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90020 次
- 性别:
- 来自: 上海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垃圾收集基础
Java 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进行自动垃圾回收处理,而无需开发人员过于关注系统资源,例如内存资源的释放情况。自动垃圾收集虽然大大减轻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加了软件系统的负担。
拥有垃圾收集器可以说是 Java 语言与 C++语言的一项显著区别。在 C++语言中,程序员必须小心谨慎地处理每一项内存分配,且内存使用完后必须手工释放曾经占用的内存空间。当内存释放不够完全时,即存在分配但永不释放的内存块,就会引起内存泄漏,严重时甚至导致程序瘫痪。
以下列举了垃圾回收器常用的算法及实验原理:
引用计数法 (Reference Counting)
引用计数器在微软的 COM 组件技术中、Adobe 的 ActionScript3 种都有使用。
引用计数器的实现很简单,对于一个对象 A,只要有任何一个对象引用了 A,则 A 的引用计数器就加 1,当引用失效时,引用计数器就减 1。只要对象 A 的引用计数器的值为 0,则对象 A 就不可能再被使用。
引用计数器的实现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为每个对象配置一个整形的计数器即可。但是引用计数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因此,在 Java 的垃圾回收器中没有使用这种算法。
一个简单的循环引用问题描述如下:有对象 A 和对象 B,对象 A 中含有对象 B 的引用,对象 B 中含有对象 A 的引用。此时,对象 A 和对象 B 的引用计数器都不为 0。但是在系统中却不存在任何第 3 个对象引用了 A 或 B。也就是说,A 和 B 是应该被回收的垃圾对象,但由于垃圾对象间相互引用,从而使垃圾回收器无法识别,引起内存泄漏。
标记-清除算法 (Mark-Sweep)
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一种可行的实现是,在标记阶段首先通过根节点,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较大对象。因此,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然后,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该算法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大量的空间碎片,因为回收后的空间是不连续的。在对象的堆空间分配过程中,尤其是大对象的内存分配,不连续的内存空间的工作效率要低于连续的空间。
复制算法 (Copying)
将现有的内存空间分为两快,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被使用的内存块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完成垃圾回收。
如果系统中的垃圾对象很多,复制算法需要复制的存活对象数量并不会太大。因此在真正需要垃圾回收的时刻,复制算法的效率是很高的。又由于对象在垃圾回收过程中统一被复制到新的内存空间中,因此,可确保回收后的内存空间是没有碎片的。该算法的缺点是将系统内存折半。
Java 的新生代串行垃圾回收器中使用了复制算法的思想。新生代分为 eden 空间、from 空间、to 空间 3 个部分。其中 from 空间和 to 空间可以视为用于复制的两块大小相同、地位相等,且可进行角色互换的空间块。from 和 to 空间也称为 survivor 空间,即幸存者空间,用于存放未被回收的对象。
在垃圾回收时,eden 空间中的存活对象会被复制到未使用的 survivor 空间中 (假设是 to),正在使用的 survivor 空间 (假设是 from) 中的年轻对象也会被复制到 to 空间中 (大对象,或者老年对象会直接进入老年带,如果 to 空间已满,则对象也会直接进入老年代)。此时,eden 空间和 from 空间中的剩余对象就是垃圾对象,可以直接清空,to 空间则存放此次回收后的存活对象。这种改进的复制算法既保证了空间的连续性,又避免了大量的内存空间浪费。
标记-压缩算法 (Mark-Compact)
复制算法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存活对象少、垃圾对象多的前提下的。这种情况在年轻代经常发生,但是在老年代更常见的情况是大部分对象都是存活对象。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由于存活的对象较多,复制的成本也将很高。
标记-压缩算法是一种老年代的回收算法,它在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也首先需要从根节点开始对所有可达对象做一次标记,但之后,它并不简单地清理未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之后,清理边界外所有的空间。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又不需要两块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其性价比比较高。
增量算法 (Incremental Collecting)
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应用软件将处于一种 CPU 消耗很高的状态。在这种 CPU 消耗很高的状态下,应用程序所有的线程都会挂起,暂停一切正常的工作,等待垃圾回收的完成。如果垃圾回收时间过长,应用程序会被挂起很久,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或者系统的稳定性。
增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处理,需要造成系统长时间的停顿,那么就可以让垃圾收集线程和应用程序线程交替执行。每次,垃圾收集线程只收集一小片区域的内存空间,接着切换到应用程序线程。依次反复,直到垃圾收集完成。使用这种方式,由于在垃圾回收过程中,间断性地还执行了应用程序代码,所以能减少系统的停顿时间。但是,因为线程切换和上下文转换的消耗,会使得垃圾回收的总体成本上升,造成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分代 (Generational Collecting)
根据垃圾回收对象的特性,不同阶段最优的方式是使用合适的算法用于本阶段的垃圾回收,分代算法即是基于这种思想,它将内存区间根据对象的特点分成几块,根据每块内存区间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回收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以 Hot Spot 虚拟机为例,它将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放入称为年轻代的内存区域,年轻代的特点是对象会很快回收,因此,在年轻代就选择效率较高的复制算法。当一个对象经过几次回收后依然存活,对象就会被放入称为老生代的内存空间。在老生代中,几乎所有的对象都是经过几次垃圾回收后依然得以幸存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在应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将是常驻内存的。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回收老生代,将需要复制大量对象。再加上老生代的回收性价比也要低于新生代,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根据分代的思想,可以对老年代的回收使用与新生代不同的标记-压缩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从不同角度分析垃圾收集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按线程数分,可以分为串行垃圾回收器和并行垃圾回收器。串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并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将开启多个线程同时进行垃圾回收。在并行能力较强的 CPU 上,使用并行垃圾回收器可以缩短 GC 的停顿时间。
2. 按照工作模式分,可以分为并发式垃圾回收器和独占式垃圾回收器。并发式垃圾回收器与应用程序线程交替工作,以尽可能减少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独占式垃圾回收器 (Stop the world) 一旦运行,就停止应用程序中的其他所有线程,直到垃圾回收过程完全结束。
3. 按碎片处理方式可分为压缩式垃圾回收器和非压缩式垃圾回收器。压缩式垃圾回收器会在回收完成后,对存活对象进行压缩整理,消除回收后的碎片;非压缩式的垃圾回收器不进行这步操作。
4. 按工作的内存区间,又可分为新生代垃圾回收器和老年代垃圾回收器。
可以用以下指标评价一个垃圾处理器的好坏。
吞吐量:指在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应用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和系统总运行时间的比值。系统总运行时间=应用程序耗时+GC 耗时。如果系统运行了 100min,GC 耗时 1min,那么系统的吞吐量就是 (100-1)/100=99%。
垃圾回收器负载:和吞吐量相反,垃圾回收器负载指来记回收器耗时与系统运行总时间的比值。
停顿时间:指垃圾回收器正在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暂停时间。对于独占回收器而言,停顿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使用并发的回收器时,由于垃圾回收器和应用程序交替运行,程序的停顿时间会变短,但是,由于其效率很可能不如独占垃圾回收器,故系统的吞吐量可能会较低。
垃圾回收频率:指垃圾回收器多长时间会运行一次。一般来说,对于固定的应用而言,垃圾回收器的频率应该是越低越好。通常增大堆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垃圾回收发生的频率,但是可能会增加回收产生的停顿时间。
反应时间:指当一个对象被称为垃圾后多长时间内,它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会被释放。
堆分配: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对堆内存的分配方式可能是不同的。一个良好的垃圾收集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堆内存区间划分。
Java内存分配机制
这里所说的内存分配,主要指的是在堆上的分配,一般的,对象的内存分配都是在堆上进行,但现代技术也支持将对象拆成标量类型(标量类型即原子类型,表示单个值,可以是基本类型或String等),然后在栈上分配,在栈上分配的很少见,我们这里不考虑。
Java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机制概括的说,就是:分代分配,分代回收。对象将根据存活的时间被分为: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Old Generation)、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也就是方法区)。如下图(来源于《成为JavaGC专家part I》,http://www.importnew.com/1993.html):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对象被创建时,内存的分配首先发生在年轻代(大对象可以直接 被创建在年老代),大部分的对象在创建后很快就不再使用,因此很快变得不可达,于是被年轻代的GC机制清理掉(IBM的研究表明,98%的对象都是很快消 亡的),这个GC机制被称为Minor GC或叫Young GC。注意,Minor GC并不代表年轻代内存不足,它事实上只表示在Eden区上的GC。
年轻代上的内存分配是这样的,年轻代可以分为3个区域:Eden区(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生娃娃的地方,用来表示内存首次分配的区域,再 贴切不过)和两个存活区(Survivor 0 、Survivor 1)。内存分配过程为(来源于《成为JavaGC专家part I》,http://www.importnew.com/1993.html):
绝大多数刚创建的对象会被分配在Eden区,其中的大多数对象很快就会消亡。Eden区是连续的内存空间,因此在其上分配内存极快;
当Eden区满的时候,执行Minor GC,将消亡的对象清理掉,并将剩余的对象复制到一个存活区Survivor0(此时,Survivor1是空白的,两个Survivor总有一个是空白的);
此后,每次Eden区满了,就执行一次Minor GC,并将剩余的对象都添加到Survivor0;
当Survivor0也满的时候,将其中仍然活着的对象直接复制到Survivor1,以后Eden区执行Minor GC后,就将剩余的对象添加Survivor1(此时,Survivor0是空白的)。
当两个存活区切换了几次(HotSpot虚拟机默认15次,用-XX:MaxTenuringThreshold控制,大于该值进入老年代)之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其实只有一小部分,即某个对象的年龄为15,被来回切换过15次),将被复制到老年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Eden区是连续的空间,且Survivor总有一个为空。经过一次GC和复制,一个Survivor中保存着当前还活 着的对象,而Eden区和另一个Survivor区的内容都不再需要了,可以直接清空,到下一次GC时,两个Survivor的角色再互换。因此,这种方 式分配内存和清理内存的效率都极高,这种垃圾回收的方式就是著名的“停止-复制(Stop-and-copy)”清理法(将Eden区和一个Survivor中仍然存活的对象拷贝到另一个Survivor中),这不代表着停止复制清理法很高效,其实,它也只在这种情况下高效,如果在老年代采用停止复制,则挺悲剧的。
在Eden区,HotSpot虚拟机使用了两种技术来加快内存分配。分别是bump-the-pointer和TLAB(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s),这两种技术的做法分别是:由于Eden区是连续的,因此bump-the-pointer技术的核心就是跟踪最后创建的一个对象,在对 象创建时,只需要检查最后一个对象后面是否有足够的内存即可,从而大大加快内存分配速度;而对于TLAB技术是对于多线程而言的,将Eden区分为若干 段,每个线程使用独立的一段,避免相互影响。TLAB结合bump-the-pointer技术,将保证每个线程都使用Eden区的一段,并快速的分配内 存。
年老代(Old Generation):对象如果在年轻代存活了足够长的时间而没有被清理掉(即在几次 Young GC后存活了下来),则会被复制到年老代,年老代的空间一般比年轻代大,能存放更多的对象,在年老代上发生的GC次数也比年轻代少。当年老代内存不足时, 将执行Major GC,也叫 Full GC。
可以使用-XX:+UseAdaptiveSizePolicy开关来控制是否采用动态控制策略,如果动态控制,则动态调整Java堆中各个区域的大小以及进入老年代的年龄。
如果对象比较大(比如长字符串或大数组),Young空间不足,则大对象会直接分配到老年代上(大对象可能触发提前GC,应少用,更应避免使用短命的大对象)。用-XX:PretenureSizeThreshold来控制直接升入老年代的对象大小,大于这个值的对象会直接分配在老年代上。
可能存在年老代对象引用新生代对象的情况,如果需要执行Young GC,则可能需要查询整个老年代以确定是否可以清理回收,这显然是低效的。解决的方法是,年老代中维护一个512 byte的块——”card table“,所有老年代对象引用新生代对象的记录都记录在这里。Young GC时,只要查这里即可,不用再去查全部老年代,因此性能大大提高。
Java GC机制
GC机制的基本算法是:分代收集,这个不用赘述。下面阐述每个分代的收集方法。
年轻代:
事实上,在上一节,已经介绍了新生代的主要垃圾回收方法,在新生代中,使用“停止-复制”算法进行清理,将新生代内存分为2部分,1部分 Eden区较大,1部分Survivor比较小,并被划分为两个等量的部分。每次进行清理时,将Eden区和一个Survivor中仍然存活的对象拷贝到 另一个Survivor中,然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的Survivor。
这里也可以发现,停止复制算法中,用来复制的两部分并不总是相等的(传统的停止复制算法两部分内存相等,但新生代中使用1个大的Eden区和2个小的Survivor区来避免这个问题)
由于绝大部分的对象都是短命的,甚至存活不到Survivor中,所以,Eden区与Survivor的比例较大,HotSpot默认是 8:1,即分别占新生代的80%,10%,10%。如果一次回收中,Survivor+Eden中存活下来的内存超过了10%,则需要将一部分对象分配到 老年代。用-XX:SurvivorRatio参数来配置Eden区域Survivor区的容量比值,默认是8,代表Eden:Survivor1:Survivor2=8:1:1.
老年代:
老年代存储的对象比年轻代多得多,而且不乏大对象,对老年代进行内存清理时,如果使用停止-复制算法,则相当低效。一般,老年代用的算法是标记-整理算法,即:标记出仍然存活的对象(存在引用的),将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以保证内存的连续。
在发生Minor GC时,虚拟机会检查每次晋升进入老年代的大小是否大于老年代的剩余空间大小,如果大于,则直接触发一次Full GC,否则,就查看是否设 置了-XX:+HandlePromotionFailure(允许担保失败),如果允许,则只会进行MinorGC,此时可以容忍内存分配失败;如果不 允许,则仍然进行Full GC(这代表着如果设置-XX:+Handle PromotionFailure,则触发MinorGC就会同时触发Full GC,哪怕老年代还有很多内存,所以,最好不要这样做)。
方法区(永久代):
永久代的回收有两种:常量池中的常量,无用的类信息,常量的回收很简单,没有引用了就可以被回收。对于无用的类进行回收,必须保证3点:
类的所有实例都已经被回收
加载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类对象的Class对象没有被引用(即没有通过反射引用该类的地方)
永久代的回收并不是必须的,可以通过参数来设置是否对类进行回收。HotSpot提供-Xnoclassgc进行控制
使用-verbose,-XX:+TraceClassLoading、-XX:+TraceClassUnLoading可以查看类加载和卸载信息
-verbose、-XX:+TraceClassLoading可以在Product版HotSpot中使用;
-XX:+TraceClassUnLoading需要fastdebug版HotSpot支持
垃圾收集器
在GC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垃圾收集器,垃圾收集器是GC的具体实现,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于垃圾收集器没有任何规定,所以不同厂商实现的垃圾 收集器各不相同,HotSpot 1.6版使用的垃圾收集器如下图(图来源于《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效与最佳实现》,图中两个收集器之间有连线,说明它们可以配合使用):
在介绍垃圾收集器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就是在新生代采用的停止复制算法中,“停 止(Stop-the-world)”的意义是在回收内存时,需要暂停其他所 有线程的执行。这个是很低效的,现在的各种新生代收集器越来越优化这一点,但仍然只是将停止的时间变短,并未彻底取消停止。
Serial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使用停止复制算法,使用一个线程进行GC,其它工作线程暂停。使用-XX:+UseSerialGC可以使用Serial+Serial Old模式运行进行内存回收(这也是虚拟机在Client模式下运行的默认值)
ParNew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使用停止复制算法,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用多个线程进行GC,其它工作线程暂停,关注缩短垃圾收集时间。使用-XX:+UseParNewGC开关来控制使用ParNew+Serial Old收集器组合收集内存;使用-XX:ParallelGCThreads来设置执行内存回收的线程数。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使用停止复制算法,关注CPU吞吐量,即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总时间,比如:JVM运行100分钟,其中运行用户代码99分钟,垃 圾收集1分钟,则吞吐量是99%,这种收集器能最高效率的利用CPU,适合运行后台运算(关注缩短垃圾收集时间的收集器,如CMS,等待时间很少,所以适 合用户交互,提高用户体验)。使用-XX:+UseParallelGC开关控制使用 Parallel Scavenge+Serial Old收集器组合回收垃圾(这也是在Server模式下的默认值);使用-XX:GCTimeRatio来设置用户执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默认99,即 1%的时间用来进行垃圾回收。使用-XX:MaxGCPauseMillis设置GC的最大停顿时间(这个参数只对Parallel Scavenge有效)
Serial Old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单线程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整理的方法是Sweep(清理)和Compact(压缩),清理是将废弃的对象干掉,只留幸存 的对象,压缩是将移动对象,将空间填满保证内存分为2块,一块全是对象,一块空闲)算法,使用单线程进行GC,其它工作线程暂停(注意,在老年代中进行标 记整理算法清理,也需要暂停其它线程),在JDK1.5之前,Serial Old收集器与ParallelScavenge搭配使用。
Parallel Old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多线程,多线程机制与Parallel Scavenge差不错,使用标记整理(与Serial Old不同,这里的整理是Summary(汇总)和Compact(压缩),汇总的意思就是将幸存的对象复制到预先准备好的区域,而不是像Sweep(清 理)那样清理废弃的对象)算法,在Parallel Old执行时,仍然需要暂停其它线程。Parallel Old在多核计算中很有用。Parallel Old出现后(JDK 1.6),与Parallel Scavenge配合有很好的效果,充分体现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吞吐量优先的效果。使用-XX:+UseParallelOldGC开关控制使用Parallel Scavenge +Parallel Old组合收集器进行收集。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致力于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使用标记清除算法,多线程,优点是并发收集(用户线程可以和GC线程同时工作),停顿小。使用-XX:+UseConcMarkSweepGC进行ParNew+CMS+Serial Old进行内存回收,优先使用ParNew+CMS(原因见后面),当用户线程内存不足时,采用备用方案Serial Old收集。
CMS收集的方法是:先3次标记,再1次清除,3次标记中前两次是初始标记和重新标记(此时仍然需要停止(stop the world)), 初始标记(Initial Remark)是标记GC Roots能关联到的对象(即有引用的对象),停顿时间很短;并发标记(Concurrent remark)是执行GC Roots查找引用的过程,不需要用户线程停顿;重新标记(Remark)是在初始标记和并发标记期间,有标记变动的那部分仍需要标记,所以加上这一部分 标记的过程,停顿时间比并发标记小得多,但比初始标记稍长。在完成标记之后,就开始并发清除,不需要用户线程停顿。
所以在CMS清理过程中,只有初始标记和重新标记需要短暂停顿,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都不需要暂停用户线程,因此效率很高,很适合高交互的场合。
CMS也有缺点,它需要消耗额外的CPU和内存资源,在CPU和内存资源紧张,CPU较少时,会加重系统负担(CMS默认启动线程数为(CPU数量+3)/4)。
另外,在并发收集过程中,用户线程仍然在运行,仍然产生内存垃圾,所以可能产生“浮动垃圾”,本次无法清理,只能下一次Full GC才清理,因此在GC期间,需要预留足够的内存给用户线程使用。所以使用CMS的收集器并不是老年代满了才触发Full GC,而是在使用了一大半(默认68%,即2/3,使用-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来设置)的时候就要进行Full GC,如果用户线程消耗内存不是特别大,可以适当调高-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以降低GC次数,提高性能,如果预留的用户线程内存不够,则会触发Concurrent Mode Failure,此时,将触发备用方案:使用Serial Old 收集器进行收集,但这样停顿时间就长了,因此-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不宜设的过大。
还有,CMS采用的是标记清除算法,会导致内存碎片的产生,可以使用-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来设置是否在Full GC之后进行碎片整理,用-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来设置在执行多少次不压缩的Full GC之后,来一次带压缩的Full GC。
G1收集器:在JDK1.7中正式发布,与现状的新生代、老年代概念有很大不同,目前使用较少,不做介绍。
注意并发(Concurrent)和并行(Parallel)的区别:
并发是指用户线程与GC线程同时执行(不一定是并行,可能交替,但总体上是在同时执行的),不需要停顿用户线程(其实在CMS中用户线程还是需要停顿的,只是非常短,GC线程在另一个CPU上执行);
并行收集是指多个GC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是暂停的;
所以,Serial和Parallel收集器都是并行的,而CMS收集器是并发的.
Java 语言的一大特点就是可以进行自动垃圾回收处理,而无需开发人员过于关注系统资源,例如内存资源的释放情况。自动垃圾收集虽然大大减轻了开发人员的工作量,但是也增加了软件系统的负担。
拥有垃圾收集器可以说是 Java 语言与 C++语言的一项显著区别。在 C++语言中,程序员必须小心谨慎地处理每一项内存分配,且内存使用完后必须手工释放曾经占用的内存空间。当内存释放不够完全时,即存在分配但永不释放的内存块,就会引起内存泄漏,严重时甚至导致程序瘫痪。
以下列举了垃圾回收器常用的算法及实验原理:
引用计数法 (Reference Counting)
引用计数器在微软的 COM 组件技术中、Adobe 的 ActionScript3 种都有使用。
引用计数器的实现很简单,对于一个对象 A,只要有任何一个对象引用了 A,则 A 的引用计数器就加 1,当引用失效时,引用计数器就减 1。只要对象 A 的引用计数器的值为 0,则对象 A 就不可能再被使用。
引用计数器的实现也非常简单,只需要为每个对象配置一个整形的计数器即可。但是引用计数器有一个严重的问题,即无法处理循环引用的情况。因此,在 Java 的垃圾回收器中没有使用这种算法。
一个简单的循环引用问题描述如下:有对象 A 和对象 B,对象 A 中含有对象 B 的引用,对象 B 中含有对象 A 的引用。此时,对象 A 和对象 B 的引用计数器都不为 0。但是在系统中却不存在任何第 3 个对象引用了 A 或 B。也就是说,A 和 B 是应该被回收的垃圾对象,但由于垃圾对象间相互引用,从而使垃圾回收器无法识别,引起内存泄漏。
标记-清除算法 (Mark-Sweep)
标记-清除算法将垃圾回收分为两个阶段:标记阶段和清除阶段。一种可行的实现是,在标记阶段首先通过根节点,标记所有从根节点开始的较大对象。因此,未被标记的对象就是未被引用的垃圾对象。然后,在清除阶段,清除所有未被标记的对象。该算法最大的问题是存在大量的空间碎片,因为回收后的空间是不连续的。在对象的堆空间分配过程中,尤其是大对象的内存分配,不连续的内存空间的工作效率要低于连续的空间。
复制算法 (Copying)
将现有的内存空间分为两快,每次只使用其中一块,在垃圾回收时将正在使用的内存中的存活对象复制到未被使用的内存块中,之后,清除正在使用的内存块中的所有对象,交换两个内存的角色,完成垃圾回收。
如果系统中的垃圾对象很多,复制算法需要复制的存活对象数量并不会太大。因此在真正需要垃圾回收的时刻,复制算法的效率是很高的。又由于对象在垃圾回收过程中统一被复制到新的内存空间中,因此,可确保回收后的内存空间是没有碎片的。该算法的缺点是将系统内存折半。
Java 的新生代串行垃圾回收器中使用了复制算法的思想。新生代分为 eden 空间、from 空间、to 空间 3 个部分。其中 from 空间和 to 空间可以视为用于复制的两块大小相同、地位相等,且可进行角色互换的空间块。from 和 to 空间也称为 survivor 空间,即幸存者空间,用于存放未被回收的对象。
在垃圾回收时,eden 空间中的存活对象会被复制到未使用的 survivor 空间中 (假设是 to),正在使用的 survivor 空间 (假设是 from) 中的年轻对象也会被复制到 to 空间中 (大对象,或者老年对象会直接进入老年带,如果 to 空间已满,则对象也会直接进入老年代)。此时,eden 空间和 from 空间中的剩余对象就是垃圾对象,可以直接清空,to 空间则存放此次回收后的存活对象。这种改进的复制算法既保证了空间的连续性,又避免了大量的内存空间浪费。
标记-压缩算法 (Mark-Compact)
复制算法的高效性是建立在存活对象少、垃圾对象多的前提下的。这种情况在年轻代经常发生,但是在老年代更常见的情况是大部分对象都是存活对象。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由于存活的对象较多,复制的成本也将很高。
标记-压缩算法是一种老年代的回收算法,它在标记-清除算法的基础上做了一些优化。也首先需要从根节点开始对所有可达对象做一次标记,但之后,它并不简单地清理未标记的对象,而是将所有的存活对象压缩到内存的一端。之后,清理边界外所有的空间。这种方法既避免了碎片的产生,又不需要两块相同的内存空间,因此,其性价比比较高。
增量算法 (Incremental Collecting)
在垃圾回收过程中,应用软件将处于一种 CPU 消耗很高的状态。在这种 CPU 消耗很高的状态下,应用程序所有的线程都会挂起,暂停一切正常的工作,等待垃圾回收的完成。如果垃圾回收时间过长,应用程序会被挂起很久,将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或者系统的稳定性。
增量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如果一次性将所有的垃圾进行处理,需要造成系统长时间的停顿,那么就可以让垃圾收集线程和应用程序线程交替执行。每次,垃圾收集线程只收集一小片区域的内存空间,接着切换到应用程序线程。依次反复,直到垃圾收集完成。使用这种方式,由于在垃圾回收过程中,间断性地还执行了应用程序代码,所以能减少系统的停顿时间。但是,因为线程切换和上下文转换的消耗,会使得垃圾回收的总体成本上升,造成系统吞吐量的下降。
分代 (Generational Collecting)
根据垃圾回收对象的特性,不同阶段最优的方式是使用合适的算法用于本阶段的垃圾回收,分代算法即是基于这种思想,它将内存区间根据对象的特点分成几块,根据每块内存区间的特点,使用不同的回收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的效率。以 Hot Spot 虚拟机为例,它将所有的新建对象都放入称为年轻代的内存区域,年轻代的特点是对象会很快回收,因此,在年轻代就选择效率较高的复制算法。当一个对象经过几次回收后依然存活,对象就会被放入称为老生代的内存空间。在老生代中,几乎所有的对象都是经过几次垃圾回收后依然得以幸存的。因此,可以认为这些对象在一段时期内,甚至在应用程序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将是常驻内存的。如果依然使用复制算法回收老生代,将需要复制大量对象。再加上老生代的回收性价比也要低于新生代,因此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根据分代的思想,可以对老年代的回收使用与新生代不同的标记-压缩算法,以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从不同角度分析垃圾收集器,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按线程数分,可以分为串行垃圾回收器和并行垃圾回收器。串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进行垃圾回收;并行垃圾回收器一次将开启多个线程同时进行垃圾回收。在并行能力较强的 CPU 上,使用并行垃圾回收器可以缩短 GC 的停顿时间。
2. 按照工作模式分,可以分为并发式垃圾回收器和独占式垃圾回收器。并发式垃圾回收器与应用程序线程交替工作,以尽可能减少应用程序的停顿时间;独占式垃圾回收器 (Stop the world) 一旦运行,就停止应用程序中的其他所有线程,直到垃圾回收过程完全结束。
3. 按碎片处理方式可分为压缩式垃圾回收器和非压缩式垃圾回收器。压缩式垃圾回收器会在回收完成后,对存活对象进行压缩整理,消除回收后的碎片;非压缩式的垃圾回收器不进行这步操作。
4. 按工作的内存区间,又可分为新生代垃圾回收器和老年代垃圾回收器。
可以用以下指标评价一个垃圾处理器的好坏。
吞吐量:指在应用程序的生命周期内,应用程序所花费的时间和系统总运行时间的比值。系统总运行时间=应用程序耗时+GC 耗时。如果系统运行了 100min,GC 耗时 1min,那么系统的吞吐量就是 (100-1)/100=99%。
垃圾回收器负载:和吞吐量相反,垃圾回收器负载指来记回收器耗时与系统运行总时间的比值。
停顿时间:指垃圾回收器正在运行时,应用程序的暂停时间。对于独占回收器而言,停顿时间可能会比较长。使用并发的回收器时,由于垃圾回收器和应用程序交替运行,程序的停顿时间会变短,但是,由于其效率很可能不如独占垃圾回收器,故系统的吞吐量可能会较低。
垃圾回收频率:指垃圾回收器多长时间会运行一次。一般来说,对于固定的应用而言,垃圾回收器的频率应该是越低越好。通常增大堆空间可以有效降低垃圾回收发生的频率,但是可能会增加回收产生的停顿时间。
反应时间:指当一个对象被称为垃圾后多长时间内,它所占据的内存空间会被释放。
堆分配: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对堆内存的分配方式可能是不同的。一个良好的垃圾收集器应该有一个合理的堆内存区间划分。
Java内存分配机制
这里所说的内存分配,主要指的是在堆上的分配,一般的,对象的内存分配都是在堆上进行,但现代技术也支持将对象拆成标量类型(标量类型即原子类型,表示单个值,可以是基本类型或String等),然后在栈上分配,在栈上分配的很少见,我们这里不考虑。
Java内存分配和回收的机制概括的说,就是:分代分配,分代回收。对象将根据存活的时间被分为: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年老代(Old Generation)、永久代(Permanent Generation,也就是方法区)。如下图(来源于《成为JavaGC专家part I》,http://www.importnew.com/1993.html):
年轻代(Young Generation):对象被创建时,内存的分配首先发生在年轻代(大对象可以直接 被创建在年老代),大部分的对象在创建后很快就不再使用,因此很快变得不可达,于是被年轻代的GC机制清理掉(IBM的研究表明,98%的对象都是很快消 亡的),这个GC机制被称为Minor GC或叫Young GC。注意,Minor GC并不代表年轻代内存不足,它事实上只表示在Eden区上的GC。
年轻代上的内存分配是这样的,年轻代可以分为3个区域:Eden区(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生娃娃的地方,用来表示内存首次分配的区域,再 贴切不过)和两个存活区(Survivor 0 、Survivor 1)。内存分配过程为(来源于《成为JavaGC专家part I》,http://www.importnew.com/1993.html):
绝大多数刚创建的对象会被分配在Eden区,其中的大多数对象很快就会消亡。Eden区是连续的内存空间,因此在其上分配内存极快;
当Eden区满的时候,执行Minor GC,将消亡的对象清理掉,并将剩余的对象复制到一个存活区Survivor0(此时,Survivor1是空白的,两个Survivor总有一个是空白的);
此后,每次Eden区满了,就执行一次Minor GC,并将剩余的对象都添加到Survivor0;
当Survivor0也满的时候,将其中仍然活着的对象直接复制到Survivor1,以后Eden区执行Minor GC后,就将剩余的对象添加Survivor1(此时,Survivor0是空白的)。
当两个存活区切换了几次(HotSpot虚拟机默认15次,用-XX:MaxTenuringThreshold控制,大于该值进入老年代)之后,仍然存活的对象(其实只有一小部分,即某个对象的年龄为15,被来回切换过15次),将被复制到老年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Eden区是连续的空间,且Survivor总有一个为空。经过一次GC和复制,一个Survivor中保存着当前还活 着的对象,而Eden区和另一个Survivor区的内容都不再需要了,可以直接清空,到下一次GC时,两个Survivor的角色再互换。因此,这种方 式分配内存和清理内存的效率都极高,这种垃圾回收的方式就是著名的“停止-复制(Stop-and-copy)”清理法(将Eden区和一个Survivor中仍然存活的对象拷贝到另一个Survivor中),这不代表着停止复制清理法很高效,其实,它也只在这种情况下高效,如果在老年代采用停止复制,则挺悲剧的。
在Eden区,HotSpot虚拟机使用了两种技术来加快内存分配。分别是bump-the-pointer和TLAB(Thread- Local Allocation Buffers),这两种技术的做法分别是:由于Eden区是连续的,因此bump-the-pointer技术的核心就是跟踪最后创建的一个对象,在对 象创建时,只需要检查最后一个对象后面是否有足够的内存即可,从而大大加快内存分配速度;而对于TLAB技术是对于多线程而言的,将Eden区分为若干 段,每个线程使用独立的一段,避免相互影响。TLAB结合bump-the-pointer技术,将保证每个线程都使用Eden区的一段,并快速的分配内 存。
年老代(Old Generation):对象如果在年轻代存活了足够长的时间而没有被清理掉(即在几次 Young GC后存活了下来),则会被复制到年老代,年老代的空间一般比年轻代大,能存放更多的对象,在年老代上发生的GC次数也比年轻代少。当年老代内存不足时, 将执行Major GC,也叫 Full GC。
可以使用-XX:+UseAdaptiveSizePolicy开关来控制是否采用动态控制策略,如果动态控制,则动态调整Java堆中各个区域的大小以及进入老年代的年龄。
如果对象比较大(比如长字符串或大数组),Young空间不足,则大对象会直接分配到老年代上(大对象可能触发提前GC,应少用,更应避免使用短命的大对象)。用-XX:PretenureSizeThreshold来控制直接升入老年代的对象大小,大于这个值的对象会直接分配在老年代上。
可能存在年老代对象引用新生代对象的情况,如果需要执行Young GC,则可能需要查询整个老年代以确定是否可以清理回收,这显然是低效的。解决的方法是,年老代中维护一个512 byte的块——”card table“,所有老年代对象引用新生代对象的记录都记录在这里。Young GC时,只要查这里即可,不用再去查全部老年代,因此性能大大提高。
Java GC机制
GC机制的基本算法是:分代收集,这个不用赘述。下面阐述每个分代的收集方法。
年轻代:
事实上,在上一节,已经介绍了新生代的主要垃圾回收方法,在新生代中,使用“停止-复制”算法进行清理,将新生代内存分为2部分,1部分 Eden区较大,1部分Survivor比较小,并被划分为两个等量的部分。每次进行清理时,将Eden区和一个Survivor中仍然存活的对象拷贝到 另一个Survivor中,然后清理掉Eden和刚才的Survivor。
这里也可以发现,停止复制算法中,用来复制的两部分并不总是相等的(传统的停止复制算法两部分内存相等,但新生代中使用1个大的Eden区和2个小的Survivor区来避免这个问题)
由于绝大部分的对象都是短命的,甚至存活不到Survivor中,所以,Eden区与Survivor的比例较大,HotSpot默认是 8:1,即分别占新生代的80%,10%,10%。如果一次回收中,Survivor+Eden中存活下来的内存超过了10%,则需要将一部分对象分配到 老年代。用-XX:SurvivorRatio参数来配置Eden区域Survivor区的容量比值,默认是8,代表Eden:Survivor1:Survivor2=8:1:1.
老年代:
老年代存储的对象比年轻代多得多,而且不乏大对象,对老年代进行内存清理时,如果使用停止-复制算法,则相当低效。一般,老年代用的算法是标记-整理算法,即:标记出仍然存活的对象(存在引用的),将所有存活的对象向一端移动,以保证内存的连续。
在发生Minor GC时,虚拟机会检查每次晋升进入老年代的大小是否大于老年代的剩余空间大小,如果大于,则直接触发一次Full GC,否则,就查看是否设 置了-XX:+HandlePromotionFailure(允许担保失败),如果允许,则只会进行MinorGC,此时可以容忍内存分配失败;如果不 允许,则仍然进行Full GC(这代表着如果设置-XX:+Handle PromotionFailure,则触发MinorGC就会同时触发Full GC,哪怕老年代还有很多内存,所以,最好不要这样做)。
方法区(永久代):
永久代的回收有两种:常量池中的常量,无用的类信息,常量的回收很简单,没有引用了就可以被回收。对于无用的类进行回收,必须保证3点:
类的所有实例都已经被回收
加载类的ClassLoader已经被回收
类对象的Class对象没有被引用(即没有通过反射引用该类的地方)
永久代的回收并不是必须的,可以通过参数来设置是否对类进行回收。HotSpot提供-Xnoclassgc进行控制
使用-verbose,-XX:+TraceClassLoading、-XX:+TraceClassUnLoading可以查看类加载和卸载信息
-verbose、-XX:+TraceClassLoading可以在Product版HotSpot中使用;
-XX:+TraceClassUnLoading需要fastdebug版HotSpot支持
垃圾收集器
在GC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垃圾收集器,垃圾收集器是GC的具体实现,Java虚拟机规范中对于垃圾收集器没有任何规定,所以不同厂商实现的垃圾 收集器各不相同,HotSpot 1.6版使用的垃圾收集器如下图(图来源于《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JVM高级特效与最佳实现》,图中两个收集器之间有连线,说明它们可以配合使用):
在介绍垃圾收集器之前,需要明确一点,就是在新生代采用的停止复制算法中,“停 止(Stop-the-world)”的意义是在回收内存时,需要暂停其他所 有线程的执行。这个是很低效的,现在的各种新生代收集器越来越优化这一点,但仍然只是将停止的时间变短,并未彻底取消停止。
Serial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使用停止复制算法,使用一个线程进行GC,其它工作线程暂停。使用-XX:+UseSerialGC可以使用Serial+Serial Old模式运行进行内存回收(这也是虚拟机在Client模式下运行的默认值)
ParNew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使用停止复制算法,Serial收集器的多线程版,用多个线程进行GC,其它工作线程暂停,关注缩短垃圾收集时间。使用-XX:+UseParNewGC开关来控制使用ParNew+Serial Old收集器组合收集内存;使用-XX:ParallelGCThreads来设置执行内存回收的线程数。
Parallel Scavenge 收集器:新生代收集器,使用停止复制算法,关注CPU吞吐量,即运行用户代码的时间/总时间,比如:JVM运行100分钟,其中运行用户代码99分钟,垃 圾收集1分钟,则吞吐量是99%,这种收集器能最高效率的利用CPU,适合运行后台运算(关注缩短垃圾收集时间的收集器,如CMS,等待时间很少,所以适 合用户交互,提高用户体验)。使用-XX:+UseParallelGC开关控制使用 Parallel Scavenge+Serial Old收集器组合回收垃圾(这也是在Server模式下的默认值);使用-XX:GCTimeRatio来设置用户执行时间占总时间的比例,默认99,即 1%的时间用来进行垃圾回收。使用-XX:MaxGCPauseMillis设置GC的最大停顿时间(这个参数只对Parallel Scavenge有效)
Serial Old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单线程收集器,使用标记整理(整理的方法是Sweep(清理)和Compact(压缩),清理是将废弃的对象干掉,只留幸存 的对象,压缩是将移动对象,将空间填满保证内存分为2块,一块全是对象,一块空闲)算法,使用单线程进行GC,其它工作线程暂停(注意,在老年代中进行标 记整理算法清理,也需要暂停其它线程),在JDK1.5之前,Serial Old收集器与ParallelScavenge搭配使用。
Parallel Old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多线程,多线程机制与Parallel Scavenge差不错,使用标记整理(与Serial Old不同,这里的整理是Summary(汇总)和Compact(压缩),汇总的意思就是将幸存的对象复制到预先准备好的区域,而不是像Sweep(清 理)那样清理废弃的对象)算法,在Parallel Old执行时,仍然需要暂停其它线程。Parallel Old在多核计算中很有用。Parallel Old出现后(JDK 1.6),与Parallel Scavenge配合有很好的效果,充分体现Parallel Scavenge收集器吞吐量优先的效果。使用-XX:+UseParallelOldGC开关控制使用Parallel Scavenge +Parallel Old组合收集器进行收集。
CMS(Concurrent Mark Sweep)收集器:老年代收集器,致力于获取最短回收停顿时间,使用标记清除算法,多线程,优点是并发收集(用户线程可以和GC线程同时工作),停顿小。使用-XX:+UseConcMarkSweepGC进行ParNew+CMS+Serial Old进行内存回收,优先使用ParNew+CMS(原因见后面),当用户线程内存不足时,采用备用方案Serial Old收集。
CMS收集的方法是:先3次标记,再1次清除,3次标记中前两次是初始标记和重新标记(此时仍然需要停止(stop the world)), 初始标记(Initial Remark)是标记GC Roots能关联到的对象(即有引用的对象),停顿时间很短;并发标记(Concurrent remark)是执行GC Roots查找引用的过程,不需要用户线程停顿;重新标记(Remark)是在初始标记和并发标记期间,有标记变动的那部分仍需要标记,所以加上这一部分 标记的过程,停顿时间比并发标记小得多,但比初始标记稍长。在完成标记之后,就开始并发清除,不需要用户线程停顿。
所以在CMS清理过程中,只有初始标记和重新标记需要短暂停顿,并发标记和并发清除都不需要暂停用户线程,因此效率很高,很适合高交互的场合。
CMS也有缺点,它需要消耗额外的CPU和内存资源,在CPU和内存资源紧张,CPU较少时,会加重系统负担(CMS默认启动线程数为(CPU数量+3)/4)。
另外,在并发收集过程中,用户线程仍然在运行,仍然产生内存垃圾,所以可能产生“浮动垃圾”,本次无法清理,只能下一次Full GC才清理,因此在GC期间,需要预留足够的内存给用户线程使用。所以使用CMS的收集器并不是老年代满了才触发Full GC,而是在使用了一大半(默认68%,即2/3,使用-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来设置)的时候就要进行Full GC,如果用户线程消耗内存不是特别大,可以适当调高-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以降低GC次数,提高性能,如果预留的用户线程内存不够,则会触发Concurrent Mode Failure,此时,将触发备用方案:使用Serial Old 收集器进行收集,但这样停顿时间就长了,因此-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不宜设的过大。
还有,CMS采用的是标记清除算法,会导致内存碎片的产生,可以使用-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来设置是否在Full GC之后进行碎片整理,用-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来设置在执行多少次不压缩的Full GC之后,来一次带压缩的Full GC。
G1收集器:在JDK1.7中正式发布,与现状的新生代、老年代概念有很大不同,目前使用较少,不做介绍。
注意并发(Concurrent)和并行(Parallel)的区别:
并发是指用户线程与GC线程同时执行(不一定是并行,可能交替,但总体上是在同时执行的),不需要停顿用户线程(其实在CMS中用户线程还是需要停顿的,只是非常短,GC线程在另一个CPU上执行);
并行收集是指多个GC线程并行工作,但此时用户线程是暂停的;
所以,Serial和Parallel收集器都是并行的,而CMS收集器是并发的.
发表评论
文章已被作者锁定,不允许评论。
-
ReentrantLock与Condition
2017-03-17 14:25 532多线程和并发性并不是什么新内容,但是 Java 语言设计中的创 ... -
java linux监控
2017-03-13 17:49 502http://agapple.iteye.com/blog/1 ... -
transient和volatile两个关键字
2017-02-16 09:47 575transient和volatile两个关 ... -
java 锁机制
2016-12-09 13:43 478一段synchronized的代码被 ... -
java 正则表达式
2016-12-02 10:28 522众所周知,在程序开发中,难免会遇到需要匹配、查找、替换、判断字 ... -
java ClassNotFoundException和NoClassDefFoundException的差别
2016-08-17 19:47 911首先从名字上可以看出一类是异常,一类属于错误。异常可以通过异常 ... -
ThreadLocal
2016-07-19 11:10 334ThreadLocal是什么 Thre ... -
java CAS
2016-07-10 14:55 346cas 乐观锁每次不锁定整个线程,在操作之前进行判断。悲观锁独 ... -
concurrenthashmap
2016-07-10 11:11 424hash table虽然性能上不如 ... -
java 线程池的使用
2016-07-10 09:52 3761. 引言 合理利用线程池能够带来三个好处。第一:降低资源消 ... -
java.util.concurrent
2016-07-03 16:24 411我们都知道,在JDK1.5之 ... -
JVM 配置 以及垃圾收集器的选择
2016-04-15 12:36 734JVM监控的关键指标说明: a) FGC的环比增加次数。Zab ... -
jvm实时监控工具
2016-04-09 09:35 469 -
哈希 、一致性哈希、余数式哈希
2016-04-07 16:10 868什么是Hash Hash,一 ... -
jvm dump 相关
2016-03-22 17:22 684http://www.cnblogs.com/edwardla ... -
深入剖析volatile关键字
2016-03-21 16:02 550深入剖析volatile关键字 ... -
java线程安全问题之静态变量、实例变量、局部变量
2016-03-08 12:52 577java多线程编程中,存在很多线程安全问题,至于什么是线程安全 ... -
有状态的bean和无状态的bean的区别
2016-03-08 11:23 1523有状态会话bean :每个用户有自己特有的一个实例,在用户的生 ... -
Java nio详解
2016-01-20 16:30 556http://www.ibm.com/developerwor ... -
java 不定长数组
2015-11-24 15:00 789在调用某个方法时,若是方法的参数个数事先无法确定该如何处理 ...
相关推荐
JAVA应用JVM原理及参数调优深入讲解视频.1 JAVA应用JVM原理及参数调优深入讲解视频.2 JAVA应用JVM原理及参数调优深入讲解视频.3 JAVA应用JVM原理及参数调优深入讲解视频.4 JAVA应用JVM原理及参数调优深入讲解视频.5 ...
### JVM原理及调优 #### 一、JVM概述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虚拟机)是Java编程语言的基础,它作为一种软件层面的抽象计算机,能够在多种操作系统平台上执行Java字节码程序。Java编译器的目标是生成能够...
该文档是关于java虚拟机的原理,描述及调优视频,其中,详细讲述了jvm的运行机制,类装载器,GC算法,性能监控工具,堆,锁等内容。
标题中提到了JVM原理、JVM调优、JVM内存模型和JAVA并发,这些都是Java虚拟机(JVM)相关的核心概念。JVM是运行Java字节码的虚拟计算机,为Java提供了一个跨平台的环境,确保Java程序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上运行而...
### JVM_GC调优详解 #### 一、JVM体系结构概览 Java虚拟机(JVM)作为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其内部结构复杂且高效。为了更好地理解JVM_GC调优,...同时,掌握JVM内存模型和垃圾回收器的工作原理也是进行有效调优的基础。
JVM原理和调优是每个Java开发人员必须掌握的关键技能,这涉及到内存管理、垃圾收集、性能优化等多个方面。在深入理解JVM的工作机制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调整和优化应用程序,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一、JVM结构与...
标题《JVM系列之性能调优参考手册(实践篇)》涉及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Java虚拟机(JVM)性能调优的实践操作。JVM作为Java程序运行的基础环境,对程序性能有着决定性影响。本手册的目的是指导开发者如何对JVM进行性能...
因此,理解GC的工作原理和瓶颈对于优化JVM至关重要。 【部分内容】提供了设置Tomcat JVM内存大小的三种方法: 1. 直接在启动脚本(如`catalina.bat`或`catalina.sh`)中添加`JAVA_OPTS`环境变量,设置`-Xms`和`-...
通过以上对JVM原理和参数调优的深入学习,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Java应用程序的运行机制,优化系统性能,解决可能出现的内存溢出、性能瓶颈等问题。本课程详细讲解了这些内容,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开发者,...
JVM垃圾回收,为大家整理了JVM原理以及各种调优策略
JVM 原理讲解和调优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是 Java 语言的核心组件,它是一个虚构出来的计算机,是通过在实际的计算机上仿真模拟各种计算机功能来实现的。JVM 的主要功能是将 Java 字节码转换为...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可以直接将初始的堆大小与最大堆大小相等, 这样的好处是可以减少程序运行时垃圾回收次数,从而提高效率。 初始堆值和最大堆内存内存越大,吞吐量就越高, 但是也要根据自己电脑(服务器)的实际...
《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是一本深度探讨Java虚拟机(JVM)的著作,涵盖了JVM性能调优、内存模型以及虚拟机原理等多个关键领域。本文将基于这些主题,详细阐述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我们要了解Java虚拟机(JVM)...
理解JVM的工作原理对于提升Java应用的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开发者可以通过对JVM进行调优,结合业务场景和应用需求,合理配置JVM内存大小、调整垃圾回收策略和类加载机制,从而达到优化应用性能的目的。
总结来说,从JVM入门到实战调优,涉及了Java程序从编译到执行的全过程,包括Class文件格式、类加载、内存模型、运行时数据区、垃圾收集策略以及调优实践等多个层面。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提升Java程序...
### JVM详解及调优 #### 一、JVM概述与工作原理 **1.1 Java定义** ...以上内容涵盖了JVM的基础概念、内存管理、垃圾收集以及调优等方面的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JVM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化技巧。
在Java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运行过程中,了解JVM的工作原理,监控其状态,以及进行性能调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将深入探讨JVM内存结构、监控工具及其在调优和GC优化中的应用。 **JVM内存机构** JVM内存主要分为以下几个...
书中详尽地阐述了JVM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性能优化,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Java内存管理的关键技术。 JVM是Java程序运行的基础,它是Java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负责解释和执行Java字节码。书中可能涵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