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更多

在Java中通过Observable类和Observer接口实现了观察者模式。一个Observer对象监视着一个Observable对象的变化,当Observable对象发生变化时,Observer得到通知,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工作。例如在文档/视图结构中,文档被修改了,视图就会得到通知。

      java.util.Observable中有两个方法对Observer特别重要,一个是setChange()方法用来设置一个内部标志位注明数据发生了变化;一个是notifyObservers()方法会去调用一个列表中所有的Observer的update()方法,通知它们数据发生了变化。

      Observer通过Observable的addObserver()方法把自己添加到这个列表中。这个列表虽然由Observable拥有,但Observable并不知道到底有哪些Observer正在观察等待通知。Observable只提供一个方法让Observer能把自己添加进列表,并保证会去通知Observer发生了变化。通过这种机制,可以有任意多个Observer对Observable进行观察,而不影响Observable的实现。

 

一个简单例子:

import java.util.Observable;

 

public class SimpleObservable extends Observable

{

   private int data = 0;

 

   public int getData(){

       return data;

   }

 

   public void setData(int i){

       if(this.data != i){ this.data = i; setChange();}

          notifyObservers();

         //只有在setChange()被调用后,notifyObservers()才会去调用update(),否则什么都不干。

       }

   }

}

 

import java.util.Observable;

import java.util.Observer;

 

public class SimpleObserver implements Observer

{

   public SimpleObserver(SimpleObservable so){

      so.addObserver(this );

   }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Object arg/*任意对象,用于传递参数*/){

      System.out.println(“Data has changed to” + (SimpleObservable)o.getData());

   }

}

 

public class Simple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mpleObservable doc = new SimpleObservable ();

      SimpleObserver view = new SimpleObserver (doc);

      doc.setData(1);

      doc.setData(2);

      doc.setData(2);

      doc.setData(3);

   }

}

 

Data has changed to 1

Data has changed to 2  //第二次setData(2)时由于没有setChange,所以update没被调用

Data has changed to 3

 

      Observable类有两个私有变量。一个boolean型的标志位,setChange()将它设为真,只有它为真时,notifyObservers方法才会调用Observer的update方法,clearChange()设标志位为假,hasChange返回当前标志位的值。另一个是一个Vector,保存着一个所有要通知的Observer列表,addObserver添加Observer到列表,deleteObserver从列表中删除指定Observer,deleteObservers清空列表,countObservers返回列表中Observer的数目,在Observer对象销毁前一定要用deleteObserver将其从列表中删除,不然因为还存在对象引用的关系,Observer对象不会被垃圾收集,造成内存泄漏,并且已死的Observer仍会被通知到,有可能造成意料外的错误,而且随着列表越来越大,notifyObservers操作也会越来越慢。  

      Observable的所有方法都是同步的,保证了在一个线程对其标志位、列表进行操作时,不会有其它线程也在操作它。

      Observable的notifyObservers(Object obj)形式可以再调用update时将参数传进去。

通知顺序通常时越晚加入列表的越先通知。update会被依次调用,由于一个update返回后下一个update才被调用,这样当update中有大量操作时,最好将其中的工作拿到另一个线程或者Observer本身同时也是一个Thread类,Observer先挂起,在update中被唤醒,这样会有一个隐患,Observer线程还没来得及挂起,update就被调用了,通知消息就这样被错过了,一种解决办法是在Observer中实现一个同步的队列结构,并有一个类来封装参数,update实现一个参数类的对象把接收到的通知消息的参数封装在里面,然后把其加进队列,run方法从队列中移除参数对象,并进行处理,这保证了没有通知信息被丢失。

    在多线程时,只有Observer会与单线程不同,Observable不需任何改变来支持多线程,因为它又很多作为单独线程运作的Observer。

 

一个多线程例子: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SimpleObserverEx extends Thread implements Observer

{

   Queue queue;//利用一个消息队列来接收Observable的通知,保证消息不会丢失

 

   public void run(){

      while(true){

         ArgPack a = (ArgPack) queue.dequeue();

         Observable o = a.o;

         Object obj = a.arg;

         //…执行相应的工作

      }

   }

 

   public void update(Observable o, Object arg){

      ArgPack a = new ArgPack (o,arg);

      queue.queue(a);

   }

}

 

import java.util.*;

 

public class Queue extends LinkedLis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queue(Object o){

      addLast(o);

      notify();

   }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dequeue(){

      while(this.isEmpty()){

         try{

            wait();

         }

         catch(InterruptedException el){

         }

      }

      Object o;

      try{

         o =this.removeFirst();

      }

      catch(NoSuchElementException){

         o = null;

      }

      return o;

   }

}

 

public class ArgPack

{

   public Observable o;

   public Object obj;

   public ArgPack (Observable o,Object obj){

      this.o = o;this.obj = obj;

   }

}

 

Observable是一个类而不是一个接口这限制了它的使用,一个解决的办法是在一个Observable类中把我们的类包装进去(把我们的类实例当作Observable的域),因为Observable中的setChange是一个protected方法,我们没法在外面调用它。所以没法在我们的类中包装一个Observable,但是如果我们的类中同样也有protected方法,那这个办法就无法使用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zhouyongyang621/archive/2010/07/20/5750702.aspx

分享到:
评论
发表评论

文章已被作者锁定,不允许评论。

相关推荐

    Observer观察者模式

    Observer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定义一个订阅机制,可以在对象状态改变时通知多个“观察”该对象的其他对象。这个模式的核心概念是发布-订阅,即发布者(被观察对象)向订阅者(观察者)广播事件或...

    observer观察者模式

    observer观察者模式

    C#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纵横谈(19):(行为型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Level 300)

    **C#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纵横谈(19)**:**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行为型模式的一种,它在软件工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观察者模式是一种设计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

    (行为型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C#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行为型模式)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视频讲座下载

    Observer 观察者模式 示例 源码 ----设计模式

    2.Observer(观察者) 为那些在目标发生改变时需获得通知的对象定义一个更新接口。 3.ConcreteSubject(具体目标) 将有关状态存入各ConcreteObserver对象。 当它的状态发生改变时,向它的各个观察者发出通知。...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在观察者模式中,通常有两个主要角色:主题(Subject)和观察者(Observer)。主题是被观察的对象,它持有一个观察者列表,并负责通知这些观察者状态的变化。观察者是依赖主题的对象,当接收到主题的通知时,它们会...

    android Observer观察者模式实例详解

    通过事例和代码,详细介绍了Observer模式在android中的应用

    详解Java编程的Observer观察者设计模式

    这个模式的核心概念是一个主题(Subject)对象和一个或多个观察者(Observer)对象之间的关系,主题可以被多个观察者监视,当主题的状态发生改变时,会自动通知所有观察者。 在Java中,`java.beans....

    设计模式之略见一斑(Observer观察者模式)

    NULL 博文链接:https://lgh3292.iteye.com/blog/600905

    C#设计模式之Observer观察者模式解决牛顿童鞋成绩问题示例

    主要介绍了C#设计模式之Observer观察者模式解决牛顿童鞋成绩问题,简单讲述了观察者模式的原理并结合具体实例形式分析了使用观察者模式解决牛顿童鞋成绩问题的具体步骤相关操作技巧,并附带demo源码供读者下载参考,...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这种模式常用于实现事件驱动的系统或者...

    观察者(Observer)模式

    观察者(Observer)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你定义一个订阅机制,可以在对象状态改变时通知多个“观察”该对象的其他对象。在Java编程语言中,这种模式被内置在`java.util.Observable`和`java.util.Observer`类...

    设计模式C++学习之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设计模式C++学习之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Observer)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它定义了对象之间的一对多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被自动更新。这种模式在软件开发中广泛应用于事件处理和实时...

    Observer(观察者模式)学习源码

    - `addObserver(Observer o)`:添加一个新的观察者到观察者列表。 - `deleteObserver(Observer o)`:移除指定的观察者。 - `notifyObservers()`或`notifyObservers(Object arg)`:当被观察对象的状态改变时,调用...

    设计模式之观察者模式(Observer)

    观察者模式(Observer)是软件设计模式中的一种行为模式,其主要目的是在对象之间建立一种松散耦合的关系,使得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会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这种模式广泛应用于事件驱动...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