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Oracle游标大全;2.分析Oracle日志文件

阅读更多
1.Oracle游标大全
    SELECT语句用于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当在PL/SQL中使用SELECT语句时,要与INTO子句一起使用,查询的返回值被赋予INTO子句中的变量,变量的声明是在DELCARE中。SELECT             INTO语法如下: 
     SELECT [DISTICT|ALL]{*|column[,column,...]} 
     INTO (variable[,variable,...] |record) 
     FROM {table|(sub-query)}[alias] 
     WHERE............ 
    PL/SQL中SELECT语句只返回一行数据。如果超过一行数据,那么就要使用显式游标(对游标的讨论我们将在后面进行),INTO子句中要有与SELECT子句中相同列数量的变量。INTO子句中也可以是记录变量。 

%TYPE属性 
     在PL/SQL中可以将变量和常量声明为内建或用户定义的数据类型,以引用一个列名,同时继承他的数据类型和大小。这种动态赋值方法是非常有用的,比如变量引用的列的数据类型和大小改变了,如果使用了%TYPE,那么用户就不必修改代码,否则就必须修改代码。 

例: 
  v_empno SCOTT.EMP.EMPNO%TYPE; 
  v_salary EMP.SALARY%TYPE; 
   不但列名可以使用%TYPE,而且变量、游标、记录,或声明的常量都可以使用%TYPE。这对于定义相同数据类型的变量非常有用。 
    DELCARE 
    V_A NUMBER(5):=10; 
    V_B V_A%TYPE:=15; 
    V_C V_A%TYPE; 
    BEGIN 
      DBMS_OUTPUT.PUT_LINE 
      ('V_A='||V_A||'V_B='||V_B||'V_C='||V_C); 
    END 
    
    SQL>/ 
    V_A=10 V_B=15 V_C=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SQL> 
     
其他DML语句 
    其它操作数据的DML语句是:INSERT、UPDATE、DELETE和LOCK TABLE,这些语句在PL/SQL中的语法与在SQL中的语法相同。我们在前面已经讨论过DML语句的使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在DML语句中可以使用任何在DECLARE部分声明的变量,如果是嵌套块,那么要注意变量的作用范围。 

例: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FIRE_EMPLOYEE (pempno in number) 
   AS 
    v_ename EMP.ENAME%TYPE; 
    BEGIN 
     SELECT ename INTO v_ename 
      FROM emp 
      WHERE empno=p_empno; 
      INSERT INTO FORMER_EMP(EMPNO,ENAME) 
      VALUES (p_empno,v_ename); 
      DELETE FROM emp 
      WHERE empno=p_empno; 
      UPDATE former_emp 
      SET date_deleted=SYSDATE 
      WHERE empno=p_empno; 
      
    EXCEPTION 
       WHEN NO_DATA_FOUND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Employee Number Not Found!'); 
    END 

DML语句的结果 
    当执行一条DML语句后,DML语句的结果保存在四个游标属性中,这些属性用于控制程序流程或者了解程序的状态。当运行DML语句时,PL/SQL打开一个内建游标并处理结果,游标是维护查询结果的内存中的一个区域,游标在运行DML语句时打开,完成后关闭。隐式游标只使用SQL%FOUND,SQL%NOTFOUND,SQL%ROWCOUNT三个属性.SQL%FOUND,SQL%NOTFOUND是布尔值,SQL%ROWCOUNT是整数值。 

SQL%FOUND和SQL%NOTFOUND 
    在执行任何DML语句前SQL%FOUND和SQL%NOTFOUND的值都是NULL,在执行DML语句后,SQL%FOUND的属性值将是: 

. TRUE :INSERT 
. TRUE ELETE和UPDATE,至少有一行被DELETE或UPDATE. 
. TRUE :SELECT INTO至少返回一行 
当SQL%FOUND为TRUE时,SQL%NOTFOUND为FALSE。 

SQL%ROWCOUNT 
   在执行任何DML语句之前,SQL%ROWCOUNT的值都是NULL,对于SELECT             INTO语句,如果执行成功,SQL%ROWCOUNT的值为1,如果没有成功,SQL%ROWCOUNT的值为0,同时产生一个异常NO_DATA_FOUND. 

SQL%ISOPEN 
  SQL%ISOPEN是一个布尔值,如果游标打开,则为TRUE, 如果游标关闭,则为FALSE.对于隐式游标而言SQL%ISOPEN总是FALSE,这是因为隐式游标在DML语句执行时打开,结束时就立即关闭。 

事务控制语句 
    事务是一个工作的逻辑单元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DML语句,事物控制帮助用户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如果事务控制逻辑单元中的任何一个DML语句失败,那么整个事务都将回滚,在PL/SQL中用户可以明确地使用COMMIT、ROLLBACK、SAVEPOINT以及SET TRANSACTION语句。 
     COMMIT语句终止事务,永久保存数据库的变化,同时释放所有LOCK,ROLLBACK终止现行事务释放所有LOCK,但不保存数据库的任何变化,SAVEPOINT用于设置中间点,当事务调用过多的数据库操作时,中间点是非常有用的,SET TRANSACTION用于设置事务属性,比如read-write和隔离级等。 

显式游标 
    当查询返回结果超过一行时,就需要一个显式游标,此时用户不能使用select into语句。PL/SQL管理隐式游标,当查询开始时隐式游标打开,查询结束时隐式游标自动关闭。显式游标在PL/SQL块的声明部分声明,在执行部分或异常处理部分打开,取数据,关闭。 

使用游标 
    这里要做一个声明,我们所说的游标通常是指显式游标,因此从现在起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我们所说的游标都是指显式游标。要在程序中使用游标,必须首先声明游标。 

声明游标 
语法: 
    CURSOR cursor_name IS select_statement; 

在PL/SQL中游标名是一个未声明变量,不能给游标名赋值或用于表达式中。 

例: 
    DELCARE 
    CURSOR C_EMP IS SELECT empno,ename,salary 
    FROM emp 
    WHERE salary>2000 
    ORDER BY ename; 
    ........ 
    BEGIN 
    在游标定义中SELECT语句中不一定非要表可以是视图,也可以从多个表或视图中选择的列,甚至可以使用*来选择所有的列 。 
    
打开游标 
使用游标中的值之前应该首先打开游标,打开游标初始化查询处理。打开游标的语法是: 
    OPEN cursor_name 
       cursor_name是在声明部分定义的游标名。 
    
例: 
     OPEN C_EMP; 
        
关闭游标 
语法: 
     CLOSE cursor_name 
    
例: 
     CLOSE C_EMP; 

从游标提取数据 
    从游标得到一行数据使用FETCH命令。每一次提取数据后,游标都指向结果集的下一行。语法如下: 
     FETCH cursor_name INTO variable[,variable,...] 
     对于SELECT定义的游标的每一列,FETCH变量列表都应该有一个变量与之相对应,变量的类型也要相同。 

例: 
   SET SERVERIUTPUT ON 
   DECLARE 
     v_ename EMP.ENAME%TYPE; 
     v_salary EMP.SALARY%TYPE; 
     CURSOR c_emp IS SELECT ename,salary FROM emp; 
     BEGIN 
       OPEN c_emp; 
          FETCH c_emp INTO v_ename,v_salary; 
            DBMS_OUTPUT.PUT_LINE('Salary of Employee'|| v_ename ||'is'|| v_salary); 
          FETCH c_emp INTO v_ename,v_salary; 
            DBMS_OUTPUT.PUT_LINE('Salary of Employee'|| v_ename ||'is'|| v_salary); 
          FETCH c_emp INTO v_ename,v_salary; 
            DBMS_OUTPUT.PUT_LINE('Salary of Employee'|| v_ename ||'is'|| v_salary); 
       CLOSE c_emp; 
     END 
     
    这段代码无疑是非常麻烦的,如果有多行返回结果,可以使用循环并用游标属性为结束循环的条件,以这种方式提取数据,程序的可读性和简洁性都大为提高,下面我们使用循环重新写上面的程序: 
SET SERVERIUTPUT ON 
DECLARE 
v_ename EMP.ENAME%TYPE; 
v_salary EMP.SALARY%TYPE; 
CURSOR c_emp IS SELECT ename,salary FROM emp; 
BEGIN 
  OPEN c_emp; 
    LOOP 
      FETCH c_emp INTO v_ename,v_salary; 
      EXIT WHEN c_emp%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Salary of Employee'|| v_ename ||'is'|| v_salary); 
END 

记录变量 
    定义一个记录变量使用TYPE命令和%ROWTYPE,关于%ROWsTYPE的更多信息请参阅相关资料。 
    记录变量用于从游标中提取数据行,当游标选择很多列的时候,那么使用记录比为每列声明一个变量要方便得多。 
    当在表上使用%ROWTYPE并将从游标中取出的值放入记录中时,如果要选择表中所有列,那么在SELECT子句中使用*比将所有列名列出来要安全得多。 

例: 
SET SERVERIUTPUT ON 
DECLARE 
R_emp EMP%ROWTYPE; 
CURSOR c_emp IS SELECT * FROM emp; 
BEGIN 
  OPEN c_emp; 
   LOOP 
     FETCH c_emp INTO r_emp; 
     EXIT WHEN c_emp%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Salary of Employee'||r_emp.ename||'is'|| r_emp.salary); 
   END LOOP; 
  CLOSE c_emp; 
END; 

%ROWTYPE也可以用游标名来定义,这样的话就必须要首先声明游标: 

SET SERVERIUTPUT ON 
DECLARE 
CURSOR c_emp IS SELECT ename,salary FROM emp; 
R_emp c_emp%ROWTYPE; 
BEGIN 
OPEN c_emp; 
  LOOP 
    FETCH c_emp INTO r_emp; 
    EXIT WHEN c_emp%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Salary of Employee'||r_emp.ename||'is'|| r_emp.salary); 
  END LOOP; 
CLOSE c_emp; 
END; 

带参数的游标 
    与存储过程和函数相似,可以将参数传递给游标并在查询中使用。这对于处理在某种条件下打开游标的情况非常有用。它的语法如下: 

CURSOR cursor_name[(parameter[,parameter],...)] IS select_statement; 

定义参数的语法如下: 
   Parameter_name [IN] data_type[{:=|DEFAULT} value] 

  与存储过程不同的是,游标只能接受传递的值,而不能返回值。参数只定义数据类型,没有大小。 
   另外可以给参数设定一个缺省值,当没有参数值传递给游标时,就使用缺省值。游标中定义的参数只是一个占位符,在别处引用该参数不一定可靠。 

在打开游标时给参数赋值,语法如下: 

OPEN cursor_name[value[,value]....]; 
参数值可以是文字或变量。 

例: 
DECALRE 
CURSOR c_dept IS SELECT * FROM dept ORDER BY deptno; 
CURSOR c_emp (p_dept VARACHAR2) IS 
  SELECT ename,salary 
  FROM emp 
  WHERE deptno=p_dept 
  ORDER BY ename 
r_dept DEPT%ROWTYPE; 
v_ename EMP.ENAME%TYPE; 
v_salary EMP.SALARY%TYPE; 
v_tot_salary EMP.SALARY%TYPE; 
BEGIN 
  OPEN c_dept; 
     LOOP 
        FETCH c_dept INTO r_dept; 
        EXIT WHEN c_dept%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Department:'|| r_dept.deptno||'-'||r_dept.dname); 
        v_tot_salary:=0; 
        OPEN c_emp(r_dept.deptno); 
            LOOP 
               FETCH c_emp INTO v_ename,v_salary; 
               EXIT WHEN c_emp%NOTFOUND; 
               DBMS_OUTPUT.PUT_LINE('Name:'|| v_ename||' salary:'||v_salary); 
               v_tot_salary:=v_tot_salary+v_salary; 
            END LOOP; 
        CLOSE c_emp; 
        DBMS_OUTPUT.PUT_LINE('Toltal Salary for dept:'|| v_tot_salary); 
     END LOOP; 
  CLOSE c_dept; 
END; 

游标FOR循环 
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都遵循下面的步骤: 
1、打开游标 
2、开始循环 
3、从游标中取值 
4、检查那一行被返回 
5、处理 
6、关闭循环 
7、关闭游标 
    可以简单的把这一类代码称为游标用于循环。但还有一种循环与这种类型不相同,这就是FOR循环,用于FOR循环的游标按照正常的声明方式声明,它的优点在于不需要显式的打开、关闭、取数据,测试数据的存在、定义存放数据的变量等等。游标FOR循环的语法如下: 

FOR record_name IN 
(corsor_name[(parameter[,parameter]...)] 
| (query_difinition) 
LOOP 
  statements 
END LOOP; 

下面我们用for循环重写上面的例子: 
DECALRE 
CURSOR c_dept IS SELECT deptno,dname FROM dept ORDER BY deptno; 
CURSOR c_emp (p_dept VARACHAR2) IS 
SELECT ename,salary 
FROM emp 
WHERE deptno=p_dept 
ORDER BY ename 
v_tot_salary EMP.SALARY%TYPE; 
BEGIN 
   FOR r_dept IN c_dept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Department:'|| r_dept.deptno||'-'||r_dept.dname); 
     v_tot_salary:=0; 
     FOR r_emp IN c_emp(r_dept.deptno)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Name:' || v_ename || 'salary:' || v_salary);  
    v_tot_salary:=v_tot_salary+v_salary; 
     E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Toltal Salary for dept:'|| v_tot_salary); 
  END LOOP; 
END; 

在游标FOR循环中使用查询 
    在游标FOR循环中可以定义查询,由于没有显式声明所以游标没有名字,记录名通过游标查询来定义。 
DECALRE 
v_tot_salary EMP.SALARY%TYPE; 
BEGIN 
  FOR r_dept IN (SELECT deptno,dname FROM dept ORDER BY deptno)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Department:'|| r_dept.deptno||'-'||r_dept.dname); 
     v_tot_salary:=0; 
     FOR r_emp IN (SELECT ename,salary 
               FROM emp 
               WHERE deptno=p_dept 
               ORDER BY ename)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Name:'|| v_ename||' salary:'||v_salary); 
       v_tot_salary:=v_tot_salary+v_salary; 
     END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Toltal Salary for dept:'|| v_tot_salary); 
  END LOOP; 
END; 

游标中的子查询 
    语法如下: 
    
CURSOR C1 IS SELECT * FROM emp 
  WHERE deptno NOT IN (SELECT deptno 
   FROM dept 
   WHERE dname!='ACCOUNTING'); 
可以看出与SQL中的子查询没有什么区别。 

游标中的更新和删除 
    在PL/SQL中依然可以使用UPDATE和DELETE语句更新或删除数据行。显式游标只有在需要获得多行数据的情况下使用。PL/SQL提供了仅仅使用游标就可以执行删除或更新记录的方法。 
UPDATE或DELETE语句中的WHERE CURRENT OF子串专门处理要执行UPDATE或DELETE操作的表中取出的最近的数据。要使用这个方法,在声明游标时必须使用FOR UPDATE子串,当对话使用FOR UPDATE子串打开一个游标时,所有返回集中的数据行都将处于行级(ROW-LEVEL)独占式锁定,其他对象只能查询这些数据行,不能进行UPDATE、DELETE或SELECT...FOR            UPDATE操作。 

语法: 
    FOR UPDATE [OF [schema.]table.column[,[schema.]table.column].. 
    [nowait] 
    
    在多表查询中,使用OF子句来锁定特定的表,如果忽略了OF子句,那么所有表中选择的数据行都将被锁定。如果这些数据行已经被其他会话锁定,那么正常情况下ORACLE将等待,直到数据行解锁。 

在UPDATE和DELETE中使用WHERE CURRENT OF子串的语法如下: 

WHERE{CURRENT OF cursor_name|search_condition} 

例: 
DELCARE 
CURSOR c1 IS SELECT empno,salary 
FROM emp 
WHERE comm IS NULL 
FOR UPDATE OF comm; 
v_comm NUMBER(10,2); 
BEGIN 
   FOR r1 IN c1 LOOP 
     IF r1.salary<500 THEN 
       v_comm:=r1.salary*0.25; 
     ELSEIF r1.salary<1000 THEN 
       v_comm:=r1.salary*0.20; 
     ELSEIF r1.salary<3000 THEN 
       v_comm:=r1.salary*0.15; 
     ELSE 
         v_comm:=r1.salary*0.12; 
     END IF; 
   UPDATE emp; 
   SET comm=v_comm 
   WHERE CURRENT OF c1l; 
   END LOOP; 
END


2.分析Oracle日志文件


作为Oracle DBA,我们有时候需要追踪数据误删除或用户的恶意操作情况,此时我们不仅需要查出执行这些操作的数据库账号,还需要知道操作是由哪台客户端(IP地址等)发出的。针对这些问题,一个最有效实用而又低成本的方法就是分析Oracle数据库的日志文件。本文将就Oracle日志分析技术做深入探讨。

一、如何分析即LogMiner解释

从目前来看,分析Oracle日志的唯一方法就是使用Oracle公司提供的LogMiner来进行, Oracle数据库的所有更改都记录在日志中,但是原始的日志信息我们根本无法看懂,而LogMiner就是让我们看懂日志信息的工具。从这一点上看,它和tkprof差不多,一个是用来分析日志信息,一个则是格式化跟踪文件。通过对日志的分析我们可以实现下面的目的:

1、查明数据库的逻辑更改;

2、侦察并更正用户的误操作;

3、执行事后审计;

4、执行变化分析。

不仅如此,日志中记录的信息还包括:数据库的更改历史、更改类型(INSERT、UPDATE、DELETE、DDL等)、更改对应的SCN号、以及执行这些操作的用户信息等,LogMiner在分析日志时,将重构等价的SQL语句和UNDO语句(分别记录在V$LOGMNR_CONTENTS视图的SQL_REDO和SQL_UNDO中)。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等价语句,而并非原始SQL语句,例如:我们最初执行的是“delete a where c1 <>'cyx';”,而LogMiner重构的是等价的6条DELETE语句。所以我们应该意识到V$LOGMNR_CONTENTS视图中显示的并非是原版的现实,从数据库角度来讲这是很容易理解的,它记录的是元操作,因为同样是“delete a where c1 <>'cyx';”语句,在不同的环境中,实际删除的记录数可能各不相同,因此记录这样的语句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LogMiner重构的是在实际情况下转化成元操作的多个单条语句。

另外由于Oracle重做日志中记录的并非原始的对象(如表以及其中的列)名称,而只是它们在Oracle数据库中的内部编号(对于表来说是它们在数据库中的对象ID,而对于表中的列来说,对应的则是该列在表中的排列序号:COL 1, COL 2 等),因此为了使LogMiner重构出的SQL语句易于识别,我们需要将这些编号转化成相应的名称,这就需要用到数据字典(也就说LogMiner本身是可以不用数据字典的,详见下面的分析过程),LogMiner利用DBMS_LOGMNR_D.BUILD()过程来提取数据字典信息。

LogMiner包含两个PL/SQL包和几个视图:

1、dbms_logmnr_d包,这个包只包括一个用于提取数据字典信息的过程,即dbms_logmnr_d.build()过程。

2、dbms_logmnr包,它有三个过程:

add_logfile(name varchar2, options number) - 用来添加/删除用于分析的日志文件;

start_logmnr(start_scn number, end_scn number, start_time number,end_time number, dictfilename varchar2, options number) - 用来开启日志分析,同时确定分析的时间/SCN窗口以及确认是否使用提取出来的数据字典信息。

end_logmnr() - 用来终止分析会话,它将回收LogMiner所占用的内存。

与LogMiner相关的数据字典。

1、v$logmnr_dictionary,LogMiner可能使用的数据字典信息,因logmnr可以有多个字典文件,该视图用于显示这方面信息。

2、v$logmnr_parameters,当前LogMiner所设定的参数信息。

3、v$logmnr_logs,当前用于分析的日志列表。

4、v$logmnr_contents,日志分析结果。

二、Oracle9i LogMiner的增强:

1、支持更多数据/存储类型:链接/迁移行、CLUSTER表操作、DIRECT PATH插入以及DDL操作。在V$LOGMNR_CONTENTS的SQL_REDO中可以看到DDL操作的原句(CREATE USER除外,其中的密码将以加密的形式出现,而不是原始密码)。如果TX_AUDITING初始化参数设为TRUE,则所有操作的数据库账号将被记录。

2、提取和使用数据字典的选项:现在数据字典不仅可以提取到一个外部文件中,还可以直接提取到重做日志流中,它在日志流中提供了操作当时的数据字典快照,这样就可以实现离线分析。

3、允许对DML操作按事务进行分组:可以在START_LOGMNR()中设置COMMITTED_DATA_ONLY选项,实现对DML操作的分组,这样将按SCN的顺序返回已经提交的事务。

4、支持SCHEMA的变化:在数据库打开的状态下,如果使用了LogMiner的DDL_DICT_TRACKING选项,Oracle9i的LogMiner将自动对比最初的日志流和当前系统的数据字典,并返回正确的DDL语句,并且会自动侦察并标记当前数据字典和最初日志流之间的差别,这样即使最初日志流中所涉及的表已经被更改或者根本已经不存在,LogMiner同样会返回正确的DDL语句。

5、在日志中记录更多列信息的能力:例如对于UPDATE操作不仅会记录被更新行的情况,还可以捕捉更多前影信息。

6、支持基于数值的查询:Oracle9i LogMiner在支持原有基于元数据(操作、对象等)查询的基础上,开始支持基于实际涉及到的数据的查询。例如涉及一个工资表,现在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查出员工工资由1000变成2000的原始更新语句,而在之前我们只能选出所有的更新语句。

三、Oracle8i/9i的日志分析过程

LogMiner只要在实例起来的情况下都可以运行,LogMiner使用一个字典文件来实现Oracle内部对象名称的转换,如果没有这个字典文件,则直接显示内部对象编号,例如我们执行下面的语句:

delete from "C"."A" where "C1" = ‘gototop’ and ROWID = 'AAABg1AAFAAABQaAAH';
如果没有字典文件,LogMiner分析出来的结果将是:
delete from "UNKNOWN"."OBJ# 6197" where "COL 1" = HEXTORAW('d6a7d4ae') and ROWID
= 'AAABg1AAFAAABQaAAH';



如果想要使用字典文件,数据库至少应该出于MOUNT状态。然后执行dbms_logmnr_d.build过程将数据字典信息提取到一个外部文件中。下面是具体分析步骤:

1、确认设置了初始化参数:UTL_FILE_DIR,并确认Oracle对改目录拥有读写权限,然后启动实例。示例中UTL_FILE_DIR参数如下:

SQL> show parameter utl
NAME                         TYPE        VALUE
------------------------ ----------- ------------------------------
utl_file_dir                 string      /data6/cyx/logmnr



这个目录主要用于存放dbms_logmnr_d.build过程所产生的字典信息文件,如果不用这个,则可以不设,也就跳过下面一步。

2、生成字典信息文件:

exec dbms_logmnr_d.build(dictionary_filename =>'
dic.ora',dictionary_location => '/data6/cyx/logmnr');



其中dictionary_location指的是字典信息文件的存放位置,它必须完全匹配UTL_FILE_DIR的值,例如:假设UTL_FILE_DIR=/data6/cyx/logmnr/,则上面这条语句会出错,只因为UTL_FILE_DIR后面多了一个“/”,而在很多其它地方对这一“/”是不敏感的。

dictionary_filename指的是放于字典信息文件的名字,可以任意取。当然我们也可以不明确写出这两个选项,即写成:

exec dbms_logmnr_d.build('dic.ora','/data6/cyx/logmnr');

如果你第一步的参数没有设,而直接开始这一步,Oracle会报下面的错误:

ERROR at line 1:
ORA-01308: initialization parameter utl_file_dir is not set
ORA-06512: at "SYS.DBMS_LOGMNR_D", line 923
ORA-06512: at "SYS.DBMS_LOGMNR_D", line 1938
ORA-06512: at line 1



需要注意的是,在oracle817 for Windows版中会出现以下错误:

14:26:05 SQL> execute dbms_logmnr_d.build('oradict.ora','c:\oracle\admin\ora\log');
BEGIN dbms_logmnr_d.build('oradict.ora','c:\oracle\admin\ora\log'); END;
*
ERROR at line 1:
ORA-06532: Subscript outside of limit
ORA-06512: at "SYS.DBMS_LOGMNR_D", line 793
ORA-06512: at line 1



解决办法:

编辑"$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d.sql"文件,把其中的
TYPE col_desc_array IS VARRAY(513) OF col_description;
改成:
TYPE col_desc_array IS VARRAY(700) OF col_description;



保存文件,然后执行一遍这个脚本:

15:09:06 SQL> @c:\oracle\ora81\rdbms\admin\dbmslmd.sql
Package created.
Package body created.
No errors.
Grant succeeded.



然后重新编译DBMS_LOGMNR_D包:

15:09:51 SQL> alter package DBMS_LOGMNR_D compile body;
Package body altered.
之后重新执行dbms_logmnr_d.build即可:
15:10:06 SQL> execute dbms_logmnr_d.build('oradict.ora','c:\oracle\admin\ora\log');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3、添加需要分析的日志文件

SQL>exec dbms_logmnr.add_logfile( logfilename=>'
/data6/cyx/rac1arch/arch_1_197.arc', options=>dbms_logmnr.new);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这里的options选项有三个参数可以用:

NEW - 表示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列表

ADDFILE - 表示向这个列表中添加日志文件,如下面的例子

REMOVEFILE - 和addfile相反。

SQL> exec dbms_logmnr.add_logfile( logfilename=>'
/data6/cyx/rac1arch/arch_2_86.arc', options=>dbms_logmnr.addfile);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4、当你添加了需要分析的日志文件后,我们就可以让LogMiner开始分析了:

SQL> exec dbms_logmnr.start_logmnr(dictfilename=>'/data6/cyx/logmnr/dic.ora');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如果你没有使用字典信息文件(此时我们只需要启动实例就可以了),那么就不需要跟dictfilename参数:

SQL> exec dbms_logmnr.start_logmnr();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当然dbms_logmnr.start_logmnr()过程还有其它几个用于定义分析日志时间/SCN窗口的参数,它们分别是:

STARTSCN / ENDSCN - 定义分析的起始/结束SCN号,

STARTTIME / ENDTIME - 定义分析的起始/结束时间。

例如下面的过程将只分析从 '2003-09-21 09:39:00'到'2003-09-21 09:45:00'这段时间的日志:

SQL> exec dbms_logmnr.start_logmnr(dictfilename=>'/data6/cyx/logmnr/dic.ora' , -
starttime => '2003-09-21 09:39:00',endtime => '2003-09-21 09:45:00');
PL/SQL procedure successfully completed.



上面过程第一行结尾的“-”表示转行,如果你在同一行,则不需要。我们可以看到有效日志的时间戳:

SQL> select distinct timestamp from v$logmnr_contents;
TIMESTAMP
-------------------
2003-09-21 09:40:02
2003-09-21 09:42:39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我之前已经设置NLS_DATE_FORMAT环境变量,所以上面的日期可以直接按这个格式写就行了,如果你没有设,则需要使用to_date函数来转换一下。

SQL> !env|grep NLS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cgb231280
NLS_DATE_FORMAT=YYYY-MM-DD HH24:MI:SS
ORA_NLS33=/oracle/oracle9/app/oracle/product/9.2.0/ocommon/nls/admin/data
使用to_date的格式如下:
exec dbms_logmnr.start_logmnr(dictfilename=>'/data6/cyx/logmnr/dic.ora',-
starttime => to_date('2003-09-21 09:39:00','YYYY-MM-DD HH24:MI:SS'),-
endtime => to_date('2003-09-21 09:45:00','YYYY-MM-DD HH24:MI:SS'));



STARTSCN 和ENDSCN参数使用方法类似。

5、好了,在上面的过程执行结束之后,我们就可以通过访问与LogMiner相关的几个视图来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了。其中在v$logmnr_logs中可以看到我们当前分析的日志列表,如果数据库有两个实例(即OPS/RAC),在v$logmnr_logs中会有两个不同的THREAD_ID。

而真正的分析结果是放在v$logmnr_contents中,这里面有很多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追踪我们感兴趣的信息。后面我将单独列出来讲常见的追踪情形。

6、全部结束之后,我们可以执行dbms_logmnr.end_logmnr过程退出LogMiner分析过程,你也可以直接退出SQL*PLUS,它会自动终止

四、如何利用LogMiner分析Oracle8的日志文件

虽然说LogMiner是Oracle8i才推出来,但我们同样可以用它来分析Oracle8的日志文件,只不过稍微麻烦了一点,并且有一定的限制,下面是具体做法:

我们首先复制Oracle8i的$ORACLE_HOME/rdbms/admin/dbmslmd.sql脚本到Oracle8数据库所在主机的同样目录;这个脚本用于创建dbms_logmnr_d包(注意,Oracle9i中还将创建dbms_logmnr包),如果是8.1.5脚本名字为dbmslogmnrd.sql。然后在Oracle8的数据库上运行这个脚本,之后使用dbms_logmnr_d.build过程创建字典信息文件。现在我们就可以把Oracle8的归档日志连同这个字典信息文件复制到Oracle8i数据库所在的主机上,之后在Oracle8i数据库中从上面分析过程的第三步开始分析Oracle8的日志,不过

dbms_logmnr.start_logmnr()中使用的是Oracle8的字典信息文件。

按照我前面所说的那样,如果不是字典文件,我们则可以直接将Oracle8的归档日志复制到Oracle8i数据库所在主机,然后对它进行分析。

其实这里涉及到了一个跨平台使用LogMiner的问题,笔者做过试验,也可以在Oracle9i中来分析Oracle8i的日志。但这些都是有所限制的,主要表现在:

1、LogMiner所使用的字典文件必须和所分析的日志文件是同一个数据库所产生的,并且该数据库的字符集应和执行LogMiner数据库的相同。这很好理解,如果不是同一个数据库所产生就不存在对应关系了。

2、生成日志的数据库硬件平台和执行LogMiner数据库的硬件平台要求一致,操作系统版本可以不一致。笔者做试验时(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到我网站 http://www.ncn.cn上下载试验全过程,因为太长就不放在这里了),所用的两个数据库操作系统都是tru64/ UNIX,但一个是 V5.1A,另一个则是V4.0F。如果操作系统不一致则会出现下面的错误:

ORA-01284: file /data6/cyx/logmnr/arch_1_163570.arc cannot be opened
ORA-00308: cannot open archived log '/data6/cyx/logmnr/arch_1_163570.arc'
ORA-27048: skgfifi: file header information is invalid
ORA-06512: at "SYS.DBMS_LOGMNR", line 63
ORA-06512: at line 1



五、分析v$logmnr_contents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LogMiner的分析结果是放在v$logmnr_contents中,这里面有很多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追踪我们感兴趣的信息。那么我们通常感兴趣的有哪些呢?

1、追踪数据库结构变化情况,即DDL操作,如前所述,这个只有Oracle9i才支持:

SQL> select timestamp,sql_redo from v$logmnr_contents2
where upper(sql_redo) like '%CREATE%';
TIMESTAMP
-------------------
SQL_REDO
-------------------------
2003-09-21 10:01:55
create table t (c1 number);



2、追踪用户误操作或恶意操作:

例如我们现实中有这样需求,有一次我们发现一位员工通过程序修改了业务数据库信息,把部分电话的收费类型改成免费了,现在就要求我们从数据库中查出到底是谁干的这件事?怎么查?LogMiner提供了我们分析日志文件的手段,其中v$logmnr_contents的SESSION_INFO列包含了下面的信息:

login_username=NEW_97
client_info= OS_username=oracle8 Machine_name=phoenix1
OS_terminal=ttyp3 OS_process_id=8004 OS_program name=sqlplus@phoenix1
(TNS V1-V3)



虽然其中信息已经很多了,但在我们的业务数据库中,程序是通过相同的login_username登录数据库的,这样单从上面的信息是很难判断的。

不过我们注意到,因为公司应用服务器不是每个人都有权限在上面写程序的,一般恶意程序都是直接通过他自己的PC连到数据库的,这就需要一个准确的定位。IP追踪是我们首先想到的,并且也满足我们的实际要求,因为公司内部IP地址分配是统一管理的,能追踪到IP地址我们就可以准确定位了。但从面的SESSION_INFO中我们并不能直接看到IP,不过我们还是有办法的,因为这个SESSION_INFO里面的内容其实是日志从V$SESSION视图里提取的,我们可以在生产数据库中创建一个追踪客户端IP地址的触发器:

create or replace trigger on_logon_trigger
after logon on database
begin
  dbms_application_info.set_client_info(sys_context('userenv', 'ip_address'));
end;
/

现在,我们就可以在V$SESSION视图的CLIENT_INFO列中看到新登录的客户端IP地址了。那么上面的提出的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假如被更新的表名为HMLX,我们就可以通过下面的SQL来找到所需信息:

SQL > select session_info ,sql_redo from v$logmnr_contents
2 where upper(operation) = 'UPDATE'  and upper(sql_redo) like '%HMLX%'
3 /
SESSION_INFO
-----------------------------------------
SQL_REDO
-----------------------------------------
login_username=C client_info=10.16.98.26 OS_username=sz-xjs-chengyx Machine_name
=GDTEL\SZ-XJS-CHENGYX
update "C"."HMLX" set "NAME" = 'free' where "NAME" = 'ncn.cn' and ROWID = 'AAABhTAA
FAAABRaAAE';


3. 在ORACLE里用存储过程定期分割表
Oracle数据库里存放着各种各样的数据,其中有一些数据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如交友聊天的日志、短信收发的日志、生产系统的日志、动态网站发布系统的日志等等。这样的信息又和时间紧密相关,有没有办法让这些日志表能按时间自动分割成历史年月(如log200308,log200309)的表呢? 请看看我用存储过程定期分割表的方法吧。

一、问题的引出

  1.初学数据库时只知道用delete来删除表里的数据。但在Oracle数据库里,大量delete记录后,并不能释放表所占用的物理空间,这里面有一个高水位的概念,所以我们不能用delete来分割表。

  2.用重命名(rename)表的方法

   (1) 先建一个和原来日志表(假如是log)数据结构一模一样的新表(如log_new),建约束、索引及指定字段的默认值;

   (2) 重命名表log到log_YYYYMM;

要注意的问题是OLTP系统可能会因为DML操作阻碍重命名执行成功,出现ORA-00054资源正忙的错误提示,需要试多次才能成功。

   (3) 重命名表log_new到log。

  这样应用程序不用修改(受影响的时间仅几秒钟),日志表就被截断分割了。

  上述步骤可以在Oracle里用存储过程来实现。

二、用存储过程来分割表

  可以看到在重命名表的方法中,步骤(2)是个关键。下面这个rename_table过程会在有锁阻碍的情况下用递归的方式重试100次。

重命名原始表到目标表的存储过程rename_table: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rename_table
(source_name    in    varchar2,
target_name    in     varchar2,
times        in out    number)
  is
query_str  varchar2(4000);
source_name1  varchar2(64);
target_name1  varchar2(64);
cursor c1 is select segment_name from user_segments
where segment_name=upper(source_name);
dummy c1%rowtype;
cursor c2 is select segment_name from user_segments
where segment_name=upper(target_name);
dummy2 c2%rowtype;
begin
source_name1:=source_name;
target_name1:=target_name;
open c1;
fetch  c1  into   dummy;
--   if c1%found then
--   dbms_output.put_line(source_name1||'exist!');
--   end if;
open c2;
fetch  c2  into   dummy2;
--   if c2%notfound then
--   dbms_output.put_line(target_name1||'not exist!');
--   end if;
if c2%notfound  and c1%found then
query_str :='alter table '||source_name1||' rename to '
||target_name1;
execute immediate query_str;
dbms_output.put_line('rename success!');
end if;
close c1;
close c2;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times:=times+1;
if times<100 then
--  dbms_output.put_line('times:'||times);
rename_table(source_name1,target_name1,times);
else
dbms_output.put_line(SQLERRM);
dbms_output.put_line('error over 100 times,exit');
end if;
end;

/
截断分割log表的存储过程log_history:
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log_history
is
query_str varchar2(32767);
year_month     varchar2(8);
times    number;
begin
select to_char(sysdate-15,'YYYYMMDD') into year_month from dual;
times:=0;
query_str :='create table log_new pctfree 10 pctused 80
as select * from log where 1=2';
execute immediate query_str;
query_str :='alter table log_new add constraints log_'
||year_month||'_pk
primary key (id) tablespace indx nologging pctfree 10';
execute immediate query_str;
query_str :='alter table log_his modify logtime default sysdate';
execute immediate query_str; 
query_str :='create index log_'||year_month||'_logtime on log(logtime)
tablespace indx nologging pctfree 10';
execute immediate query_str; 
rename_table('log','log'||year_month,times);
query_str :='alter table log_new rename to log';
execute immediate query_str;
end;
/



  当然您工作环境的日志表可能和我这个做例子的日志表结构上有所不同,约束条件、索引和默认值都不尽相同。只要稍加修改就可以了。

三、用户需要有create any table系统权限(不是角色里包含的权限)

  因为在执行存储过程时,由角色赋予的权限会失效, 所以执行log_history的用户一定要有DBA单独赋予的create any table系统权限。

  最后在OS里定时每月一号凌晨0:00分执行log_history,让存储过程定期分割表。

  如果要分割的日志表很多,模仿log_history可以写很多类似的存储过程来分割不同项目里的日志表。然后让OS按月,按周或者不定期的执行这些存储过程, 管理员只要查看日志就可以了。

四、其它注意事项

  如果应用程序有BUG,可能对在用原始日志表产生长期不能释放的锁,执行log_history重命名会不成功。

  这时DBA可以查看数据字典:

select object_id,session_id,locked_mode from v$locked_object;
select t2.username,t2.sid,t2.serial#,t2.logon_time
from v$locked_object t1,v$session t2
where t1.session_id=t2.sid order by t2.logon_time;



  如果有长期出现的一模一样的列(包括登录时间),可能是没有释放的锁。

  我们要在执行分割日志表的存储过程前,用下面SQL语句杀掉长期没有释放非正常的锁:

alter system kill session 'sid,serial#';



五、结束语

  用上面介绍的存储过程定期分割日志表有很大的灵活性。历史数据不仅查询方便,转移和备份起来也都很容易。Unix和Windows平台的都可以使用。对服务器硬盘空间较小的中小型公司意义尤其明显。



4. 在Oracle中实现数据库的复制
在Internet上运作数据库经常会有这样的需求:把遍布全国各城市相似的数据库应用统一起来,一个节点的数据改变不仅体现在本地,还反映到远端。复制技术给用户提供了一种快速访问共享数据的办法。
一、实现数据库复制的前提条件
1、数据库支持高级复制功能
您可以用system身份登录数据库,查看v$option视图,如果其中Advanced replication为TRUE,则支持高级复制功能;否则不支持。
2、数据库初始化参数要求
①、db_domain = test.com.cn
指明数据库的域名(默认的是WORLD),这里可以用您公司的域名。
②、global_names = true
它要求数据库链接(database link)和被连接的数据库名称一致。
现在全局数据库名:db_name+”.”+db_domain
③、有跟数据库job执行有关的参数
job_queue_processes = 1
job_queue_interval = 60
distributed_transactions = 10
open_links = 4 
第一行定义SNP进程的启动个数为n。系统缺省值为0,正常定义范围为0~36,根据任务的多少,可以配置不同的数值。 
第二行定义系统每隔N秒唤醒该进程一次。系统缺省值为60秒,正常范围为1~3600秒。事实上,该进程执行完当前任务后,就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一段时间后,由系统的总控负责将其唤醒。 
如果修改了以上这几个参数,需要重新启动数据库以使参数生效。
二、实现数据库同步复制的步骤
假设在Internet上我们有两个数据库:一个叫深圳(shenzhen),一个叫北京(beijing)。
具体配置见下表:
数据库名 shenzhen beijing
数据库域名 test.com.cn test.com.cn
数据库sid号 shenzhen beijing
Listener端口号 1521 1521
服务器ip地址 10.1.1.100 10.1.1.200

1、确认两台数据库之间可以互相访问,在tnsnames.ora里设置数据库连接字符串。
①、例如:深圳这边的数据库连接字符串是以下的格式
beijing =
(DESCRIPTION =
(ADDRESS_LIST =
(ADDRESS = (PROTOCOL = TCP)(HOST = 10.1.1.200)(PORT = 1521))
)
(CONNECT_DATA =
(SERVICE_NAME = beijing)
)

运行$tnsping beijing 
出现以下提示符:
Attempting to contact (ADDRESS=(PROTOCOL=TCP)(HOST=10.1.1.200)(PORT=1521))
OK(n毫秒) 
表明深圳数据库可以访问北京数据库。
②、在北京那边也同样配置,确认$tnsping shenzhen 是通的。
2、改数据库全局名称,建公共的数据库链接。
①、用system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
SQL>alter database rename global_name to shenzhen.test.com.cn;
用system身份登录beijing数据库:
SQL>alter database rename global_name to beijing.test.com.cn;
②、用system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
SQL>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beijing.test.com.cn using 'beijing';
测试数据库全局名称和公共的数据库链接
SQL>select * from global_name@beijing.test.com.cn;
返回结果为beijing.test.com.cn就对了。
用system身份登录beijing数据库:
SQL>create public database link shenzhen.test.com.cn using 'shenzhen';
测试数据库全局名称和公共的数据库链接
SQL>select * from global_name@shenzhen.test.com.cn;
返回结果为shenzhen.test.com.cn就对了。
3、建立管理数据库复制的用户repadmin,并赋权。
①、用system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
SQL>create user repadmin identified by repadmin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SQL>execute dbms_defer_sys.register_propagator('repadmin');
SQL>grant execute any procedure to repadmin;
SQL>execute dbms_repcat_admin.grant_admin_any_repgroup('repadmin');
SQL>grant comment any table to repadmin;
SQL>grant lock any table to repadmin;
②、同样用system身份登录beijing数据库,运行以上的命令,管理数据库复制的用户repadmin,并赋权。
说明:repadmin用户名和密码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命名。
4、在数据库复制的用户repadmin下创建私有的数据库链接。
①、用repadmin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
SQL>create database link beijing.test.com.cn connect to repadmin identified by repadmin;
测试这个私有的数据库链接:
SQL>select * from global_name@beijing.test.com.cn;
返回结果为beijing.test.com.cn就对了。
②、用repadmin身份登录beijing数据库
SQL>create database link shenzhen.test.com.cn connect to repadmin identified by repadmin;
测试这个私有的数据库链接
SQL>select * from global_name@shenzhen.test.com.cn;
返回结果为shenzhen.test.com.cn就对了。
5、创建或选择实现数据库复制的用户和对象,给用户赋权,数据库对象必须有主关键字。
假设我们用ORACLE里举例用的scott用户,dept表。
①、用internal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创建scott用户并赋权
SQL>create user scott identified by tiger default tablespace users temporary tablespace temp;
SQL>grant connect, resource to scott;
SQL>grant execute on sys.dbms_defer to scott;
②、用scott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创建表dept
SQL>create table dept
(deptno number(2) primary key,
dname varchar2(14),
loc varchar2(13) );
③、如果数据库对象没有主关键字,可以运行以下SQL命令添加:
SQL>alter table dept add (constraint dept_deptno_pk primary key (deptno));
④、在shenzhen数据库scott用户下创建主关键字的序列号,范围避免和beijing的冲突。
SQL> create sequence dept_no increment by 1 start with 1 maxvalue 44 cycle nocache;
(说明:maxvalue 44可以根据应用程序及表结构主关键字定义的位数需要而定)
⑤、在shenzhen数据库scott用户下插入初始化数据
SQL>insert into dept values (dept_no.nextval,'accounting','new york');
SQL>insert into dept values (dept_no.nextval,'research','dallas');
SQL>commit;
⑥、在beijing数据库那边同样运行以上①,②,③
⑦、在beijing数据库scott用户下创建主关键字的序列号,范围避免和shenzhen的冲突。
SQL> create sequence dept_no increment by 1 start with 45 maxvalue 99 cycle nocache;
⑧、在beijing数据库scott用户下插入初始化数据
SQL>insert into dept values (dept_no.nextval,'sales','chicago');
SQL>insert into dept values (dept_no.nextval,'operations','boston');
SQL>commit;
6、创建要复制的组scott_mg,加入数据库对象,产生对象的复制支持
①、用repadmin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创建主复制组scott_mg
SQL> execute dbms_repcat.create_master_repgroup('scott_mg');
说明:scott_mg组名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自由命名。
②、在复制组scott_mg里加入数据库对象
SQL>execute dbms_repcat.create_master_repobject(sname=>'scott',oname=>'dept', type=>'table',use_existing_object=>true,gname=>'scott_mg');
参数说明:
sname 实现数据库复制的用户名称
oname 实现数据库复制的数据库对象名称
(表名长度在27个字节内,程序包名长度在24个字节内)
type 实现数据库复制的数据库对象类别
(支持的类别:表,索引,同义词,触发器,视图,过程,函数,程序包,程序包体)
use_existing_object true表示用主复制节点已经存在的数据库对象
gname 主复制组名
③、对数据库对象产生复制支持
SQL>execute dbms_repcat.generate_replication_support('scott','dept','table');
(说明:产生支持scott用户下dept表复制的数据库触发器和程序包)
④、确认复制的组和对象已经加入数据库的数据字典
SQL>select gname, master, status from dba_repgroup; 
SQL>select * from dba_repobject;
7、创建主复制节点
①、用repadmin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创建主复制节点
SQL>execute dbms_repcat.add_master_database 
(gname=>'scott_mg',master=>'beijing.test.com.cn',use_existing_objects=>true, copy_rows=>false, propagation_mode => 'asynchronous');
参数说明:
gname 主复制组名
master 加入主复制节点的另一个数据库
use_existing_object true表示用主复制节点已经存在的数据库对象
copy_rows false表示第一次开始复制时不用和主复制节点保持一致
propagation_mode 异步地执行
②、确认复制的任务队列已经加入数据库的数据字典
SQL>select * from user_jobs;
8、使同步组的状态由停顿(quiesced )改为正常(normal)
①、用repadmin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运行以下命令
SQL> execute dbms_repcat.resume_master_activity('scott_mg',false);
②、确认同步组的状态为正常(normal)
SQL> select gname, master, status from dba_repgroup;
③、如果这个①命令不能使同步组的状态为正常(normal),可能有一些停顿的复制,运行以下命令再试试(建议在紧急的时候才用):
SQL> execute dbms_repcat.resume_master_activity('scott_mg',true);
9、创建复制数据库的时间表,我们假设用固定的时间表:10分钟复制一次。
①、用repadmin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运行以下命令
SQL>begin
dbms_defer_sys.schedule_push (
destination => 'beijing.test.com.cn',
interval => 'sysdate + 10/1440',
next_date => sysdate);
end;
/
 
SQL>begin
dbms_defer_sys.schedule_purge (
next_date => sysdate,
interval => 'sysdate + 10/1440',
delay_seconds => 0,
rollback_segment => '');
end;
/
 
②、用repadmin身份登录beijing数据库,运行以下命令
SQL>begin
dbms_defer_sys.schedule_push (
destination => ' shenzhen.test.com.cn ',
interval => 'sysdate + 10 / 1440',
next_date => sysdate);
end;
/
 
SQL>begin
dbms_defer_sys.schedule_purge (
next_date => sysdate,
interval => 'sysdate + 10/1440',
delay_seconds => 0,
rollback_segment => '');
end;
/
10、添加或修改两边数据库的记录,跟踪复制过程
如果你想立刻看到添加或修改后数据库的记录的变化,可以在两边repadmin用户下找到push的job_number,然后运行:
SQL>exec dbms_job.run(job_number);
三、异常情况的处理
1、检查复制工作正常否,可以在repadmin 用户下查询user_jobs
SQL>select job,this_date,next_date,what, broken from user_jobs;
正常的状态有两种:
任务闲——this_date为空,next_date为当前时间后的一个时间值
任务忙——this_date不为空,next_date为当前时间后的一个时间值
异常状态也有两种:
任务死锁——next_date为当前时间前的一个时间值
任务死锁——next_date为非常大的一个时间值,例如:4001-01-01
这可能因为网络中断照成的死锁
解除死锁的办法:
$ps –ef|grep orale
找到死锁的刷新快照的进程号ora_snp*,用kill –9 命令删除此进程
然后进入repadmin 用户SQL>操作符下,运行命令:
SQL>exec dbms_job.run(job_number);
说明:job_number 为用select job,this_date,next_date,what from user_jobs;命令查出的job编号。
2、增加或减少复制组的复制对象
①、停止主数据库节点的复制动作,使同步组的状态由正常(normal)改为停顿(quiesced )
用repadmin身份登录shenzhen数据库,运行以下命令
SQL>execute dbms_repcat.suspend_master_activity (gname => 'scott_mg');
②、在复制组scott_mg里加入数据库对象,保证数据库对象必须有主关键字。
SQL>execute dbms_repcat.create_master_repobject(sname=>'scott',oname=>'emp', type=>'table',use_existing_object=>true,gname=>'scott_mg');
对加入的数据库对象产生复制支持
SQL>execute dbms_repcat.generate_replication_support('scott','emp','table');
③、在复制组scott_mg里删除数据库对象。
SQL>execute dbms_repcat.drop_master_repobject ('scott','dept','table');
④、重新使同步组的状态由停顿(quiesced )改为正常(normal)。
SQL> execute dbms_repcat.resume_master_activity('scott_mg',false);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com.oracle.ojdbc7jar包下载.zip

    这个jar文件是Oracle JDBC驱动程序的一部分,它实现了Java Database Connectivity (JDBC) API,允许Java开发者通过编写Java代码来执行SQL语句,管理Oracle数据库的数据。 首先,我们来深入了解JDBC。JDBC是Java平台...

    Oracle游标和异常处理的应用.doc

    实验报告的主题集中在游标和异常处理,这是Oracle编程中两个关键的概念。游标用于遍历和操作查询结果集,而异常处理则确保在遇到错误时程序能够优雅地恢复或提供反馈。 一、游标的应用 1. 隐式游标: Oracle数据库...

    oracle函数触发器游标等几个小例子

    2. **Oracle游标**:游标允许我们处理查询结果集中的每一行数据。在`oracle游标.txt`中,你可以学习到如何声明、打开、读取和关闭游标。游标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非常有用,特别是在需要逐行处理或循环遍历结果集的情况...

    详解Oracle游标的简易用法

    Oracle游标是数据库操作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它允许我们逐行处理查询结果,尤其在进行复杂的业务逻辑处理时,游标显得尤为重要。本篇将详细解释Oracle游标的简易用法,并通过实例代码来演示如何使用。 首先,游标定义...

    Oracle.ManagedDataAccess.Core.2.12.0-beta2

    1. **Oracle Managed Data Access (ODP.NET)**:Oracle Managed Data Access是Oracle提供的一套数据访问组件,它包括对Oracle数据库的完全支持,包括连接管理、事务处理、数据检索和数据操作等功能。在.NET Core环境...

    Apress.Pro.ODP.NET.for.Oracle.Database.11g.Mar.2010.rar

    1. ODP.NET概述:ODP.NET是Oracle针对.NET平台提供的官方驱动,它提供了强大的功能,包括事务处理、性能优化、高级数据类型支持以及与Oracle数据库的无缝集成。通过ODP.NET,开发者可以编写高效、可靠的.NET应用程序...

    Navicat_12.1.0.2.0_Oracle_OCI.dll

    1. oraociei12.dll:Oracle Client Interface,是Oracle客户端的核心库,用于处理与Oracle服务器的通信。 2. orannzsbb12.dll:Oracle Native Network Serialization Basic Block Library,负责网络数据传输。 3. ...

    oracle考试试题及答案.pdf

    2. 文件系统阶段:数据以文件形式存储,有文件管理和数据操作,但缺乏数据共享和完整性控制。 3. 数据库系统阶段:引入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实现了数据的结构化,支持数据共享,提供了数据独立性,增强了数据安全...

    oracle面试题集锦

    2. Oracle游标: - 游标分为显示游标和隐式游标,前者需显式声明并管理,后者由PL/SQL自动处理。 - 游标用于遍历查询结果集,包括打开、操作和关闭步骤。 3. Function与Procedure的区别: - Function必须有...

    oracle数据库开发规范.pdf

    根据提供的文件内容,可以看出这份文档是关于Oracle数据库开发规范的。接下来我将详细解释文档中涉及的Oracle数据库相关知识点。 首先,文档中提到了一些关键的Oracle数据库对象,包括: 1. 表(table): 是存储...

    oracle 10.2.0.4 X64.zip

    1. **Oracle数据库架构**:Oracle 10.2.0.4 包含了数据库实例、进程、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核心组件。这些组件共同工作,确保数据的存储、管理和恢复。 2. **RAC(Real Application Clusters)**:...

    ORACLE练习题ORACLE练习题

    1. 数据类型:了解并使用Oracle支持的数据类型,如NUMBER、VARCHAR2、DATE等。 2.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创建、修改和删除表、视图、索引等数据库对象。 3.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插入、...

    Oracle存储过程读写文件[文].pdf

    1. 在这个存储过程中,首先定义了一些变量,如V_TEMP(用于存储文件路径)、v_retvalue(返回值,表示操作是否成功)、ref_cursor_type(游标的类型定义)等。 2. 接着,定义了一个文件句柄v_file_handle,用于打开...

    《Oracle9i&10g编程艺术》完整英文版PDF(apress.expert.oracle.database.architecture.9i.and.10g.programming.techniques.and.solutions.sep.2005.)

    1. **数据库架构**:讲解Oracle数据库的基础架构,包括物理存储结构(如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逻辑结构(表空间、段、区、块)以及内存结构(PGA、SGA)。 2. **SQL优化**:深入解析SQL查询的执行...

    数据库考试题 oracle

    5. Oracle 9i 的物理结构包括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和数据文件这三类核心数据库文件。 6. 服务器进程分为共享服务器进程和专用服务器进程,它们负责处理客户端的请求。 7. 表列可创建五种类型的约束:主键约束、...

    Oracle面试题

    1. **Oracle游标**: - 游标允许我们处理查询结果集中的一行数据,分为显示游标和隐式游标。 - 显示游标通过`cursor...is`语句定义,可以显式管理和控制查询结果集,适用于处理多条记录。 - 隐式游标则是由PL/SQL...

    Oracle 数据库重点_难点总结.doc

    - **控制文件(Controlfile)**:包含有关数据库的物理结构的信息,如数据文件的位置、日志文件的位置等。 #### 三、Oracle 逻辑组件 Oracle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由以下几个层次组成: - **数据库(Database)**:最高...

    Oracle数据库基础题库含答案.doc

    2. Oracle服务器端的监听程序是驻留在服务器上的单独进程,专门负责响应客户机的连接请求。 知识点:监听程序(Listener)是 Oracle 数据库的一部分,负责监听客户机的连接请求,并将其转发到数据库实例。 3. ...

    oracle数据库基础1.ppt

    Oracle 10g的体系结构包含多个层次,如服务器进程、数据库实例、数据文件、控制文件、重做日志文件等。这些组成部分协同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一致性和高可用性。企业版尤其强调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通过如RAC...

    Oracle.ManagedDataAccess.zip

    3. **全面的数据库支持**:支持Oracle数据库的各种特性,包括高级SQL、PL/SQL、LOB类型、游标、事务管理等。 4. **连接池**:通过内置的连接池机制,可以有效管理数据库连接,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和资源利用率。 5....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