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分区
主分区,也称为主磁盘分区,和扩展分区、逻辑分区一样,是一种分区类型。主分区中不能再划分其他类型的分区,因此每个主分区都相当于一个逻辑磁盘(在这一点上主分区和逻辑分区很相似,但主分区是直接在硬盘上划分的,逻辑分区则必须建立于扩展分区中)一个硬盘主分区至少有1个,最多4个。
激活的主分区是硬盘的启动分区,他是独立的,也是硬盘的第一个分区,正常分的话就是C驱。
2、扩展分区
分出主分区后,其余的部分可以分成扩展分区但扩展分区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他是以逻辑分区的方式来使用的,所以说扩展分区可分成若干逻辑分区。它们的关系是包含的关系,所有的逻辑分区都是扩展分区的一部分。
3、逻辑分区
逻辑分区是硬盘上一块连续的区域,不同之处在于,每个主分区只能分成一个驱动器,每个主分区都有各自独立的引导块,可以用fdisk设定为启动区。一个硬盘上最多可以有4个主分区,而扩展分区上可以划分出多个逻辑驱动器。这些逻辑驱动器没有独立的引导块,不能用fdisk设定为启动区。主分区和扩展分区都是dos分区。
数据存储原理
1、文件的读取
操作系统从目录区中读取文件信息(包括文件名、后缀名、文件大小、修改日期和文件在数据区保存的第一个簇的簇号),我们这里假设第一个簇号是0023。
操作系统从0023簇读取相应的数据,然后再找到FAT的0023单元,如果内容是文件结束标志(FF),则表示文件结束,否则内容保存数据的下一个簇的簇号,这样重复下去直到遇到文件结束标志。
2、文件的写入
当我们要保存文件时,操作系统首先在DIR区中找到空区写入文件名、大小和创建时间等相应信息,然后在Data区找到闲置空间将文件保存,并将Data区的第一个簇写入DIR区,其余的动作和上边的读取动作差不多。
3、文件的删除
文件删除工作是很简单的,简单到只在目录区做了一点小改动――将目录区的文件的第一个字符改成了E5就表示将改文件删除了。
修复逻辑坏道
当你的电脑遭遇过停电、死机、意外重启等事件,或拷贝时出现CRC冗余校验错误后,请立即用HDtune工具查看SMART参数的(05)、(C5)、(C6)项,看是否有数值出现,正常时应为0。如果只有(C5)有数值不为零而(C6)为0,(05)为0时,这时只有逻辑坏道。
第一种为DiskGenius
使用DiskGenius扫描坏道,并可修复逻辑坏道。
第二种工具,低级格式化如效率源。低级格式化前,硬盘上数据先要备份,它会清除盘上所有的数据。一般来说,低格后的硬盘,如果不出现错误的话,C5值会清0,逻辑坏道会真正地修复。
修复物理坏道
使用PQ Magic
首先用Scandisk或chkdsk/F扫描硬盘表面,发现坏道的位置(例如在C盘10%左右);然后用PQ Magic,在Operations菜单下选择“Advanced/badSectorRetest”,将坏道所在的空间(例如C盘前面15%~20%)划分为一个分区,并把该分区隐藏起来,这样物理坏道就在隐藏的分区中了;完成坏道屏蔽之后,再用Scandisk或chkdsk/F扫描一下新分区,确保所有的坏道都屏蔽到隐藏分区中。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综上所述,硬盘的结构和分区机制是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深刻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系统管理和数据安全至关重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硬盘的存储能力和访问方式也在持续演进,为用户提供更加高效、可靠的数据...
硬盘分区表位于硬盘的主引导记录(MBR)中,具体来说,它存储在硬盘的0柱面0磁头第1个扇区的位置,即通常所说的MBR扇区。MBR扇区总共占用了512字节的空间,其中的分区表占据了64字节,即从0x1BE至0x1FD的区域。这个...
硬盘分区和物理分区位置是计算机存储管理中的重要概念,它们直接影响到数据的存取效率和硬盘的维护。本文主要探讨了硬盘分区的原理、物理布局以及速度差异,以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优化硬盘使用。 首先,硬盘分区是...
最后,安装完成后,需要进入系统,给固态硬盘分区,并将原来硬盘中的系统盘数据ghost到固态硬盘。 五、固态硬盘安装注意事项 在安装固态硬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在安装固态硬盘之前,需要检查笔记本是否有...
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是两种不同的存储设备,它们在结构、工作原理、性能和应用场景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 一、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是一种传统的存储设备,它使用机械部件来存储数据。它的主要...
### 硬盘结构及其分区知识点详述 #### 背景知识简介 ...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硬盘如固态硬盘(SSD)逐渐普及,它们在物理结构和数据管理机制上与传统硬盘有所不同,但基本的分区和文件系统概念仍然适用。
《硬盘分区格式化手册》是一本全面探讨硬盘管理和维护的指南,主要涵盖了硬盘的数据结构、存储原理以及实际操作中的分区和格式化过程。这本手册旨在帮助用户理解硬盘的工作方式,并提供安全有效的硬盘管理方法。 在...
固态硬盘(SSD)则采用闪存芯片和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工作原理类似于U盘,无机械结构,所以读写速度快且抗冲击。固态硬盘的寿命以写入次数或写入总量衡量,SLC、MLC类型的芯片有不同的耐久度,一般在5-10年...
标题中的“20XX年机械硬盘比固态硬盘更长寿命吗”引发了一个关于现代存储设备寿命的讨论。在这个话题中,我们主要关注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的耐用性。 机械硬盘的寿命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常见的是3年...
文件系统是操作系统用于明确存储设备(常见的是磁盘,也有基于NAND Flash的固态硬盘)或分区上的文件的方法和数据结构;即在存储设备上组织文件的方法。它通过文件路径(包含目录结构、子目录和文件名)来定位文件。...
硬盘通常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它们都有自己的文件系统,如FAT32、NTFS或EXT系列。存储卡多采用FAT32、exFAT或NTFS,适用于数码设备。这些文件系统负责组织和管理磁盘上的数据,包括文件的创建、...
自从 1956 年 IBM 推出第一台硬盘驱动器 IBM 350 Disk Storage 至今,硬盘已经发展了几十年,在这几十年里,硬盘驱动器从控制技术、接口标准、机械结构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改进。 硬盘的物理结构主要有温彻斯特盘 ...
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存储形式多样化,如硬盘、固态硬盘(SSD)、U盘、软盘等,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而数据恢复则成为了数据修复与救援的重要手段。 首先,要理解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当文件被删除、格式化或...
由于SSD的结构原理与机械硬盘完全不同,它的内部没有机械手臂移动读写头,因此不存在机械硬盘那样的碎片问题。事实上,大多数SSD的固件中都已经集成了优化SSD的程序,这比Windows自带的磁盘碎片整理程序更适合SSD。...
硬盘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主要设备,它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两种类型。在Linux系统中,硬盘需要被格式化为特定的文件系统才能被操作系统识别和使用。常见的Linux文件系统有ext2、ext3、ext4、XFS、...
硬盘数据的恢复不仅需要技术上的熟练,更需要对硬盘结构和数据存储原理有深刻理解。不当的操作可能导致数据永久丢失,因此建议在遇到复杂或不确定的故障时,寻求专业数据恢复服务。 ### 总结 硬盘故障判断与数据...
8. SSD与HDD的区别:固态硬盘(SSD)与传统硬盘(HDD)在工作原理、速度、耐用性和能效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 9. 硬盘升级与更换:随着技术的发展,硬盘容量不断扩大,速度也...
硬盘分为机械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两者在工作原理和性能上有显著差异,但都可能因硬件故障、软件错误、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导致数据丢失。 “数据恢复”是指通过特定的工具和技术,找回已被删除、格式化或...
此外,教程中可能还会涉及一些高级话题,如RAID阵列的数据恢复、损坏分区的修复,甚至是固态硬盘(SSD)的数据恢复,因为这些情况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更具挑战性。对于这些问题,可能需要特定的工具和技术来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