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这两个概念真的是有点区分不开,尽管可以很感性的说bridge模式要比strategy模式更复杂更具可塑性,更“高级”,但是如何清晰阐述两者区别,却实是优点困难。
套用伟人的一句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下边三段分别来自CSDN论坛的贴子和一篇blogjava的文章,看了之后令我茅塞顿开,为表尊重不在冗述,直接贴原文了。
实际上所有模式可以只分为类模式和对象模式两种,类模式是用继承而对象模式是用委托
Bridge模式和Strategy模式相似就是因为他们都将任务委托给了另外一个接口的具体实现,
他们之间的区别在于Bridge的目的是让底层实现和上层接口可以分别演化,从而提高移植性
而Strategy的目的是将复杂的算法封装起来,从而便于替换不同的算法。
因此可以想象一般情况下Bridge的实现几乎不会在运行时更改而Strategy的算法则很有可能
需要在运行时更换,这就导致在细节方面需要考虑的因素可能会很不相同。
strategy模式是为了扩展和修改,并提供动态配置。它往往可以在同一环境当中使用不同的策略,就是调用不同的派生类。其内部实现是自由的,不受已有的类接口的限制(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调用现成的接口)。
bridge模式是往往是为了利用已有的方法或类。它将原来不统一,不兼容的接口封装起来,变成统一的接口。它的应用往往是不同的环境或平台下只能选择一 种,比如说在windows平台下只能用WinClass,而在unix平台下只能用UnixClass.它的主要作用不是配置而是定义通用接口。
据个例子来说:我要画园,要实心园,我可以用SolidPen来配置,画虚线园可以用dashedPen来配置。这是strategy模式。
而同样是画园,我是在windows下来画实心园,就用windowPen+solidPen来配置,在unix下画实心园就用 unixPen+solidPen来配置。如果要再windows下画虚线园,就用windowsPen+dashedPen来配置,要在unix下画虚 线园,就用unixPen+dashedPen来配置。
我这里仅仅是就一种情况来说strategy和bridge的组合应用,其他的组合可能性随环境变化而多种多样。从中可以看出,bridge和strategy是可能组合使用,侧重不同方面的。
模式某种角度上来讲就是对象组合。不要看他们都是对象组合就好像是一样的。模式的动机,意图,使用场合,组合方式,这些都是模式的一部分。其中细微的不同足以区分不同的模式。
桥接(Bridge)模式是结构型模式的一种,而策略(strategy)模式则属于行为模式。以下是它们的UML结构图。
在桥接模式中,Abstraction通过聚合的方式引用Implementor。
在策略模式中,Context也使用聚合的方式引用Startegy抽象接口。
从他们的结构图可知,在这两种模式中,都存在一个对象使用聚合的方式引用另一个对象的抽象接口的情况,而且该抽象接口的实现可以有多种并且可以替换。可以说两者在表象上都是调用者与被调用者之间的解耦,以及抽象接口与实现的分离。
那么两者的区别体现在什么地方呢?
1. 首先,在形式上,两者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对比两幅结构图,我们可以发现,在桥接模式中不仅Implementor具有变化 (ConcreateImplementior),而且Abstraction也可以发生变化(RefinedAbstraction),而且两者的变化 是完全独立的,RefinedAbstraction与ConcreateImplementior之间松散耦合,它们仅仅通过Abstraction与 Implementor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而在策略模式中,并不考虑Context的变化,只有算法的可替代性。
2. 其次在语意上,桥接模式强调Implementor接口仅提供基本操作,而Abstraction则基于这些基本操作定义更高层次的操作。而策略模式强调 Strategy抽象接口的提供的是一种算法,一般是无状态、无数据的,而Context则简单调用这些算法完成其操作。
3. 桥接模式中不仅定义Implementor的接口而且定义Abstraction的接口,Abstraction的接口不仅仅是为了与 Implementor通信而存在的,这也反映了结构型模式的特点:通过继承、聚合的方式组合类和对象以形成更大的结构。在策略模式中,Startegy 和Context的接口都是两者之间的协作接口,并不涉及到其它的功能接口,所以它是行为模式的一种。行为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处理的是对象之间的通信方 式,往往是通过引入中介者对象将通信双方解耦,在这里实际上就是将Context与实际的算法提供者解耦。
所以相对策略模式,桥接模式要表达的内容要更多,结构也更加复杂。桥接模式表达的主要意义其实是接口隔离的原则,即把本质上并不内聚的两种体系区别 开来,使得它们可以松散的组合,而策略在解耦上还仅仅是某一个算法的层次,没有到体系这一层次。从结构图中可以看到,策略的结构是包容在桥接结构中的,桥 接中必然存在着策略模式,Abstraction与Implementor之间就可以认为是策略模式,但是桥接模式一般Implementor将提供一系 列的成体系的操作,而且Implementor是具有状态和数据的静态结构。而且桥接模式Abstraction也可以独立变化。
原文地址:
http://hi.baidu.com/%C7%C7%C4%BE%BA%CD%D0%A1%C7%C7/blog/item/2b22631d0a2c13c3a6866904.html
参考文章:
从桥接模式与策略模式谈起
csdn的讨论贴: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桥接模式和策略模式是软件设计模式中的两种重要模式,它们在实现上有着相似之处,但各自的应用场景和设计理念有所不同。下面将详细阐述这两种模式的特点、区别以及它们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 首先,桥接模式(Bridge...
Strategy模式封装算法。如果有多个算法可以互换使用,Strategy比较合适。 Bridge模式是对抽象和具体的进一步抽象。
结构型模式主要解决结构的设计问题,例如 Bridge 模式和 Composite 模式。行为型模式主要解决行为的实现问题,例如 Observer 模式和 Strategy 模式。 在 Python 中,设计模式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例如使用类和...
如策略模式(Strategy)、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观察者模式(Observer)、命令模式(Command)、迭代器模式(Iterator)、访问者模式(Visi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状态模式(State)、职责链...
设计模式之Bridge 设计模式之Flyweight(享元) 行为模式: 设计模式之Template 设计模式之Memento(备忘机制) 设计模式之Observer 设计模式之Chain of Responsibility(职责链) 设计模式之Command 设计模式之State 设计...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8. 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9.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10.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11.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12.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行为型: 13. 模板方法...
11、桥梁模式BRIDGE PATTERN 12、命令模式COMMAND PATTERN 13、装饰模式DECORATOR PATTERN 14、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15、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16、观察者模式OBSERVER PATTERN 17、责任链模式 18、...
Bridge ( 桥接模式 ) Composite ( 组合模式 ) Decorator ( 装饰模式 ) Facade ( 外观模式 ) Flyweight ( 享元模式 ) Proxy ( 代理模式 ) Chain of Responsibility ( 责任链模式 ) Command ( 命令模式 ) ...
备忘录模式(Memento Pattern)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 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 Pattern) 代理模式(Proxy Pattern) 单例模式(Singleton Pattern)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 访问者模式(Visitor ...
结构模式是指在对象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上使用的模式,包括 Flyweight(共享模式)、Bridge(桥模式)、Decorator(装饰模式)、Composite(组合模式)、Adapter(适配器模式)、Proxy(代理模式)、Facade(外观模式)...
行为型模式涉及对象间的交互和责任分配,包括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观察者模式(Observer)、策略模式(Strategy)、职责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模式(Command)、迭代器模式...
4. 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定义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个算法封装起来,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 5. 迭代器模式(Iterator Pattern):提供一种方法顺序访问聚合对象的元素,而又不...
3. **行为型模式**(Behavioral Patterns):关注对象之间的责任分配和通信,包括策略模式(Strategy)、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迭代器模式(Iterator)、观察者模式(Observer)、访问者模式(Visitor)...
3. **模式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不同设计模式之间的关联和区别,比如装饰器和代理模式的区别,或者单例模式与静态内部类的实现差异。 4. **模式的优缺点**:评估每种模式的适用性和潜在问题,如过度设计或性能影响。 ...
2. 结构型模式:这些模式处理对象组合和结构,如适配器模式(Adapter)、桥接模式(Bridge)、组合模式(Composite)、装饰器模式(Decorator)、外观模式(Facade)、享元模式(Flyweight)和代理模式(Proxy)。...
包括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模式(Command)、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迭代器模式(Iterator)、备忘录模式(Memento)、观察者模式(Observer)、状态模式(State)、策略模式(Strategy...
行为型模式涉及对象间的职责分配,如观察者模式(Observer)、策略模式(Strategy)、命令模式(Command)以及模板方法模式(Template Method),这些模式让代码更具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在C++中实现设计模式,需要...
桥接模式(Bridge) 组合模式(Composite) 装饰者模式(Decorator) 外观模式(Facade) 蝇量模式(Flyweight) 代理模式(Proxy) 行为型: 责任链模式(Chain of Responsibility) 命令模式(Command) 解释器模式(Interpreter) ...
设计模式之Bridge 设计模式之Flyweight(享元) 行为模式: 设计模式之Template 设计模式之Memento(备忘机制) 设计模式之Observer 设计模式之Chain of Responsibility(职责链) 设计模式之Command 设计模式之State 设计...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 过滤器模式(Filter、Criteria Pattern) 组合模式(Composite Pattern)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 外观模式(Facade Pattern) 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 代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