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egz
  • 浏览: 442877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茂名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论语》全译——泰伯篇第八

阅读更多

  「本篇引语」

  本篇共计21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本篇的基本内容,涉及到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孔子道德思想的具体内容以及曾子在若干问题上的见解。

  【原文】

  8-1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3)。”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民无得而称焉:百姓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赞扬他。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句来称赞他。”

  「评析」

  传说古公亶父知道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德,想传位给季历,泰伯知道后便与二弟仲雍一起避居到吴。古公亶父死,泰伯不回来奔丧,后来又断发文身,表示终身不返,把君位让给了季历,季历传给姬昌,即周文王。武王时,灭了殷商,统一了天下。这一历史事件在孔子看来,是值得津津乐道的,三让天下的泰伯是道德最高尚的人。只有天下让与贤者、圣者,才有可能得到治理,而让位者则显示出高尚的品格,老百姓对他们是称赞无比的。

  【原文】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1),慎而无礼则葸(2),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3)。君子笃(4)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5)不遗,则民不偷(6)。”

  「注释」

  (1)劳:辛劳,劳苦。

  (2)葸:音xǐ,拘谨,畏惧的样子。

  (3)绞:说话尖刻,出口伤人。

  (4)笃:厚待、真诚。

  (5)故旧:故交,老朋友。

  (6)偷:淡保

  「译文」

  孔子说:“只是恭敬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徒劳无功;只是谨慎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畏缩拘谨;只是勇猛而不以礼来指导,就会说话尖刻。在上位的人如果厚待自己的亲属,老百姓当中就会兴起仁的风气;君子如果不遗弃老朋友,老百姓就不会对人冷漠无情了。”

  「评析」

  “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中庸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原文】

  8-3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1)予足!启予手!诗云(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3)夫,小子(4)!”

  「注释」

  (1)启:开启,曾子让学生掀开被子看自己的手脚。

  (2)诗云:以下三句引自《诗经。小雅。小旻》篇。

  (3)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4)小子:对弟子的称呼。

  「译文」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妒飞纤担骸⌒慕魃餮剑孟裾驹谏钤ㄅ员撸孟癫仍诒”厦妗!咏褚院螅抑牢业纳硖迨遣辉倩崾艿剿鹕肆耍茏用牵 ?

  「评析」

  曾子借用《诗经》里的三句,来说明自己一生谨慎小心,避免损伤身体,能够对父母尽孝。据《孝经》记载,孔子曾对曾参说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就是说,一个孝子,应当极其爱护父母给予自己的身体,包括头发和皮肤都不能有所损伤,这就是孝的开始。曾子在临死前要他的学生们看看自己的手脚,以表白自己的身体完整无损,是一生遵守孝道的。可见,孝在儒家的道德规范当中是多么重要。

  【原文】

  8-4曾子有疾,孟敬子(1)问(2)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3),斯远暴慢(4)矣;正颜色(5),斯近信矣;出辞气(6),斯远鄙倍(7)矣。笾豆之事(8),则有司(9)存。”

  「注释」

  (1)孟敬子:即鲁国大夫孟孙捷。

  (2)问:探望、探视。

  (3)动容貌:使自己的内心感情表现于面容。

  (4)暴慢:粗暴、放肆。

  (5)正颜色:使自己的脸色庄重严肃。

  (6)出辞气:出言,说话。指注意说话的言辞和口气。

  (7)鄙倍:鄙,粗野。倍同背,背理。

  (8)笾豆之事:笾(音biān)和豆都是古代祭祀和典礼中的用具。

  (9)有司:指主管某一方面事务的官吏,这里指主管祭祀、礼仪事务的官吏。

  「译文」

  曾子有病,孟敬子去看望他。曾子对他说:“鸟快死了,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快死了,他说的话是善意的。君子所应当重视的道有三个方面:使自己的容貌庄重严肃,这样可以避免粗暴、放肆;使自己的脸色一本正经,这样就接近于诚信;使自己说话的言辞和语气谨慎小心,这样就可以避免粗野和背理。至于祭祀和礼节仪式,自有主管这些事务的官吏来负责。”

  「评析」

  曾子与孟敬子在政治立场上是对立的。曾子在临死以前,他还在试图改变孟敬子的态度,所以他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一方面表白他自己对孟敬子没有恶意,同时也告诉孟敬子,作为君子应当重视的三个方面。这些道理现在看起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对于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和谐的人际关系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原文】

  8-5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为校(1)——昔者吾友(2)尝从事于斯矣。”

  「注释」

  (1)校:音jiào,同较,计较。

  (2)吾友:我的朋友。旧注上一般都认为这里指颜渊。

  「译文」

  曾子说:“自己有才能却向没有才能的人请教,自己知识多却向知识少的人请教,有学问却像没学问一样;知识很充实却好像很空虚;被人侵犯却也不计较——从前我的朋友就这样做过了。”

  「评析」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话,完全秉承了孔子的思想学说。“问于不能”,“问于寡”等都表明在学习上的谦逊态度。没有知识、没有才能的人并不是一钱不值的,在他们身上总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所以,在学习上,即要向有知识、有才能的人学习,又要向少知识、少才能的人学习。其次,曾子还提出“有若无”、“实若虚”的说法,希望人们始终保持谦虚不自满的态度。第三,曾子说“犯而不校”,表现出一种宽阔的胸怀和忍让精神,这也是值得学习的。

  【原文】8-6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1),可以寄百里之命(2),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注释」

  (1)托六尺之孤:孤:死去父亲的小孩叫孤,六尺指15岁以下,古人以七尺指成年。托孤,受君主临终前的嘱托辅佐幼君。

  (2)寄百里之命:寄,寄托、委托。百里之命,指掌握国家政权和命运。

  「译文」

  曾子说:“可以把年幼的君主托付给他,可以把国家的政权托付给他,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而不动摇屈服。这样的人是君子吗?是君子啊!”

  「评析」

  孔子所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知识、有才干的人,他可以受命辅佐幼君,可以执掌国家政权,这样的人在生死关头决不动摇,决不屈服,这就是具有君子品格的人。

  【原文】

  8-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1),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注释」

  (1)弘毅:弘,广大。毅,强毅。

  「译文」

  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把实现仁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还不重大吗?奋斗终身,死而后已,难道路程还不遥远吗?”

  【原文】

  8-8子曰:“兴(1)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注释」

  (1)兴:开始。

  「译文」

  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

  「评析」

  本章里孔子提出了他从事教育的三方面内容:诗、礼、乐,而且指出了这三者的不同作用。它要求学生不仅要讲个人的修养,而且要有全面、广泛的知识和技能。

  【原文】

  8-9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译文」

  孔子说:“对于老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评析」

  孔子思想上有“爱民”的内容,但这有前提。他爱的是“顺民”,不是“乱民”。本章里他提出的“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观点,就表明了他的“愚民”思想,当然,愚民与爱民并不是互相矛盾的。另有人认为,对此句应作如下解释:“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即百姓认可,就让他们照着去做;百姓不认可,就给他们说明道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这是孔子倡行朴素民主政治的尝试。但大多数学者认为这样断句,不符合古汉语的语法;这样理解,拔高了孔子的思想水平,使古人现代化了,也与《论语》一书所反映的孔子思想不符。

  【原文】

  8-10子曰:“好勇疾(1)贫,乱也。人而不仁(2),疾之已甚(3),乱也。”

  「注释」

  (1)疾:恨、憎恨。

  (2)不仁: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

  (3)已甚:已,太。已甚,即太过份。

  「译文」

  孔子说:“喜好勇敢而又恨自己太穷困,就会犯上作乱。对于不仁德的人或事逼迫得太厉害,也会出乱子。”

  「评析」

  本章与上一章有关联。在孔子看来,老百姓如果不甘心居于自己穷困的地位,他们就会起来造反,这就不利于社会的安定,而对于那些不仁的人逼迫得太厉害,也会惹出祸端。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培养人们的“仁德”。

  【原文】

  8-11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译文」

  孔子说:“(一个在上位的君主)即使有周公那样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自大而又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得一看了。”

  【原文】

  8-12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1),不易得也。”

  「注释」

  (1)谷:古代以谷作为官吏的俸禄,这里用“谷”字代表做官。不至于谷,即做不了官。

  「译文」

  孔子说:“学了三年,还做不了官的,是不易找到的。”

  「评析」

  孔子办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古时一般学习三年为一个阶段,此后便可做官。对本章另有一种解释,认为“学了三年还达不到善的人,是很少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阅读本章。

  【原文】

  8-13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1),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注释」

  (1)见:音xiàn,同现。

  「译文」

  孔子说:“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评析」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原文】

  8-14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译文」

  孔子说:“不在那个职位上,就不考虑那职位上的事。”

  「评析」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名分”问题。不在其位而谋其政,则有僭越之嫌,就被人认为是“违礼”之举。“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也就是要“安分守己”。这在春秋末年为维护社会稳定,抑制百姓“犯上作乱”起到过重要作用,但对后世则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尤其对民众不关心政治,安分守礼的心态起到诱导作用。应当说,这是消极的。

  【原文】

  8-15子曰:“师挚之始(1),《关罘之乱(2),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之始:师挚是鲁国的太师。“始”是乐曲的开端,即序曲。古代奏乐,开端叫“升歌”,一般由太师演奏,师挚是太师,所以这里说是“师挚之始”。

  (2)《关罘之乱:“始”是乐曲的开端,“乱”是乐曲的终了。“乱”是合奏乐。此时奏《关罘乐章,所以叫“《关罘之乱”。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演奏的序曲开始,到最后演奏《关罘的结尾,丰富而优美的音乐在我耳边回荡。”

  【原文】

  8-16子曰:“狂(1)而不直,侗(2)而不愿(3),悾悾(4)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注释」

  (1)狂:急躁、急进。

  (2)侗:音tóng,幼稚无知。

  (3)愿:谨慎、小心、朴实。

  (4)悾悾:音kōng,同空,诚恳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评析」

  “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都不是好的道德品质,孔子对此十分反感。这是因为,这几种品质不符合中庸的基本原则,也不符合儒家一贯倡导的“温、良、恭、俭、让”和“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所以孔子说:我真不知道有人会这样。

  【原文】

  8-17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不上那样,又会担心丢掉什么。”

  「评析」

  本章是讲学习态度的问题。孔子自己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十分强烈,他也同时这样要求他的学生。这“学如不及,犹恐失之”,其实就是“学而不厌”一句最好的注脚。

  【原文】

  8-18子曰:“巍巍(1)乎,舜禹(2)之有天下也而不与(3)焉!”

  「注释」

  (1)巍巍:崇高、高大的样子。

  (2)舜禹:舜是传说中的圣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个国君。传说古时代,尧禅位给舜,舜后来又禅位给禹。

  (3)与:参与、相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不是夺过来的。”

  「评析」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当时社会混乱,政局动荡,弑君、纂位者屡见不鲜。孔子赞颂传说时代的“舜、禹”,表明对古时禅让制的认同,他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原文】

  8-19子曰:“大哉尧(1)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2)之。荡荡(3)乎,民无能名(4)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5)乎其有文章!”

  「注释」

  (1)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君。

  (2)则:效法、为准。

  (3)荡荡:广大的样子。

  (4)名:形容、称说、称赞。

  (5)焕:光辉。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它的称赞。他的功绩多么崇高,他制定的礼仪制度多么光辉啊!”

  「评析」

  尧是中国传说时代的圣君。孔子在这里用极美好的语言称赞尧,尤其对他的礼仪制度愈加赞美,表达了他对古代先王的崇敬心情。

  【原文】

  8-20舜有臣五人(1)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2)。”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3),于斯(4)为盛,有妇人焉(5),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6),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注释」

  (1)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等人。契:音xiè;陶:音yáo。

  (2)乱臣:据《说文》:“乱,治也。”此处所说的“乱臣”,应为“治国之臣”。

  (3)唐虞之际:传说尧在位的时代叫唐,舜在位的时代叫虞。

  (4)斯:指周武王时期。

  (5)有妇人焉:指武王的乱臣十人中有武王之妻邑姜。

  (6)三分天下有其二:《逸周书。程典篇》说:“文王令九州之侯,奉勤于商”。相传当时分九州,文王得六州,是三分之二。

  「译文」

  舜有五位贤臣,就能治理好天下。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但十个大臣当中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

  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这并不就证明孔子的“英雄史观”,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杰出人物的确发挥了不可低估的巨大作用,这与人民群众的作用,都应该是不可忽视的。

  【原文】

  8-21子曰:“禹,吾无间(1)然矣。菲(2)饮食而致(3)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4);卑(5)宫室而尽力乎沟洫(6)。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

  (1)间:空隙的意思。此处用作动词。

  (2)菲:菲薄,不丰厚。

  (3)致:致力、努力。

  (4)黻冕:音fǔmiǎn,祭祀时穿的礼服叫黻;祭祀时戴的帽子叫冕。

  (5)卑:低矮。

  (6)沟洫:洫,音xù,沟渠。

  「译文」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鬼神;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而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而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评析」

  以上这几章,孔子对于尧、舜、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生活简朴,孝敬鬼神,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今不少人拼命追逐权力、地位和财富,而把人民的生活和国家的富强放在了次要的位置,以古喻今,孔子是在向统治者提出警告。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泰伯效应仿真matlab代码.doc

    泰伯效应的仿真代码,有效,显示一倍泰伯距离、二倍泰伯距离、三倍泰伯距离图像,比较简单,直接放在word里了,copy到matlab就可以跑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 (2).zip

    本篇文章将从《论语》的角度深入探讨孝道思想,并结合现代视角进行分析。 孝道在《论语》中的体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孝的定义:《论语·为政》中孔子提出“孝者,无违也”,意味着孝顺父母就是不违背...

    论语中的智慧.pdf

    在《论语·泰伯第八》中,孔子提出“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倡导人们在动荡的时代中保持信念,选择安全的环境,并通过学习提升自我,以实现个人生命的价值。 2. 以人为本:孔子关心他人的生命安全,而非物质财富。...

    《论语》原文精选.doc

    9. 《泰伯》篇:曾子曰:“士不能够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8)这句话强调了仁的重要性和肩负责任的重要性。 知识点:仁、责任 10. 《子罕》篇:子曰:“岁寒,然后知...

    创新思维与创业——创新思维概述学习教案.pptx

    王豪和李泰伯的故事即是例证,他们虽在学术上表现出色,但在将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时却显得力不从心。而亚克敦的故事则告诫我们,知识的积累若不与创新实践相结合,最终只会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尴尬局面。同样,赵括...

    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zip

    这篇文档“浅析《论语》中孝道思想.docx”将为我们揭示《论语》中孝道的深邃内涵和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孝道在《论语》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尊亲敬长:孝道首先强调的是对父母的尊敬和感恩。...

    论语练习题考试必备.doc

    1. 在《论语·泰伯篇》中,曾子提到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这反映了儒家对士人的要求,即士人要有坚定的意志(弘毅),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任重),追求...

    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的泰伯效应

    从理论和实验两方面讨论了方形孔径微透镜阵列的泰伯效应,利用传递函数法分析了该阵列的菲涅耳衍射区的光场复振幅分布,讨论了泰伯像成像的条件。实验中,在特定位置处可观察到三种交替出现的清晰成像,实验测得的...

    (备战中考)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李泰伯改字.doc

    近期,我们拿到了一份珍贵的材料——《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专练 李泰伯改字.doc》,这份文档不仅是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更是备考的利器。通过它,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北宋名臣范仲淹在任期间的政绩,还能深入探讨文言文...

    光栅尺寸对光栅泰伯效应的影响* (2007年)

    ### 光栅尺寸对光栅泰伯效应的影响 #### 摘要与背景介绍 本文主要探讨了光栅尺寸对光栅泰伯效应的具体影响及其背后的物理机制。光栅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学衍射元件,在信息存储、信息编码、印刷以及脉冲光束整形等多...

    线性正则变换中的泰伯效应

    提出了在一定的条件下,周期函数经过线性正则变换,结果仍然是周期函数,即利用线性正则变换可以产生泰伯效应,并从理论上给出了证明,得出了产生泰伯效应的条件。推导了特殊形式的线性正则变换(菲涅耳衍射、分数...

    电信设备-基于时域泰伯效应的加密、解密通信装置和保密通信系统.zip

    本资料包主要探讨了利用时域泰伯效应(Temporal Talbot Effect)实现的加密与解密通信装置以及保密通信系统。时域泰伯效应是一种光学现象,源自傅里叶光学,它允许光波在特定距离上自我再现,这种特性为构建安全的...

    二维斜周期阵列的分数泰伯效应

    对振幅型二维斜周期阵列分数泰伯效应的研究,可以为设计和制作新型阵列发生器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通过坐标的旋转与倾斜描述二维振幅型斜周期阵列,根据菲涅耳变换公式在理论上研究这类斜周期阵列的自成像效应,并...

    泰伯效应的共轭现象

    介绍了观察泰伯(Talbot)像的共轭虚像的实验原理及方法,并给出实验结果及扼要的理论解释。作者首次提出可把泰伯自成像公式的m值扩展到负值。

    单色X 射线光栅泰伯条纹可见度影响因素模拟研究

    通过模拟单色X 射线源下硅材料光栅泰伯自成像,研究振幅为均匀和高斯分布、光源尺寸与横向相干长度比值不同的单色扩展光源与金材料源光栅相结合的成像系统中光栅泰伯效应自成像条纹可见度的影响因素。计算结果表明,...

    分数傅里叶变换产生分数泰伯效应

    讨论了如何使用分数傅里叶变换来产生分数泰伯效应,导出了要产生这种双重变换的光学条件,变换后的周期、变换比例因子和级联运算法则,并进行了实验验证。这种双重变换有助于光学系统的设计、分析和计算。最后给出了...

    2020——收藏资料无锡鸿山新市镇项目企划提案.ppt

    4. 产品属性对应其文化属性:项目中现代中式合院别墅的设计,如超大地下室、灵活空间、高墙私密感、合院规划以及泰伯吴文化的融入,体现了创新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这类似于iPod如何通过先进技术展现品牌创新精神,...

    畴腐蚀掺镁铌酸锂光分束器的泰伯效应研究

    基于菲涅耳衍射理论分析了畴腐蚀二维周期结构掺镁铌酸锂晶体光分束器的泰伯效应,对光分束器不同占空比D及泰伯分数β条件下的近场光衍射自成像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设计并制备了不同占空比的畴腐蚀掺镁铌酸锂晶体光...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