗽是肺失宣肃,肺气不畅而上逆所致,闻咳嗽要注意其声响,有痰无痰及痰及颜色等变化。
咳声重浊,多属实证;咳声低微气怯,多属虚证;咳而气急,呈阵发性发作,连声不绝,终止时作鹭鸶般叫声的为“顿咳”(百日咳);咳声如犬吠,喉间起白膜者,要考虑是否患白喉;干咳无痰多属肺肾阴虚或燥邪犯肺。
在闻咳嗽的同时,还应注意痰量的变化,帮助辩别咳嗽的性质。
[病案举例] 余早年至富民县访友,友留宿,夜阑入寐,闻间壁咳声频频,达旦未止,经询问,方知夜咳者乃一年近七十之老妪,病已半载,屡治罔效。余即登门予以诊治。其症咳多甚于夜间,每卧即痰壅作咳,以致难以入寐。咳时气短难接,痰有咸味,虽屡服化痰止咳之药,总难奏效。脉两寸俱大,两尺则微细欲绝,参其脉症,知此病不单在肺,肾亦病矣,乃肾虚不纳之候。遂以金匮气丸加味治之:
处方:附片 (开水先煎)上肉桂 (研末调服)熟地 山茱萸
淮山药 茯苓 粉丹皮 泽泻 炙麻黄根 五味子 上方仅服1剂,当晚咳即减半,知药已对证,令其再服5剂,并购金匮肾气丸常服,未及半月而愈。(引自《李继昌医案•咳嗽》
按:李老云:“治咳首当辨明新久虚实,大凡新病实证,病多在肺,应以祛邪为先,不可早投敛肺之药;久病虚证,病多在肾,当以摄纳为急,不宜过用宣散之剂。”故临证应慎之。
{闻呃逆、嗳气、呕吐}
【原文】五气所病①,心为意噫”②,肺为咳,肝为语③,脾为吞④,肾为欠⑤,为嚏、胃气逆,为哕⑥。(《素问•宣明五气篇》)tlT*Q1Y<
哕者呃逆也,非欬逆者欬嗽之甚也,非呃逆也;干呕者无物之吐即呕也,非哕也,噫者饱食之息即嗳气也。非欬逆也。(《景岳全书•呃逆》)
【注释】 ①五气所病:五脏气机失调所出现的主要症状。②噫:嗳气。③语:指话多,④吞:指吞酸,⑤欠:呵欠,⑥哕:呃逆。⑦欬:古同“咳”。
【译文】五脏气机失调发生病变,各有不同的表现,心气不顺,心情不悦,表现为嗳气;肺气不肃,表现为咳嗽;肝气不舒,表现为话多;脾气不顺,表现为吞酸;肾气不足,表现为呵欠,六脏之气机发生病变,同样各有不同的表现,胃气不降,表现为呃逆。
按:呃逆是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繁,令人不能自制,古人称“哕”。《灵枢、口问》篇说:“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混,真邪相干,气并相逆于胃,而腑不受,复出于胃,故呃逆也”。阐发了呃逆发生的病理机制。
临床上根据呃声的高低强弱;间歇时间的长短,判断病症的寒热虚实。呃声频作,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热证、实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证、寒证。突发呃逆,但无其它病史和兼症者,多属饮食制激,或偶感风寒,一时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一般呃逆时间短暂,喝水则可不治而愈。
嗳气是胃中气体上出咽喉所发出的声响,其声长而缓,古代称,为噫气,亦属胃气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而频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且无其他兼证不属病态,临床应根据嗳声的高低和气味的不同辨寒热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多为宿食停滞,是实证;嗳气频作,无酸腐味,兼有脘痛者多为寒邪客胃,属寒证;嗳气低沉断续,无酸腐味,兼有纳少,不思饮食多为胃虚气逆。多见于年老体弱和久病体虚之人,属虚证;嗳声频作而响亮,嗳气后脘腹胀减,随情感变化而增减,多为肝气犯胃,属实证。
呕吐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胃主受纳,腐熟水谷,其气主降,所以任何病变导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病症。皆可引起呕吐。《圣济总录•呕吐》说:“呕吐者,胃气上而不下也。”前人以有物有声谓之呕,有物无声谓之吐,无物有声谓之干呕。一般呕与吐同时发生,很难截然分开,故一般并称为呕吐。
临床可根据呕吐的声响强弱、吐势缓急、呕吐物性状、气味及兼见的其他症状来判断病证的寒热虚实。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物清稀者,多属于虚寒证;吐势较猛,声音响亮,吐出黏痰黄水,或酸腐味苦者多属于实热证。热扰神明的重症,呕吐呈喷射状,应引起医生的高度重视。
[病案举例(1)] 王某,男,31岁。呃逆连连,已达8日之久,上次排便干结,致肛痛出血甚多,脐右侧如拳攻起,胃脘亦痛。处方:
旋覆花9g 代赭石9g 公丁香3g 大黄6g 芒硝9g 柿蒂5只7/45VLh>\5
复诊,服药1剂,呃逆即停,今日胃痛减,排便三四次,稍里急。处方:CM.OedyG
川朴9g 川连3g 广木香3g 陈皮6g 黄芩6g 2剂停诊。[引自姜春华医案.中医杂志 1959;(4):56]
[中医解析] 呃声连连,胃气上逆,以旋复花、代赭石、柿蒂降逆止呃;大便干结,肛痛出血,胃脘痛,属阳明胃热、大肠燥热内结,胃肠腑气不降,气逆而呃,故以大黄、芒硝通腑泄热;继以黄连、黄芩清胃肠余热,厚朴、木香、陈皮疏肝理气和胃,诸症悉平。
[病案举例(2)] 施某,男,46岁。1984年3月6日初诊。脾胃素虚,纳多即吐,时发时止已半年,迭经治疗效不显。刻诊,面色苍白,形羸肢冷,脘腹痞胀,食略多即吐,感寒尤甚,头重腰酸,气短乏力,便溏少,溲清长。舌 苔白滑,脉沉迟。处方:
炒党参10g 茯 苓10g 焦白术10g 煨葛根10g 姜半夏10g 炮姜炭6g 焦苍术6g 白豆蔻6g 益智仁6g 桂 枝6g 粳米一撮
3月10日复诊:吐已止,余恙渐减,属原方继服三剂。药后病愈,但吐久体虚未复,原方出入调治一周而愈。(引自《医药诗文选集•承忠委医案》)
[中医解析] 前贤责呕吐之因,多由胃不能降。然细究不降之理,则虚实参半矣。患者因年近半百,难免脾阳日馁,又复为寒湿所闭,终致本虚标实,故予暖培卑监法,舍甘草之甘缓恋湿,加半夏降逆镇呕,桂枝湿阳平冲,白寇芳化调气,共收温中止吐之效。
发表评论
-
中医助手 健康神器 有图有真相
2015-02-04 14:36 3中医助手 健康神器 有图有真相 官网:ZY123.com ... -
同仁堂-十大王牌、十大名药
2013-03-03 14:27 2188同仁堂 十大王牌、十大名药 官网:ZY123.com(中医 ... -
全体同学与戴春峰老师合影(2012-12)
2012-12-28 14:52 884全体同学与戴春峰老师合影(2012-12) 官网:ZY123 ... -
全体同学与金伯华老师合影(2012-12)
2012-12-28 14:38 811全体同学与金伯华老师合影(2012-12) 官网:ZY123 ... -
2013癸巳年气运
2012-12-27 21:58 869官网:ZY123.com(中医123) 2013 癸巳 ... -
后天9种体质,老中医教你怎样自测及应对
2012-11-23 06:43 666官网:ZY123.com(中医123) ... -
冯医师、李医师合影
2012-11-13 19:52 762冯医师、李医师合影 -
我与冯中医师合影
2012-11-13 19:51 687我与冯中医师合影 -
我与冯、李医师合影
2012-11-13 19:49 533我与冯(中医、针灸)、李(西医、针灸)医师合影 官网:ZY1 ... -
我与林医生合影(西医-针灸)20121111
2012-11-11 19:25 634我与林医生合影(西医-针灸)20121111 官网:ZY12 ... -
我与王少军老师合影20121110
2012-11-11 19:24 660我与王少军老师合影20121110 -
符得海与谢秀申老师合影20121111.jpg
2012-11-11 19:22 905符得海与谢秀申老师合影20121111.jpg 真正的针灸大 ... -
漢唐全席.jpg
2012-11-09 21:24 678漢唐全席.jpg 官网:ZY123.com(中医123) -
符得海与王岱老师合影20121109
2012-11-09 20:15 1005官网:ZY123.com(中医123) ... -
符得海与周德安老师合影20121108-原始
2012-11-08 19:45 584官网:ZY123.com(中医123) 周德安,教授,北京中 ... -
倪海夏老师亲传弟子名单及联系方式
2012-11-07 20:45 3466倪海夏老师亲传弟子名单及联系方式 http://www.ha ... -
生死大限
2012-10-07 20:36 661官网:ZY123.com(中医123) 在澳洲有一个小鱼村 ... -
瘦因吟過萬山歸——半個世紀從事醫學的教訓 裘沛然
2012-10-07 20:26 838瘦因吟過萬山歸——半 ... -
the china study
2012-10-07 10:47 625The science is clear. The resul ... -
2012壬辰年气运测算
2012-08-12 23:06 8992012壬辰年气运测算 ...
相关推荐
【中医诊断学--第四章闻诊】主要探讨的是通过听声音和嗅气味来诊断疾病的方法。闻诊在中医诊断中占据重要地位,自古以来就被历代医家所重视。《黄帝内经》中已有五音五声对应五脏的理论,通过声音和气味的变化可以...
【五音助手】是一款专为安卓手机用户设计的应用程序,主要功能集中在音乐播放、音乐管理以及音乐资源获取等方面。在v2.5.2版本中,开发者可能对软件进行了优化和更新,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增强功能。下面将详细...
辨证论治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方法收集信息,综合分析病人的症状、体征,以辨识病机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B选项正确。 3. 证候概念:证候是中医对疾病本质的概括,包括病因、病位、病性、邪正盛衰等,但不包括...
五音助手能为播放的歌曲提供准确的歌词,并且在播放音乐的同时实时滚动显示,使得用户既能享受到音乐的韵律,也能沉浸在歌词所营造的氛围之中。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压缩包中的另一款软件——电脑酷我音乐v9.1.0.0。...
22902475783107五音助手_v2.10.0_armeabi-v7a-release.apk
免费听歌和免费下载歌曲的软件用于手机版
五音助手 v2.10.8.apk
五音助手V2.5.6.apk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最为基础且核心的概念之一。它根源于中国古代的自然哲学,将自然界和人体内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归纳为阴阳两大类。阴与阳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如同昼夜更替、寒暑交替,体现了事物发展...
五音.wb
【中医基础理论概要】 中医理论是中华传统医学的核心,其涵盖了人体生理、病理、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在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掌握基础理论至关重要。以下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一些关键概念的阐述: 1. 阴阳学说:...
- 土:代表稳定、承载,对应中央,季节为四季之交,颜色为黄色,五脏对应脾,五音为宫。 2. 五行相生: - 金生水:金属熔化成液态,滋养水源。 - 水生木:水灌溉树木,使其生长。 - 木生火:木材燃烧产生火。 ...
辨证论治则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判断病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2. **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相同的病机,因此可以采用相同治疗方法。例如,久痢、脱肛、子宫下垂虽然病症不同,...
首先,分解琶音是一种常见的钢琴演奏技巧,它由四个音符组成,通常按照根音-三音-五音-根音的顺序依次弹奏,呈现出一种流动的音响效果。在6级的练习曲中,这种技巧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手指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同时增强对...
在四部和声中,最常见的和弦结构是三和弦,由根音、三音和五音组成。在构建和弦时,为了保证和声的清晰度和稳定性,通常会选择重复根音或五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重复三音也是被允许的,尤其是在副三和弦中。 ##...
《集韵》、《五音集韵》和《韵学集成》是中国古代韵书的代表作,它们在语言学和音韵学领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这三部韵书都以其收录汉字数量众多和对汉字音韵的详尽记录而著称。《集韵》成书于北宋,收字53525个;...
《Python库iambic-0.4.1-py2.py3-none-any.whl详解》 在Python的世界里,库是开发者的重要工具,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开发效率。本文将详细介绍Python库iambic-0.4.1-py2.py3-none-any.whl,包括其...
#### 四、传统文化知识学习——五行、五谷、五音、五彩 - **教学目标**:介绍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五行”、“五谷”、“五音”、“五彩”的基本概念及其含义。 - **教学内容**: - **五行**:金、木、水、火、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