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see
  • 浏览: 960794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阅读更多
<!--StartFragment -->?
超越阐释——技术文本的语言学解读
■熊节
(本文首发于《中华读书报》2004年8月4日号)

<!--enpcontent-->  凡不可言说者,必保持沉默。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逻辑哲学论》

  圣奥古斯丁这样谈起人们学会自我表达的过程:“这样一再听到那些语言,按各种语句中的先后次序,我逐渐通解它们的意义,便勉

强鼓动唇舌,借以表达我的意愿。”在维特根斯坦看来,对世界的阐释如同孩童的一场游戏,而为这游戏制订规则的不是别人,恰好是语言,是人们言说事物的方式,是话语体系。如果赞同维氏的“语言游戏”论,作为读者的我们在阅读一部著作时,除了努力理解作者对世界的阐释之外,恐怕还有另一项任务:尝试解读支撑那阐释的话语体系——那游戏的规则。

  在我们熟悉的领域里,一个最成功的话语体系就是模式(pattern)。“四人团”(Gang of Four,GoF)那本著名的《设计模式》让世界震惊的理由不是23个精巧的设计模式,而是一种对语言界限的超越——软件开发者们第一次认识到,有一种语言(即C.Alexander早在1970年代提出的“模式语言”)可以用于谈论他们的设计方案。诚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思想的界限只能由语言来划分,而界限之外的则是无法言说、因此也无法思考的存在。而模式语言的出现,让设计方案也成为了一种可以在会议室里讨论、在电子邮件里描述的东西。从那以后,并发模式、J2EE核心模式、分析模式、企业应用架构模式……人们开始用这个话语体系阐释越来越多的方案,就连不好的方案也被冠名为“反模式”(anti- pattern)。作为游戏规则的语言,其威力可见一斑。

  话语的力量从何而来?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隐喻(metaphor)。对于一个陌生的领域,人们总是用众所周知的事物来近似地影射这里的新事物,以期获得基本的感性认识——想想“Facade模式”和“Builder模式”,你便不难理解隐喻的价值。另一个司空见惯的隐喻就是“软件工程”。1960年代,当软件的危机表现为机械性生产效率低下时,人们睿智地采用了“工程学”的隐喻,并就此发展出一套软件工程的话语体系(譬如“分析师” 与“程序员”的二元对立)。然而,在享受一个隐喻带来的种种方便时,我们仍然需要时时牢记隐喻作为隐喻的本质——“光阴似箭”是一个隐喻,如果一定要在喻体的角度上对这个隐喻加以阐释,恐怕你很难说出这支箭是什么样子。同样,对于技术书籍中显而易见的隐喻,也存在着类似的误读。譬如FredBrooks所说的“没有银弹”,如果一定要从数字的角度去阐释它,又怎能把握住作者原本想要传播的理念呢?——即便真有某种技术能够以数量级提升生产率,难道软件的 “根本问题”(真实世界与软件模型的映射)就能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么?

  既然思想的界限由话语决定,顺理成章地,如果要提出新的思想,这位作者可能首先必须扮演“话语的颠覆者”——这恰好是Pete McBreen在他的《软件工艺》中扮演的角色。作为思想的传播者,他面临的第一要务不是阐释自己的理论,甚至不是以正确的方式提出自己的理论,而是为他的读者提供一套可以用于思考这种新思想的新话语,一个新的隐喻。譬如这本《软件工艺》,“工艺学”的隐喻真的优于“工程学”吗?甚至于,“工艺学”是一个好的隐喻吗?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Pete McBreen扩展了软件的语言界限,让他的读者有机会超越软件工程的阐释之外,从另一种角度去审视、去思索、去讨论软件开发的实践。

  《软件工艺》对于话语体系的这一颠覆和扩展,即使从最保守的角度来说,也是意义深远的。因为“人”的问题——软件开发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软件开发者的持续学习、软件开发者自身价值的诉求……这些明显个人性的、带有某种亚文化气息的问题,乃是软件工程的“不可言说之物”——软件工程并没有提供谈论这些问题所需的语词。而这本《软件工艺》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它开宗明义地指出:软件工程本身并没有错,只是我们不能试图用它解决一切问题——尤其是那些位于软件工程话语体系之外的问题,也不能对这些问题置之不理,而是应该用一种恰当的方式、一个恰当的隐喻去谈论它们、解决它们。至于书中那些极富煽动性的观点和主张,在我看来只是——就像麦克卢汉所说——吸引注意力的诱饵。只要接纳了软件工艺的话语体系,是否赞同诸如“软件工匠应该拿到最高的薪水” 之类的观点又有何妨呢?

  苏珊·桑塔格把她的一篇文艺评论命名为“拒绝阐释”——艺术的价值不在于“道德的感受力”所看到的内容,而在于“审美的感受力”所体味到的美感。同样,即便摆在面前的文本打上了“技术著作”的标记,当它的意图是要引介一种全新的思维时,我们也必须超越理性的阐释,用审美的眼光、用心去体验它带来的话语冲击。如果一位热心而谨小慎微的批评者尝试用现存的话语去阐释一位“话语颠覆者”带来的理念,恐怕他最好的选择也只能是保持理智的沉默了。因为,那是他的不可言说之物。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X房地产公司管理目标阐释.docx

    【X房地产公司管理目标阐释】 X房地产公司的管理目标聚焦于品牌建设、以人为本、客户满意度、安全和团队精神五大核心理念,旨在打造具有长远发展能力、备受信赖的企业。 1. **品牌建设**:X房地产公司追求“xx、...

    中国当代禅思诗歌发生的文化阐释.pdf

    这一诗歌流派试图将诗与禅进行圆融,试图在现代语境中找到两者结合的可能性,以期达到净化心灵、超越世俗的艺术效果。禅思诗歌在形式上或许会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但在精神内涵上却深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禅宗思想之中...

    孟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docx

    ### 孟子经济思想的生态阐释 #### 一、思想根基 ##### 1. 天人合一——哲学根基 孟子的思想深受儒家“天人合一”理念的影响,这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特征之一。孟子师承子思,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这一哲学思想。子思在...

    驾驭动力——BORA广告核心创意阐释.ppt

    它激发人们超越自我,追求速度、力量、美感和能力。"驾驭生命之动力"、"驾驭风之动力"、"驾驭海之动力"、"驾驭山之动力",这些表达强调了BORA带给驾驶者的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移动,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挑战,使驾驶...

    驾驭动力-宝莱广告核心创意阐释.ppt

    社会的压力,如同驾驭动力的一部分,它推动着人们前行,激发内在的潜能,促使个体不断超越自我。同时,驾驭自我内心的动力,是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关键,这种内在的动力同样被宝莱广告所倡导。通过强调"驾驭动力",...

    (2021-2022年收藏)宗教信仰心理的需要层次理论阐释.doc

    研究宗教徒的心理有助于理解宗教信仰如何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例如,宗教可能提供一种超越物质生活的精神寄托,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通过宗教社区,信徒可以找到归属感,满足归属与爱的需求;通过信仰,个体可以...

    XX楼盘平面创意阐释创意策略.doc

    这种营销方式超越了传统的广告模式,通过触动人心的故事,让潜在客户在情感层面上与楼盘建立联系,从而促进销售。 总结来说,【XX楼盘平面创意阐释创意策略】文档揭示了房地产营销中创新和情感营销的重要性。通过...

    自我超越读后感.pdf

    亨利·福特的观点进一步阐释了人的完整性,每个人都具备创造未来的潜力,只是需要正确引导和激发。 创造性张力是自我超越的关键概念,它是指愿景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所形成的内在驱动力。当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愿景...

    异彩居丰收系列平面创意阐释创意策略.doc

    无论是年轻人追求的自由生活,还是中年人对稳定幸福的向往,或是老年人对享受晚年的期盼,异彩居都能满足并超越他们的期待。 总的来说,异彩居的“丰收”系列平面创意策略成功地运用了情感营销和故事叙述,将房地产...

    超越“传统本体论”立言“过程论”——论怀特海的过程思维方式

    怀特海批判并超越传统形而上学,提出用"过程"思维方式来阐释人与世界的关系,揭示了实事即过程,存在即过程。他用"永恒客体"把世界万物相互关联为有机整体,解决了传统哲学理论困境,进行了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不仅顺应了...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part2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part2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压缩包1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完整版 压缩包1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 part1

    超越CSS:Web设计艺术精髓 完整版part1 本书系统、深入地阐释了网站的设计与实现,帮助读者从设计的角度来使用CSS以达到完美的效果。作者通过使用标记和CSS的形象的创造性示例,帮助读者掌握实现创意设计的方法。...

    旭荣集团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阐释“分享与坦诚”文化核心,定义“制造服务业”企业属性.zip

    而在服务业方面,公司强调提供定制化服务,关注客户满意度,致力于超越简单的商品交易,形成持续的服务关系。 报告中可能会详细阐述旭荣集团在环境保护、员工福利、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具体举措。环保方面,可能包括...

    庄子学派对老子之“道”的诠释

    然而,庄子对此有不同的理解,他认为道既不是无也不是有,而是超越了这两个对立的概念,强调道的不可言说性和超越性。 3. 道与“一”的关系:“一”在庄子的思想中表示混沌未分的状态,是万物本质的纯真存在。庄子...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新人教版.doc

    总结:文学经典是承载普遍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的作品,它们通过恒久流传、深刻的艺术表现和多向阐释的空间,展现出超越时空的影响力。这些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欢迎,而且能够在历史长河中持续影响和启发人们,形成文化...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20学年高二语文10月月考试题.doc

    2. 郭象的阐释:郭象是《庄子注》的作者,他认为逍遥的含义应当从圣人的修养境界来理解,而不是对客观世界的描述。他强调在境界上理解“一逍遥一切逍遥”,即一切事物在逍遥的视角下都是自尔而独化的。 3. 对待与...

    河北省博野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二语文11月月考试题201912180346

    1. 庄子的哲学思想:庄子在《逍遥游》和《齐物论》中探讨了逍遥的含义,强调超越依待和条件的限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平静。庄子提到“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意味着不要局限于小知小年的认知,但同时在...

    安徽省淮北市第学2018_2019学年高一语文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 文中提到经典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比如《论语》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体现了春秋时期的特定文化背景和伦理关系,但同时也存在普遍的阐释空间,如责任和义务意识。这表明我们在理解和阐释经典时,应兼顾其...

    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三区,无答案).doc

    - 现代阐释学:引入读者视角,通过不同解读重构文本意义,打破作者和文本的限制,展现语言的多重性。 - 解构主义:在文本结构中拆解能指与所指的联系,可能导致中心意义的颠覆或消解,强调语言游戏。 3. 中国传统...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