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1658277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405)
- C/C++ (16)
- Linux (60)
- Algorithm (41)
- ACM (8)
- Ruby (39)
- Ruby on Rails (6)
- FP (2)
- Java SE (39)
- Java EE (6)
- Spring (11)
- Hibernate (1)
- Struts (1)
- Ajax (5)
- php (2)
- Data/Web Mining (20)
- Search Engine (19)
- NLP (2)
- Machine Learning (23)
- R (0)
- Database (10)
- Data Structure (6)
- Design Pattern (16)
- Hadoop (2)
- Browser (0)
- Firefox plugin/XPCOM (8)
- Eclise development (5)
- Architecture (1)
- Server (1)
- Cache (6)
- Code Generation (3)
- Open Source Tool (5)
- Develope Tools (5)
- 读书笔记 (7)
- 备忘 (4)
- 情感 (4)
- Others (20)
- python (0)
最新评论
-
532870393:
请问下,这本书是基于Hadoop1还是Hadoop2?
Hadoop in Action简单笔记(一) -
dongbiying:
不懂呀。。
十大常用数据结构 -
bing_it:
...
使用Spring MVC HandlerExceptionResolver处理异常 -
一别梦心:
按照上面的执行,文件确实是更新了,但是还是找不到kernel, ...
virtualbox 4.08安装虚机Ubuntu11.04增强功能失败解决方法 -
dsjt:
楼主spring 什么版本,我的3.1 ,xml中配置 < ...
使用Spring MVC HandlerExceptionResolver处理异常
Visitor模式的使用情景以及与Iterator的比较见我以前的一篇文章
http://fuliang.iteye.com/blog/166142
这次主要讨论Visitor的两种实现方式及其优劣。
主要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节点类的accept方法负责遍历逻辑,visitor只负责访问的操作。
方法二、节点类负责调用visit自己,而visitor除了负责访问该节点外还accept子节点,也就是遍历逻辑。
第一种看起来很优美,因为它将访问操作和节点遍历分离开来,职责清晰,并且节点本身知道如何去遍历
子节点,事实上这也是GOF设计模式一书例子中使用的方法。缺点是遍历逻辑在节点中写死了,也就是说
如果我在节点中定义了一种遍历顺序,如果Visitor试图使用其他的遍历顺序变得不可能,另外如果我想在
遍历之前做一些事情,遍历之后做些事情也同时变得不可能,除非每个visit方法提供了提供previousVisit
和postVisit进行回调,然而这显然增加了api的复杂性。
第二种方法,很容易看到缺点,他混淆了访问和遍历的职责,这与单一职责原则相悖,后面会讨论如何避免这个缺点。但是它非常的灵活,
可以避免第一方法带来的缺点。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来自于实际项目的一个精简)来说明一下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
我们先定义一个定义的节点类型,其定义了一种树形结构:
所有节点类要实现的接口,包含了accept方法。
我们看看第一种方法实现visitor模式的代码:
好了节点定义好了那么以及遍历逻辑我们都写好了。
现在我们来写Visitor:
一个简单的Visitor:PrintVistor,我们想打印一些Java整个工程的信息:工程名,
下面有哪些包,以及包里面有哪些类。
一切看起来很好,但是需求来了,打印出来的信息太ugly了,我们希望一种看起来格式很Pretty的信息:类似于IDE的那种
带缩进的有层次感的组织方式。
那我们如何实现这个PrettyPrintVisitor呢,我们似乎失去了时机:我们应该在访问子节点之前做点事情,在访问子节点
之后做点事情,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当然这些事情每一个visit方法不一定做相同的事情。而现在的visitor只能对自己
做一些事情,可以增加previousVisitXx和postVisitXx之类的方法,但是这样许多像PrintVisitor那样的访问者根不不需要
在previousVisitXx和postVisitXx做事情,所以导致大量的空方法出现,代码非常的ugly.当然可以写一个VisitorAdpater
空实现所有的方法来避免,但这样复杂性增加,似乎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这样勉强可以实现的话,那么下面的需求
将导致第一种方式实现的Visitor无法完成:我们想以一种后序遍历的顺序来打印结果,那么这个将无法完成,事实上这样
的需求不是没有,例如语法树的打印可能是先序遍历,而中间代码的生成可能需要一种后序遍历的方式来分析。
这个致命的缺点是节点类硬编码的遍历的顺序,导致访问者只能按照既定的顺序来访问。
下面我们看看第二种方法实现PrettyPrintVisitor吧:
首先把遍历逻辑都从节点中转移到Visitor类中,然后加上我们的缩进功能:
一个辅助类:
一种常用弥补第二种方法缺点的方法是定义好PreOrderDFS父类和PostOrderDFSVisitor父类,这些类来负责访问逻辑,子类只需要super.visitXxx即可
这样PrettyPrintVisitor 可以这么实现了:
结论:
显然第一种很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如果在实际应用中你只需要一种遍历顺序,在访问的时候只对当前节点做操作,那么第一种实现可以优雅的满足你的需要。
第二种方法经过我们定义PreOrderDFS和PostOrderDFSVisitor,把遍历逻辑放在父类中,子类只需要负责访问的逻辑即可,既达到了灵活性,又实现了遍历和访问的分离,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需求和扩展性。
刚刚补充了结论。
http://fuliang.iteye.com/blog/166142
这次主要讨论Visitor的两种实现方式及其优劣。
主要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
方法一、节点类的accept方法负责遍历逻辑,visitor只负责访问的操作。
方法二、节点类负责调用visit自己,而visitor除了负责访问该节点外还accept子节点,也就是遍历逻辑。
第一种看起来很优美,因为它将访问操作和节点遍历分离开来,职责清晰,并且节点本身知道如何去遍历
子节点,事实上这也是GOF设计模式一书例子中使用的方法。缺点是遍历逻辑在节点中写死了,也就是说
如果我在节点中定义了一种遍历顺序,如果Visitor试图使用其他的遍历顺序变得不可能,另外如果我想在
遍历之前做一些事情,遍历之后做些事情也同时变得不可能,除非每个visit方法提供了提供previousVisit
和postVisit进行回调,然而这显然增加了api的复杂性。
第二种方法,很容易看到缺点,他混淆了访问和遍历的职责,这与单一职责原则相悖,后面会讨论如何避免这个缺点。但是它非常的灵活,
可以避免第一方法带来的缺点。
下面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例子来自于实际项目的一个精简)来说明一下上述两种实现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
我们先定义一个定义的节点类型,其定义了一种树形结构:
所有节点类要实现的接口,包含了accept方法。
package edu.jlu.fuliang.model; import edu.jlu.fuliang.visitor.IVisitor; public interface IModel {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我们看看第一种方法实现visitor模式的代码:
package edu.jlu.fuliang.model;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edu.jlu.fuliang.visitor.IVisitor; public class JavaProject implements IModel { private String javaProjectName; private List<JavaPackage> javaPackages; public JavaProject() { javaPackages = new ArrayList<JavaPackage>(); } public void addPackage(JavaPackage pkg) { javaPackages.add(pkg); } public List<JavaPackage> getJavaPackages() { return Collections.unmodifiableList(javaPackages); } public String getJavaProjectName() { return javaProjectName; } public void setJavaProjectName(String javaProjectName) { this.javaProjectName = javaProject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Project(this); for (JavaPackage javaPackage : javaPackages) { javaPackage.accept(visitor); } } }
package edu.jlu.fuliang.model;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Collections;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edu.jlu.fuliang.visitor.IVisitor; public class JavaPackage implements IModel { private String packageName; private List<JavaClass> javaClasses; public JavaPackage() { javaClasses = new ArrayList<JavaClass>();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Package(this); for (JavaClass javaClass : javaClasses) { javaClass.accept(visitor); } } public String getPackageName() { return packageName; } public void setPackageName(String packageName) { this.packageName = packageName; } public List<JavaClass> getJavaClasses() { return Collections.unmodifiableList(javaClasses); } public void addJavaClass(JavaClass javaClass){ javaClasses.add(javaClass); } }
package edu.jlu.fuliang.model; import edu.jlu.fuliang.visitor.IVisitor; public class JavaClass implements IModel{ private String className; public JavaClass() { } public String getClassName() { return className; } public void setClassName(String className) { this.className = class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IVisitor visitor) { visitor.visitClass(this); } }
好了节点定义好了那么以及遍历逻辑我们都写好了。
现在我们来写Visitor:
package edu.jlu.fuliang.visitor;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Class;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ackage;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roject; public interface IVisitor { public void visitProject(JavaProject project); public void visitPackage(JavaPackage pkg); public void visitClass(JavaClass klass); }
一个简单的Visitor:PrintVistor,我们想打印一些Java整个工程的信息:工程名,
下面有哪些包,以及包里面有哪些类。
package edu.jlu.fuliang.visitor;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Class;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ackage;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roject; public class PrintVistor implements IVisitor{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Class(JavaClass klass) { System.out.println(klass.getClass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ackage(JavaPackage pkg) { System.out.println(pkg.getPackageName());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roject(JavaProject project) { System.out.println(project.getJavaProjectName()); } }
一切看起来很好,但是需求来了,打印出来的信息太ugly了,我们希望一种看起来格式很Pretty的信息:类似于IDE的那种
带缩进的有层次感的组织方式。
那我们如何实现这个PrettyPrintVisitor呢,我们似乎失去了时机:我们应该在访问子节点之前做点事情,在访问子节点
之后做点事情,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当然这些事情每一个visit方法不一定做相同的事情。而现在的visitor只能对自己
做一些事情,可以增加previousVisitXx和postVisitXx之类的方法,但是这样许多像PrintVisitor那样的访问者根不不需要
在previousVisitXx和postVisitXx做事情,所以导致大量的空方法出现,代码非常的ugly.当然可以写一个VisitorAdpater
空实现所有的方法来避免,但这样复杂性增加,似乎并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如果这样勉强可以实现的话,那么下面的需求
将导致第一种方式实现的Visitor无法完成:我们想以一种后序遍历的顺序来打印结果,那么这个将无法完成,事实上这样
的需求不是没有,例如语法树的打印可能是先序遍历,而中间代码的生成可能需要一种后序遍历的方式来分析。
这个致命的缺点是节点类硬编码的遍历的顺序,导致访问者只能按照既定的顺序来访问。
下面我们看看第二种方法实现PrettyPrintVisitor吧:
首先把遍历逻辑都从节点中转移到Visitor类中,然后加上我们的缩进功能:
package edu.jlu.fuliang.visi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Class;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ackage;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roject; public class PrettyPrintVisitor implements IVisitor{ private Spacing spacing = new Spacing(3);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Class(JavaClass klass) { System.out.print(spacing); spacing.updateSpc(1); System.out.println(klass.getClassName()); spacing.updateSpc(-1);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ackage(JavaPackage pkg) { System.out.print(spacing); System.out.println(pkg.getPackageName()); spacing.updateSpc(1); List<JavaClass> javaClasses = pkg.getJavaClasses(); for (JavaClass javaClass : javaClasses) { javaClass.accept(this); } spacing.updateSpc(-1);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roject(JavaProject project) { System.out.print(project.getJavaProjectName()); spacing.updateSpc(1); List<JavaPackage> javaPackages = project.getJavaPackages(); for (JavaPackage javaPackage : javaPackages) { javaPackage.accept(this); } spacing.updateSpc(-1); } }
一个辅助类:
package edu.jlu.fuliang.visitor; public class Spacing { public final int INDENT_AMT;// 缩进的字数 public String spc = " "; public String brunch = "|---->"; public int indentLevel;// 缩紧的层次 public Spacing(int indentAmount) { INDENT_AMT = indentAmount;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spc; } public void updateSpc(int numIndentLvls) { if (spc.length() >= brunch.length()) spc = spc.substring(0, spc.length() - brunch.length()); indentLevel += numIndentLvls; if (numIndentLvls < 0) { spc = spc.substring(0, indentLevel * INDENT_AMT); spc += brunch; } else if (numIndentLvls > 0) { StringBuffer buf = new StringBuffer(spc); for (int i = 0; i < numIndentLvls * INDENT_AMT; ++i) buf.append(" "); buf.append(brunch); spc = buf.toString(); } } }
一种常用弥补第二种方法缺点的方法是定义好PreOrderDFS父类和PostOrderDFSVisitor父类,这些类来负责访问逻辑,子类只需要super.visitXxx即可
package edu.jlu.fuliang.visi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Class;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ackage;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roject; public class PreOrderDFSVisitor implements IVisitor{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Class(JavaClass klas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ackage(JavaPackage pkg) { List<JavaClass> javaClasses = pkg.getJavaClasses(); for (JavaClass javaClass : javaClasses) { javaClass.accept(thi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roject(JavaProject project) { List<JavaPackage> javaPackages = project.getJavaPackages(); for (JavaPackage javaPackage : javaPackages) { javaPackage.accept(this); } } }
这样PrettyPrintVisitor 可以这么实现了:
package edu.jlu.fuliang.visitor; import java.util.List;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Class;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ackage; import edu.jlu.fuliang.model.JavaProject; public class PrettyPrintVisitor extends PreOrderDFSVisitor{ private Spacing spacing = new Spacing(3);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Class(JavaClass klass) { System.out.print(spacing); spacing.updateSpc(1); System.out.println(klass.getClassName()); super.visitClass(klass); spacing.updateSpc(-1);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ackage(JavaPackage pkg) { System.out.print(spacing); System.out.println(pkg.getPackageName()); spacing.updateSpc(1); super.visitPackage(pkg); spacing.updateSpc(-1); } @Override public void visitProject(JavaProject project) { System.out.print(project.getJavaProjectName()); spacing.updateSpc(1); super.visitProject(project); spacing.updateSpc(-1); } }
结论:
显然第一种很符合面向对象的思想,如果在实际应用中你只需要一种遍历顺序,在访问的时候只对当前节点做操作,那么第一种实现可以优雅的满足你的需要。
第二种方法经过我们定义PreOrderDFS和PostOrderDFSVisitor,把遍历逻辑放在父类中,子类只需要负责访问的逻辑即可,既达到了灵活性,又实现了遍历和访问的分离,可以满足各种复杂的需求和扩展性。
评论
2 楼
fuliang
2009-05-24
RednaxelaFX 写道
楼主对这两种方案有什么总结性的结论不?貌似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刚刚补充了结论。
1 楼
RednaxelaFX
2009-05-24
楼主对这两种方案有什么总结性的结论不?貌似是比较倾向于第二种?
Visitor模式原本确实是很有“导航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第二种就怪怪的,比较乱。
以前我在我的一个编译器的AST里也用到了Visitor模式。没有专门定义接口,而是直接以抽象类为继承层次的根(不算Object)。这个基类是用脚本来生成的,从源码中AST所在的目录抽取出所有concrete的AST类名,并为它们生成boolean visitXXX(XXX x)与void postVisitXXX(XXX x)这两个方法,其中前者的默认实现为return true;,后者的默认实现为空。visitXXX返回的值是用来判断是否要继续向深处遍历用的,所以一个accept的基本实现像这样:(以上面的JavaProject类为例)
每次我build之前都会让脚本检查一下我的AST类的继承层次里有没有变化,有的话就重新生成基类,以此来保持源码的稳定,避免手动更新的麻烦。楼主说得没错,如果这部分全部都是手写的话非常痛苦也难以维护。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太倾向第二种方法。
话说回来,这也只是single-dispatch的语言才有的问题。如果有multimethod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需要Visitor模式实现double-dispatch,所以也就不需要面对选择Visitor模式的实现方式的问题。
Visitor模式原本确实是很有“导航逻辑”与“业务逻辑”分离的作用。从这个角度看第二种就怪怪的,比较乱。
以前我在我的一个编译器的AST里也用到了Visitor模式。没有专门定义接口,而是直接以抽象类为继承层次的根(不算Object)。这个基类是用脚本来生成的,从源码中AST所在的目录抽取出所有concrete的AST类名,并为它们生成boolean visitXXX(XXX x)与void postVisitXXX(XXX x)这两个方法,其中前者的默认实现为return true;,后者的默认实现为空。visitXXX返回的值是用来判断是否要继续向深处遍历用的,所以一个accept的基本实现像这样:(以上面的JavaProject类为例)
@Override public void accept(Visitor v) { if (v.visitJavaProject(this)) { for (JavaPackage p : javaPackages) { p.accept(v); } } v.postVisitJavaProject(this); }
每次我build之前都会让脚本检查一下我的AST类的继承层次里有没有变化,有的话就重新生成基类,以此来保持源码的稳定,避免手动更新的麻烦。楼主说得没错,如果这部分全部都是手写的话非常痛苦也难以维护。但即便如此我还是不太倾向第二种方法。
话说回来,这也只是single-dispatch的语言才有的问题。如果有multimethod这根本就不是问题:不需要Visitor模式实现double-dispatch,所以也就不需要面对选择Visitor模式的实现方式的问题。
发表评论
-
不要向上层暴露本层以及所依赖的接口细节
2012-02-02 16:50 1731h1.背景 在攻略全文搜索中,搜索的接口很丰富,并且将来可能 ... -
对象健身操
2010-05-31 21:43 1616看了一下ThoughtWorks文集中的对象健身操一章,写了九 ... -
多态知多少
2009-07-11 19:18 2103今天看书,看到了这一 ... -
如何写出漂亮的代码
2009-07-04 01:02 2131一、不要使用魔法数字,尽量定义枚举、常量、宏: 我常常见到表示 ... -
你能用Wapper来做什么?
2008-09-23 18:39 2676从简单的说起:一、在只有值传递的语言中,通过Wapper把实 ... -
面向对象的原则、模式、语言及框架(五)
2008-03-10 20:47 2425Liskov替换原则 我们前面说了开闭原则OCP,其背后的主要 ... -
面向对象的原则、模式、语言及框架(四)
2008-03-09 17:17 2157开-闭原则: 任何软件在其生命周期内都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期望 ... -
面向对象的原则、模式、语言及框架(三)
2008-03-08 18:45 2905单一职责原则 这个原则描述了内聚性:一个模块组成元素的功能相 ... -
面向对象的原则、模式、语言及框架(二)
2008-03-08 17:18 2783一、一些拙劣的设计症结 说起面向对象的原则,不得不提一些拙劣的 ... -
面向对象的原则、模式、语言及框架(一)
2008-03-04 19:21 2893这学期开面向对象的方法课程,可以趁机总结一下以前面向对象的开发 ... -
基于接口编程VS基于实现编程
2008-02-29 16:38 2790fhjxp同学在看完我的Struts2.0+Spring+Hi ... -
Yet another Iterator VS visitor
2008-02-29 15:13 2295在论坛中有好几位同学都比较了Iterator和visitor模 ... -
比较Template method、Strategy和Builder模式随想
2007-04-18 14:02 4458Template method和Strategy模式经常在框架 ... -
也谈谈Spring中的Template和Callback模式
2007-04-18 10:59 6407前几天在论坛看到谈论Spring中的Callback模式和Te ... -
从GOF的设计模式说起
2007-04-10 10:27 1981设计模式对于 ...
相关推荐
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访问者模式的组成部分、实现方式以及如何在实际开发中应用。 1. **访问者接口(Visitor)**: 访问者接口定义了一系列的访问方法,这些方法对应于对象结构中不同类型的元素。例如,一个`Visitor...
总之,Visitor模式提供了一种灵活的方式来添加新的操作,而无需修改原有的类结构,这对于保持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非常有帮助。然而,使用时需要权衡其带来的复杂性,合理选择是否采用该模式。
本项目基于“visitor模式”和“访问者模式”,实现了用于计算表达式的求值引擎,这涉及到一种将数学表达式转化为数据结构(表达式树)的方法,然后通过遍历该树来执行计算。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这些概念。 1. **...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使你能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前提下,为对象添加新的操作。这种模式在处理具有复杂逻辑和多种类型的对象结构时特别有用,因为它允许你在不改变原有结构的情况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Visitor模式**及其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可以参考以下书籍和资源: - **《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GoF):经典的设计模式指南,详细介绍了23种设计模式,包括Visitor模式。 - **...
"设计模式系列之visitor"是一个关于软件设计模式的讨论,特别是关注于“访问者”(Visitor)模式。这个模式是GOF(Gamma, Helm, Johnson, Vlissides)在他们的经典著作《设计模式:可复用面向对象软件的基础》中提出...
也许最开始出现这种模式,是因为另外的原因: 我有一堆数据放在一个库里头,不想让其它人拿着, 如果你要用数据干活,那你就把函数指针给我,我来替你使用这个数据。...然后人们就说,这是visitor模式。
**访问者模式(Visitor)详解**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使你可以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情况下,为对象添加新的操作。这种模式的核心在于将数据结构与对这些数据的操作解耦,使得增加新的操作变得容易,同时...
**访问者模式(VisitorPattern)** 访问者模式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使你能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前提下向对象添加新的操作。这种模式常用于处理具有复杂逻辑的对象结构,特别是当你需要对这些对象进行多态操作时。访问...
**C#设计模式之Visitor** **一、设计模式概述** 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的经验总结,它提供了解决常见问题的可复用解决方案。在C#编程中,设计模式可以帮助我们编写更灵活、可扩展和易于维护的代码。"Visitor"(访问...
### GoF 23种设计模式解析及其C++实现概览 #### 0. 引言 设计模式作为面向对象编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软件工程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GoF(Gang of Four)所提出的23种经典设计模式,并通过...
访问者模式.docx`中应该详细介绍了访问者模式的概念、结构、优缺点以及如何实现。而`code`文件夹中则可能包含了上述步骤的示例代码,你可以通过查看这些代码来更深入地理解访问者模式的应用。 总的来说,访问者模式...
通过这种方式,访问者模式使得我们可以对对象结构进行操作而无需修改原有代码,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在实际项目中,比如代码生成器、格式化工具等场景,访问者模式尤为适用。 UML类图通常会清晰地展示出这些角色...
C#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行为型模式) Visitor 访问者模式 视频讲座下载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提供了一种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情况下增加新操作的方法。这种模式的主要思想是将数据结构与算法分离,使得算法可以在不改变对象结构的情况下独立变化。 在...
### 设计模式-访问者(Visitor)模式详解和应用 #### 一、访问者模式简介 访问者模式(Visitor Pattern)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它允许我们向一组已存在的类添加新的行为,而无需修改这些类。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在...
访问者模式(Visitor)是一种行为设计模式,它允许在不修改对象结构的前提下向对象结构中的元素添加新的操作。这种模式的核心思想是分离了算法和对象结构,使得算法可以在不改变对象结构的情况下独立变化。 访问者...
设计模式Golang实现《研磨设计模式》读书笔记Go语言设计模式Go语言设计模式的实例代码创建模式工厂简单模式(Simple Factory)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创建者模式(Builder)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