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323129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文章分类
- 全部博客 (254)
- java (178)
- tomcat (6)
- 邮件 (1)
- smtp (1)
- Linux (2)
- 编码 (2)
- 导入工程 (1)
- Specification Level (1)
- hibernate (10)
- 字段类型 (1)
- 字段类型匹配 (1)
- 数据库 (3)
- sql (9)
- struts2 (8)
- 类型转换 (2)
- java,MyEclipse,SVN (1)
- Myecplise (4)
- 输入校验 (1)
- JFrame (2)
- Oracle (8)
- google (1)
- Swing (3)
- Fusioncharts (1)
- 找工作 (0)
- js (4)
- jsp (11)
- displaytag (1)
- spring (8)
- 工作 (1)
- String (1)
- 算法 (2)
- IO (1)
- xml (3)
- 设计模式 (1)
- UML (1)
- 文档 (1)
- ajax (1)
- 日常 (7)
- sql server (1)
- mysql (3)
- git (1)
- Maven (1)
- mongodb (1)
- postman (1)
最新评论
1、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貌似博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法神。
这就是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 还是陌生的?
有些任务是你所熟悉的,即以前曾经做过的,那么你对里面的每个详细步骤都了解,比较容易估算出准确的时间。
然而,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到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他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他们才成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只有完整的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数你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尝尝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前文描述的那个貌似博论的法则总是应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举例:即使是4岁就展露音乐天赋的莫扎特,也仍然用了超过13年的时间才谱写出世界级的乐曲。
在彼得,诺维格发表的这篇文章的数年后,2008年11月,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出版本了《异类》一书。在这本书中,格莱德威尔把“10年”换算成更为精确的“10000小时”------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时。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的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2、及时行动
接收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前文描述的“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总以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理想着“时间还多得是嘛!”可这并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的去做事。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心平气和的面对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挫。不过,真正相信这4各自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就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这样看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那么,这样就导致很多人会想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理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人的主观感受,时间的运动是有加速度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过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直面困难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确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表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和惩罚。人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从最浅的层面上看,尽力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合理的。
然后,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很多时候,为了能够“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择:“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收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间事情”和“挣扎这找一个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情,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于他们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的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例如工作上,做项目计划时只讨论做什么却从不提及怎么做;例如生活上,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4、关注步骤
任何任务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所以,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的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何事”的这个问题,往往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对任务的每一次“具体化”与“细分拆解”都要反复询问“原因”。
有了这样的结果,就可以开始思考“方法”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觉得已经没什么可想的了,直接去做就是了,很可能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其后的实际操作中才会显得那么脆弱、承受力那么差,以至那么容易放弃。
继续讨论例子中的计划:
测量一个阶段所需时间;
按照测量结果把其余阶段时间填写好;
每3个阶段要留出1个阶段的时间进行复习;
完成总任务1/3需要留出1个阶段时间复习;
总计划里面大概需要3次重复记忆,算算,总共需要花费完成69个阶段的时间;
........
作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当然,越具体越好:
每天早晨腾出一点时间,把前一天的单次朗读两遍;
听录音,跟读但当天要背的单次3-5遍;
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
下午利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几种背2-3遍;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有了这种思考,随后的一切行动会因此变得相当容易。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的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的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的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巧。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的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5、并行串行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类似的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
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无论学到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以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种简单问题,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尽管说是有人劝诫“速成没戏”,但还是有人宣扬各种速成的方法,并且信者大有人在,宛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呢?上过中学的人都应该明白“省功不省力,省力不省功”的物理原理啊!其实,这些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思考能力或者说思考习惯。
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也有必要给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例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卸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分辨出哪些任务hi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并行两个任务的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变得更为低下。我在生活中生生踢出的一个被动并行任务就是“接电话”。从好多年前开始,我就把自己的手机设定为“静音”状态,从不主动接电话------而是每隔一两个小时查看一下电话,有必要的就打回去。当我有条件给自己安排一间不后人打搅的“工作室”后,终于再一次大幅度消减了“被动并行”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行动方案,而针堆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下面举个例子:烧水泡茶。最最好的办法就是: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针对泡茶的不太好的办法就不一一列举了......
谁都能看出来我上述列出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可以做如此并行优化的前提是“大任务被划分成足够多又不太多的小任务”。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能力分辨哪些任务可以并行------所谓的“优化”,其实是很简单的。
如果不进行划分(事实上大多数人真的如此),那么就只有一个任务------喝茶。然而,如果能粗略划分一下的话,就知道起码可以划分为两个子任务,也就是“烧水”和“泡茶”。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划分之后的两个子任务是串行关系,先后顺序明了,没有可以优化的余地。如果再继续划分子任务的话,就得找出有并行关系的任务,进而提高效率。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从本质上说,我们的大脑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一样。
一个处理器在一个时间段内其实只能做一件事,因为它只有一个个体、一个时空。而多任务操作系统把一个长时间段划分成很多短小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只让处理器执行一个进程------尽管同时可能有多个进程需要处理。和计算机的处理机制一样,单核CPU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如果有新的任务进来,只需要加入循环队列即可。看上去好像是操作系统同时运行着很多进程,而实际上,它依靠的是类似视觉暂留现象的机制。
在这个机制里,进程不是按其本质属性被划分为子进程,而是被处理器的时间片硬性划分为进程片。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相对自如的运用这种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才使用这种能力。应用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
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种简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6、感知时间
只有与时间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知道她的宝贵、懂得她的神奇,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早已把她变成了敌人,挣扎了许多年,还以为自己在与这个世界争斗。骑士唐吉坷德,在一次历险中,他把风车当做抗争对象,却无论如何都不明白他的敌人实际上是那看不见的“风”,还有那原本应该隶属于他的、却竟然完全不受他控制、反倒成了他的主人的“他的大脑”。
与所有人一样,从小自命不凡的我当然也给自己贴过各种各样的标签。我崇尚公正,向往自由,渴望平等,憧憬希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是禁锢,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我现在猜想,或许所有人都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够度过这一阶段。
在发现自己竟然是另一个唐吉坷德的那一瞬间,感觉真的是特别诡异:万念俱灰的同时却体会到与浴火重生。
重生并不意味着当即脱胎换骨。有着成年人意识的“婴儿”如果能感受更多的欢乐,自然也有相对更大、更多的痛苦。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只是隐约明白不能再浪费时间而已。当然,现在我不再认为我有能力浪费时间,正如我作为一个人没有什么能力管理时间一样。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如果我们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也确实有与时间做朋友的愿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耐心地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
《奇特的一生》,这部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故事。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初版。
很多年前,在我大约20岁的时候,因为读过李奥的一本书,觉得他那种写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天的“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例如:
****年12月20日,北京市:
1、主持经销商大会。
2、拿到上月奖金共****元。
3、**请我吃饭,算算有4个月没见了。。。。。等等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并以此受益无穷。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我都知道自己去年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30岁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做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慢慢多了起来。慢慢的可以在记录列表里找到越来越多的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有着这种习惯的我,在读过《奇特的一生》之后,却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
柳比歇夫的日子,是“事件-时间日志”。他的方法要比李熬的方法更高级。李熬的事件日志,往往只能记录时间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他们的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摘抄《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为例: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 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尹戈尔写信-----十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为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面加上时间。
实践了不到两个星期,我就体会到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通过实践,我发觉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此外,相对准确的估算又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详细的记录令我受益匪浅。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明白记录的重要性,仍然只有少数人做得到。这是为什么呢?发生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原因是,记账并不轻松------不仅要在花销的当时记录下来,还要时常整理、分析,这使得许多人觉得记账麻烦,继而放弃。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寻找趁手的工具。“Mr Time”------一个用来记录时间开销的应用。用起来很简单:做任何事情之前,拿出手机,打开应用,点一下;事情做完,再点一下。如此这般确定了时间的起点和终点之后,再抽空将具体事务分类、细化。Mr Time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简化了记录时间开销的过程,另一方面自动完成了记录后的整理、分析、统计工作。有了这个应用,记录时间开销应该方便多了。
在第三遍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真正注意到这段话: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的流逝。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借助钟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那就是自顾自的流逝。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思考,我终于可以这样说------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做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解决方案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7、记录开销
请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身携带。贵贱无谓,能用就行。
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写什么。以下几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第一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俩,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例如:..........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星期做的事情。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月做的事情。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
四、认真回忆并记录过去一年做的事情。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
二、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随时记录自己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8、制定预算
前面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定时间预算。
在开始一年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定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为了表述方便,后文把这些列表中的事情称为“任务”。
当然,在罗列这些任务的时候,你的大脑就要自动开始估算完成每项任务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了。很快,你就会遇到第一个问题: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行选择。
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倒也简单,就是给列表中的每项任务标上权重,例如可以用数字1-3进行标注。因为这种设计基本上可以代表:不重要、一般、重要。
我甚至建议一开始只要给每个任务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行了。这样,标注就会变得相当简单-----在那些重要的任务之前加上一个表示重点的符号就可以了。
一旦开始尝试给要做的事情标注权重,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即便用最简单的方法-----只拿“重要”和“不重要”进行标注,我们也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如果我们能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可能痛苦的发现,自己经常仅仅因为非常有趣就去做的那些事其实没什么用。
选择目标不用向任何人学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清除明了或含混模糊的有自己的目标------“理想”或者“痴心妄想”。现在就开始把自己的那些哪怕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标准来判断吧------判断每项任务的真实属性,然后选择“真的重要的”或者“显得不重要的”。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后,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计划
在与计划相关的格言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的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
字典里说,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这是我所见过的对“成功”最简洁、最清楚、最无副作用的定义。所有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显示可行。
有一句话领我印象深刻:“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但是,另一个事实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
我用上面造永动机的例子说明问题,也是事出有因的。曾经有问题同学来问我他出国留学的可能性的看法。在仔细了解了他的现状、目标及他所拥有的可准备时间之后,我对他说:“你想用半年时间实现这样的飞跃,是不可能的。我告诉你,你的情况,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我看到他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并没有理会我的话,只好接着说:“我看,你还是别浪费时间了,去做些实际的事情吧。”
那位同学突然发作,几乎对我咆哮起来:“我看你根本不配做老师,一点忙都帮不上,没用!”
我知道哪位同学的愤怒本质上并非针对我,只是在那一瞬间,他被现实打击到了时空的地步。他生气不是因为我说了实话,而是因为没听到他想要听到的话。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活生生的拒绝现实的例子。
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a、已经有人做到了。
b、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对这两个简单的衡量标准,也需要多少做些说明。
“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更常面临的尴尬是:如果不开始行动,就根本无法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生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块,计划总是要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以我为例。我曾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发现自己没这个能力完成。我一口气把计划缩短到一个星期。通过实践发现: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完成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慢慢把计划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后来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
直到近30岁的时候,我才小心翼翼的把自己制定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一年。依靠这些计划,2000年,我用了半年时间准备各种考试,而后跑到姓东方应聘。几经周折终于开始在新东方讲课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把自己变成国外部学生评价最好的老师。
在目标显示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的走,把每一步都走好,走他是。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还有一个经验告诉我的硬道理: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由此可知: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于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针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实际做一下就知道了。
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只要不停的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有些时候没有必要做计划
原因很多,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计划固然重要,行为更为重要。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原因只是任务非常简单。
看到了吧,计划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实际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我的经验是:有些时候故意不做计划反倒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在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最初,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在是错,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10、列表
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据说用来组织或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任务列表、待处理列表、核对列表等。尽管我个人觉得那么仔细的分辨这些概念没有多大意义,但我确实认为列表本身非常有用,制作列表、运用列表确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
例如:准备去超市买东西,需要提前用纸和笔列表出所有要买的东西,补充完整,不要买完了发现忘记了某样东西,又去了一趟超市之后回来发现还差其他东西没买呢。
所以,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长期使用列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分享。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我建议,尽量不要使用安装在台式或便携式计算机上的列表管理软件------尽管那些程序都设计得非常好,但它们却远不如纸和笔来的方便、有效。
相对电子产品,做随身用的列表还是纸和笔方便。
纸和笔很难被完全替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它们之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可以用来随手写写画画的工具了。很多时候,画比写重要,哪怕可能仅仅是画一个圈或者几个箭头而已。
列表没有必要工整。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顺带说一句,我并不喜欢那些花哨的、标价几十万的、甚至是皮质封面的“高级笔记本”,它们往往中看不中用。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我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人真正面临的真正问题并不是弄不清楚这个道理,而是无法从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紧急”和“显得紧急。”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事实上,真正紧急的事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出现在故事里。所以,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目标
当我们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都心情激动展望未来,于是,我们会觉得这个列表的其他部分有修改的必要了......
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
所以,如果有了新鲜的注意,不用放弃------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不会影响当前任务的进度;另一方面,在当前任务完成之后,那个“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非常具体的待处理项目了。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千万不要觉得认为自己能够不断的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不多,其实大家都会不断的找到“更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寥寥。
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的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11、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的时候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时间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在这里,我拿拨打工作电话作为例子,而且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打电话”,其实,不然。
其实,真的没有人不会打电话,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会的确确实实只是“抓起电话就拨”而已。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很容易的找到无数例证。
12、预演
最老最老的计算机,连磁盘都没有。要是电源断了,就什么都剩不下了。所以,写程序以后,要一遍遍阅读代码,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计算机,想象每一行语句执行之后的结果.......如此重复若干,再小心翼翼的将程序输入计算机,还要反复审核是否有输入错误,然后才敢运行它
没想到,这种工作模式成了我一生的习惯,我也因此受益无穷。直到现在,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有些时候,任务比较复杂,需要借助纸和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语言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我认为,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我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针扎。努力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工作。我甚至为此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强迫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多到实际讲课内容的2倍以上才能踏实。不过,这样的恐惧倒成了动力,它使得我的很多课程和演讲最终有了多少个版本。我还会再把这些版本分别演练很多次。这样的准备使我一旦进入状态,就肯定无所畏惧。也因为知道了结果,我可以做到开始的时候任凭恐惧陪伴。
我父亲的一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有些人甚至把“害怕当众演讲”与“害怕死亡”相提并论。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而害怕当众演讲的原因,人们却未必真的了解。其实很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连抢银行也不例外!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学校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执行效果不仅有确定的验收机制------考试,还将其细分为很多类别------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本是成功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而由于种种原因,长达十数年的所谓“正规教育体系”竟然几乎使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讨厌考试。
人们几乎无一例外的讨厌考试的原因非常多:很多老师不自觉的用考试刁难学生;有一些老师懒得把测验搞得太难;只要考试,就一定有人zuobi,这会让另一些人觉得不公平。
人们讨厌考试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考试不仅是验收机制,还常被当做选拔机制。
更难办的是,某一考试的目的究竟是验收还是选拔,在很多时候难以区分。
正式考试的种种弊端,使人们憎恨考试------尽管人们从来离不开考试,也不曾离开考试。事实上,连整个人都可能是一场考试。然而,对考试的这些纠结,导致很多人在学校之外绝不肯自己考自己。
有趣的是,电子游戏(这同样算是一种考试)的设计者却深会个中之道。他们为玩家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而且,电子游戏不仅有正面回报系统,还有负面回报系统,例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其实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在这种验收机制的监督下,每个玩家都不由自主的“加油干活”,并且乐不思蜀。额外比对一下,摆脱这种沉迷的方法是找个zuobi器,使用zuobi器,实际上等同于打破游戏设计者所设计的验收机制,使其无效,勾人上瘾的因素也就减轻了。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实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个预定的验收标准。而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方法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的更为专注。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
转自---《把时间当做朋友》--书籍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在时间领域有一个与墨菲定律同源、貌似博论的侯世达法则值得牢记:
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法神。
这就是人们做事时的真实境遇:一旦开始,就会发现“意外”接踵而至。原本做的准备根本不能解决问题,因为“经过准备的就不再是问题”,而真正遇到的问题个个都是之前不曾想象抑或无法想象的,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往往会产生新的问题......因此,所谓“渐入佳境”最终只能是少数人的感受,大多数人在此之前早已溃败。
为什么人们总是错误估计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呢?因为大多数人在执行任务之前忽略了一个重要的步骤,那就是分辨任务的属性-----它是熟悉的 还是陌生的?
有些任务是你所熟悉的,即以前曾经做过的,那么你对里面的每个详细步骤都了解,比较容易估算出准确的时间。
然而,有些任务是你所陌生的,那么在执行过程中就必然会遭到各种所谓的“意外”。其实他们根本不是意外,只不过是因为你对任务不熟悉,他们才成了“意外”。实际上,这些“意外”是任何完成这个任务的人都必然会经历的事情。只有完整的执行一次任务,任务的属性由“陌生”变为“熟悉”之后,才有可能数你解决这些“意外”。
对学习来说,任务“陌生”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学习本身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尝尝需要花费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时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完成的任务的真实属性往往是“一部分熟悉,一部分陌生”。这就从根本上解释了为什么前文描述的那个貌似博论的法则总是应验-----我们必须处理未知,而从陌生到熟悉,就需要花费时间去学习,这个过程无法逾越。
举例:即使是4岁就展露音乐天赋的莫扎特,也仍然用了超过13年的时间才谱写出世界级的乐曲。
在彼得,诺维格发表的这篇文章的数年后,2008年11月,马尔科姆,格莱德威尔出版本了《异类》一书。在这本书中,格莱德威尔把“10年”换算成更为精确的“10000小时”------想要出类拔萃,就要努力至少10000小时。
要想提高估算时间的能力,就要从现在开始养成习惯: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判断其熟悉程度(或陌生程度),再据此判断估算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反正比一般人想的长多了”倒是一个屡试不爽的假设。
2、及时行动
接收任务之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才好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明知自己拖延的人很痛苦,因为他们不是不知道该做什么,而是不知道为什么“无法进入状态”-------这是他们能够想出来的对自己的行为最拿得出手的描述。
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前文描述的“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总以为可以在最后期限之前完成,心理想着“时间还多得是嘛!”可这并不是本质原因。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来自外部的。
来自内部的恐惧在于: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这原本是任何人都逃不掉的事情,但最终患上“拖延症”的人犯了一个简单的认知性错误,即认为那些能够做对、做好的人都是直接做对、做好的。
所以,很多人做事拖延不过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在作祟。没有哪一个拖延的人愿意承认自己是这样想的,但当他们扪心自问的时候,他们都知道这描述一针见血。
只要做事,就一定会出问题。这是现实------无论何人,无论何事。如果在做事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那肯定不是在做事,而是在做梦。
认清并接受这个现实很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心平气和的去做事。事情越有价值,困难就越具规模。心平气和的面对就好。在大多数情况下,有4个字颇具道理并且值得相信------勤能补挫。不过,真正相信这4各自的前提是“接受现实”,否则,这4个字就发挥不了任何实际作用。
来自外部的恐惧在于: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人是一种很有趣的动物,在自己做对、做好之前,通常已经了解做对、做好是什么样子。于是,无论能否做对、做好,人都觉得自己有能力判断别人是否做对、做好。这样看来,一个人一旦开始认真做事,被嘲弄、被耻笑的几率将远远高于被夸奖、被鼓励的几率----这几乎是肯定的。那么,这样就导致很多人会想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事实上,那些真正能够做对、做好的人,绝不会随意嘲弄、打击别人,因为他们是做对过、做好过的人,他们一路走过来,心理非常清楚做对、做好有多么不易,所以,他们会不吝一切机会去鼓励那些尝试做事情的人。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在意来自他人的、非建设性的负面评价。没有谁从一开始就能做对、做好。所有做对、做好的人都是一路磕磕绊绊走过来的,这就是生活的常态。
人的主观感受,时间的运动是有加速度的。对“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会觉得时间过得越来越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当然就愈发感觉时间过得飞快,稍纵即逝。
如果能将这种认识纳入自己的心智,你就不会再对“最后期限”有那么荒谬的幻觉了。只要接受了必须完成的任务,你就会有真切的紧迫感,因为你知道,时间必然越走越快。而且,你现在就已经明白:“最后期限”不是固定在将来某一点,而是朝着你加速扑过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唯一的策略依然是“现在就开始”------否则更待何时?在起步晚了的情况下,问题不是“到时候能不能做好”,而是“到时候能做多好,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明白了这个道理,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任务,永远不要再问“什么时候开始才好”,因为答案只有一个:现在!
3、直面困难
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人,读书的时候也不例外-----上学时总有一些天天笔不离手,眼不离书,屁股不离板凳,成绩确很差的学生。这种情况的存在往往会使人们不禁怀疑“努力”的可靠性。还好,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实际上并不努力,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表努力而已。
无疑,他们的效率低下。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答案是:回避困难。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
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合理的时间安排应该是这样的:迅速做完简单的部分,把节省出来的时间放在困难部分的处理上。然而,很多人会下意识的回避困难,于是乎,他们的时间安排是这样的:用几乎全部时间处理简单的部分,至于困难的部分,干脆“掩耳盗铃”,视而不见,暗地里希望困难自动消失.......
人做事的动机往往来自两个截然相反的原因:奖励和惩罚。人都喜欢被奖励,讨厌被惩罚。从最浅的层面上看,尽力做能够获得奖励的事情显然是划算的,回避做可能招致惩罚的事情显然是合理的。
然后,从另一个层面上看,接受惩罚往往是积累经验的起点,甚至是唯一的起点。很多时候,为了能够“长一智”,必须先“吃一堑”,西方称之为“挫折教育”。
受到奖励之后,原本有两个选择:“再次来过”和“见好就收”,绝大多数人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收到惩罚之后,同样有两个选项:“从此碰都不碰那间事情”和“挣扎这找一个出路”,同样有意思的是,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自动忽视第二个选项。
所以,很多人实际上根本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喜欢做某件事情”很可能只是因为那件事情相对简单、容易获得奖励而已。拖延的人并非不努力------他们会花很长时间去做事情,但做的只是很多简单的事。他们每次回避困难的时候,都不是故意的,并且往往已经给自己找了恰当的借口。这借口太强大,太有力,以至于他们相信:“我喜欢做有创意的事情,而现在手上的这些事情太枯燥,我确实提不起兴趣”。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够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的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现实中,这种现象无处不在。例如工作上,做项目计划时只讨论做什么却从不提及怎么做;例如生活上,总是把“我爱你”挂在嘴边却从来不花时间想想恋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问题都源自同一个习惯:专做简单的,回避困难的。
所有真正踏实做事的人都知道,任何任务的绝大部分都是枯燥而又无趣的,所谓有创意的部分,可能连1%都不到。对此,我有切身体会。
4、关注步骤
任何任务起码具备3个属性:何事(what)、何因(why)、何法(how)。
所以,当我们面对某项任务的时候,内容与原因都已经基本确定(至少表面上看是如此),需要思考的就剩下方法了。当然,思考方法需要从领悟内容入手,不停的细分、拆解任务,而且越具体越好,直至每个小任务都可以由一个人独立完成。
“何事”的这个问题,往往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对任务的每一次“具体化”与“细分拆解”都要反复询问“原因”。
有了这样的结果,就可以开始思考“方法”了。很多人在这个时候会觉得已经没什么可想的了,直接去做就是了,很可能正因为如此,他们在其后的实际操作中才会显得那么脆弱、承受力那么差,以至那么容易放弃。
继续讨论例子中的计划:
测量一个阶段所需时间;
按照测量结果把其余阶段时间填写好;
每3个阶段要留出1个阶段的时间进行复习;
完成总任务1/3需要留出1个阶段时间复习;
总计划里面大概需要3次重复记忆,算算,总共需要花费完成69个阶段的时间;
........
作出以上规划后,还要认真思考完成每个阶段的具体步骤。当然,越具体越好:
每天早晨腾出一点时间,把前一天的单次朗读两遍;
听录音,跟读但当天要背的单次3-5遍;
上午利用闲暇时间通读词汇列表,并反复阅读例句。
下午利用专门的时间把当天要背的单词几种背2-3遍;
晚上睡觉前复习当天背的单词;
有了这种思考,随后的一切行动会因此变得相当容易。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要学着像一个项目管理者那样思考------他们更多的关注“方法”,他们会花费比别人多(多出许多倍)的时间去落实每一个步骤,在确认无误之后,他们才会有效的分配任务,团队才能够切实可靠的完成任务。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这样的习惯,会使一个人变得现实、踏实。这既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后天习得的技巧。这种技能无比重要,却常常被忽视,因为掌握这种技能的人总是默默的应用它,而忽视这种技能的人从未看到过它的具体实施过程和巨大好处。
5、并行串行
在任务管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类似的方式去思考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这两个任务之间究竟应该是串行关系,还是并行关系?
一般情况下,“提高效率”指的就是“原本只能串行完成的两个任务现在可以并行完成”。
无论学到什么东西,都可以接着问自己:“那.......这个道理还可以运用在什么地方?”反复问自己这种简单问题,能够锻炼自己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能力。尽管说是有人劝诫“速成没戏”,但还是有人宣扬各种速成的方法,并且信者大有人在,宛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为什么呢?上过中学的人都应该明白“省功不省力,省力不省功”的物理原理啊!其实,这些人缺乏的就是这种思考能力或者说思考习惯。
从发展的角度看,为了提高效率,我们也有必要给自己的大脑打造一个“多任务操作系统”。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尽量将两个任务并行。例如,在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在写文章的时候听音乐,在等班车的时候看书等。养成一个习惯-------把要做的事情用纸和笔卸下来,把任务落到纸面上,就可以比较容易的分辨出哪些任务hi简单而又机械的,哪些任务是相对复杂而又灵活的(对我个人来讲,需要思考的是“非机械”的),然后,尝试把一个非机械的和一个机械的任务搭配起来完成。
并行两个任务的前提是执行者足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足够清楚的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被动发生的并行任务往往只能使效率变得更为低下。我在生活中生生踢出的一个被动并行任务就是“接电话”。从好多年前开始,我就把自己的手机设定为“静音”状态,从不主动接电话------而是每隔一两个小时查看一下电话,有必要的就打回去。当我有条件给自己安排一间不后人打搅的“工作室”后,终于再一次大幅度消减了“被动并行”造成的时间和精力的浪费。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行动方案,而针堆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下面举个例子:烧水泡茶。最最好的办法就是:洗好开水壶,灌上凉水,放在火上,在等待水开的时候,洗茶壶、洗茶杯、拿茶叶,等水开了,泡茶喝。
针对泡茶的不太好的办法就不一一列举了......
谁都能看出来我上述列出的办法是最好的办法,可以做如此并行优化的前提是“大任务被划分成足够多又不太多的小任务”。有了这样的前提,才有能力分辨哪些任务可以并行------所谓的“优化”,其实是很简单的。
如果不进行划分(事实上大多数人真的如此),那么就只有一个任务------喝茶。然而,如果能粗略划分一下的话,就知道起码可以划分为两个子任务,也就是“烧水”和“泡茶”。但这样还不够,因为划分之后的两个子任务是串行关系,先后顺序明了,没有可以优化的余地。如果再继续划分子任务的话,就得找出有并行关系的任务,进而提高效率。
让自己拥有“多任务操作系统”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切分自己的时间。从本质上说,我们的大脑与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一样。
一个处理器在一个时间段内其实只能做一件事,因为它只有一个个体、一个时空。而多任务操作系统把一个长时间段划分成很多短小的时间片,每个时间片只让处理器执行一个进程------尽管同时可能有多个进程需要处理。和计算机的处理机制一样,单核CPU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如果有新的任务进来,只需要加入循环队列即可。看上去好像是操作系统同时运行着很多进程,而实际上,它依靠的是类似视觉暂留现象的机制。
在这个机制里,进程不是按其本质属性被划分为子进程,而是被处理器的时间片硬性划分为进程片。
把自己的时间切分成“时间片”是一种很难习得的能力,我花了两三年时间才开始感觉自己可以相对自如的运用这种能力。不过这种能力在大多数时候用不上,只有在任务太多、时间太紧的情况下,我才使用这种能力。应用这种能力时,要先坐下来制定一个工作列表,把任务罗列出来,然后把自己的时间“切片”。
尽管说起来很简单,但其实需要反复应用才能把这种简单的思考模式变成习惯。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
6、感知时间
只有与时间成为朋友,才能真正知道她的宝贵、懂得她的神奇,我甚至不知道自己早已把她变成了敌人,挣扎了许多年,还以为自己在与这个世界争斗。骑士唐吉坷德,在一次历险中,他把风车当做抗争对象,却无论如何都不明白他的敌人实际上是那看不见的“风”,还有那原本应该隶属于他的、却竟然完全不受他控制、反倒成了他的主人的“他的大脑”。
与所有人一样,从小自命不凡的我当然也给自己贴过各种各样的标签。我崇尚公正,向往自由,渴望平等,憧憬希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我跟大多数人一样,观察到的是偏倚,感受到的是禁锢,体会到的是差距,意识到的是失望。我现在猜想,或许所有人都必然要经历这样一个阶段,不过只有少数人能够度过这一阶段。
在发现自己竟然是另一个唐吉坷德的那一瞬间,感觉真的是特别诡异:万念俱灰的同时却体会到与浴火重生。
重生并不意味着当即脱胎换骨。有着成年人意识的“婴儿”如果能感受更多的欢乐,自然也有相对更大、更多的痛苦。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只是隐约明白不能再浪费时间而已。当然,现在我不再认为我有能力浪费时间,正如我作为一个人没有什么能力管理时间一样。逃避责任就会带来轻松,可那恰恰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啊!
如果我们竟然有机会与时间做朋友,也确实有与时间做朋友的愿望,又有什么理由不去耐心地了解关于时间的方方面面?
《奇特的一生》,这部被定义为“一部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的文献性小说”讲述了苏联昆虫学家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柳比歇夫如何通过他所独创的“时间统计法”在一生中获得惊人成就的故事。他生前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其中有分散分析、生物分类学、昆虫学方面的经典著作;这些著作在国外广为翻译初版。
很多年前,在我大约20岁的时候,因为读过李奥的一本书,觉得他那种写日记的方法颇有些道理,于是开始学着做每天的“事件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例如:
****年12月20日,北京市:
1、主持经销商大会。
2、拿到上月奖金共****元。
3、**请我吃饭,算算有4个月没见了。。。。。等等
至今,我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并以此受益无穷。这样简单的日志是有巨大好处的-----每年下来,我都知道自己去年做了些什么,仅仅这一点,就非常宝贵了。到了30岁之后,我才觉得自己做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慢慢多了起来。慢慢的可以在记录列表里找到越来越多的有意义的事情。
可是,有着这种习惯的我,在读过《奇特的一生》之后,却被柳比歇夫的大师境界吓了一跳。
柳比歇夫的日子,是“事件-时间日志”。他的方法要比李熬的方法更高级。李熬的事件日志,往往只能记录时间的名称,是一种基于结果的记录;而柳比歇夫的事件--时间日志是一种基于过程的记录。他们的细微差别在于,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为详尽。
摘抄《奇特的一生》中柳比歇夫的日志为例: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 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尹戈尔写信-----十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基于过程的记录,不仅更为详尽,还有另外一个巨大的好处------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想明白“基于过程的”与“基于结果的”两种记录之间的区别之后,我开始尝试着在自己记录的每个事件后面加上时间。
实践了不到两个星期,我就体会到这种新的记录方法的另一个巨大好处: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通过实践,我发觉这种基于过程的事件--时间日志记录可以调整我对时间的感觉,在估算任何任务的工作量的时候,都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此外,相对准确的估算又使得目标基本上都可以达成,由此可以算是“战胜了焦虑”。
详细的记录令我受益匪浅。事实上,每个人都多少明白记录的重要性,仍然只有少数人做得到。这是为什么呢?发生这种现象最明显的原因是,记账并不轻松------不仅要在花销的当时记录下来,还要时常整理、分析,这使得许多人觉得记账麻烦,继而放弃。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突破口,是寻找趁手的工具。“Mr Time”------一个用来记录时间开销的应用。用起来很简单:做任何事情之前,拿出手机,打开应用,点一下;事情做完,再点一下。如此这般确定了时间的起点和终点之后,再抽空将具体事务分类、细化。Mr Time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方面简化了记录时间开销的过程,另一方面自动完成了记录后的整理、分析、统计工作。有了这个应用,记录时间开销应该方便多了。
在第三遍读《奇特的一生》这本书的时候,我才真正注意到这段话:
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我做出这样推断的根据是:我同他见过两次面,在他日记中都有记载,时间记得十分准确------“一小时三十五分”、“一小时五十分”;然而当时他自然没有看表。我同他一起散步,不慌不忙,我陪着他;他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的流逝。
柳比歇夫这样的人才是时间的朋友。他们通过长时间刻意的训练,甚至不需借助钟表就可以感受时间的一切行动------当然,时间的行动只有一个,那就是自顾自的流逝。
经过多年的摸索与思考,我终于可以这样说------我有个朋友叫做时间。她跟我真可算作两小无猜。她原本无情,我却可以把她当做朋友,因为她曾经让我明白,后来也总是经常证明,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我付出耐心,她就会陪我甚至帮我等到结果,并从来都能将结果如实交付于我,从未令我失望。正是因为有了时间作为朋友,我才可能仅仅运用心智就有机会获得解放。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解决方案就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按我的话说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7、记录开销
请准备一个本子和一支笔,随身携带。贵贱无谓,能用就行。
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要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写什么。以下几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这个目的:
第一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俩,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例如:..........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情。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星期做的事情。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月做的事情。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
四、认真回忆并记录过去一年做的事情。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
二、用一个星期时间,每天随时记录自己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8、制定预算
前面的联系可以帮助我们养成一个好习惯:每天记录时间开销。如果这个习惯已经养成,我们还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定时间预算。
在开始一年的活动之前,花费15至30分钟仔细制定当天的时间预算绝对是特别值得的,恰如另一段“陈词滥调”------磨刀不误砍柴工。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作一个列表,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为了表述方便,后文把这些列表中的事情称为“任务”。
当然,在罗列这些任务的时候,你的大脑就要自动开始估算完成每项任务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了。很快,你就会遇到第一个问题: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于是,你只好进行选择。
事实上,生活就是选择。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倒也简单,就是给列表中的每项任务标上权重,例如可以用数字1-3进行标注。因为这种设计基本上可以代表:不重要、一般、重要。
我甚至建议一开始只要给每个任务标注“重要”和“不重要”就行了。这样,标注就会变得相当简单-----在那些重要的任务之前加上一个表示重点的符号就可以了。
一旦开始尝试给要做的事情标注权重,我们就会发现,这件事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容易,即便用最简单的方法-----只拿“重要”和“不重要”进行标注,我们也必须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达成目标有益。
如果我们能甩甩头,强迫自己理智一些,就会知道: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你就可能痛苦的发现,自己经常仅仅因为非常有趣就去做的那些事其实没什么用。
选择目标不用向任何人学习,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或清除明了或含混模糊的有自己的目标------“理想”或者“痴心妄想”。现在就开始把自己的那些哪怕不切实际的目标作为标准来判断吧------判断每项任务的真实属性,然后选择“真的重要的”或者“显得不重要的”。
相信我,养成任何一个哪怕很小的习惯都需要挣扎。然后,貌似痛苦的挣扎过程,在将来的某个时刻终将变得其乐无穷。
9、计划
在与计划相关的格言中,我最喜欢的是:“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的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是::目标现实可行
字典里说,所谓“成功”就是“获得预期的结果,达到目的”。这是我所见过的对“成功”最简洁、最清楚、最无副作用的定义。所有真正执行到底的计划,都是因为其目标显示可行。
有一句话领我印象深刻:“失败只有一种,就是半途而废”。但是,另一个事实也同样令人印象深刻------坚持到底不见得一定会成功。
我用上面造永动机的例子说明问题,也是事出有因的。曾经有问题同学来问我他出国留学的可能性的看法。在仔细了解了他的现状、目标及他所拥有的可准备时间之后,我对他说:“你想用半年时间实现这样的飞跃,是不可能的。我告诉你,你的情况,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我看到他露出惊讶的表情,但并没有理会我的话,只好接着说:“我看,你还是别浪费时间了,去做些实际的事情吧。”
那位同学突然发作,几乎对我咆哮起来:“我看你根本不配做老师,一点忙都帮不上,没用!”
我知道哪位同学的愤怒本质上并非针对我,只是在那一瞬间,他被现实打击到了时空的地步。他生气不是因为我说了实话,而是因为没听到他想要听到的话。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这样活生生的拒绝现实的例子。
对于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证明我的目标现实可行的方法比较简单:
a、已经有人做到了。
b、我与那个人没有太大的差距。
对这两个简单的衡量标准,也需要多少做些说明。
“已经有人做到了”,并不代表我也能做到。他用多长时间做到的?他通过什么方式做到的?我和他的区别究竟在什么地方?哪些是我确实无法超越的?我的相对优势在哪里?我有没有可能通过一些方式弥补我的相对缺陷?
事情往往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更常面临的尴尬是:如果不开始行动,就根本无法从判断目标是不是确实可行,或者反过来,目标是不是确实不可行。于是,往往只有开始行动之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在行动过程中,如果发现既定的目标确实是不现实、不可行的,那么“半途而废”不仅不意味着失败,反而意味着决策者的无比理智。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生层次的原因在于: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块,计划总是要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以我为例。我曾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发现自己没这个能力完成。我一口气把计划缩短到一个星期。通过实践发现: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完成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慢慢把计划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后来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
直到近30岁的时候,我才小心翼翼的把自己制定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一年。依靠这些计划,2000年,我用了半年时间准备各种考试,而后跑到姓东方应聘。几经周折终于开始在新东方讲课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把自己变成国外部学生评价最好的老师。
在目标显示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我们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的走,把每一步都走好,走他是。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还有一个经验告诉我的硬道理:生活本身充满了意外,并且,总是意外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由此可知:做长期计划显然是正确并且必需的,但是,并非每个人都有制定长期计划的能力。这种能力可跻身于最重要的能力之位,拥有它需要针扎、需要努力、需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要一上来就制定过长的计划。哪怕制定一个星期的计划,都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实际做一下就知道了。
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只要不停的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
有些时候没有必要做计划
原因很多,一个特别重要的是:计划固然重要,行为更为重要。
有些时候没必要做计划,原因只是任务非常简单。
看到了吧,计划无论简单还是复杂,缺乏实际的行动就注定会失败或者失效。我的经验是:有些时候故意不做计划反倒是有益的。
综上所述,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任务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一个原因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做任何事情,都可能经历相同的过程:逐步熟悉,小心摸索,失败、失败、在失败,认真反思,卷土重来,直至成功。而最初,在我们对任务连基本的认知都没有的时候,制定出来的计划十有八九只不过是空谈。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都是在是错,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10、列表
列表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据说用来组织或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任务列表、待处理列表、核对列表等。尽管我个人觉得那么仔细的分辨这些概念没有多大意义,但我确实认为列表本身非常有用,制作列表、运用列表确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
例如:准备去超市买东西,需要提前用纸和笔列表出所有要买的东西,补充完整,不要买完了发现忘记了某样东西,又去了一趟超市之后回来发现还差其他东西没买呢。
所以,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在长期使用列表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些经验确实值得分享。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我建议,尽量不要使用安装在台式或便携式计算机上的列表管理软件------尽管那些程序都设计得非常好,但它们却远不如纸和笔来的方便、有效。
相对电子产品,做随身用的列表还是纸和笔方便。
纸和笔很难被完全替代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除了它们之外,我们很难再找到可以用来随手写写画画的工具了。很多时候,画比写重要,哪怕可能仅仅是画一个圈或者几个箭头而已。
列表没有必要工整。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顺带说一句,我并不喜欢那些花哨的、标价几十万的、甚至是皮质封面的“高级笔记本”,它们往往中看不中用。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我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人真正面临的真正问题并不是弄不清楚这个道理,而是无法从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紧急”和“显得紧急。”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真的重要,标准只有一个:是否对目标(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实现有益。
事实上,真正紧急的事少之又少,“十万火急”几乎只出现在故事里。所以,评价任务只需要一个判断标准,那就是:它是否真的重要。再往后的道理一目了然: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目标的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目标
当我们在按照列表逐一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可能每次完成一个小目标,都心情激动展望未来,于是,我们会觉得这个列表的其他部分有修改的必要了......
但是,等一下!除非万不得已,否则千万不要在整个任务完成之前中途更改列表中的项目。一旦这么做了,那随之而来的就是发现自己“有必要”不停地更改这个列表中的某个或多个项目,最终甚至会导致整个任务永远无法完成。
所以,如果有了新鲜的注意,不用放弃------那太可惜了------只需要启用另一个列表,标题是“下一阶段任务列表”,把它们记下来就好。然后,马上回到当前的任务列表,专注在现在应该完成的任务上。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不会影响当前任务的进度;另一方面,在当前任务完成之后,那个“下一阶段任务列表”上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非常具体的待处理项目了。
列表一旦开始运作,就一定要执行到底
一事无成的最根本原因就是放弃。放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换一个更好的方向”。千万不要觉得认为自己能够不断的找到“更好的方向”的人不多,其实大家都会不断的找到“更好的方向”。“方向”“越来越好”,成功的人又有多少?寥寥。
我从来都不相信“人人都能成功”之类的话,我顶多相信“其实人人原本都有可能成功”。我觉得,一个人最终成功的关键,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精确的计划过自己的成功,而是坚持。如果确实觉得自己能够也应该完成这个任务,那就着手去做,而且一定要执行到底。
11、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的时候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时间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在这里,我拿拨打工作电话作为例子,而且我认为,这是最好的一个例子,因为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不会打电话”,其实,不然。
其实,真的没有人不会打电话,只不过绝大多数人会的确确实实只是“抓起电话就拨”而已。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的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很容易的找到无数例证。
12、预演
最老最老的计算机,连磁盘都没有。要是电源断了,就什么都剩不下了。所以,写程序以后,要一遍遍阅读代码,把自己的大脑当成计算机,想象每一行语句执行之后的结果.......如此重复若干,再小心翼翼的将程序输入计算机,还要反复审核是否有输入错误,然后才敢运行它
没想到,这种工作模式成了我一生的习惯,我也因此受益无穷。直到现在,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
有些时候,任务比较复杂,需要借助纸和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语言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准备充分的人,常常会有出色的表现,最终能够顺利的完成任务,而这样的经验会使他更加坚信提前准备的重要性。
我认为,万事皆可提前准备,万事皆提前准备。只有前期准备充分,才能在实际执行任务的时候有出色的表现。
我之所以“显得”游刃有余,是因为之前做过太多的准备。
我并不能克服恐惧,而是仅仅做到了习惯恐惧。然而,就算是这种退而求其次的“习惯恐惧”,都需要努力和针扎。努力的方法,就是在课前做很多很多的准备工作。我甚至为此多多少少有了一些强迫症状------准备的内容必须多到实际讲课内容的2倍以上才能踏实。不过,这样的恐惧倒成了动力,它使得我的很多课程和演讲最终有了多少个版本。我还会再把这些版本分别演练很多次。这样的准备使我一旦进入状态,就肯定无所畏惧。也因为知道了结果,我可以做到开始的时候任凭恐惧陪伴。
我父亲的一句话帮了我。他说:“相信我,你并不孤独。”我之所以认为自己可以想出办法解决对演讲的恐惧,就是因为我知道很多人都害怕当众演讲。有些人甚至把“害怕当众演讲”与“害怕死亡”相提并论。害怕死亡的理由自然不必说,而害怕当众演讲的原因,人们却未必真的了解。其实很简单------准备不足,所以害怕。
万事皆可提前准备!连抢银行也不例外!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他只不过是把这个原理应用到了极致而已。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
学校对于学生学习任务的执行效果不仅有确定的验收机制------考试,还将其细分为很多类别------小测验、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这本是成功完成任务所必须的,而由于种种原因,长达十数年的所谓“正规教育体系”竟然几乎使每一个经历过它的人讨厌考试。
人们几乎无一例外的讨厌考试的原因非常多:很多老师不自觉的用考试刁难学生;有一些老师懒得把测验搞得太难;只要考试,就一定有人zuobi,这会让另一些人觉得不公平。
人们讨厌考试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考试不仅是验收机制,还常被当做选拔机制。
更难办的是,某一考试的目的究竟是验收还是选拔,在很多时候难以区分。
正式考试的种种弊端,使人们憎恨考试------尽管人们从来离不开考试,也不曾离开考试。事实上,连整个人都可能是一场考试。然而,对考试的这些纠结,导致很多人在学校之外绝不肯自己考自己。
有趣的是,电子游戏(这同样算是一种考试)的设计者却深会个中之道。他们为玩家设计了详尽的即时回报系统,包括经验值、等级、宝物等。而且,电子游戏不仅有正面回报系统,还有负面回报系统,例如一段时间不登录就会减少经验值等。这种回报系统其实就是设计精良的验收机制。在这种验收机制的监督下,每个玩家都不由自主的“加油干活”,并且乐不思蜀。额外比对一下,摆脱这种沉迷的方法是找个zuobi器,使用zuobi器,实际上等同于打破游戏设计者所设计的验收机制,使其无效,勾人上瘾的因素也就减轻了。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实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个预定的验收标准。而在任务(或子任务)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方法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的更为专注。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
转自---《把时间当做朋友》--书籍
发表评论
-
随想---
2017-09-06 17:28 44喧嚣的城市,匆忙的行人!唉。。。 -
把时间当做朋友---现实
2017-08-28 13:56 5861、速成绝无可能 ... -
把时间当做朋友---醒悟
2017-08-24 22:38 5411、孰主孰仆: 作为 ... -
把时间当做朋友-困境
2017-08-16 23:04 6881、问题: 或许因为考 ... -
敲个警钟
2016-12-12 23:11 379很多事情别人帮不了你,只有自己摸索!对得起别人对你的期望,不要 ... -
没事瞎逼逼两句
2016-03-02 15:59 133其实,除了父母之外,你跟所有人的关系,亲情、友情、爱情,都也挺 ... -
20151202修复数据
2015-12-02 21:30 118select t1.business_id from dr_p ... -
修复积分数据日志
2015-11-10 22:11 72select t1.business_id from dr_p ... -
生活随记
2015-09-10 02:54 179闯祸了!! -
随 记
2015-07-08 14:24 19生活很不易!为何不能互相搀扶,而是伤害!好冷! -
生活纪实
2015-05-20 11:04 133生活,生活,生活......真TM不容易!不要活的太累,做自己 ... -
生活流水
2015-03-24 15:34 4女人啊,真TM是稀有物种。奇葩。傻逼+逗逼! SX,就是一破地 ... -
生活微电影
2015-02-13 14:04 19今天中午去咖啡厅溜达了一会,感觉环境很惬意。强烈的感觉是自己能 ... -
生活流水
2014-12-29 18:33 19很受伤,我不是一个特别能处理好自己情绪的人,导致可能某些事情影 ... -
生活纪实
2014-12-17 11:40 24别人来伤害我们,我们再去伤害其他人! -
....,,
2014-10-28 14:05 18累啊,身心疲惫的感觉!!好想休息休息,停不下来! 无论做什 ... -
非常不甘心
2014-09-24 21:46 15很不甘心,合不合适谁也不知道。试过了只有自己才知道 -
记录点滴!
2014-08-01 20:40 214生活不易,而立之年! -
邻居的耳朵有声电台
2014-05-15 15:16 777http://music.weibo.com/lin21 ht ... -
一点感想
2014-04-25 12:27 49就是想找个人赶快结婚,差不多就行了,没有别的想法了,不想再谈了 ...
相关推荐
### 时间管理之道:《把时间当作朋友——运用心智获得解放》关键知识点解析 #### 一、所有人的困境 - **时间的稀缺性**:每个人都面临着时间不够用的问题,尤其是在现代社会,这种感觉尤为强烈。 - **时间管理的...
"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本非同寻常的书籍,它不同于一般的时间管理书籍、成功学书籍和心灵鸡汤式的书籍。这本书的作者认为,时间不可管理,一切都靠积累一个人必须在开启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
总之,《把时间当作朋友》不仅是关于时间管理的书,更是关于个人成长和心智发展的指南。它鼓励读者理解时间的本质,改变与时间的关系,通过自我提升和持续学习,实现生活的改善和目标的达成。这本书以其深入浅出的...
人生时间有限,管理时间,无憾此生!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标题与描述理解:**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一标题及描述暗示了一种全新的时间管理哲学,即通过改变个人与时间的关系,实现更高效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种方法超越了传统的时间管理技巧,着重于心态和心智模式的转变...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来先生的著作,其核心理念是引导读者理解时间的价值,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态度,实现个人成长和自我提升。这份读书笔记PPT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并应用书中的思想。 首先,"困境与...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来所著,它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自我管理和学习成长,将时间转化为我们生活中的朋友,而非敌人。在这个压缩包文件中,我们可以找到一个与该书相关的读书笔记PPT模板,名为"《把时间当作...
总之,《把时间当作朋友》是一部探讨时间观念和自我管理的著作,强调了运用心智的力量来应对时间流逝的问题,倡导通过改变自己而不是试图控制时间来提高生活质量。书中所包含的深度思考和实用建议,旨在启发读者理解...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来对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深度剖析,它强调了时间管理对于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者以平实的语言和亲身经历,揭示了如何通过心智的力量来与时间建立友好的关系,进而实现自我提升和目标...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深度探讨了时间管理和个人心智成长之间的紧密关系,强调了通过有效的时间管理实现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作者通过自身职业经历的事例,揭示了如何利用心智力量来改变我们对时间的态度,从而更好...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来对时间管理的深度思考和实践总结,它带给读者的不仅是关于时间管理的技巧,更是关于个人成长和心智成熟的深刻启示。书中的核心观点是,时间是我们生命中最宝贵的资源,善用时间就是...
《把时间当做朋友》这本书是李笑来先生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如何通过正确的时间管理策略,让时间成为我们进步的助力而非阻碍。...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真正地把时间当作朋友,让时间成为我们实现目标的强大盟友。
这是一套《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读书笔记PPT,共57页; PPT内容简介: 一、困境 你能想象一张只有一个面的纸吗?——亚瑟 克拉克 二、醒悟 真理往往是简洁的。——爱莎克 牛顿 三、现实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
前言以前看过《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里面有个管理时间的观点个人觉得很有用,就是养成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消耗的一个习惯,这样有助于更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时间。但是个人觉得每天在笔记本上记录时间有点麻烦,就写...
ET的灵感来自李笑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作朋友》 在此,特别感谢李老师! TODO UI Design 希望有photoshop技能的人加入进来,改进ET的UI Other 一款好的软件,能改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有趣...
《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通过一系列读书笔记展示了关于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重要观点。作者强调了时间管理的本质并非在于管理时间本身,而是管理我们自身。书中的核心思想是,时间是不可控的,我们能控制的只有自己...
这份模板以《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三版)为主要内容,强调了时间管理和个人心智成长的重要性。 1. **困境与时间管理** - 提出的困境是很多人常感叹“没时间了”,而解决方法通常被认为是按时开始、准确估计时间...
1. 生命价值观:文章强调的是珍惜时间,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过,这种观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审视生活,提高时间管理效率,重视每一个瞬间,从而提升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2. 感恩心态:在面对生活时,我们...
这篇读书笔记围绕李笑来老师的著作《把时间当作朋友》展开,主要讨论了五个核心观点:速成绝无可能、付出才有回报、完美永不存在、未知永远存在以及现状无法马上摆脱。这些观念揭示了时间管理和个人成长的真谛。 ...
接着,文章提到了电视剧《欢乐颂》的讨论,作者的朋友从时间管理的角度批评看剧的行为,而其他人的反驳则强调了娱乐的价值和个人选择的权利。这个例子进一步强调了尊重他人观点的重要性,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