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国的时候关羽为了打曹操,又害怕孙权来偷袭,因此在荆州沿江一直到关羽的大营修了无数的烽火台。烽火台白天点狼烟,晚上点篝火,作用是在有军情的时候报警。战国的时候有“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也与烽火台有关。
烽燧是烽火台的一种,大约只在新疆才叫烽燧。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与丝绸之路的走向一致。

(图片来源:赵越《河西走廊的汉长城》)
虽然烽燧遍布新疆,但每一个烽燧背后都隐藏着数不完的历史和故事。有的烽燧目前已经对游人开放,而最好的那些实际上早已被政府保护起来,一般人是难以接近和看到的。
这次被毁坏的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唐代10人规模大型烽燧,毁坏它的是《楚留香传奇》电视剧剧组。剧组为了追求他们的“视觉艺术”,因此牺牲了更古老、更厚重也更值得保护和珍藏的古代艺术。这种牺牲,我觉得很痛心。
我从报纸上看到,毁坏大约有部分:
1)烽燧墙体喷射数平方米的油墨物质
2)本身被严重踩踏,造成部分坍塌,烽燧结构遭到破坏,寿命大大缩短
3)烽燧前人为搭架子,因此挖了数个大坑
有文物局专家考察后称,剧组对烽燧的破坏是致命的,如果遇到大风,都有可能将这个遭到破坏的烽燧吹倒。
最近好像曝光的类似事件特别多,比如前些日子影片《无极》对香格里拉的破坏,《大旗英雄传》对仙都风景区的破坏等等。
看到这些消息,我会有很多疑问。为什么有那么多所谓的艺术家不懂得保护艺术?摄制组在得到进入文物区或者风景区进行拍摄的许可后颁发证明的机关不参与进行有效的监督?为什么事后的处置手段都如此软弱?(听说文物局给楚留香剧组开出的罚款单是1.5万元,可笑!)
最后写一句:以拍室内情景剧为荣,以进入原始景区、文物区拍摄为耻!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烽燧:古代报警系统详解】 烽燧,作为古代报警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人通过烟火传递战争信息的主要方式。在唐代,烽燧的作用尤为显著,它们遍布边疆,构成了一张严密的信息传递网络,保障了国家安全。烽火台...
自唐代诗人王之涣在《凉州词》中以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诗句描绘出了玉门关的苍凉与壮阔,人们便对其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它不仅见证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经济贸易繁荣,也承载了无数文化交流的印迹...
例如,长城,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它连接了秦朝的防御工事,并在明朝得到进一步扩展。长城的构造遵循了“因地形,据险制塞”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形优势,采用砖石混砌法建造,构成...
唐代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发展的重要阶段,政府官报——进奏院状的出现,标志着报纸开始被用于辅助统治。同时,露布、檄文、榜文和告示等形式的使用,也丰富了新闻传播的手段。 宋代的邸报制度更加成熟,并出现了不...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的“西出阳关无故人”,使得阳关的名声流传至今。 阳关的建设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7年的汉元封四年,期间设有都尉府管理军事事务,直至唐朝仍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关隘。然而...
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一项军事防御工程,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持续修建并扩展至明朝,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军事防御系统。长城不仅用于抵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如秦朝时的匈奴和明朝时的蒙古,而且其...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首个皇帝陵园,秦始皇陵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布局严谨,是按照“事死如生”的理念精心设计的。陵墓分为内城、外城及众多陪葬设施,其中最让人惊叹的是兵马俑的发现。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中的...
【知识点一:诸子百家的思想】 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诸子百家是重要的一个专题。老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无为而治,强调顺应自然,这在选项A中得以体现。孔子则是儒家的创始人,他的...
而烽燧则是一种用以在远距离传递紧急信息的信号方式,它在军事上尤为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国家机器的完善,实物传播和特定借代物成为新的传播方式。例如布告、露布等在两汉时期开始广泛使用,标志着文字传播...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遗址的保护价值主要体现在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上的突出普遍价值。这意味着在进行遗址保护规划时,应充分考虑遗址在这些方面所具有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在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位统一六国的皇帝——秦始皇,他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与战乱,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汉朝,继承并发扬了这一制度,进一步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开启了长达四百...
3. **布衣交**:指的是社会地位不高的人之间的友谊,"布衣"是古代平民的服装,象征着平民身份。 4. **赙赠**:封建时代的一种习俗,亲友在他人去世时提供钱财帮助办理丧事,显示了对逝者的尊重和哀悼。 5. **梨园...
8. 军事建筑选址策略:烽燧通常选择在战略位置,如山脊或高地上,以便监视周围地区,阿拉沟烽燧很可能位于山脊上。 9. 暗管排盐技术原理:地下暗管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改善盐碱...
【嘉峪关关城】是明代长城西端的起点,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因其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关城建在嘉峪山上,处于山谷最狭窄处,横穿沙漠戈壁,北连黑山悬壁长城,...
1. **下定义**:要求将一段文字中某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提炼出来,形成“被定义概念=本质特征+邻近属概念”的表达形式。需要找出关键信息并进行整合。 2. **提炼要点**:对语段内容的主要观点进行提炼,找出支撑论点的...
综上所述,敦煌博物馆IP通过官方授权机构的市场化运作,不仅保护和传承了敦煌这一世界级的文化遗产,还让古老的敦煌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其成功的商业模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其他文化IP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
3. 历史人物与事件:种暠是文中的人物,他以廉洁、勇敢和忠诚闻名,曾在顺帝时期担任侍御史,并在太子承光宫任职,后来被派往益州、凉州等地担任刺史,对稳定边疆起到了积极作用。 4. 古代礼仪与法律:文言文中提到...
本资源 涵盖了中国古代历史中的多个时期,从汉代到唐代,包括了汉武帝時代的狼烟扬起、汉长城的古烽燧遗址、魏晋隋唐的古墓等历史事件和景观。这些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敦煌文化 ...
综上所述,西汉通过军事征服、防御设施建设、行政建制改革和经济开发,逐步将河西走廊从游牧民族的领地转变为汉人的定居地,实现了中原对河西的有效统治。这一历史过程不仅巩固了西汉的边疆,也为丝绸之路的畅通和...
3. **历史人物与事件**:提到了嵇康、李白等历史人物,以及岳家军、史可法等历史事件,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人物风骨和民族精神。 4.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文中描绘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画面,强调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