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huashao
  • 浏览: 4808765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济南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在CSSPIN2009上的大会发言-支持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和实践

阅读更多

11月的时候在csspin2009上的大会发言,主办方给整理的演讲记录,不过不对着PPT,估计很多地方都看不明白,作为自己的一个保存吧。

这几年一直在做这个事情:过程管理的工具,说起来我也算很执着了,不断改进,力争做到最好吧。

======================

支持软件过程改进的工具和实践

中科方德软件有限公司
软件工程工具与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袁峰

2009年11月20日

袁峰:各位下午好!现在时间比较紧张了,所以我也不过多的介绍一些背景。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科方德我们在这块,有一个事业部,叫做软件工程和工具服务事业部。我们做了一款软件过程管理方面的工具Qone,类似IBM Rational的软工工具套件,但是我们相对来说更便宜,此外,我们也配合工具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我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过去一年做的工作,可能大家会感兴趣。
我这两天查了一些关键词,我查“软件过程工具”查不到太多东西,我查“CMMI工具”,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查询到的一个贴子:我们公司做CMMI,效果不好,流程表面化……流程执行体系不好,没有工具。归纳一下就是CMMI实施效果不理想,缺乏自动化的流程执行体系。
这是另外一个帖子,说了工具的好处,比如说证据留住了,效率提高了等等,包括有度量的自动化。由于有了工具的支持,不需要大家去编数据和文档了。没有加班的现象。而通常的CMMI实施,一般在公司会引起大的轰动。这是他的一个观点。
另外我注意到一个观点,他提到这个工具是自己开发的,软件开发公司嘛,自己开发一个很easy。我总结就是,“没有枪没有炮我们自己造”,实际上是有枪有炮的,IBM的可能是炮,我们中科方德的是枪,我希望是AK47,呵呵。
有人认为工具不一定适用,工具有没有用?这是我在一个软件过程改进的论坛上查的,支持的观点比较多。这些道理比较清楚。也有一个贴子说:都在谈工具的好处,没有人说工具怎么用?给点实质的东西。我归纳一下:工具有适应面;不仅需要工具解决问题,还需要有一整套的解决方案,比如说过程规范。
中科方德我们这个团队做软工,其实是中科院软件所出来的一个团队,我们这么多年一直做这块,说实话也有很多其他的机会,做项目赚点钱,我们还是抵制了诱惑,我今天介绍一下我们的理解和感想。
我的大纲是这样:首先讲一下我自己的理解,简单说一下工具的现状和需求。然后介绍一下我们的工具,也介绍一下工具在我们自己内部的一些使用,工具要和规范结合起来,我也把我们的规范带来了。最后我想我们是乙方,是工具开发厂商,我跳到甲方的角度考虑,如果你想买工具有什么考虑?我们处在你的地位想一想,反过来看我们自己。
首先几个概念。第一现在的过程改进,在中国我们说过程改进就说CMMI,CMMI好像是过程改进的代名词,实际上不是这样的。
我们工具的全称叫做中科方德软件过程管理平台Qone,这个名字比较绕口。我春节看到一本营销的书叫做《定位》,说一个产品的推出,一定要跟人家熟悉的概念关联起来。我举一个例子,我们有一家客户,用了我们的工具,我们过去看,推得很成功,企业搞了很多宣传,我一看宣传材料,把我们工具的名字改一个,叫做CMMI集成平台。我问为什么改一个?客户回答:我们的部门比较多,我跟每一个部门说我们用Qone,大家也不知道Qone干什么的,我说我们用了CMMI集成平台,大家都知道是干什么的了。这对我是一个启发,这是有道理的。
但是反过来说,我们自己开发的初衷是不是要做一个CMMI集成平台?我介绍一下我的理解,不管是CMMI,还是ITIL,ISO9000,不同的模型、方法论,所关注的都是软件开发中一些共通的东西。我的代码需要做管理了,就有管理工具;我要做需求跟踪,需要需求的管理工具;再比如说缺陷管理,风险管理…… 我们认为对这些事情的管理,需要一些工具的支持,同时每个企业、每个团队都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过程。
每个团队有自己的文化跟人员特点,导致这个过程特定的,是MyProcess,怎么定义这套流程呢?当年没有CMMI,一个较大的团队需不需要管理?微软这么大的团队要不要管理?也是需要的,也许无形中就契合了CMMI的要求。也有可能我们没有过多经验积累,CMMI有很多Best Practices的积累,我们根据这个框架,并结合我们企业的实践,制定我们的Process,反过来是符合这些模型要求的——具体是怎么一个先后关系并不重要。
以我们这个团队为例,我们曾是CMMI四级资质的一个团队(这个级别有一个有效期),我们现在不断做过程改进。我给大家看一眼,我们内部的过程规范,会有一些细节快过一下……
开发一个产品,你自己的产品,一定要自己用得好,才能给别人推,如果自己用不好给别人推就有点过分了。自己的狗食自己吃,我们自己的Qone从01年、02年开始我们一直在使用。Qone一开始是863科研项目的成果,我们不断地改进,我觉得这是我们自己的一个精神。而且我们的过程规范,也是完全和这个工具相结合的。
工具的现状,我们也查了,其实没有一个特别的专门的说是CMMI工具,或者过程管理工具。通常会说,配置管理工具,变更管理工具,缺陷管理工具,需求管理工具等等,有不同的工具。我们这几年在国内接触企业比较多,我们的客户情况比较了解。通常都会已经有一些工具,比如上了CC、CQ,或者已经上了Bugzilla、DOORS,就是这样一些专门的工具。
那么接下来的需求呢?我觉得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简单总结一下:
一、有些企业有一些自己特定的管理需求。比方说开发团队人很多,项目混乱,需要建立一个资源池,以及使用项目群进行管理。比方说成本管理等一些特定的管理需求,这是对工具的一个需求。
二、企业上了很多管理工具,各种各样的,有的是做项目管理的,有的是做缺陷、需求等等。但是他们之间的数据没有关联起来,所以是一个个信息孤岛,这些信息的整合能够提升更多价值。我待会儿讲一个具体的例子。
三、很多企业都提出这样一个要求,能不能有一个集成的整合平台?所有事情都在上面做,要让我把数据从这里拷到那里,手工去拷,肯定有很多不一致的问题,应该由工具来做,这是很切实的要求。这也是我们做工具的时候,一个努力和发展的方向。
首先讲一个例子就是需求和任务的关联。在我们的产品里面,有需求管理工具,有点像DOORS,现在被IBM收购的DOORS,但是我们跟DOORS不太一样,DOORS只做需求管理,我们把需求跟任务关联起来。这里给大家看几个例子,有两方面的关联:
一方面,比方说有一种开发模式叫做Requirement Driven Development,先把需求分包,跟着需求进行任务分配或者工作拆分,直接分成我们相关的一些工作安排。当我建立这种跟踪关系的时候,有相关任务数据在里面,对应的实际工作量怎么样?可以去做相关的分析。需求变更的时候,对任务的影响,可以为我的管理提供更多的决策支持。
另外是需求和工作产品的关联,这个是比较通常的,一般都会做。做了以后可以建立变更影响分析。和通常的分析工具不同,我们的工作产品,和配置库做关联,我们有一个接口,CC、CVS、SVN我们都支持。配置的一些变更管理,配置的流程管理和需求之间,需求发生变更,导致配置库里面做控制,这些工作我们都可以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管理上后续可以做的事情。
有一些同行比较了解我们过去的工具,Qone这个工具,有些同行不是很了解,我简单介绍一下。中科方德这个公司时间不长,06年开始注册,但是工具的时间很长。因为软件所一个团队一直在做研究,目前有300多家用户,我们这个团队,不是讲我们公司,是讲我们软工事业部团队本身,现在有83人,我们不干别的,只干这个事情。应该是国内第二大团队,仅次于IBM。我知道现在国内的软件市场,实际上是很艰难的,我自己这两年也是受了很多的煎熬。
现在这个团队是我们一个很大的财富,分布在各地的技术支持有十多个人。还有兼职的,这些是能够给我们客户提供的。而且我们这样一个团队不断开发一些新的东西,我觉得这些是我们客户可以跟着我们进一步受益的。这是对我们历史一个简单的回顾。
这页片子是我们的一个大概的体系结构。核心包括了几个主要的模块,比如说项目管理、过程管理、度量分析、需求、测试等等。
那么外围,很多企业过去已经有了相关的工具,我们保护过去的资产,所以我们要和原有其他的工具做一个集成,现在集成的工具有CC、CVS、SVN、CQ、Project等等。包括我们数据也提供接口,我们有一个企业客户,问我们说,现在要求的数据太多,老让你们研发不好意思,能不能提供API给我们,我们自己做报表?我们说可以,我们很愿意,我们愿意让我们整个系统结构成为一个开放的,可以让大家自己去定制自己的需求,然后在上面工作。
我们的一个想法是,这个工具是一个灵活的,不依赖于,不局限于某一个方法或者理论,我可以符合它,但不是约束于CMMI,我可以符合ISO9000,PMBOK,GJB。
我们有这么一些主要的模块,有些是必选的,有些是可选的一些模块,比如说质量管理、过程管理、度量管理都是可以选择的。还有需求、社区,我们实际上是面向这个开发团队,需要的一些支撑开发交流的工具,这些工具都是我们现在和未来要开发的范围,细节我就不做太多介绍了。
这里可以看一下,像工作台,个人工作台,短信发送,有些地方是有这种应用需求的。我们在高铁大项目,科技部和铁道部里面同样有一个需求,就是我经常给各个总师发短信息开会,你们这个平台要支持,这个是客户和领导的需求,我们就支持。所以有一些实用的小功能。
项目管理这块我们做得比较细。从立项之后,项目所有的这些计划、拆分、任务报告等等,工作产品的管理、配置等等,全部包括在里面的。包括一些评审、审计这些都是对应我们过程改进做了一些功能。我们在座同行一看这个就比较了解了。度量分析这块是我们比较强大的一块,覆盖了95个指标。还有数据中心,刚才我举例子说的需求管理模块,还有一些其他的比如系统管理模块。
今天时间不多,我简单给大家过几个截图,这是我们需求管理模块的一个图,包括需求跟任务关联,变更的审批流程,可以自己定义,你希望你企业的需求,变更的时候有哪些角色进行审批,流程是什么样的,可以自己灵活定义。角色也是可以定义的,你可以自己定义,每个角色在系统里面的权限。
工作流的自定义,比如说我有一个会签流程,有一个请假单,等领导批,都可以通过邮件来支持,这块也是灵活开放的。高层的视图,高层关心的数据,通过dashboard做一些整合。由于我们现在有一些客户对安全的要求越来越多,做了一些权限变更的时候,留下日志,不能随便获得权限。
个人视图,过去有客户提到,你们的产品好是好,就是太大了,功能太多,我找不到。因为这个需求,一方面我们改进易用性,另外一方面我们把所有菜单配置权限放开,界面自定义也都做了,所有的首页界面可以自己界定。
我们的数据中心,你对哪些数据感兴趣?包括我刚才说的自定义菜单,各种配置管理工具、测试工具、需求管理工具等等,我们现在都支持这样的整合平台,包括一些数据灵活管理,要导出、出报告等等。
因为EPG很关心,我的过程要制定,要在企业、团队统一的发布,我们有发布的平台。另外还有评价,你可以打分,类似于评价体系。这是我们大概过一下,等会儿我有一个小广告。
IBM刚才发言的老总,IBM有研究院,对于国内大多数企业来说,可能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好一点。因为我们本身从软件所出来的,软件所本身是一个大研究院,我们还有一个研发团队在研究所里面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这里举一个例子,这是一篇最近要答辩的博士论文的题目:需求演化影响分析框架及相关技术研究。这是做什么的?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需求管理,为什么很多企业用不好?因为每一项跟每一项之间建立关联,手工建立关联,一旦变更的时候重新建立关联,虽然带来可追溯性,但是工作量太大了,导致很难用好。如果我们可以自动建立这些需求跟踪关系,不要做到全自动,辅助,我想价值也是很大的。我们所有的研究工作和我们实践结合的,所以在我们平台上做了一个实现,就是自动建立需求跟踪关系。这只是一个例子,是我们在研究的一个例子。
我们团队内部自己用的Qone,是不公开对外的,因为我们自己在上面开发一些小功能,所以不到我们产品序列里面,未来可能进入我们产品序列里面,这是我们做的一些尝试,希望跟大家一起交流。
因为今天时间很有限,我们在下周五在软件所办一个用户大会,欢迎大家去听,那个时候介绍更多。门外有展台,有兴趣可以去了解。
刚才谢耘老总也提到,在敏捷和规范中找一个折中点,一定要走中庸之道。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我们自己的实践,可以给大家简单看一下,我们自己定的很简单,这是一些大概的过程,这么看比较简单。立项有什么流程?计划有什么流程?执行的过程中主要是报告体系……这是我们内部的模板,作为一个新的项目管理人员,可以在这里得到所有的信息。
时间到了,我说快一点,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下来详细交流。我是感觉每一个团队应该有这么一个规范,相关的东西应该很容易得到,同时用很好操作的方式告诉大家,这是我们的一个经验。
我刚才说了从乙方的角度来考虑,从甲方的角度来考虑,工具采购的时候选什么?刚才有人说自己是一个软件公司,自己开发得了,这是一种勇敢者的游戏,比较冒险。除非你希望一个团队长期专注在这一块。为什么?我这里分了一个利和弊,你自己开发有好处:完全符合自己要求。但是坏处你是不是真的打算长期做这么一个团队。比如说你的管理方式是不是未来不改变了?改了以后你的工具要不要跟着改?比如新的浏览器出来要不要跟进?等等……
我们中科方德,我们的工具是值得信赖的。我们在用户那里广泛使用,多年使用可以让大家放心,你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我们在军方,通信金融交通软件等,各个关键行业的一些代表行业,都得到很多的应用。
另外我们现在已经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国的分支机构,我们在各地都有一些技术支持,实际上我们是觉得一定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良好的服务。谢谢大家!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前端项目-csspin.zip

    在csspin-master文件夹中,可能包含以下内容: 1. `src` 目录:源代码文件,可能包括CSS样式表、JavaScript脚本以及可能的图像资源。 2. `dist` 目录:编译后的、可供生产的代码,可以直接引入到项目中使用。 3. `...

    CSSSpinnersandLoaders模块化可定制的和单一的HTML元素的代码

    在`webkul-csspin-d429a0f`这个压缩包中,可能包含以下文件结构: - `css/`:存放所有CSS样式文件,包括预设的加载器样式和可自定义的变量。 - `js/`:如果有的话,可能包含用于控制加载器显示的JavaScript文件。 -...

    67 个节约开发时间的前端开发者的工具、库和资源

    【前端开发者工具、库和资源】是提升开发效率的关键,这篇文章汇总了67个实用的前端工具和资源,旨在帮助开发者优化工作流程,减少开发时间。以下是对这些工具和库的详细解读: **JavaScript库** 1. **Particles....

    lattice FPGA xo3l系列 开发板电路原理图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该文档内容涉及关于Lattice FPGA X03L系列...对于任何有志于从事硬件设计和FPGA开发的初学者,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通过这样的开发板和原理图的实践学习,可以迅速提高电路设计和硬件调试的能力。

    基于ssm的网络教学平台(有报告)。Javaee项目,ssm项目。

    重点:所有项目均附赠详尽的SQL文件,这一细节的处理,让我们的项目相比其他博主的作品,严谨性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更重要的是,所有项目源码均经过我亲自的严格测试与验证,确保能够无障碍地正常运行。 1.项目适用场景:本项目特别适用于计算机领域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场合。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些项目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既能满足学术要求,又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超值福利:所有定价为9.9元的项目,均包含完整的SQL文件。如需远程部署可随时联系我,我将竭诚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在此,也想对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你们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3.求关注:如果觉得我的项目对你有帮助,请别忘了点个关注哦!你的支持对我意义重大,也是我持续分享优质资源的动力源泉。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4.资源详情:https://blog.csdn.net/2301_78888169/article/details/144929660 更多关于项目的详细信息与精彩内容,请访问我的CSDN博客!

    2024年AI代码平台及产品发展简报-V11.pdf

    2024年AI代码平台及产品发展简报-V11

    蓝桥杯JAVA代码.zip

    蓝桥杯算法学习冲刺(主要以题目为主)

    QPSK调制解调技术研究与FPGA实现:详细实验文档的探索与实践,基于FPGA实现的QPSK调制解调技术:实验文档详细解读与验证,QP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有详细实验文档 ,QPSK调制解调;

    QPSK调制解调技术研究与FPGA实现:详细实验文档的探索与实践,基于FPGA实现的QPSK调制解调技术:实验文档详细解读与验证,QP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有详细实验文档 ,QP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 详细实验文档,基于QPSK调制的FPGA设计与实验文档

    PID、ADRC和MPC轨迹跟踪控制器在Matlab 2018与Carsim 8中的Simulink仿真研究,PID、ADRC与MPC轨迹跟踪控制器在Matlab 2018与Carsim 8中的仿真研

    PID、ADRC和MPC轨迹跟踪控制器在Matlab 2018与Carsim 8中的Simulink仿真研究,PID、ADRC与MPC轨迹跟踪控制器在Matlab 2018与Carsim 8中的仿真研究,PID, ADRC和MPC轨迹跟踪控制器Simulink仿真模型。 MPC用于跟踪轨迹 ADRC用于跟踪理想横摆角 PID用于跟踪轨迹 轨迹工况有双移线,避障轨迹,正弦轨迹多种 matlab版本为2018,carsim版本为8 ,PID; ADRC; MPC; 轨迹跟踪控制器; Simulink仿真模型; 双移线; 避障轨迹; 正弦轨迹; MATLAB 2018; CarSim 8,基于Simulink的PID、ADRC与MPC轨迹跟踪控制器仿真模型研究

    基于Springboot的个性化图书推荐系统。Javaee项目,springboot项目。

    重点:所有项目均附赠详尽的SQL文件,这一细节的处理,让我们的项目相比其他博主的作品,严谨性提升了不止一个量级!更重要的是,所有项目源码均经过我亲自的严格测试与验证,确保能够无障碍地正常运行。 1.项目适用场景:本项目特别适用于计算机领域的毕业设计课题、课程作业等场合。对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这些项目无疑是一个绝佳的选择,既能满足学术要求,又能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2.超值福利:所有定价为9.9元的项目,均包含完整的SQL文件。如需远程部署可随时联系我,我将竭诚为您提供满意的服务。在此,也想对一直以来支持我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你们的支持是我不断前行的动力! 3.求关注:如果觉得我的项目对你有帮助,请别忘了点个关注哦!你的支持对我意义重大,也是我持续分享优质资源的动力源泉。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与厚爱! 4.资源详情:https://blog.csdn.net/2301_78888169/article/details/144486173 更多关于项目的详细信息与精彩内容,请访问我的CSDN博客!

    Matlab实现Transformer-Adaboost时间序列预测的详细项目实例(含完整的程序,GUI设计和代码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一个利用Matlab实现Transformer-Adaboost结合的时间序列预测项目实例。项目涵盖Transformer架构的时间序列特征提取与建模,Adaboost集成方法用于增强预测性能,以及详细的模型设计思路、训练、评估过程和最终的GUI可视化。整个项目强调数据预处理、窗口化操作、模型训练及其优化(包括正则化、早停等手段)、模型融合策略和技术部署,如GPU加速等,并展示了通过多个评估指标衡量预测效果。此外,还提出了未来的改进建议和发展方向,涵盖了多层次集成学习、智能决策支持、自动化超参数调整等多个方面。最后部分阐述了在金融预测、销售数据预测等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可能性。 适合人群:具有一定编程经验的研发人员,尤其对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研究者和技术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该项目适用于需要进行高质量时间序列预测的企业或机构,比如金融机构、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电子商务公司。目标包括但不限于金融市场的波动性预测、电力负荷预估和库存管理。该系统可以部署到各类平台,如Linux服务器集群或云计算环境,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预测服务,并支持扩展以满足更高频率的数据吞吐量需求。 其他说明:此文档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分析,还有大量实用的操作指南,从项目构思到具体的代码片段都有详细记录,使用户能够轻松复制并改进这一时间序列预测方案。文中提供的完整代码和详细的注释有助于加速学习进程,并激发更多创新想法。

    液滴穿越障碍:从文献到案例的复现研究,液滴破裂与障碍物穿越:文献复现案例研究,液滴生成并通过障碍物破裂 该案例是文献复现,文献与案例一起 ,液滴生成; 障碍物破裂; 文献复现; 案例研究,液滴破

    液滴穿越障碍:从文献到案例的复现研究,液滴破裂与障碍物穿越:文献复现案例研究,液滴生成并通过障碍物破裂。 该案例是文献复现,文献与案例一起。 ,液滴生成; 障碍物破裂; 文献复现; 案例研究,液滴破裂:障碍挑战的文献复现案例

    蓝桥杯练习题_2.zip

    蓝桥杯算法学习冲刺(主要以题目为主)

    蓝桥杯笔记,用于个人学习进步.zip

    蓝桥杯算法学习冲刺(主要以题目为主)

    基于最小递归二乘法的MPC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优化 针对轮胎刚度时变特性提升模型精度与鲁棒性,仿真验证满足车辆低速高精度跟踪与高速稳定性提升 ,基于变预测时域MPC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与轮胎侧偏刚度优化提

    基于最小递归二乘法的MPC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优化 针对轮胎刚度时变特性提升模型精度与鲁棒性,仿真验证满足车辆低速高精度跟踪与高速稳定性提升。,基于变预测时域MPC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与轮胎侧偏刚度优化提升模型精度和鲁棒性,基于变预测时域的MPC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针对轮胎刚度时变的特点造成控制模型精度降低,基于最小递归二乘法(RLS)估算的轮胎侧偏刚度,提升了模型的控制精度和鲁棒性,通过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结果发现,改进后的轨迹跟踪控制器既满足了车辆低速行驶下的轨 迹跟踪精度,也一定程度上克服了高速下车辆容易失去稳定性的问题。 有详细的lunwen分析说明和资料,以及本人的,仿真包运行。 ,基于变预测时域的MPC; 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 轮胎刚度时变; 控制模型精度降低; 最小递归二乘法(RLS)估算; 模型控制精度和鲁棒性提升; carsim与simulink联合仿真; 轨迹跟踪控制器; 车辆稳定性。,基于变预测时域MPC的轮胎刚度自适应轨迹跟踪控制策略研究

    GMSK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基于FPGA设计与实验详解,GMSK调制解调技术详解:基于FPGA设计的实验文档与实践应用,GM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有详细实验文档 ,GM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

    GMSK调制解调技术研究:基于FPGA设计与实验详解,GMSK调制解调技术详解:基于FPGA设计的实验文档与实践应用,GM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有详细实验文档 ,GMSK调制解调; FPGA设计; 详细实验文档; 实验结果分析,GMSK调制解调技术:FPGA设计与实验详解

    (源码)基于Arduino和Python的Cansat卫星系统.zip

    # 基于Arduino和Python的Cansat卫星系统 ## 项目简介 本项目是一个Cansat卫星系统,旨在设计和实现一个小型卫星模型,通过火箭发射至1公里高空,并使用地面站接收其传输的数据。项目涉及Arduino编程、Python数据处理和可视化。 ## 主要特性和功能 1. 硬件组件 使用Arduino Nano作为Cansat的微控制器。 搭载BMP 280温度和压力传感器、ATGM336H GPS模块、LoRa通信模块等。 地面站使用Arduino Uno和LoRa通信模块接收数据。 2. 数据处理 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和可视化,包括数据清洗、计算风速、绘制温度、压力、风速和海拔随时间变化的图表等。 3. 通信与控制 通过LoRa模块实现Cansat与地面站之间的数据传输。 提供实时监视和记录数据的脚本。 ## 安装和使用步骤 ### 1. 硬件准备

    LongSung-USB-Drivers-V2.0-for-Windows

    U9300C 龙尚4G模块安装后模块才能正常使用,win7 win10驱动程序,支持USB转接板。

    (源码)基于Arduino平台的物联网温湿度监控系统.zip

    # 基于Arduino平台的物联网温湿度监控系统 ## 项目简介 这是一个基于Arduino平台的物联网温湿度监控项目,旨在通过简单的硬件设备实现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与远程管理。该项目适用于智能家居、农业种植等领域。 ## 项目的主要特性和功能 1. 温湿度数据采集通过Arduino板连接温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网络模块发送到服务器或远程终端。 3. 数据可视化可在电脑或移动设备端展示实时的温湿度数据。 4. 报警功能当温湿度数据超过预设阈值时,自动触发报警通知。 ## 安装使用步骤 前提假设用户已经下载了本项目的源码文件。以下是简单明了的安装使用步骤 1. 环境准备安装Arduino开发环境,配置必要的硬件接口。 2. 硬件连接将Arduino板与温湿度传感器、无线网络模块连接。 3. 代码上传将本项目提供的Arduino代码上传至Arduino板。

    基于需求响应与清洁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优化:综合成本与混合整数凸规划模型分析(matlab实现),基于需求响应与清洁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算法研究:网损与成本优化的仿真分析,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下计及需求

    基于需求响应与清洁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优化:综合成本与混合整数凸规划模型分析(matlab实现),基于需求响应与清洁能源接入的配电网重构算法研究:网损与成本优化的仿真分析,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下计及需求响应的配电网重构(matlab代码) 该程序复现《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下计及需求响应的配电网重构》,以考虑网损成本、弃风弃光成本和开关操作惩罚成本的综合成本最小为目标,针对配电网重构模型的非凸性,引入中间变量并对其进行二阶锥松弛,构建混合整数凸规划模型,采用改进的 IEEE33 节点配电网进行算例仿真,分析了需求响应措施和清洁能源渗透率对配电网重构结果的影响。 该程序复现效果和出图较好(详见程序结果部分),注释清楚,方便学习 ,高比例清洁能源; 需求响应; 配电网重构; 二阶锥松弛; 综合成本最小化; MATLAB代码; IEEE33节点配电网; 复现效果; 出图; 注释清楚。,Matlab代码复现:高比例清洁能源接入下的配电网重构模型与需求响应分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