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浏览: 467177 次
- 性别:
- 来自: 北京
-
最新评论
-
lm818:
最近一直在看设计模式,发现写的那本研磨真的不错,容易理解,能看 ...
大讨论:学习和应用设计模式的经验、教训、疑问等 -
yjfnwxf:
看了楼主博文,真为自己汗颜呀。。。。努力,再努力
研磨设计模式之命令模式-5 -
fengdandanweikang: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1——跟着cc学设计系列 -
tiansong163:
你好,对《研磨设计模式》中UML有一个图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希 ...
跟着cc学设计 之 研磨设计模式 目录汇总贴 -
soualliron:
国人就会溜须拍马,文章冠题“大讨论”,下面全是附会之音,无切实 ...
大讨论:学习和应用设计模式的经验、教训、疑问等
9.3 模式讲解
9.3.1 认识原型模式
(1 )原型模式的功能
原型模式的功能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
- 一个是通过克隆来创建新的对象实例
- 另一个是为克隆出来的新的对象实例复制原型实例属性的值
原型模式要实现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克隆来创建新的对象实例。一般来讲,新创建出来的实例的数据是和原型实例一样的。但是具体如何实现克隆,需要由程序自行实现,原型模式并没有统一的要求和实现算法。
(2 )原型与new
原型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是new操作,在前面的例子实现中,克隆方法就是使用new来实现的,但请注意,只是“类似于new”而不是“就是new”。
克隆方法和new操作最明显的不同就在于:new一个对象实例,一般属性是没有值的,或者是只有默认值;如果是克隆得到的一个实例,通常属性是有值的,属性的值就是原型对象实例在克隆的时候,原型对象实例的属性的值。
(3 )原型实例和克隆的实例
原型实例和克隆出来的实例,本质上是不同的实例,克隆完成后,它们之间是没有关联的,如果克隆完成后,克隆出来的实例的属性的值发生了改变,是不会影响到原型实例的。下面写个示例来测试一下,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先创建原型实例 OrderApi oa1 = new PersonalOrder();
//设置原型实例的订单数量的值 oa1.setOrderProductNum(100); //为了简单,这里仅仅输出数量 System.out .println("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 +oa1.getOrderProductNum());
//通过克隆来获取新的实例 OrderApi oa2 = (OrderApi)oa1.cloneOrder(); //修改它的数量 oa2.setOrderProductNum(80); //输出克隆出来的对象的值 System.out .println("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 +oa2.getOrderProductNum());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的值 System.out .println("再次输出原型实例===" +oa1.getOrderProductNum()); } } |
运行一下,看看结果:
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100 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80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100 |
仔细观察上面的结果,会发现原型实例和克隆出来的实例是完全独立的,也就是它们指向不同的内存空间。因为克隆出来的实例的值已经被改变了,而原型实例的值还是原来的值,并没有变化,这就说明两个实例是对应的不同内存空间。
(4 )原型模式的调用顺序示意图
原型模式的调用顺序如图9.3所示:
图9.3 原型模式的调用顺序示意图
9.3.2 Java中的克隆方法
在Java语言中已经提供了clone方法,定义在Object类中。关于Java中clone方法的知识,这里不去赘述,下面看看怎么使用Java里面的克隆方法来实现原型模式。
需要克隆功能的类,只需要实现java.lang.Cloneable接口,这个接口没有需要实现的方法,是一个标识接口。因此在前面的实现中,把订单接口中的克隆方法去掉,现在直接实现Java中的接口就好了。新的订单接口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OrderApi { public int getOrderProductNum(); public void setOrderProductNum(int num); public OrderApi cloneOrder(); } |
另外在具体的订单实现对象里面,实现方式上会有一些改变,个人订单和企业订单的克隆实现是类似的,因此示范一个就好了,看看个人订单的实现吧,示例代码如下:
/** * 个人订单对象,利用Java的Clone功能 */ public class PersonalOrder implements Cloneable , OrderApi{ private String customerName; private String productId; private int orderProductNum = 0; public int getOrderProductNum() { return this.orderProductNum; } public void setOrderProductNum(int num) { this.orderProductNum = num; } public String getCustomerName() { return customerName; } public void setCustomerName(String customerName) { this.customerName = customerName; } public String getProductId() { return productId; } public void setProductId(String productId) { this.productId = productId;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本个人订单的订购人是="+this.customerName +",订购产品是="+this.productId+",订购数量为=" +this.orderProductNum; } public OrderApi cloneOrder() { // 创建一个新的订单,然后把本实例的数据复制过去 PersonalOrder order = new PersonalOrder(); order.setCustomerName(this.customerName); order.setProductId(this.productId); order.setOrderProductNum(this.orderProductNum); return order; } public Object clone(){ // 克隆方法的真正实现,直接调用父类的克隆方法就可以了 Object obj = null; try { obj =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obj; } } |
看起来,比完全由自己实现原型模式要稍稍简单点,是否好用呢?还是测试一下,看看效果。客户端跟上一个示例相比,作了两点修改:
- 一个是原来的“OrderApi oa1 = new PersonalOrder();”这句话,要修改成:“PersonalOrder oa1 = new PersonalOrder();”。原因是现在的接口上并没有克隆的方法,因此需要修改成原型的类型
- 另外一个是“通过克隆来获取新的实例”的实现,需要修改成使用原型来调用在Object里面定义的clone()方法了,不再是调用原来的cloneOrder()了。
看看测试用的代码,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先创建原型实例 PersonalOrder oa1 = new PersonalOrder(); //设置原型实例的订单数量的值 oa1.setOrderProductNum(100); System.out .println("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 +oa1.getOrderProductNum()); //通过克隆来获取新的实例 PersonalOrder oa2 = (PersonalOrder)oa1.clone(); oa2.setOrderProductNum(80); System.out .println("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 +oa2.getOrderProductNum());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的值 System.out .println("再次输出原型实例===" +oa1.getOrderProductNum()); } } |
去运行一下,测试看看。
9.3.3 浅度克隆和深度克隆
无论你是自己实现克隆方法,还是采用Java提供的克隆方法,都存在一个浅度克隆和深度克隆的问题,那么什么是浅度克隆?什么是深度克隆呢?简单地解释一下:
- 浅度克隆:只负责克隆按值传递的数据(比如:基本数据类型、String类型)
- 深度克隆:除了浅度克隆要克隆的值外,还负责克隆引用类型的数据,基本上就是被克隆实例所有的属性的数据都会被克隆出来。
深度克隆还有一个特点,如果被克隆的对象里面的属性数据是引用类型,也就是属性的类型也是对象,那么需要一直递归的克隆下去。这也意味着,要想深度克隆成功,必须要整个克隆所涉及的对象都要正确实现克隆方法,如果其中有一个没有正确实现克隆,那么就会导致克隆失败。
在前面的例子中实现的克隆就是典型的浅度克隆,下面就来看看如何实现深度克隆。
1 :自己实现原型的深度克隆
(1)要演示深度克隆,需要给订单对象添加一个引用类型的属性,这样实现克隆过后,才能看出深度克隆的效果来。
那就定义一个产品对象,也需要让它实现克隆的功能,产品对象实现的是一个浅度克隆。先来定义产品的原型接口,示例代码如下:
/** * 声明一个克隆产品自身的接口 */ public interface ProductPrototype { /** * 克隆产品自身的方法 * @return 一个从自身克隆出来的产品对象 */ public ProductPrototype cloneProduct(); } |
接下来看看具体的产品对象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 * 产品对象 */ public class Product implements ProductPrototype{ /** * 产品编号 */ private String productId; /** * 产品名称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ProductId() { return productId; } public void setProductId(String productId) { this.productId = productId;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产品编号="+this.productId+",产品名称="+this.name; } public ProductPrototype cloneProduct() { // 创建一个新的订单,然后把本实例的数据复制过去 Product product = new Product(); product.setProductId(this.productId); product.setName(this.name); return product; } } |
(2)订单的具体实现上也需要改变一下,需要在其属性上添加一个产品类型的属性,然后也需要实现克隆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alOrder implements OrderApi{ private String customerName; private int orderProductNum = 0; /** * 产品对象 */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 null; public int getOrderProductNum() { return this.orderProductNum; } public void setOrderProductNum(int num) { this.orderProductNum = num; } public String getCustomerName() { return customerName; } public void setCustomerName(String customerName) { this.customerName = customerName; }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 { return product; } public void setProduct(Product product) { this.product = product;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简单点输出 return "订购产品是="+this.product.getName() +",订购数量为="+this.orderProductNum; } public OrderApi cloneOrder() { // 创建一个新的订单,然后把本实例的数据复制过去 PersonalOrder order = new PersonalOrder(); order.setCustomerName(this.customerName); order.setOrderProductNum(this.orderProductNum); // 对于对象类型的数据,深度克隆的时候需要继续调用这个对象的克隆方法 order.setProduct((Product)this.product.cloneProduct()); return order; }
} |
(3)写个客户端来测试看看,是否深度克隆成功,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先创建原型实例 PersonalOrder oa1 = new PersonalOrder(); //设置原型实例的值 Product product = new Product(); product.setName("产品1"); oa1.setProduct(product); oa1.setOrderProductNum(100);
System.out .println("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oa1);
//通过克隆来获取新的实例 PersonalOrder oa2 = (PersonalOrder)oa1.cloneOrder(); //修改它的值 oa2.getProduct().setName("产品2"); oa2.setOrderProductNum(80); //输出克隆出来的对象的值 System.out .println("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oa2);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的值 System.out .println("再次输出原型实例="+oa1); } } |
(4)运行结果如下,很明显,我们自己做的深度克隆是成功的:
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1,订购数量为=100 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2,订购数量为=80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1,订购数量为=100 |
(5)小结
看来自己实现深度克隆也不是很复杂,但是比较麻烦,如果产品类里面又有属性是引用类型的话,在产品类实现克隆方法的时候,又需要调用那个引用类型的克隆方法了,这样一层一层调下去,如果中途有任何一个对象没有正确实现深度克隆,那将会引起错误,这也是深度克隆容易出错的原因。
2 :Java 中的深度克隆
利用Java中的clone方法来实现深度克隆,大体上和自己做差不多,但是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一起看看吧。
(1)产品类没有太大的不同,主要是把实现的接口变成了Cloneable,这样一来,实现克隆的方法就不是cloneProduct,而是变成clone方法了;另外一个是克隆方法的实现变成了使用“super.clone();”了,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roduct implements Cloneable { private String productId;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String getProductId() { return productId; } public void setProductId(String productId) { this.productId = productId;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产品编号="+this.productId+",产品名称="+this.name; } public Object clone() { Object obj = null; try { obj =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obj; } } |
(2)具体的订单实现类,除了改变接口外,更重要的是在实现clone方法的时候,除了调用“super.clone();”外,必须显示的调用引用类型属性的clone方法,也就是产品的clone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PersonalOrder implements Cloneable , OrderApi{ private String customerName; private Product product = null; private int orderProductNum = 0; public int getOrderProductNum() { return this.orderProductNum; } public void setOrderProductNum(int num) { this.orderProductNum = num; } public String getCustomerName() { return customerName; } public void setCustomerName(String customerName) { this.customerName = customerName; } public Product getProduct() { return product; } public void setProduct(Product product) { this.product = product;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简单点输出 return "订购产品是="+this.product.getName() +",订购数量为="+this.orderProductNum; } public Object clone(){ PersonalOrder obj=null; try { obj =(PersonalOrder)super.clone(); // 下面这一句话不可少 obj.setProduct( (Product)this.product.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obj; } } |
(3 )特别强调:
不可缺少“ obj.setProduct((Product)this.product.clone()); ”这句话 。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调用super.clone()方法的时候,Java是先开辟一块内存的空间,然后把实例对象的值原样拷贝过去,对于基本数据类型这样做是没有问题的,而属性product是一个引用类型,把值拷贝过去的意思就是把对应的内存地址拷贝过去了,也就是说克隆后的对象实例的product和原型对象实例的product指向的是同一块内存空间,是同一个产品实例。
因此要想正确的执行深度拷贝,必须手工的对每一个引用类型的属性进行克隆,并重新设置,覆盖掉super.clone()所拷贝的值。
(4)客户端测试类跟刚才自己做的深度拷贝差不多,只是调用克隆的方法,原来是调用的cloneOrder方法,现在变成调用clone()。运行测试看看,运行结果如下:
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1,订购数量为=100 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2,订购数量为=80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1,订购数量为=100 |
注意观察上面的数据,很明显这是正确的,修改克隆出来的实例的属性值,不会影响到原对象实例的属性的值。
(5)下面去掉“obj.setProduct((Product)this.product.clone());”这句话,看看会发生什么,运行结果如下:
这是第一次获取的对象实例=订购产品是=产品1,订购数量为=100 输出克隆出来的实例 = 订购产品是 = 产品 2 ,订购数量为 =80 再次输出原型实例 = 订购产品是 = 产品 2 ,订购数量为 =100 |
仔细观察一下,尤其是加粗的两行,你就会发现,修改克隆对象实例的产品名称属性的值,影响了原型对象实例的值,这说明没有正确深度克隆。
9.3.4 原型管理器
如果一个系统中原型的数目不固定,比如系统中的原型可以被动态的创建和销毁,那么就需要在系统中维护一个当前可用的原型的注册表,这个注册表就被称为原型管理器。
其实如果把原型当成一个资源的话,原型管理器就相当于一个资源管理器,在系统开始运行的时候初始化,然后运行期间可以动态的添加资源和销毁资源。从这个角度看,原型管理器就可以相当于一个缓存资源的实现,只不过里面缓存和管理的是原型实例而已。
有了原型管理器过后,一般情况下,除了向原型管理器里面添加原型对象的时候是通过new来创造的对象,其余时候都是通过向原型管理器来请求原型实例,然后通过克隆方法来获取新的对象实例,这就可以实现动态管理、或者动态切换具体的实现对象实例。
还是通过示例来说明,如何实现原型管理器。
(1)先定义原型的接口,非常简单,除了克隆方法,提供一个名称的属性,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interface Prototype { public Prototype clone(); public String getNam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
(2)再来看看两个具体的实现,实现方式基本上是一样的,分别看看。先看第一个原型的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totype1 implements Prototyp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Prototype clone() { ConcretePrototype1 prototype = new ConcretePrototype1(); prototype.setName(this.name); return prototyp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Now in Prototype1,name="+name; } } |
再看看第二个原型的实现,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oncretePrototype2 implements Prototype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Prototype clone() { ConcretePrototype2 prototype = new ConcretePrototype2(); prototype.setName(this.name); return prototyp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Now in Prototype2,name="+name; } } |
(3)接下来看看原型管理器的实现示意,示例代码如下:
/** * 原型管理器 */ public class PrototypeManager { /** * 用来记录原型的编号和原型实例的对应关系 */ private static Map<String,Prototype> map = new HashMap<String,Prototype>(); /** * 私有化构造方法,避免外部无谓的创建实例 */ private PrototypeManager(){ // } /** * 向原型管理器里面添加或是修改某个原型注册 * @param prototypeId 原型编号 * @param prototype 原型实例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setPrototype( String prototypeId,Prototype prototype){ map .put(prototypeId, prototype); } /** * 从原型管理器里面删除某个原型注册 * @param prototypeId 原型编号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void removePrototype( String prototypeId){ map .remove(prototypeId); } /** * 获取某个原型编号对应的原型实例 * @param prototypeId 原型编号 * @return 原型编号对应的原型实例 * @throws Exception 如果原型编号对应的原型实例不存在,报出例外 */ public synchronized static Prototype getPrototype( String prototypeId)throws Exception{ Prototype prototype = map .get(prototypeId); if(prototype == null){ throw new Exception("您希望获取的原型还没有注册或已被销毁"); } return prototype; } } |
大家会发现,原型管理器是类似一个工具类的实现方式,而且对外的几个方法都是加了同步的,这主要是因为如果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这个原型管理器的话,那个map属性很明显就成了大家竞争的资源,因此需要加上同步。
(4)接下来看看客户端,如何使用这个原型管理器,示例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ry { // 初始化原型管理器 Prototype p1 = new ConcretePrototype1(); PrototypeManager.setPrototype ("Prototype1", p1);
// 获取原型来创建对象 Prototype p3 = PrototypeManager .getPrototype ("Prototype1").clone(); p3.setName("张三"); System.out .println("第一个实例:" + p3);
// 有人动态的切换了实现 Prototype p2 = new ConcretePrototype2(); PrototypeManager.setPrototype ("Prototype1", p2);
// 重新获取原型来创建对象 Prototype p4 = PrototypeManager .getPrototype ("Prototype1").clone(); p4.setName("李四"); System.out .println("第二个实例:" + p4);
// 有人注销了这个原型 PrototypeManager.removePrototype ("Prototype1");
// 再次获取原型来创建对象 Prototype p5 = PrototypeManager .getPrototype ("Prototype1").clone(); p5.setName("王五"); System.out .println("第三个实例:" + p5); } catch (Exception err) { System.err .println(err.getMessage()); } } } |
运行一下,看看结果,结果示例如下:
第一个实例:Now in Prototype1,name=张三 第二个实例:Now in Prototype2,name=李四 您希望获取的原型还没有注册或已被销毁 |
9.3.5 原型模式的优缺点
l 对客户端隐藏具体的实现类型
原型模式的客户端,只知道原型接口的类型,并不知道具体的实现类型,从而减少了客户端对这些具体实现类型的依赖。
l 在运行时动态改变具体的实现类型
原型模式可以在运行期间,由客户来注册符合原型接口的实现类型,也可以动态的改变具体的实现类型,看起来接口没有任何变化,但其实运行的已经是另外一个类实例了。因为克隆一个原型就类似于实例化一个类。
l 深度克隆方法实现会比较困难
原型模式最大的缺点就在于每个原型的子类都必须实现clone的操作,尤其在包含引用类型的对象时,clone方法会比较麻烦,必须要能够递归的让所有的相关对象都要正确的实现克隆。
9.3.6 思考原型模式
1 :原型模式的本质
原型模式的本质:克隆生成对象 。
克隆是手段,目的还是生成新的对象实例。正是因为原型的目的是为了生成新的对象实例,原型模式通常是被归类为创建型的模式。
原型模式也可以用来解决“只知接口而不知实现的问题”,使用原型模式,可以出现一种独特的“接口造接口”的景象,这在面向接口编程中很有用。同样的功能也可以考虑使用工厂来实现。
另外,原型模式的重心还是在创建新的对象实例,至于创建出来的对象,其属性的值是否一定要和原型对象属性的值完全一样,这个并没有强制规定,只不过在目前大多数实现中,克隆出来的对象和原型对象的属性值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可以通过克隆来创造值不一样的实例,但是对象类型必须一样。可以有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属性的值不一样,可以有选择性的克隆,就当是标准原型模式的一个变形使用吧。
2 :何时选用原型模式
建议在如下情况中,选用原型模式:
- 如果一个系统想要独立于它想要使用的对象时,可以使用原型模式,让系统只面向接口编程,在系统需要新的对象的时候,可以通过克隆原型来得到
- 如果需要实例化的类是在运行时刻动态指定时,可以使用原型模式,通过克隆原型来得到需要的实例
9.3.7 相关模式
l 原型模式和抽象工厂模式
功能上有些相似,都是用来获取一个新的对象实例的。
不同之处在于,原型模式的着眼点是在如何创造出实例对象来,最后选择的方案是通过克隆;而抽象工厂模式的着眼点则在于如何来创造产品簇,至于具体如何创建出产品簇中的每个对象实例,抽象工厂模式不是很关注。
正是因为它们的关注点不一样,所以它们也可以配合使用,比如在抽象工厂模式里面,具体创建每一种产品的时候就可以使用该种产品的原型,也就是抽象工厂管产品簇,具体的每种产品怎么创建则可以选择原型模式。
l 原型模式和生成器模式
这两种模式可以配合使用。
生成器模式关注的是构建的过程,而在构建的过程中,很可能需要某个部件的实例,那么很自然地就可以应用上原型模式,通过原型模式来得到部件的实例。
发表评论
-
私塾在线推出《一案贯通GoF设计模式》项目实战
2012-10-19 22:12 20《研磨设计模式》出版以来,包括iteye上的朋友,很多人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组合模式(Composite) 3——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22 08:50 423715.3 模式讲解 15.3.1 认识组合模式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组合模式(Composite) 2——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20 13:53 340215.2 解决方案 15.2.1 组合模式来解决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组合模式(Composite) 1——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20 12:17 308915.1 场景问题 15.1.1 商品类别树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迭代器模式(Iterator)3——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9 07:07 384514.3 模式讲解 14.3.1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迭代器模式(Iterator)2——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8 03:48 265014.2 解决方案 14.2.1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迭代器模式(Iterator)2——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7 18:26 10614.2 解决方案 14.2.1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迭代器模式(Iterator)1——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7 10:38 205014.1 场景问题 14.1.1 ... -
私塾在线《研磨设计模式》,精品课程上线特大惊喜
2012-08-17 10:03 6070《研磨设计模式》——跟着CC学设计,视频课程在 私塾在线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3——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6 08:51 302112.3 模式讲解 12.3.1 认识观察者模式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2——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5 07:03 287912.2 解决方案 12.2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观察者模式(Observer) 1——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5 07:03 212812.1 场景问题 12.1.1 订阅报纸的过程 ... -
跟着cc学设计系列 之 研磨设计模式 目录汇总贴
2012-08-14 14:49 36研磨设计模式 的 前言 ——跟着cc学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代理模式(Proxy)3——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4 14:36 235411.3 模式讲解 11.3.1 认识代理模式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代理模式(Proxy)2——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3 12:36 290511.2 解决方案 11.2.1 代理模式来解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代理模式(Proxy)1——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3 12:35 218911.1 场景问题 11.1.1 访问多条数据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中介者模式(Mediator)3 ——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11 11:50 123410.3 模式讲解 10.3.1 认识中介者模式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中介者模式(Mediator)2 ——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09 08:23 147110.2 解决方案 10.2.1 中介者模式来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中介者模式(Mediator)1 ——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09 08:23 148510.1 场景问题 10.1.1 ... -
研磨设计模式 之 原型模式(Prototype)2 ——跟着cc学设计系列
2012-08-07 17:54 17119.2 解决方 ...
相关推荐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这本书是陈臣和王斌两位作者合作的成果,专注于讲解软件设计中的模式应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的一种最佳实践,它总结了在特定上下文中解决问题的常见方法,使得开发者可以复用这些解决方案,提高...
这个“研磨设计模式博文集”显然是一份深入探讨设计模式的资料集合,其中可能包含了对多种设计模式的详细解析、示例代码以及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分享。在软件开发中,设计模式能够帮助开发者提高代码质量、可读性和可...
《研磨设计模式》实战是IT领域中关于软件设计的一份重要资料,它主要探讨了设计模式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工程中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的通用问题解决方案,是解决常见设计问题的经验总结。这份PPT可能是...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设计模式Golang实现《研磨设计模式》读书笔记Go语言设计模式Go语言设计模式的实例代码创建模式工厂简单模式(Simple Factory)工厂方法模式(工厂方法)抽象工厂模式(Abstract Factory)创建者模式(Builder)原型...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这个名为“研磨设计模式视频课程PPT”的压缩包包含了一份关于23种核心设计模式的详细教学资料,旨在帮助开发者提升软件设计的效率和可维护性。下面将对这些设计模式进行深入解析。 1. **单例模式(Singleton)**:...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视频课程PPT"是一套专门针对设计模式的学习资料,其目标是帮助开发者深入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式。 本课程可能涵盖了以下主要的设计模式类别: 1. 创建型模式:这类模式涉及到对象的创建,如单例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研磨设计模式》完整覆盖GoF讲述的23个设计模式并加以细细研磨。初级内容从基本讲起,包括每个模式的定义、功能、思路、结构、基本实现、运行调用顺序、基本应用示例等,让读者能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每个模式,...
Java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中的重要...配合《研磨设计模式》这样的书籍,你可以深入学习每种模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编程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参考提供的"mydesign"源码,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
《研磨设计模式》书中的例子 --第二章:简单工厂 本质:选择实现 --第三章:外观模式(Facade) 本质:封装交互,简化调用 --第四章:适配器模式(Adapter) 本质:转换匹配,复用功能 --第五章:单例模式(Singlet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