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05256 次
- 性别:
- 来自: 深圳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chifanbua:
我基本上在iteye上很少留言的 不过你的这个写的确实不错 用 ...
Oracle decode函数说明 -
shaoxuexue86:
谢谢啊
RMI 开发步骤 -
huxiaojun_198213:
RMIRegistHelper只是负责注册远程对象,与客户端所 ...
RMI 开发步骤 -
shaoxuexue86:
请问客户端程序ClientTest 与 RMIRegistHe ...
RMI 开发步骤 -
huxiaojun_198213:
本章节可能有一些细节方面翻译得不是很好,有出入的地方,还请各 ...
RMI动态类加载
在一般的Java应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使用Java的方式比较简单。打开惯用的IDE,编写Java源代码,再利用IDE提供的功能直接运行Java 程序就可以了。这种开发模式背后的过程是:开发人员编写的是Java源代码文件(.java),IDE会负责调用Java的编译器把Java源代码编译成平台无关的字节代码(byte code),以类文件的形式保存在磁盘上(.class)。Java虚拟机(JVM)会负责把Java字节代码加载并执行。Java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其“编写一次,到处运行(Write once, run anywhere)” 的目标。Java类文件中包含的字节代码可以被不同平台上的JVM所使用。Java字节代码不仅可以以文件形式存在于磁盘上,也可以通过网络方式来下载,还可以只存在于内存中。JVM中的类加载器会负责从包含字节代码的字节数组(byte[])中定义出Java类。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需要动态的生成 Java字节代码,或是对已有的Java字节代码进行修改。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本文中将要介绍的相关技术。首先介绍一下如何动态编译Java源文件。
动态编译Java源文件
在一般情况下,开发人员都是在程序运行之前就编写完成了全部的Java源代码并且成功编译。对有些应用来说,Java源代码的内容在运行时刻才能确定。这个时候就需要动态编译源代码来生成Java字节代码,再由JVM来加载执行。典型的场景是很多算法竞赛的在线评测系统(如PKU JudgeOnline),允许用户上传Java代码,由系统在后台编译、运行并进行判定。在动态编译Java源文件时,使用的做法是直接在程序中调用Java编译器。
JSR 199引入了Java编译器API。如果使用JDK 6的话,可以通过此API来动态编译Java代码。比如下面的代码用来动态编译最简单的Hello World类。该Java类的代码是保存在一个字符串中的。
如果不能使用JDK 6提供的Java编译器API的话,可以使用JDK中的工具类com.sun.tools.javac.Main,不过该工具类只能编译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类似于直接使用javac命令。
另外一个可用的工具是Eclipse JDT Core提供的编译器。这是Eclipse Java开发环境使用的增量式Java编译器,支持运行和调试有错误的代码。该编译器也可以单独使用。Play框架在内部使用了JDT的编译器来动态编译Java源代码。在开发模式下,Play框架会定期扫描项目中的Java源代码文件,一旦发现有修改,会自动编译 Java源代码。因此在修改代码之后,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变化。使用这些动态编译的方式的时候,需要确保JDK中的tools.jar在应用的 CLASSPATH中。
下面介绍一个例子,是关于如何在Java里面做四则运算,比如求出来(3+4)*7-10的值。一般的做法是分析输入的运算表达式,自己来模拟计算过程。考虑到括号的存在和运算符的优先级等问题,这样的计算过程会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出错。另外一种做法是可以用JSR 223引入的脚本语言支持,直接把输入的表达式当做JavaScript或是JavaFX脚本来执行,得到结果。下面的代码使用的做法是动态生成Java源代码并编译,接着加载Java类来执行并获取结果。这种做法完全使用Java来实现。
上面的代码给出了使用动态生成的Java字节代码的基本模式,即通过类加载器来加载字节代码,创建Java类的对象的实例,再通过Java反射API来调用对象中的方法。
Java字节代码增强
Java 字节代码增强指的是在Java字节代码生成之后,对其进行修改,增强其功能。这种做法相当于对应用程序的二进制文件进行修改。在很多Java框架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实现方式。Java字节代码增强通常与Java源文件中的注解(annotation)一块使用。注解在Java源代码中声明了需要增强的行为及相关的元数据,由框架在运行时刻完成对字节代码的增强。Java字节代码增强应用的场景比较多,一般都集中在减少冗余代码和对开发人员屏蔽底层的实现细节上。用过JavaBeans的人可能对其中那些必须添加的getter/setter方法感到很繁琐,并且难以维护。而通过字节代码增强,开发人员只需要声明Bean中的属性即可,getter/setter方法可以通过修改字节代码来自动添加。用过JPA的人,在调试程序的时候,会发现实体类中被添加了一些额外的 域和方法。这些域和方法是在运行时刻由JPA的实现动态添加的。字节代码增强在面向方面编程(AOP)的一些实现中也有使用。
在讨论如何进行字节代码增强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表示一个Java类或接口的字节代码的组织形式。
如上所示,一个类或接口的字节代码使用的是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依次排列。对于可能包含多个条目的内容,如所实现的接口、域、方法和属性等,是以数组来表示的。而在数组之前的是该数组中条目的个数。不同的内容类型,有其不同的内部结构。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直接操纵包含字节代码的字节数组的话,开发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出错。已经有不少的开源库可以对字节代码进行修改或是从头开始创建新的Java类的字节代码内容。这些类库包括ASM、cglib、serp和BCEL等。使用这些类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增强字节代码的复杂度。比如考虑下面一个简单的需求,在一个Java类的所有方法执行之前输出相应的日志。熟悉AOP的人都知道,可以用一个前增强(before advice)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使用ASM的话,相关的代码如下:
从ClassWriter就可以获取到包含增强之后的字节代码的字节数组,可以把字节代码写回磁盘或是由类加载器直接使用。上述示例中,增强部分的逻辑比较简单,只是遍历Java类中的所有方法并添加对System.out.println方法的调用。在字节代码中,Java方法体是由一系列的指令组成的。而要做的是生成调用System.out.println方法的指令,并把这些指令插入到指令集合的最前面。ASM对这些指令做了抽象,不过熟悉全部的指令比较困难。ASM提供了一个工具类ASMifierClassVisitor,可以打印出Java类的字节代码的结构信息。当需要增强某个类的时候,可以先在源代码上做出修改,再通过此工具类来比较修改前后的字节代码的差异,从而确定该如何编写增强的代码。
对类文件进行增强的时机是需要在Java源代码编译之后,在JVM执行之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有:
•由IDE在完成编译操作之后执行。如Google App Engine的Eclipse插件会在编译之后运行DataNucleus来对实体类进行增强。
•在构建过程中完成,比如通过Ant或Maven来执行相关的操作。
•实现自己的Java类加载器。当获取到Java类的字节代码之后,先进行增强处理,再从修改过的字节代码中定义出Java类。
•通过JDK 5引入的java.lang.instrument包来完成。
由于存在着大量对Java字节代码进行修改的需求,JDK 5引入了java.lang.instrument包并在JDK 6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基本的思路是在JVM启动的时候添加一些代理(agent)。每个代理是一个jar包,其清单(manifest)文件中会指定一个代理类。这个类会包含一个premain方法。JVM在启动的时候会首先执行代理类的premain方法,再执行Java程序本身的main方法。在 premain方法中就可以对程序本身的字节代码进行修改。JDK 6中还允许在JVM启动之后动态添加代理。java.lang.instrument包支持两种修改的场景,一种是重定义一个Java类,即完全替换一个 Java类的字节代码;另外一种是转换已有的Java类,相当于前面提到的类字节代码增强。还是以前面提到的输出方法执行日志的场景为例,首先需要实现java.lang.instrument.ClassFileTransformer接口来完成对已有Java类的转换。
有了这个转换类之后,就可以在代理的premain方法中使用它。
把该代理类打成一个jar包,并在jar包的清单文件中通过Premain-Class声明代理类的名称。运行Java程序的时候,添加JVM启动参数-javaagent:myagent.jar。这样的话,JVM会在加载Java类的字节代码之前,完成相关的转换操作。
总结
操纵Java字节代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通过它,可以很容易的对二进制分发的Java程序进行修改,非常适合于性能分析、调试跟踪和日志记录等任务。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把开发人员从繁琐的Java语法中解放出来。开发人员应该只需要负责编写与业务逻辑相关的重要代码。对于那些只是因为语法要求而添加的,或是模式固定的代码,完全可以将其字节代码动态生成出来。字节代码增强和源代码生成是不同的概念。源代码生成之后,就已经成为了程序的一部分,开发人员需要去维护它:要么手工修改生成出来的源代码,要么重新生成。而字节代码的增强过程,对于开发人员是完全透明的。妥善使用Java字节代码的操纵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某一类开发问题。
参考资料
•Java字节代码格式
•Java 6.0 Compiler API
•深入探讨Java类加载器
该文章转载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cf-java-byte-code
动态编译Java源文件
在一般情况下,开发人员都是在程序运行之前就编写完成了全部的Java源代码并且成功编译。对有些应用来说,Java源代码的内容在运行时刻才能确定。这个时候就需要动态编译源代码来生成Java字节代码,再由JVM来加载执行。典型的场景是很多算法竞赛的在线评测系统(如PKU JudgeOnline),允许用户上传Java代码,由系统在后台编译、运行并进行判定。在动态编译Java源文件时,使用的做法是直接在程序中调用Java编译器。
JSR 199引入了Java编译器API。如果使用JDK 6的话,可以通过此API来动态编译Java代码。比如下面的代码用来动态编译最简单的Hello World类。该Java类的代码是保存在一个字符串中的。
public class Compiler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String source = "public class Mai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Hello World!\");} }"; JavaCompiler compiler = ToolProvider.getSystemJavaCompiler(); StandardJavaFileManager fileManager = compiler.getStandardFileManager(null, null, null); StringSourceJavaObject sourceObject = new CompilerTest.StringSourceJavaObject("Main", source); Iterable< extends JavaFileObject> fileObjects = Arrays.asList(sourceObject); CompilationTask task = compiler.getTask(null, fileManager, null, null, null, fileObjects); boolean result = task.call(); if (result) { System.out.println("编译成功。"); } } static class StringSourceJavaObject extends SimpleJavaFileObject { private String content = null; public StringSourceJavaObject(String name, String content) ??throws URISyntaxException { super(URI.create("string:///" + name.replace('.','/') + Kind.SOURCE.extension), Kind.SOURCE); this.content = content; } public CharSequence getCharContent(boolean ignoreEncodingErrors) ??throws IOException { return content; } } }
如果不能使用JDK 6提供的Java编译器API的话,可以使用JDK中的工具类com.sun.tools.javac.Main,不过该工具类只能编译存放在磁盘上的文件,类似于直接使用javac命令。
另外一个可用的工具是Eclipse JDT Core提供的编译器。这是Eclipse Java开发环境使用的增量式Java编译器,支持运行和调试有错误的代码。该编译器也可以单独使用。Play框架在内部使用了JDT的编译器来动态编译Java源代码。在开发模式下,Play框架会定期扫描项目中的Java源代码文件,一旦发现有修改,会自动编译 Java源代码。因此在修改代码之后,刷新页面就可以看到变化。使用这些动态编译的方式的时候,需要确保JDK中的tools.jar在应用的 CLASSPATH中。
下面介绍一个例子,是关于如何在Java里面做四则运算,比如求出来(3+4)*7-10的值。一般的做法是分析输入的运算表达式,自己来模拟计算过程。考虑到括号的存在和运算符的优先级等问题,这样的计算过程会比较复杂,而且容易出错。另外一种做法是可以用JSR 223引入的脚本语言支持,直接把输入的表达式当做JavaScript或是JavaFX脚本来执行,得到结果。下面的代码使用的做法是动态生成Java源代码并编译,接着加载Java类来执行并获取结果。这种做法完全使用Java来实现。
private static double calculate(String expr) throws CalculationException { String className = "CalculatorMain"; String methodName = "calculate"; String source = "public class " + className + " { public static double " + methodName + "() { return " + expr + "; } }"; //省略动态编译Java源代码的相关代码,参见上一节 boolean result = task.call(); if (result) { ClassLoader loader = Calculator.class.getClassLoader(); try { Class<?> clazz = loader.loadClass(className); Method method = clazz.getMethod(methodName, new Class<?>[] {}); Object value = method.invoke(null, new Object[] {}); return (Double) value; } catch (Exception e) { throw new CalculationException("内部错误。"); } } else { throw new CalculationException("错误的表达式。"); } }
上面的代码给出了使用动态生成的Java字节代码的基本模式,即通过类加载器来加载字节代码,创建Java类的对象的实例,再通过Java反射API来调用对象中的方法。
Java字节代码增强
Java 字节代码增强指的是在Java字节代码生成之后,对其进行修改,增强其功能。这种做法相当于对应用程序的二进制文件进行修改。在很多Java框架中都可以见到这种实现方式。Java字节代码增强通常与Java源文件中的注解(annotation)一块使用。注解在Java源代码中声明了需要增强的行为及相关的元数据,由框架在运行时刻完成对字节代码的增强。Java字节代码增强应用的场景比较多,一般都集中在减少冗余代码和对开发人员屏蔽底层的实现细节上。用过JavaBeans的人可能对其中那些必须添加的getter/setter方法感到很繁琐,并且难以维护。而通过字节代码增强,开发人员只需要声明Bean中的属性即可,getter/setter方法可以通过修改字节代码来自动添加。用过JPA的人,在调试程序的时候,会发现实体类中被添加了一些额外的 域和方法。这些域和方法是在运行时刻由JPA的实现动态添加的。字节代码增强在面向方面编程(AOP)的一些实现中也有使用。
在讨论如何进行字节代码增强之前,首先介绍一下表示一个Java类或接口的字节代码的组织形式。
类文件 { 0xCAFEBABE,小版本号,大版本号,常量池大小,常量池数组, 访问控制标记,当前类信息,父类信息,实现的接口个数,实现的接口信息数组,域个数, 域信息数组,方法个数,方法信息数组,属性个数,属性信息数组 }
如上所示,一个类或接口的字节代码使用的是一种松散的组织结构,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依次排列。对于可能包含多个条目的内容,如所实现的接口、域、方法和属性等,是以数组来表示的。而在数组之前的是该数组中条目的个数。不同的内容类型,有其不同的内部结构。对于开发人员来说,直接操纵包含字节代码的字节数组的话,开发效率比较低,而且容易出错。已经有不少的开源库可以对字节代码进行修改或是从头开始创建新的Java类的字节代码内容。这些类库包括ASM、cglib、serp和BCEL等。使用这些类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增强字节代码的复杂度。比如考虑下面一个简单的需求,在一个Java类的所有方法执行之前输出相应的日志。熟悉AOP的人都知道,可以用一个前增强(before advice)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使用ASM的话,相关的代码如下:
ClassReader cr = new ClassReader(is); ClassNode cn = new ClassNode(); cr.accept(cn, 0); for (Object object : cn.methods) { MethodNode mn = (MethodNode) object; if ("<init>".equals(mn.name) || "<clinit>".equals(mn.name)) { continue; } InsnList insns = mn.instructions; InsnList il = new InsnList(); il.add(new FieldInsnNode(GETSTATIC, "java/lang/System", "out", "Ljava/io/PrintStream;")); il.add(new LdcInsnNode("Enter method -> " + mn.name)); il.add(new MethodInsnNode(INVOKEVIRTUAL, "java/io/PrintStream", "println", "(Ljava/lang/String;)V")); insns.insert(il); mn.maxStack += 3; } ClassWriter cw = new ClassWriter(0); cn.accept(cw); byte[] b = cw.toByteArray();
从ClassWriter就可以获取到包含增强之后的字节代码的字节数组,可以把字节代码写回磁盘或是由类加载器直接使用。上述示例中,增强部分的逻辑比较简单,只是遍历Java类中的所有方法并添加对System.out.println方法的调用。在字节代码中,Java方法体是由一系列的指令组成的。而要做的是生成调用System.out.println方法的指令,并把这些指令插入到指令集合的最前面。ASM对这些指令做了抽象,不过熟悉全部的指令比较困难。ASM提供了一个工具类ASMifierClassVisitor,可以打印出Java类的字节代码的结构信息。当需要增强某个类的时候,可以先在源代码上做出修改,再通过此工具类来比较修改前后的字节代码的差异,从而确定该如何编写增强的代码。
对类文件进行增强的时机是需要在Java源代码编译之后,在JVM执行之前。比较常见的做法有:
•由IDE在完成编译操作之后执行。如Google App Engine的Eclipse插件会在编译之后运行DataNucleus来对实体类进行增强。
•在构建过程中完成,比如通过Ant或Maven来执行相关的操作。
•实现自己的Java类加载器。当获取到Java类的字节代码之后,先进行增强处理,再从修改过的字节代码中定义出Java类。
•通过JDK 5引入的java.lang.instrument包来完成。
java.lang.instrument
由于存在着大量对Java字节代码进行修改的需求,JDK 5引入了java.lang.instrument包并在JDK 6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强。基本的思路是在JVM启动的时候添加一些代理(agent)。每个代理是一个jar包,其清单(manifest)文件中会指定一个代理类。这个类会包含一个premain方法。JVM在启动的时候会首先执行代理类的premain方法,再执行Java程序本身的main方法。在 premain方法中就可以对程序本身的字节代码进行修改。JDK 6中还允许在JVM启动之后动态添加代理。java.lang.instrument包支持两种修改的场景,一种是重定义一个Java类,即完全替换一个 Java类的字节代码;另外一种是转换已有的Java类,相当于前面提到的类字节代码增强。还是以前面提到的输出方法执行日志的场景为例,首先需要实现java.lang.instrument.ClassFileTransformer接口来完成对已有Java类的转换。
static class MethodEntryTransformer implements ClassFileTransformer { public byte[] transform(ClassLoader loader, String className, Class<?> classBeingRedefined, ?ProtectionDomain protectionDomain, byte[] classfileBuffer) throws IllegalClassFormatException { try { ClassReader cr = new ClassReader(classfileBuffer); ClassNode cn = new ClassNode(); //省略使用ASM进行字节代码转换的代码 ClassWriter cw = new ClassWriter(0); cn.accept(cw); return cw.toByteArray(); } catch (Exception e){ return null; } } }
有了这个转换类之后,就可以在代理的premain方法中使用它。
public static void premain(String args, Instrumentation inst) { inst.addTransformer(new MethodEntryTransformer()); }
把该代理类打成一个jar包,并在jar包的清单文件中通过Premain-Class声明代理类的名称。运行Java程序的时候,添加JVM启动参数-javaagent:myagent.jar。这样的话,JVM会在加载Java类的字节代码之前,完成相关的转换操作。
总结
操纵Java字节代码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通过它,可以很容易的对二进制分发的Java程序进行修改,非常适合于性能分析、调试跟踪和日志记录等任务。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把开发人员从繁琐的Java语法中解放出来。开发人员应该只需要负责编写与业务逻辑相关的重要代码。对于那些只是因为语法要求而添加的,或是模式固定的代码,完全可以将其字节代码动态生成出来。字节代码增强和源代码生成是不同的概念。源代码生成之后,就已经成为了程序的一部分,开发人员需要去维护它:要么手工修改生成出来的源代码,要么重新生成。而字节代码的增强过程,对于开发人员是完全透明的。妥善使用Java字节代码的操纵技术,可以更好的解决某一类开发问题。
参考资料
•Java字节代码格式
•Java 6.0 Compiler API
•深入探讨Java类加载器
该文章转载自:http://www.infoq.com/cn/articles/cf-java-byte-code
发表评论
-
JDK nativeascii 命令使用
2012-08-16 23:39 0JDK nativeascii 命令使用 -
JDK1.6 jinfo 命令说明
2012-07-23 14:49 1075jinfo(Configuration Info for Ja ... -
JDK1.6 jstat 命令说明
2012-07-23 14:22 1258jstat(JVM Statistics Monitoring ... -
JDK1.6 jps命令说明
2012-07-23 11:13 1385JDK命令行工具 以下命令的说明基于JDK Update 2 ... -
正则表达式汇总
2012-07-17 11:48 765正则表达式汇总 "^\d+$" //非 ... -
如何从线程中返回值?
2012-07-10 20:27 0如何从线程中返回值? -
Java深度历险(十)——Java对象序列化与RMI
2012-07-11 09:19 941对于一个存在于Java虚拟 ... -
Java深度历险(九)——Java安全
2012-07-11 09:19 906安全性是Java应用程序的非功能性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同其它 ... -
Java深度历险(八)——Java I/O
2012-07-11 09:18 840在应用程序中,通常会 ... -
Java深度历险(七)——Java反射与动态代理
2012-07-11 09:18 1015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Java注解的时候,多次提到了Java的反射 ... -
Java深度历险(六)——Java注解
2012-07-10 16:21 884在开发Java程序,尤其是 ... -
Java深度历险(五)——Java泛型
2012-07-10 10:56 759Java泛型(generics)是JDK ... -
Java深度历险(四)——Java垃圾回收机制与引用类型
2012-07-10 10:27 955Java语言的一个重要特性 ... -
Java深度历险(三)——Java线程:基本概念、可见性与同步
2012-07-10 09:45 906开发高性能并发应用不 ... -
Java深度历险(二)——Java类的加载、链接和初始化
2012-07-10 09:37 911在上一篇文章中介绍了J ... -
Java开发经典网址珍藏
2012-07-01 00:47 859Java SE 6 Java SE 6 文档中心 RMI ...
相关推荐
### Java深度历险——Java字节代码的操纵 #### 引言 随着Java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关注于如何更深入地理解Java内部机制及其高级特性。本篇将聚焦于Java字节码层面的操作,为读者提供一个...
【Java深度历险——探索Java字节码操纵】 在Java编程世界中,深入理解Java字节码对于优化程序性能和实现高级功能至关重要。Java字节码是Java虚拟机(JVM)执行的基础,它是一种平台无关的中间表示,使得Java程序...
基于arm64版本的docker-compose文件
台区终端电科院送检文档
埃夫特机器人Ethernet IP 通讯配置步骤
rv320e机器人重型关节行星摆线减速传动装置研发
气缸驱动爬杆机器人的设计().zip
56tgyhujikolp[
内容概要:本文档提供了基于OpenCV的数字身份验证系统的Python代码示例,涵盖人脸检测、训练和识别三个主要功能模块。首先,通过调用OpenCV的CascadeClassifier加载预训练模型,实现人脸检测并采集多张人脸图像用于后续训练。接着,利用LBPH(局部二值模式直方图)算法对面部特征进行训练,生成训练数据集。最后,在实际应用中,系统能够实时捕获视频流,对比已有的人脸数据库完成身份验证。此外,还介绍了必要的环境配置如依赖库安装、文件路径设置以及摄像头兼容性的处理。 适合人群:对计算机视觉感兴趣的研发人员,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OpenCV库及其在人脸识别领域的应用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构建安全认证系统的企业或机构,旨在提高出入管理的安全性和效率。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门禁控制系统、考勤打卡机等。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仅为基本框架,可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参数优化性能。同时提醒开发者注意隐私保护法规,合法合规地收集和使用个人生物识别信息。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的核心知识点,涵盖基础知识、并发理论、线程池、并发容器、并发队列及并发工具类等方面。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多线程应用场景及其优劣、线程与进程的区别、线程同步方法、线程池的工作原理及配置、常见并发容器的特点及使用场景、并发队列的分类及常用队列介绍、以及常用的并发工具类。文档旨在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和掌握Java并发编程的关键技术和最佳实践。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Java编程经验的研发人员,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并发编程机制、提高多线程应用性能的中级及以上水平的Java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开发者理解并发编程的基本概念和技术细节;②指导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合理运用多线程和并发工具,提升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靠性;③为准备Java技术面试的候选人提供全面的知识参考。 其他说明:文档内容详尽,适合用作深度学习资料或面试复习指南。建议读者结合实际编码练习,逐步掌握并发编程技巧。文中提到的多种并发工具类和容器,均附有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有助于读者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这个数据集包含了日常步数统计、睡眠时长、活跃分钟数以及消耗的卡路里,是个人健康与健身追踪的一部分。 该数据集非常适合用于以下实践: 数据清洗:现实世界中的数据往往包含缺失值、异常值或不一致之处。例如,某些天的步数可能缺失,或者存在不切实际的数值(如10,000小时的睡眠或负数的卡路里消耗)。通过处理这些问题,可以学习如何清理和准备数据进行分析。 探索性分析(发现日常习惯中的模式):可以通过分析找出日常生活中的模式和趋势,比如一周中哪一天人们通常走得最多,或是睡眠时间与活跃程度之间的关系等。 构建可视化图表(步数趋势、睡眠与活动对比图):将数据转换成易于理解的图形形式,有助于更直观地看出数据的趋势和关联。例如,绘制步数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或是比较睡眠时间和活动量之间的关系图。 数据叙事(将个人风格的追踪转化为可操作的见解):通过讲述故事的方式,把从数据中得到的洞察变成具体的行动建议。例如,根据某人特定时间段内的活动水平和睡眠质量,提供改善健康状况的具体建议。
资源内项目源码是来自个人的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包含源码、数据集、可视化页面和部署说明,可产生核心指标曲线图、混淆矩阵、F1分数曲线、精确率-召回率曲线、验证集预测结果、标签分布图。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毕设答辩评审绝对信服的保底85分以上,放心下载使用,拿来就能用。包含源码、数据集、可视化页面和部署说明一站式服务,拿来就能用的绝对好资源!!!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txt文件,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nginx
资源内项目源码是来自个人的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包含源码、数据集、可视化页面和部署说明,可产生核心指标曲线图、混淆矩阵、F1分数曲线、精确率-召回率曲线、验证集预测结果、标签分布图。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毕设答辩评审绝对信服的保底85分以上,放心下载使用,拿来就能用。包含源码、数据集、可视化页面和部署说明一站式服务,拿来就能用的绝对好资源!!!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txt文件,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资源内项目源码是来自个人的毕业设计,代码都测试ok,包含源码、数据集、可视化页面和部署说明,可产生核心指标曲线图、混淆矩阵、F1分数曲线、精确率-召回率曲线、验证集预测结果、标签分布图。都是运行成功后才上传资源,毕设答辩评审绝对信服的保底85分以上,放心下载使用,拿来就能用。包含源码、数据集、可视化页面和部署说明一站式服务,拿来就能用的绝对好资源!!! 项目备注 1、该资源内项目代码都经过测试运行成功,功能ok的情况下才上传的,请放心下载使用! 2、本项目适合计算机相关专业(如计科、人工智能、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信息等)的在校学生、老师或者企业员工下载学习,也适合小白学习进阶,当然也可作为毕设项目、课程设计、大作业、项目初期立项演示等。 3、如果基础还行,也可在此代码基础上进行修改,以实现其他功能,也可用于毕设、课设、作业等。 下载后请首先打开README.txt文件,仅供学习参考, 切勿用于商业用途。
模拟知识付费小程序,可流量主运营模式
什么是普通上传 调用接口一次性完成一个文件的上传。 普通上传2个缺点 文件无法续传,比如上传了一个比较大的文件,中间突然断掉了,需要重来 大文件上传太慢 解决方案 分片上传
英二2010-2021阅读理解 Part A 题干单词(补).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