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来学习Java也有两个年头了,永远不敢说多么精通,但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写给软件学院的同仁们,帮助大家在技术的道路上少一点弯路。说得伟大一点是希看大家为软件学院争气,实在最主要的还是大家自身的进步提升——
1. 关于动态加载机制——
学习Java比C++更轻易理解OOP的思想,究竟C++还混合了不少面向过程的成分。很多人都能背出来Java语言的特点,所谓的动态加载机制等等。当然概念往往是先记住而后消化的,可有多少人真正往体会过动态加载的机制,试图往寻找过其中的细节呢? 提供大家一个方法:
在命令行窗口运行Java程序的时候,加上这个很有用的参数:
java –verbose *.class
这样会清楚的打印出被加载的类文件,大部分是jdk自身运行需要的,最后几行会明显的看到自己用到的那几个类文件被加载进来的顺序。即使你声明了一个类对象,不实例化也不会加载,说明只有真正用到那个类的实例即对象的时候,才会执行加载。这样是不是大家稍微能明白一点动态加载了呢?^_^
2. 关于寻找class文件原理——
建议大家在进门的时候在命令行窗口编译和运行,不要借助JCreator或者Eclipse等IDE往帮助做那些事情。尝试自己这样做:
javac -classpath yourpath *.java
java -classpath yourpath *.class
也许很多人都能看懂,设置classpath的目的就是告诉编译器往哪里寻找你的class文件. 不过至少笔者本日才弄懂JVM往查询类的原理,编译器加载类要依靠classloader, 而classloader有3个级别,从高到低分别是BootClassLoader(名字可能不正确) , ExtClassLoader, AppClassLoader.
这3个加载器分别对应着编译器往寻找类文件的优先级别和不同的路径:BootClassLoader对应jre/classes路径,是编译器最优先寻找class的地方
ExtClassLoader对应jre/lib/ext路径,是编译器次优先寻找class的地方
AppClassLoader对应当前路径,所以也是编译器默认找class的地方
实在大家可以自己写个程序简单的测试,对任何class,例如A,
调用new A().getClass().getClassLoader().toString() 打印出来就可以看到,把class文件放在不同的路径下再次执行,就会看到区别。特别留意的是假如打印出来是null就表示到了最高级BootClassLoader, 由于它是C++编写的,不存在Java对应的类加载器的名字。
寻找的顺序是一种向上迂回的思想,即假如本级别找不到,就只能往本级别之上的找,不会向下寻找。不过似乎从Jdk1.4到Jdk1.6这一特点又有改变,没有找到具体资料。所以就不举例子了。告诉大家设计这种体系的是Sun公司曾经的技术核心宫力先生,一个纯种华人哦!^_^
这样希看大家不至于迷惑为什么总报错找不到类文件,不管是自己写的还是导进的第三方的jar文件(J2ee中经常需要导进的)。
3. 关于jdk和jre——
大家肯定在安装JDK的时候会有选择是否安装单独的jre,一般都会一起安装,我也建议大家这样做。由于这样更能帮助大家弄清楚它们的区别:
Jre 是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是java程序的运行环境。既然是运行,当然要包含jvm,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虚拟机啦, 还有所有java类库的class文件,都在lib目录下打包成了jar。大家可以自己验证。至于在windows上的虚拟机是哪个文件呢? 学过MFC的都知道什么是dll文件吧,那么大家看看jre/bin/client里面是不是有一个jvm.dll呢?那就是虚拟机。
Jdk 是java development kit,是java的开发工具包,里面包含了各种类库和工具。当然也包括了另外一个Jre. 那么为什么要包括另外一个Jre呢?而且jdk/jre/bin同时有client和server两个文件夹下都包含一个jvm.dll。 说明是有两个虚拟机的。这一点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了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jdk的bin下有各种java程序需要用到的命令,与jre的bin目录最明显的区别就是jdk下才有javac,这一点很好理解,由于jre只是一个运行环境而已。与开发无关,正由于如此,具备开发功能的jdk自己的jre下才会同时有client性质的jvm和server性质的jvm, 而仅仅作为运行环境的jre下只需要client性质的jvm.dll就够了。
记得在环境变量path中设置jdk/bin路径麽?这应该是大家学习Java的第一步吧, 老师会告诉大家不设置的话javac和java是用不了的。确实jdk/bin目录下包含了所有的命令。可是有没有人想过我们用的java命令并不是jdk/bin目录下的而是jre/bin目录下的呢?不信可以做一个实验,大家可以把jdk/bin目录下的java.exe剪切到别的地方再运行java程序,发现了什么?一切OK!
那么有人会问了?我明明没有设置jre/bin目录到环境变量中啊?
试想一下假如java为了提供给大多数人使用,他们是不需要jdk做开发的,只需要jre能让java程序跑起来就可以了,那么每个客户还需要手动往设置环境变量多麻烦啊?所以安装jre的时候安装程序自动帮你把jre的java.exe添加到了系统变量中,验证的方法很简单,大家看到了系统环境变量的path最前面有“%SystemRoot%\system32;%SystemRoot%;”这样的配置,那么再往Windows/system32下面往看看吧,发现了什么?有一个java.exe。
假如强行能够把jdk/bin挪到system32变量前面,当然也可以迫使使用jdk/jre里面的java,不过除非有必要,我不建议大家这么做。使用单独的jre跑java程序也算是客户环境下的一种测试。
这下大家应该更清楚jdk和jre内部的一些联系和区别了吧?
PS: 实在还有满多感想可以总结的,一次写多了怕大家扔砖头砸死我,怪我太罗唆。大家应该更加踏实更加务实的往做一些研究并互相分享心得,大方向和太前沿的技术讨论是必要的但最好不要太多,究竟自己基础都还没打好,什么都讲最新版本实在是进步的一大障碍!
Java 学习杂谈(二)
鉴于上回写的一点感想大家不嫌弃,都鼓励小弟继续写下往,好不轻易等到国庆黄金周,实习总算有一个休息的阶段,于是这就开始写第二篇了。希看这次写的仍然对志同道合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上回讲了Java动态加载机制、classLoader原理和关于jdk和jre三个题目。这次延续着讲一些具体的类库——
1. 关于集合框架类
相信学过Java的各位对这个名词并不陌生,对 java.util.*这个package肯定也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查询API的时候怎么往审阅或者分析其中的一个package,每个包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inte***ces和classes,接口代表了它能做什么,实现类则代表了它如何往做。关注实现类之前,我们应该先理解清楚它的来源接口,不管在j2se还是j2ee中,都应该是这样。那么我们先看这三个接口:List、Set、Map。
也许有些人不太熟悉这三个名字,但相信大部分人都熟悉ArrayList,LinkedList,TreeSet,HashSet,HashMap, Hashtable等实现类的名字。它们的区别也是满轻易理解的,List放可以重复的对象集合,Set放不可重复的对象组合,而Map则放 <Key,Value >这样的名值对, Key不可重复,Value可以。这里有几个轻易混淆的题目:
到底Vector和ArrayList,Hashtable和HashMap有什么区别?
很多口试官喜欢问这个题目,实在更专业一点应该这样问:新集合框架和旧集合框架有哪些区别?新集合框架大家可以在这些包中找since jdk1.2的,之前的如vector和Hashtable都是旧的集合框架包括的类。那么区别是?
a. 新集合框架的命名更加科学公道。例如List下的ArrayList和LinkedList
b. 新集合框架下全部都是非线程安全的。建议往jdk里面包含的源代码里面自己往亲身看看vector和ArrayList的区别吧。当然假如是jdk5.0之后的会比较丢脸一点,由于又加进了泛型的语法,类似c++的template语法。
那么大家是否想过为什么要从旧集合框架默认全部加锁防止多线程访问更新到新集合框架全部取消锁,默认方式支持多线程?(当然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collections的静态方法加锁达到线程安全)
笔者的观点是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未必是遵循它们的初衷的,很多重大改变是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的。大家知道Java的初衷是为什么而开发的麽?是为嵌进式程序开发的。记得上一篇讲到classLoader机制麽?那正是为了节约嵌进式开发环境下内存而设计的。而走到今天,Java成了人们心中为互联网诞生的语言。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多线程是必然的趋势。客观环境在变,Java技术也随着飞速发展,导致越来越脱离它的初衷。据说Sun公司实在主打的是J2se,结果又是由于客观环境影响,J2se几乎遗忘,留在大家谈论焦点的一直是j2ee。
技术的细节这里就未几说了,只有用了才能真正理解。解释这些正是为了帮助大家理解正在学的和将要学的任何技术。之后讲j2ee的时候还会再讨论。
多扯句题外话:几十年前的IT巨人是IBM,Mainframe市场无人可比。微软如何打败IBM?正是由于硬件飞速发展,对个人PC的需求这个客观环境,让微软通过OS称为了第二个巨人。下一个打败微软的呢?Google。如何做到的?假如微软并不和IBM争大型机,Google借着互联网飞速发展这个客观环境作为决定性因素,避开跟微软争OS,而是走搜索引擎这条路,称为第3个巨人。那么第4个巨人是谁呢?很多专家预言将在亚洲或者中国出现, Whatever,客观环境变化趋势才是决定大方向的关键。当然笔者也希看会出现在中国,^_^~~
2. 关于Java设计模式
身边的很多在看GOF的23种设计模式,似乎学习它无论在学校还是在职场,都成了一种流行风气。我不想列举解释这23种Design Pattern, 我写这些的初衷一直都是谈自己的经历和看法,希看能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我觉得设计模式只是对一类题目的一种通用解决办法,只要是面向对象的编程预言都可以用得上这23种。理解它们最好的方法就是亲身往写每一种,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应用就足够了。假如代码实现也记不住的话,记忆它们对应的UML图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当然条件是必须了解UML。
同时最好能利用Java自身的类库帮助记忆,例如比较常用的观察者模式,在java.util.*有现成的Observer接口和Observable这个实现类,看看源代码相信就足够理解观察者模式了。再比如装饰器模式,大家只要写几个关于java.io.*的程序就可以完全理解什么是装饰器模式了。有很多人觉得刚进门的时候不该接触设计模式,比如图灵设计丛书系列很出名的那本《Java设计模式》,作者: Steven John Metsker,大部分例子老实说令现在的我也很迷惑。但我仍然不同意进门跟学习设计模式有任何冲突,只是我们需要知道每种模式的概念的和典型的应用,这样我们在第一次编写 FileOutputStream、BufferedReader、PrintWriter的时候就能感觉到原来设计模式离我们如此之近,而且并不是多么神秘的东西。
另外,在学习某些模式的同时,反而更能帮助我们理解java类库的某些特点。例如当你编写原型(Prototype)模式的时候,你必须了解的是 java.lang.Cloneable这个接口和所有类的基类Object的clone()这个方法。即深copy和浅copy的区别:
Object.clone()默认实现的是浅copy,也就是复制一份对象拷贝,但假如对象包含其他对象的引用,不会复制引用,所以原对象和拷贝共用那个引用的对象。
深copy当然就是包括对象的引用都一起复制啦。这样原对象和拷贝对象,都分别拥有一份引用对象。假如要实现深copy就必须首先实现 java.lang.Cloneable接口,然后重写clone()方法。由于在Object中的clone()方法是protected签名的,而 Cloneable接口的作用就是把protected放大到public,这样clone()才能被重写。
那么又有个题目了?假如引用的对象又引用了其他对象呢?这样一直判定并复制下往,是不是显得很麻烦?曾经有位前辈告诉我的方法是重写clone方法的时候直接把原对象序列化到磁盘上再反序列化回来,这样不用判定就可以得到一个深copy的结果。假如大家不了解序列化的作法建议看一看 ObjectOutputStream和ObjectInputStream
回根结底,模式只是思想上的东西,把它当成前人总结的经验实在一点都不为过。鼓励大家动手自己往写,例如代理模式,可以简单的写一个Child类, Adult类。Child要买任何东西由Adult来代理实现。简单来说就是Adult里的buy()内部实际调用的是Child的buy(),可是暴露在main函数的却是Adult.buy()。这样一个简单的程序就足够理解代理模式的基本含义了。
Java 杂谈(三)
这已经笔者写的第三篇Java杂记了,庆幸前两篇一直得到论坛朋友们的支持鼓励,还看大家继续指正不足之处。笔者也一直渴看通过这样方式清醒的自审,来寻找自己技术上的不足之处,希看和共同爱好Java的同仁们一起进步。
前两次分别讲述了关于jvm、jdk、jre、collection、classLoader和一些Design Pattern的自我理解。这次仍然不预备开始过渡到j2ee中,由于觉得还有一些琐碎的j2se的题目没有总结完毕。
1. 关于Object类理解
大家都知道Object是所有Java类的基类, 意味着所有的Java类都会继续了Object的11个方法。建议大家往看看Object的 11个成员函数的源代码,就会知道默认的实现方式。比如equals方法,默认实现就是用"=="来比较,即直接比较内存地址,返回true 或者 false。而toString()方法,返回的串组成方式是——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实在不用我过多的解释,大家都能看懂这个串的组成。接下来再看看hashCode():
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
由于是native方法,跟OS的处理方式相关,源代码里仅仅有一个声明罢了。我们有爱好的话完全可以往深究它的hashCode到底是由OS怎么样产生的呢?但笔者建议最重要的还是先记住使用它的几条原则吧!首先假如equals()方法相同的对象具有相通的hashCode,但equals ()对象不相通的时候并不保证hashCode()方法返回不同的整数。而且下一次运行同一个程序,同一个对象未必还是当初的那个hashCode() 哦。
其余的方法呢?nofigy()、notifyAll()、clone()、wait()都是native方法的,说明依靠于操纵系统的实现。最后一个有趣的方法是finalize(),类似C++的析构函数,签名是protected,证实只有继续扩展了才能使用,方法体是空的,默示什么也不做。它的作用据笔者的了解仅仅是通知JVM此对象不再使用,随时可以被销毁,而实际的销毁权还是在于虚拟机手上。那么它真的什么也不做麽?未必,实际上假如是线程对象它会导致在一定范围内该线程的优先级别进步,导致更快的被销毁来节约内存进步性能。实在从常理来说,我们也可以大概这样猜测出jvm做法的目的。
2. 关于重载hashCode()与Collection框架的关系
笔者曾经听一位搞Java培训多年的前辈说在他看来hashCode方法没有任何意义,仅仅是为了配合证实具有同样的hashCode会导致equals 方法相等而存在的。连有的前辈都犯这样的错误,实在说明它还是满轻易被忽略的。那么hashCode()方法到底做什么用?
学过数据结构的课程大家都会知道有一种结构叫hash table,目的是通过给每个对象分配一个唯一的索引来进步查询的效率。那么Java也不会肆意扭曲改变这个概念,所以hashCode唯一的作用就是为支持数据结构中的哈希表结构而存在的,换句话说,也就是只有用到集合框架的 Hashtable、HashMap、HashSet的时候,才需要重载hashCode()方法,
这样才能使得我们能人为的往控制在哈希结构中索引是否相等。笔者举一个例子:
曾经为了写一个求解类程序,需要随机列出1,2,3,4组成的不同排列组合,所以笔者写了一个数组类用int[]来存组合结果,然后把随机产生的组合加进一个HashSet中,就是想利用HashSet不包括重复元素的特点。可是HashSet怎么判定是不是重复的元素呢?当然是通过 hashCode()返回的结果是否相等来判定啦,可做一下这个实验:
int[] A = {1,2,3,4};
int[] B = {1,2,3,4};
System.out.println(A.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B.hashCode());
这明明是同一种组合,却是不同的hashCode,加进Set的时候会被当成不同的对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自己来重写hashCode()方法了,如何写呢?实在也是基于原始的hashCode(),究竟那是操纵系统的实现, 找到相通对象唯一的标识,实现方式很多,笔者的实现方式是:
首先重写了toString()方法:
return A[0]“+” A[1]“+” A[2]“+” A[3]; //显示上比较直观
然后利用toString()来计算hashCode():
return this.toString().hashCode();
这样上述A和B返回的就都是”1234”,在测试toString().hashCode(),由于String在内存中的副本是一样的,”1234”.hashCode()返回的一定是相同的结果。
说到这,相信大家能理解得比我更好,今后千万不要再误解hashCode()方法的作用。
3. 关于Class类的成员函数与Java反射机制
很早刚接触Java就听很多老师说过Java的动态运行时机制、反射机制等。确实它们都是Java的明显特点,运行时加载笔者在第一篇先容过了,现在想讲讲反射机制。在Java中,主要是通过java.lang包中的Class类和Method类来实现内存反射机制的。
熟悉C++的人一定知道下面这样在C++中是做不到的: 运行时以字符串参数传递一个类名,就可以得到这个类的所有信息,包括它所有的方法,和方法的具体信息。还可以实例化一个对象,并通过查到的方法名来调用该对象的任何方法。这是由于Java的类在内存中除了C++中也有的静态动态数据区之外,还包括一份对类自身的描述,也正是通过这描述中的信息,才能帮助我们才运行时读取里面的内容,得到需要加载目标类的所有信息,从而实现反射机制。大家有没有想过当我们需要得到一个JavaBean的实例的时候,怎么知道它有哪些属性呢?再明显简单不过的例子就是自己写一个JavaBean的解析器:
a. 通过Class.forName(“Bean的类名”)得到Class对象,例如叫ABeanClass
b. 通过ABeanClass的getMethods()方法,得到Method[]对象
c. 按照规范所有get方法名后的单词就代表着该Bean的一个属性
d. 当已经知道一个方法名,可以调用newInstance()得到一个实例,然后通过invoke()方法将方法的名字和方法需要用的参数传递进往,就可以动态调用此方法。
当然还有更复杂的应用,这里就不赘述,大家可以参考Class类和Method类的方法。
4. 坦言Synchronize的本质
Synchronize大家都知道是同步、加锁的意思,实在它的本质远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复杂。声明Synchronize的方法被调用的时候,锁实在是加载对象上,当然假如是静态类则是加在类上的锁,调用结束锁被解除。它的实现原理很简单,仅仅是不让第二把锁再次被加在同一个对象或类上,仅此而已。一个简单的例子足以说明题目:
class A{
synchronized void f(){}
void g(){}
}
当A的一个对象a被第一个线程调用其f()方法的时候,第二个线程不能调用a的synchronized方法例如f(),由于那是在试图在对象上加第二把锁。但调用g()却是可以的,由于并没有在同一对象上加两把锁的行为产生。
这样大家能理解了麽?明白它的原理能更好的帮助大家设计同步机制,不要滥用加锁。
PS:下篇笔者计划开始对J2ee接触到的各个方面来进行总结,谈谈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希看大家还能一如既往的支持笔者写下往,指正不足之处。
Java杂谈(四)
不知不觉已经写到第四篇了,论坛里面不断的有朋友鼓励我写下往。坚持自己的作风,把一切迷惑不轻易理清楚的知识讲出来,讲到大家都能听懂,那么自己就真的懂了。最近在公司实习的时候Trainer跟我讲了很多经典事迹,对还未毕业的我来说是笔不小的财富,我自己的信念是:人在逆境中成长的速度要远远快过顺境中,这样来看一切都能欣然接受了。
好了,闲话不说了,第三篇讲的是反射机制集合框架之类的,这次打算讲讲自己对反序列化和多线程的理解。希看能对大家学习Java起到帮助——
1.关于序列化和反序列化
应该大家都大概知道Java中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意思,序列化就是把一个Java对象转换成二进制进行磁盘上传输或者网络流的传输,反序列化的意思就是把这个接受到的二进制流重新组装成原来的对象逆过程。它们在Java中分别是通过ObjectInputStream和 ObjectInputStream这两个类来实现的(以下分别用ois和oos来简称)。
oos的writeObject()方法用来执行序列化的过程,ois的readObject()用来执行反序列化的过程,在传输二进制流之前,需要讲这两个高层流对象连接到同一个Channel上,这个Channel可以是磁盘文件,也可以是socket底层流。所以无论用哪种方式,底层流对象都是以构造函数参数的形式传递进oos和ois这两个高层流,连接完毕了才可以进行二进制数据传输的。例子:
可以是文件流通道
file = new File(“C:/data.dat”);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file));
或者网络流通道
oos = new ObjectOutputStream(socket.getOutputStream());
ois = new ObjectInputStream(socket.getInputStream());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oos总是在ois之前定义,这里不希看大家误解这个顺序是固定的么?回答是否定的,那么有顺序要求么?回答是肯定的。原则是什么呢?
原则是互相对接的输进/输出流之间必须是output流先初始化然后再input流初始化,否则就会抛异常。大家肯定会问为什么?只要稍微看一看这两个类的源代码文件就大概知道了,output流的任务很简单,只要把对象转换成二进制往通道中写就可以了,但input流需要做很多预备工作来接受并终极重组这个Object,所以ObjectInputStream的构造函数中就需要用到output初始化发送过来的header信息,这个方法叫做 readStreamHeader(),它将会往读两个Short值用于决定用多大的缓存来存放通道发送过来的二进制流,这个缓存的size因jre的版本不同是不一样的。所以output假如不先初始化,input的构造函数首先就无法正确运行。
对于上面两个例子,第一个顺序是严格的,第二个由于oos和ois连接的已经不是对方了,而是socket另外一真个流,需要严格按照另外一方对接的output流先于对接的input流打开才能顺利运行。
这个writeObject和readObject本身就是线程安全的,传输过程中是不答应被并发访问的。所以对象能一个一个接连不断的传过来,有很多人在运行的时候会碰到EOFException, 然后百思不得其解,往各种论坛问解决方案。实在笔者这里想说,这个异常不是必须声明的,也就是说它固然是异常,但实在是正常运行结束的标志。EOF表示读到了文件尾,发送结束自然连接也就断开了。假如这影响到了你程序的正确性的话,请各位静下心来看看自己程序的业务逻辑,而不要把留意力狭隘的聚集在发送和接受的方法上。由于笔者也被这样的bug困扰了1整天,被很多论坛的帖子误解了很多次最后得出的教训。假如在while循环中往readObject,本质上是没有题目的,有对象数据来就会读,没有就自动阻塞。那么抛出EOFException一定是由于连接断了还在继续read,什么原因导致连接断了呢?一定是业务逻辑哪里存在错误,比如NullPoint、 ClassCaseException、ArrayOutofBound,即使程序较大也没关系,最多只要单步调适一次就能很快发现bug并且解决它。
难怪一位程序大师说过:解决题目90%靠经验,5%靠技术,剩下5%靠运气!真是金玉良言,笔者大概查阅过不下30篇讨论在while循环中使用 readObject抛出EOFExceptionde 的帖子,大家都盲目的往关注解释这个名词、反序列化的行为或反对这样写而没有一个人以为EOF是正确的行为,它实在很老实的在做它的事情。为什么大家都忽略了真正出错误的地方呢?两个字,经验!
2.关于Java的多线程编程
关于Java的线程,初学或者接触不深的大概也能知道一些基本概念,同时又会很迷惑线程到底是怎么回事?假如有人以为自己已经懂了不妨往返答下面的题目:
a. A对象实现Runnable接口,A.start()运行后所谓的线程对象是谁?是A么?
b. 线程的wait()、notify()方法到底是做什么时候用的,什么时候用?
c. 为什么线程的suspend方法会被标注过期,不推荐再使用,线程还能挂起么?
d. 为了同步我们会对线程方法声明Synchronized来加锁在对象上,那么假如父类的f()方法加了Synchronized,子类重写f()方法必须也加Synchronized么?假如子类的f()方法重写时声明Synchronized并调用super.f(),那么子类对象上到底有几把锁呢?会由于竞争产生死锁么?
呵呵,各位能回答上来几道呢?假如这些都能答上来,说明对线程的概念还是满清楚的,虽说还远远不能算精通。笔者这里逐一做回答,碍于篇幅的原因,笔者尽量说得简介一点,假如大家有迷惑的欢迎一起讨论。
首先第一点,线程跟对象完全是两回事,固然我们也常说线程对象。但当你用run()和start()来启动一个线程之后,线程实在跟这个继续了 Thread或实现了Runnable的对象已经没有关系了,对象只能算内存中可用资源而对象的方法只能算内存正文区可以执行的代码段而已。既然是资源和代码段,另外一个线程当然也可以往访问,main函数执行就至少会启动两个线程,一个我们称之为主线程,还一个是垃圾收集器的线程,主线程结束就意味着程序结束,可垃圾收集器线程很可能正在工作。
第二点,wait()和sleep()类似,都是让线程处于阻塞状态暂停一段时间,不同之处在于wait会开释当前线程占有的所有的锁,而 sleep不会。我们知道获得锁的唯一方法是进进了Synchronized保护代码段,所以大家会发现只有Synchronized方法中才会出现 wait,直接写会给警告没有获得当前对象的锁。所以notify跟wait配合使用,notify会重新把锁还给阻塞的线程重而使其继续执行,当有多个对象wait了,notify不能确定唤醒哪一个,必经锁只有一把,所以一般用notifyAll()来让它们自己根据优先级等竞争那唯一的一把锁,竞争到的线程执行,其他线程只要继续wait。
从前Java答应在一个线程之外把线程挂起,即调用suspend方法,这样的操纵是极不安全的。根据面向对象的思想每个对象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而对自己的权力进行封装。假如任何外步对象都能使线程被挂起而阻塞的话,程序往往会出现混乱导致崩溃,所以这样的方法自然是被毙掉了啦。
最后一个题目比较有意思,首先回答的是子类重写f()方法可以加Synchronized也可以不加,假如加了而且还内部调用了super.f ()的话理论上是应该对同一对象加两把锁的,由于每次调用Synchronized方法都要加一把,调用子类的f首先就加了一把,进进方法内部调用父类的 f又要加一把,加两把不是互斥的么?那么调父类f加锁不就必须永远等待已经加的锁开释而造成死锁么?实际上是不会的,这个机制叫重进进,当父类的f方法试图在本对象上再加一把锁的时候,由于当前线程拥有这个对象的锁,也可以理解为开启它的钥匙,所以同一个线程在同一对象上还没开释之前加第二次锁是不会出题目的,这个锁实在根本就没有加,它有了钥匙,不管加几把还是可以进进锁保护的代码段,畅通无阻,所以叫重进进,我们可以简单以为第二把锁没有加上往。
总而言之,Synchronized的本质是不让其他线程在同一对象上再加一把锁。
Java杂谈(五)
本来预计J2se只讲了第四篇就扫尾了,可是版主厚爱把帖子置顶长期让大家浏览让小弟倍感责任重大,务必追求最到更好,所以关于J2se一些没有提到的部分,决定再写几篇把常用的部分经验全部写出来供大家讨论切磋。这一篇预备讲一讲Xml解析包和Java Swing,然后下一篇再讲java.security包关于Java沙箱安全机制和RMI机制,再进进J2ee的部分,暂时就做这样的计划了。假如由于实习繁忙更新稍微慢了一些,希看各位见谅!
1. Java关于XML的解析
相信大家对XML都不陌生,含义是可扩展标记语言。本身它也就是一个数据的载体以树状表现形式出现。后来慢慢的数据变成了信息,区别是信息可以包括可变的状态从而针对程序硬编码的做法变革为针对同一接口硬编码而可变状态作为信息进进了XML中存储。这样改变状态实现扩展的唯一工作是在XML中添加一段文本信息就可以了,代码不需要改动也不需要重新编译。这个灵活性是XML诞生时候谁也没想到的。
当然,假如接口要能提取XML中配置的信息就需要程序能解析规范的XML文件,Java中当然要进步包对这个行为进行有利支持。笔者打算讲到的两个包是org.w3c.dom和javax.xml.parsers和。(大家可以浏览一下这些包中间的接口和类定义)
Javax.xml.parsers包很简单,没有接口,两个工厂配两个解析器。显然解析XML是有两种方式的:DOM解析和SAX解析。本质上并没有谁好谁不好,只是实现的思想不一样罢了。给一个XML文件的例子: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
<root >
<child name=”Kitty” >
A Cat
</child >
</root >
所谓DOM解析的思路是把整个树状图存进内存中,需要那个节点只需要在树上搜索就可以读到节点的属性,内容等,这样的好处是所有节点皆在内存可以反复搜索重复使用,缺点是需要消耗相应的内存空间。
自然SAX解析的思路就是为了克服DOM的缺点,以事件触发为基本思路,顺序的搜索下来,碰到了Element之前触发什么事件,碰到之后做什么动作。由于需要自己来写触发事件的处理方案,所以需要借助另外一个自定义的Handler,处于org.xml.sax.helpers包中。它的优点当然是不用整个包都读进内存,缺点也是只能顺序搜索,走完一遍就得重来。
大家很轻易就能猜到,接触到的J2ee框架用的是哪一种,显然是DOM。由于类似Struts,Hibernate框架配置文件究竟是很小的一部分配置信息,而且需要频繁搜索来读取,当然会采用DOM方式(实在SAX内部也是用DOM采用的结构来存储节点信息的)。现在无论用什么框架,还真难发现使用SAX来解析XML的技术了,假如哪位仁兄知道,请让笔者也学习学习。
既然解析方式有了,那么就需要有解析的存储位置。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org.w3c.dom这个包是没有实现类全部都是接口的。这里笔者想说一下Java如何对XML解析是Jdk应该考虑的事,是它的责任。而w3c组织是维护定义XML标准的组织,所以一个XML结构是怎么样的由w3c说了算,它不关心Java如何往实现,于是乎规定了所有XML存储的结构应该遵循的规则,这就是org.w3c.dom里全部的接口目的所在。在笔者看来,简单理解接口的概念就是实现者必须遵守的原则。
整个XML对应的结构叫Document、子元素对应的叫做Element、还有节点相关的Node、NodeList、Text、Entity、CharacterData、CDATASection等接口,它们都可以在XML的语法中间找到相对应的含义。由于这里不是讲解XML基本语法,就未几先容了。假如大家感爱好,笔者也可以专门写一篇关于XML的语法规则帖与大家分享一下。
2. Java Swing
Swing是一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可爱之处在于上手很轻易,较AWT比起来Swing提供的界面功能更加强大,可恨之处在于编复杂的界面工作量实在是巨大。笔者写过超过3000行的Swing界面,感觉用户体验还不是那么优秀。最近又写过超过6000行的,由于功能模块多了,整体效果还只是一般般。体会最深的就一个字:累! 所以大家现在都陆续不怎么用Swing在真正开发的项目上了,太多界面技术可以取代它了。笔者往写也是迫于无奈组里面大家都没写过,我不进地域谁进?
尽管Swing慢慢的在被人忽略,特别是随着B/S慢慢的在沉没C/S,笔者倒是很愿意站出来为Swing正身。每一项技术的把握尽不是为了流行时尚跟风。真正喜欢Java的朋友们还是应该好好体会一下Swing,相信在校的很多学生也很多在学习它。很可能从Jdk 1.1、1.2走过来的很多大学老师可能是最不熟悉它的。
Swing提供了一组轻组件统称为JComponent,它们与AWT组件的最大区别是JComponent全部都是Container,而Container的特点是里面可以装载别的组件。在Swing组件中无论是JButton、JLabel、JPanel、JList等都可以再装进任何其他组件。好处是程序员可以对Swing组件实现“再开发”,针对特定需求构建自己的按钮、标签、画板、列表之类的特定组件。
有轻自然就有重,那么轻组件和重组件区别是?重组件表现出来的形态因操纵系统不同而异,轻组件是Swing自己提供GUI,在跨平台的时候最大程度的保持一致。
那么在编程的时候要留意一些什么呢?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经验:
a. 明确一个概念,只有Frame组件才可以单独显示的,也许有人会说JOptionPane里面的静态方法就实现了单独窗口出现,但追寻源代码会发现实在现实出来的Dialog也需要依托一个Frame窗体,假如没有指定就会默认产生一个然后装载这个Dialog显示出来。
b. JFrame是由这么几部分组成:
最底下一层JRootPane,上面是glassPane (一个JPanel)和layeredPane (一个JLayeredPane),而layeredPane又由contentPane(一个JPanel)和menuBar构成。我们的组件都是加在contentPane上,而背景图片只能加在layeredPane上面。 至于glassPane是一个透明的覆盖了contentPane的一层,在特定效果中将被利用到来记录鼠标坐标或掩饰组件。
c. 为了增强用户体验,我们会在一些按钮上添加快捷键,但Swing里面通常只能识别键盘的Alt键,要加进其他的快捷键,必须自己实现一个ActionListener。
d. 通过setLayout(null)可以使得所有组件以setBounds()的四个参数来精确定位各自的大小、位置,但不推荐使用,由于好的编程风格不应该在Swing代码中硬编码具体数字,所有的数字应该以常数的形式同一存在一个静态无实例资源类文件中。这个静态无实例类同一负责Swing界面的风格,包括字体和颜色都应该包括进往。
e. 好的界面设计有一条Golden Rule: 用户不用任何手册通过少数尝试就能学会使用软件。所以尽量把按钮以菜单的形式(不管是右键菜单还是窗体自带顶部菜单)呈现给顾客,除非是频繁点击的按钮才有必要直接呈现在界面中。
实在Swing的功能是相当强大的,只是现在应用不广泛,专门往研究大概是要花不少时间的。笔者在各网站论坛浏览关于Swing的技巧文章还是比较可信的,自己所学非常有限,各人体会对Swing各个组件的把握就是一个实践积累的过程。笔者只用到过以上这些,所以只能谈谈部分想法,还看大家见谅!
Java杂谈(六)
这篇是笔者打算写的J2se部分的最后一篇了,这篇结束之后,再写J2ee部分,不知道是否还合适写在这个版块?大家可以给点意见,谢谢大家对小弟这么鼓励一路写完前六篇Java杂谈的J2se部分。最后这篇打算谈一谈Java中的RMI机制和JVM沙箱安全框架。
1. Java中的RMI机制
RMI的全称是远程方法调用,相信不少朋友都听说过,基本的思路可以用一个经典比方来解释:A计算机想要计算一个两个数的加法,但A自己做不了,于是叫另外一台计算机B帮忙,B有计算加法的功能,A调用它就像调用这个功能是自己的一样方便。这个就叫做远程方法调用了。
远程方法调用是EJB实现的支柱,建立分布式应用的核心思想。这个很好理解,再拿上面的计算加法例子,A只知道往call计算机B的方法,自己并没有B的那些功能,所以A计算机端就无法看到B执行这段功能的过程和代码,由于看都看不到,所以既没有机会窃取也没有机会往改动方法代码。EJB正式基于这样的思想来完成它的任务的。当简单的加法变成复杂的数据库操纵和电子商务交易应用的时候,这样的安全性和分布式应用的便利性就表现出来上风了。
好了,回到细节上,要如何实现远程方法调用呢?我希看大家学习任何技术的时候可以试着依靠自己的下意识判定,只要你的想法是公道健壮的,那么很可能实际上它就是这么做的,究竟真理都蕴躲在平凡的生活细节中。这样只要带着一些薄弱的Java基础来思考RMI,实在也可以想出个大概来。
a) 需要有一个服务器角色,它拥有真正的功能代码方法。例如B,它提供加法服务
b) 假如想远程使用B的功能,需要知道B的IP地址
c) 假如想远程使用B的功能,还需要知道B中那个特定服务的名字
我们很自然可以想到这些,固然不完善,但已经很接近正确的做法了。实际上RMI要得以实现还自得于Java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Java反射机制。我们需要知道服务的名字,但又必须隐躲实现的代码,如何往做呢?答案就是:接口!
举个例子:
public inte***ce Person(){
public void sayHello();
}
Public class PersonImplA implements Person{
public PersonImplA(){}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Hello!”);}
}
Public class PersonImplB implements Person{
public PersonImplB(){}
public void sayHello(){ System.out.println(“Nice to meet you!”);}
}
客户端:Person p = Naming.lookup(“PersonService”);
p.sayHello();
就这几段代码就包含了几乎所有的实现技术,大家相信么?客户端请求一个say hello服务,服务器运行时接到这个请求,利用Java反射机制的Class.newInstance()返回一个对象,但客户端不知道服务器返回的是ImplA还是ImplB,它接受用的参数签名是Person,它知道实现了Person接口的对象一定有sayHello()方法,这就意味着客户端并不知道服务器真正如何往实现的,但它通过了解Person接口明确了它要用的服务方法名字叫做sayHello()。
如此类推,服务器只需要暴露自己的接口出来供客户端,所有客户端就可以自己选择需要的服务。这就像餐馆只要拿出自己的菜单出来让客户选择,就可以在后台厨房一道道的按需做出来,它怎么做的通常是不让客户知道的!(祖传菜谱吧,^_^)
最后一点是我调用lookup,查找一个叫PersonService名字的对象,服务器只要看到这个名字,在自己的目录(相当于电话簿)中找到对应的对象名字提供服务就可以了,这个目录就叫做JNDI (Java命名与目录接口),相信大家也听过的。
有爱好的朋友不妨自己做个RMI的应用,很多前辈的博客中有简单的例子。提示一下利用Jdk的bin目录中rmi.exe和rmiregistry.exe两个命令就可以自己建起一个服务器,提供远程服务。由于例子很轻易找,我就不自己举例子了!
2. JVM沙箱&框架
RMI罗唆得太多了,实在是尽力想把它说清楚,希看对大家有帮助。最后的最后,给大家简单讲一下JVM框架,我们叫做Java沙箱。Java沙箱的基本组件如下:
a) 类装载器结构
b) class文件检验器
c) 内置于Java虚拟机的安全特性
d) 安全治理器及Java API
其中类装载器在3个方面对Java沙箱起作用:
a. 它防止恶意代码往干涉善意的代码
b. 它守护了被信任的类库边界
c. 它将代码回进保护域,确定了代码可以进行哪些操纵
虚拟机为不同的类加载器载进的类提供不同的命名空间,命名空间由一系列唯一的名称组成,每一个被装载的类将有一个名字,这个命名空间是由Java虚拟机为每一个类装载器维护的,它们互相之间甚至不可见。
我们常说的包(package)是在Java虚拟机第2版的规范第一次出现,正确定义是由同一个类装载器装载的、属于同一个包、多个类型的集合。类装载器采用的机制是双亲委派模式。具体的加载器框架我在Java杂谈(一)中已经解释过了,当时说最外层的加载器是AppClassLoader,实在算上网络层的话AppClassLoader也可以作为parent,还有更外层的加载器URLClassLoader。为了防止恶意攻击由URL加载进来的类文件我们当然需要分不同的访问命名空间,并且制定最安全的加载次序,简单来说就是两点:
a. 从最内层JVM自带类加载器开始加载,外层恶意同名类得不到先加载而无法使用
b. 由于严格通过包来区分了访问域,外层恶意的类通过内置代码也无法获得权限访问到内层类,破坏代码就自然无法生效。
附:关于Java的平台无关性,有一个例子可以很明显的说明这个特性:
一般来说,C或C++中的int占位宽度是根据目标平台的字长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针对不同的平台编译同一个C++程序在运行时会有不同的行为。然而对于Java中的int都是32位的二进制补码标识的有符号整数,而float都是遵守IEEE 754浮点标准的32位浮点数。
PS: 这个小弟最近也没时间继续研究下往了,只是想抛砖引玉的提供给大家一个初步熟悉JVM的印象。有机会了解一下JVM的内部结构对今后做Java开发是很有好处的。
Java杂谈(七)--接口& 组件、容器
终于又静下来继续写这个主题的续篇,前六篇主要讲了一些J2se方面的经验和感受, 眼下Java应用范围已经被J2ee占据了相当大的一块领域,有些人甚至声称Java被J2ee所取代了。不知道大家如何来理解所谓的J2ee(Java2 Enterprise Edition),也就是Java企业级应用?
笔者的观点是,技术的发展是顺应世界变化的趋势的,从C/S过渡到B/S模式,从客户真个角度考虑企业级应用或者说电子商务领域不在关心客户端维护题目,这个任务已经交给了任何一台PC都会有的浏览器往维护;从服务器真个角度考虑,以往C/S中的TCP/IP协议实现载体ServerSocket被Web Server Container所取代,例如大家都很熟悉的Tomcat、JBoss、WebLogic等等。总之一切的转变都是为了使得Java技术能更好的为人类生产生活所服务。
有人会问,直接往学J2ee跳过J2se行否?笔者是肯定不赞成的,实际上确实有人走这条路,但笔者自身体会是正是由于J2se的基础很牢固,才会导致在J2ee学习的道路上顺风顺水,知识点上不会有什么迷惑的地方。举个简单的例子吧:
笔者曾经跟大学同学讨论下面这两种写法的区别:
Array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笔者不说反对,但至少不赞成
List list = new ArrayList(); //笔者支持
曾经笔者跟同学争论了几个小时,他非说第一种写法更科学,第二种完全没有必要。我无法完全说服他,但笔者以为良好的习惯和意识是任何时候都应该针对接口编程,以达到解耦合和可扩展性的目的。下面就以接口开始进进J2ee的世界吧:
1. J2ee与接口
每一个版本的J2ee都对应着一个确定版本的JDK,J2ee1.4对应Jdk1.4,现在比较新的是JDK5.0,自然也会有J2EE 5.0。实在笔者一直在用的是J2EE1.4,不过没什么关系,大家可以下任何一个版本的J2ee api来稍微浏览一下。笔者想先声明一个概念,J2ee也是源自Java,所以底层的操纵依然调用到很多J2se的库,所以才建议大家先牢牢把握J2se的主流技术。
J2ee api有一个特点,大家比较熟悉的几个包java.jms、javax.servlet.http、javax.ejb等都以inte***ce居多,实现类较少。实在大家真正在用的时候百分之六十以上都在反复的查着javax.servlet.http这个包下面几个实现类的api函数,其他的包很少问津。笔者建议在学习一种技术之前,对整体的框架有一个了解是很有必要的,J2ee旨在通过inte***ce的声明来规范实现的行为,任何第三方的厂商想要提供自己品牌的实现条件也是遵循这些接口定义的规则。假如在从前J2se学习的道路上对接口的理解很好的话,这里的体会将是非常深刻的,举个简单的例子:
public inte***ce Mp3{
public void play();
public void record();
public void stop();
}
假如我定义这个简单的接口,发布出往,规定任何第三方的公司想推出自己的名字为Mp3的产品都必须实现这个接口,也就是至少提供接口中方法的具体实现。这个意义已经远远不止是面向对象的多态了,只有厂商遵循J2ee的接口定义,世界上的J2ee程序员才能针对同一的接口进行程序设计,终极不用改变代码只是由于使用了不同厂商的实现类而有不同的特性罢了,本质上说,无论哪一种厂商实现都完成了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这个就是笔者想一直夸大的,针对接口编程的思想。
接口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这样设想,现在有AppleMp3、SonyMp3、SamsungMp3都实现了这个Mp3的接口,于是都有了play、record、stop这三个功能。我们将Mp3产品座位一个组件的时候就不需要知道它的具体实现,只要看到接口定义知道这个对象有3个功能就可以使用了。那么类似下面这样的业务就完全可以在任何时间从3个品牌扩展到任意个品牌,开个玩笑的说,项目经理高高在上的写完10个接口里的方法声明,然后就丢给手下的程序员往写里面的细节,由于接口已经同一(即每个方法传进和传出的格式已经同一),经理只需关注全局的业务就可以天天端杯咖啡走来走往了,^_^:
public Mp3 create();
public void copy(Mp3 mp3);
public Mp3 getMp3();
最后用一个简单的例子说明接口:一个5号电池的手电筒,可以装进任何牌子的5号电池,只要它符合5号电池的规范,装进之后任何看不到是什么牌子,只能感受得手电筒在完成它的功能。那么生产手电筒的厂商和生产5号电池的厂商就可以完全解除依靠关系,可以各自自由开发自己的产品,由于它们都遵守5号电池应有的外形、正负极位置等约定。这下大家能对接口多一点体会了么?
2. 组件和容器
针对接口是笔者特地夸大的J2ee学习之路必备的思想,另外一个就是比较常规的组件和容器的概念了。很多教材和专业网站都说J2EE的核心是一组规范与指南,夸大J2ee的核心概念就是组件+容器,这确实是无可厚非的。随着越来越多的J2ee框架出现,相应的每种框架都一般有与之对应的容器。
容器,是用来治理组件行为的一个集合工具,组件的行为包括与外部环境的交互、组件的生命周期、组件之间的合作依靠关系等等。J2ee包含的容器种类大约有Web容器、Application Client容器、EJB容器、Applet客户端容器等。但在笔者看来,现在容器的概念变得有点模糊了,大家耳熟能详是那些功能强大的开源框架,比如Hibernate、Struts2、Spring、JSF等,其中Hibernate就基于JDBC的基础封装了对事务和会话的治理,大大方便了对数据库操纵的繁琐代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已经接近容器的概念了,EJB的实体Bean也逐渐被以Hibernate为代表的持久化框架所取代。
组件,本意是指可以重用的代码单元,一般代表着一个或者一组可以独立出来的功能模块,在J2ee中组件的种类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是EJB组件、DAO组件、客户端组件或者应用程序组件等,它们有个共同特点是分别会打包成.war,.jar,.jar,.ear,每个组件由特定格式的xml描述符文件进行描述,而且服务器真个组件都需要被部署到应用服务器上面才能够被使用。
稍微理解完组件和容器,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分层模型,最著名确当然是MVC三层模型。在一个大的工程或项目中,为了让前台和后台各个模块的编程职员能够同时进行工作进步开发效率,最重要的就是实现层与层之间的耦合关系,很多分层模型的宗旨和开源框架所追求的也就是这样的效果。在笔者看来,一个完整的Web项目大概有以下几个层次:
a) 表示层(Jsp、Html、Javascript、Ajax、Flash等等技术对其支持)
b) 控制层(Struts、JSF、WebWork等等框架在基于Servlet的基础上支持,负责把具体的请求数据(有时卸载重新装载)导向适合处理它的模型层对象)
c) 模型层(笔者以为目前最好的框架是Spring,实质就是处理表示层经过控制层转发过来的数据,包含着大量的业务逻辑)
d) 数据层(Hibernate、JDBC、EJB等,由模型层处理完了持久化到数据库中)
当然,这仅仅是笔者个人的观点,仅仅是供大家学习做一个参考,假如要实现这些层之间的完全分离,那么一个大的工程,可以仅仅通过增加人手就来完成任务。固然《人月神话》中已经很明确的阐述了增加人手并不能是效率增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彼此做的工作有顺序上的依靠关系或者说难度和工作量上的巨大差距。当然理想状态在真实世界中是不可能达到的,但我们永远应该朝着这个方向往不断努力。最开始所提倡的针对接口来编程,哪怕是小小的细节,写一条List list= = new ArrayList()语句也能体现着处处皆使用接口的思想在里面。Anyway,这只是个开篇,笔者会就自己用过的J2ee技术和框架再细化谈一些经验
Java杂谈(八)--Servlet/Jsp
终于正式进进J2ee的细节部分了,首当其冲确当然是Servlet和Jsp了,上篇曾经提到过J2ee只是一个规范和指南,定义了一组必须要遵循的接口,核心概念是组件和容器。曾经有的人问笔者Servlet的Class文件是哪里来的?他以为是J2ee官方提供的,我举了一个简单的反例:稍微检查了一下Tomcat5.0里面的Servlet.jar文件和JBoss里面的Servlet.jar文件大小,很明显是不一样的,至少已经说明了它们不是源自同根的吧。实在Servlet是由容器根据J2ee的接口定义自己来实现的,实现的方式当然可以不同,只要都遵守J2ee规范和指南。
上述只是一个常见的误区罢了,告诉我们要编译运行Servlet,是要依靠于实现它的容器的,不然连jar文件都没有,编译都无法进行。那么Jsp呢?Java Server Page的简称,是为了开发动态网页而诞生的技术,其本质也是Jsp,在编写完毕之后会在容器启动时经过编译成对应的Servlet。只是我们利用Jsp的很多新特性,可以更加专注于前后台的分离,早期Jsp做前台是满流行的,究竟里面支持Html代码,这让前台美工职员可以更有效率的往完成自己的工作。然后Jsp将请求转发到后台的Servlet,由Servlet处理业务逻辑,再转发回另外一个Jsp在前台显示出来。这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用的模式,最初笔者学习J2ee的时候,大量时间也在编写这样的代码。
尽管现在做前台的技术越来越多,例如Flash、Ajax等,已经有很多人不再以为Jsp重要了。笔者觉得Jsp带来的不仅仅是前后端分离的设计理念,它的另外一项技术成就了我们今天用的很多框架,那就是Tag标签技术。所以与其说是在学习Jsp,不如更清醒的告诉自己在不断的理解Tag标签的意义和本质。
1. Servlet以及Jsp的生命周期
Servlet是Jsp的实质,尽管容器对它们的处理有所区别。Servlet有init()方法初始化,service()方法进行Web服务,destroy()方法进行销毁,从生到灭都由容器来把握,所以这些方法除非你想自己来实现Servlet,否则是很少会接触到的。正是由于很少接触,才轻易被广大初学者所忽略,希看大家至少记住Servlet生命周期方法都是回调方法。回调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把自己注进另外一个类中,由它来调用你的方法,所谓的另外一个类就是Web容器,它只熟悉接口和接口的方法,注进进来的是怎样的对象不管,它只会根据所需调用这个对象在接口定义存在的那些方法。由容器来调用的Servlet对象的初始化、服务和销毁方法,所以叫做回调。这个概念对学习其他J2ee技术相当关键!
那么Jsp呢?本事上是Servlet,还是有些区别的,它的生命周期是这样的:
a) 一个客户真个Request到达服务器 ->
b) 判定是否第一次调用 -> 是的话编译Jsp成Servlet
c) 否的话再判定此Jsp是否有改变 -> 是的话也重新编译Jsp成Servlet
d) 已经编译最近版本的Servlet装载所需的其他Class
e) 发布Servlet,即调用它的Service()方法
所以Jsp号称的是第一次Load缓慢,以后都会很快的运行。从它的生命的周期确实不丢脸出来这个特点,客户真个操纵很少会改变Jsp的源码,所以它不需要编译第二次就一直可以为客户端提供服务。这里稍微解释一下Http的无状态性,由于发现很多人误解,Http的无状态性是指每次一张页面显示出来了,与服务器的连接实在就已经断开了,当再次有提交动作的时候,才会再次与服务器进行连接请求提供服务。当然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是Ajax与服务器异步通过xml交互的技术,在做前台的领域潜力巨大,笔者不是Ajax的高手,这里无法为大家解释。
2. Tag标签的本质
笔者之前说了,Jsp本身初衷是使得Web应用前后台的开发可以脱离耦合分开有效的进行,可惜这个理念的贡献反倒不如它带来的Tag技术对J2ee的贡献要大。也许已经有很多人开始使用Tag技术了却并不了解它。所以才建议大家在学习J2ee开始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学习Jsp,实在最重要的就是明白标签的本质。
Html标签我们都很熟悉了,有 <html> 、 <head> 、 <body> 、 <title> ,Jsp带来的Tag标签遵循同样的格式,或者说更严格的Xml格式规范,例如 <jsp:include> 、 <jsp:useBean> 、 <c:if> 、 <c:forEach> 等等。它们没有什么神秘的地方,就其源头也还是Java Class而已,Tag标签的实质也就是一段Java代码,或者说一个Class文件。当配置文件设置好往哪里寻找这些Class的路径后,容器负责将页面中存在的标签对应到相应的Class上,执行那段特定的Java代码,如此而已。
说得明白一点的话还是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吧:
<jsp:include> 往哪里找执行什么class呢?首先这是个jsp类库的标签,当然要往jsp类库寻找相应的class了,同样它也是由Web容器来提供,例如Tomcat就应该往安装目录的lib文件夹下面的jsp-api.jar里面找,有爱好的可以往找一找啊!
<c:forEach> 又往哪里找呢?这个是由Jsp2.0版本推荐的和核心标记库的内容,例如 <c:if> 就对应在页面中做if判定的功能的一断Java代码。它的class文件在jstl.jar这个类库里面,往往还需要和一个standard.jar类库一起导进,放在具体Web项目的WEB-INF的lib目录下面就可以使用了。
顺便罗唆一句,Web Project的目录结构是相对固定的,由于容器会按照固定的路径往寻找它需要的配置文件和资源,这个任何一本J2ee进门书上都有,这里就不先容了。了解Tag的本质还要了解它的工作原理,所以大家往J2ee的API里找到并研究这个包:javax.servlet.jsp.tagext。它有一些接口,和一些实现类,专门用语开发Tag,只有自己亲身写出几个不同功能的标签,才算是真正理解了标签的原理。别忘记了自己开发的标签要自己往完成配置文件,容器只是集成了往哪里寻找jsp标签对应class的路径,自己写的标签库当然要告诉容器往哪里找啦。
说了这么多,我们为什么要用标签呢?完全在Jsp里面来个 <% %> 就可以在里面任意写Java代码了,但是长期实践发现页面代码同一都是与html同风格的标记语言更加有助于美工职员进行开发前台,它不需要懂Java,只要Java程序员给个列表告诉美工什么标签可以完成什么逻辑功能,他就可以专注于美工,也算是进一步隔离了前后台的工作吧!
3. 成就Web框架
框架是什么?曾经看过这样的定义:与模式类似,框架也是解决特定题目的可重用方法,框架是一个描述性的构建块和服务集合,开发职员可以用来达成某个目标。一般来说,框架提供了解决某类题目的基础设施,是用来创建解决方案的工具,而不是题目的解决方案。
正是由于Tag的出现,成就了以后出现的那么多Web框架,它们都开发了自己成熟实用的一套标签,然后由特定的Xml文件来配置加载信息,力图使得Web应用的开发变得更加高效。下面这些标签相应对很多人来说相当熟悉了:
<html:password>
<logic:equal>
<bean:write>
<f:view>
<h:form>
<h:message>
它们分别来自Struts和JSF框架,最强大的功能在于控制转发,就是MVC三层模型中间完成控制器的工作。Struts-1实际上并未做到真正的三层隔离,这一点在Struts-2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进。而Jsf向来以比较完善公道的标签库受到人们推崇。
今天就大概讲这么多吧,再次需要夸大的是Servlet/Jsp是学习J2ee必经之路,也是最基础的知识,希看大家给与足够的重视!
Java杂谈(九)--Struts
J2ee的开源框架很多,笔者只能先容自己熟悉的几个,其他的目前在中国IT行业应用得不是很多。希看大家对新出的框架不要盲目的推崇,首先一定要熟悉它比旧的到底好在哪里,新的理念和特性是什么?然后再决定是否要使用它。
这期的主题是Struts,直译过来是支架。Struts的第一个版本是在2001年5月发布的,它提供了一个Web应用的解决方案,如何让Jsp和servlet共存往提供清楚的分离视图和业务应用逻辑的架构。在Struts之前,通常的做法是在Jsp中加进业务逻辑,或者在Servlet中天生视图转发到前台往。Struts带着MVC的新理念当时退出几乎成为业界公认的Web应用标准,于是当代IT市场上也出现了众多熟悉Struts的程序员。即使有新的框架再出来不用,而继续用Struts的理由也加上了一条低风险,由于中途假如开发职员变动,很轻易的招进新的会Struts的IT民工啊,^_^!
笔者之前说的都是Struts-1,由于新出了Struts-2,使得每次谈到Struts都必须注明它是Struts-1还是2。笔者先谈比较熟悉的Struts-1,下次再先容一下与Struts-2的区别:
1. Struts框架整体结构
Struts-1的核心功能是前端控制器,程序员需要关注的是后端控制器。前端控制器是是一个Servlet,在Web.xml中间配置所有Request都必须经过前端控制器,它的名字是ActionServlet,由框架来实现和治理。所有的视图和业务逻辑隔离都是应为这个ActionServlet, 它就像一个交通***,所有过往的车辆必须经过它的法眼,然后被送往特定的通道。所有,对它的理解就是分发器,我们也可以叫做Dispatcher,实在了解Servlet编程的人自己也可以写一个分发器,加上拦截request的Filter,实在自己实现一个struts框架并不是很困难。主要目的就是让编写视图的和后台逻辑的可以脱离紧耦合,各自同步的完成自己的工作。
那么有了ActionServlet在中间负责转发,前真个视图比如说是Jsp,只需要把所有的数据Submit,这些数据就会到达适合处理它的后端控制器Action,然后在里面进行处理,处理完毕之后转发到前台的同一个或者不同的视图Jsp中间,返回前台利用的也是Servlet里面的forward和redirect两种方式。所以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只是借用了Servlet的API搭建起了一个方便的框架而已。这也是Struts最明显的特性——控制器。
那么另外一个特性,可以说也是Struts-1带来的一个比较成功的理念,就是以xml配置代替硬编码配置信息。以往决定Jsp往哪个servlet提交,是要写进Jsp代码中的,也就是说一旦这个提交路径要改,我们必须改写代码再重新编译。而Struts提出来的思路是,编码的只是一个逻辑名字,它对应哪个class文件写进了xml配置文件中,这个配置文件记录着所有的映射关系,一旦需要改变路径,改变xml文件比改变代码要轻易得多。这个理念可以说相当成功,以致于后来的框架都延续着这个思路,xml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大致上来说Struts当初给我们带来的新鲜感就这么多了,其他的所有特性都是基于方便的控制转发和可扩展的xml配置的基础之上来完成它们的功能的。
下面将分别先容Action和FormBean, 这两个是Struts中最核心的两个组件。
2. 后端控制器Action
Action就是我们说的后端控制器,它必须继续自一个Action父类,Struts设计了很多种Action,例如DispatchAction、DynaValidationAction。它们都有一个处理业务逻辑的方法execute(),传进的request, response, formBean和actionMapping四个对象,返回actionForward对象。到达Action之前先会经过一个RequestProcessor来初始化配置文件的映射关系,这里
摘自:一个2年工作经验的Java学习心得
http://www.csdnjava.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1912&fromuid=876
相关推荐
- `copyArray()`:复制一个数组到另一个数组。 - `sortArray()`:对数组进行排序。 - `binarySearch()`:二分查找方法,用于已排序的数组。 3. **数组遍历** 我们可以使用for循环来遍历数组中的所有元素: ```...
摘自:https://blog.csdn.net/qq_34218078/article/details/109591000
- **第 2 章:Java 和 DB2** - **2.1 Java 数据库连接性** - **2.1.1 DB2 JDBC 程序**:通过 JDBC 驱动程序访问 DB2 数据库的方法。 - **2.1.2 DB2 SQLJ 程序**:使用 SQLJ 编写 Java 应用程序来操作 DB2 数据库...
1. **Java简介**:Java是由Sun Microsystems(后被Oracle收购)开发的一种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以其“一次编写,到处运行”(Write Once, Run Anywhere)的特性著称。它具有平台无关性、安全性、可移植性和高性能等...
C++程序设计与实践(摘自:c++作业里的那点小事__)
摘自:http://openjdk.java.net/projects/jdk/11/ 181: Nest-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嵌套的访问控制) 309: Dynamic Class-File Constants(动态的类文件常量) 315: Improve Aarch64 Intrinsics(改进 Aarch64 ...
内部通过一个`Object[] elementData`数组存储元素。添加、删除和访问元素的效率取决于元素的位置。它支持快速随机访问,但插入和删除在中间位置时性能较差。 2. **LinkedList**:`LinkedList`是一种双向链表实现的...
该博客是基于SSM实现的一个个人博客系统,适合初学SSM和个人博客制作的同学学习。 主要涉及技术包括的包括 Maven、Spring、SpringMVC、MyBatis、Redis、JSP等。 前端采用Layui框架和扒了一个的前台样式。 详细介绍:...
Vue (读音 /vjuː/,类似于 view) 是一套用于构建用户界面的渐进式框架。与其它大型框架不同的是,Vue 被设计为...另一方面,当与现代化的工具链以及各种支持类库结合使用时,Vue 也完全能够为复杂的单页应用提供驱动。
java3d源码此存储库已于 2020 年 4 月 14 日存档。...和一个工作实施 和一个记录器实现,比如 Apache 为了处理现有的数据格式,还需要以下库: - Java Advanced Imaging(如果尚未包含在您的 JDK 中
ZeroMQ(以下ZeroMQ简称ZMQ)是一个简单好用的传输层,像框架一样的一个socket library,他使得Socket编程更加简单、简洁和性能更高。(摘自百度百科) ZMQ官方网址http://zeromq.org/ ZMQ本身只提供了C++版本的下载,...
java 将excel里面的数字时间转化为准确的时间格式;具体来源有点忘记了,实现是摘自了开源代码里面的一段。
Java_ClassAverage 是一个基于Java编程语言的简单程序,它的主要功能是接收多个数值输入并计算它们的平均值。这个程序出自《Java How To Program》的第10版,早期对象章节,第4章,通常这样的教材会以实例来教授基础...
【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的关键策略】 工作效率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对于个人和职业生涯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篇文章源自哈佛商业评论,探讨了效率极低人群的七大习惯,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 1. **缺席** 伍迪·艾伦曾说...
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简称BI)是一个涉及多个层面和概念的复杂领域,包括数据仓库、数据模型、需求分析、用户培训、报告工具以及决策支持系统。随着企业对数据驱动决策的需求日益增长,构建成功的商业...
java For Testers源代码版权所有2013艾伦·理查森(Alan Richardson),《简编发展》关于Java源代码,以支持Alan ...执照您可以将此资源用于个人用途,以帮助您学习Java并通读“面向测试人员的Java”一书。 请
java编程那些事-摘自陈跃峰的博客:http://blog.csdn.net/Mailbomb/
3. 继承:继承允许一个类(子类)继承另一个类(父类)的属性和方法,减少了代码重复,提高了代码复用。子类可以添加新的特性或重写父类的方法,实现功能的扩展。 4. 多态:多态是指同一种行为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例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Java代码片段,演示了如何用for循环计算复利: ```java public class CompoundInter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uble principal = 1000; // 初始本金 double rate ...
根据提供的文件信息,本文将对“从由下脚自动弹出的一个小POP窗口该文章”进行解析,并重点介绍其中涉及到的POP窗口相关的知识点。 ### POP窗口简介 在Web开发领域,“POP窗口”通常指的是弹出窗口(Popup Wind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