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自己大量编码以后.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大的方法让别人看起来头疼,维护相当困难.,所以我们都把大的方法体细化成小的逻辑单元(小的方法),这样别人看起来简单易懂,基本不需要注释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重构代码,可以让代码重用.如果别的类需要该类对象的一个方法,但是你如果写的该类是只用一个大方法.,里面包含了使用类需要的方法逻辑...那么我们就不可能直接使用类的对象.然后调用方法..而是自己又重新写一篇代码.如果你把大方法写成很多小方法...那么可以重用的机会就很多了...尤其是在公用类的设计上...更要细分方法...
文介绍了从另外一种不同的途径使重用成为可能的三个步骤。
第一步:将功能实现从类实例的方法中移出<o:p></o:p>
由于缺乏精确性,类继承不是非常理想的代码重用机制。换句话说,如果不继承一个类的数据成员和其他的方法,那么你就无法重用这个类的某个单独的方法。这些额外的不必要的负担使方法重用的代码变得复杂。派生类对其父类的依赖性也以入了额外的复杂性:对父类的改动会对子类造成影响;当修改任意一个类的时候,我们很难记得清哪个方法被覆盖,哪个没有;而且被覆盖的方法是否会调用父类中相应的方法并不非常清晰地显现。
任何执行单一概念任务的方法应该能够成为代码用的首选而独立存在。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会到过程化的编程模式,将代码从类实例的方法中移出,形成具有全局可见性的过程。为了提高这种过程的可重用性,过程代码应该象静态的通用方法一样编写:每个过程只能使用自己的输入参数,只能调用其他全局性的过程完成其工作,不能使用任何非本地的变量。这种对外部依赖的简化降低了过程使用的复杂性,也增加了在其他地方使用此过程的可能性。当然,由于其结构通常会变得更为清晰,即使抛开重用的目的不谈我们也可以从这种代码的组织方式中受益。
在Java中,方法不能脱离类而单独存在。因此,你可以对相关的过程进行组织并使它们成为一个独立的类中的公共静态方法。例如,对于如下所示的一个类:
class Polygon{<o:p></o:p>
…<o:p></o:p>
public int getPerimeter(){…}<o:p></o:p>
public boolean isConvex(){…}<o:p></o:p>
public Boolean containsPoint(Point p){…}<o:p></o:p>
…<o:p></o:p>
}<o:p></o:p>
可以将它改写成下面的形式:
class Polygon { <o:p></o:p>
…<o:p></o:p>
public int getPerimeter() { return pPolygon.computePerimeter(this);} <o:p></o:p>
public boolean isConvex() {
return pPolygon.isConvex(this);} <o:p></o:p>
public boolean containsPoint() { return pPolygon.containsPoint(this, p);} <o:p></o:p>
…<o:p></o:p>
} <o:p></o:p>
在此处,nPolygon应该是这个样子:
class pPolygon { <o:p></o:p>
static public int computePerimeter(Polygon polygon) {...} <o:p></o:p>
static public boolean isConvex(Polygon polygon) {...} <o:p></o:p>
static public boolean containsPoint(Polygon polygon, Point p) {...} <o:p></o:p>
}<o:p></o:p>
从类的名字pPolygon可以看出,该类所封装的过程主要与Polygon类型的对象有关。名字前面的p表示该类的唯一目的是组织公共静态过程。在Java中,类的名字以小写字母开头不是一种标准的做法,但象pPloygon这样的类事实上并不执行普通类的功能。也就是说,它并不代表着一类对象,它只是语言本身所需要的用于代码组织的实体。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改动代码的总体影响是使得客户代码不必为了重用其功能而从Polygon继承。Polygon类的功能现在已经由pPolygon类以过程为单位提供。客户代码只使用自己需要的代码,无需关心自身并不需要的功能。
这并不意味着在这种新型的过程化编程模式中,类不服务于更有用的目的。恰恰相反,类执行组织和封装对象数据成员的必要工作。而且它们通过多重接口实现多态性的能力也为代码重用提供了显著的支持,这将在下一个步骤中讨论。然而,由于将功能实现包含在实例方法中无法实现理想的代码重用,所以通过类继承实现代码重用和多态性支持也不应成为最佳的技术选择。
在一本被广为阅读的书《Design Patterns》中曾简要地提及一种略有不同的技术。策略模式(Strategy Pattern)提倡将相关算法的每个成员封装在一个通用的接口下,以便于客户端代码可交换地使用其算法。由于一个算法通常被作为一个或几个独立的过程进行编码,这种封装更注重执行单独任务的过程的重用,而不是执行多种任务的、包含代码和数据的对象的重用。这一步骤体现了相同的基本思想。
然而,将一个算法封装在一个接口下意味着将算法作为实现接口的对象进行编码。这意味着我们仍然依赖于一个与所包装的对象的数据和其他方法相耦合的过程,这样便会使其复用变得复杂。此外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每次需要使用这个算法的时候都必须实例化这些对象,这便会降低程序的性能。值得庆幸的是,设计模式提供了针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以在对策略对象进行编码时应用享元模式(Flyweight Pattern,译者注:还存在一种译法为轻量模式),这样每个对象只会存在一个被共知共享的实例(这针对程序性能的问题),而且每个共享对象在访问间隔中并不维持状态(于是对象将没有数据成员,这针对大多数的耦合问题)。由此产生的享元--策略模式非常类似于在这一步骤中所提到的将功能实现封装在全局可见的、无状态的过程中的技术。(译者注:以上这两段文字读起来可能有些晦涩难解,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参阅文中所提到《设计模式》一书,Erich Gamma等著、李英军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第二步:将非原始的输入参数类型改为接口类型<o:p></o:p>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代码重用的真正基础在于通过接口参数类型利用多态性,而不是通过类继承,正如Allen Holub在 “Build User Interfaces for Object-Oriented System, Part 2”中所述:
“……你应该通过对接口而不是类编程实现重用。如果一个方法的所有参数都是某个已知接口的引用,这个接口由一些你所不知道的类实现,那么这个方法就能够操作这样一些对象:当编写方法的代码时,这些对象的类甚至还不存在。从技术上讲,可重用的是方法,而不是传递给方法的对象。”
将Holub所讲的方法应用于第一步所得到的结果,只要某块功能代码能够作为一个全局可见的过程而独立存在,你就可以将其每个类类型(class-type)的输入参数改为一个接口类型,这样便能进一步提高其重用的潜力。那么,实现此接口类型的任何类的对象都可以作为参数使用,而不仅仅局限于原始类。由此,这个过程对可能存在的大量的对象类型都成为可用的。
例如,有这样一个全局可见的静态过程
static public boolean contains(Rectangle rect, int x, int y) {…}<o:p></o:p>
这个方法用于检查给定的矩形是否包含某个给定的点。在这个例子中,rect参数的类型可以从Rectangle类改变为接口类型,如下所示:
static public boolean contains(Rectangular rect, int x, int y){…}<o:p></o:p>
Rectangular可以是下面形式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Rectangular{<o:p></o:p>
Rectangle getBounds();<o:p></o:p>
}<o:p></o:p>
现在,所有可以被描述为矩形的类(也就意味着实现了Rectangular接口)的对象都可以作为传递给pRectangular.contains()的rect参数。通过放宽所传递的参数类型的限制,我们使方法具有更好的可重用性。
不过,在上面这个例子中,Rectangular接口的getBounds方法返回一个Rectangle类型,你可能会怀疑使用这个接口是否具有真正的价值;换句话说,如果我们知道传入过程的对象会在被调用时返回一个Rectangle,为什么不直接传入Rectangle取代接口类型呢?不这样做的最重要原因与集合有关,假设有这样一个方法:
static public boolean areAnyOverlapping(Collection rects) {…}<o:p></o:p>
这个方法的目的在于检查给定集合中的任意矩形对象是否存在重叠。那么,在方法内部遍历集合中的每个对象时,如果无法将对象造型(cast)成如Rectangular这样的接口类型,那么将如何能够访问对象的矩形区域呢?唯一的选择是将对象造型成为其特定的类型(我们直到它有一个能够返回rectangle的方法),这意味着方法必须事先知道其所要操作的是什么类型。这恰恰是这一步骤力图首先要避免的问题!
第三步:选择低耦合的输入参数接口类型<o:p></o:p>
完成第二步之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接口类型来取代给定的类型呢?答案是能够通过参数完全描述过程的需求,同时又具有最少的额外负担的接口类型。参数对象所要实现的接口越简单,其他特定类实现此接口的机会就越大——由此,其对象可以作为参数使用的类也就越多。通过下面的例子可以很容易地看到这点:
static public boolean areOverlapping(Window window1, Window window2) {...}<o:p></o:p>
这个方法用于检查两个窗口(假定是矩形窗口)是否重叠,如果这个方法只要求从参数获得两个窗口的矩形坐标,那么简化参数的类型使其能反映这个事实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static public boolean areOverlapping(Rectangular rect1, Rectangular rect2) {...}<o:p></o:p>
以上的代码假设先前的Window类型的对象同样可以实现Rectangular接口。现在对于所有的矩形对象,都可以重用第一个方法所包含的功能了。
你可能多次体验到当一个接口能够完全确定需要通过参数获哪那些内容时,会存在太多不必要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应该在全局命名空间中定义一个新的公共接口以供其他可能面临同一困境的方法重用。
你可能还会不止一次地发现,在确定需要通过单一过程的一个参数获取哪些内容时,最好创建一个单独的接口。你应该只为这个参数使用此接口。这通常会在你希望如同C语言中的函数指针一样使用参数的情况下出现。例如下面的过程:
static public void sort(List list, SortComparison comp) {...}<o:p></o:p>
此过程使用参数所提供的比较对象comp,通过比较给定列表中的所有对象而对其进行排序,sort对comp的全部要求是调用一个单独的方法进行比较。因此,SortComparison应该是只带有一个方法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SortComparison { <o:p></o:p>
boolean comesBefore(Object a, Object b); <o:p></o:p>
} <o:p></o:p>
这个接口的唯一目的是为sort提供一个与其完成任务所需功能相联系的钩子(hook),因此SortComparison无法在其他地方重用。
结束语<o:p></o:p>
以上所述的三个步骤用于现有的、按照相对传统的面向对象方法所编写的代码。这些步骤与面向对象编程技术结合就形成了一种可以运用于今后代码编写中的新方法,它可以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内聚性,同时降低了耦合度及复杂性。
很显然,这些步骤无法运用于那些在本质上就不适合于重用的代码。这类代码通常出现在应用程序的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例如程序中用于创建用户界面的代码,以及将输入事件与完成实际工作的过程相联系的控制代码,都是属于那种其功能在不同的程序中差别很大的代码,这种代码的重用几乎是不可能的。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架构与代码质量重构实践"的主题旨在探讨如何通过有效的重构技术来提升系统架构的稳定性和代码的可维护性,从而实现软件项目的长期健康发展。 架构重构是针对现有系统的整体结构进行改进的过程,目的是提高系统的...
《代码重构》一书由Martin Fowler编写,是软件开发领域中关于代码质量提升的经典之作。书中详细阐述了重构代码的必要性、重构的时机以及如何安全地重构代码。重构指的是在不改变软件外部行为的前提下,改进其内部...
改善既有的代码重构(ppt),改善既有的代码重构,改善既有的代码重构PPT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质量》一书是Martin Fowler的经典之作,它深入探讨了如何通过重构技术来提升软件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整体质量。重构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旨在改进代码结构,而不改变其外在行为。在这个过程中,...
在进行代码重构时,可能会遇到各种挑战,例如如何在不影响现有功能的情况下进行重构、如何确保重构后的代码质量等。面对这些挑战,开发人员可以通过编写详尽的测试用例、采用增量式的重构策略等方式来应对。 #### ...
代码重构是提升Python代码质量的关键活动。通过遵循重构的原则和策略,使用合适的工具,并结合性能优化,我们可以编写出更加健壮、高效和易于维护的代码。重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团队的协作和不断的实践。 通过...
《Piranha过时代码自动重构工具:提升代码质量与维护性的关键》 Piranha是一款专注于过时代码自动重构的工具,版本号为v0.3.24。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代码可能会变得过时,不适应新的需求或技术发展...
**代码重构** ...总之,代码重构和设计模式是提高软件质量的两个重要手段。重构保证了代码的整洁和可维护性,而设计模式则提供了解决常见问题的标准方案。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软件的可持续发展。
- 提高代码质量:通过消除冗余代码,简化复杂的逻辑,使得代码更加清晰易懂。 - 增强可读性:良好的命名规范、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使其他人更容易理解代码的功能。 - 提升性能:通过优化数据结构和算法,可以减少...
**代码重构:提升软件设计与代码质量的关键技术**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代码重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关乎到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整体性能。代码重构并不意味着添加新功能或修复错误,而是对现有代码结构进行...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设计》是一本由Martin Fowler所著的经典IT著作,它详细阐述了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如何通过重构来提升代码质量、可读性和维护性。重构是一种系统性的方法,旨在不改变软件外在行为的前提下,改进其...
《重构:改善既有代码的设计》是一本由Martin Fowler所著的经典书籍,专注于讲解如何通过重构技术来提升代码质量,使其更具可读性、可维护性和扩展性。在Java编程领域,重构是提升软件开发效率和降低维护成本的重要...
5. **Black** 和 **isort**:这两款工具虽不直接进行重构,但它们可以自动格式化代码并整理导入语句,有助于提高代码的整体质量和一致性。 #### 四、具体工具的使用案例 1. **Rope**:假设我们需要对某个Python...
最终,通过学习和运用本书的理论与实践,开发者可以加深对代码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掌握重构的有效方法,并在软件开发的各个方面中实践这些技巧。这样,软件项目不仅可以在初期快速进展,而且可以在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
例如,使用JUnit、pytest等测试框架进行单元测试,使用Mockito等库模拟依赖关系,以及使用SonarQube进行代码质量检查。 在“源码”和“工具”这两个标签中,我们可以看到TDD与源代码管理和版本控制工具(如Git)...
通过学习《代码重构 (C# & ASP.NET)》,开发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重构这一关键技能,从而提高代码质量和项目成功率。书中的源代码示例,如压缩包中的 "[Wrox] Professional Refactoring in C# & ASP.NET" 文件,...
此外,重构应该与添加新功能或修复bug同步进行,以确保代码质量的持续提升。 3. **模式与重构**:书中介绍了多种重构模式,如提取方法、移动函数、替换条件为函数等,这些模式提供了一套标准的操作指南,帮助开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