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user and group managment
文章分类:操作系统
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才能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a.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b.用户口令的管理。
c.用户组的管理。
Linux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Shell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语法如下: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其中各选项含义如下: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p这个命令是要求提供md5码的加密口令,普通数字是不行的。
用户名 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ex:
例1:
# useradd -d /usr/sam -m sam
useradd -d /home/oracle -u 1 -g dba -m -s /bin/sh oracle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usr/sam(/usr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例2: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这里可能新建组:groupadd group 以及 groupadd adm
增加用户账号就是在/etc/passwd文件中为新用户增加一条记录,同时更新其他系统文件,如/etc/shadow,/etc/group等。
Linux提供了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userconf,它可以用来对用户账号进行统一管理。
注:
用户帐户本身在 /etc/passwd 中定义。Linux 系统包含一个 /etc/passwd 的同伴文件,叫做 /etc/shadow。该文件不像 /etc/passwd,只有对于 root 用户来说是可读的,并且包含加密的密码信息。我们来看一看 /etc/shadow 的一个样本行:
drobbins:$1$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11664:0:-1:-1:-1:-1:0
每一行给一个特殊帐户定义密码信息,同样的,每个字段用 : 隔开。第一个字段定义与这个shadow条目相关联的特殊用户帐户。第二个字段包含一个加密的密码。其余的字段在下表中描述:
字段 3 自 1/1/1970 起,密码被修改的天数
字段 4 密码将被允许修改之前的天数(0 表示“可在任何时间修改”)
字段 5 系统将强制用户修改为新密码之前的天数(1 表示“永远都不能修改”)
字段 6 密码过期之前,用户将被警告过期的天数(-1 表示“没有警告”)
字段 7 密码过期之后,系统自动禁用帐户的天数(-1 表示“永远不会禁用”)
字段 8 该帐户被禁用的天数(-1 表示“该帐户被启用”) 字段9保留供将来使用
2、删除帐号
如果一个用户账号不再使用,可以从系统中删除。删除用户账号就是要将/etc/passwd等系统文件中的该用户记录删除,必要时还要删除用户的主目录。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del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是-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例如:
# userdel -r sam
此命令删除用户sam在系统文件(主要是/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等)中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3、修改帐号
修改用户账号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用户(chgrp是针对文件而言)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号、主目录、用户组、登录Shell等。
修改已有用户的信息使用usermod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只有超级管理员才有权限修改帐号名,如果用sudo命令来对普通帐号授权也行]
常用的选项包括-c,-d,-m,-g,-G,-s,-u,-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另外,有些系统可以使用如下选项:
代码:
-l 新用户名
这个选项指定一个新的账号,即将原来的用户名改为新的用户名。
例如:
#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此命令将用户sam的登录Shell修改为ksh,主目录改为/home/z,用户组改为developer。
#usermod zte1 -g cheng
#此命令是改变用户zte1所属的组为cheng这个组
4、查看帐号属性
格式: id user1 显示user1的uid和gid ,缺省为当前用户的id信息
ex: zte@SMPS-WEB1:/home> id zte uid=1011(zte) gid=100(users) groups=100(users),14 (uucp),16(dialout),17(audio),33(video)
groups user1 显示用户user1所在的组,缺省为当前用户所在的组信息
ex: zte@SMPS-WEB1:/home> groups users uucp dialout audio video(缺省)
Linux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是被系统锁定的,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空口令。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的Shell命令是passwd。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口令。命令的格式为:
代码: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可使用的选项: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u 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如果默认用户名,则修改当前用户的口令。
例如:假设当前用户是sam,则下面的命令修改该用户自己的口令:
$ passwd
Old password:******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如果是超级用户,可以用下列形式指定任意用户的口令:
# passwd sam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口令时,passwd命令会先询问原口令,验证后再要求用户输入两遍新口令,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一致,则将这个口令指定给用户;而超级用户为用户指定口令时,就不需要知道原口令。为了安全起见,用户应该选择比较复杂的口令,最好使用不少于8位的口令,口令中包含有大写、小写字母和数字,并且应该与姓名、生日等不相同。
为用户指定空口令时,执行下列形式的命令:
代码:
# passwd -d sam
此命令将用户sam的口令删除,这样用户sam下一次登录时,系统就不再询问口令。
passwd命令还可以用-l(lock)选项锁定某一用户,使其不能登录,例如:
代码:
# passwd -l sam
Linux用户组的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用户组(group)就是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户(user)的集合体;比如有时我们要让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比如查看、修改某一文件或执行某个命令,这时我们需要用户组,我们把用户都定义到同一用户组,我们通过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让用户组具有一定的操作权限,这样用户组下的用户对该文件或目录都具有相同的权限,这是我们通过定义组和修改文件的权限来实现的;
举例:
我们为了让一些用户有权限查看某一文档,比如是一个时间表,而编写时间表的人要具有读写执行的权限,我们想让一些用户知道这个时间表的内容,而不让他们修改,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用户都划到一个组(用chgrp命令),然后来修改这个文件(用chmod命令)的权限,让用户组可读(用chgrp命令将此文件归属于这个组),这样用户组下面的每个用户都是可读的,其他用户是无法访问的。
1、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用户组添加后,将用户进行组赋予用chown和chgrp指令]
可以使用的选项有: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例1:
# groupadd group1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1,新组的组标识号是在当前已有的最大组标识号的基础上加1。
例2:
# groupadd -g 101 group2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2、如果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groupdel 用户组
例如:
# groupdel group1
此命令从系统中删除组group1。
3、修改用户组的属性使用groupmod命令。其语法如下:
代码: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 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例1:
# groupmod -g 102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例2:
#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4、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
例如:
$ newgrp root
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类似于用户账号的管理,用户组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来完成。
与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完成用户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文件的内容。
1、/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这个文件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读的。它的内容类似下面的例子: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sam:x:200:50:Sam san:/usr/sam:/bin/sh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etc/passwd中一行记录对应着一个用户,每行记录又被冒号分隔为7个字段,其格式和具体含义如下:
代码: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1)“用户名”是代表用户账号的字符串。通常长度不超过8个字符,并且由大小写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登录名中不能有冒号,因为冒号在这里是分隔符。为了兼容起见,登录名中最好不要包含点字符“.”,并且不使用连字符“-”和加号“+”打头。
(2) “口令”,一些系统中存放着加密后的用户口令,虽然这个字段存放的只是用户口令的加密串,不是明文,但是由于/etc/passwd文件对所有用户都可读,所以这仍是一个安全隐患。因此,现在许多Linux系统都使用了shadow技术,把真正的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文件中,而在/etc/passwd文件的口令字段中只存放一个特殊的字符,例如“x”或者“*”。
(3)“用户标识号”是一个整数,系统内部用它来标识用户。一般情况下它与用户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几个用户名对应的用户标识号是一样的,系统内部将把它们视为同一个用户,但是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口令、不同的主目录以及不同的登录Shell等。通常用户标识号的取值范围是0~65535。0是超级用户root的标识号,1~99由系统保留,作为管理账号,普通用户的标识号从100开始。在Linux系统中,这个界限是500。
(4)“组标识号”字段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用户组。它对应着/etc/group文件中的一条记录。
(5) “注释性描述”字段记录着用户的一些个人情况,例如用户的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等,这个字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在不同的Linux系统中,这个字段的格式并没有统一。在许多Linux系统中,这个字段存放的是一段任意的注释性描述文字,用做finger命令的输出。
(6)“主目录”,也就是用户的起始工作目录,它是用户在登录到系统之后所处的目录。在大多数系统中,各用户的主目录都被组织在同一个特定的目录下,而用户主目录的名称就是该用户的登录名。各用户对自己的主目录有读、写、执行(搜索)权限,其他用户对此目录的访问权限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7)用户登录后,要启动一个进程,负责将用户的操作传给内核,这个进程是用户登录到系统后运行的命令解释器或某个特定的程序,即Shell。Shell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接口。 Linux的Shell有许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特点。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csh(C Shell),ksh(Korn Shell),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和用户习惯为用户指定某个Shell。如果不指定Shell,那么系统使用sh为默认的登录Shell,即这个字段的值为/bin/sh。
用户的登录Shell也可以指定为某个特定的程序(此程序不是一个命令解释器)。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限制用户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运行结束后,用户就自动退出了系统。有些Linux系统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统中登记了的程序才能出现在这个字段中。系统中有一类用户称为伪用户(psuedo users),这些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也占有一条记录,但是不能登录,因为它们的登录Shell为空。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常见的伪用户如下所示。
伪 用 户 含 义
bin 拥有可执行的用户命令文件
sys 拥有系统文件
adm 拥有帐户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统使用
nobody NFS使用
除了上面列出的伪用户外,还有许多标准的伪用户,例如:audit,cron,mail,usenet等,它们也都各自为相关的进程和文件所需要。由于/etc/passwd文件是所有用户都可读的,如果用户的密码太简单或规律比较明显的话,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就能够很容易地将它破解,因此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Linux系统都把加密后的口令字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是/etc/shadow文件。只有超级用户才拥有该文件读权限,这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2、/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 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下面是/etc/shadow的一个例子:
# cat /etc/shadow
root:Dnakfw28zf38w:8764:0:168:7:::
daemon:*::0:0::::
bin:*::0:0::::
sys:*::0:0::::
adm:*::0:0::::
uucp:*::0:0::::
nuucp:*::0:0::::
auth:*::0:0::::
cron:*::0:0::::
listen:*::0:0::::
lp:*::0:0::::
sam:EkdiSECLWPdSa:9740:0:0::::
3、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
将用户分组是Linux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这些字段有: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1)“组名”是用户组的名称,由字母或数字构成。与/etc/passwd中的登录名一样,组名不应重复。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用户组加密后的口令字。一般Linux系统的用户组都没有口令,即这个字段一般为空,或者是*。
(3)“组标识号”与用户标识号类似,也是一个整数,被系统内部用来标识组。
(4)“组内用户列表”是属于这个组的所有用户的列表,不同用户之间用逗号“,”分隔。这个用户组可能是用户的主组,也可能是附加组。
/etc/group文件的一个例子如下:
# cat /etc/group
root::0:root
bin::2:root,bin
sys::3:root,uucp
adm::4:root,adm
daemon::5:root,daemon
lp::7:root,lp
users::20:root,sam
赋予普通用户特殊权限[sudo命令]
在Linux系统中,管理员往往不止一人,若每位管理员都用root身份进行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弄清楚谁该做什么。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管理员创建一些普通用户,分配一部分系统管理工作给他们。
由于su 对切换到超级权限用户root后,权限的无限制性,所以su并不能担任多个管理员所管理的系统。如果用su 来切换到超级用户来管理系统,也不能明确哪些工作是由哪个管理员进行的操作。特别是对于服务器的管理有多人参与管理时,最好是针对每个管理员的技术特长和管理范围,并且有针对性的下放给权限,并且约定其使用哪些工具来完成与其相关的工作,这时我们就有必要用到 sudo。通过sudo,我们能把某些超级权限有针对性的下放,并且不需要普通用户知道root密码,所以sudo 相对于权限无限制性的su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sudo 也能被称为受限制的su ;另外sudo 是需要授权许可的,所以也被称为授权许可的su;sudo 执行命令的流程是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或其它指定切换到的用户),然后以root(或其它指定的切换到的用户)身份执行命令,执行完成后,直接退回到当前用户;而这些的前提是要通过sudo的配置文件/etc/sudoers来进行授权;
我们不可以使用su让他们直接变成root,因为这些用户都必须知道root的密码,这种方法很不安全,而且也不符合我们的分工需求。一般的做法是利用权限的设置,依工作性质分类,让特殊身份的用户成为同一个工作组,并设置工作组权限。例如:要wwwadm这位用户负责管理网站数据,一般Apache Web Server的进程httpd的所有者是www,您可以设置用户wwwadm与www为同一工作组,并设置Apache默认存放网页录 /usr/local/httpd/htdocs的工作组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这样属于此工作组的每位用户就可以进行网页的管理了。
但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例如管理员想授予一个普通用户关机的权限,这时使用上述的办法就不是很理想。这时您也许会想,我只让这个用户可以以root身份执行 shutdown命令就行了。完全没错,可惜在通常的Linux系统中无法实现这一功能,不过已经有了工具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sudo。
sudo 通过维护一个特权到用户名映射的数据库将特权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这些特权可由数据库中所列的一些不同的命令来识别。为了获得某一特权项,有资格的用户只需简单地在命令行输入sudo与命令名之后,按照提示再次输入口令。例如,sudo允许普通用户格式化磁盘,但是却没有赋予其他的root用户特权。
注:sudo的初衷是:为了让一个普通用户执行root的命令。当第一次使用sudo的时候会提示输入密码。
这个密码是用户自己的密码。
不过在suse 9和10中,使用sudo发现输入密码的时候必须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
经过查实发现在sudo的配置文件中存在 Defaults targetpw 表示的是sudo将提示输入由sudo的-u选项指定的用户(默认为root)的口令而不是执行sudo 的用户的口令,如果将其注释掉,那么输入的密码是当前执行用户的。suse里默认要求输入的是root的密码。
可以这样去理解:你的服务器不允许使用root直接ssh到服务器或者不允许直接使用root在tty中登录。添加一个用户让他能够ssh但是不让他使用su命令。这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来让他从事root的其中一条命令。
sudo的公式;
授权用户 主机=[(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是否需要密码验证] 命令1,[(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是否需要密码验证] [命令2],[(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是否需要密码验证] [命令3]......
注:
凡是[ ]中的内容,是可以省略;命令与命令之间用,号分隔;通过本文的例子,可以对照着看哪些是省略了,哪些地方需要有空格;在[(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如果省略,则默认为root用户;如果是ALL ,则代表能切换到所有用户;注意要切换到的目的用户必须用()号括起来,比如(ALL)、(beinan)
1、sudo工具由文件/etc/sudoers进行配置,该文件包含所有可以访问sudo工具的用户列表并定义了他们的特权。一个典型的/etc/sudoers条目如下:
zte ALL=(ALL) ALL
这个条目使得用户zte作为超级用户访问所有应用程序,如用户zte需要作为超级用户运行命令,他只需简单地在命令前加上前缀sudo。因此,要以root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ifconfig,zte可以输入如下命令:
zte@SMPS-WEB1:/home># sudo /usr/sbin/ifconfig
注意: 执行的ifconfig命令要写绝对路径/usr/sbin/ifconfig,/usr/sbin默认不在普通用户的搜索路径中,或者加入此路径:PATH=$PATH:/usr/sbin;export PATH。另外,不同系统命令的路径不尽相同。可以使用命令“whereis 命令名”来查找其路径。ex : zte@SMPS-WEB1:/home> whereis usermod
usermod: /usr/sbin/usermod /usr/share/man/man8/usermod.8.gz ,这里搜索到2个路径,取第一个. 表示在zte用户登录下查看usermod命令的具体路径
这时会显示下面的输出结果:
We trust you have received the usual lecture from the local System
Administrator. It usually boils down to these two things:
#1) Respect the privacy of others.
#2) Think before you type.
Password:
如果zte正确地输入了它的口令,命令ifconfig将会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
注意:配置文件/etc/sudoers必须使用命令Visudo来编辑。
只要把相应的用户名、主机名和许可的命令列表以标准的格式加入到文件/etc/sudoers,并保存就可以生效,再看一个例子。
2、例子:
[1]管理员需要允许gem用户在主机sun上执行reboot和shutdown命令,在/etc/sudoers中加入:
gem sun=/usr/sbin/reboot,/usr/sbin/shutdown
注意:命令一定要使用绝对路径,以避免其他目录的同名命令被执行,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然后保存退出,gem用户想执行reboot命令时,只要在提示符下运行下列命令:
$ sudo /usr/sbin/reboot
输入正确的密码,就可以重启服务器了。
[2]beinan ALL=(root) /bin/chown, /bin/chmod
表示的是beinan 可以在任何可能出现的主机名的主机中,可以切换到root下执行 /bin/chown ,可以切换到任何用户招执行/bin/chmod 命令,通过sudo -l 来查看beinan 在这台主机上允许和禁止运行的命令;
[3]beinan ALL=(root) NOPASSWD: /bin/chown,/bin/chmod
表示的是beinan 可以在任何可能出现的主机名的主机中,可以切换到root下执行 /bin/chown ,不需要输入beinan用户的密码;并且可以切换到任何用户下执行/bin/chmod 命令,但执行chmod时需要beinan输入自己的密码;通过sudo -l 来查看beinan 在这台主机上允许和禁止运行的命令;
关于一个命令动作是不是需要密码,我们可以发现在系统在默认的情况下是需要用户密码的,除非特加指出不需要用户需要输入自己密码,所以要在执行动作之前加入NOPASSWD: 参数;
[4]取消程序某类程序的执行,要在命令动作前面加上!号; 在本例中也出现了通配符的*的用法;
beinan ALL=/usr/sbin/*,/sbin/*,!/usr/sbin/fdisk 注:把这行规则加入到/etc/sudoers中;但您得有beinan这个用户组,并且beinan也是这个组中的才行;本规则表示beinan用户在所有可能存在的主机名的主机上运行/usr/sbin和/sbin下所有的程序,但fdisk 程序除外;
[beinan@localhost ~]$ sudo -l
Password: 注:在这里输入beinan用户的密码;
User beinan may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s on this host:
(root) /usr/sbin/*
(root) /sbin/*
(root) !/sbin/fdisk
[beinan@localhost ~]$ sudo /sbin/fdisk -l
Sorry, user beinan is not allowed to execute '/sbin/fdisk -l' as root on localhost.
注:不能切换到root用户下运行fdisk 程序;
[5]如果您想对一组用户进行定义,可以在组名前加上%,对其进行设置,如:
%cuug ALL=(ALL) ALL
那么属于cuug这个组的所有成员都能sudo来执行特定的任务
3、另外,还可以利用别名来简化配置文件。别名类似组的概念,有用户别名、主机别名和命令别名。多个用户可以首先用一个别名来定义,然后在规定他们可以执行什么命令的时候使用别名就可以了,这个配置对所有用户都生效。主机别名和命令别名也是如此。注意使用前先要在/etc/sudoers中定义: User_Alias, Host_Alias, Cmnd_Alias项,在其后面加入相应的名称,也以逗号分隔开就可以了,举例如下:
Host_Alias SERVER=no1
User_Alias ADMINS=liming,gem
Cmnd_Alias
SHUTDOWN=/usr/sbin/halt,/usr/sbin/shutdown,/usr/sbin/reboot
ADMINS SERVER=SHUTDOWN
4、sudo命令还可以加上一些参数,完成一些辅助的功能,如:
$ sudo -l
会显示出类似这样的信息:
User liming may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s on this host:
(root) /usr/sbin/reboot
说明root允许用户liming执行/usr/sbin/reboot命令。这个参数可以使用户查看自己目前可以在sudo中执行哪些命令。
5、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sudo命令会列出所有参数,其他一些参数如下:
-V 显示版本编号。
-h 显示sudo命令的使用参数。
-v 因为sudo在第一次执行时或是在N分钟内没有执行(N预设为5)会询问密码。这个参数是重新做一次确认,如果超过N分钟,也会问密码。
-k 将会强迫使用者在下一次执行sudo时询问密码(不论有没有超过N分钟)。
-b 将要执行的命令放在背景执行。
-p prompt 可以更改问密码的提示语,其中%u会替换为使用者的账号名称,%h会显示主机名称。
-u username/#uid 不加此参数,代表要以root的身份执行命令,而加了此参数,可以以username的身份执行命令(#uid为该username的UID)。
-s 执行环境变量中的SHELL所指定的Shell,或是/etc/passwd里所指定的Shell。
-H 将环境变量中的HOME(宿主目录)指定为要变更身份的使用者的宿主目录。(如不加-u参数就是系统管理者root。)
要以系统管理者身份(或以-u更改为其他人)执行的命令。
转至:http://blog.csdn.net/jifeijixufly/
*****************************************************************************************************************************
用户和用户组应用实例
drwxr-xr-x 7 zte_a users 4096 2007-11-22 09:58 zte_a
drwxr-xr-x 7 zte_b users 4096 2007-11-22 09:14 zte_b
drwxr-xr-x 7 zte_c users 4096 2007-11-22 09:14 zte_c
建三个用户zte_a,zte_b,zte_c 都所属于users组
创建time目录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2007-11-22 09:26 time
创建time目录下的time文件
-rw-r--r-- 1 root root 27 2007-11-22 09:26 time.txt
需求:让root用户可以wrx目录time下的time.txt,同时,而只允许属于users用户组的用户读time.txt文件
步骤:
chmod o-r-x time 设置目录权限
drwxr-x--- 2 root root 4096 2007-11-22 09:26 time
chmod o-r time.txt设置文件权限
-rw-r----- 1 root root 27 2007-11-22 09:26 time.txt
chgrp user time 设置目录所属组
drwxr-x--- 2 root users 4096 2007-11-22 09:26 time
chgrp user time.txt设置文件所属组
-rw-r----- 1 root users 27 2007-11-22 09:26 time.txt
注: 以后要为user组新扩此类用户时,只需useradd -m new,再usermod -g user new 将new 用户归属于user组即可
文章分类:操作系统
Linux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分时操作系统,任何一个要使用系统资源的用户都必须先向系统管理员申请一个账号,然后以这个账号的身份进入系统。用户的账号一方面可以帮助系统管理员对使用系统的用户进行跟踪,并控制他们对系统资源的访问;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用户组织文件,并为用户提供安全性保护。每个用户账号都拥有一个惟一的用户名和用户口令。用户在登录时键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口令后,才能进入系统和自己的主目录。
实现用户账号的管理,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a.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b.用户口令的管理。
c.用户组的管理。
Linux用户账号的管理
用户账号的管理主要涉及到用户账号的添加、删除与修改。
添加用户账号就是在系统中创建一个新账号,然后为新账号分配用户号、用户组、主目录和登录Shell等资源。刚添加的账号是被锁定的,无法使用。
1、添加新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add命令,语法如下:
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其中各选项含义如下:
-c comment 指定一段注释性描述。
-d 目录 指定用户主目录,如果此目录不存在,则同时使用-m选项,可以创建主目录。
-g 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用户组。
-G 用户组,用户组 指定用户所属的附加组。
-s Shell文件 指定用户的登录Shell。
-u 用户号 指定用户的用户号,如果同时有-o选项,则可以重复使用其他用户的标识号。
-p这个命令是要求提供md5码的加密口令,普通数字是不行的。
用户名 指定新账号的登录名。
ex:
例1:
# useradd -d /usr/sam -m sam
useradd -d /home/oracle -u 1 -g dba -m -s /bin/sh oracle
此命令创建了一个用户sam,其中-d和-m选项用来为登录名sam产生一个主目录/usr/sam(/usr为默认的用户主目录所在的父目录)。
例2:
# useradd -s /bin/sh -g group -G adm,root gem
此命令新建了一个用户gem,该用户的登录Shell是/bin/sh,它属于group用户组,同时又属于adm和root用户组,其中group用户组是其主组。
这里可能新建组:groupadd group 以及 groupadd adm
增加用户账号就是在/etc/passwd文件中为新用户增加一条记录,同时更新其他系统文件,如/etc/shadow,/etc/group等。
Linux提供了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userconf,它可以用来对用户账号进行统一管理。
注:
用户帐户本身在 /etc/passwd 中定义。Linux 系统包含一个 /etc/passwd 的同伴文件,叫做 /etc/shadow。该文件不像 /etc/passwd,只有对于 root 用户来说是可读的,并且包含加密的密码信息。我们来看一看 /etc/shadow 的一个样本行:
drobbins:$1$1234567890123456789012345678901:11664:0:-1:-1:-1:-1:0
每一行给一个特殊帐户定义密码信息,同样的,每个字段用 : 隔开。第一个字段定义与这个shadow条目相关联的特殊用户帐户。第二个字段包含一个加密的密码。其余的字段在下表中描述:
字段 3 自 1/1/1970 起,密码被修改的天数
字段 4 密码将被允许修改之前的天数(0 表示“可在任何时间修改”)
字段 5 系统将强制用户修改为新密码之前的天数(1 表示“永远都不能修改”)
字段 6 密码过期之前,用户将被警告过期的天数(-1 表示“没有警告”)
字段 7 密码过期之后,系统自动禁用帐户的天数(-1 表示“永远不会禁用”)
字段 8 该帐户被禁用的天数(-1 表示“该帐户被启用”) 字段9保留供将来使用
2、删除帐号
如果一个用户账号不再使用,可以从系统中删除。删除用户账号就是要将/etc/passwd等系统文件中的该用户记录删除,必要时还要删除用户的主目录。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账号使用userdel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userdel 选项 用户名
常用的选项是-r,它的作用是把用户的主目录一起删除。
例如:
# userdel -r sam
此命令删除用户sam在系统文件(主要是/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等)中的记录,同时删除用户的主目录。
3、修改帐号
修改用户账号就是根据实际情况更改用户(chgrp是针对文件而言)的有关属性,如用户号、主目录、用户组、登录Shell等。
修改已有用户的信息使用usermod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usermod 选项 用户名[只有超级管理员才有权限修改帐号名,如果用sudo命令来对普通帐号授权也行]
常用的选项包括-c,-d,-m,-g,-G,-s,-u,-o等,这些选项的意义与useradd命令中的一样,可以为用户指定新的资源值。另外,有些系统可以使用如下选项:
代码:
-l 新用户名
这个选项指定一个新的账号,即将原来的用户名改为新的用户名。
例如:
# usermod -s /bin/ksh -d /home/z -g developer sam
此命令将用户sam的登录Shell修改为ksh,主目录改为/home/z,用户组改为developer。
#usermod zte1 -g cheng
#此命令是改变用户zte1所属的组为cheng这个组
4、查看帐号属性
格式: id user1 显示user1的uid和gid ,缺省为当前用户的id信息
ex: zte@SMPS-WEB1:/home> id zte uid=1011(zte) gid=100(users) groups=100(users),14 (uucp),16(dialout),17(audio),33(video)
groups user1 显示用户user1所在的组,缺省为当前用户所在的组信息
ex: zte@SMPS-WEB1:/home> groups users uucp dialout audio video(缺省)
Linux用户口令的管理
用户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用户口令的管理。用户账号刚创建时没有口令,是被系统锁定的,无法使用,必须为其指定口令后才可以使用,即使是空口令。
指定和修改用户口令的Shell命令是passwd。超级用户可以为自己和其他用户指定口令,普通用户只能修改自己的口令。命令的格式为:
代码:
passwd 选项 用户名
可使用的选项:
-l 锁定口令,即禁用账号。
-u 口令解锁。
-d 使账号无口令。
-f 强迫用户下次登录时修改口令。
如果默认用户名,则修改当前用户的口令。
例如:假设当前用户是sam,则下面的命令修改该用户自己的口令:
$ passwd
Old password:******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如果是超级用户,可以用下列形式指定任意用户的口令:
# passwd sam
New password:*******
Re-enter new password:*******
普通用户修改自己的口令时,passwd命令会先询问原口令,验证后再要求用户输入两遍新口令,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一致,则将这个口令指定给用户;而超级用户为用户指定口令时,就不需要知道原口令。为了安全起见,用户应该选择比较复杂的口令,最好使用不少于8位的口令,口令中包含有大写、小写字母和数字,并且应该与姓名、生日等不相同。
为用户指定空口令时,执行下列形式的命令:
代码:
# passwd -d sam
此命令将用户sam的口令删除,这样用户sam下一次登录时,系统就不再询问口令。
passwd命令还可以用-l(lock)选项锁定某一用户,使其不能登录,例如:
代码:
# passwd -l sam
Linux用户组的管理
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用户组,系统可以对一个用户组中的所有用户进行集中管理。不同Linux系统对用户组的规定有所不同,如Linux下的用户属于与它同名的用户组,这个用户组在创建用户时同时创建。用户组的管理涉及用户组的添加、删除和修改。组的增加、删除和修改实际上就对/etc/group文件的更新。
用户组(group)就是具有相同特征的用户(user)的集合体;比如有时我们要让多个用户具有相同的权限,比如查看、修改某一文件或执行某个命令,这时我们需要用户组,我们把用户都定义到同一用户组,我们通过修改文件或目录的权限,让用户组具有一定的操作权限,这样用户组下的用户对该文件或目录都具有相同的权限,这是我们通过定义组和修改文件的权限来实现的;
举例:
我们为了让一些用户有权限查看某一文档,比如是一个时间表,而编写时间表的人要具有读写执行的权限,我们想让一些用户知道这个时间表的内容,而不让他们修改,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些用户都划到一个组(用chgrp命令),然后来修改这个文件(用chmod命令)的权限,让用户组可读(用chgrp命令将此文件归属于这个组),这样用户组下面的每个用户都是可读的,其他用户是无法访问的。
1、增加一个新的用户组使用groupadd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groupadd 选项 用户组[用户组添加后,将用户进行组赋予用chown和chgrp指令]
可以使用的选项有:
-g GID 指定新用户组的组标识号(GID)。
-o 一般与-g选项同时使用,表示新用户组的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例1:
# groupadd group1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1,新组的组标识号是在当前已有的最大组标识号的基础上加1。
例2:
# groupadd -g 101 group2
此命令向系统中增加了一个新组group2,同时指定新组的组标识号是101。
2、如果要删除一个已有的用户组,使用groupdel命令,格式如下:
代码:
groupdel 用户组
例如:
# groupdel group1
此命令从系统中删除组group1。
3、修改用户组的属性使用groupmod命令。其语法如下:
代码:
groupmod 选项 用户组
常用的选项有:
-g GID 为用户组指定新的组标识号。
-o 与-g选项同时使用,用户组的新GID可以与系统已有用户组的GID相同。
-n 新用户组 将用户组的名字改为新名字
例1:
# groupmod -g 102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组标识号修改为102。
例2:
# groupmod -g 10000 -n group3 group2
此命令将组group2的标识号改为10000,组名修改为group3。
4、如果一个用户同时属于多个用户组,那么用户可以在用户组之间切换,以便具有其他用户组的权限。用户可以在登录后,使用命令newgrp切换到其他用户组,这个命令的参数就是目的用户组。
例如:
$ newgrp root
这条命令将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用户组,前提条件是root用户组确实是该用户的主组或附加组。类似于用户账号的管理,用户组的管理也可以通过集成的系统管理工具来完成。
与用户账号有关的系统文件
完成用户管理的工作有许多种方法,但是每一种方法实际上都是对有关的系统文件进行修改。与用户和用户组相关的信息都存放在一些系统文件中,这些文件包括/etc/passwd,/etc/shadow,/etc/group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文件的内容。
1、/etc/passwd文件是用户管理工作涉及的最重要的一个文件。Linux系统中的每个用户都在/etc/passwd文件中有一个对应的记录行,它记录了这个用户的一些基本属性。这个文件对所有用户都是可读的。它的内容类似下面的例子:
# cat /etc/passwd
root:x:0:0:Superuser:/:
daemon:x:1:1:System daemons:/etc:
bin:x:2:2:Owner of system commands:/bin:
sys:x:3:3:Owner of system files:/usr/sys:
adm:x:4:4:System accounting:/usr/adm:
uucp:x:5:5:UUCP administrator:/usr/lib/uucp:
auth:x:7:21:Authentication administrator:/tcb/files/auth:
cron:x:9:16:Cron daemon:/usr/spool/cron:
listen:x:37:4:Network daemon:/usr/net/nls:
lp:x:71:18:Printer administrator:/usr/spool/lp:
sam:x:200:50:Sam san:/usr/sam:/bin/sh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etc/passwd中一行记录对应着一个用户,每行记录又被冒号分隔为7个字段,其格式和具体含义如下:
代码:
用户名:口令:用户标识号:组标识号:注释性描述:主目录:登录Shell
(1)“用户名”是代表用户账号的字符串。通常长度不超过8个字符,并且由大小写字母和/或数字组成。登录名中不能有冒号,因为冒号在这里是分隔符。为了兼容起见,登录名中最好不要包含点字符“.”,并且不使用连字符“-”和加号“+”打头。
(2) “口令”,一些系统中存放着加密后的用户口令,虽然这个字段存放的只是用户口令的加密串,不是明文,但是由于/etc/passwd文件对所有用户都可读,所以这仍是一个安全隐患。因此,现在许多Linux系统都使用了shadow技术,把真正的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存放到/etc/shadow文件中,而在/etc/passwd文件的口令字段中只存放一个特殊的字符,例如“x”或者“*”。
(3)“用户标识号”是一个整数,系统内部用它来标识用户。一般情况下它与用户名是一一对应的。如果几个用户名对应的用户标识号是一样的,系统内部将把它们视为同一个用户,但是它们可以有不同的口令、不同的主目录以及不同的登录Shell等。通常用户标识号的取值范围是0~65535。0是超级用户root的标识号,1~99由系统保留,作为管理账号,普通用户的标识号从100开始。在Linux系统中,这个界限是500。
(4)“组标识号”字段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用户组。它对应着/etc/group文件中的一条记录。
(5) “注释性描述”字段记录着用户的一些个人情况,例如用户的真实姓名、电话、地址等,这个字段并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在不同的Linux系统中,这个字段的格式并没有统一。在许多Linux系统中,这个字段存放的是一段任意的注释性描述文字,用做finger命令的输出。
(6)“主目录”,也就是用户的起始工作目录,它是用户在登录到系统之后所处的目录。在大多数系统中,各用户的主目录都被组织在同一个特定的目录下,而用户主目录的名称就是该用户的登录名。各用户对自己的主目录有读、写、执行(搜索)权限,其他用户对此目录的访问权限则根据具体情况设置。
(7)用户登录后,要启动一个进程,负责将用户的操作传给内核,这个进程是用户登录到系统后运行的命令解释器或某个特定的程序,即Shell。Shell是用户与Linux系统之间的接口。 Linux的Shell有许多种,每种都有不同的特点。常用的有sh(Bourne Shell),csh(C Shell),ksh(Korn Shell),tcsh(TENEX/TOPS-20 type C Shell),bash(Bourne Again Shell)等。系统管理员可以根据系统情况和用户习惯为用户指定某个Shell。如果不指定Shell,那么系统使用sh为默认的登录Shell,即这个字段的值为/bin/sh。
用户的登录Shell也可以指定为某个特定的程序(此程序不是一个命令解释器)。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限制用户只能运行指定的应用程序,在该应用程序运行结束后,用户就自动退出了系统。有些Linux系统要求只有那些在系统中登记了的程序才能出现在这个字段中。系统中有一类用户称为伪用户(psuedo users),这些用户在/etc/passwd文件中也占有一条记录,但是不能登录,因为它们的登录Shell为空。它们的存在主要是方便系统管理,满足相应的系统进程对文件属主的要求。常见的伪用户如下所示。
伪 用 户 含 义
bin 拥有可执行的用户命令文件
sys 拥有系统文件
adm 拥有帐户文件
uucp UUCP使用
lp lp或lpd子系统使用
nobody NFS使用
除了上面列出的伪用户外,还有许多标准的伪用户,例如:audit,cron,mail,usenet等,它们也都各自为相关的进程和文件所需要。由于/etc/passwd文件是所有用户都可读的,如果用户的密码太简单或规律比较明显的话,一台普通的计算机就能够很容易地将它破解,因此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Linux系统都把加密后的口令字分离出来,单独存放在一个文件中,这个文件是/etc/shadow文件。只有超级用户才拥有该文件读权限,这就保证了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2、/etc/shadow中的记录行与/etc/passwd中的一一对应,它由pwconv命令根据/etc/passwd中的数据自动产生。它的文件格式与/etc/passwd类似,由若干个字段组成,字段之间用“:”隔开。这些字段是:
登录名:加密口令:最后一次修改时间:最小时间间隔:最大时间间隔:警告时间:不活动时间:失效时间:标志
(1)“登录名”是与/etc/passwd文件中的登录名相一致的用户账号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加密后的用户口令字,长度为13个字符。如果为空,则对应用户没有口令,登录时不需要口令;如果含有不属于集合{ ./0-9A-Za-z }中的字符,则对应的用户不能登录。
(3)“最后一次修改时间”表示的是从某个时刻起,到用户最后一次修改口令时的天数。时间起点对不同的系统可能不一样。例如在SCO Linux中,这个时间起点是1970年1月1日。
(4)“最小时间间隔”指的是两次修改口令之间所需的最小天数。
(5)“最大时间间隔”指的是口令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6)“警告时间”字段表示的是从系统开始警告用户到用户密码正式失效之间的天数。
(7)“不活动时间”表示的是用户没有登录活动但账号仍能保持有效的最大天数。
(8)“失效时间”字段给出的是一个绝对的天数,如果使用了这个字段,那么就给出相应账号的生存期。期满后,该账号就不再是一个合法的账号,也就不能再用来登录了。
下面是/etc/shadow的一个例子:
# cat /etc/shadow
root:Dnakfw28zf38w:8764:0:168:7:::
daemon:*::0:0::::
bin:*::0:0::::
sys:*::0:0::::
adm:*::0:0::::
uucp:*::0:0::::
nuucp:*::0:0::::
auth:*::0:0::::
cron:*::0:0::::
listen:*::0:0::::
lp:*::0:0::::
sam:EkdiSECLWPdSa:9740:0:0::::
3、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
将用户分组是Linux系统中对用户进行管理及控制访问权限的一种手段。每个用户都属于某个用户组;一个组中可以有多个用户,一个用户也可以属于不同的组。当一个用户同时是多个组中的成员时,在/etc/passwd文件中记录的是用户所属的主组,也就是登录时所属的默认组,而其他组称为附加组。用户要访问属于附加组的文件时,必须首先使用newgrp命令使自己成为所要访问的组中的成员。用户组的所有信息都存放在/etc/group文件中。此文件的格式也类似于/etc/passwd文件,由冒号隔开若干个字段,这些字段有:
组名:口令:组标识号:组内用户列表
(1)“组名”是用户组的名称,由字母或数字构成。与/etc/passwd中的登录名一样,组名不应重复。
(2)“口令”字段存放的是用户组加密后的口令字。一般Linux系统的用户组都没有口令,即这个字段一般为空,或者是*。
(3)“组标识号”与用户标识号类似,也是一个整数,被系统内部用来标识组。
(4)“组内用户列表”是属于这个组的所有用户的列表,不同用户之间用逗号“,”分隔。这个用户组可能是用户的主组,也可能是附加组。
/etc/group文件的一个例子如下:
# cat /etc/group
root::0:root
bin::2:root,bin
sys::3:root,uucp
adm::4:root,adm
daemon::5:root,daemon
lp::7:root,lp
users::20:root,sam
赋予普通用户特殊权限[sudo命令]
在Linux系统中,管理员往往不止一人,若每位管理员都用root身份进行管理工作,根本无法弄清楚谁该做什么。所以最好的方式是:管理员创建一些普通用户,分配一部分系统管理工作给他们。
由于su 对切换到超级权限用户root后,权限的无限制性,所以su并不能担任多个管理员所管理的系统。如果用su 来切换到超级用户来管理系统,也不能明确哪些工作是由哪个管理员进行的操作。特别是对于服务器的管理有多人参与管理时,最好是针对每个管理员的技术特长和管理范围,并且有针对性的下放给权限,并且约定其使用哪些工具来完成与其相关的工作,这时我们就有必要用到 sudo。通过sudo,我们能把某些超级权限有针对性的下放,并且不需要普通用户知道root密码,所以sudo 相对于权限无限制性的su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所以sudo 也能被称为受限制的su ;另外sudo 是需要授权许可的,所以也被称为授权许可的su;sudo 执行命令的流程是当前用户切换到root(或其它指定切换到的用户),然后以root(或其它指定的切换到的用户)身份执行命令,执行完成后,直接退回到当前用户;而这些的前提是要通过sudo的配置文件/etc/sudoers来进行授权;
我们不可以使用su让他们直接变成root,因为这些用户都必须知道root的密码,这种方法很不安全,而且也不符合我们的分工需求。一般的做法是利用权限的设置,依工作性质分类,让特殊身份的用户成为同一个工作组,并设置工作组权限。例如:要wwwadm这位用户负责管理网站数据,一般Apache Web Server的进程httpd的所有者是www,您可以设置用户wwwadm与www为同一工作组,并设置Apache默认存放网页录 /usr/local/httpd/htdocs的工作组权限为可读、可写、可执行,这样属于此工作组的每位用户就可以进行网页的管理了。
但这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例如管理员想授予一个普通用户关机的权限,这时使用上述的办法就不是很理想。这时您也许会想,我只让这个用户可以以root身份执行 shutdown命令就行了。完全没错,可惜在通常的Linux系统中无法实现这一功能,不过已经有了工具可以实现这样的功能——sudo。
sudo 通过维护一个特权到用户名映射的数据库将特权分配给不同的用户,这些特权可由数据库中所列的一些不同的命令来识别。为了获得某一特权项,有资格的用户只需简单地在命令行输入sudo与命令名之后,按照提示再次输入口令。例如,sudo允许普通用户格式化磁盘,但是却没有赋予其他的root用户特权。
注:sudo的初衷是:为了让一个普通用户执行root的命令。当第一次使用sudo的时候会提示输入密码。
这个密码是用户自己的密码。
不过在suse 9和10中,使用sudo发现输入密码的时候必须输入root用户的密码。
经过查实发现在sudo的配置文件中存在 Defaults targetpw 表示的是sudo将提示输入由sudo的-u选项指定的用户(默认为root)的口令而不是执行sudo 的用户的口令,如果将其注释掉,那么输入的密码是当前执行用户的。suse里默认要求输入的是root的密码。
可以这样去理解:你的服务器不允许使用root直接ssh到服务器或者不允许直接使用root在tty中登录。添加一个用户让他能够ssh但是不让他使用su命令。这样可以使用此方法来让他从事root的其中一条命令。
sudo的公式;
授权用户 主机=[(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是否需要密码验证] 命令1,[(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是否需要密码验证] [命令2],[(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是否需要密码验证] [命令3]......
注:
凡是[ ]中的内容,是可以省略;命令与命令之间用,号分隔;通过本文的例子,可以对照着看哪些是省略了,哪些地方需要有空格;在[(切换到哪些用户或用户组)] ,如果省略,则默认为root用户;如果是ALL ,则代表能切换到所有用户;注意要切换到的目的用户必须用()号括起来,比如(ALL)、(beinan)
1、sudo工具由文件/etc/sudoers进行配置,该文件包含所有可以访问sudo工具的用户列表并定义了他们的特权。一个典型的/etc/sudoers条目如下:
zte ALL=(ALL) ALL
这个条目使得用户zte作为超级用户访问所有应用程序,如用户zte需要作为超级用户运行命令,他只需简单地在命令前加上前缀sudo。因此,要以root用户的身份执行命令ifconfig,zte可以输入如下命令:
zte@SMPS-WEB1:/home># sudo /usr/sbin/ifconfig
注意: 执行的ifconfig命令要写绝对路径/usr/sbin/ifconfig,/usr/sbin默认不在普通用户的搜索路径中,或者加入此路径:PATH=$PATH:/usr/sbin;export PATH。另外,不同系统命令的路径不尽相同。可以使用命令“whereis 命令名”来查找其路径。ex : zte@SMPS-WEB1:/home> whereis usermod
usermod: /usr/sbin/usermod /usr/share/man/man8/usermod.8.gz ,这里搜索到2个路径,取第一个. 表示在zte用户登录下查看usermod命令的具体路径
这时会显示下面的输出结果:
We trust you have received the usual lecture from the local System
Administrator. It usually boils down to these two things:
#1) Respect the privacy of others.
#2) Think before you type.
Password:
如果zte正确地输入了它的口令,命令ifconfig将会以root用户身份执行。
注意:配置文件/etc/sudoers必须使用命令Visudo来编辑。
只要把相应的用户名、主机名和许可的命令列表以标准的格式加入到文件/etc/sudoers,并保存就可以生效,再看一个例子。
2、例子:
[1]管理员需要允许gem用户在主机sun上执行reboot和shutdown命令,在/etc/sudoers中加入:
gem sun=/usr/sbin/reboot,/usr/sbin/shutdown
注意:命令一定要使用绝对路径,以避免其他目录的同名命令被执行,从而造成安全隐患。
然后保存退出,gem用户想执行reboot命令时,只要在提示符下运行下列命令:
$ sudo /usr/sbin/reboot
输入正确的密码,就可以重启服务器了。
[2]beinan ALL=(root) /bin/chown, /bin/chmod
表示的是beinan 可以在任何可能出现的主机名的主机中,可以切换到root下执行 /bin/chown ,可以切换到任何用户招执行/bin/chmod 命令,通过sudo -l 来查看beinan 在这台主机上允许和禁止运行的命令;
[3]beinan ALL=(root) NOPASSWD: /bin/chown,/bin/chmod
表示的是beinan 可以在任何可能出现的主机名的主机中,可以切换到root下执行 /bin/chown ,不需要输入beinan用户的密码;并且可以切换到任何用户下执行/bin/chmod 命令,但执行chmod时需要beinan输入自己的密码;通过sudo -l 来查看beinan 在这台主机上允许和禁止运行的命令;
关于一个命令动作是不是需要密码,我们可以发现在系统在默认的情况下是需要用户密码的,除非特加指出不需要用户需要输入自己密码,所以要在执行动作之前加入NOPASSWD: 参数;
[4]取消程序某类程序的执行,要在命令动作前面加上!号; 在本例中也出现了通配符的*的用法;
beinan ALL=/usr/sbin/*,/sbin/*,!/usr/sbin/fdisk 注:把这行规则加入到/etc/sudoers中;但您得有beinan这个用户组,并且beinan也是这个组中的才行;本规则表示beinan用户在所有可能存在的主机名的主机上运行/usr/sbin和/sbin下所有的程序,但fdisk 程序除外;
[beinan@localhost ~]$ sudo -l
Password: 注:在这里输入beinan用户的密码;
User beinan may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s on this host:
(root) /usr/sbin/*
(root) /sbin/*
(root) !/sbin/fdisk
[beinan@localhost ~]$ sudo /sbin/fdisk -l
Sorry, user beinan is not allowed to execute '/sbin/fdisk -l' as root on localhost.
注:不能切换到root用户下运行fdisk 程序;
[5]如果您想对一组用户进行定义,可以在组名前加上%,对其进行设置,如:
%cuug ALL=(ALL) ALL
那么属于cuug这个组的所有成员都能sudo来执行特定的任务
3、另外,还可以利用别名来简化配置文件。别名类似组的概念,有用户别名、主机别名和命令别名。多个用户可以首先用一个别名来定义,然后在规定他们可以执行什么命令的时候使用别名就可以了,这个配置对所有用户都生效。主机别名和命令别名也是如此。注意使用前先要在/etc/sudoers中定义: User_Alias, Host_Alias, Cmnd_Alias项,在其后面加入相应的名称,也以逗号分隔开就可以了,举例如下:
Host_Alias SERVER=no1
User_Alias ADMINS=liming,gem
Cmnd_Alias
SHUTDOWN=/usr/sbin/halt,/usr/sbin/shutdown,/usr/sbin/reboot
ADMINS SERVER=SHUTDOWN
4、sudo命令还可以加上一些参数,完成一些辅助的功能,如:
$ sudo -l
会显示出类似这样的信息:
User liming may run the following commands on this host:
(root) /usr/sbin/reboot
说明root允许用户liming执行/usr/sbin/reboot命令。这个参数可以使用户查看自己目前可以在sudo中执行哪些命令。
5、在命令提示符下键入sudo命令会列出所有参数,其他一些参数如下:
-V 显示版本编号。
-h 显示sudo命令的使用参数。
-v 因为sudo在第一次执行时或是在N分钟内没有执行(N预设为5)会询问密码。这个参数是重新做一次确认,如果超过N分钟,也会问密码。
-k 将会强迫使用者在下一次执行sudo时询问密码(不论有没有超过N分钟)。
-b 将要执行的命令放在背景执行。
-p prompt 可以更改问密码的提示语,其中%u会替换为使用者的账号名称,%h会显示主机名称。
-u username/#uid 不加此参数,代表要以root的身份执行命令,而加了此参数,可以以username的身份执行命令(#uid为该username的UID)。
-s 执行环境变量中的SHELL所指定的Shell,或是/etc/passwd里所指定的Shell。
-H 将环境变量中的HOME(宿主目录)指定为要变更身份的使用者的宿主目录。(如不加-u参数就是系统管理者root。)
要以系统管理者身份(或以-u更改为其他人)执行的命令。
转至:http://blog.csdn.net/jifeijixufly/
*****************************************************************************************************************************
用户和用户组应用实例
drwxr-xr-x 7 zte_a users 4096 2007-11-22 09:58 zte_a
drwxr-xr-x 7 zte_b users 4096 2007-11-22 09:14 zte_b
drwxr-xr-x 7 zte_c users 4096 2007-11-22 09:14 zte_c
建三个用户zte_a,zte_b,zte_c 都所属于users组
创建time目录
drwxr-xr-x 2 root root 4096 2007-11-22 09:26 time
创建time目录下的time文件
-rw-r--r-- 1 root root 27 2007-11-22 09:26 time.txt
需求:让root用户可以wrx目录time下的time.txt,同时,而只允许属于users用户组的用户读time.txt文件
步骤:
chmod o-r-x time 设置目录权限
drwxr-x--- 2 root root 4096 2007-11-22 09:26 time
chmod o-r time.txt设置文件权限
-rw-r----- 1 root root 27 2007-11-22 09:26 time.txt
chgrp user time 设置目录所属组
drwxr-x--- 2 root users 4096 2007-11-22 09:26 time
chgrp user time.txt设置文件所属组
-rw-r----- 1 root users 27 2007-11-22 09:26 time.txt
注: 以后要为user组新扩此类用户时,只需useradd -m new,再usermod -g user new 将new 用户归属于user组即可
相关推荐
The atomic unit of modular container service in Kubernetes is a Pod, which is a group of containers with a common filesystem and networking. The Kubernetes Pod abstraction enables design patterns for...
Protect user and group accounts with Pluggable Authentication Modules (PAM), SELinux, passwords, and policies Safeguard files and directories with permissions and attributes Create, manage, and ...
- **User and Group Management:** Best practices for creating and managing user accounts and groups, including permissions and access control. - **System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 Tools and ...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Protocols in the Linux Kernel Part I: The Linux Kernel 1 Chapter 1. Motivation 3 Section 1.1.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 4 Section 1.2. What is Linux? 5 ...
The atomic unit of modular container service in Kubernetes is a Pod, which is a group of containers with a common filesystem and networking. The Kubernetes Pod abstraction enables design patterns for ...
The Linux® Networking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Network Protocols in the Linux Kernel By Klaus Wehrle, Frank Pählke, Hartmut Ritter, Daniel Müller, Marc Bechler Publisher :...
- Picking Numeric User and Group IDs: Guidelines for choosing unique IDs. - Initial Environment: `/etc/skel`: Describes the initial environment setup for new users. - Creating a User by Hand: Step-...
user_dump_dest=/home/db/oracle/admin/bgroup/udump processes=150 db_block_size=8192 db_file_multiblock_read_count=... ``` ##### 4. 确定数据库认证方式 - 数据库认证方式决定了用户如何访问数据库。 - ...
The book begins with the concept of user management, group management, as well as file-system permissions. To manage your storage on Ubuntu Server systems, you will learn how to add and format ...
- **User and Group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users and groups, including creating new accounts and modifying group memberships. - **File System Management**: Discussion of managing the ...
例如,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用于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多播组成员管理; RSVP(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则可以帮助预留网络资源,提高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Linux网络多播结合了TCP和...
#### User Account Management **Password Files:** - **AIX:** `/etc/passwd` - **FreeBSD:** `/etc/security/passwd` - **HP-UX:** `/etc/passwd` - **Linux (Red Hat):** `/etc/master.passwd` - **Solaris:** `...
- `logfile GROUP1('/oracle/oradata/mydb/redo1.dbf') size 10m, GROUP2('/oracle/oradata/mydb/redo2.dbf') size 10m, GROUP3('/oracle/oradata/mydb/redo3.dbf') size 10m` **总结**: 手动创建Oracle数据库...
- **IGMP (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用于支持多播应用,允许主机加入或离开多播组。 -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用于将IP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MAC地址)。 - **RARP (Reverse ...
MySQL是一种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Relational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其中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是用于访问和处理数据库的标准语言。 #### PHP=PersonalHomePageTools=PHPHypertextPreprocessor ...
2. **IGMP(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在IPv4网络中,IGMP是主机和其直连路由器之间交互的协议,用于管理组播成员关系。主机通过发送IGMP报告加入或离开特定的组播组,而路由器则根据这些报告来决定...
- **示例:** 添加用户 `user1` 和组 `group1`: ```bash useradd user1 groupadd group1 ``` **进程管理命令 (kill/pkill):** - **功能:** `kill` 和 `pkill` 命令分别用于发送信号给进程。 - **用法:** - `...
Chapter 4: User Reg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47 Session authentication 47 Creating the login page 48 Enabling logout functionality 53 Improving template structure 54 User registration 59 Djan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