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听到一位妈妈说: 都不知道该怎么跟我家孩子说话了。昨儿,我说该出门找小朋友玩儿了,不过天冷,得多穿件衣服。结果孩子死活不穿。我最后告诉她,如果你不穿衣服,咱们就出不来门了。这孩子脾气倔的,最后闹到在地上打滚起来。我一生气就没理她。等她哭够了,天也不早了,结果门愣是没出去。 这种孩子闹脾气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可是,孩子的很多哭闹,其实都是可以避免的。接着上面这个妈妈的问题看,我们设想两种对比情形: 第一种情形,妈妈手捧衣服对孩子说:“我们多穿一件衣服,外面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不要穿衣服!” 第二种情形,妈妈说:“宝贝,穿上衣服,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孩子往往会爽快地回答道:“好!” 孩子的思维是不可逆的 最初的时候,孩子的思维非常单纯,等到大一些,会有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但是他的思维,仍然是不可逆的。所谓不可逆,比如你问孩子“你的姐姐是谁”,他能回答出来。如果你问“你姐姐的弟弟是谁”,他就无法倒推回来。这就是为什么前面那个例子,为什么会有那么神奇的反差效果。 第一种情景中,妈妈是在用自己的思维在表达:因为天冷了,所以要多穿衣服才能出门。可是,孩子的思维不会倒推:哦,要多穿衣服,是因为外面天冷。相反,第二种情景中,妈妈说,穿衣服,我们就出门。如此,孩子自动地从前往后这么梳理,觉得是这么回事。 所以,父母多用“一……就”的句式,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事件的逻辑顺序,孩子也会更易理解和听话。 少用复杂的因果推理句式,避免用“如果,就”,因为这些句子要么孩子听不懂,要么孩子有被威胁的感觉,都无法起到好的沟通效果。 我们的孩子活在非黑即白的世界 孩子小的时候,判断一切的标准非黑即白。这种思维方式一直会持续到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我一位朋友家儿子正在读小学二年级。他告诉我这么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他带儿子看电影,儿子指着男主角问:这是好人还是坏人?可是电影里的人物角色,没有那么明显的好坏区分。于是我这朋友就告诉儿子,这个人说不上好,也算不上坏。他儿子显然对这个回答很不满意。没过多一会儿,儿子又开始问:那现在,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这父亲才回过神来。于是,换了个方式,很干脆地告诉儿子:他是好人。他儿子这才长舒一口气,满意了。对孩子来说,他们完全无法理解,这个世界可以有东西既好又坏,既不好又不坏的。要么是好的,要么是坏的;要么是黑的,要么是白的,这就是孩子们的逻辑。 在孩子的语言能力有了发展以后,我们还会发现,孩子喜欢用“总是”、“决不”、“永远”之类非常极端和决绝的词,就是源于他们这个时候惯于单行线的思维模式。 为此,面对孩子含糊其辞是绝对行不通的。若你跟孩子说“不好说”、“都挺好”“你可以这样一点点那样一些”之类的话,孩子无法听懂。所以,能够用黑白的方式去跟孩子说的东西,就用黑白去说。不能的,就不说。如此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明确的是非观。 #FormatImgID_3# 叛逆期的孩子尤其不爱听废话 1-3岁,无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个坎。此时,孩子正处于叛逆期。叛逆期并不是说孩子就是在胡闹。孩子有孩子的坚持。只有在他们发现自己无法引起父母的注意时,才会变得比较固执。 1岁以前孩子没有语言能力,父母反而可以多说,也可以讲道理,语气温暖平和,孩子反而能够听懂,感觉到父母在传达着什么。而面对1-3岁的孩子,父母说话则要注意,必须要简洁明了。 尽量少说:“我们现在出门好不好?”“你把鞋子穿上好不好”之类的话,因为这样的句子多只会得到孩子挑衅的、否定的回答。此时父母说话的原则:少说不,多说可以选择的东西,不要和孩子废话。比如,不要反复啰嗦说:“你不能把鞋子放在这里那里”,“你别把鞋子放在床上!”合适的说法是:“你可以把鞋子放在床边,也可以放在鞋架上。” 凡事先关注孩子的情绪,因为孩子的所有情绪都是合理的 孩子是靠着皮肤和心灵的微妙的感觉在认识这个世界。他们活在梦里,也不会按照常理出牌。但是无论如何,这都是孩子成长历程中跨不过去的一步。此时,孩子所有的情感和情绪,不管再离谱,再不可思议,都是合理且合法的,都应该得到尊重。父母必须要接受这样的孩子,而不是嘲笑、冷漠或者粗暴阻拦。 尽管孩子不需要对自己的情感和情绪负责,但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所以,如果孩子做出了破坏性行为,父母就必须介入,通过规则设立以及恰当引导,帮助孩子通过其他方式去发泄自己的坏情绪。 听不听话,先是孩子自己的事儿;立规矩前,先让孩子知道 孩子3岁之后开始共情,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我的有可能不一样,这就给了他们理由要去和人沟通。而且,3岁以后,孩子可以听懂大人的话,也有能力去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因此父母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呵护孩子社会化的最初尝试。 我们常见这样一幕:父母带孩子去商场的时候,孩子就开始要买这个买那个,然后父母就会和孩子上演一幕意志力的抗战。最后当然是父母赢了,并且对孩子冠之“无理取闹”。 其实这是可以避免的。父母可以在进商场之前,就和孩子约好:今天你可以买一件东西,咱们说好了,只买一件。如果父母不提前说,孩子可不知道父母的想法只是:带我随便逛下,不打算给我买任何东西。相反,孩子的内心可是充满了期待呢。最后,父母觉得孩子胡闹、不乖、不听话。大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兴许孩子还会觉得父母不好沟通、不好说话。 另外,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父母们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和机会跟孩子沟通。别看孩子小,一岁以内的孩子就已经有各种情绪了;一岁多的孩子就已经懂得“记仇”;两三岁的孩子开始“撒谎”,甚至还会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要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去看待。沟通的前提,一定是尊重。 - See more at: http://www.aboluowang.com/2015/0401/536489.html#sthash.XijM1bdU.dpuf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案例中的小朋友的回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起初他的回答似乎显得不负责任,但当完整听完后,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他那颗善良的心。 **(二)听明白** 听明白是指准确理解说话者的话语含义,包括语音、语调、语气等方面...
例如,一个五年级的孩子能够自觉地安排学习任务,遵守家长的规定,不看电视,这表明他从小就被训练得听话。这种听话不仅仅是服从命令,更是与家长的意志保持一致,形成自律的习惯。相比之下,许多家庭的孩子往往无法...
一句“你不笨是谁给孩子贴上了‘笨蛋’的标签?”可以提醒孩子他们并不笨,而是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第二句】:“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这样的命令式语言可能让孩子感到被压制,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
《不听话的脚》这篇故事讲述了一个冬天,主人公林克在一个滑冰的大街上尝试摔跤,却因右脚不配合而引发的一系列奇特经历。故事中,林克想要模仿其他人摔跤,以此来融入群体,但他的右脚始终不肯配合,反而带着他以一...
这篇文档主要探讨了幼儿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针对孩子“不听话”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文章通过两篇随笔,分别从家长和教师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孩子“不听话”背后可能的心理发展变化以及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尤其是针对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如何让孩子更加听话并理解大人的教导是一个关键问题。根据提供的教育笔记,我们可以提炼出以下几点重要的教育策略: 1. **理解儿童心理**:孩子与成人的思维方式...
首先,文章指出孩子在合唱队过度练习导致喉咙不适,但为了得到表扬和保持良好的表现,他不愿请假,这反映出学校教育中可能存在过于强调集体荣誉和成绩的现象,而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不足。家长在这种情况下感到困惑...
怎样教育不听话孩子[精选].pptx
1. 幼儿心理发展:幼儿时期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会尝试探索世界并表达自己的意愿,不听话的行为可能是他们探索独立性的表现。 2. 父母教育方式:父母的教育方式对孩子行为有直接影响。严格与...
这样在孩子出现不听话的行为时,家长能够更准确地引导他们。 法宝二:持续学习教育新知 教育方式随社会发展而变化,家长应积极吸收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传统的权威教育可能过于严厉,甚至包含打骂,而现代教育强调...
《做个“听话“的好孩子》这篇教育随笔探讨了幼儿园教育中一个常见而又值得深思的问题,即过度强调孩子“听话”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期望孩子们能够乖乖听话,以便于管理,但这可能会无意间...
【不听话的小鸡.doc】是一个适合小班儿童的教育活动,旨在通过讲述故事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以及安全意识。活动的核心是通过一系列图片,引导孩子们理解故事内容,并从中学习到不要随意离开集体的重要性。 ...
让孩子听话,这十大法宝最有效(一).pdf
【教案背景】:此教案是针对幼儿园小班的孩子设计的,旨在通过讲述“不听话的小鸡”这一故事,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教育他们理解集体安全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图画...
《C语言程序设计,一天2000+,只要认识字就能做,保姆级教学,听话照做,简单变现!》今天给大家带来的项目是《C语言程序设计掘金》,很多大学生为了有更好的发展,都会选择考研来继续深造。但是考研的难度是非常大...
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尝试摆脱大人的束缚,表现得“不听话”,有时甚至故意与父母或老师对着干。这是他们独立个性发展的标志,而不是简单的不听话。过度干涉或严厉惩罚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和自信,阻碍独立性的健康...
【口语交际——听话及说话一】是一份关于提高个人口头沟通技巧的教学资料,旨在帮助学习者理解和掌握有效的听力和口语交流方法。这份文档主要涵盖了两个关键方面:听话的要求和说话的要求,强调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这篇“不听话的小鸡doc学习教案.pptx”是一个寓教于乐的教学材料,主要用于儿童教育,特别是安全教育。故事以一个生动的场景展开,讲述了一只小黄鸡因为不听妈妈的话,追逐蝴蝶而远离群体,遭遇大黑猫袭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