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等收入群体疲于应付生活压力 透支半生财富

阅读更多

中等收入群体疲于应付生活压力 透支半生财富

 

2010年09月09日02:47人民网-人民日报杜海涛

 

http://news.qq.com/a/20100909/000136.htm?pgv_ref=aio

 

漫画:中产阶层。罗琪绘(人民图片)

漫画:中产阶层。罗琪绘(人民图片)

“房奴”、“车奴”、“卡奴”、“孩奴”……沉重的生活压力让中间阶层疲于应付,透支着他们半生财富

本报记者 杜海涛

保民生、促和谐,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型”分配格局。作为中间阶层,中等收入群体本应是社会的稳定器。然而,畸高的房价透支了很多人半生财富,再加上“短腿”的社保、高强度的工作、子女教育、户籍门槛……国内的所谓“中产”背负着种种生活压力。“房奴”、“车奴”、“卡奴”、“孩奴”……浸透着“中产”的苦恼与无奈,也使建立“橄榄型”社会显得长路漫漫。

近日,记者走进这一群体,触摸到部分“中产者”的真实生活状况。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编者

房子是一座山

买了房子,工资的一半交了房贷,新买的轿车也不能开了。原本还算轻松的生活,完全变了模样。

●北京某风投公司项目经理 周猛

4月,北京某风险投资公司项目经理周猛实在受不了高房价的刺激,狠下心,花150万元在双桥附近买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

房子是1997年建的,外墙灰暗,陈旧不堪;小区不大,在密集的楼群中很不显眼,甚至连像样的保安也没有。周猛顾不上这些,匆匆签下了合同。中介公司业务员在旁边提醒:现在房子一天一个价,现在不买,明天就涨!

为了这套房子,周猛不仅花光了自己和妻子的积蓄,还向亲朋好友借了20万元,从银行贷了100万元,“尽管每月有5000多元的贷款,但好歹算有个家了。”

33岁的周猛毕业于南方某财经大学经济系,1999年回老家山东,在一家老国企当会计。当时的工作安逸、清闲,还结识了同做会计的女友。

清闲之下,周猛却有着一颗“不平静”的心。面对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周猛感到莫名的恐慌:就这样“混”下去,实在有所不甘。2003年,他离开这家企业,考取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两年后进入北京某风险投资公司,开始了新生活。

谈判、评估、规划……凭自己在国企4年积累的经验和勤奋努力,他很快成为公司骨干,业绩不断提升,收入水平也上了新台阶。

然而,住在北京,房子是压在周猛肩头一座无法躲避的“大山”。

周猛说,刚到北京,对房子并不关心:女友还在山东,结婚未提上日程;公司楼上有公寓可住,每月只交少量房租,方便又省钱……他把全部心思扑在工作上,手里的余钱也大都投向了股市:“钱生钱总比买房子好吧!”

后来,北京房价开涨,周猛有些犹豫,开始在单位周边看房。一套套新房固然让人眼馋,可相比手里的积蓄,每平方米动辄过万元的房价还是吓人。他只得把买房的念头暂且搁置:“那时想,只要房价能稳住,用不了几年,就能攒足大半房款,房贷的压力会小得多。”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楼市受到冲击,公司也受到影响。周猛清闲了些,趁机结了婚,他将妻子接到北京,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做助理,新家就安置在公司的公寓。没想到2009年下半年以后,北京楼市突然逆转,房子一天一个价,到今年初,五环内房子的均价一举跃上了3万元/平方米!

周猛急了!

结婚后,双方父母急着抱孙子。没有自己的房子,根本不行!妻子刚到北京时,由于是外地户口,又没房子,一次出门竟被警察拦住,要看暂住证!周猛实在受不了这种“待见”。他横下一条心,坚决要买房!房价连涨,手里余钱不多,股市里的钱还未解套。新房子肯定买不起了,就买二手房;大户型买不起了,就买小户型!

买了房,布置新家,原本还算轻松的生活,完全变了模样:工资的一半交了房贷;由于离公司远、道路堵,一年前新买的“伊兰特”轿车不能开了,只能挤地铁——当然,这也能节省不少开销。

买了房,暂时解决了居住问题,可新问题接踵而至:房子太小,将来生了孩子,保姆住哪儿?妻子是外地户口,生了孩子怎么落户?到哪里上学?这些事总是困扰着他。周猛想不通:从1999年参加工作,10多年过去了,“工资是10年前的近10倍,可生活为啥总是很紧张?”

周猛说,刚买的房子肯定是过渡,将来还得换大房子。为了大房子,就得拼命攒钱!他对国家这一轮楼市调控期望很大:也许过两年,房价真能降下来,那时,把现在的房子卖掉,真正买一套心仪的大房子,再把父母接过来,共享天伦之乐,“这样的日子能盼来吗?”

“钟摆”式的日子

185公里的距离,把家庭分成了两半。坐地铁、乘高铁、换出租……回一次家,要折腾4个小时。

●上海某证券公司客户部主管 程跃强

每个周五,江苏常州火车站都是最拥挤的一天。

9月3日,又是周五。晚上19时20分,从上海开往常州的G7204次高铁准时进站,家住常州新区的上海某证券公司客户主管程跃强第一个走下火车:明天是女儿10岁生日,他迫不及待要回家了。

对38岁的跃强来说,虽然高铁拉近了上海和常州的距离,但从离开自己在浦东的办公室,到最终回到常州的家,需要坐地铁、乘高铁、换出租……这至少也得折腾4个小时,“回趟家,并不易。”

2002年,跃强离开常州的家,进入位于上海浦东的这家证券公司。8年来,上海—常州,185公里的距离,将他和家庭分成了两半。他就像一个钟摆,在两地之间来回摆动。

“到上海工作,当初只想换个环境。”跃强说,他原在常州某信托公司工作,正好上海这家证券公司到常州招人,他没多想就报了名,结果被顺利录用了。虽然常州离上海不远,但终归是两地分居。

到上海时,女儿刚两岁。转眼8年过去,却从未给女儿按时过一个生日、从未到学校参加一次家长会,跃强十分愧疚。

为了女儿,跃强也考虑把家搬到上海,“可这件事实在太复杂了!”

先看房子。到上海之初,跃强并没想过买房:由于上班较早,他和妻子在常州各有一套福利住房,上海房价也不高,买房子并不紧迫。可现在,想在上海买房,房价早就高得让人扛不住:内环以里的房子每平方米超过五六万元,郊环的房子也超过了2万元,“拿常州的两套房,也换不来上海的一套房。”

再看工作。妻子是常州新区公务员,单位的骨干,如果到上海不能调进相应的机关,以前的工作积累就没了用处,是不是有些不划算?

说到“中产”,跃强说,8年来,他从一名基层的客户经理晋升为客户部主管,年收入也从最初的四五万元上升到近30万元,再加上家里的两套房,单看收入,也许已经“中产”了。可这8年,除了周末回家,自己一直住在浦东一套出租房里,那只能算是一个“窝”。“如果一名‘中产’5/7时间是在‘窝’里度过,这样的‘中产’到底是成功还是失败,真不好说呢!”

跃强说:“我有许多上海朋友,可据我观察,在上海有房子的不多,特别是这两年才上班的年轻人,单靠自己的财富积累,根本无法应对这个房价高涨的世界!”

他介绍,如今家住常州、无锡等苏南城市而在上海上班的人很多。每到周末,上海火车站总是黑压压一片,都是急着回家的人。虽然“聚少离多的日子”很辛苦,可如果重新选择,大多数人还是愿意选择上海,因为“人往高处走”。常州等中小城市的生活很安逸,但一眼就能看透未来,没什么“奔头”;上海压力大,但机会也多。“生活就是这样,有得就有失”。

最让跃强放不下的,还是女儿。他告诉记者,已经下定决心,这两年一定要将全家搬到上海,尽快结束这种“钟摆”式的生活,因为“初中还算义务教育,像我这种没有上海户口的人,接孩子到上海念初中还行。而高中就不是义务教育了,到时再接女儿到上海上学,不容易了!”

 

 

----------------------------------------------第2页--------------------------------------------------------

 

被透支的青春

一年中“2个月住在飞机上,6个月住在宾馆里”。紧锣密鼓的“空中飞人”节奏,无休止的加班,让人疲惫不堪。

●律师 王艳

王艳又要出差了。周末答应女儿一起爬香山的计划又泡了汤。

作为北京某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王艳承担着跨境诉讼等涉外商业纠纷业务,她戏称:“一年中有2个月住在飞机上,6个月住在宾馆里,在家里的时间不超过4个月。”

王艳大学毕业后赴美国留学,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在华盛顿一家专门从事诉讼业务的事务所工作。2007年,同样留学美国的丈夫决定回国创业,于是举家返京。随后,王艳加盟这家律师事务所,从一名“美国律师”变为一名“中国律师”。

良好的教育背景、体面的工作、不菲的收入……王艳俨然是标准的“中产”。可是,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忍不住笑了:

“我是中产?中产至少应该有一定的资产吧,可我现在连房子都没有,谈什么中产?”

王艳全家住在中关村,是一套租来的公寓:“只能算个居所,不是个家。”

她承认收入不低,却也暂时无力买房:丈夫学生物学出身,想在国内建一家制药企业,每日奔波于政府部门、投资公司和关系单位之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两个孩子一个上小学、一个上幼儿园,由于生在美国,算是“外国人”,上学需要一笔巨大的赞助费;为照顾家庭,又把父母接来。靠自己一个人的收入负担这么一大家子,难啊!

王艳说:“家庭的压力还能扛,工作上的压力扛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

由于承担涉外诉讼,仅近几个月,她就连续去过纽约、悉尼、伦敦、法兰克福、迪拜等10多个国外城市,在不同国家的法庭上慷慨陈词,为客户争取权益。而在国内,早上飞上海,晚上回北京,更是家常便饭。

除了紧锣密鼓的“空中飞人”节奏,事务所内的人际关系、业绩、竞争……更成为无法释怀的“苦经”。

律师的工作相对独立,每个人都是独当一面,彼此之间没有太多交流。“每天傍晚,当我走出办公室,随着拥挤的人群穿过长安街、挤进国贸地铁站时,总是感到无比孤单。国贸周围灯红酒绿,可都与我无关。”

王艳在美国生活过10年,又频频在国内外大城市出差,每日都是埋头于枯燥的法律文案中,对于除此之外的世界,自认知之甚少。一次在北京聚会,同学好友议论着PRADA、GUCCI等顶级品牌。她疑惑地问:GUCCI是什么?是一个眼镜品牌吗?因为她只见过GUCCI的眼镜。好友大笑。王艳告诉记者,这是真事。

谈起国内和国外的生活区别,王艳认为,中国是人情社会,国外的制度观念更强。比如,国内普遍加班,而在美国通常到点就走;国内律师的应酬特别多,诉讼双方都愿意请你吃饭,有些诉讼明明和自己无关,客户也要跟你交朋友,“这耗费了我太多精力。”

王艳说:“在美国,人人都怕失业,因为只要有了工作,就会有牢靠的保障;而在中国,没工作肯定不行,有了工作,可又害怕工作。因为只要走进办公室,就意味着激烈的竞争、无休止的加班,一旦没了‘业绩’,就根本没有前途。”

连年的辛苦让王艳疲惫不堪。一次参加聚会,一位年长的大姐说自己的儿子即将出国留学,并突然反问:你孩子在哪里上大学?这让王艳哭笑不得,也让她体味到了什么是透支的青春。

王艳说,美国肯定不回了。现在最期望的是丈夫的项目能成功,早出效益。可她也知道,培育一家企业困难重重,即便真能成功,制药企业的盈利周期也很长。眼下的“苦日子”,还不知道要熬多久。

提前遭遇“中年危机”

自己创办的小企业还是“社会关怀”盲区,维持下去,已经不易;想上水平,谈何容易!一次投资不准,就赔上了几年的利润。

●私营业主 沈放

“这就是我奋斗7年的收获之一。”近日,在北京马驹桥附近一家仓库,某文化信息传播公司总经理沈放盯着一堆堆崭新的书籍,自嘲般地对记者说。

毕业于中文系的沈放有个梦想:自己办一家文化创意公司。7年前,他离开工作5年的政府公务员岗位,走上了艰苦的创业路。

7年来,沈放联络了一大批青年作家,策划文学选题,联系出版社……作为作者和出版社的中介,沈放挣的是辛苦钱,不少利润都以图书的形式兑付。他在马驹桥租了个仓库,把卖不出去的图书存在这里。几年下来,已经堆积如山。

沈放说,做企业,难!难在不确定因素太多。创业之初,他在亚运村附近买了套公寓,改造成办公场所。这两年,业务量增加,又在附近租了一间写字楼,今年起,原本16万元的年租金,猛涨到26万元。不仅如此,用工成本也大增,公司30多位员工,每月仅工资支出就有20多万元。

社会风险大,经营风险更大。2008年,沈放试图涉足动漫领域,实行多元化发展。他筹资上百万元引进美国某系列动漫片,准备推广到电视台。由于是陌生的产品,难以找到突破口,项目毫无进展,投资打了水漂儿,“几年的利润赔了大半”。

经过7年打拼,36岁的沈放自称提前遭遇“中年危机”:企业初具规模,维持下去,已经不易,想上水平、求突破,谈何容易!这些年,妻子和自己并肩奋斗。如今,妻子身怀六甲,身边没了帮手,沈放觉得担子更重。

文化创意公司的淘汰率很高。经营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努力,更要有把握复杂关系的能力。7年来,沈放眼看着多家和自己同时起步的公司关闭、转行,甚至一些规模很大的公司也常因投资失误陷入困境。“有2008年那次的教训,每做一个新项目,总是战战兢兢。”

如今,沈放住在京城北郊一套简单的两居室里,每天挤地铁到公司上班。他说,作为一家小企业的老板,每一分生活成本都要自己承担:动辄数百万元的房子,上万元的医疗费用,就连上幼儿园也要交上几万元……赚来的辛苦钱在这些巨额花费面前简直是不堪一击。

谈及未来,沈放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他觉得,像他这样“撑不死、饿不着”的小业主,还是“社会关怀”的盲区。希望国家能对小企业投入更多关注,比如,在资金上扶一把,在税收政策上优惠一些,因为这类企业也担负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单我就招聘了30多名员工,这也算对就业有所贡献吧?”

沈放告诉记者,七八年下来,原先政府机关的同事多已晋升为副处级以上,房子也调了几次,“他们有着牢靠的福利待遇,甚至单位还给职工的孩子开办了幼儿园。对生活的担心,他们肯定比我少。”(本文中的采访对象均用化名)

市场漫步

不该褪色的光环

看起来很光鲜的“中产”,表面的高薪与实际生活负担并不成比例,现实的高额支出以及对未来预期的种种不确定性,让他们的幸福指数打了折扣

近来,“中产”成为描述中国经济生活的热词。亚洲银行近日发布报告称,就绝对数量而言,中国的中产阶层为8.17亿人,超过人口总数的60%。这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

根据亚行报告,中产阶层是指日均消费2美元—20美元的人群。然而,且不说日均消费2美元的标准太低;就是日均消费20美元,这样的“中产”,也未必有足够底气。

按一般共识,“中产”应该有车有房。由于高房价面前贷款难以避免,一旦买房,多数“中产”都变得很脆弱。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7月联合发布的报告抬高了“中产”门槛,将北京中产家庭平均月收入定为10007.96元。即便如此,“中产”生活也不轻松。假设一户“中产”家庭买房后每年还房贷5万元,汽车消费支出2万元,水电、通讯等消费1万元,其他生活费2万元,如此下来,手里的闲钱也不过两三万元。一旦子女教育、医疗、就业、失业保障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中产”生活都会瞬间破灭。

实际上,外表光鲜的“中产”,表面的高薪与实际的生活负担并不成比例,不断上涨的房价及各种生活费用、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以及对现实和未来预期的不确定性,让他们的幸福快乐打了折扣。

作为中产阶层的主要来源,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白领还是一个令年轻人向往的职业,意味着出入于都市的高档写字楼、格子工作间,是份体面、众人称羡的工作。而现在,白领的自豪感已经消失,曾经的光环悄然褪色,中青年白领普遍背上沉重的包袱,身心疲累。

从发达国家看,“中产”是社会稳定的中坚。中间阶层的壮大,也是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然而,过重负担之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中产”非但没有成为社会的中坚层,反而成为社会的夹心层。有研究发现,由于遭遇很大压力,这些年,已有大约5%的“中产”掉进了社会收入的“底层”,建设“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社会,任务更加艰巨。这种“反向流动”值得高度关注。

尴尬的社会现实,折射出目前收入分配结构的不合理和社会保护网的缺陷。中低收入人群主要靠劳动获得财富,而现实中,由于资本所得挤占了劳动所得,不仅意味着低收入人群难以向“中产”流动,“中产”人群要维护其生活水准也很难。一套住房消灭一个“中产”,就是这种困境的典型体现。

培育壮大中产阶层是向“橄榄型”社会转型的关键。这需要我们在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和工资稳定增长机制的同时,加大住房、教育、就业、户籍和养老保险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搭建牢靠的社保网,减轻“中产”压力,增强生活底气。同时,创造更多条件,扫清制度障碍,为低收入人群搭建向上流动的“梯子”,让中间阶层的发育、壮大有稳固的来源和保障。北岸

延伸阅读

什么是中产

所谓中产,通常是指中间阶层,英文为middle class。这个群体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

中产并不单纯是财富概念,还包括心态、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内容。当今世界,对中产划分并无统一标准。韩国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美元的都可算是中产。美国将年收入3万到20万美元的人群定义为中产,这一阶层占美国人口总数的80%左右,其中包括不少“蓝领”。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和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北京社会建设分析报告》认为,我国中产主要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的中层领导干部,中小私营企业主,企业部门经理人员,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以及部分个体工商户。

根据这份报告,目前北京中产家庭平均月收入为10007.96元,所占比例已超过40%,约540万人,高于23%左右的全国平均水平。在这其中,约有30%处于中上层,有70%处于中下层,面临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茂文)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2018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三课多彩的消费课时作业无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3. 影响消费的因素:缩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能促进消费,因为这有助于提高大多数人的消费能力;加强就业培训和促进就业能增加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居民收入,进一步刺激消费。相反,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可能...

    顶级投行、金融估值建模培训资料-【网易】2016中国渐富人群研究报告.pdf

    这一群体虽尚未达到财富自由的状态,但在逐步积累更多的可支配社会资源。 #### 二、渐富人群的消费行为与观念 - **消费行为特征**: - **基础生活花费占比高**:在实际生活中,渐富人群的主要支出集中在购物、...

    高中政治第1单元第3课多彩的消费同步测试1新人教版必修1.doc

    - 食品价格上涨对中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较大,揭示了消费水平受物价水平和收入水平双重影响,尤其是对基础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敏感度更高。 - 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基础性因素,不同收入阶层对价格变动的承受...

    支付宝透支怎么开通.docx

    - 蚂蚁花呗除了购物透支外,还支持部分公共服务、生活缴费等场景的支付。 - 用户还可以通过提升芝麻信用分来提高透支额度,享受更多信用服务。 总之,支付宝透支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临时的资金周转空间,但用户...

    20210520-中信证券-量化策略专题研究:寻找业绩预期未被透支的黑马股.pdf

    投资聚焦于关注业绩改善,精选黑马成长股。2021年,从关注业绩的确定性转变为关注业绩的边际改善,预计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经济逐步修复,业绩边际改善的个股将展现更高的配置价值。文章建议,精选黑马成长股将是...

    论恶意透支与信用卡诈骗.docx

    【信用卡诈骗罪与恶意透支】 信用卡诈骗罪是中国刑法中规定的金融犯罪类型之一,尤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信用卡的广泛使用,此类犯罪行为日益凸显。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196条明确将恶意透支作为信用卡诈骗罪的构成方式...

    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理财师专用).doc

    - 收入:收入主要由工资和薪金(税后净收入)、自顾支出(非工资收入)、奖金和佣金、利润分配、投资收益、租金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组成。这涵盖了各种形式的收入来源,全面反映了收入结构。 - 支出:支出分为固定...

    银行行业周报:上海银行2020全年利润增速“由负转正”,信用卡透支利率限制取消影响有限.pdf

    - 影响分析:预计这一改变对银行的整体影响有限,因为信用卡透支收入只占总收入的20%,主要收入来源于分期手续费。 - 竞争焦点:银行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客户体验和粘性上,而非价格。信用卡用户更关注便利性而非...

    论信用卡诈骗中恶意透支的认定及防范.doc

    此外,如果持卡人明知无法偿还但仍大量透支,或者透支后转移财产逃避还款,也可认定为恶意透支。值得注意的是,判断恶意透支还需要考虑持卡人的经济状况、透支历史和还款意愿等因素。 为了有效防范信用卡诈骗,金融...

    汽车:业绩情况环比改善,透支效应逐步消化.zip

    在汽车行业的语境下,这可能意味着汽车制造商的销售量、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关键业绩指标相较于上一报告期有所提升。这种改善可能源于市场需求回暖、新产品发布、政策刺激等多种因素。 其次,提到的“透支效应”是指...

    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3篇.docx

    在财务管理上,大部分大学生能保持收支平衡,但仍有15%的大学生出现生活费透支,这部分学生需要改进消费习惯,或者通过勤工俭学来改善财务状况。大学四年的消费呈现出年级差异,反映了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随时间和...

    2019大学生生活费调查报告.pdf

    大约53%的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有过兼职经历,这既有助于积累社会经验,也有助于增加个人收入。 【消费习惯与透支】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并非总是理性,有15%的学生会出现透支生活费的情况。然而,大部分大学生(33%)...

    初中语文文摘生活美国嬉皮士的潇洒生活

    9. 经济与生活方式的选择:Peter能够过上无拘无束的生活,部分得益于美国的富裕社会环境,这使得一部分人有能力选择非传统的生存方式,而不必过于担忧基本生活保障。 10.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平衡:Peter的生活...

    2018年中国8090后互联网理财白皮书1

    面对这种“夹心层”的生活压力,他们开始重视财富规划,以期通过精明的财务管理来平衡经济支出,追求财务自由和品质生活。 8090后的理财用户普遍表现出理性的消费观,他们善于控制支出,甚至利用消费杠杆,实现边...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信用卡透支影响因素研究.pdf

    本文探讨了数据挖掘技术在分析信用卡透支行为影响因素方面的应用。数据挖掘,也称为知识发现数据库(KDD),涉及从大量的、不完整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数据中提取有用、未知、潜在的知识以支持决策过程。...

    支付宝京东白条透支与信用卡透支哪个好?.docx

    ### 支付宝京东白条透支与信用卡透支对比分析 ####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各种“赊购”服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其中包括了阿里巴巴旗下的“花呗”、京东推出的“京东白条”等。这些服务与传统的信用...

    计算机研究 -聚类算法及其在信用卡恶意透支预测中的应用研究.pdf

    3. **聚类分析**:应用改进的K-means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找出可能存在恶意透支行为的客户群体。 4. **模型评估**:通过准确率、召回率等指标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5. **预警系统开发**:基于模型结果,开发一套预警...

    20210414-中信证券-量化策略专题研究:寻找业绩预期未被透支的黑马股.pdf

    而业绩预期未被透支的黑马股指的是那些市场尚未充分预期其业绩增长潜力,但实际业绩增长有望超出市场预期的股票。 报告中指出,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投资者对确定性较高的资产的追求导致了部分行业如电力设备、新...

    钢铁行业跟踪周报:需求透支叠加大量进口,旺季略低于预期.zip

    在本周的钢铁行业跟踪报告中,我们关注的主题是“需求透支叠加大量进口,旺季略低于预期”。这一现象对整个钢铁产业链以及相关市场都产生了显著影响。以下是对这个主题的详细解析。 首先,我们需要理解“需求透支”...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