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lash59
  • 浏览: 98553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北京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讨论:框架这样用?

阅读更多

         现在接手的项目是个别人已经搭好了架子的东东,在后来一段时间的开发过程中,我发现这个系统有一些缺点,总结了一下:

一、表示层

1、第一次看到,把同名的jsp放在不同的目录下,用目录名来区分。

2、同名的jsp往往主要内容相同,只是form要提交到的action不同。

二、控制层(逻辑处理层)

1、本项目大约有20个jsp页面,只用了5个ACTION,每个页面指向某个ACTION的某个处理方法:

      比方说:jsp1的form这样写:

  1. <html:form action="/netinfo.dox"  method="post" focus="domain" styleClass="form" >  
  2. <input type="hidden" name="method" value="save"/>  

有一个隐藏变量method来标示要由netinfo的save方法来处理,那看一下struts-config.xml里是怎么写的:

struts-config.xml 代码
  1. <form-beans>  
  2.       <form-bean name="NetinfoForm"  
  3.                  type="org.apache.struts.validator.LazyValidatorForm" />
  4. .....  
  5. form-beans>  
  6.   
  7. <action-mappings>  
  8.       <action path="/netinfo" name="NetinfoForm" parameter="method"  
  9.               scope="request" validate="false">  
  10.             <forward name="list" path="/pages/netinfoManager.jsp" />  
  11.             <forward name="view" path="/pages/netinfoView.jsp" />  
  12.             <forward name="regester" path="/pages/registerNetinfo.jsp" />  
  13.             <forward name="edit" path="/pages/Manager/registerNetinfo.jsp" />  
  14.             <forward name="password" path="/pages/getBackPwd.jsp" />  
  15.             <forward name="success" path="/netinfo.dox?method=manager" />  
  16.       action>
  17. .......
  18. <action-mappings> 
  19.   

这就会出现一个潜在的问题:netinfoAction类中不同的处理函数会随着业务的不断细化而迅速增加,不说代码量大,无法迅速定位到要修改的函数处(那时用搜索都慢),单说各个函数之间相互跳转并最终返回到指定页面:函数之间怎么能跳转?看上面的代码:Action返回success时,就会定位到manager方法继续执行,manager 方法还有可能再定位到这个类的其他方法继续执行,最后,很难控制我最初的方法返回的页面究竟是哪个,并且要考虑到另一个页面调用同类的manager方法时,是立即返回一个页面还是要推给另一个方法来定位最终页面。当业务多了,这个问题相当突出,而大量的精力将用在如何正确定位返回页面了。

2、使用了LazyValidatorForm,所有的form都使用这一个东东,直接将数据映射到hibernate持久化对象去了, 但这样的映射不能变通,只能在将要映射前把数据的格式转化一下,再做映射,无疑又增加了几百行代码。

3、由于页面中有URL或连接,每个连接要调用一个ACTION的处理函数,就得写成这样.../neitinfo.dox?method=方法名,这种连接返回的页面往往和form提交到的ACTION方法有不一样的返回页面,甚至还要返回到本页面,前面说过,本页面和另一个页面同名并且也有相同的连接,这就出现问题了,当这些页面的连接都要调用一个处理类的同一个方法时,就不得不使用flag之类的东西来标示是哪个页面来的请求,要回到哪个页面去。。地狱。。

虽然可以在函数中写上下面的文字来解决返回的问题,但还是感觉乱乱的,不舒服:

jsp代码
  1. <html:hidden property="source" value="<!---->"   
java 代码
  1. //返回本页   
  2. return new ActionForward(request.getParameter("sourcepage"));    

对于这些问题,不知道应不应该换一种组织形式,重新架构。

仔细考虑了一下,结合朋友们的意见,我最终决定把ACTION的数目加上来,这样每个ACTION的函数就可以少一点,不至于那么乱,还有,关于JSP的名称,我决定要改,两个文件同名,在IDE中同时打开这两个文件,将不知道正在修改的页面是哪个,容易产生错误。

好像,增加ACTION的个数就可以解决以上大部分问题了。

希望大家说说自己的意见。

 

分享到:
评论
19 楼 flash 2007-12-26  
楼上的苦衷我深有感触,开发的时候还好说,无非多实现几个接口,维护的时候可真够郁闷的了,一层一层的扒拉着找,烦都烦透了。我们追求的不是高效简洁的开发方式么?这就是这些框架给我们带来的效率?
18 楼 flashroom 2007-08-22  
ibatis 的 petstore 整个项目只用了一个ACTION,还不是自己写的~

一个CURD需要 4个ACTION,1个FORM,1个DAO接口,1个DAO实现,1个SERVICE接口,1个SERVICE实现 。。。 这样的设计就是好的设计吗?翻翻我们项目里面上千个ACTION,十几个ACTION CONFIG 你就知道我们有多痛苦。。。。
17 楼 flashroom 2007-08-22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很多类,减少很多配制文件。
其实有点STRUTS2的味道啦,建议改改  ACTION 的基类,利用反射去动态调用参数method标明的方法
小项目用这个开发速度超快的~
16 楼 ss19811029 2007-08-10  
解决方法多了,不过,我个人觉得,反正都是要改,不如多花点时间好好重构一下,这样以后维护和扩展起来也不较容易。
再者,实在不想重构,就在进入每个页面是加一个标记参数,这样比较容易定位页面,也有些工作量的。
15 楼 realdah 2007-08-10  
就算是配置文件,也比zero configuration强。。

全部都按照约定来匹配, 大点团队加上良莠不齐的队员,根本没法做
14 楼 wang20051 2007-08-09  
下定决心重构吧,
60个JSP的项目不算大,现在重构花的代价还比较小
13 楼 local 2007-08-09  
个人感觉 Spring,struts,hibernate
都是些复杂的东西,原本很简单的事,为什么要做的如此复杂?

难道用了一个xml配置文件就mvc,就面向对象?

即便是一个简单的功能,用了这些框架,文件数爆涨。
如果要进行一个改动,需要同时涉及好几个文件,
这样的代码难道好维护?
12 楼 yimlin 2007-07-31  
看了下,问题多在流转上,因为structs的控制和流程在一起,这个问题没有办法解决,即便解决了就像Spring Web Flow那样处理。或者你采用spring web flow来处理,唯一的缺点吧,就是要写一堆的webflow.xml了,但目前的页面或者代码就不用动太多!
11 楼 flash59 2007-07-31  
楼上的兄弟,能不能提供一些更优的解决方案?
我不怕重构,就想多学习一些框架的使用技巧和设计思想。
你做过这方面的项目,能细讲一下
struts+hibernate+spring的work flow 吗?
万分感谢。。

10 楼 Garriot 2007-07-30  
问题太多了,简直就是Bad Practice的集合啊......

通过楼主的描述我感到很迷惑:“同名的jsp往往主要内容相同,只是form要提交到的action不同”,用目录来管理jsp页面还是很常见的,但是这第二条就很奇怪,如果只是简单的action不同,完全可以在页面里用parameter标示,或者用Javascript控制提交。相同的内容保存在不同的地方本身就是大忌,这样很容易造成内容不同步……
关于你们action的写法,刚才查了一下,一个action后面有6个forward。如果将一个action作为一组业务的前期处理和分发使用(其实我们也不推荐这样做),这样做是可以理解的。但所有的forward都指向了页面,这就说明这个action还要处理逻辑。设想一下,一个有六个forward的action正常来讲需要6个if 语句来判断,这就是12行代码,你这个方法得多大啊,一片一片的代码……。

这样其实就说明了一个问题,系统对业务实现的规划实在是太差了,而且恐怕没有完整、强有力的标准。在使用框架时,我感觉内部统一的使用标准是最关键因素。不过注意的是,这个使用标准并不是使用习惯。

“使用了LazyValidatorForm,所有的form都使用这一个东东,直接将数据映射到hibernate持久化对象去了”。
这是个恐怖的做法,我们曾经也是深受其害。第一个问题:你这样做直接将表示出拉到了Hibernate所在的持久层。LazyValidatorForm里面携带的东西是危险的!还有个问题是你这样抹杀了业务层,充分说明你分层是有问题的。你说的那个几百行代码的问题其实多写个工具库或者直接用BeanUtil的拷贝就能解决问题。还有一些更优的解决方案。。。

就事论事,就先说到这里。

这个回复好长啊,都有“Bad Smell”了,
9 楼 huangpengxiao 2007-07-30  
netinfo 很熟的名字……

持续封装 持续集成
8 楼 guoliang0571 2007-07-28  
wl95421 写道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置文件过多,不是好事
如果配置文件没有好的UI工具进行管理
还不如用IDE写代码

一个大系统中,如果采用Spring-Struts-Hibernate架构
就会发现,一个功能往往涉及多个配置文件,查找起来
一个字,烦!

很支持你啊,我还是喜欢EJB3,
 用spring 配置文件真是多啊,而且一个不行,影响整个运行.
 PS:
    spring 里一个service没set好项目就起不来了,(我不想用懒加载,就想启动加载不可以吗)
 找起来也麻烦,还要找响应的开发人员哦,感觉EJB3这方便好多了. 
 好希望EJB3流行起来啊.......
 
7 楼 guyuanwuxin 2007-07-27  
一用DispathAction没有问题,目前是Action的粒度有些大,根据你的业务重新组织Action的粒度
二仿照ROR RHTML的方式把共同表示逻辑的JSP变成类似于模板的方式,至于关于JSP目录方式个人认为没有什么问题。
6 楼 flash59 2007-07-27  
呵呵,20个页面是个虚数,回去查了一下,60多个jsp!

如果20个,我也就将就了,60个,就很难忍受了。。。
5 楼 dennis_zane 2007-07-27  
20个JSP的项目?那应该是规模很小的项目了
表示层通过目录来划分模块,同名JSP很正常的,通常都是list,edit,add等,有的人喜欢添加个后缀名(模块名),有的人就不添加,通过目录名来区分不会带来什么问题的。

5个action少了点,很容易出现magic action,action变的庞大,最好是根据功能项划分action为妙,这个要重构了。

LazyValidatorForm的使用,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4 楼 galaxystar 2007-07-27  
web层确实应该做到 zero configuration
3 楼 wl95421 2007-07-26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配置文件过多,不是好事
如果配置文件没有好的UI工具进行管理
还不如用IDE写代码

一个大系统中,如果采用Spring-Struts-Hibernate架构
就会发现,一个功能往往涉及多个配置文件,查找起来
一个字,烦!
2 楼 bluepopopo 2007-07-26  
应该是DispatchAction过度使用了吧 可能前期没有预计aciton逻辑
  不用flag来标识同名页面调用的话 action还是费点事增加方法虽然还是调用原先的方法
1 楼 liusong1220 2007-07-26  
下个决心,重新架构吧

相关推荐

    机器人路径规划中A*与DWA算法融合的Python实现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A*搜索算法和DWA(动态窗口法)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融合应用。A*算法用于全局路径规划,通过启发式搜索找到从起点到目标点的最短路径;DWA算法则专注于局部动态环境下的实时避障,确保机器人在移动过程中能够灵活避开障碍物。两者结合可以在复杂环境中提供高效的路径规划解决方案。文中提供了详细的Python代码实现,帮助读者理解和实践这两种算法的融合方法。 适合人群:对机器人路径规划感兴趣的初学者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小白。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在静态和动态环境中进行路径规划的机器人项目。主要目标是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安全、高效地到达目标位置,同时避免障碍物。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室内导航、无人驾驶车辆等。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讲解了理论知识,还给出了具体的代码实现和调试技巧,如启发函数的选择、速度空间采样的优化、评分权重的调整等。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如机器人在遇到突发情况时的行为调整。

    ELk整体介绍整理PPT涵盖了ELk 相干的架构整理

    ELK日志架构部署与应用指南:构建高效、可靠的日志管理与分析系统 本指南全面介绍ELK(Elasticsearch、Logstash、Kibana)日志架构的部署实践与优化策略,旨在帮助技术团队构建可扩展、高容错的日志处理平台。内容涵盖ELK核心组件(Filebeat、Logstash、Kafka、Elasticsearch、Kibana)的工作原理、架构设计、配置案例及最佳实践,重点解析以下关键内容: ● 架构选型与演进:从基础架构到分布式集群,对比单节点、轻量级(Filebeat+Logstash)及引入Kafka的高可用架构优劣,指导根据实际场景选择合适的部署模型。 ● 组件深度解析:详细讲解Filebeat轻量级采集、Logstash灵活处理、Kafka消息缓冲、Elasticsearch分布式索引及Kibana可视化分析的实现机制与性能调优。 ● 日志规范与实战:明确日志打印格式标准(时间、级别、组件、用户信息等),结合配置示例(如Nginx日志采集到Kafka的动态Topic生成)演示数据流转全过程。 ● 运维与扩展:涵盖集群高可用设计、负载均衡策略、日志实时监控及异常报警机制,为系统稳定性与后续扩展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本指南适合日志管理需求的中大型企业技术团队,可作为从架构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实操手册,助力提升日志分析效率与系统运维能力。

    T型三电平逆变器VSG控制与LCL滤波器的双闭环设计及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虚拟同步机(VSG)控制技术,涵盖VSG的核心算法、中点电位平衡策略以及LCL滤波器的双闭环控制设计。首先探讨了VSG控制的基本原理,包括虚拟惯量和阻尼特性的模拟,以及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的具体实现。针对T型三电平拓扑特有的中点电位漂移问题,提出了多种平衡控制方法。对于LCL滤波器,讨论了其参数设计和双闭环控制策略,特别是电流环PI参数的选择和避免谐振的方法。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的经验公式和调试技巧,并引用了相关领域的权威文献作为理论支持。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并网系统研究和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有一定电力电子基础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VSG控制技术和LCL滤波器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开发者。主要目标是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T型三电平逆变器的VSG控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有具体的代码实现和调试建议,便于读者进行实际操作和验证。同时强调了调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

    Go语言Go语言简介:特性、应用场景与学习资源汇总:服务器端开发、云计算、微服务架构的最佳选择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Go语言(又称Golang)的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背景。Go语言由Google团队于2007年设计,2009年发布,以其简洁的语法、高效的编译性能和强大的并发支持著称。它摒弃了复杂的面向对象特性,采用接口和组合的方式实现代码复用。作为编译型语言,Go语言通过严格的类型检查确保代码质量,并内置了高效的垃圾回收机制。Go语言广泛应用于服务器端开发、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等领域,如Google、Docker和Uber等公司均采用Go语言构建后端服务。此外,Go语言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官方文档、社区支持以及权威书籍和在线课程。; 适合人群:对编程有一定了解,特别是对高性能后端开发感兴趣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希望掌握一门适用于服务器端开发、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编程语言;②想深入了解并发编程和支持高并发场景的开发技术。; 其他说明:学习Go语言不仅可以提升编程技能,还能借助其活跃的社区和丰富的学习资源,快速适应现代互联网应用开发的需求。

    Ollama0.6.2安装文件-2

    Ollama0.6.2安装文件-2

    【Java并发编程】线程同步工具与锁机制详解: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的应用场景及实现方式并发编程中的多个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Java并发编程中的多个重要概念和技术,包括CountDownLatch、CyclicBarrier、Semaphore等同步工具类,深入探讨了线程的创建方式、运行状态及线程安全问题。文章还讲解了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三大特性及其解决方案,如锁机制和原子类的应用。此外,文中对比了悲观锁和乐观锁的特点与适用场景,并阐述了线程池的核心参数配置。最后,简要介绍了Spring框架的核心技术,如IOC、AOP及事务管理的基本概念。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Java编程基础,尤其是对并发编程和Spring框架有一定了解的研发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开发者理解Java并发编程中的同步工具类、线程管理及线程安全问题;②指导开发者在实际项目中选择合适的锁机制和线程池配置;③加深对Spring框架中IOC、AOP及事务管理的理解,提升开发效率。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结合了代码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项目需求进行调试和验证,以更好地掌握相关技术。

    【系统编程语言】Rust语言特性与应用:现代高效安全的系统级开发工具介绍

    内容概要:Rust是一种由Mozilla研究院开发的现代系统编程语言,专注于安全、并发和性能。其设计哲学是“零成本抽象”,即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提供高级抽象。Rust通过所有权系统确保内存安全,避免了垃圾回收的需求,有效防止了悬垂指针、数据竞争和无效内存访问等问题。它提供了强大的并发原语,如线程、通道和原子操作,使并发编程更加简单和安全。此外,Rust编译为机器码,性能接近C/C++,并且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和架构,包括Windows、Linux、macOS以及嵌入式系统。Rust还拥有活跃的社区和丰富的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涵盖多个领域的库和工具。Rust适用于高性能和安全性的系统级应用,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服务器和嵌入式系统,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WebAssembly、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适合人群:对系统编程感兴趣,尤其是希望在保证性能的同时提升代码安全性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需要开发高性能、安全的系统级应用,如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服务器等;②希望深入理解内存管理和并发编程的最佳实践;③探索WebAssembly、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领域。; 阅读建议:Rust不仅适合有经验的系统程序员,也适合希望通过学习现代编程语言提升技能的新手。官方教程《The Rust Programming Language》、实践指南《Rust by Example》和练习项目《Rustlings》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建议结合这些资源进行实践和调试。

    基于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均流均压二级控制方案及其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一致性算法的直流微电网均流均压二级控制方案。该方案采用分布式二级控制器,通过邻居间的通信来计算控制动作,从而实现高效稳定的均流和均压控制。文中详细讨论了恒功率负载平衡点的存在条件,并介绍了即插即用特性的实现。此外,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方案的电压稳定性和鲁棒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微电网控制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分布式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直流微电网的设计与优化,旨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特别是在应对非线性负载和突发扰动的情况下。 其他说明:该方案在理论和实践中展现了显著的优势,如更高的均流精度和更快的动态响应时间。然而,仿真运行时间较长,需考虑计算资源的分配。

    电路仿真:基本电路元件仿真.zip

    电子仿真教程,从基础到精通,每个压缩包15篇教程,每篇教程5000字以上。

    前端开发基于200道高频面试题的JavaScript核心技术解析:互联网大厂面试指南了互联网大厂

    内容概要:本文档《互联网大厂200道高频Javascript面试题.pdf》涵盖了广泛的JavaScript知识点,针对200道高频面试题进行了详细解析。内容涉及JavaScript的核心概念(如闭包、原型链、事件循环)、异步编程(如Promise、async/await)、数据类型(如BigInt、Symbol)、DOM操作(如EventTarget、MutationObserver)、性能优化(如防抖、节流)、以及最新的ES提案特性(如import.meta、top-level await)。每个问题不仅提供了简明的答案,还深入探讨了背后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全面掌握JavaScript的各种特性和最佳实践。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对JavaScript有初步了解的前端开发人员,以及准备面试互联网大厂的求职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巩固JavaScript基础知识,理解语言内部机制;②掌握常见面试题及其解答技巧,为技术面试做准备;③通过实际案例和代码示例加深对JavaScript特性的理解,提高编程能力。 阅读建议:此资源内容详实,建议读者根据自身水平选择重点章节进行学习,同时结合实际项目或练习题进行实践,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对于复杂的概念,可以多次阅读并查阅相关资料,确保彻底理解。

    【C#编程语言】从入门到精通:C#核心概念、开发工具与实战项目解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C#编程语言的基础知识和学习路径。首先阐述了C#的背景和优势,强调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和良好的就业前景。接着指导读者如何准备学习环境,包括安装Visual Studio等开发工具。文中深入讲解了C#的基础语法,如数据类型、运算符、流程控制语句等,并探讨了面向对象编程的核心概念,包括类与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此外,还介绍了异常处理机制,并通过一个控制台版的学生管理系统项目,帮助读者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最后,推荐了一系列学习资源,鼓励读者持续学习和探索C#的高级特性。 适合人群:对编程有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希望从事软件开发或提升编程技能的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读者从零开始系统学习C#,掌握基本语法和核心概念;②通过实战项目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为后续深入学习C#的高级特性和应用领域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尽的知识点讲解,还注重实践操作和项目经验积累,适合自学或作为培训教材使用。建议读者跟随文章步骤逐步实践,并利用推荐的学习资源深化理解。

    油气开采中液氮压裂的COMSOL热-流-固-损伤耦合模型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COMSOL软件建立液氮压裂的热-流-固-损伤耦合模型的方法和技术细节。液氮压裂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油气开采方法,能够利用低温特性减少地层污染并提高裂缝扩展效率。文中探讨了模型的关键组件,如传热、达西流、固体力学以及自定义的损伤演化方程,并展示了如何将这些元素整合在一个统一的多物理场环境中进行仿真。此外,还讨论了网格划分、求解器设置、边界条件处理等方面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如何通过后处理手段来分析和展示仿真结果。 适合人群: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工程、计算力学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专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液氮压裂过程中复杂的物理机制的研究项目,旨在为优化压裂工艺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数学公式和代码片段,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重现所描述的技术流程。同时强调了不同参数选择对于最终仿真结果的影响,提醒使用者注意实际应用中的各种挑战。

    ### 【企业AI应用】从DeepSeek到Manus:AI重塑企业价值与应用实践(2025年华中科技大学研究报告)

    内容概要:本文探讨了AI如何重塑企业价值,特别是通过DeepSeek和Manus这两个技术的推动。DeepSeek以其低成本、高质量的特性,打破了AI应用的技术和成本壁垒,实现了AI赋能平权。Manus作为通用智能体,通过全链路自主执行和多智能体协同架构,显著提升了企业效率并降低了成本。文章详细介绍了AI在多个行业(如金融分析、人力资源、零售运营等)的具体应用案例,展示了AI如何通过数据驱动、自动化和智能化手段,帮助企业实现降本增效、商业模式创新和产品迭代。此外,文中还提出了企业在拥抱AI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强调了数据基础、技术选择和组织能力建设的重要性。 适合人群:企业高管、AI技术从业者、数字化转型顾问及对AI感兴趣的创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AI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场景及其带来的变革;②为企业制定AI战略和实施路径提供参考;③帮助企业识别潜在的AI赋能机会,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竞争力。 其他说明:文章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和数据支持,强调了AI技术在企业中的巨大潜力和现实可行性。同时,提醒企业在拥抱AI时需谨慎规划,避免盲目跟风,确保AI项目的成功落地。

    c语言学习资料,共208页

    c语言学习资料,共208页

    无人车路径规划中基于人工势场算法的MATLAB实现及优化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基于人工势场的无人车避障路径规划算法。主要内容包括三个主要势场的建立及其MATLAB代码实现:引力势场用于吸引无人车向目标点移动;障碍车斥力势场用于使无人车避开障碍物;道路边界势场确保无人车保持在车道内行驶。此外,文中还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不同势场的增益系数、引入朝向因子和动量项等手段优化路径规划性能,提高路径平滑性和安全性。最终形成了完整的路径规划流程,即计算合力、确定方向并迭代推进,使得无人车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顺利导航。 适合人群:对无人驾驶技术和路径规划算法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高校相关专业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模拟和实际测试无人车在静态或动态环境中的避障能力和路径选择行为,旨在提高无人车的安全性和智能水平。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仅为简化版本,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具体需求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电力系统中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电压影响的潮流计算研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分布式电源(如光伏、风能、燃料电池等)接入电网时对电压产生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潮流计算模型,展示了不同类型的分布式电源(DG)在接入电网时所采用的不同节点类型(PQ节点、PV节点等),并分析了它们对电压稳定性的影响。文中还提供了基于Python的Pandapower库构建的测试电网实例,以及MATLAB中的节点类型动态切换逻辑,进一步解释了不同节点类型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及其优缺点。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分布式能源规划的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技术人员理解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时的电压波动机制,优化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方式,提高电网电压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在进行电网规划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节点类型,避免盲目依赖理想化模型。同时,提出了混合模式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能够在不同工况下保持较好的电压质量。

    三星轮爬楼车sw18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包括零件图_机械3D图可修改打包下载_三维3D设计图纸_包括零件图_机械3D图可修改打包下载.zip

    三星轮爬楼车sw18可编辑_三维3D设计图纸_包括零件图_机械3D图可修改打包下载_三维3D设计图纸_包括零件图_机械3D图可修改打包下载.zip

    电子封装材料仿真:复合材料仿真.zip

    电子仿真教程,从基础到精通,每个压缩包15篇教程,每篇教程5000字以上。

    户外储能电源双向逆变器板生产资料及技术规格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户外储能电源双向逆变器板的技术资料及其特点。涵盖原理文件、PCB文件、源代码、电感与变压器规格参数等,适用于2KW(最大3KW)的户外储能电源。文中强调了双向软开关DC-DC设计、两颗M0+ 32位MCU的分工、SPWM调制方式、H桥IGBT的应用、详细的电气参数和技术特性。此外,还包括了SPWM信号生成代码示例、硬件设计细节、生产注意事项等。 适合人群:从事户外储能电源开发的技术人员、电子工程师、产品经理等。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开发者快速掌握双向逆变器板的设计和生产要点,缩短产品研发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具体应用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户外应急电源、便携式储能设备等。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了丰富的技术细节和实践经验,如双向软开关DC-DC设计、SPWM调制、IGBT驱动、EMC整改记录等,有助于解决实际开发中的难题。同时,附带的实际案例展示了该方案的成功应用,进一步证明了其可行性和优越性。

    RSA算法生成软件签名

    可用于生成RSA密钥对及验证签名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