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va-primer
  • 浏览: 5200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成都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收藏 一场IBM面试题引发的讨论:创建String对象过程中【内存分配】的终极权威详尽解释

阅读更多
前不久,一个IBM面试题的帖子引发了很多关于创建String对象过程中的内存分配的讨论,既然大家对这个问题这么感兴趣,那么这篇帖子就通过深入Java虚拟机(JVM)解读其内部指令流程,来分析创建String对象的几种情况下的内存分配过程。

先来了解一下JVM运行时数据区的内存模型。
《深入Java虚拟机》书中是这样描述的:JVM运行时数据区的内存模型由五部分组成:
【1】方法区
【2】堆
【3】Java栈
【4】PC寄存器
【5】本地方法栈

对于String s = "hello" ,它的虚拟机指令:
Java code
0:   ldc     #16; //string hello   
2:   astore_1 
3:   return


对于上面虚拟机指令,其各自的指令流程在《深入Java虚拟机》这样描述到(结合上面实例):

ldc指令格式:ldc,index
ldc指令过程:
要执行ldc指令,jvm首先查找index所指定的常量池入口,在index指向的常量池入口,jvm将会查找constant_integer_info,constant_float_info和constant_string_info入口。如果还没有这些入口,jvm会解析它们。而对于上面的hahajvm会找到constant_string_info入口,同时,将把指向被拘留String对象(由解析该入口的进程产生)的引用压入操作数栈。

astore_1指令格式:astore_1
astore_1指令过程:
要执行astore_1指令,jvm从操作数栈顶部弹出一个引用类型或者returnaddress类型值,然后将该值存入由索引1指定的局部变量中,即将引用类型或者returnaddress类型值存入局部变量1。

return 指令的过程:
从方法中返回,返回值为void。

谈一下我个人理解:
从上面的ldc指令的执行过程可以得出:s的值是来自被拘留string对象(由解析该入口的进程产生)的引用,即可以理解为是从被拘留string对象的引用复制而来的,故我个人的理解是s的值是存在栈当中。上面是对于s值得分析,接着是对于"hello"值的分析,我们知道,对于string s = "hello" 其中"hello"值在java程序编译期就确定下来了的。简单一点说,就是haha的值在程序编译成class文件后,就在class文件中生成了(大家可以用ue编辑器或其它文本编辑工具在打开class文件后的字节码文件中看到这个hello值)。执行java程序的过程中,第一步是class文件生成,然后被jvm装载到内存执行。那么jvm装载这个class到内存中,其中的hello这个值,在内存中是怎么为其开辟空间并存储在哪个区域中呢?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jvm常量池这个结构,《深入Java虚拟机》书中有这样的描述:

常量池
虚拟机必须为每个被装载的类型维护一个常量池。常量池就是该类型所用到常量的一个有序集和,包括直接常量(string,integer和floating point常量)和对其他类型,字段和方法的符号引用。对于string常量,它的值是在常量池中的。而jvm中的常量池在内存当中是以表的形式存在的,对于string类型,有一张固定长度的constant_string_info表用来存储文字字符串值,注意:该表只存储文字字符串值,不存储符号引用。说到这里,对常量池中的字符串值的存储位置应该有一个比较明了的理解了。

在介绍完jvm常量池的概念后,接着谈开始提到的"hello"的值的内存分布的位置。对于haha的值,实际上是在class文件被jvm装载到内存当中并被引擎在解析ldc指令并执行ldc指令之前,jvm就已经为haha这个字符串在常量池的constant_string_info表中分配了空间来存储hello这个值。既然hello这个字符串常量存储在常量池中,根据《深入java虚拟机》书中描述:常量池是属于类型信息的一部分,类型信息也就是每一个被转载的类型,这个类型反映到jvm内存模型中是对应存在于jvm内存模型的方法区中,也就是这个类型信息中的常量池概念是存在于在方法区中,而方法区是在jvm内存模型中的堆中由jvm来分配的。所以,hello的值是应该是存在堆空间中的。

而对于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 ,它的jvm指令:
Java code
0:   new     #16; //class string
3:   dup
4:   ldc     #18; //string hello
6:   invokespecial   #20; //method java/lang/string."":(ljava/lang/string;)v
9:   astore_1
10:  return


对于上面虚拟机指令,其各自的指令流程在《深入java虚拟机》这样描述到(结合上面实例):

new指令格式:new indexbyte1,indexbyte2
new指令过程:
要执行new指令,jvm通过计算(indextype1<<8)|indextype2生成一个指向常量池的无符号16位索引。然后jvm根据计算出的索引查找常量池入口。该索引所指向的常量池入口必须为constant_class_info。如果该入口尚不存在,那么jvm将解析这个常量池入口,该入口类型必须是类。jvm从堆中为新对象映像分配足够大的空间,并将对象的实例变量设为默认值。最后jvm将指向新对象的引用objectref压入操作数栈。

dup指令格式:dup
dup指令过程:
要执行dup指令,jvm复制了操作数栈顶部一个字长的内容,然后再将复制内容压入栈。本指令能够从操作数栈顶部复制任何单位字长的值。但绝对不要使用它来复制操作数栈顶部任何两个字长(long型或double型)中的一个字长。上面例中,即复制引用objectref,这时在操作数栈存在2个引用。

ldc指令格式:ldc,index
ldc指令过程:
要执行ldc指令,jvm首先查找index所指定的常量池入口,在index指向的常量池入口,jvm将会查找constant_integer_info,constant_float_info和constant_string_info入口。如果还没有这些入口,jvm会解析它们。而对于上面的haha,jvm会找到constant_string_info入口,同时,将把指向被拘留string对象(由解析该入口的进程产生)的引用压入操作数栈。

invokespecial指令格式:invokespecial,indextype1,indextype2
invokespecial指令过程:对于该类而言,该指令是用来进行实例初始化方法的调用。鉴于该指令篇幅,具体可以查阅《深入java虚拟机》中描述。上面例子中,即通过其中一个引用调用string类的构造器,初始化对象实例,让另一个相同的引用指向这个被初始化的对象实例,然后前一个引用弹出操作数栈。

astore_1指令格式:astore_1
astore_1指令过程:
要执行astore_1指令,jvm从操作数栈顶部弹出一个引用类型或者returnaddress类型值,然后将该值存入由索引1指定的局部变量中,即将引用类型或者returnaddress类型值存入局部变量1。

return 指令的过程:
从方法中返回,返回值为void。

要执行astore_1指令,jvm从操作数栈顶部弹出一个引用类型或者returnaddress类型值,然后将该值存入由索引1指定的局部变量中,即将引用类型或者returnaddress类型值存入局部变量1。

通过上面6个指令,可以看出,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中的hello存储在堆空间中,而s则是在操作数栈中。
上面是对s和haha值的内存情况的分析和理解;那对于string s = new string("hello");语句,到底创建了几个对象呢?
我的理解:这里"hello"本身就是常量池中的一个对象,而在运行时执行new string()时,将常量池中的对象复制一份放到堆中,并且把堆中的这个对象的引用交给s持有。所以这条语句就创建了2个string对象。


下面是一些string相关的常见问题:
String中的final用法和理解
final stringbuffer a = new stringbuffer("111");
final stringbuffer b = new stringbuffer("222");
a=b;//此句编译不通过
final stringbuffer a = new stringbuffer("111");
a.append("222");//编译通过
可见,final只对引用的"值"(即内存地址)有效,它迫使引用只能指向初始指向的那个对象,改变它的指向会导致编译期错误。至于它所指向的对象的变化,final是不负责的。


String 常量池问题的几个例子
下面是几个常见例子的比较分析和理解:
【1】
Java code
String a = "a1"; 
String b = "a" + 1;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String a = "atrue"; 
String b = "a" +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String a = "a3.4"; 
String b = "a" + 3.4;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分析:jvm对于字符串常量的"+"号连接,将程序编译期,jvm就将常量字符串的"+"连接优化为连接后的值,拿"a" + 1来说,经编译器优化后在class中就已经是a1。在编译期其字符串常量的值就确定下来,故上面程序最终的结果都为true。

【2】
Java code
String a = "ab"; 
String bb = "b"; 
String b = "a" + b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false


分析:jvm对于字符串引用,由于在字符串的"+"连接中,有字符串引用存在,而引用的值在程序编译期是无法确定的,即"a" + bb无法被编译器优化,只有在程序运行期来动态分配并将连接后的新地址赋给b。所以上面程序的结果也就为false。

【3】
Java code
String a = "ab"; 
final String bb = "b"; 
String b = "a" + b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true


分析:和[3]中唯一不同的是bb字符串加了final修饰,对于final修饰的变量,它在编译时被解析为常量值的一个本地拷贝存储到自己的常量池中或嵌入到它的字节码流中。所以此时的"a" + bb和"a" + "b"效果是一样的。故上面程序的结果为true。

【4】
Java code
String a = "ab"; 
final String bb = getbb(); 
String b = "a" + bb; 
System.out.println((a == b)); //result = false 
private static string getbb() {
  return "b"; 
}


分析:jvm对于字符串引用bb,它的值在编译期无法确定,只有在程序运行期调用方法后,将方法的返回值和"a"来动态连接并分配地址为b,故上面程序的结果为false。

通过上面4个例子可以得出得知:
string s = "a" + "b" + "c";  
就等价于string s = "abc";  

string a = "a";  
string b = "b";  
string c = "c";  
string s = a + b + c;  
这个就不一样了,最终结果等于:  
stringbuffer temp = new stringbuffer();  
temp.append(a).append(b).append(c);  
string s = temp.tostring();
由上面的分析结果,可就不难推断出string 采用连接运算符(+)效率低下原因分析,形如这样的代码:
Java code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
    String s = null;
    for (int i = 0; i < 100; i++) {
      s += "a";
    }
  }
}


每做一次 + 就产生个stringbuilder对象,然后append后就扔掉。下次循环再到达时重新产生个stringbuilder对象,然后 append 字符串,如此循环直至结束。 如果我们直接采用 stringbuilder 对象进行 append 的话,我们可以节省 n - 1 次创建和销毁对象的时间。所以对于在循环中要进行字符串连接的应用,一般都是用stringbuffer或stringbulider对象来进行append操作。

string对象的intern方法理解和分析:
Java code
public class test4 {
  private static String a = "ab";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args){
    String s1 = "a";
    String s2 = "b";
    String s = s1 + s2;
    System.out.println(s == a);//false
    System.out.println(s.intern() == a);//true  
  }
}


这里用到java里面是一个常量池的问题。对于s1+s2操作,其实是在堆里面重新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s保存的是这个新对象在堆空间的的内容,所以s与a的值是不相等的。而当调用s.intern()方法,却可以返回s在常量池中的地址值,因为a的值存储在常量池中,故s.intern和a的值相等。


转载于:http://topic.csdn.net/u/20081231/13/4c342bec-5afd-4ab7-bce7-4b7b98cabbc2.html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Java面试题(20211007014657).pdf

    Java面试题涵盖了许多核心概念,这里我们逐一详细讨论: 1. **J2EE**:Java 企业版(J2EE)是Java平台的一个版本,专为构建企业级分布式应用程序而设计,包括Web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 2. **...

    低成本单发单收激光测距传感器方案详解:硬件设计、代码实现及应用案例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低成本单发单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硬件设计、软件实现及其应用。硬件部分基于STM32F030F4P6芯片,搭配激光发射管和APD接收模块,通过精心设计的信号调理电路确保高精度测量。软件部分展示了关键代码片段,如初始化、测距算法和ADC配置,采用改进型飞行时间法(ToF)并通过DMA优化数据处理效率。此外,文章还讨论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环境光干扰和PCB布局优化。最终,该方案实现了0.05-50米范围内±1.5mm的测距精度,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适合人群:电子爱好者、硬件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DIY爱好者可以通过本方案进行个人项目的开发;② 企业可以基于此方案进行商业产品的开发,降低成本;③ 教育机构可以用作教学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激光测距原理和技术实现。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详细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方案,还包括BOM清单、供应商信息和调试指南,有助于快速实现和优化项目。

    基于麻雀算法优化LSTM的时间序列预测——MATLAB实现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将麻雀算法(SSA)应用于LSTM参数优化的方法及其MATLAB实现。首先,通过生成带噪声的正弦波数据模拟真实场景的数据扰动,然后定义适应度函数用于评估LSTM模型的表现。接着,利用麻雀算法的发现者和跟随者角色进行参数优化,最终实现了比随机调参更好的预测效果。文中不仅提供了完整的代码实现,还讨论了参数设置的经验值以及一些实用技巧,如数据归一化、早停机制和并行加速等。 适合人群:对机器学习尤其是深度学习有一定了解的研究人员和技术爱好者,熟悉MATLAB编程环境。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精度的任务,如金融数据分析、天气预报等领域。主要目标是通过引入生物启发式的优化算法来提升LSTM模型的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麻雀算法能够显著减少人工调参的工作量,并且相比传统的网格搜索法更加高效。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方法。

    西门子Smart200 PLC实现高效星三角降压启动子程序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西门子Smart200 PLC实现高效的星三角降压启动子程序的方法。作者分享了具体的编程技巧,包括参数化的外部配置、定时器的巧妙运用以及故障处理机制。文中展示了完整的主程序调用示例和子程序内部逻辑,强调了模块化编程的优势,使得不同电机可以轻松复用相同的子程序,极大提高了调试和维护效率。此外,作者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陷阱和优化建议,如避免星三角同时导通、合理设置切换时间和加入硬件互锁等。 适合人群:从事PLC编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提高编程效率和代码复用性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频繁进行电机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工业应用场景,如纺织厂、水泥厂等。主要目标是通过模块化编程减少重复劳动,提升系统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术。

    2025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pdf

    2025中国数字营销趋势报告.pdf

    威纶通MT6071iP一机多屏控制信捷PLC的技术实现与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两台威纶通MT6071iP触摸屏控制一台信捷PLC的具体步骤和技术要点。主要内容涵盖硬件连接、触摸屏设置、PLC编程、调试与优化等方面。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配置方法,如通讯参数设置、画面设计、宏指令处理等,还分享了许多实际操作中的经验和注意事项,如地址分配、数据同步、通讯稳定性提升等。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需要实现多屏协同控制PLC系统的工作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提高生产线上设备操作便捷性和监控灵活性的场合。通过一机多屏设置,可以在不同位置对同一PLC进行控制,方便现场操作和远程管理。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硬件连接细节、通讯参数一致性、PLC编程逻辑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宏指令处理、心跳检测、防呆设计等,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项目。

    2024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报告.pdf

    2024中国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报告.pdf

    《202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创新白皮书》

    内容概要:《2024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创新白皮书》由深圳市物联网产业协会与AIoT星图研究院联合编制,汇集了全国30多个省市物联网组织的智慧。白皮书系统梳理了中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趋势,涵盖了物联网的概念、产业结构、市场规模、投融资情况、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书中详细分析了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及应用层的关键技术,探讨了智慧城市、智能工业、车联网、智慧医疗等九大产业物联网应用领域,以及消费物联网的发展特征与热门单品。此外,白皮书还关注了物联网数据安全、法规遵从、人才短缺等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适用人群:物联网从业者、企业决策者、政策制定者及相关研究机构。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从业者深入了解物联网产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②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战略规划依据;③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定参考;④为研究机构提供详尽的数据和案例支持。 其他说明:白皮书不仅限于技术科普,更从宏观角度结合市场情况,多维度讨论了物联网产业生态,旨在为物联网企业、从业者找到最适合的技术应用场景,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报告还特别鸣谢了参与市场调研的企业,感谢他们提供的宝贵行业信息。由于时间和资源的限制,报告可能存在信息不充分之处,欢迎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

    汇川H5U PLC结构体编程优化工业控制系统设计与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汇川H5U PLC中采用结构体编程的优势及其具体应用场景。作者通过多个实际项目案例展示了结构体编程如何显著提高代码的整洁度、可维护性和扩展性。文中特别强调了结构体在处理大量相似设备(如气缸、阀门、伺服轴)时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结构体简化变量管理、增强在线调试体验并减少内存消耗。此外,还讨论了一些常见的注意事项和技术细节,如结构体初始化、功能块集成、在线修改功能的应用等。 适用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有一定经验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管理和维护复杂工业控制系统的场合,旨在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构体编程技巧,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代码质量。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代码片段作为示例,便于读者直观地理解结构体编程的具体实现方法。同时提醒读者注意结构体初始化等问题,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三相逆变器模型预测控制(MPC)的高效数学建模与快速仿真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利用数学建模替代传统的电气元件仿真,实现三相逆变器的模型预测控制(MPC)。主要内容包括三相桥的数学模型建立、代价函数设计、状态方程离散化以及仿真优化技巧。通过将三相桥的输出电压转换为矩阵运算,减少了计算复杂度,提高了仿真速度。代价函数不仅考虑了电流跟踪误差,还加入了开关频率惩罚项,以减少不必要的开关动作。此外,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学建模实现高效的MPC控制。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三相逆变器及其控制算法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快速迭代和验证控制算法的场合,如光伏并网、电机驱动等领域。目标是提高仿真效率,优化控制性能,减少开发时间和成本。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技术手段能够显著提升仿真速度,但在应用时需要注意数值稳定性和参数辨识的准确性。

    MATLAB/Simulink中60W Flyback变换器的建模与仿真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Simulink构建并仿真一个60W的Flyback变换器模型,输入为390V直流,输出为19V/3A。主要内容涵盖主电路搭建(包括变压器参数设置、MOSFET选择)、吸收电路设计(RCD参数调整)、闭环控制系统(PID参数调节)以及动态性能测试。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技巧,如防止变压器饱和、优化吸收电路参数、提高动态响应速度等,并指出了常见的错误及其解决方案。同时,推荐了几本相关领域的经典书籍供进一步学习。 适合人群:初学者和有一定基础的电源设计师,特别是希望深入了解Flyback变换器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进行中小功率电源设计的研究人员和工程师,旨在帮助他们掌握Flyback变换器的设计方法,提升仿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提供的仿真文件可以在MATLAB 2017b及以上版本运行,建议读者按照文中步骤逐步实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

    内容概要:《2024年中国城市低空经济发展指数报告》由36氪研究院发布,指出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报告从发展环境、资金投入、创新能力、基础支撑和发展成效五个维度构建了综合指数评价体系,评估了全国重点城市的低空经济发展状况。北京和深圳在总指数中名列前茅,分别以91.26和84.53的得分领先,展现出强大的资金投入、创新能力和基础支撑。低空经济主要涉及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直升机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物流、交通、应急救援等领域。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了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适用人群:对低空经济发展感兴趣的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企业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低空经济的定义、分类和发展驱动力;②掌握低空经济的主要应用场景和市场规模预测;③评估各城市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和潜力;④为政策制定、投资决策和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说明:报告强调了政策监管、产业生态建设和区域融合错位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人才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建议。低空经济正加速向网络化、智能化、规模化和集聚化方向发展,各地应找准自身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汇川H5U PLC程序框架:基于ETHERCAT总线的高效自动化控制系统

    内容概要:本文深入探讨了汇川H5U PLC程序框架,尤其是其在ETHERCAT总线控制方面的应用。该框架提供了完整的气缸控制、轴控制等功能模块,涵盖从初始化到故障处理的全过程。文中详细介绍了气缸控制的梯形图逻辑、轴控制的具体指令及其状态机设计,并展示了触摸屏与PLC变量的绑定方法。此外,还提到了三套针对不同应用场景的程序样例,包括单机设备、流水线联动和柔性生产版本。整体而言,该框架以其条理分明的代码结构和丰富的功能模块,成为自动化控制领域的有力工具。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初学者和希望深入了解汇川H5U PLC及ETHERCAT总线控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效、稳定的多轴运动控制和人机交互的自动化项目。主要目标是帮助用户快速掌握汇川H5U PLC的编程技巧,提高项目的开发效率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框架的实用性、易用性和详细的文档支持,使得即使是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目标: 通过统计文本中各个词汇的出现频率,找出文本中的关键词,帮助我们了解文本的核心内容 方案: 统计词频:计算每个词汇在文本中的出现次数 常用方法有TF(词频)和TF-IDF(词频-逆文档频率)

    https://blog.csdn.net/qianqianaao/article/details/147515496?fromshare=blogdetail&sharetype=blogdetail&sharerId=147515496&sharerefer=PC&sharesource=qianqianaao&sharefrom=from_link python小项目

    基于Cruise和Simulink的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整车仿真模型构建与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ruise和Simulink平台进行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仿真模型构建。主要内容涵盖增程器、电池、驱动电机等关键部件的物理参数设置,尤其是发电机和驱动电机效率MAP图的精确调整。文中强调了控制策略的重要性,将其分为驾驶模式选择、扭矩分配、SOC平衡三个子系统,并讨论了模式切换逻辑、再生制动策略以及DLL联合仿真的难点和技术细节。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和技巧,如使用二维插值提高增程器工作效率、设置合理的滞回区避免模式震荡、通过环形缓冲区解决时钟同步问题等。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仿真模型的搭建方法,提高仿真的准确性,优化控制策略,减少开发周期和成本。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大量实战经验和调试技巧,有助于解决实际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如模式切换不稳定、DLL编译错误、制动能量回收不合理等。同时,还分享了一些提高仿真效率的小窍门,如使用Fast Restart功能、避免内存泄漏等。

    威纶通触摸屏编程:基于宏指令的贪吃蛇游戏逻辑解析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威纶通触摸屏上利用EBpro软件和宏指令实现的经典贪吃蛇游戏。文中不仅剖析了游戏的核心逻辑,如蛇的移动、碰撞检测、方向控制以及食物生成算法,还探讨了宏指令在触摸屏编程中的具体应用。通过这个模板,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宏指令的工作机制及其在工业触摸屏编程中的优势。 适合人群:对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HMI)编程感兴趣的开发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如何在威纶通触摸屏上使用宏指令进行编程;② 掌握贪吃蛇游戏的基本逻辑和实现方法;③ 提升对工业触摸屏编程的理解,尤其是宏指令的应用技巧。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注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修改代码。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优化建议(如防止180度急转弯、改进随机数生成等)有助于提高游戏性能和用户体验。

    基于MATLAB的SMA优化GRNN进行时间序列预测建模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黏菌优化算法(SMA)优化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来进行时间序列的拟合预测建模。首先解释了SMA和GRNN的基本原理,接着提供了完整的MATLAB代码实现,包括数据加载与划分、SMA参数设置、SMA主循环、模型构建与预测、绘图与指标计算等步骤。文中不仅给出了详细的代码注释,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经验技巧,如数据处理方法、参数选择建议等。此外,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示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适合人群:对时间序列预测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学生以及有一定编程基础的数据分析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时间序列预测的应用场景,如金融、能源等领域。主要目标是提高预测精度,减少预测误差,提供可靠的预测结果。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的代码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只需替换相应数据即可。同时,文中提到的一些经验和技巧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方法。

    C++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解题手册

    本书是《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 Analysis in C++》第三版的解答手册,包含了该教科书中许多练习题的答案。这些答案反映了第三版第一次印刷时书籍的状态。特别排除了一般编程问题和任何解决方案在章节末尾有参考文献的问题。解决方案在完整性程度上有所不同;通常,细节留给读者。存在的少量代码段落应该是伪-C++代码,而不是完全完美的代码。本书适合已经学习过《Data Structures and Algorithm Analysis in C++》的学生或读者使用,作为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的辅助材料。

    网络安全-masscan-报告转换-xls格式分析用途-1745569541.zip

    网络安全_masscan_报告转换_xls格式分析用途_1745569541.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JOJO奇妙冒险.zip

    少儿编程scratch项目源代码文件案例素材-JOJO奇妙冒险.zip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