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328742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262)
- Java (20)
- 设计模式 (16)
- Oracle (13)
- Struts (1)
- 问题解决 (9)
- ibatis (2)
- Maven (5)
- Git (2)
- 实现原理 (6)
- 敏捷开发 (22)
- Spring (4)
- 算法 (8)
- MySQL (2)
- Java工具箱 (17)
- jQuery (1)
- 英语学习 (8)
- 杂谈 (15)
- 多线程 (15)
- Java解惑 (7)
- Linux (1)
- 重构36计 (6)
- 网络 (4)
- PHP (1)
- Socket (6)
- 面试 (1)
- JVM (14)
- 历史与故事 (5)
- 报表 (4)
- CMS (3)
- Windows (1)
- nginx (5)
- 架构设计 (7)
- RubyOnRails (2)
- Hadoop (8)
- Go (7)
- JS (1)
- Web (1)
- 项目实例 (5)
- ubuntu (4)
最新评论
-
jacking124:
按照你这个配置以后提示这个异常?Exception occur ...
Go语言学习:开发环境搭建及Hello World -
焦志广:
有请看http://jiaozhiguang-126-com. ...
Hadoop白皮书(1):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简介 -
w156445045:
Hadoop 有没windows环境下的配置呢,
谢谢。非常感 ...
Hadoop白皮书(1):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简介 -
xiangxm:
学习了。
Java 解惑知多少六 -
焦志广:
xhh_lite 写道怎么少了一个类?恩?不少啊,少那个类啊; ...
易学设计模式四 命令模式(Commond)
JDK 1.4
在2002年4月发布的JDK1.4中,正式引入了NIO。JDK在原有标准IO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组多路复用IO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一个Selector上挂接多个Channel,通过统一的轮询线程检测,每当有数据到达,触发监听事件,将事件分发出去,而不是让每一个channel长期消耗阻塞一个线程等待数据流到达。所以,只有在对资源争夺剧烈的高并发场景下,才能见到NIO的明显优势。
相较于面向流的传统方式这种面向块的访问方式会丢失一些简易性和灵活性。下面给出一个NIO接口读取文件的简单例子(仅示意用):
JDK 5.0
2004年9月起JDK 1.5发布,并正式更名到5.0。有个笑话说,软件行业有句话,叫做“不要用3.0版本以下的软件”,意思是说版本太小的话往往软件质量不过关——但是按照这种说法,JDK的原有版本命名方式得要到啥时候才有3.0啊,于是1.4以后通过版本命名方式的改变直接升到5.0了。
JDK 5.0不只是版本号命名方式变更那么简单,对于多线程编程来说,这里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JSR 133和JSR 166的正式发布。
JSR 133
JSR 133重新明确了Java内存模型,事实上,在这之前,常见的内存模型包括连续一致性内存模型和先行发生模型。
对于连续一致性模型来说,程序执行的顺序和代码上显示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于现代多核,并且指令执行优化的CPU来说,是很难保证的。而且,顺序一致性的保证将JVM对代码的运行期优化严重限制住了。
但是JSR 133指定的先行发生(Happens-before)使得执行指令的顺序变得灵活:
在同一个线程里面,按照代码执行的顺序(也就是代码语义的顺序),前一个操作先于后面一个操作发生
对一个monitor对象的解锁操作先于后续对同一个monitor对象的锁操作
对volatile字段的写操作先于后面的对此字段的读操作
对线程的start操作(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先于这个线程的其他任何操作
一个线程中所有的操作先于其他任何线程在此线程上调用 join()方法
如果A操作优先于B,B操作优先于C,那么A操作优先于C
而在内存分配上,将每个线程各自的工作内存(甚至包括)从主存中独立出来,更是给JVM大量的空间来优化线程内指令的执行。主存中的变量可以被拷贝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去单独执行,在执行结束后,结果可以在某个时间刷回主存:
但是,怎样来保证各个线程之间数据的一致性?JLS给的办法就是,默认情况下,不能保证任意时刻的数据一致性,但是通过对 synchronized、volatile和final这几个语义被增强的关键字的使用,可以做到数据一致性。要解释这个问题,不如看一看经典的 DCL(Double Check Lock)问题: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如果不对instance声明的地方使用volatile关键字,JVM将不能保证getInstance方法获取到的 instance是一个完整的、正确的instance,而volatile关键字保证了instance的可见性,即能够保证获取到当时真实的 instance对象。
但是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对于上例中的element而言,如果没有volatile和final修饰,element里的name也无法在前文所述的instance返回给外部时的可见性。如果element是不可变对象,使用final也可以保证它在构造方法调用后的可见性。
对于volatile的效果,很多人都希望有一段简短的代码能够看到,使用volatile和不使用volatile的情况下执行结果的差别。可惜这其实并不好找。这里我给出这样一个不甚严格的例子:
代码中存在两个线程,一个线程通过一个死循环不断在变换boolValue的取值;另一个线程每100毫秒执行 “boolValue==!boolValue”,这行代码会取两次boolValue,可以想象的是,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这两次取boolValue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打印“WTF!”。
但是,上面的情况是对boolValue使用volatile修饰保证其可见性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果不对boolValue使用volatile修饰,运行时就一次不会出现(起码在我的电脑上)打印“WTF!”的情形,换句话说,这反而是不太正常的,我无法猜测JVM做了什么操作,基本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用volatile修饰的时候,boolValue在获取的时候,并不能总取到最真实的值。
JSR 166
JSR 166的贡献就是引入了java.util.concurrent这个包。前面曾经讲解过AtomicXXX类这种原子类型,内部实现保证其原子性的其实是通过一个compareAndSet(x,y)方法(CAS),而这个方法追踪到最底层,是通过CPU的一个单独的指令来实现的。这个方法所做的事情,就是保证在某变量取值为x的情况下,将取值x替换为y。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任何加锁的行为,所以一般它的性能要比使用synchronized高。
Lock-free算法就是基于CAS来实现原子化“set”的方式,通常有这样两种形式:
不过,对CAS的使用并不总是正确的,比如ABA问题。我用下面这样一个栈的例子来说明:
线程t1先查看了一下栈的情况,发现栈里面有A、B两个元素,栈顶是A,这是它所期望的,它现在很想用CAS的方法把A pop出去。
这时候线程t2来了,它pop出A、B,又push一个C进去,再把A push回去,这时候栈里面存放了A、C两个元素,栈顶还是A。
t1开始使用CAS:head.compareAndSet(A,B),把A pop出去了,栈里就剩下B了,可是这时候其实已经发生了错误,因为C丢失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因为对t1来说,它两次都查看到栈顶的A,以为期间没有发生变化,而实际上呢?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C进来、B出去了,但是t1它只看栈顶是A,它并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常见的办法是使用一个计数器,对这个栈只要有任何的变化,就触发计数器+1,t1在要查看A的状态,不如看一下计数器的情况,如果计数器没有变化,说明期间没有别人动过这个栈。JDK 5.0里面提供的AtomicStampedReference就是起这个用的。
使用immutable对象的拷贝(比如CopyOnWrite)也可以实现无锁状态下的并发访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这样一个链表,每一个节点包含两个值,现在我要把中间一个节点(2,3)替换成(4,5),不使用同步的话,我可以这样实现:
构建一个新的节点连到节点(4,6)上,再将原有(1,1)到(2,3)的指针指向替换成(1,1)到(4,5)的指向。
除了这两者,还有很多不用同步来实现原子操作的方法,比如我曾经介绍过的Peterson算法。
以下这个表格显示了JDK 5.0涉及到的常用容器:
其中:
unsafe这一列的容器都是JDK之前版本有的,且非线程安全的;
synchronized这一列的容器都是JDK之前版本有的,且通过synchronized的关键字同步方式来保证线程安全的;
concurrent pkg一列的容器都是并发包新加入的容器,都是线程安全,但是都没有使用同步来实现线程安全。
再说一下对于线程池的支持。在说线程池之前,得明确一下Future的概念。Future也是JDK 5.0新增的类,是一个用来整合同步和异步的结果对象。一个异步任务的执行通过Future对象立即返回,如果你期望以同步方式获取结果,只需要调用它的 get方法,直到结果取得才会返回给你,否则线程会一直hang在那里。Future可以看做是JDK为了它的线程模型做的一个部分修复,因为程序员以往在考虑多线程的时候,并不能够以面向对象的思路去完成它,而不得不考虑很多面向线程的行为,但是Future和后面要讲到的Barrier等类,可以让这些特定情况下,程序员可以从繁重的线程思维中解脱出来。把线程控制的部分和业务逻辑的部分解耦开。
上面的代码是一个最简单的线程池使用的例子,线程池接受提交上来的任务,分配给池中的线程去执行。对于任务压力的情况,JDK中一个功能完备的线程池具备这样的优先级处理策略:
请求到来首先交给coreSize内的常驻线程执行
如果coreSize的线程全忙,任务被放到队列里面
如果队列放满了,会新增线程,直到达到maxSize
如果还是处理不过来,会把一个异常扔到RejectedExecutionHandler中去,用户可以自己设定这种情况下的最终处理策略
对于大于coreSize而小于maxSize的那些线程,空闲了keepAliveTime后,会被销毁。观察上面说的优先级顺序可以看到,假如说给ExecutorService一个无限长的队列,比如LinkedBlockingQueue,那么maxSize>coreSize就是没有意义的。
ref: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209/357617_2.htm
在2002年4月发布的JDK1.4中,正式引入了NIO。JDK在原有标准IO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组多路复用IO的解决方案。
通过在一个Selector上挂接多个Channel,通过统一的轮询线程检测,每当有数据到达,触发监听事件,将事件分发出去,而不是让每一个channel长期消耗阻塞一个线程等待数据流到达。所以,只有在对资源争夺剧烈的高并发场景下,才能见到NIO的明显优势。
相较于面向流的传统方式这种面向块的访问方式会丢失一些简易性和灵活性。下面给出一个NIO接口读取文件的简单例子(仅示意用):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nio.ByteBuffer; import java.nio.channels.FileChannel; public class NIO { public static void nioRead(String file) throws IOException { FileInputStream in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FileChannel channel = in.getChannel(); ByteBuffer buffer = ByteBuffer.allocate(1024); channel.read(buffer); byte[] b = buffer.array(); System.out.println(new String(b)); channel.close(); } }
JDK 5.0
2004年9月起JDK 1.5发布,并正式更名到5.0。有个笑话说,软件行业有句话,叫做“不要用3.0版本以下的软件”,意思是说版本太小的话往往软件质量不过关——但是按照这种说法,JDK的原有版本命名方式得要到啥时候才有3.0啊,于是1.4以后通过版本命名方式的改变直接升到5.0了。
JDK 5.0不只是版本号命名方式变更那么简单,对于多线程编程来说,这里发生了两个重大事件,JSR 133和JSR 166的正式发布。
JSR 133
JSR 133重新明确了Java内存模型,事实上,在这之前,常见的内存模型包括连续一致性内存模型和先行发生模型。
对于连续一致性模型来说,程序执行的顺序和代码上显示的顺序是完全一致的。这对于现代多核,并且指令执行优化的CPU来说,是很难保证的。而且,顺序一致性的保证将JVM对代码的运行期优化严重限制住了。
但是JSR 133指定的先行发生(Happens-before)使得执行指令的顺序变得灵活:
在同一个线程里面,按照代码执行的顺序(也就是代码语义的顺序),前一个操作先于后面一个操作发生
对一个monitor对象的解锁操作先于后续对同一个monitor对象的锁操作
对volatile字段的写操作先于后面的对此字段的读操作
对线程的start操作(调用线程对象的start()方法)先于这个线程的其他任何操作
一个线程中所有的操作先于其他任何线程在此线程上调用 join()方法
如果A操作优先于B,B操作优先于C,那么A操作优先于C
而在内存分配上,将每个线程各自的工作内存(甚至包括)从主存中独立出来,更是给JVM大量的空间来优化线程内指令的执行。主存中的变量可以被拷贝到线程的工作内存中去单独执行,在执行结束后,结果可以在某个时间刷回主存:
但是,怎样来保证各个线程之间数据的一致性?JLS给的办法就是,默认情况下,不能保证任意时刻的数据一致性,但是通过对 synchronized、volatile和final这几个语义被增强的关键字的使用,可以做到数据一致性。要解释这个问题,不如看一看经典的 DCL(Double Check Lock)问题:
public class DoubleCheckLock { private volatile static DoubleCheckLock instance; // Do I need add "volatile" here? private final Element element = new Element(); // Should I add "final" here? Is a "final" enough here? Or I should use "volatile"? private DoubleCheckLock() { } public static DoubleCheckLock getInstance() { if (null == instance) synchronized (DoubleCheckLock.class) { if (null == instance) instance = new DoubleCheckLock(); //the writes which initialize instance and the write to the instance field can be reordered without "volatile" } return instance; } public Element getElement() { return element; } } class Element { public String name = new String("abc"); }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如果不对instance声明的地方使用volatile关键字,JVM将不能保证getInstance方法获取到的 instance是一个完整的、正确的instance,而volatile关键字保证了instance的可见性,即能够保证获取到当时真实的 instance对象。
但是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对于上例中的element而言,如果没有volatile和final修饰,element里的name也无法在前文所述的instance返回给外部时的可见性。如果element是不可变对象,使用final也可以保证它在构造方法调用后的可见性。
对于volatile的效果,很多人都希望有一段简短的代码能够看到,使用volatile和不使用volatile的情况下执行结果的差别。可惜这其实并不好找。这里我给出这样一个不甚严格的例子:
public class Volati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inal Volatile volObj = new Volatile(); Thread t2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volObj.check(); } } }; t2.start(); Thread t1 = new Thread() { public void run() { while (true) { volObj.swap(); } } }; t1.start(); } boolean boolValue;// use volatile to print "WTF!" public void check() { if (boolValue == !boolValue) System.out.println("WTF!"); } public void swap() { try { Thread.sleep(1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boolValue = !boolValue; } }
代码中存在两个线程,一个线程通过一个死循环不断在变换boolValue的取值;另一个线程每100毫秒执行 “boolValue==!boolValue”,这行代码会取两次boolValue,可以想象的是,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这两次取boolValue结果不一致的情况,那么这个时候就会打印“WTF!”。
但是,上面的情况是对boolValue使用volatile修饰保证其可见性的情况下出现的,如果不对boolValue使用volatile修饰,运行时就一次不会出现(起码在我的电脑上)打印“WTF!”的情形,换句话说,这反而是不太正常的,我无法猜测JVM做了什么操作,基本上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没有用volatile修饰的时候,boolValue在获取的时候,并不能总取到最真实的值。
JSR 166
JSR 166的贡献就是引入了java.util.concurrent这个包。前面曾经讲解过AtomicXXX类这种原子类型,内部实现保证其原子性的其实是通过一个compareAndSet(x,y)方法(CAS),而这个方法追踪到最底层,是通过CPU的一个单独的指令来实现的。这个方法所做的事情,就是保证在某变量取值为x的情况下,将取值x替换为y。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任何加锁的行为,所以一般它的性能要比使用synchronized高。
Lock-free算法就是基于CAS来实现原子化“set”的方式,通常有这样两种形式: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tomic.AtomicInteger; public class LockFree { private AtomicInteger max = new AtomicInteger(); // type A public void setA(int value) { while (true) { // 1.circulation int currentValue = max.get(); if (value > currentValue) { if (max.compareAndSet(currentValue, value)) // 2.CAS break; // 3.exit } else break; } } // type B public void setB(int value) { int currentValue; do { // 1.circulation currentValue = max.get(); if (value <= currentValue) break; // 3.exit } while (!max.compareAndSet(currentValue, value)); // 2.CAS } }
不过,对CAS的使用并不总是正确的,比如ABA问题。我用下面这样一个栈的例子来说明:
线程t1先查看了一下栈的情况,发现栈里面有A、B两个元素,栈顶是A,这是它所期望的,它现在很想用CAS的方法把A pop出去。
这时候线程t2来了,它pop出A、B,又push一个C进去,再把A push回去,这时候栈里面存放了A、C两个元素,栈顶还是A。
t1开始使用CAS:head.compareAndSet(A,B),把A pop出去了,栈里就剩下B了,可是这时候其实已经发生了错误,因为C丢失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因为对t1来说,它两次都查看到栈顶的A,以为期间没有发生变化,而实际上呢?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变化,C进来、B出去了,但是t1它只看栈顶是A,它并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最常见的办法是使用一个计数器,对这个栈只要有任何的变化,就触发计数器+1,t1在要查看A的状态,不如看一下计数器的情况,如果计数器没有变化,说明期间没有别人动过这个栈。JDK 5.0里面提供的AtomicStampedReference就是起这个用的。
使用immutable对象的拷贝(比如CopyOnWrite)也可以实现无锁状态下的并发访问。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有这样一个链表,每一个节点包含两个值,现在我要把中间一个节点(2,3)替换成(4,5),不使用同步的话,我可以这样实现:
构建一个新的节点连到节点(4,6)上,再将原有(1,1)到(2,3)的指针指向替换成(1,1)到(4,5)的指向。
除了这两者,还有很多不用同步来实现原子操作的方法,比如我曾经介绍过的Peterson算法。
以下这个表格显示了JDK 5.0涉及到的常用容器:
其中:
unsafe这一列的容器都是JDK之前版本有的,且非线程安全的;
synchronized这一列的容器都是JDK之前版本有的,且通过synchronized的关键字同步方式来保证线程安全的;
concurrent pkg一列的容器都是并发包新加入的容器,都是线程安全,但是都没有使用同步来实现线程安全。
再说一下对于线程池的支持。在说线程池之前,得明确一下Future的概念。Future也是JDK 5.0新增的类,是一个用来整合同步和异步的结果对象。一个异步任务的执行通过Future对象立即返回,如果你期望以同步方式获取结果,只需要调用它的 get方法,直到结果取得才会返回给你,否则线程会一直hang在那里。Future可以看做是JDK为了它的线程模型做的一个部分修复,因为程序员以往在考虑多线程的时候,并不能够以面向对象的思路去完成它,而不得不考虑很多面向线程的行为,但是Future和后面要讲到的Barrier等类,可以让这些特定情况下,程序员可以从繁重的线程思维中解脱出来。把线程控制的部分和业务逻辑的部分解耦开。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Callabl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ionException;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ervic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Future; public class FutureUsag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Callable<Object> task = new Callable<Object>() {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Thread.sleep(4000); Object result = "finished"; return result; } }; Future<Object> future = executor.submit(task); System.out.println("task submitted"); try { System.out.println(future.get());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 // Thread won't be destroyed. } }
上面的代码是一个最简单的线程池使用的例子,线程池接受提交上来的任务,分配给池中的线程去执行。对于任务压力的情况,JDK中一个功能完备的线程池具备这样的优先级处理策略:
请求到来首先交给coreSize内的常驻线程执行
如果coreSize的线程全忙,任务被放到队列里面
如果队列放满了,会新增线程,直到达到maxSize
如果还是处理不过来,会把一个异常扔到RejectedExecutionHandler中去,用户可以自己设定这种情况下的最终处理策略
对于大于coreSize而小于maxSize的那些线程,空闲了keepAliveTime后,会被销毁。观察上面说的优先级顺序可以看到,假如说给ExecutorService一个无限长的队列,比如LinkedBlockingQueue,那么maxSize>coreSize就是没有意义的。
ref:http://developer.51cto.com/art/201209/357617_2.htm
发表评论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九:Mina窥探
2012-10-29 14:54 1019一直以来的多线程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八:ReentrantReadWriteLock
2012-10-29 14:23 901说到ReentrantReadWriteLock,首先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七:ReentrantLock
2012-10-29 13:56 914之前总结了部分无锁机制的多线程基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利用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六:synchronized(2)
2012-10-27 22:36 840早在总结一时,我就尽量的把synchronized的重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五:atomic
2012-10-26 17:41 909在简单介绍java.util.concurrent.a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四:ThreadLocal
2012-10-22 11:34 818说到ThreadLocal,首先说说这个类的命名。直观上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三: volatile
2012-10-22 11:34 845前面的两篇总结简单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二: Thread
2012-10-22 11:34 944对于Thread来说只想说两 ... -
Java多线程基础总结一: synchronized
2012-10-21 14:21 816最近写关于并发的小应用,才发现真的该好好的正视jav ... -
Java多线程发展简史(4)
2012-09-25 14:00 953JDK 6.0 JDK 6.0对锁做了一些优化,比如锁自旋、 ... -
Java多线程发展简史(2)
2012-09-24 17:29 824JDK 1.2 1998年年底的JDK1.2 ... -
Java多线程发展简史(1)
2012-09-24 16:31 744引言 首先问这样一个 ... -
Java 多线程的同步示例及对象锁机制
2012-09-22 16:49 1354java多线程的同步依靠的是对象锁机制,synchronize ... -
Java ThreadLocal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2012-08-29 18:37 4295ThreadLocal是什么 早在JDK 1.2的版本中 ...
相关推荐
《狂神说Java-多线程课程全部代码》是一个涵盖了Java多线程和并发编程的实战教程资源。这个压缩包包含了一系列的示例代码(如demo01),旨在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和掌握Java中的多线程技术及其在并发环境中的应用。 ...
1.4 Java发展简史 1.5 关于Java的常见误解 第2章 Java程序设计环境 第3章 Java基本的程序设计程序 第4章 对象与类 第5章 继承 第6章 接口与内部类 第7章 图形程序设计 第8章 事件处理 第9章 Swing用户界面组件 第10...
1.4 Java发展简史 1.5 关于Java的常见误解 第2章 Java 程序设计环境 第3章 Java基本的程序设计程序 第4章 对象与类 第5章 继承 第6章 接口与内部类 第7章 图形程序设计 第8章 事件处理 第9章 Swing用户界面组件 第...
Jav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编程语言,以其平台独立性、面向对象的设计、简洁性、健壮性、安全性、解释性、多线程处理能力和动态特性著称。自1995年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发布以来,Java经历了多次重要更新,持续推动其...
1.4 Java发展简史 1.5 关于Java的常见误解 第2章 Java程序设计环境 第3章 Java基本的程序设计程序 第4章 对象与类 第5章 继承 第6章 接口与内部类 第7章 图形程序设计 第8章 事件处理 第9章 Swing用户界面组件 第10...
1.4 Java发展简史 1.5 关于Java的常见误解 第2章 Java程序设计环境 第3章 Java基本的程序设计程序 第4章 对象与类 第5章 继承 第6章 接口与内部类 第7章 图形程序设计 第8章 事件处理 第9章 Swing用户界面组件 第10...
1.4 Java发展简史 1.5 关于Java的常见误解 第2章 Java程序设计环境 第3章 Java基本的程序设计程序 第4章 对象与类 第5章 继承 第6章 接口与内部类 第7章 图形程序设计 第8章 事件处理 第9章 Swing用户界面组件 第10...
Java是Sun公司开发的一种高级编程语言,具有跨平台、安全、面向对象、简单、高性能、分布式、多线程和健壮性等特性。Jav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91年,当时James Gosling率领的Sun公司工程师小组想要设计一种小型计算机...
Java的发展简史始于1991年,由SUN Microsystems公司的James Gosling、Bill Joe等人在开发名为Oak的软件时诞生。虽然最初目标并未成功,但 Oak 后来演变为Java,迅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Java因其特性被众多著名公司...
Java的特性和优势包括自动内存管理(垃圾回收)、多线程支持、丰富的类库以及强大的异常处理机制,这些特性使得Java在各种应用场景中表现出色。 了解Java应用程序的运行机制至关重要。Java程序在运行时需要JRE...
Java的发展简史表明,其名称来源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岛屿,同时又与程序员喜爱的咖啡相关。Java在互联网时代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其跨平台特性,允许程序在不同操作系统上运行而无需重新编译。自1995年发布以来,Java已经...
1. **JAVA语言发展简史** - JAVA起初名为Oak,由Sun公司的Green Team小组创建,最初设计用于嵌入式系统。 - 1994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Oak被重新定位并更名为JAVA,适应网络环境,因其在网络上的优势迅速获得广泛...
2. Java语言特性:Java是一门简单、面向对象、健壮、安全、解释执行、与平台无关、支持多线程和动态的编程语言。这些特性让Java成为开发企业级应用和移动应用的理想选择。 3. Java程序运行机制:Java程序通过Java...
JAVA的发展简史可追溯到1995年,由Sun Microsystems推出,其设计理念是“一次编写,到处运行”。JAVA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它具有跨平台性、安全性和高性能,同时提供了丰富的类库。JAVA分为多个版本,如JDK(Java ...
- **多线程**:Java内置了对多线程的支持,可以轻松地开发出高性能的应用程序。 - **动态性**:Java具有高度动态性,可以通过反射机制在运行时获取类的信息,并通过动态代理等方式实现动态绑定。 - **体系结构中立...
- **多线程能力**:Java的多线程模型允许开发者编写高效且响应迅速的应用程序,尤其是在多核处理器环境中。 - **操作系统特定的多线程机制**:虽然Java本身提供了跨平台的多线程支持,但是底层的线程实现会根据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