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追随心的选择
他,曾经是微软全球副总裁。
2005年7月19日,Google任命他为中国区总裁,同时负责组建(中国)产品工程研究院。就在同一天,微软一纸诉状,把Google和他一起告上了法庭。与微软的这场官司,使他成为2005年的热点人物。他就是现任Google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势要“追随心的选择”在中国创一番事业的李开复。
我为什么“不务正业”
“浓郁的中国情结”,是人们谈论李开复时用得较多的一句话。一次,李开复在清华演讲,一名学生问他为什么回中国工作时,他回答说:“我从小就一直牢记父母的教诲:不要忘了自己是炎黄子孙。我希望,当我年老体弱时,回首往事,我会很自豪,因为我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我希望,当我离开这个世界之后,人们想起我时会说,李开复曾为中国人做了一点事。这样,我就会觉得没有虚度这一生。”
有位同事后来说:“开复终于把这句话说出来了。以前他从来没有这样说过,但我能够感觉到,他心里有这句话。”很多人不明白李开复为什么“不务正业”,对中国教育投入那么多的关注,其实答案就在这里。是对自己民族深深的关切和对自己民族身份的强烈自觉,让他不知疲倦地奔走呼吁,不厌其烦地演讲、写文章,为学生答疑解惑。
很多人说,李开复的“中国情结”来自于他的父亲,他是“背负父命前行的人”。的确,有一些影响是在你毫无知觉的时候就悄悄渗入了内心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影响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来。
父亲把一直悬挂在自己书房中的“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的条幅留给了李开复。这些年来,这幅字陪着他往返于中美之间,他一直在用心体会着这幅字的内涵。在待人接物上,李开复有着典型的中国表现:温和、含蓄、不卑不亢。但有一次,当一位作者在书中用“这个美国人”来描述他时,他在这几个字的下面重重地画了一道线,又在旁边画了一个问号。他的强烈的反应给该书作者留下极深印象,并让作者清晰地感受到其中心境:李开复显然不喜欢别人把他当作“美国人”。
听从内心的召唤
谈起在大家眼里这场火药味十足的官司,李开复却轻描淡写地调侃到:“我并没有闪电辞职,却被闪电起诉。而这一切让我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减肥办法。”
谈及微软,李开复表示,微软是家非常了不起的公司,他在微软学到了很多,终身受益。但他也表示,Google是一个让他震撼的公司。李开复曾说:“中国有许多很优秀的青年,如果我能把Google的文化带入中国,是不是可以创造一个‘Google中国的奇迹’?是不是可以帮助中国青年创造未来多个‘中国的Google’奇迹?”
当他在自己的论坛上看到有位学生提出,“最后无论微软、Google、开复的纠纷如何解决,最后的真正赢家是中国青年。”李开复发出由衷的感叹:“知我者,学生也。”
2005年7月5日,李开复走进了老板的办公室。他的第一句话就是:“I need to follow my heart(我必须听从内心的召唤)。”
“我之所以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是因为他们相当支持我继续帮助中国学生。我最喜欢回到中国的一点,就是可以面对面地帮助中国学生,不必只靠一个虚拟论坛。”开复学生网上的这封信做了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今,李开复重又回到中国,正式就任Google中国区总裁。他有一个打算就是,招收50名“关门弟子”,亲自对他们进行多方面的培养。
不是什么都可以放弃
由微软到Google,用李开复自己的话说,是“积极的选择”。正如他在访问时所说的,“我倒不是想离职。微软是一个很好的公司,我在微软工作挺快乐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总是满于现状,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他就不会得到更多。”
有选择,必定有放弃。但对李开复来讲,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放弃。“我觉得有些事情是不能放弃的,一个人的价值观,对诚信的执著,热爱自己,家庭、朋友,这些我认为是不可以放弃的,其它的我觉得都是可以去追求或改变的。”李开复说。
他也在用行动诠释着自己的“表白”,只要没有特别的事情,周末时间都是李开复的“家庭时光”。在家里陪家人时,为了“全心全意”的陪同同时不耽误一些事情,他便常常在她们还没起床,或者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韩剧时,悄悄地在电脑前处理一些工作,而当她们召唤他时,又总是在第一时间若无其事地走过去陪她们。“我们全家都很喜欢看影视剧,比如前段时间热播《Friends》,于是就买了DVD回来,家里唯一奢侈的,就是一套可以和电影院媲美的家庭影院。”李开复如是说。
李开复小传
李开复,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曾开发了世界上第一个“非特定人连续语音识别系统”。1961年生于台湾曾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是微软(中国)研究院的创始人。
来自:http://www.xici.net/#d75590232.htm
追随心的选择---你的现在未来都不是梦
有很多种人生,每一种都很精彩,只要是追随了心的选择。相信每一种人在选择他的人生时,都会有所考虑,有所惦记,有所茫然,以及有所期待,如果不唯唯诺诺的,胸怀胆荡荡的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一定会选择自己所爱。人可能有时候就是因为太现实的限制而失去了自我,那么失去了自我,活着也会挺好,但绝对不会很有意思。
今天在这所终岁尾的短短几分钟里,很巧的是让我连续有了几个感动,早起我从家出来,到要步行十多分钟能到达的网吧下点资料,路上是延着卫工渠走的,一条废水渠在两边无痕的白雪的衬托下是那么的自然宁静和美丽,由于上游是热电厂所以水上面冒出缭绕的热气,边上还有小树林,几处连接在一起仿如仙境一般,我边走边欣赏着,迎面一个穿着运动服的老人,矫健的漫跑着,我很好奇便问了,大爷今天可是大年二十九唉,还锻炼呢,他停下来笑着说,是啊,坚持早练已经60年了,今天跑完正好60年整一天不差,今天跑完一会儿回去陪孙子玩呵,我问您老高寿啊,他告诉我84岁了,突然间一阵说不出的感觉由然而生,我知道是温暖是敬佩更是羞愧,他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你得锻炼啊,我笑着答道知道了。他笑着又跑上了。我在转弯时,又看到了一对老人,老太太走路很吃力,走在似化非化的雪路上,东摇西摆的,老头上去扶她,她大声的呵斥别碰我,我还没老呢,我能行。老头温暖的叮嘱到,好好,那你小心点,慢点,我们不着急,我真想把这一瞬,拍下来,可是当我拿出手机时,又犹豫了,因为我不想打扰他们。
通过这两个瞬间,让我感动之余,有了新的认识,关于人生的,怎么都是活,何不活出自己的本色呢,象跑步坚持到84岁的老人,象靠自己走路的老太太,这就是平凡中的不平凡吧,这些平凡人很快乐很有意义,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内心真实选择。老人如此,我们当下的年轻人呢?
相信现在有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我,漫无目的的走着,在工作生活中游走,在感情世界瞎转,没有方向,因为根本找不到,或者找到了不敢去走,因为那方向或许是他想象的北极太冷了,或许是海市蜃楼虽美但永远达不到,所以就一个小镇上赶集,什么便宜买什么,但并不是他喜欢的,如果买不到就等下一个集如果还没有干脆就不要了,视野永远停留在这个集上,从南到北不过几百米,从东至西不过二三十米,终老一生。想想就可怕,如果老鼠打洞和飞蛾扑火之间选择,我宁愿选择后择,虽然短暂但精彩。
放下暂时拥有的才能去拥有更多,激流永退就是这个理吧。安逸未必不好,平淡也很真实,但这不是重点,重点的是你做为一个人,活着你要的是什么,你就去干什么,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那样的人,想很重要,但想多了就是空想了,必要的是行动,哥伦布在发现新大陆之前,一定不知道那一行就会发现新大陆,但他知道会有所收获,当然也可能一无所获,甚至挂掉了,但是他要尝试,所以他就走了,其实即使他没发现新大陆,他的人生也是很多姿多彩的,因为他欣赏了沿途风光。在拼小日本时,他一定是没把握赢的,除非他是神,但他热爱做领袖,热于领导人民,享受通过自己的才识去聚合人的力量然后去做事情,结果才有我们现在的中国。同志也不知道改革开放就会是好的中国未来道路,但他深信只有实践才是检查真理的唯一标准,当然他的调子对了,路也对了,为什么这样,因为他太想让中国人过上好日子了,这是他的心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都已成历史了,但中国人很有意思,学历史,却从来都不在历史中吸取教训,史可明鉴,可是没人去鉴,尤其是我们尚年轻的人,前人的经验摆在那却无力收获,为什么呢?因为飘飘然,因为想当然,因为每一个中国人都认为自己是无比强大的,可是永远是在想,在说,却不去做去证明是真正的够强够大。
估计有段时间没折腾了,过完年是不是开始新的活动啦,比如抵个日之类的,其实我们有时候有些事情做的是真TMD没意思,你要是真有功夫去抵人家,干脆做一个比人家牛逼的,就没必要抵了,怎么打击对手,唯一最有效最有力量的办法就是强大自己,如果国货牛逼了,还干嘛去买日买德买老美啊。
所以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每一个中国年轻人都去做自己最感兴趣的,最擅长的,别委屈求全,别为了暂时穿个李宁耐克阿迪,别为了时不是的歌舞生平,别为了能够跟情儿吃个差不多的饭,别为了房贷,供车,舍不得斩时的工作,不开心的生活工作,全部放下,去干自己真正想干的事吧,成不成都无所谓,主要是要享受这个过程,对比一下,即使你现在有了以上那些,你是真正的快乐吗?你的内心是真正的坦然吗?我不相信,因为我听到的是抱怨、仇富心理,有说的功夫,重新做一次人吧再,别再沉默了,鲁讯不是说过嘛,不在沉默中死去,就要再其中爆发,相信我们都有明辨能力,只是没有勇气,那就多听听梁静茹的勇气吧,开个玩笑逗乐。《中国企业家》原主编牛文文,从老东家出来,自己创业,办了一个《创业家》杂志,他的心路历程很简单但很意思 ,他说,改革开放30年了,中国的企业家做的都不错,可是做为一个媒体人,看到的也只是他们这些人从1到1000万或者10亿100亿的过程,却看不到他们从0到1的过程,他想亲历并且享受一下这个过程,所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年,对未来30年奔进之际,他出来创业了,他要的就是这个过程,因为结果真的不重要了,因为他已经很成功了。我们能得到些许启示吗?除非你是个白痴,但我想说的是,牛社长,你真不知道吗?他们从0到1的过程是不便说的,我当然理解你,所以就很佩服你的精神了。
来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542c20100c13v.html
2011年1月1日有幸看到这两篇的文章,我感触很深。
第一篇李开复毅然辞去微软的全球副总裁,去了google当全球副总裁,我想常人是不会这么做的。从他的话里也会找到原因"一个人如果总是满于现状,不愿意放弃自己所拥有的,他就不会得到更多。"
第二篇文章告诉我不要满足现状,维持现状,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吧,不用担心他是否能成功。他的这个比喻也许更恰当"哥伦布即使他没发现新大陆,他的人生也是很多姿多彩的,因为他欣赏了沿途风光".
分享到:
相关推荐
7. 新大陆的确认:1506年,哥伦布去世后,意大利学者亚美利哥·韦斯普奇通过对新发现地区的进一步探索,证实了这是一片未知的新大陆,而非印度。因此,这片大陆被命名为“亚美利加洲”,以纪念他的贡献。 8. 哥伦布...
他反驳了那些认为发现新大陆是普通行为的观点,指出即使是简单的事情也需要有人率先去做,去证实。这体现了先驱者的精神,即勇于探索未知,不畏艰难,敢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4. **批判性思考**:嫉妒者对...
虽然哥伦布是最著名的“发现者”,但他的航行并不是第一次接触新大陆。实际上,北美洲的最早居民可能是约1.2万年前通过白令陆桥迁徙过来的亚洲人。 四、新大陆的影响 新大陆的发现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包括人口迁移...
6. 地理误解: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发现的是印度的一部分,而非新大陆。因此,他所到之处的居民被称为“印第安人”,而这片新土地被称为“西印度”。 7. 地理发现的范围: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不仅局限于最初的几个岛屿,...
1. 故事背景:《哥伦布竖立鸡蛋》是一篇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材料,讲述了16世纪意大利探险家和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故事,他在发现新大陆后,面对达官贵人的嫉妒与攻击,通过竖立鸡蛋的简单行动,揭示了...
9. 最终发现:10月12日,船队发现了瓜那哈尼岛(圣萨尔瓦多岛),标志着新大陆的发现。哥伦布误以为抵达了亚洲,但实际上他们来到了美洲。 10. 地理意义:哥伦布的航行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开启了新大陆的探索...
6. 发现新大陆:10月7日,哥伦布改变航向至西南,随后发现漂浮物和微弱光线,最终于10月12日在巴哈马群岛的瓜那哈尼岛登陆,误以为抵达了亚洲,实际上这是美洲的一部分。 7. 登陆后的行动:哥伦布举行了占有仪式,...
详细的解释了,哥伦布编码的具体算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新航路的开辟,以哥伦布的航海活动为代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事件不仅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也标志着全球化的开端。 首先,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所谓的“商业革命”。随着新航线的开通,欧洲的贸易范围...
在本节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一个名为“哥伦布阻尼”的特定实例,它与有限元分析(Finite Element Analysis,简称FEA)中的自由振动分析密切相关。这个实例是为那些正在学习或希望深化对有限元方法理解和应用的人设计的...
哥伦布被视为新大陆的发现者,是西方殖民扩张的象征。马尔克斯的这种态度,从某种程度上,预示了他对拉丁美洲历史的批判视角,这在后来他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体现。 最后,文件揭示了马尔克斯与社会底层人物的亲密...
哥伦布的航海冒险,原计划是寻找通往印度和中国的贸易路线,却意外发现了新世界。这个被描述为“以太之海”的新世界,给了当时的人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哥伦布带回的“以太海水”引起了炼金术士们的关注,他们用“以太...
首先,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492年)是地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航行不仅证明了大西洋是可以横渡的,而且开辟了新大陆与旧大陆间的海上通道,加速了欧洲工业化进程和地域生产分工,促使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
1.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是15世纪末的大航海时代,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航行开启了新大陆的发现,对全球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引发了殖民地的形成和奴隶贸易。 2. 远航探险的影响:指的...
哥伦布等开辟新航路的史实PPT课件.pptx
在这个压缩包文件中,重点是指数哥伦布熵编码,它是H.264熵编码的一部分,用于编码熵编码单元(Entropy Coding Units, ECUs)。熵编码的主要目标是将原始的熵编码数据转换成更紧凑的二进制流,以提高编码效率。 ...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一定知道哥伦布在西方发现了新的领土。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任何实质性证据可以证明这一假设。 在这里,我们显示莱昂纳多不仅阅读了Amerigo Vespucci的来信(源自彩绘的星座),而且...
- 案例分析:如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居里夫人发现镭和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这些案例展示积极行动的力量和价值,同时也提醒学生行动需要勇气、毅力和智慧。 5. **启发式思考** -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分析诸如...
5.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哥伦布虽遭遇挫折,甚至身陷囹圄,但他的发现让他名垂青史。他的故事强调了坚持信念的重要性,即使在困难中也要保持希望。 6. 伽利略:坚持科学真理。尽管遭受视力和听力的损失,伽利略仍然...
哥伦布的故事.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