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2631895 次
- 性别:
- 来自: 小胖儿的大城
-
文章分类
最新评论
-
ni4wangba0:
ni4wangba0 写道亲测,算法有问题。对不起,其实是我自 ...
谈谈"求线段交点"的几种算法(js实现,完整版) -
ni4wangba0:
亲测,算法有问题。
谈谈"求线段交点"的几种算法(js实现,完整版) -
kers007:
苹果不让Webapp 在appstore 里发布,我不知道对 ...
苹果真的要在 AppStore 里封杀 WebApp 吗? -
striveandlive:
fins = js大牛
[原创]GT-Template, 一个超轻量级的js模板工具. -
AlwaysYang:
基础扎实的才能行走天下。
关于body的"大小"在ie和ff下的一些基础知识
移动互联网 与 Web标准化技术
前言
如今,当人们谈论起移动互联网时,更多是去考虑到新的产品形态,新的运营方式,新的创意,新的盈利模式,新的热点, 新的平台,新的硬件设备,而新的互联网技术往往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其实这种情况的发生很正常,虽然我是一个技术人员,但我承认,新技术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内并不是必不可缺的,事实上,除了智能移动终端(硬件)和智能移动OS(软件)外,支撑起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大多从传统互联网时代就已经诞生并流行。
不过我今天依然要通过本文来谈一谈我对移动互联网和相关技术的看法。我是一个Web开发人员,不难想到,所谈技术必然离不开Web了。
移动平台开发之苦痛
移动互联网的蛋糕越做越大,想来吃的人越来越多,无数的厂商通过将产品和服务移入云端,来抢占服务和内容平台的地盘, 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厂商将视线盯在了移动互联网的入口--终端设备--上。 于是追求体验极致的iDevice,以机海战术独步天下的HTC,凭借Millstone起死回生的摩托罗拉,靠顶尖硬件傲视群雄的的三星,号称史上最强webos的HPWebOS手机,不断吃老本的黑莓手机,死而不僵的Symbian手机,以及各种追求性价比的android手机应运而生。更有部分非传统手机制造商也开始通过深度定制开源的android来自产手机,远有魅族,近有小米、阿里。 而那些没有能力或没有必要生产终端设备的互联网公司(这种公司当然是更多了)则开始为自己的各种服务推出各色诱人的客户端程序,希望可以在用户的移动设备里抢到一个位置。
有人提供云端服务, 有人生产移动设备,有人开发各种客户端,移动互联网一片欣欣向荣的热闹景象。但是随着移动设备和移动平台越来越多,更新的越来越快,当年困扰桌面平台的一些老问题再次显现出来,甚至表现得比当年桌面平台更加剧烈。首当其冲的就是“软件的分发部署”和“跨平台跨终端”两个问题。
当年为了解决“软件的分发部署”的问题,很多厂商开始推崇B/S应用架构,于是有越来越多的服务和应用从C/S转型为B/S(当然不是所有应用都适合B/S架构)。这种转型也确确实实的给厂商和用户带来了很多好处。而"跨平台跨终端"问题,由于windows在消费用户市场的垄断地位,似乎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也一直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跨平台著称的java也仅仅是在企业级应用市场大行其道。简言之,“跨平台”对大多数桌面PC和传统互联网时代的普通用户而言,不是个问题。
那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在移动终端上, 是否会重演桌面平台所经历的一切呢?我想,前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即 移动平台的客户端应用,也会逐步经历一个C/S到B/S的转变;而后者是否定的,在移动终端领域没有绝对的统治者没有一家独大的垄断平台,所以跨平台问题 必须是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
如何解决软件分发部署之苦
互联网时代,时间和速度就是一切,有了一个好的创意,靠出色的行动力把它变成可用的产品是至关重要的。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是如此。于是 小步快跑成了一种首选的开发模式。因此 在移动平台上,很难看到一款互联网产品的终端能够出现半年甚至一年不更新的情况(除非是这个厂商业绩太差 或者已经死了)。 于是对于用户而言,在各种百花齐放(千奇百怪?)的市场里 去升级一个个客户端成为了常事,也是烦事。而对于客户端开发者而言,为各种手机平台提供版本更新也是极其痛苦的事情。
我们常常看到这种现象:某软件更新了 但是各个平台的版本相继推出,iPhone出了一星期后 android才出;而有些出色的应用则只有某一个平台的版本(有些是开发团队没有能力编写跨平台应用,有些则是其他平台无法满足功能需求)…即使对于那些有能力快速开发多平台版本的团队,在开发和分发到各个市场,并最后人部署到用户的机器里所付出的成本也是巨大的。
B/S架构的应用(包括准B/S架构和基于Web的RIA技术)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当然B/S架构功能和性能上相对于C/S架构而言确实存在一些天生的短板,但是应付一些日常应用已经游刃有余,如日程管理 LBS客户端 网站客户端 电子阅读 账目管理 等等。尤其是伴随着HTML5技术的出现,Web的表现力和用户体验更上一层楼,再辅以现在流行的Native+Web的hybrid模式后(如phoneGap+HTML5),B/S应用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
可以肯定的说,B/S架构在传统桌面应用领域所体现的价值和意义,在移动平台上必将继续得以体现,甚至体现的更加明显。
如何解决跨平台跨终端之痛
“频繁的更新软件版本,并去分发部署”是一种苦,而"频繁的更新软件在不同平台下的版本,并去分发部署到不同平台"则更是苦上加苦,完全可以用“痛”来形容。
虽然现在有很多Native的方案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一次开发 多处平台部署(如Unity3D AdobeAIR),但是它们通常都是比较重型的框架,开发成本不低,以开发复杂Native应用(如C/S架构软件)为主,是属于某公司的专有技术,更重要的是它们是非标准的技术,各个平台不会主动去兼容它们,而是要它们去适应各个平台,适应程度的好坏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当然 这类框架有自身很大的市场空间,很多应用也许只能用它们来做才行, 例如大型3D游戏,未来它们依然会在特地的市场里活得很好。
而抛开那些复杂的 对性能和画面要求极高的应用, 对于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服务而言,基于B/S机构和Web标准技术构建的客户端也许更有吸引力。另外HTML5技术的出现,使得B/S架构应用的表现力得到了大幅度争强,可以开发出更多之前连想都不敢想的Web应用,甚至WebGame都也已经可以跑在浏览器里。更重要的是,由于HTML5是一种标准化的开放技术,推出之日起,便被无数的厂商支持,苹果 微软 谷歌 无不大力推动,连和HTML5有一定竞争关系的Flash的开发商Adobe公司也对HTML5保持了开放的姿态。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在移动平台领域,由于webkit内核的浏览器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标准,以及webkit内核对HTML5的出色支持,如今的移动平台或多或少的都支持了HTML5的大部分特性。而且浏览器内核的相对统一困扰桌面平台的跨浏览器问题能够减小很多。当然 这个问题不可能完全消除,不过跨浏览器应用的开发成本,比用多种技术多种语言在多个平台上开发客户端要小得多。
其实 从某种角度来讲,跨平台问题和前一个问题是紧密相连的,很多时候,当将应用转变为B/S架构,并使用标准化技术来构建客户端时,跨平台问题就已经可以得到很大的缓解了。
Web标准化技术与未来之道
由于B/S架构可以很好的解决移动互联网时代软件和应用所面对的一些切实的问题(亦如它曾经在桌面平台所做的一样),未来B/S架构(含准B/S架构)的应用势必会成为移动平台应用的一个发展趋势(当然不是唯一选择),“让软件运行在云端,最大限度的降低开发更新分发布署跨平台等问题”是无数厂商努力的方向,而“无需下载安装软件,在任何一个可以接入互联网的终端上,打开浏览器,就可以运行我们喜欢的应用”则是无数玩家梦寐以求的渴望。 因此有了ChromeOS, 有了WebOS ,有了各种基于云端的OS和应用平台。而移动平台作为连接用户和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桥梁,也必然将顺应这个大势。而如今要为移动平台选择一款“基于B/S架构的跨平台的RIA解决方案”,HTML5是不二选择。
当然 计算机的世界里永远没有银弹, 如今标准化的Web技术 和 HTML5技术并不能解决全部问题, 同时它们自身依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离它们最终正式发布还有一段时间,现在各个移动浏览器对它们的支持存在一些差别,在展现复杂效果方面和Native应用还有差距等等。 但是 Web标准化技术 本身是走在一条正确的路上。我们可以说它走的不够快,走的不够远,走的不够稳,但是不能说它走错了方向。而且它本身也是在逐步完善和发展的,一切只会越来越美好。
很多正在发生的事实, 也证实了这一点:移动平台事实上的领导者iOS系统,对HTML5的支持一直是不遗余力,最新的iOS 5内置的safari,对HTML5的支持度已经达到了303分(来源 html5test.com 网站的测试结果),这个成绩甚至超过了如今大多数桌面浏览器, 同时各个移动终端的硬件性能也飞速发展,1G+的CPU已经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而双核CPU也开始大量涌现, 在辅以强劲的GPU和软件的GPU加速技术,未来移动终端上对HTML5的支持力度一定会大大加强,同时性能也将不再是一个制约,制约我们的也许只有我们的勇气和想象力。
结语
前一阵听一位台湾的朋友举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 我们不能等高清电视机普及了,再去做高清的电视节目。 同样的道理,我们不能等完美支持HTML5的移动终端普及了,再去将我们的产品和服务HTML5化,对于有些产品而言这不是迟不迟的问题,而是生或死的问题。
作为优秀的技术人员,作为希望成为领先的互联网公司的团队,我们有必要 有责任去追随 甚至去引领Web标准化的进程。
零零散散的说了很多, 里面有我因个人喜好而妄下的主观结论,也有我冷静思考后的一些心得体会,而里面更多的是我对未来移动互联网 和 Web标准化技术的无限期待。
移动互联网为信息产业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为世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而就像那句老话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好,因为它带来了更丰富多姿的内容,更新奇精彩的体验,坏,因为乱花渐醉迷人眼的纷繁,让IT世界多了几分混乱和不安, 而标准化技术,也许是能够让这样的“坏”更少一些的一条有效的技术手段。也许确实如文章开头所说,技术并不重要,但是标准的意义没有人可以抹杀。
希望标准化技术无论最终以怎样的形态出现,都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一些,哪怕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而我更希望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美好来得更早一些。
(完)
评论

做浏览器也就这么几家,再加上mozilla。
发表评论
-
HTML5 与 ”性工能“障碍
2012-12-13 18:08 9647HTML5 与 ”性工能“障碍 最近看了@王淮Harr ... -
聊聊 iOS 5 和 iOS 6 在HTML5 canvas渲染上的差异
2012-09-13 18:40 6033我录制了一段iphone4s 下 ios 5 和 ios 6 ... -
尝试挑战 running panda , HTML5的跑酷类游戏(开发中)
2011-08-01 00:02 6102我业余时间一直在尝试用HTML5 在ios平台上开发webga ... -
为什么我喜欢safari 胜过chrome和ff?
2011-07-04 00:35 7867抛下IE不谈,目前在浏览器市场里 最受欢迎的莫过于chrome ... -
欢迎参加 "移动平台HTML5动画性能大赛"
2011-03-31 11:38 3852移动平台HTML5动画性能大赛 注 : 此页面为临时页面 待 ... -
为什么在今天,我要选择HTML5 (上) 【此文标题党,还是别看了】
2011-03-30 16:19 4072当初苹果禁止Flash登陆iOS设备时,曾经引起过一场“HTM ... -
HTML5游戏开发入门实例<脆弱的马里奥>
2011-03-14 20:10 10244HTML5游戏开发入门实例<脆弱的马里奥>: ht ... -
3月26号,北京,我将做一期HTML5游戏开发的技术讲座,欢迎参加.
2011-03-11 11:57 21803月26号,我将去北京做一次"html5游戏开发入门 ... -
w3ctech 2011 - 拥抱HTML5 技术大会即将召开,欢迎报名
2011-03-03 23:46 1680w3ctech 2011 - 拥抱HTML5 技术会议将于4月 ... -
[新增视频]我在<当HTML5来敲门>技术沙龙上做的一个关于HTML5游戏开发的分享
2011-02-27 11:03 1970我在2月26号的<当HTML5来敲门>技术沙龙上做 ... -
说说 iOS safari在retina屏下显示图像的原理
2011-02-24 17:05 8246我在 简析 HTML5 canvas在retina屏(视网膜屏 ... -
一个 HTML5 编写的 简谱播放程序
2011-02-17 15:14 3890一个 HTML5 编写的 简谱播放程序 : http:// ... -
试用了一下 HP touchPad ,有点小失望.
2011-02-16 12:57 2854我手里的这台机器是 工程样机. 从样机来看, 这台平板并不出色 ... -
简析 HTML5 canvas在retina屏(视网膜屏幕,如iphone4)设备上的优化(更新原理)
2011-02-11 04:01 9614随着iphone4 的推出, retina ... -
[更新,bug修复了]chrome开启canvas 2D GPU加速后, clearRect的一个严重bug.
2011-01-24 15:54 9934最新版的 chromium. 已经修复了这个bug 经过进一 ... -
我也来重复造个轮子吧 ,发布一个利用原型,在Javascript中实现类机制的简单框架: GT-Class
2011-01-07 11:23 3481我也来重复造个轮子吧 ,发布一个利用prototype(原型, ... -
关于"GPU加速"的简单问答.
2011-01-05 22:34 2783如今使用GPU来代替CPU进 ... -
求助:用这样的方式写Kissy组件,可行吗?(Kissy推荐的方式是怎样的?)
2010-12-29 09:43 2062看了Kissy自带组件的代码,又看了你在D2上的PPT , 看 ... -
简单聊一聊百度的开源JS库:Tangram
2010-12-24 12:20 9578简单聊一聊百度的开源JS库:Tangram 最近百度开源了 ... -
【更新】一个HTML5 Canvas 2D & Dom 动画的demo 兼 性能测试.
2010-12-21 19:50 8227这个demo很简单: 50个小人(10*5的方阵), 从场地 ...
相关推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进行三相逆变器SPWM调制仿真的全过程。首先明确了将110V直流电转换为220V/50Hz交流电的需求,接着阐述了SPWM调制的基本原理及其MATLAB代码实现方法,包括载波频率、调制比的选择以及三相调制信号的生成。文中还展示了逆变桥的Simulink模型搭建步骤,强调了关键参数如死区时间和LC滤波器的设计要点。通过对输出电压、电流波形的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提供了调参技巧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新能源系统研究的技术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SPWM调制机制、掌握三相逆变器设计与优化方法的研究者;可用于教学实验、项目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场合。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完整代码和详细的注释有助于初学者快速入门,而丰富的波形分析则为进阶用户提供宝贵的参考资料。此外,作者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小贴士,如如何避免常见的错误配置,确保仿真的顺利进行。
Android5.3 Android 组件-基础控件-例子-broadcast图片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实现风光场景生成与削减,特别是在处理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确定性方面。文章首先解释了风光场景生成的概念,即通过蒙特卡洛方法模拟各种可能的风电和光伏出力情况。接着,针对生成的大量场景可能导致计算复杂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概率距离的快速削减法,通过计算场景间的概率距离,将大量场景削减至少数关键场景,从而简化后续计算。文中还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包括场景生成、距离计算、场景削减等关键步骤,并讨论了一些优化技巧如并行计算、数据标准化等。此外,文章强调了该方法在电力系统调度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能够有效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研究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相关领域的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处理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电力系统调度和优化项目。主要目标是通过减少计算复杂度,提高调度模型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MATLAB代码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和复用性,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适当修改和扩展。
毕业设计(论文) 直动式液压往复泵设计说明书.doc.doc
电动剃须刀的结构设计说明书.docx.docx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DeepSeek这一开源深度学习模型的使用方法和提问技巧。DeepSeek不仅能够执行指令,还能进行思考和推理。文章提出了几种提问模板,帮助用户更有效地利用DeepSeek解决问题。其中包括“背景+需求+约束条件”、“身份+任务+要求+例子”、“我要做什么→要做什么用→希望达到什么效果→但担心什么问题”、“需求+担忧+反向验证”、“问题+追问预期+调整方向”以及“目标+条件+验证方式”。每种模板都配有详细的解释和示例,以指导用户如何构建问题,从而获得更有针对性的答案。 适合人群:适合对深度学习感兴趣的开发者、研究人员以及希望通过DeepSeek解决实际问题的用户。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使用DeepSeek,提高问题解决效率;②通过具体的提问模板,让用户能够更精准地获取所需信息;③适用于各种场景,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问题解答、学习计划制定、课程推广方案设计等。 其他说明:为了充分利用DeepSeek的功能,用户在提问时应尽量提供详尽的背景信息,明确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约束条件。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设定角色和任务,让DeepSeek从特定角度进行思考,从而得到更具创意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支持向量机(SVM)、BP神经网络和LSTM网络在时间序列预测中的应用及其MATLAB实现。首先,针对SVM部分,文章讲解了如何将时间序列数据转化为特征矩阵并通过滑动窗口进行预测,强调了交叉验证的重要性。对于BP神经网络,则着重于数据归一化以及网络结构的选择,并指出BP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最后,在LSTM部分,文章展示了如何利用MATLAB的深度学习工具箱实现LSTM网络,解决了输入数据格式转换的问题,并实现了滚动预测。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确保读者能够轻松替换数据源并运行程序。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一定MATLAB基础的时间序列预测初学者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帮助读者掌握三种不同类型的机器学习模型在时间序列预测任务中的具体应用,理解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模型应用于实际项目中。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给出了完整的代码实现,使得读者可以直接上手实践。同时,作者提醒了一些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如数据格式、归一化等问题,有助于提高预测准确性。
(精品)热转印制作人物主题个性杯子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doc
5000吨年氧化羰化制碳酸二甲酯合成工艺设计说明书.doc
【3D文件】可爱小鹿3D建模,3D打印文件,免费下载 资源图片查看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60324241/article/details/147233616?spm=1011.2415.3001.5331 欢迎查看下载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进行BUCK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以及多相控制的设计方法,并探讨了无刷直流电机(BLDCM)控制系统的构建。文中不仅涵盖了基本的控制理论,还提供了具体的MATLAB/Simulink代码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和实现复杂的电力电子控制系统。对于常见的调试问题,如代数环错误、谐波失真、电流不平衡等,作者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和技术技巧。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适用于有一定Simulink基础并希望深入掌握BUCK变换器和BLDCM控制设计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学习如何在Simulink中搭建和优化BUCK变换器的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② 掌握多相BUCK变换器的均流控制策略;③ 实现BLDCM的高效换相逻辑和速度环参数整定;④ 解决仿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如参数选择、模块配置、信号处理等方面的经验,有助于提高仿真的准确性和效率。同时提醒读者关注硬件保护措施,避免实验过程中损坏设备。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解决电力系统经济调度问题,特别是在IEEE30节点六机系统中的应用。文章首先解释了关键参数的选择及其意义,如最大迭代次数、惯性权重、学习因子等。接着深入探讨了适应度函数的设计,包括火电成本计算、失负荷惩罚以及弃风弃光惩罚。此外,还讨论了重要的约束处理方法,如爬坡速率限制和出力上下限截断。通过这些措施,实现了对六个发电机组的智能调度,使得总发电成本最小化,同时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相比传统调度方案,新方法使总成本降低了12.7%,弃风弃光量控制在5%以内。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调度、优化算法研究的专业人士,尤其是对智能算法应用于能源管理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研究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提高电力系统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企业和个人。主要目标是在满足电力需求的前提下,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片段仅为示意,具体实现时还需考虑更多实际情况,如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特性、精确的气象预测数据等。此外,尽管PSO算法表现良好,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仍可能存在局限性,因此建议结合其他优化手段共同使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和CVX工具箱,通过模型预测控制(MPC)优化楼宇空调系统的能耗管理。首先,作者通过对建筑热力学特性的建模,建立了状态空间模型来描述楼宇的温度变化规律。接着,设计了一个24小时预测时域的MPC控制器,结合动态电价信号,实现了在电价低谷期预冷建筑并在电价高峰期减少制冷功率的目标。文中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片段,解释了关键参数的选择及其物理意义,并讨论了如何通过引入舒适度约束和反馈校正机制提高控制精度。最终,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能够显著降低电费支出,还能保持室内温度在舒适的范围内。 适合人群:从事楼宇自动化、能源管理和控制系统设计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商业建筑和工业园区的空调系统节能改造项目,旨在通过智能化控制手段实现节能减排和成本优化。 其他说明:文章强调了模型简化与计算效率之间的权衡,以及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具体情况进行参数调整。同时指出,良好的用户体验是衡量控制算法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CANoe的Bootloader上位机软件开发流程及其应用,重点在于飞思卡尔MC9S12G128MLL这款16位单片机。首先解释了选择CANoe的原因,因其强大的CAN总线仿真能力和灵活的数据格式定义,非常适合Bootloader开发。接着深入探讨了下位机MC9S12G128MLL的基本配置,包括系统时钟、端口初始化以及CAN模块的设置。随后展示了具体的CAN报文收发实现方法,如通过CAPL语言编写上位机发送命令,下位机接收并处理这些命令,从而实现进入Bootloader模式的功能。此外还讨论了进一步的功能扩展,如程序下载、校验等复杂操作的设计思路和技术细节。最后强调了实际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例如Flash擦写、通信协议设计、CRC校验等方面的经验教训。 适合人群: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专注于汽车电子领域CAN总线相关项目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开发或优化基于CANoe的Bootloader上位机软件的项目,旨在提高嵌入式系统的升级效率和可靠性,确保在复杂环境下能够顺利完成固件更新任务。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讲解,还包括大量实用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具体实施步骤。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于避免常见错误,提升开发成功率。
dwaDWADWAWADWAWDADWADWA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西门子S7-300 PLC和组态王软件构建散装水泥生产线在线称重控制系统的全过程。首先阐述了硬件配置,包括CPU315-2DP作为主站、ET200M分布式从站以及SM331模拟量模块用于接收称重传感器信号。接着深入解析了梯形图程序的关键部分,如OB35中断组织块用于每100ms采集一次重量数据,并采用浮点数比较器实时判断重量变化趋势。此外,还讨论了组态王的画面设计,包括实时重量显示、趋势图控件的应用以及报警机制的设置。文中特别强调了针对动态称重过程中信号跳变的问题采取了移动平均滤波算法进行优化,并分享了一些实际工程中的经验和教训,如正确的接线方式、抗干扰措施等。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对PLC编程、组态软件应用有一定基础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建或改造散装水泥生产线的称重控制系统项目。主要目标是提高称重精度,确保生产效率的同时保障产品质量。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掌握完整的系统设计方案,包括硬件选型、软件编程及人机界面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代码片段和配置细节,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相关技术。同时,作者结合自身经验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对于初学者来说非常有价值。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使用三菱FX3U PLC和MCGS触摸屏构建四路抢答器控制系统的全过程。首先明确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包括PLC、触摸屏以及四个抢答台的按钮和指示灯。接着阐述了IO分配的具体细节,如输入输出端口的功能定义。然后深入讲解了梯形图程序的设计思路,特别是抢答锁存和互锁逻辑的实现方法。此外,还讨论了接线图原理图的关键要点,如限流电阻的选择和公共端的处理。最后介绍了MCGS组态画面的设计技巧,包括状态指示灯的颜色变化、得分统计等功能。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按钮触点抖动引起的误触发和指示灯闪烁问题。 适合人群:对PLC编程和工业自动化感兴趣的初学者,尤其是希望深入了解三菱PLC应用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设计和实现简单但完整的PLC控制系统的场合,帮助读者掌握PLC编程的基本技能,提高实际动手能力。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梯形图代码和接线图示例,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强调了一些实用的小技巧,如防作弊机制和硬件消抖措施,有助于提升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预防沉迷网络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专业知识讲座.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200 PLC和MCGS组态软件构建的灌装生产线系统的具体实现方法和技术细节。主要内容涵盖IO分配、接线图原理、梯形图程序设计、组态画面设计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文中通过具体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PLC进行逻辑控制,确保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性和准确性。同时,还探讨了如何优化传感器信号处理、提高系统稳定性和调试技巧。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组态软件有一定了解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食品饮料行业的灌装生产线自动化控制项目。主要目标是帮助技术人员理解和掌握PLC与组态软件的联合应用,提高生产线的效率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包括硬件接线注意事项、软件编程技巧以及故障排除方法,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1200 PLC构建的小区换热站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主要内容涵盖IO分配、流量和温度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特别是针对流量计和电动阀的配合、PID闭环控制的应用以及温度前馈补偿等关键技术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此外,文中还分享了多个调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如温度漂移、阀门响应延迟、模拟量模块干扰等问题。通过合理的硬件配置和软件优化,实现了系统的稳定运行,显著减少了热力公司的维护成本。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换热站自动化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新建或改造小区换热站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旨在提高供暖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减少人为干预,确保居民冬季取暖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编程实例和电路连接图,还强调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和经验教训,对于理解和掌握类似项目的开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