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了一台 IBM 的老服务器折腾了一下,学习了一下 Linux 技术。这台服务器很老了,在安装 CentOS 时候,经过已经信息查询,内存竟然还有 8G,如此老的服务器还有这么高的配置,当年得买多少钱啊。该服务器配置为 4 颗志强 3.0G CPU,都为单核,内存为 8G,不过貌似是 DDR266 的,汗。服务器上硬盘为两块 10k 转 146G SCIS,做了个 RAID 1,还有个存储,上面还有 4 块这样的硬盘,先用服务器上这两块吧,不够了再说。
给服务器上了电,做了根网线从机架上布了一下线,接到外网交换机上,开机研究。
先是安装了 CentOS 6.0 的 64 位版,既然都是 8G 内存了,不跑 64 位浪费了。可是后来启动时候提示:
kernel requires an x86_64 cpu, but only detected an i686 cpu unable to boot – please use a kernel appropriate for your cpu
汗了,CPU 不支持 64 位的啊,啥时候的配置啊,用 CPU-Z 查看,支持的指令集只有 “MMX,SSE(1,2)”,够老了。无奈,只有重新下载了 CentOS 6.0 for i386 版本,即 32 位版本。
再次安装,又提示:
Marking TSC unstable due to check_tsc_sync_source failed
崩溃了,估计是内核比较新,这个机器硬件不支持了。没法,值得找了个比 6.0 更老的 5.6 版本,安装就一切正常了。
但是呢,由于对 Linux 极其不熟悉,故只能硬着头皮安装了 Windows server 2003 版本,在这个环境下安装 vmware,再在里面安装 32 位的 CentOS 6.0,这样就能够很好的学习、管理、研究。
绕了半天,终于扯到正题了,安装了 CentOS 6.0 后,发现远程管理的方式只有 SSH 方式。于是想像 Windows 一样有个远程桌面,搜索了半天,发现有几个软件可以实现,但是貌似 VNC 口碑比较好,于是就拿这个软件来研究了。
进入终端管理(Terminal),开始一步步的安装操作。PS:实际上,每次进入 Linux,即使是处在了桌面环境,但是只要进行一些安装操作,都得到终端下输入指令,极少情况是使用图形化界面的,故本人觉得远程桌面对于 Linux 来说意义不大,用 SSH 方式操作跟在终端下是一样的,所以用这个 VNC 再到 Linux 环境下再启动终端来执行指令,真有点放屁脱裤子,呵呵。
当然这里讲解的是一种方法。VNC 配置网上搜了有很多,但是貌似写的都不够基础,这里仔细按步骤记录一下。
一、安装 VNC
首先检查一下本机是否安装了 VNC,默认情况下,CentOS 6.0 是没有安装的。
检查是否安装,输入:
1
|
[root@localhost ~]# rpm -q vnc vnc-server |
得到:
1
2
|
package vnc is not installed package vnc-server is not installed |
提示没有安装,那么就开始安装,输入:
1
|
[root@localhost ~]# yum install vnc vnc-server |
注:如果是 Ubuntu 则输入:
1
|
[root@localhost ~]# apt-get install vnc vnc-server |
在一串指令提示后,会让你确认一些选项,输入两次 “Y” 并确认,稍作等待,提示 “Complete!” 即完成安装。
二、设置 VNC 密码
启动 VNC,输入:
1
|
[root@localhost ~]# vncserver |
此时会提示你输入密码,因为是第一次配置。重复输入两次即可。
三、配置桌面类型
设置一下远程桌面使用那个类型的桌面,分辨率多少等等。输入:
1
|
[root@localhost ~]# vi ~/.vnc/xstartup |
得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
#!/bin/sh vncconfig -iconic & unset SESSION_MANAGER unset DBUS_SESSION_BUS_ADDRESS OS=`uname -s` if [ $OS = 'Linux' ]; then
case "$WINDOWMANAGER" in
*gnome*)
if [ -e /etc/SuSE-release ]; then
PATH=$PATH:/opt/gnome/bin
export PATH
fi
;;
esac
fi if [ -x /etc/X11/xinit/xinitrc ]; then
exec /etc/X11/xinit/xinitrc
fi if [ -f /etc/X11/xinit/xinitrc ]; then
exec sh /etc/X11/xinit/xinitrc
fi [ -r $HOME/.Xresources ] && xrdb $HOME/.Xresources xsetroot -solid grey xterm -geometry 80x24+10+10 -ls -title "$VNCDESKTOP Desktop" &
twm & |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 Linux 桌面都是 “Gnome” 桌面,故配置成这个桌面比较习惯。
按 “i” 键进入编辑状态,主要修改最后两行。改为:
1
2
3
4
|
# xterm -geometry 80x24+10+10 -ls -title "$VNCDESKTOP Desktop" & # twm & gnome-session & |
一看便知,将配置文件的最后两行注释掉,并且加入了一行代码,表明使用的是 “Gnome” 桌面。
输入完毕,按 “ESC” 键退出编辑状态,再输入:
1
|
:wq |
“w” 表示写,即保存配置,“q” 表示退出。
四、配置登录帐号、桌面分辨率、连接方式
输入:
1
|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vncservers |
出现如下提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
# The VNCSERVERS variable is a list of display:user pairs. # # Uncomment the lines below to start a VNC server on display :2 # as my 'myusername' (adjust this to your own). You will also # need to set a VNC password; run 'man vncpasswd' to see how # to do that. # # DO NOT RUN THIS SERVICE if your local area network is # untrusted! For a secure way of using VNC, see this URL: # Use "-nolisten tcp" to prevent X connections to your VNC server via TCP. # Use "-localhost" to prevent remote VNC clients connecting except when # doing so through a secure tunnel. See the "-via" option in the # `man vncviewer' manual page. # VNCSERVERS="2:myusername" # VNCSERVERARGS[2]="-geometry 800x600 -nolisten tcp -localhost" |
重点编辑最后两行,将这两行注释去掉,得到:
1
2
|
VNCSERVERS= "1:root"
VNCSERVERARGS[1]= "-geometry 1024x768"
|
这里是只有一个帐号登录,设置分辨率为1024*768,如果你有多个帐号,则按照下面格式配置。
1
2
3
4
|
VNCSERVERS= "1:user1 2:user2 3:user3"
VNCSERVERARGS[1]= "-geometry 1024×768"
VNCSERVERARGS[2]= "-geometry 1024×768"
VNCSERVERARGS[3]= "-geometry 800×600 -depth 24 -nolisten tcp -nohttpd -localhost"
|
解释一下这个文件:
VNCSERVERS 这一行是配置在系统启动时启动几个 VNC server,上面的例子里运行了三个 VNC server,其中 user1 在 display :1,user2 在 display :2,user3 在 display :3。
VNCSERVERARGS 这三行,分别为 VNC server 1, 2, 3 配置启动参数,上面的例子里对 user1 和 user2 使用屏幕分辨率 1024×768,对 user3 使用 800×600,24 色,不支持 tcp,不支持 http 连接,只能在本地测试访问。
注释:在启动 VNCserver 时,你也可以为 server 指定一个 display 参数。你可以把 display 理解为一个桌面,每个用户都可以有自己的桌面。VNC 客户端在连接时,可以指定连接到哪个桌面上。在系统中,display 号不能重复,也就是说,如果有用户已经建立了名为 “:1” 的 display,另外一个用户就不能再使用 “:1” 了,他可以使用 “:2”。
指定 display 号码的启动 VNC server 的命令是:
1
|
vncserver:1 |
五、配置防火墙,允许 VNC 连接
VNC server 监听的端口从 5900 开始,display:1 的监听 5901,display:2 监听 5902,以此类推。CentOS 的防火墙缺省是不允许连接这些端口的,所以需要使用下面的步骤打开防火墙(需要 root 权限):
输入编辑:
1
|
[root@localhost ~]# vi /etc/sysconfig/iptables |
得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
# Firewall configuration written by system-config-firewall # Manual customization of this file is not recommended. *filter :INPUT ACCEPT [0:0] :FORWARD ACCEPT [0:0] :OUTPUT ACCEPT [0:0] -A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A 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A FORWARD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OMMIT |
上面我们只添加了一个 root 帐号和桌面 1,所以这里按照上面的规则,添加一个 “5901” 端口号即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
# Firewall configuration written by system-config-firewall # Manual customization of this file is not recommended. *filter :INPUT ACCEPT [0:0] :FORWARD ACCEPT [0:0] :OUTPUT ACCEPT [0:0] -A INPUT -m state --state ESTABLISHED,RELATED -j ACCEPT -A INPUT -p icmp -j ACCEPT -A INPUT -i lo -j ACCEPT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22 -j ACCEPT -A INPUT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p tcp --dport 5901 -j ACCEPT -A INPUT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A FORWARD -j REJECT --reject-with icmp-host-prohibited COMMIT |
即添加了上述代码的第 11 行。
六、重启防火墙
配置就算完毕了,需要重启一下防火墙才能使最后那个端口号的配置正常。
1
2
3
4
5
|
[root@localhost ~]# /sbin/service iptables restart iptables:清除防火墙规则:[确定] iptables:将链设置为政策 ACCEPT:filter [确定] iptables:正在卸载模块:[确定] iptables:应用防火墙规则:[确定] |
现在重启防火墙完毕后,你就可以使用 VNC 客户端连接了,连接时候必须注意主机 IP 地址后面必须加桌面号,例如这样连接:
192.168.1.2:1
跟输入端口号是一样的,但是这里是桌面号,记住。
七、设置 VNC 自动启动
虽然上面配置是可以使用了,但是你一旦重启服务器后,VNC 的服务又会停止,得手动来启,不方便,虽说服务器不能老是启动,但是重启的时候还是有的,为了方便,你需要将 VNC 服务设置为自动自动。
方法很多,你可以在图形化的界面下打开服务窗口,然后将 VNC 服务设为自动。既然这里都是在用终端下的命令行形式,就继续沿用这个方式吧。
1
|
[root@localhost ~]# chkconfig vncserver on |
好了,所有配置完毕,各位可以享用 VNC 带来的远程控制功能了。
更为简洁的方法:来自
http://www.casparant.com/posts/it-is-very-easy-to-configure-vncserver-in-centos.html
原来在CentOS中配置VNCServer很容易
服务器是CentOS5.2,准备开启VNC服务。想起当年在Ubuntu下配置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估计着在CentOS上也不会容易。
没想到如此简单:
服务器在安装时已经装好了VNCServer,接下去只要编辑/etc/sysconfig/vncservers
文件中的VNCSERVERS
字段(确保取消了这行的注释):
VNCSERVERS="1:root 2:user1 3:user2 4:blablabla"
如果只要为单个用户开启VNC服务,只需按照PORT:USERNAME的格式修改,如果为多个用户开启VNC服务,则用空格隔开即可。
如果需要修改分辨率,设置是否允许通过TCP登录、是否允许通过Web登录以及是否允许不安全TCP tunel登录,则修改VNCSERVERARGS[2]
字段:
VNCSERVERARGS[2]="-geometry 1024x768 -nolisten tcp -nohttpd -localhost"
注意按照注释提示,酌情修改。
如果系统开启了防火墙,还要把5901~590x端口(取决于你为多少个用户开启VNC服务,如果VNC第一个端口开放,则为5901,以此类推)打开,至于是开启TCP端口还是UDP端口,按照自己的设置来修改。
修改完毕后,把vncserver加入开机自动启动:
chkconfig vncserver on
或者手动往rc2~5.d/
中加入vncserver的链接。
同时仍然要注意使用vncpasswd
修改密码,并且修改~/.vnc/xstartup
,注释最后两行,添加一行gnome-session &
# xterm -geometry 80x24+10+10 -ls -title "$VNCDESKTOP Desktop" & # twm & gnome-session &
从此每个用户都顺利过上了vnc登录生活…
自己的实践(如何在Windows 7和Ubuntu上使用VNC远程连接CentOS)
Win7
下载UltraVNC(Real VNC有点问题,我没有试验成功)
打开UltraVNC,设置VNC Server为“133.133.10.50:1”,其中133.133.10.50是CentOS的ip,1代表在VNCSERVERS="1:root 2:user1 3:user2 4:blablabla"里设置的root
然后connect就行了
Ubuntu
打开Remote Desktop Viewer
点Connect,然后选择Protocol为VNC,设置Host为133.133.10.50:1
点连接,然后输入密码即可
相关推荐
CentOS 6.0 VNC远程桌面配置 本文将指导读者如何在 CentOS 6.0 系统中配置 VNC 远程桌面,以便用户可以通过 VNC 客户端远程连接到 Linux 系统的图形界面。 一、VNC 服务器安装和配置 1. 检查 Linux 系统是否安装 ...
CentOS 6.0 下 vncserver 安装配置 Centos 6.0 下 vncserver 安装配置是一种远程桌面连接解决方案。通过安装和配置 vncserver,可以实现在服务器上远程桌面连接,提高工作效率和灵活性。 一、安装必要的软件包 ...
本文实例讲述了Centos中VNC远程桌面程序的安装与使用方法。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具体如下: 这里以centos 6.5为例 安装GNOME桌面环境 yum groupinstall X Window System Desktop CentOS安装Xfce桌面环境,可选 ...
通过上述步骤,初学者可以成功地在VirtualBox虚拟机中安装并配置CentOS 5.4操作系统及其常用的服务和工具,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建议关注CentOS的最新版本以及相关的...
而在CentOS 6.0及以上版本,挂载路径则是`/dev/sr0`。具体挂载命令为`mount 挂载路径 xvdd`。 - **VNC登录虚拟机**:使用VNC(Virtual Network Computing)登录到虚拟机,以便在图形界面下进行操作。 - **创建...
- CentOS 6.0 x86_64 ##### KVM安装系统步骤 - **安装KVM相关工具**: ```bash apt-get install uml-utilities ``` - **创建TAP接口并配置网络**: ```bash tunctl -u openstack -t tap0 ifconfig tap0 u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