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燥,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故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帝曰:余闻上古圣人,论理人形,列别脏腑,端络经脉,会通六合,各从其经,气穴所发,各有处名,溪谷属骨,皆有所起。分部逆从,各有条理。四时阴阳,尽有经纪。外内之应,皆有表里,其信然乎。
岐伯对曰: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为玄,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帝曰:法阴阳奈何?
岐伯曰:阳盛则身热,腠理闭,喘麤为之俛抑,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
阴胜则身寒,汗出身长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
帝曰:调此二者,奈何?岐伯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而耳目聪明,身体强健,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憺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其栗悍者,按而收之,其实者,散而泻之。
审其阴阳,以别柔刚。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定其血气,各守其乡。
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中医学中一部极具影响力的经典著作,它来源于《黄帝内经》这部伟大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被尊称为医家之宗,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作为其中的重要篇章,不仅深刻阐释了阴阳学说的哲学...
《黄帝内经素问》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经典之一,主要涵盖了中医理论的起源、阴阳五行、脏腑功能、养生保健、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这篇注序由唐代医学家王冰撰写,他在安史之乱期间用了十二年时间对《素问》进行整理...
5.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阳为气,阴为味",这里的"气"指的是天地之精气,即自然界赋予生物的能量和生命力。 6. "天癸"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指的是具有生殖作用的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密切相关...
《黄帝内经》成书年代虽然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是在战国至汉代之间,其内容既博大精深又系统全面,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有81篇,共162篇。这部医学巨著不仅涵盖了人体的生理机制、病理变化,还包括了...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主要讨论日常生活中的健康问题,涵盖中医的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功能等,同时也涉及到天地自然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灵枢》则更侧重于针灸学,讲述人体经络...
第十四题考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感邪伏而后发的病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讨论了阴阳的相互关系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这些题目涵盖了《黄帝内经》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的内容,对中医生来说非常重要。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深邃、体系庞大,不仅是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也蕴含了深厚的哲学思想。本文将基于《走进《黄帝内经》》期末考试题库中的知识点,深入解读《黄帝内经》的哲学与医学精髓...
- **阴阳应象大论中的疾病发生机制**:该篇指出了一些疾病是由阴阳失衡后潜伏一段时间才发作的,例如“飧泄”不属于这类情况(选项A),说明飧泄并非由长期阴阳失衡引起。 - **药食性能**:“气厚”者指药食具有较强...
唐代王冰的《注黄帝素问》以及明代马莳的《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和《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也是重要的注本。 《内经》在传统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医学知识的传承,还在于其哲学思想与意象思维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的“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意味着寒冷能使物质凝结成有形的浊物,而炎热则能化生无形的清气。在临床上,这指导着寒热疗法的应用,如用热性药物治疗寒性疾病,用寒性药物治疗热性疾病。...
4.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的理论**:这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文献。文中提到形不足者应温之以阳,精不足者应补之以阴,体现了阴阳平衡的理念。形不足可能指体质虚弱,需补阳以助生命力...
3、《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提到形不足者,温之以D.阳,意味着形体虚弱需要补充阳气,以达到阴阳平衡。 4、同样来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精不足者,补之以E.味,这里的“味”主要指食物...
1. 阴阳理论:《阴阳应象大论》是《黄帝内经》的一部分,讨论了阴阳之间的平衡与相互作用。壮火和少火的概念,分别代表过于旺盛和适度的火力,对应药物的性质,此处可能考察对药物气味厚薄的理解。 2. 经典文献:...
- **背景介绍**:《黄帝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被誉为“医学四大经典”之首,对于后世中医学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结构组成**:该书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侧重理论探讨,《灵枢》...
《内经》又称《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石,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共包含162篇文章。书中详细记载了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分析以及治疗疾病的原则和方法,涵盖了生理、病理、诊断、治疗和...
8. "求于本"的“本”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指的是阴阳,即寻找疾病的本质。 9.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表明阴阳之间的互根关系,阳气促进阴气的成长,阳气衰退则阴气潜藏。 10. 辛甘味的药物或食物性质发散,属...
在《黄帝内经》中,中医养生的理念根植于顺应自然和调和阴阳的哲学基础,提出了一套独特的健康管理体系。 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据传也是《黄帝内经》的作者之一,他的养身之道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