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CMMI之五:CMMI 4个等级的区别
了解CMMI的人都知道CMMI有5个等级,但是要将5个等级的区别真正说明白,说透彻不太容易。下面我们用一个表格概括之。表格中并没有1级,1级在CMMI中没有对应的过程域,是起始级,所以不加描述。4-5级的区别在过程能力方面表现比较突出,其他几个方面并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逐行解释之:
1 过程能力指的是过程持续稳定的实现过程目标的能力。
通常我们都拿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的水平进行比喻。比如职业的射击运动员,他每次出枪总能命中9.5环左右,而业余选手可能有时打飞,有时打中10环,当他抬手射击时我们无法预料他下一枪究竟多大的概率命中9环以内,也就是说我们可以从稳与准两个维度判断其水平的高低。
稳:每次射击的命中环数很接近,没有大起大落的现象,这样才可以预测。即使你每枪都脱靶,我们也可以认为你过程很稳定啊,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以预料到你下一枪还会脱靶,哈哈。
准:每次射击的命中环数接近靶心,是我们期望的结果,这样才可以说你水平高,可以参加比赛。
在CMMI的2-3级对过程没有稳与准的要求,而4级要求稳定,消除过程偏差的特殊原因,5级要求又稳又准,持续优化,优化过程偏差的一般原因。2级的过程由项目经理自己掌握,只要满足了CMMI 2级7个PA的要求即可,3级要求组织级必须定义标准过程,项目组进行裁剪,过程基本统一即可。这也是2级与3级名字的由来,2级称为已管理级,项目组已经实施了基本的管理之意;3级称为已定义级,组织级已经定义了标准过程之意。
2 管理前瞻性指的是主动与被动的管理。
在项目管理方面在2级中有3个PA:项目策划(PP)、项目监督与控制(PMC)、供应商子合同管理(SAM),在3级中有2个PA:集成项目管理(IPM)、风险管理(RSKM),在4级中有1个PA量化项目(QPM)。3级的IPM与RSKM是在2级的3个PA基础上的更高的管理要求,尤其是IPM过程域。PP要求做计划,PMC要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进行事中与事后的监督与控制,而IPM强调了事前的对照计划的管理活动,强调了计划的合理性、可行性,强调了过程与人员的协调一致问题,而4级的QPM则要求对过程定义的可行性、项目目标的克实现性进行量化的预测与管理。从2级到4级的项目管理的变化,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完备,从经验到量化,从事中、事后的反应式管理到事前的预测式管理的变化过程。
3 目标的可度量性,实际上准确来讲是指项目的目标是否符合SMART原则。
在2-3级并没有对项目目标提出要求,即项目组可以定义也可以不定义项目的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即使定义了也不需要证明目标的可实现性,可以凭经验定义目标。而在4-5级则明确提出了,项目必须定义质量与过程性能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文档化的、量化的、可以实现的,也即隐含的要求目标要符合SMART原则:
q Specific:是否文档化,是否明确
q Measurable:可度量
q Attainable:是否可实现?
q Relevant :和商务目标的相关性
q Time-bound:是否在规定的时间内
目标的可实现性是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怎么保证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呢?(1)目标是基于历史的性能制定的,不能与历史偏差太大,如果偏差很大,必须有充分的理由证明之。(2)必须采用性能模型预测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即在什么样的投入下,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实现的概率多大,如果是小概率事件,则为不可实现的目标。
4 管理技术的客观性指的是否采用统计技术对项目实施了量化管理。
这里说的统计技术指的是统计学的技术,不仅仅是指度量了数据,对数据画了饼图或其他图形的分析。统计学的技术包含了2个方面:统计描述技术与统计推断技术。对于一组数据计算了平均值、标准差等这称为统计描述,统计推断技术是指根据样本的统计量可以推断出总体的统计量,发现统计的规律,比如根据3000个家庭的父母的身高、孩子的身高得出一个计算孩子身高的回归方程。
5 过程定义的可行性。
过程定义指的是过程设计。做一个项目,我们拿到需求后会有技术上进行设计,设计这个需求在技术上如何实现,从管理上也需要进行设计,设计这个项目在管理上如何实现,管理上的设计主要是过程的设计。过程设计在CMMI模型中描述了3个层次:
层次1:生命周期模型的选择与项目阶段的划分;
层次2:组织级标准过程的裁剪;
层次3: 子过程的裁剪及验证过程或子过程对目标的可实现性;
层次一的要点是阶段设计,层次二的要点是过程设计,层次三的要点是子过程设计,要求是逐步深入,过程设计的颗粒度越来越细化。
6 度量数据的完备性
在CMMI2级有MA过程域要求进行度量分析,但是此PA仅要求每个项目组按自己的需求定义、收集、分析、储存度量数据,并没有要求在组织级统一定义度量元。而在3级中则要求了建立组织级度量库,组织级统一定义需要采集的度量元。在4级中要建立组织级的性能基线与性能模型。性能基线的建立需要对组织级统一定义的度量元进行数据分布的分析,以求得历史数据的位置与离散程度。性能模型的建立则要求建立过程的输出与过程输入、属性之间的关系,既要度量Y也要度量x,x即为过程的输入与属性,度量数据的采集范围比原来要广泛了。
上述的区别在我在咨询中对这4个等级的体会,不代表SEI的官方解释。每个人也许有每个人的感悟,各有道理吧。
分享到:
相关推荐
CMMI由多个成熟度等级构成,这些等级定义了企业组织能力的等级,从初始级到优化级,共有五个等级。下面是关于CMMI软件开发流程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CMMI成熟度等级:CMMI将企业的成熟度分为五个等级,分别是初始...
《CMMI精粹:集成化过程改进实用导论》是关于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指南,它深入探讨了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 Integration,简称CMMI)的理念、方法和实践。CMMI是全球广泛接受...
CMMI分为五个等级:初始级(Level 1)、已管理级(Level 2)、已定义级(Level 3)、量化管理级(Level 4)和优化级(Level 5)。每个级别代表一个过程成熟度,企业通过实施CMMI,逐步提升其软件开发过程的规范性和...
2. **等级(Maturity Levels,ML)**:CMMI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初始级、可重复级、已定义级、已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等级代表了组织过程能力的不同阶段。 3. **连续式模型(Continuous Model)和阶段式模型(Staged...
2. **CMMI等级与过程改进**:详述每个级别的特点和要求,如何从一个级别过渡到另一个级别,以及每个级别对组织的潜在益处。 3. **过程域详细解析**:详细解释CMMI模型中的各个过程域,如项目策划(Project Planning...
4.CMM共有五个等级,分别标志着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的五个层次。 初始级 Initial 可重复级Managed(Basic Project Management) 已定义级 Defined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量化管理级 Quantitatively ...
CMMI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开发,分为五个成熟度等级: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代表不同的过程能力和成熟度,组织通过提升等级来改善其过程质量和项目交付...
而阶段式CMMI则按照成熟度等级划分,将组织的过程改进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已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阶段代表了过程能力的不同水平。 CMMI中的关键组件包括: 1. 目标:定义了组织需要...
CMMI模型分为五个等级,每个等级代表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成熟度水平: 1. **等级1(初始级)**:在这个阶段,过程通常是随机的,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时间、费用或质量目标。 2. **等级2(已管理级...
CMMI分为五个等级,从一级的初始级到五级的优化级,代表了组织过程能力的不同阶段。 2. **过程域(Process Areas,PA)**:CMMI的核心是各个过程域,每个等级都包含了特定数量的过程域。例如,一级有7个PA,二级有...
1. **成熟度等级**:CMMI分为5个成熟度等级,从1级到5级,分别代表初始级、管理级、已定义级、量化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级别代表一个更高级别的过程管理和控制能力。 2. **过程域(Process Areas,PA)**:CMMI包含...
CMMI的认证等级分为五个级别,每个级别的达成需要满足相应的过程域要求: 1. **CMMI 1级**:没有定义过程域,处于初始阶段,过程通常是混乱的。 2. **CMMI 2级**:定义了基本的过程域,实现了项目管理的关键实践。 ...
2. **等级(Maturity Levels)**:CMMI有五个成熟度等级,从一级(初始级)到五级(优化级)。每个等级代表了不同的组织过程能力,从无序的开发环境逐渐过渡到高度优化和持续改进的流程。 3. **持续改进模型...
CMMI v1.3是该模型的一个版本,它提供了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路径,从无序、不成熟的流程到纪律严明、成熟的流程,以提高质量和效率。 CMMI框架目前包含三个主要模型: 1. CMMI for Development (CMMI-DEV):针对产品...
CMMI V1.3版本包括5个成熟度等级,分别为初始级、已管理级、已定义级、定量管理级和优化级,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过程管理和改进水平。 CMMI-2(已管理级)包含了7个领域,分别是需求开发(RS)、技术解决方案(TS)...
CMMI覆盖了从初始级到优化级的五个成熟度级别,每个级别代表一种更为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阶段。 **一、CMMI的核心概念** 1. **过程改进**:CMMI的核心是通过不断的过程改进,提升组织的效率和质量。 2. **成熟度...
成熟度等级是CMMI模型中衡量组织能力水平的五个等级,从最低的初始级(Initial)到最高的优化级(Optimizing)。每个等级都有一组关键过程区域,组织必须满足该等级以下所有等级的关键过程区域要求才能达到该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