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工作中,有一个很基本的技能,就是对自己和别人的工作进行评估(review):分析该项工作的长处、不足和改进方案。事实上,整个科学研究都建立在这种评估的体系中。严肃的科学杂志,顶级的国际科研会议,都会对投稿的文章进行严格的评估。
在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的某些课程中,老师会要求学生对已经发表的论文进行评估,并且重点说出这些论文的问题。最开始的时候,一般学生很难发现这些论文的不足之处,因为缺乏足够的理论知识。你不知道这些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你可能也不太清楚解决这些问题所需的技术知识的全部详情,你也可能不清楚如何评价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文章所提出的方法下得到了解决。实际上,即便是你不清楚这些问题,老师依然可以启发你去思考如何“攻击”(attack)这个文章。比方说,文章要解决A问题。目前解决这个问题有5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B环境下做3种不同类型的实验。那么在不知道任何技术细节的情况下,你可以问如下这些问题:
1. 文章说要解决A问题,那么这个问题是不是真的被解决了呢?还是说文章开始说要解决A问题,结果中间解决的是一个比A问题简单的问题A-,于是,这个文章所提出的方法的重要性就可能大打折扣。即便是作者说服你A-问题也是很值得考虑的,并且有价值,但是A和A-的差别能否很容易识别出来?如何量化这个差别?
2. 文章所提出的方法是不是已有5种方法的简单变种?如果是,作者有没有意识到,还是说有意回避?如果这个方法是新方法。那么这个方法是借鉴于其他有别于A的问题?还是全新?如果是借鉴的,作者是不是引用了这些方法,作者有没有意识到原来方法所需要的假设在A问题中是否成立?如果是全新的,那么就需要格外注意,作者有没有理论分析?
3. 文章的实验环境是不是完全的B环境?还是说有所变化?如果有变化,是不是故意隐瞒了这种变化的原因?实验的结果是不是该种变化引起的?实验是不是在3种不同类型的情况下都做了?结果是不是一致?实验有没有比较其他5种方法?如果没有,为什么?
实际上,我们可以发问的还有很多。作出这些疑问其实并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极端一点的情况下,你总能对文章中的每一句话,问一个“为什么”。于是你会发现,百分之九十的情况下,作者没有提供任何答案给你的这些为什么。基本上,你可以用类似的问题去问几乎任何一个类别的科学。这一方面说明,质疑和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是一种跨领域的技能。然而另一方面说明,这种质疑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而且并没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
在上面的例子中,A问题也许在现阶段没有人能够解决,于是大多数人都去解决A-问题,并且很遗憾,两者的差别没法量化。文章所提出的方法或许的确是以前的变种,但是作者没有意识到,因为以前的有两个方法发表在不那么有名的期刊或者会议上,所以说以前的方法本身也许就不那么可信。实验环境因为之前的文章没有提供全部信息,所以没法复制,因而也就没法和之前的方法比较。实际上,这才是大多数科研所面临的问题。
所以,越过了一开始的阶段,学生总能从各种论文中找到各种问题。无论论文是多么经典,无论论文是否发表在什么地方。甚至有时候,你总能把很多文章说得一无是处。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满足感是很强的。你以为你俨然发现了科研的真谛。你以为你洞穿了这个领域的种种问题。
遗憾的是,你很快发现,发现了这些所谓的问题,到要提出哪怕任何一个改进,这中间有着非常难以逾越的鸿沟。事实上,在大多数人科研生涯的初期,甚至很长一段时期,要想首先发表一个漏洞百出的论文都不是那么容易。原因在于,真正的专家,比你更清楚这些问题,并且比你更会挑毛病。
比如,专家会告诉你,A问题和A-问题的差别,虽然没有直接量化结果,但是在某种情况下,这种差别在“多项式计算时间内可以小于一个无穷小量”(注意,此处为杜撰),而且分析两者之间关系的论文发表在1940年的贝尔实验室的科研期刊上(注意,此处为杜撰)。你,没有读过这个文章。于是,你找到了这个期刊,下载了论文,发现文章中80%的数学符号没有见过。所以你明白了,关于这两者差别的讨论已经是学术常识(囧),不是所有文章都有必要包含这些讨论了。再比如,实验环境虽然不同于以前的论文,但是你也很难提出该如何改进。比方说,论文用了1000个实验数据,你觉得实验数据太少,但是你自己也不清楚该用多少。所以,攻击别人实验数据少经常是一个万无一失的质疑,然而也经常是最没有用的。
慢慢的,你会发现,任何一个领域,不是铁板一块。它有问题,有常识,有约定俗成,有暗礁,有欺骗。当然,你可以问十万个为什么,但是这丝毫不可能带给你任何声誉和成果。实际上,在严肃的科学领域,没有纯粹的科学批评,你不可能见到有人是完全依靠对别人的科研成果评头论足而自己没有任何科研成就的人。越是科研成就大,越是在领域有知识的人,评价别人的工作时往往越谨慎。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局限。
因此,你会问十万个为什么了,你会质疑了,那么恭喜你,你终于成长了。然而,你会问,别人也会问,有人还比你问的好。这个世界没有因为你问的那个十万个为什么而变得美好了一点点,你应该拿出勇气去尝试解决哪怕其中的一个为什么。
所以,你会质疑,很好。请你再往前一步,学会更专业地看待问题,尝试去解决问题。
参考:
你不能总问为什么
分享到:
相关推荐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增强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尝试和探索,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CAD软件的操作逻辑和设计原理,最终达到...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更愿意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并在过程中发展反思能力。 总之,学会反思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教育者应该着重培养的能力之一。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家长的积极参与,学生...
解决问题时,我们要学会保持乐观;用爱来滋养我们的职业生涯,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成为一名健康、幸福、有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这段学习的旅程,不仅让我在专业上获得成长,更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训练出灵活的数学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并尝试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讨论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进步。 四、数学严谨性的...
通过设定自学提纲,学生可以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地阅读教材,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6. 小组合作与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能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协作,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
面对问题时,我学会了适应与解决,通过不断反思和学习,我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深知教育工作中情感投入和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希望我的经验能够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共同为培养新时代的人才而...
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中,学生能够打破常规,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从而培养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 为了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课件中还特别设置了“试一试”环节。这个环节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实践,通过自己...
在当今社会,英语学习已经成为了孩子们重要的学习内容之一。为了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提高英语水平,又能...通过将智力题融入到孩子的日常学习中,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英语水平,培养他们成为更全面、更灵活的人才。
在数学的学习中,孩子们也需要学会评估决策的风险,比如在解决问题时预测可能的结果,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5. **复原力与持久力**:保罗的故事展示了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面临困难,也能从挫折中站起来。...
积极接纳自我意味着理性地看待自己,不逃避自身的不足,也不过分夸大自己的优点。接纳的内容包括我们的外貌、性格、能力、经历等各个方面。 2. 欣赏自己:欣赏自己是指看到自己的价值,不依赖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我...
运用逆向思维,学生创业者可以对现有问题进行重新审视,从不同角度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往往能够在看似无解的问题中找到突破口,带来意想不到的创新成果。 发散思维强调的是思维的开放性与多样性。在创业...
在这一环节中,可以通过深呼吸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缓解紧张情绪,或者选择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感受大自然的宁静,这有助于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听音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音乐能够影响人的情绪,使人...
通过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7. 规则意识:选择题中涉及对规则的态度,强调了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遵守规则不仅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也是个人品德的体现...
在公共服务领域,如党的群众路线工作中,我们必须摒弃“官本位”的思想,转而以服务群众为本位,这需要我们从群众的角度审视自身工作,并且敢于发现并解决问题。除了打破旧有的思维模式之外,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是...
在我们年轻时,就应该培养这种创新精神,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世界,用创新的思维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让自己的青春变得与众不同。 最后,把握当下,是让青春飞扬的必由之路。青春的短暂性...
而今,他们要学会用理性的眼光看待世界,泪水不再是解决问题的钥匙。面对学习压力、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的挑战,他们必须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希望,去承担生活的重量。酸楚,成为了一种成长的调味品,让青春的...
例如,工作中,如果只站在员工的角度看待问题,可能会对管理层产生偏见,如认为经理是拍马屁,老总是糊涂,董事长没有能力。但当我们设身处地,尝试理解他们的决策背后可能面临的复杂情况和压力时,便会发现事情并非...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将面临真实的创作挑战,他们需要协商分工、解决问题。教师则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不仅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还丰富他们的故事情节。 最终阶段是故事交流,每个孩子将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并向...
培训中应引导员工转变消极的观念,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问题和挑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积极思考与成功的关系也是培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功人士通常具备积极的思考方式,他们能够从...
同时,我们应当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如“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改进自己的缺点,如“学会改进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3. 爱护身体与珍视生命:内容提到了“我们应该学会爱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