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持学习WF(2):WF创作模式和设计时工具

阅读更多

[置顶]坚持学习WF文章索引

Visual Sudio提供了一系列的WF设计工具,这些可以让你更方便更高效的开发你的工作流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Visual Studio项目模板

2.可视化的工作流和活动设计器

3.规则条件设计器

4.工作流调试器

5.命令行编译工具(wfc.exe)

在说这些之前,我们先来说说工作流的类型和创作模式

顺序工作流按逐个顺序执行一组包含的活动,它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点,从始至终,一步接一步,沿着一条可能的线路执行,这种工作流适合于重复的,相对固定的操作。而在状态机工作流中,工作流本身由一组状态组成。 将一个状态指示为初始状态。 每个状态都可以接收一组特定事件。 视事件而定,可以转换到另一个状态。 状态机工作流可以有最终状态。 当对最终状态进行转换时,工作流将完成。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不同的工作流。

WF中的工作流有三种创作模式:仅限代码代码分离无代码

仅限代码:这种是默认的创作模式。

代码分离:这种方式的工作流序列化后保存在一个的以.xoml为扩展名的文件中,它的代码保存在.xoml.cs中。.xoml是workflow的一种标记语言,和.xaml有着同样的句法,有人可能会问既然是一样的为什么还要有两个文件名,其实最开始的时候.xoml使用自己的句法,后来才和.xaml一样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就接着使用.xoml了,在wpf中是使用的是.xaml,你添加不同类型的文件它会去调用不用的设计器,代码分离的工作流必须进行编译,并且无法直接加载到工作流运行时引擎。

无代码:通过使用可扩展应用程序标记语言 (XAML) 创建标记源文件从而创建工作流的声明性方式,这种方式不被Visual Studio直接支持,你可以将代码部分(.xoml.cs)删除或直接建立xml文件并更改扩展名为.xoml。这种方式可以让你在运行期间直接加载到工作流运行时引擎中,增加了灵活性。这种方式可以使用 x:Code 指令元素在工作流标记文件中插入过程代码。 代码必须位于 CDATA 节中,以使编译器可以编译代码而非将其视为声明性 XAML 标记。如下例:

<SequentialWorkflowActivity x:Class="HelloWorkflow.Workflow2" x:Name="Workflow2" xmlns:x="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 xmlns="http://schemas.microsoft.com/winfx/2006/xaml/workflow> 

  
<CodeActivity x:Name="codeActivity1" ExecuteCode="methodName1"> 
    
<x:Code> 
      
<![CDATA[ 
      void methodName1(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ystem.Console.WriteLine("HelloWorld"); 
      } 
  
]]> 
    
</x:Code> 
  
</CodeActivity> 

</SequentialWorkflowActivity>

然后我们开始说我们的设计时工具

1.Visual Studio项目模板

类型

说明

顺序工作流控制台应用程序 (Sequential Workflow Console Application) 创建用于生成工作流的项目,该工作流包含一个默认的顺序工作流和一个控制台测试宿主应用程序。
顺序工作流库 (Sequential Workflow Library)

创建用于以库的形式生成顺序工作流的项目。

工作流活动库 (Workflow Activity Library) 创建一个用来创建活动的库的项目,以后可以将其作为工作流应用程序中的构造块重用。
状态机控制台应用程序 (State Machine Console Application) 创建用于生成状态机工作流和控制台宿主应用程序的项目。
状态机工作流库 (State Machine Workflow Library) 创建用于以库的形式生成状态机工作流的项目。
空工作流 (Empty Workflow) 创建可以包含工作流和活动的空项目。

2.可视化的工作流和活动设计器

主要有顺序型工作流,状态机工作流设计器。每种都有设计视图,错误处理视图,取消处理视图.

3.规则条件设计器

在 WF 中,通过两种主要方式公开规则技术:一种是作为活动上的条件,另一种是作为策略活动中的正向链接 RuleSet。IfElseBranchActivity、ConditionedActivityGroup、WhileActivity 和 ReplicatorActivity 活动使用条件来控制活动的执行。 条件可以声明方式表示,也可以在代码中定义。 声明性条件以代码 DOM 语句的形式在规则的 XML 文件中创建。 基于代码的条件可引用工作流的代码文件中的一个方法,该方法通过 Result 属性返回其结果。

与条件一样,规则以代码 DOM 语句的形式表示,并收集到规则的 XML 文件中。 规则包含一个条件语句和一些操作集合,这些集合中的操作是根据条件的结果来执行的。 规则将会收集到规则集中,规则集既支持规则的简单依序执行,也支持规则的复杂正向链接。 规则集由 PolicyActivity 活动执行(摘自MSDN)。看下下面的截图:

8

有智能感知的,下面这张图是规则集的设计器

9

4.工作流调试器

调试工作流应用程序也很容易,我们只需要放置断点,你可以在工作的任何一个活动上设置断点,一旦代码流到达设置了断点的活动,Visual Studio 就会将控制权移交给工作流调试器,如何下图:

10

5.命令行编译工具(wfc.exe)

WF提供一个名为 wfc.exe 的命令行工作流编译器可以用来编译工作流,我们也可以使用WorkflowCompiler 类来编译,具体参数什么可以查阅MSDN。

上一篇:坚持学习WF(1):从HelloWorld开始
下一篇:坚持学习WF(3):WF框架概览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WF教程_坚持学习WF

    坚持学习WF(2):WF创作模式和设计时工具 坚持学习WF(3):WF框架概览 2.3两篇主要全面的阐述了WF框架和Visual Studio对开发WF的一些设计时的工具。 坚持学习WF(4):活动(Activity)和依赖属性(DependencyProperty) ...

    坚持学习WF,WF学习教程

    坚持学习WF(2):WF创作模式和设计时工具 坚持学习WF(3):WF框架概览 2.3两篇主要全面的阐述了WF框架和Visual Studio对开发WF的一些设计时的工具。 坚持学习WF(4):活动(Activity)和依赖属性(DependencyProperty) ...

    坚持学习WF

    坚持学习WF(2):WF创作模式和设计时工具 坚持学习WF(3):WF框架概览 2.3两篇主要全面的阐述了WF框架和Visual Studio对开发WF的一些设计时的工具。 坚持学习WF(4):活动(Activity)和依赖属性(DependencyProperty) ...

    wf工作流资料<转自网上的笔记>

    接着,"坚持学习WF(2):WF创作模式和设计时工具"会深入到WF的设计环境,比如Visual Studio中的工作流设计器,讲解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创建和编辑工作流。此外,还会介绍几种常见的工作流模式,如顺序工作流、并行工作...

    【KUKA 机器人资料】:激光跟踪焊接机器人系统技术方案.pdf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基于Matlab的模拟退火算法在旅行商问题(TSP)优化中的应用及其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实现模拟退火算法来优化旅行商问题(TSP)。首先阐述了TSP的基本概念及其在路径规划、物流配送等领域的重要性和挑战。接着深入讲解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工作原理,包括高温状态下随机探索、逐步降温过程中选择较优解或以一定概率接受较差解的过程。随后展示了具体的Matlab代码实现步骤,涵盖城市坐标的定义、路径长度的计算方法、模拟退火主循环的设计等方面。并通过多个实例演示了不同参数配置下的优化效果,强调了参数调优的重要性。最后讨论了该算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物流配送路线优化,并提供了实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适合人群:对路径规划、物流配送优化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高校学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解决复杂路径规划问题的场合,特别是涉及多个节点间最优路径选择的情况。通过本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路径长度,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成本。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给出了完整的Matlab代码,还包括了一些优化建议和技术细节,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算法。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陷阱和解决方案,有助于初学者避开常见错误。

    基于STM32的永磁同步电机Simulink代码生成与57次谐波抑制的霍尔FOC控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Simulink进行自动代码生成,在STM32平台上实现带57次谐波抑制功能的霍尔场定向控制(FOC)。首先,文章讲解了所需的软件环境准备,包括MATLAB/Simulink及其硬件支持包的安装。接着,阐述了构建永磁同步电机(PMSM)霍尔FOC控制模型的具体步骤,涵盖电机模型、坐标变换模块(如Clark和Park变换)、PI调节器、SVPWM模块以及用于抑制特定谐波的陷波器的设计。随后,描述了硬件目标配置、代码生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及生成后的C代码结构。此外,还讨论了霍尔传感器的位置估算、谐波补偿器的实现细节、ADC配置技巧、PWM死区时间和换相逻辑的优化。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的工程集成经验,并推荐了几篇有助于深入了解相关技术和优化控制效果的研究论文。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希望掌握基于Simulink的自动代码生成技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控制精度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场合,特别是在面对高次谐波干扰导致的电流波形失真问题时。通过采用文中提供的解决方案,可以显著改善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降低噪声水平,提升用户体验。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和技术指导,还包括了许多实践经验教训,如霍尔传感器处理、谐波抑制策略的选择、代码生成配置等方面的实际案例。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参考资料。

    基于S7-200 PLC和组态王的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设计与调试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S7-200 PLC和组态王的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案。首先,文章展示了梯形图程序的关键逻辑,如急停连锁保护、水平移动互锁以及定时器的应用。接着,详细解释了IO分配的具体配置,包括数字输入、数字输出和模拟量接口的功能划分。此外,还讨论了接线图的设计注意事项,强调了电磁阀供电和继电器隔离的重要性。组态王的画面设计部分涵盖了三层画面结构(总览页、参数页、调试页)及其动画脚本的编写。最后,分享了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如传感器抖动、输出互锁设计等。 适合人群:从事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组态软件有一定基础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自动化生产线中机械手搬运控制系统的开发与调试。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从硬件接线到软件逻辑的完整实现过程,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践经验,包括常见的错误和解决方案,有助于读者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

    西门子1200PLC污水处理项目:PLC程序、通讯配置与HMI设计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西门子1200PLC的污水处理项目,涵盖了PLC程序结构、通信配置、HMI设计以及CAD原理图等多个方面。PLC程序采用梯形图和SCL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复杂的控制逻辑,如水位控制、曝气量模糊控制等。通讯配置采用了Modbus TCP和Profinet双协议,确保了设备间高效稳定的通信。HMI设计则注重用户体验,提供了详细的报警记录和趋势图展示。此外,CAD图纸详尽标注了设备位号,便于后期维护。操作说明书中包含了应急操作流程和定期维护建议,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HMI设计和通信配置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污水处理厂及其他类似工业控制系统的设计、实施和维护。目标是帮助工程师掌握完整的项目开发流程,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具体代码片段和设计思路对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价值,建议读者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深入学习和实践。

    5电平三相MMC的VSG控制与MATLAB-Simulink仿真:调频调压效果验证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5电平三相模块化多电平变流器(MMC)的虚拟同步发电机(VSG)控制系统的构建与仿真。首先,文章描述了MMC的基本结构和参数设置,包括子模块电容电压均衡策略和载波移相策略。接着,深入探讨了VSG控制算法的设计,特别是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下垂控制的具体实现方法。文中还展示了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的具体步骤,包括设置理想的直流电源和可编程三相源来模拟电网扰动。仿真结果显示,VSG控制系统能够在面对频率和电压扰动时迅速恢复稳定,表现出良好的调频调压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电力系统自动化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研究和开发新型电力电子设备,特别是在新能源接入电网时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目标是通过仿真验证VSG控制的有效性,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仿真配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重现实验结果。此外,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如选择合适的仿真步长和参数配对调整。

    工业自动化中基于PLC1200的SCL与梯形图混编立体库及码垛系统的通信与控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在一个复杂的工业自动化项目中,如何利用西门子S7-1200 PLC为核心,结合基恩士视觉相机、ABB机器人以及G120变频器等多种设备,构建了一个高效的立体库码垛系统。文中不仅探讨了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如Modbus TCP和Profinet),还展示了SCL和梯形图混合编程的具体应用场景和技术细节。例如,通过SCL进行视觉坐标解析、机器人通信心跳维护等功能的实现,而梯形图则用于处理简单的状态切换和安全回路。此外,作者分享了许多实际调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强调了良好的注释习惯对于提高代码可维护性的关键作用。 适用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机器人控制及多种通信协议感兴趣的从业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整合多种工业设备并确保它们能够稳定协作的工作环境。主要目标是在保证系统高精度的同时降低故障率,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其他说明:文中提到的一些具体技术和方法可以作为类似项目的参考指南,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的工业控制系统挑战。

    【KUKA 机器人资料】:KUKA机器人_Interbus_输入输出端口配置说明书.pdf

    KUKA机器人相关资料

    java脱敏工具类,敏感数据脱敏

    java脱敏工具类

    基于自抗扰控制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双环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自抗扰控制(ADRC)的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双环控制系统的建模与实现方法。该系统采用速度环一阶ADRC控制和电流环PI控制相结合的方式,旨在提高电机在复杂工况下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文章首先解释了选择ADRC的原因及其优势,接着展示了ADRC和PI控制器的具体实现代码,并讨论了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模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通过对不同工况下的仿真测试,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特别是在负载突变情况下的优越表现。 适合人群:从事电机控制、自动化控制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自抗扰控制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高响应速度的工业伺服系统和其他高性能电机应用场景。目标是提升电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抗扰能力,减少转速波动和恢复时间。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调试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控制策略。同时,强调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参数调整、输出限幅等。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的demo

    java设计模式之责任链的使用demo

    电力电子领域中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三种控制方式及其仿真分析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硬件结构和三种控制方式(开环、电压单环、双环)的实现方法及仿真结果。文中首先描述了该变换器的硬件结构特点,即四个MOS管组成的H桥结构,两相电感交错180度工作,从而有效减少电流纹波。接着,针对每种控制方式,具体讲解了其配置步骤、关键参数设置以及仿真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例如,在开环模式下,通过固定PWM占空比来观察原始波形;电压单环则引入PI控制器进行电压反馈调节;双环控制进一步增加了电流内环,实现了更为精确的电流控制。此外,文章还探讨了单向结构的特点,并提供了仿真技巧和避坑指南。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研究的技术人员、高校相关专业师生。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两相交错并联Buck/Boost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技术细节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不同控制方式的设计思路和仿真方法。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详细的理论解释,还有丰富的实例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实践。同时,作者分享了许多宝贵的实践经验,有助于避免常见的仿真错误。

    第十六届蓝桥杯大赛软件赛省赛第二场 C/C++ 大学 A 组

    第二场c++A组

    数控磨床编程.ppt

    数控磨床编程.ppt

    COMSOL数值模拟:N2和CO2混合气体在THM热流固三场耦合下增强瓦斯抽采的技术研究与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COMSOL软件进行N2和CO2混合气体在热-流-固三场耦合作用下增强煤层气抽采的数值模拟。首先,通过设定煤岩材料参数,如热导率、杨氏模量等,构建了煤岩物理模型。接着,引入达西定律和Maxwell-Stefan扩散方程,建立了混合气体运移方程,考虑了气体膨胀系数和吸附特性。在应力场求解方面,采用自适应步长和阻尼系数调整,确保模型稳定。同时,探讨了温度场与气体运移的耦合机制,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CO2注入对煤体裂隙扩展的影响。最后,通过粒子追踪和流线图展示了气体运移路径和抽采效率的变化。 适合人群:从事煤层气开采、数值模拟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优化煤层气抽采工艺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旨在通过数值模拟提高抽采效率并减少环境影响。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MATLAB和COMSOL代码片段,帮助读者理解和复现模型。此外,强调了模型参数选择和求解器配置的重要性,分享了作者的实际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法。

    计算给定G、相位裕度、交叉频率和安全裕度要求的引线补偿器

    基于Bode的引线补偿器设计 计算给定G、相位裕度、交叉频率和安全裕度要求的引线补偿器。 计算给定电厂G、PM和Wc要求的铅补偿器,并运行ControlSystemDesigner进行验证。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