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地方的人文风情的形成往往需要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更多地表现为这个地方“过去时”的文化记忆。而越南却不同。越南的风情没有陈腐味儿,是一种鲜活的“现在时”,它存在于细心的游人的眼中,它贯穿于越南人的现实生活中。 眼花缭乱摩托车 一种交通工具在一个国家或一座城市形成蔚为壮观之势的,在我的印象中除了美国的汽车、中国的自行车、威尼斯的“贡多拉”之外,就该是越南的摩托车了。 在越南城内的大街上,或是在城外的公路上,小轿车是极少的,大巴、中巴、出租车也不多见。市内有小而简陋之极的公共汽车站台,但很少看到有人在这里等车。这里的人们有自己的交通工具,有自己所青睐的摩托车。摩托车在越南是家家必备、人人必用的交通工具。仅河内这个280万人口的城市,已拥有摩托车近百万辆。 在这个国家,随意走进一座城市,你都会被无处不在的摩托车所包围,街道两边停放的是成行成排的摩托车,街道之中流动的是成群结队的摩托车;即使住在高层酒店里,你也摆脱不了这样的包围,摩托车的轰鸣声总是不停地在你耳畔回响。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期,走在城内的大街上,你会感觉到整座城市包括你自己仿佛已被摩托车淹没,不知所处,不知所措。只见那满街的摩托车像是草原上受惊的野马,无一不是争先恐后,而骑在摩托上的越南男女,也是那么的勇猛、那么不顾一切地勇往直前。这个时候,你想穿过马路简直比登天还难,你只有乖乖地站在马路边看着如织、无序、疯狂的摩托车队发呆的份儿。 越南并不是一个出产摩托车的国家,越南人骑的摩托车是清一色的日本货。“要本田吗?”站在街边,不时会有拉客的摩托车手这样寻问,反应慢一点,你会觉得一头雾水。本田是什么?本田在越南并不涵盖全部的“本田”品牌,它只是摩托车的代名词。可见本田摩托车在越南已深入人心。 越南正处于战后经济复兴的初级阶段,人们正在从温饱向小康迈进,摩托车作为一种中高档耐用消费品,它的热销反映了越南现阶段的消费水准和消费取向。 男女有别看帽子 如果问越南男人:你要绿帽子吗?问话人准会收获一份友好和感激:谢谢!我很喜欢戴绿帽子。 听到这样的回答你不要以为这是越南男人的自嘲或者搞笑。这是他们真实情感的表达,他们真的很喜欢戴绿帽子。在越南的城乡,常常能看到戴着绿帽子的越南男人骑着摩托招摇过市。 绿帽子是战争的产物。越南在二十年前是一个战事不断的国家,那时的越南男人大多有过当兵的经历,为了防御子弹击中头部,选择了与草木相同的绿色材料做帽子来隐蔽自己。也许是为了一种纪念,也许是为了表达一种精神,绿帽子虽然在和平年代失去了防御和隐蔽的功能,但越南男人依然衷情于它,让它成为永不过时的时尚沿袭下来。 在游客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有两个性别不同的越南人其外表都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那么你只要看他们头上的帽子就行了———戴绿帽子的一定是男人,戴白帽子的一定是女人。这说法一点不错,在越南,大凡戴帽子的男人都戴的是绿帽子,大凡戴帽子的女人都无一例外地戴着白帽子。 越南的白帽子状似我们先人所戴的尖顶斗笠,用一种热带植物的叶片编织而成。因为颜色泛白,越南人便称它为白帽子。白帽子的帽沿比男人的绿帽子要宽过很多,遮阳挡光的效果自然也比男人的绿帽子好。 但白帽子没有绿帽子那么幸运,它没有被赋予帽子之外的附加意义,它只是一种遮阳挡雨的工具。它之所以受到女人的青睐,完全是因为它的使用价值迎合了越南女人的需要。越南女人承担着绝大部分的野外劳动,比如耕种,比如收割,比如去街头路边摆摊设点做买卖,这些事越南男人是很少做的,挑大梁的是女人。而在越南这样的热带季风气候下,常在野外劳作的女人们就需要一个有效的遮阳护肤的工具。于是白帽子就在越南女人的头顶上闪亮登场。随着时间的推移,白帽子成了女人的专用品,进而成为一种性别标志,成为女人的一种特征,一个符号。 魅力无穷中国风 去越南,对于中国游客来说,如果不看广告招牌,是不会有出国的感觉的。中国人在这里不仅感受不到异国情调,相反,所到之处,耳闻目睹的尽是龙腾虎跃的中国风情。 黄皮肤、黑头发、黑眼睛的越南人自称是龙的传人。所以,早年汉字汉语曾在这个国度里风行,虽然在法国的殖民统治时期,强行推行过法文,以至后来终于创建了以拉丁字母为元素的本土文字,并确定了越语为国语,但是,汉语和中国文化仍在这里根深蒂固地存在,并以其深厚的底蕴和无穷的魅力影响着这里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仰取向、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 在河内的大街小巷,在乡村的公路沿线,随处能见到佛教和道教的寺庙。寺庙的门联一律是用漂亮的汉字书写,对仗工整,韵律严谨,意境深远。在城乡住户、旅馆、饭店乃至机关的门窗上,金童玉女图、寿星福禄图以及“金玉满堂”、“吉祥如意”、“开门大吉”、“出入平安”之类的中文吉语十分显眼。在市区和公路边的广告牌上,常常看到以龙图虎案为商标的广告。我曾在河内火车站买了几盒绿豆糕,坐在车上细细端详,发现其包装盒的左上端十分醒目地印着二龙戏珠的图案,龙图之下的中文字是:“黄龙古传”。 越南人不仅对中国的古文化兴趣浓厚,而且对中国的现代文化也热情高涨。官方在或明或暗地效仿中国的治国模式;民间,用人民币、写中国字、说中国话已成为时尚。河内师范大学、河内外语学院等国家级重点高校纷纷增设中文系,以顺应社会潮流,满足青年学生学习中文的迫切需要。
|
相关推荐
【知识点】 这篇文档主要讲述了作者对家乡人民的深情...综上所述,这篇文章通过不同场景和故事,揭示了亲情的深沉、家乡人民的美德、地方文化的传承以及城市中隐藏的朴素之美,展现了生活的丰富多姿和人性的风情万种。
【城市个性风情旅游开发策略详解】 城市个性风情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模式,旨在展现城市的文化韵味、历史底蕴和地方特色,吸引游客深入体验城市的万种风情。以下五个策略是构建这一旅游模式的关键步骤: ...
中国海洋大学信号与系统2005年到2010年复试资料+2016年到2019年初试资料又不懂的问题可以在博客下问我凑字数风姿风月风韵风情万种,奇枝奇葩奇缘奇遇千般
5. 在古代诗歌中,柳树的柔美形态有时被用来象征风情万种的女子,如刘禹锡的《忆江南》中所描绘的那样。另外,柳还可能象征隐士的生活,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综合以上分析,柳作为中国古典诗词的常见意象,...
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秀美,也暗示了友人所去之地的风情万种,如同佳人之眉眼盈盈。"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揭示了友人的目的地,同时也寓意着友人即将遇到的美好时光。 下片则直接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此外,柳的柔美姿态常被比作风情万种的女子,象征着风流与多情,如刘禹锡的“弱柳从风疑举袂”,形象描绘了女子的轻盈身姿。而陶渊明的“五柳先生”则让柳成为了隐逸生活的象征,代表着文人墨客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如...
柳还常被比喻为风情万种的女子,如刘禹锡的诗句所描绘的。最后,柳有时也象征着隐居生活,与陶渊明等隐士的形象相关联。 3. 在古代诗词中,柳的意象丰富多样,不仅出现在不同朝代的诗人笔下,如白居易、欧阳修、...
- 婀娜多情的女性形象:柳树的姿态柔美,常被比喻为风情万种的女子。 - 隐逸的象征:在某些诗人的笔下,柳也代表了隐居生活和对自由的追求,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 4. 古诗词中的柳意象分析:文章引用了白居易...
主持人会展示一个描述性词语,比如“怒火中烧”或“风情万种”,给队伍的第一位成员看。第一位成员需要通过表情来传递这个词语的意思,但不能使用声音或者手势。接着,这个表情要依次由队伍中的每一位成员传递下去,...
《紫阳腰》这篇文本主要描绘了紫阳这个位于汉江边上的小城...总结起来,《紫阳腰》这篇文字段落通过生动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了紫阳的风情万种,尤其是紫阳女子的美丽和勤劳,以及这个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态度。
综上所述,这个PPT模板将涵盖江南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特色手工艺、传统美食等多个方面,全面展现江南的迷人魅力,无论是用于旅游宣传、自我介绍还是节日活动,都能让观众深入了解并欣赏到江南的风情万种。
旦角主要扮演女性角色,有青衣、花旦等区别,青衣多为贤良淑德的女性,花旦则多表现活泼或风情万种的女子;净角通常是面部化妆鲜明的男性角色,如包拯的黑脸,象征正直;丑角则多扮演滑稽或辅助角色,以幽默诙谐的...
活动还融入了多种艺术形式,如电子键盘手的演奏、优雅的钢琴曲目、活力四溢的《康康舞》、风情万种的《拉丁舞》和现代芭蕾舞,以提升现场的娱乐性和互动性。此外,还有沙画展,通过高雅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了个人...
【香港——璀璨的明珠】 香港,位于中国南海之滨,被誉为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在家中,也可以将所学到的香港知识分享给家人,让他们一同感受香港的风情万种。
5. 婀娜的女性形象:柳树的柔美形态有时也被用来比喻风情万种的女子,如刘禹锡的“弱柳从风疑举袂”。 6. 隐者的象征:在一些诗中,柳还代表着隐逸生活,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表明他隐居的志趣。 试卷中的...
最后,柳的柔美姿态使其有时被比作风情万种的女子,如刘禹锡的诗中,柳的形象被赋予了女性的柔情和舞者的轻盈。 综上所述,古典诗词中的“柳”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承载了诗人情感的载体,它包含了春天的喜悦、...
- 风流与女性的象征:柳树的姿态柔美,常被用来比喻风情万种的女子,有时也象征隐者的形象。 3. 高中语文试题分析:该文档提到的是内蒙古集宁一中2020学年高一语文12月月考试题,主要测试学生对于古典诗词中意象的...
5. 柳与女性形象:柳的形象常与风情万种的女性联系在一起,如刘禹锡的“弱柳从风疑举袂”,将柳比作舞动的女子,表现出柳的柔美与婉约。 6. 隐士的象征:柳在某些情况下还代表着隐逸生活,如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
- 风情与柔美:柳的姿态婆娑,有时被比作风情万种的女性形象,如刘禹锡《忆江南》中的“弱柳从风疑举袂”。 - 隐逸的象征: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柳有时成为隐士或归隐生活的象征。 4. 古代诗词的解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