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进化断代史-Int N.0时代
第一章 序言
作者: 刘锋 原创
(转载引用请标明作者和出处)
我们曾经批判web2.0没有明确的定义,具有很强误导性。因为不能界定web2.0和web1.0的区别,由此延伸出的web3.0,web4.0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既然我们指出webN.0划分方法的谬误,那如何对互联网发展阶段进行确定,就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我们在《世界上第一个互联网进化示意图》中明确指出,互联网的发展并不是无序和混乱的,互联网的起源和进化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大脑的充分联网,这一目标产生了强大的拉动力,不断引导互联网向前发展和进化。互联网在进化的不同阶段,其发展的特点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特点就成为我们划分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的根本依据。
互联网进化断代史纲目(以后八章将展开阐述):
1.Internet 0.0,互联网第零纪---奇点纪(1753年到1969年)
特点:互联网诞生前的技术准备期,如电报和摩尔斯码的发明,电话网的开通,计算机的出现,数据交换技术的产生等等。
2. Internet 1.0 互联网第一纪---混沌纪(1969年-1983年)
特点:互联网诞生,一些最基础的原始应用开始萌芽,主要包括电子邮件,Ftp,网络游戏,BBS等互联网原始应用,这些技术的诞生为互联网的此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3.Internet 2.0互联网第二纪—盘古纪(1983年---?)
特点:互联网的原始元素之一BBS 发生功能分离的现象,分裂出新闻类,电子商务类,博客类,威客类,维基类,SNS类,DIGG类,换客类,搜索引擎类等至少九个方向的网站。
4.Internet 3.0互联网第三纪—女娲纪(1997年---?)
特点:互联网造人工程的开始。博客是互联网中人形成的第一步,此后博客将与威客,电子邮件系统,IM逐步融合形成互联网中真正的人。当人出现后,互联网人信用的确立也将是这个世纪的另一大特点。
5.Internet 4.0互联网的第四纪-春秋纪(威客纪)(2005年---?)
特点:互联网度过完全免费共享的时代,知识,智慧开始体现价值,互联网尊重知识的时代开始到来,为了延长人类大脑与互联网接驳时间,无线互联网将超越固定互联网。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设备进入互联网。
6。Internet5.0互联网的第五纪-战国纪 (2012年---?)
特点:互联网全面进入三维时代,操作系统,互联网应用与网络游戏融合并三维化,互联网出现众多互联网虚拟王国,为了争夺用户甚至不择手段。野心家和极端宗教分子的介入导致现实世界政府开始关注互联网虚拟三维王国的混乱。
7。Internet 6.0互联网的第六纪- 秦纪(统一记) (2017年---?)
特点,互联网战国记的混乱导致现实世界政府开始全面介入互联网的管理,政府将建立一个统一和谐的的互联网虚拟三维世界,商业化从互联网虚拟世界的构建上消退,转而进入互联网虚拟世界中进行商业活动,
8。Internet 7.0 互联网的第七纪-梦幻纪 (2050--?)
特点,经过互联网近一百年的进化,庞大的全球互联网将形成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结构的统一体,它将拥有互联网虚拟大脑神经元,互联网虚拟运动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视觉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听觉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感觉神经系统,互联网虚拟记忆系统。
分享到:
相关推荐
5、资料类:杂项计算与单位换算、ASCII码与颜色值、二维码生成器、中国古代度量衡、中国断代史年表(先秦部分)、世界时差。 6、阅读类:PDF阅读器。可打开多个PDF文件,批量保存拟阅读文件名,现场编辑阅读笔记...
《桌面数据库》,高效的“数据管理、表格制作、富文本编辑”操作平台,功能强劲,适用范围广,各行业均可使用。免费。... 08 文本内容自动换行 17 中国断代史年表 09 杂项计算与单位换算 18 媒体播放
2、新增《新编中国断代史年表(先秦部分)》,EXE文件,可发送到桌面快捷方式,便于随时查阅。 3、主菜单“工具→其他工具”新增: 1)文本自动换行:使复制下来的杂乱的网页文本自动换行。 2)hlp 文件阅读。 4、...
16. **《汉书》**:属于断代史,记述的是西汉时期的历史。 17. **李商隐**:他的无题诗善于用华美的辞藻描绘隐秘的情感,尤其是爱情心理。 18. **孟子**: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强调人民的地位高于君主。 19...
2. 《汉书》:由东汉班固编纂的《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讲述了从汉高祖到王莽时期的历史。《汉书》在史学上有着重要地位,与《史记》并称为“史学双璧”,同时是“二十四史”之一,确立了后世修正史的...
1. **《汉书》与《史记》**:《汉书》是东汉班固创作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按朝代编写的正史,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到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包括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与《史记》相比,...
这两部史书都是断代史,专注于各自所处朝代,为后世提供了更为深入和细致的历史记载。 《三国志》由西晋陈寿所著,这是一部国别史,主要记载了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历史。《三国志》与《资治通鉴》在体例上...
1. 融入未来技术的企业级存储,保护投资,使得系统可以随技术发展而升级,无需断代。 2. 块级并发架构,提升了带宽和处理速度。 3. 持续数据保护,确保快速恢复。 4. 企业级容灾能力,提供7x24小时高可用性。 5. ...
《人工神经网络与多元统计判别分析在古陶瓷断源断代中的对比研究》这篇文章探讨了两种不同的数据分析方法——人工神经网络(ANN)和多元统计判别分析(MDSA)在古陶瓷研究中的应用,特别是在确定古陶瓷来源和年代...
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论文.doc
首先,文学史的分类包括通史、国别史、断代史和专题史,分别从整体、国家、特定时期和特定主题的角度探讨文学的发展。文学活动由宇宙、作家、作品和读者四个要素构成,这四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文学活动的完整生态。 ...
1. **电影史研究的基本框架**:电影史研究包括电影通史、国别史和断代史,追求历史真实,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电影史在探讨人物和作品时需结合其时代背景。 2. **中国电影史的历史分期**:按照社会历史分期,中国...
《汉书》是继《史记》后的第一部断代史;《九歌》是楚辞中的名篇,属于诗歌形式。 3. 诗人与作品:提到了诸如女娲、盘古等神话人物,以及《伐檀》、《采薇》、《公刘》、《七月》等《诗经》篇章,还有《春秋》、...
16. 《汉书》由班固编纂,开创了断代为史的编纂体例。 17.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正史,由司马迁编撰,采用“纪传体”形式。 18. “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 19. 晚唐小品的代表...
“史”包括了从《史记》到各种断代史和地方志,是研究中国历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子”则是收录了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各学术流派思想的主要文献;“集”则汇编了历代文人的诗词、文章以及各类文集,是了解历代文学...
《汉书》则是断代史的典范,两者对史传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4. **两汉乐府诗**:如《孔雀东南飞》等,乐府诗是民间音乐和诗歌的结合,以反映人民生活和情感为主,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魏晋南北朝文学** 1. ...
【甲骨文分期断代方法】李学勤提出的"先用字体分类再进行断代"是一种对殷墟甲骨文的研究方法,它主张在对甲骨进行年代判定之前,先根据其字体特征进行分类。这种方法试图运用考古学中的类型学理论,通过分析字体的...
互联网时代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部分首先探讨了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接着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 1. 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1.1 ...
古代金银器的断代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它涉及到历史、艺术、冶金等多个领域的知识。金银器的年代鉴定主要依赖于器物的形制、工艺、纹饰以及铭文等特征。以下是对古代金银器断代及其相关知识点的详细解释: 1. ...
4. 《汉书》由班固编纂,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载了西汉时期的历史。 5. 东汉赋的发展趋势是从大赋转向抒情小赋,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变化和文人士大夫个人情感的抒发。 6. 建安诗歌以曹操父子和建安七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