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别的作者的,我看到好文章怕以后忘记地址了,所以转到自己blog看,希望原作者能够原谅///////////////////////
图
将抽象部分与它的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都可以独立地变化。(GoF)
场景
现在我们有很多表要处理,同时又有很多操作要做。最简单的做法是在一个类里做完所有的操作,如我们在EJB服务器端的实现中进行JDBC操作。可是这样一来这个类将无比巨大,大到四只眼(眼睛兄)都看不过来!
有什么好办法能够降低这样操作的杂乱性呢?我们注意到这里有两个概念,分别是“表单(Table)”和“操作(Operator)”。也就是说这里有两个部分——“抽象”和“实现”。我们将这两个部分进行分离,然后根据需要,分别继承和实现表单和操作。这样我们就可以方便地通过表单和操作的组合来实现我们的工作了。
操作如:
java 代码
Table tbl1 = new Table1(new Insert());
tbl1.work();
Table tbl2 = new Table2(new Update());
tbl2.work();
Table1和Table2都是Table的子类,他们都映射到数据库中特定的表。Insert和Update都是接口Operator的实现,分别完成特定的数据库操作。
好了,下面来先看看Operator的实现代码。
java 代码
public interface Operator {
/**
* 操作
*
* @param arg 传入的参数
* @return 操作结果
*/
String work(String arg);
}
我们需要能对数据库进行插入和修改操作,因此分别建立Insert和Update类。
java 代码
// 插入操作
public class Insert implements Operator {
public String work(String arg) {
String rs = "insert " + arg;
return rs;
}
}
java 代码
// 修改操作
public class Update implements Operator {
public String work(String arg) {
String rs = "update " + arg;
return rs;
}
}
好了,我们再来看看抽象部分的实现。这里我们的对象是Table。
java 代码
public abstract class Table {
// 内置一个操作接口
protected Operator impl = null;
public Table(Operator impl) {
this.impl = impl;
}
/**
* 由子类来具体实现此操作
*/
public abstract void work();
}
现在我们有两个表单需要进行操作,他们分别是Table1和Table2。
java 代码
public class Table1 extends Table {
public Table1(Operator impl) {
super(impl);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this.impl.work("Table1"));
}
}
java 代码
public class Table2 extends Table {
public Table2(Operator impl) {
super(impl);
}
public void work() {
System.out.println(this.impl.work("Table2"));
}
}
这样我们在进行数据库的操作的时候,便可以随意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表单与操作的组合,将表单与操作桥接在一起来完成我们的任务。
java 代码
// 对table1进行插入操作
Table tbl1 = new Table1(new Insert());
tbl1.work();
// 对table2进行修改操作
Table tbl2 = new Table2(new Update());
tbl2.work();
小结
Bridge设计模式感觉上是通过将对象与操作进行分离,然后对这两个基本概念进行继承及实现,通过对对象及操作的各种组合来完成相应的工作。
P.S.一直想不到一个好的例子来说明Bridge模式,今天吃早饭的时候突然想到可以用来应用于数据库操作。这几天就先按照这种想法做一个demo看看效果如何。呵呵,不知道会不会又是一种重复造轮子的行为呢?不过作为一种实践体会我觉得也很值得。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进行变化。这种模式在软件工程中被广泛应用于处理组件之间的耦合问题,特别是当需要为同一抽象提供多种实现或者需要独立地改变它们时。 ...
c++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桥接模式;qt工程,c++简单源码; 桥接(Bridge)模式的定义如下:将抽象与实现分离,使它们可以独立变化。它是用组合关系代替继承关系来实现,从而降低了抽象和实现这两个可变维度的耦合度...
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变化。在C++编程中,桥接模式能够帮助我们设计出更灵活、可扩展的系统,允许我们在不修改原有代码的基础上更换或增加新的实现...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模式,它将抽象化和实现化解耦,使用封装、聚合以及继承等基本技术,将两个独立变化的维度通过抽象化的方式进行桥接,从而降低了它们之间的耦合度,使得系统更加灵活。...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的主要目的是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变化。在软件工程中,这种分离有助于降低复杂性,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桥接模式的核心...
C#面向对象设计模式 Bridge 桥接模式 视频讲座下载
首先,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的核心思想是“分离抽象与实现”。它通过建立一个抽象层和一个实现层的独立继承体系,使得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可以独立变化,形成一种解耦的设计。在桥接模式中,抽象类引用实现类的...
它分为点对点桥接和点对多点桥接两种模式。点对点桥接适用于两个无线设备之间的连接,而点对多点桥接则适用于一个主AP与多个从AP之间的连接,以实现更广泛的网络覆盖。 例如,在一个住宅小区,住户A有一个ADSL宽带...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面向对象设计中的一种结构型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变化。在C#编程中,桥接模式的应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耦系统,提高代码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进行变化。在C#编程中,这种模式尤其有用,因为随着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增加,类的继承层次可能会变得难以管理...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结构型模式,它主要解决的是在软件设计中,当抽象和实现之间存在紧密耦合时,如何使这两者能够独立地变化。这种模式通过引入一个抽象层来分离接口和实现,使得它们可以...
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分离,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地变化。这种模式常用于需要在多个维度上变化的场景,比如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允许在不改变客户端代码的情况下增加新...
创建型模式 (100%) 设计模式面面观(8):创建型模式总结 (100%) 设计模式面面观(9):适配器模式(Adapter Pattern)-结构型模式 (100%) 设计模式面面观(10):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结构型模式 ...
如果缺少VMnet0,点击“更改设置”,然后选择“添加网络”,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桥接模式”,并指定桥接的物理网卡,通常这个网卡的描述会在Windows网络属性中找到。 4. 在Linux虚拟机内部,网络配置也很关键。...
桥接模式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结构型模式,它旨在将抽象部分与实现部分解耦,使得它们可以独立地变化。这种模式将抽象类和它的实现类进行分离,通过一个抽象接口来连接它们,使得两者可以独立发展,增加了系统的灵活性...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其中的一种——桥接模式(Bridge Pattern)。桥接模式是一种结构型设计模式,它将抽象部分与其实现部分分离,使得两者可以独立进行变化。这种模式在C++编程中尤其有用,因为它允许我们创建灵活且...
桥接模式是设计模式中的一种结构型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分离抽象部分和实现部分,以便两者能够独立地进行变化。这种模式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引入一个抽象层来封装多种可能的实现,使得抽象和实现之间形成一种“桥接”...
在思科路由器中,桥接模式可以通过bridge-group命令来实现。bridge-group命令用于将多个接口组合成一个桥接域,并将其作为一个逻辑接口对待。下面是一个路由器桥接的配置命令: ``` router#sh ru Building ...
为了解决这种多维度变化,又不引入复杂度,这就要使用Bridge模式。 3. 模式中的角色 2.1 抽象(Abstraction):定义抽象接口,该接口中包含实现具体行为、具体特征的Implementor接口。 2.2 提炼的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