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NDI带给了我们什么

阅读更多

 JNDI带给了我们什么
掌握 J2EE 是件令人生畏的事,因为它包含的技术和缩略语在不断地增长。Java 命名和目录接口(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JNDI)从一开始就一直是 Java 2 平台企业版(JEE)的核心,但是 J2EE 开发新手经常用不好它。本文将消除 JNDI 在 J2EE 应用程序中所扮演角色的神秘性,并展示它如何帮助应用程序从部署细节中解脱出来。

虽然 J2EE 平台提高了普通企业开发人员的生活水平,但是这种提高是以不得不学习许多规范和技术为代价的,这些规范和技术则是 J2EE 为了成为无所不包的分布式计算平台而整合进来的。Dolly Developer 是众多开发人员中的一员,她已经发现了一个特性,该特性有助于缓解随企业级应用程序部署而带来的负担,这个特性就是 JNDI,即 Java 命名与目录接口(Java Naming and Directory Interface)。让我们来看看 Dolly 在没有 JNDI 的时候是怎么做的,以及她是如何正确地应用 JNDI 来改善其状况的。

所有人都非常熟悉的旅程
Dolly Developer 正在编写使用 JDBC 数据源的 Web 应用程序。她知道自己正在使用 MySQL,所以她将一个对 MySQL JDBC 驱动程序类的引用进行了编码,并通过使用适当的 JDBC URL 连接到其 Web 应用程序中的数据库。她认识到数据库连接池的重要性,所以她包含了一个连接池包,并把它配置成最多使用 64 个连接;她知道数据库服务器已经被设置成最多允许 128 台客户机进行连接。

Dolly 在走向灾难
在开发阶段,每件事都进行得很顺利。但是,在部署的时候,开始失控。Dolly 的网络管理员告诉她,她不能从她的桌面机访问生产服务器或登台服务器(staging server),所以她不得不为每个部署阶段开发不同的代码版本。因为这种情况,她需要一个新的 JDBC URL,所以还要为测试、阶段和生产进行独立的部署。(一听到要在每个环境中建立单独部署,熟悉配置管理的人会战战兢兢的,但是既然这是种非常普遍的情况,所以他们也只好硬着头皮上了。)

就在 Dolly 认为通过不同的 URL 建立彼此独立的部署已经解决了自己的配置问题时,她发现她的数据库管理员不想在生产环境中运行 MySQL 实例。他说,MySQL 用作开发还可以,但是对于任务关键型数据而言,业务标准是 DB2®。现在她的构建不仅在数据库 URL 方面有所不同,而且还需要不同的驱动程序。

事情越变越糟。她的应用程序非常有用,并且变得非常关键,以致于它从应用服务器那里得到了故障恢复的能力,并被复制到 4 个服务器集群。但是数据库管理员提出了抗议,因为她的应用程序的每个实例都要使用 64 个连接,而数据库服务器总共只有 200 个可用连接 ?? 全部都被 Dolly 的应用程序占用了。更麻烦的是,DBA 已经确定 Dolly 的应用程序只需要 32 个连接,而且每天只有一个小时在使用。随着她的应用程序规模扩大,应用程序遇到了数据库级的争用问题,而她的惟一选择就是改变集群的连接数量,而且还要做好准备,在集群数量增长或者应用程序复制到另一个集群时再重复一次这样的操作。看来她已经决定了如何配置应用程序,应用程序的配置最好是留给系统管理员和数据库管理员来做。

J2EE 的角色
如果 Dolly 在开发应用程序时了解 J2EE 所扮演的角色,那么她就可能避免遭遇这种困境。J2EE 规范把职责委托给多个开发角色:组件提供者(Component Provider)、应用程序组装者(Application Assembler)、部署人员(Deployer)和系统管理员(System Administrator)。(在许多公司中,组件提供者和组件组装者的角色是融合在一起的,部署人员和系统管理员的角色是融合在一起的。)在真正了解 J2EE 中的 JNDI 角色之前,掌握 J2EE 角色的作用非常重要。

组件提供者
    这个角色负责创建 J2EE 组件,J2EE 组件可以是 Web 应用程序、企业级 JavaBean(EJB)组件,或者是应用程序客户机(例如基于 Swing 的 GUI 客户机应用程序)。组件提供者包括:HTML 设计师、文档编程人员以及其他开发人员角色。大多数 J2EE 开发人员在组件提供者这一角色上耗费了相当多的时间。

应用程序组装者
    这个角色将多个 J2EE 模块捆绑成一个彼此结合的、可以部署的整体:企业归档(EAR)文件。应用程序组装者要选择组件,分清它们之间的交互方式,配置它们的安全性和事务属性,并把应用程序打包到 EAR 文件中。许多 IDE,例如 WebSphere® Studio、IDEA、JBuilder、WebLogic Workshop 和其他 IDE,都可以帮助应用程序组装者以交互方式配置 EAR 文件。

部署人员(Deployer)
    这个角色负责部署,这意味着将 EAR 安装到 J2EE 容器(应用服务器)中,然后配置资源(例如数据库连接池),把应用程序需要的资源绑定到应用服务器中的特定资源上,并启动应用程序。

系统管理员(System Administrator)
    这个角色负责保证容器需要的资源可用于容器。

角色实战
假设有一个企业应用程序,该应用程序包含一个 Web 应用程序,还有一个负责业务逻辑和持久性的 EJB 组件。开发这个应用程序的组件供应商可能有许多,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由一个人来承担全部职责。组件可以包含数据传输对象(一个 JAR 文件)、EJB 接口(另一个 JAR 文件)、EJB 实现本身(另一个 JAR 文件),以及用户界面组件 ?? servlet、JSP、HTML 页面和其他静态 Web 内容。用户界面组件被进一步打包成 Web 应用程序,其中包含 servlet 类、JSP 文件、静态内容,以及其他必需组件的 JAR(包括 EJB 接口)。

这听起来好像用到的组件太多了,几乎超出了人的想像范围,尤其是在考虑构建一个典型的 Web 应用程序需要使用多少个 JAR 文件的时候。但是,重要的是认识到在这里必须小心地管理依赖性。接口和传输对象是 Web 应用程序和 EJB 实现可以依赖的对象,但是依赖性的方向应该是相同的;还要避免产生循环依赖。J2EE 组件(例如 WAR 文件和 EJB JAR 文件)必须在它们的部署单元之外声明它们在资源上的依赖性。

应用程序组装者负责把 Web 应用程序中的依赖内容包含进来,并把它们整体打包成单个企业应用程序。工具在这里帮助很大。IDE 可以协助创建反映模块和 JAR 依赖性的项目结构,还允许您随意指定包含或排除的模块。

部署人员负责确保部署环境中存在组件所需的资源,并将组件绑定到平台的可用资源上。例如,Web 应用程序中的外部 EJB 引用(部署描述符中的 ejb-ref)就是在此时被绑定到实际部署的 EJB 组件 ?? 而且是立即绑定。

外部资源的后绑定
任何不平凡(nontrivial)的 J2EE 应用程序都需要访问描述它期望使用环境的信息。这意味着开发和测试组件时,为了临时测试代码,开发人员要承担一些部署方面的职责。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么做的时候,您就走出了开发人员的领域。否则,可以试着依靠 JDBC 驱动程序,或 URL、JMS 队列名称,或者其他具有无意识的、偶尔可能是灾难性暗示的机器资源。

JNDI 前来援助
Dolly 的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从她的应用程序中清除所有对数据存储的直接引用。没有对 JDBC 驱动程序的引用,没有服务器名称,没有用户名称或口令 ?? 甚至没有数据库池或连接管理。Dolly 需要编写代码来忽略将要访问的特定外部资源,只需要知道其他人会提供使用这些外部资源所需的链接即可。这允许部署人员(任何处在这个角色的人)把数据库连接分配给 Dolly 的应用程序。Dolly 没有必要参与其中。(从数据库安全性到遵守 Sarbanes-Oxley 法案,她都没有参与进来,她这样做也有充足的业务理由。)

许多开发人员知道:代码和外部资源之间的紧密耦合是潜在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却经常忘记角色的划分。在小型开发工作中(指的是团队规模或部署规模),即使忽视角色划分也能获得成功。(毕竟,如果应用程序只是个人的应用程序,而且您不准备依靠它,那么把应用程序锁定在特定的 PostgreSQL 实例上也挺好的。)

J2EE 规范要求所有 J2EE 容器都要提供 JNDI 规范的实现。JNDI 在 J2EE 中的角色就是“交换机” ?? J2EE 组件在运行时间接地查找其他组件、资源或服务的通用机制。在多数情况下,提供 JNDI 供应者的容器可以充当有限的数据存储,这样管理员就可以设置应用程序的执行属性,并让其他应用程序引用这些属性(Java 管理扩展(Java Management Extensions,JMX)也可以用作这个目的)。JNDI 在 J2EE 应用程序中的主要角色就是提供间接层,这样组件就可以发现所需要的资源,而不用了解这些间接性。

Dolly 的情况更糟了
现在我们重新来看一下 Dolly 的情况。在其简单的 Web 应用程序中,她直接从应用程序代码中使用了一个 JDBC 连接。参见清单 1,我们可以看出,Dolly 显式地把 JDBC 驱动程序、数据库 URL 以及她的用户名和口令编码到了 servlet 中:
清单 1. 典型(但是不好)的 JDBC 用法

 

Java代码 1.Connection conn=null;  
2.try {  
3.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4.                true,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5.  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dbserver?user=dolly&password=dagger");  
6.  /* use the connection here */ 
7.  c.close();  
8.}   
9.catch(Exception e) {  
10.  e.printStackTrace();  
11.}   
12.finally {  
13.  if(conn!=null) {  
14.    try {  
15.      conn.close();  
16.    } catch(SQLException e) {}  
17.  }  
18.} 
Connection conn=null;
try {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true, Thread.currentThread().getContextClassLoader());
  conn=DriverManager.getConnection("jdbc:mysql://dbserver?user=dolly&password=dagger");
  /* use the connection here */
  c.close();
}
catch(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conn!=null) {
    try {
      conn.close();
    } catch(SQLException e) {}
  }
}
如果不用这种方式指定配置信息,Dolly(以及她的同伴们)使用 JNDI 来查找 JDBC DataSource 会更好一些,如清单 2 所示:
清单 2. 使用 JNDI 得到数据源

 

Java代码 1.Connection conn=null;  
2.try {  
3.  Context ctx=new InitialContext();  
4.  Object datasourceRef=ctx.lookup("java:comp/env/jdbc/mydatasource");  
5.  DataSource ds=(Datasource)datasourceRef;  
6.  Connection c=ds.getConnection();  
7.  /* use the connection */ 
8.  c.close();  
9.}   
10.catch(Exception e) {  
11.  e.printStackTrace();  
12.}   
13.finally {  
14.  if(conn!=null) {  
15.    try {  
16.      conn.close();  
17.    } catch(SQLException e) { }  
18.  }  
19.} 
Connection conn=null;
try {
  Context ctx=new InitialContext();
  Object datasourceRef=ctx.lookup("java:comp/env/jdbc/mydatasource");
  DataSource ds=(Datasource)datasourceRef;
  Connection c=ds.getConnection();
  /* use the connection */
  c.close();
}
catch(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finally {
  if(conn!=null) {
    try {
      conn.close();
    } catch(SQLException e) { }
  }
}
为了能够得到 JDBC 连接,首先要执行一些小的部署配置,这样我们才可以在本地组件的 JNDI 下文中查找 DataSource。这可能有点烦琐,但是很容易学。不幸的是,这意味着即使是为了测试组件,开发人员也必须涉足部署人员的领地,并且还要准备配置应用服务器。

配置 JNDI 引用
为了让 JNDI 解析 java:comp/env/jdbc/mydatasource 引用,部署人员必须把 <resource-ref> 标签插入 web.xml 文件(Web 应用程序的部署描述符)。<resource-ref> 标签的意思就是“这个组件依赖于外部资源”。清单 3 显示了一个示例:
清单 3. resource-ref 入口

 

Java代码 1.<resource-ref>  
2.  <description>Dollys DataSource</description>  
3.  <res-ref-name>jdbc/mydatasource</res-ref-name>  
4.  <res-ref-type>javax.sql.DataSource</res-ref-type>  
5.  <res-auth>Container</res-auth>  
6.</resource-ref> 
<resource-ref>
  <description>Dollys DataSource</description>
  <res-ref-name>jdbc/mydatasource</res-ref-name>
  <res-ref-type>javax.sql.DataSource</res-ref-type>
  <res-auth>Container</res-auth>
</resource-ref>

<resource-ref> 入口告诉 servlet 容器,部署人员要在组件命名上下文(component naming context) 中设置一个叫做 jdbc/mydatasource 的资源。组件命名上下文由前缀 java:comp/env/ 表示,所以完全限定的本地资源名称是:java:comp/env/jdbc/mydatasource.

这只定义了到外部资源的本地引用,还没有创建引用指向的实际资源。(在 Java 语言中,类似的情况可能是:<resource-ref> 声明了一个引用,比如 Object foo,但是没有把 foo 设置成实际引用任何 Object。)

部署人员的工作就是创建 DataSource(或者是创建一个 Object 对象,让 foo 指向它,在我们的 Java 语言示例中就是这样)。每个容器都有自己设置数据源的机制。例如,在 JBoss 中,是利用服务来定义数据源(请参阅 $JBOSS/server/default/deploy/hsqldb-ds.xml,把它作为示例),它指定自己是 DataSource 的全局 JNDI 名称(默认情况下是 DefaultDS)。在创建资源之后,第三步仍然很关键:把资源连接或者绑定到应用程序组件使用的本地名称。在使用 Web 应用程序的情况下,是使用特定于供应商的部署描述符扩展来指定这个绑定,清单 4 中显示了一个这样的例子。(JBoss 用称为 jboss-Web.xml 的文件作为特定于供应商的 Web 应用程序部署描述符。)
清单 4. 用特定于供应商的部署描述符将资源绑定到 JDI 名称

 

Java代码 1.<resource-ref>  
2.   <res-ref-name>jdbc/mydatasource</res-ref-name>  
3.   <jndi-name>java:DefaultDS</jndi-name>  
4.</resource-ref> 
<resource-ref>
   <res-ref-name>jdbc/mydatasource</res-ref-name>
   <jndi-name>java:DefaultDS</jndi-name>
</resource-ref>

这表明应该将本地资源引用名称(jdbc/mydatasource)映射到名为 java:DefaultDS 的全局资源。如果全局资源名称出于某种原因发生了变化,而应用程序的代码无需变化,那么只需修改这个映射即可。在这里,有两个级别的间接寻址:一个定义并命名资源(java:DefaultDS),另一个把特定于本地组件的名称(jdbc/mydatasource)绑定到命名的资源。(实际上,当您在 EAR 级别上映射资源时,可能还存在第三级别的间接寻址。)

超越数据源
当然,J2EE 中的资源并不局限于 JDBC 数据源。引用的类型有很多,其中包括资源引用(已经讨论过)、环境实体和 EJB 引用。特别是 EJB 引用,它暴露了 JNDI 在 J2EE 中的另外一项关键角色:查找其他应用程序组件。

试想一下这种情况:当一家公司从 Order Ontology Processing Services(OOPS)购买了一个可部署的 EJB 组件来处理客户订单时,会发生什么。为了便于举例说明,我们把它叫做 ProcessOrders V1.0。ProcessOrders 1.0 有两部分:一组接口和支持类(home 和 remote 接口,以及支持的传输类);实际 EJB 组件自身。选择 OOPS 是因为它在这个领域的专业性。

该公司遵照 J2EE 规范,编写使用 EJB 引用的 Web 应用程序。公司的部署人员把 ProcessOrders 1.0 绑定到 JNDI 树中,将它用作 ejb/ProcessOrders/1.0,并解析 Web 应用程序的资源名称,以指向这个全局 JNDI 名称。目前为止,这些都是 EJB 组件非常普通的用法。但是,当我们考虑公司的开发周期与公司供应商之间的交互时,事情就变得复杂起来。在这里,JNDI 也能帮助我们。

我们假设 OOPS 发布了一个新版本,即 ProcessOrders V1.1。这个新版本有一些新功能,公司内部的一个新应用程序需要这些新功能,而且很自然地扩展了 EJB 组件的业务接口。

在这里,公司有以下几个选择:可以更新所有应用程序来使用新版本,也可以编写自己的版本,或者使用 JNDI 的引用解析,允许每个应用程序在不影响其他应用程序的情况下使用自己的 EJB 组件版本。立刻更新所有应用程序对维护来说是一场噩梦,它要求对所有组件都进行完整的回归测试,这通常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而且如果发生任何功能测试失败的话,那么还要进行另一轮调试。

编写内部(in-house)组件常常是没有必要的重复工作。如果组件是由在这个业务领域内具有专业知识的公司编写的,那么给定的 IT 商店不可能像专业的组件供应商那样精通业务功能。

正如您可能已经猜到的那样,最好的解决方案是用 JNDI 解析。EJB 的 JNDI 引用非常类似于 JDBC 资源的引用。对于每个引用,部署人员都需要把新组件按特定的名称(比如说 ejb/ProcessOrders/1.1)绑定到全局树中,对于需要 EJB 组件的其他每个组件,还要为组件在部署描述符中解析 EJB 引用。依赖于 V1.0 以前的应用程序不需要进行任何修改,也不需要重新测试,这缩短了实现的时间、降低了成本并减少了复杂性。在服务趋于转换的环境中,这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可以对应用程序架构中所得到的所有组件进行这类配置管理,从 EJB 组件到 JMS 队列和主题,再到简单配置字符串或其他对象,这可以降低随时间的推移服务变更所产生的维护成本,同时还可以简化部署,减少集成工作。

结束语
有一个古老的计算机科学笑话:每个编程问题都可以仅仅用一个抽象层(或间接的)来解决。在 J2EE 中,JNDI 是把 J2EE 应用程序合在一起的粘合剂,但还没有紧到无法让人很容易地把它们分开并重新装配。JNDI 提供的间接寻址允许跨企业交付可伸缩的、功能强大且很灵活的应用程序。这是 J2EE 的承诺,而且经过一些计划和预先考虑,这个承诺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实际上,它要比许多人想像的容易得多。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ruyun126/archive/2010/08/13/5808661.aspx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查看Tomcat源代码

    本文将围绕"查看Tomcat源代码"这一主题,详细介绍如何查看和学习Tomcat的源码,以及它能带给我们的技术启示。 首先,我们需要获取Tomcat的源代码。Tomcat是开源的,它的源码托管在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的Git...

    Spring.3.x企业应用开发实战(完整版).part2

    1.3 Spring带给我们什么 1.4 Spring体系结构 1.5 Spring 3.0的新功能 1.5.1 核心API更新到Java 5. 1.5.2 Spring表达式语言 1.5.3 可通过Java类提供IoC配置信息 1.5.4 通用类型转换系统和属性格式化系统 1.5.5 数据...

    Spring3.x企业应用开发实战(完整版) part1

    1.3 Spring带给我们什么 1.4 Spring体系结构 1.5 Spring 3.0的新功能 1.5.1 核心API更新到Java 5. 1.5.2 Spring表达式语言 1.5.3 可通过Java类提供IoC配置信息 1.5.4 通用类型转换系统和属性格式化系统 1.5.5 数据...

    清除杀毒软件的一款软件

    为确认微软绯闻情妇物权法

    基于CAPL语法生成的解析YAML配置文件DLL(C++源码以及CANoe工程Demo)

    本工程是一个基于CAPL脚本解析yaml文件的实例工程,通过C++开源库yaml-cpp封装的DLL实现功能,压缩文件内包含文件夹内包含X64和X86版C++工程源码以及DLL,采用CANoe 11版本的cfg

    基于深度学习的交通流量检测系统.zip

    基于深度学习的系统设计

    欧姆龙CP1H与FANUC机器人基于Ethernet/IP通信功能块配置指南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欧姆龙CP1H EIP21模块与FANUC机器人之间的Ethernet/IP通信配置方法及其应用场景。首先阐述了通信功能块的基本配置流程,包括设定起始和结束寄存器地址以及机器人IP地址等参数,使得两者能够快速建立稳定的通信连接。接着讨论了数值修改的灵活性,允许在机器人和PLC两端进行单个或批量的数据修改,并强调了这种灵活性对于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性。此外,还深入探讨了功能块采用的栈堆优先通信机制,确保了关键数据如紧急停止信号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处理,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最后分享了一些实用技巧,如利用双缓冲机制减少数据丢失,以及针对不同类型的通信节点采取不同的配置策略以优化性能。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负责PLC与机器人集成项目的工作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将欧姆龙PLC与发那科机器人通过Ethernet/IP协议进行高效通信的场合,旨在帮助技术人员快速搭建稳定可靠的通信链路,提升生产效率并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示例代码均为简化版本,具体实施时需参照官方手册调整参数设置。同时提醒使用者注意某些特定配置项(如心跳检测间隔)的最佳实践范围,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量子器件仿真:量子通信器件仿真.zip

    量子器件仿真:量子通信器件仿真.zip

    自动化控制领域中FX3U与三菱伺服定位控制框架程序详解及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FX3U与三菱伺服配合使用的定位控制框架程序,特别针对新手学习定位控制。文章首先解释了程序的分层结构,涵盖公共参数设定、回原点、JOG手动、绝对定位、相对定位等功能模块,并提供具体的代码示例。接着讨论了伺服驱动器的针脚接线及其功能,强调正确的硬件连接对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最后,文章指出程序、说明文档及接线针脚配套使用的重要性,旨在帮助新手快速掌握定位控制技术。 适合人群: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初学者和技术人员,尤其是那些刚开始接触FX3U与三菱伺服配合使用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构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学习者和工程师,目标是通过学习标准程序和正确接线方法,能够快速搭建并调试定位控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调试时间和成本。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的代码示例和接线图均为简化版本,实际应用时需根据具体硬件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此外,文章还提到了一些常见的调试技巧和注意事项,有助于避免新手常见的错误。

    深度学习(图像模型):窃贼检测模型的数据集

    数据集是一个用于训练和测试窃贼检测模型的数据集,由JanstyLewis7于2025年3月30日上传至Kaggle。该数据集包含2364张图片,涵盖8个类别,包括“汽车”“遮挡面部”“枪支”“人类”“匆忙的人类”“人类破坏门”“人类开锁/解锁”和“武器”等。这些图片均采用YOLOv8格式标注了边界框坐标,可用于目标检测任务。该数据集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现实世界的安防挑战,旨在帮助开发实时监控和安全应用中的盗窃检测系统。它适用于商店、自动取款机和公共场所等场景,能够作为自动化监控系统中的预警工具。数据集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以支持机器学习模型的开发和评估,数据集的结构清晰,标注规范,采用的YOLO格式适合快速目标检测。其标注的类别涵盖了盗窃行为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关键对象和行为特征,能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丰富的训练素材。该数据集还提供了与Roboflow的链接,方便用户进一步了解数据的来源和处理过程。

    CursorUserSetup-x64-0.48.8

    CursorUserSetup-x64-0.48.8

    信捷PLC与HMI在8轴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模块化编程与高效设计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信捷XDM系列PLC和TG765触摸屏构建的8轴伺服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了模块化的编程方法,将主程序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如伺服轴状态处理、IO调度、报警管理等),并通过状态机实现了高效的轴控制。HMI设计方面,利用动态加载技术和统一的控件风格确保了良好的用户体验。此外,文中强调了详细的注释规范和结构化的编程思想,使得复杂的6600步程序易于理解和维护。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特别是那些对PLC编程、HMI设计以及多轴伺服控制系统感兴趣的读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PLC与HMI协同工作的场合,旨在帮助读者掌握如何通过合理的架构设计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同时降低开发成本和难度。 其他说明:文中不仅提供了具体的编程技巧,还包括了许多实用的经验分享,如注释规范、异常处理框架等,这些都是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非常有价值的内容。

    Matlab基于SABO-SVR减法平均算法(SABO)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数据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的详细项目实例(含完整的程序,GUI设计和代码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基于SABO-SVR减法平均算法(SABO)优化支持向量机回归的数据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预测项目。项目旨在通过引入SABO算法优化SVR模型,提高其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解决传统SVR在处理复杂非线性关系和高维数据时的局限性。文档涵盖了项目背景、目标与意义、挑战及解决方案、特点与创新、应用领域、效果预测图及程序设计、模型架构、代码示例、注意事项、未来改进方向等内容。项目通过优化计算效率、增强非线性建模能力、自动化优化过程等创新点,为多个领域提供了高效的回归预测解决方案。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机器学习基础,尤其是对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和优化算法感兴趣的工程师、研究人员及数据科学家。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优化SVR模型,提高其在复杂数据集上的预测精度和计算效率;②解决多输入单输出回归问题,如金融、能源、制造业、医疗健康、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大规模数据分析;③通过引入SABO算法,避免局部最优解,实现全局优化;④提供自动化优化过程,减少人工调参工作量。 其他说明:项目不仅实现了SABO-SVR模型的构建与优化,还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GUI设计,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技术。此外,文档还探讨了模型的可扩展性、实时预测优化、跨平台支持等未来改进方向,确保项目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性和前瞻性。

    三菱FX3U PLC:16仓位配方程序的ST语言与梯形图混合编程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三菱FX3U PLC的16仓位配方程序开发过程。该程序结合了ST语言和梯形图编程,涵盖了条形码解码、双秤协同工作、模拟量输出与变频器控制、数据记录与下载以及报警与故障诊断等多个方面。通过条形码设置配方数据与生产数量,使用ADPRW指令读取电子秤重量,通过FB函数块控制模拟量输出,实现对16个变频器的精确控制。此外,还包括完善的报警系统和故障诊断功能,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程序还支持通过触摸屏FTP服务器下载生产数据和配料误差数据。 适合人群: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熟悉三菱FX3U PLC和ST语言的开发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高精度配料控制的工业生产线,如化工、食品加工等行业。主要目标是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为干预,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和调试经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现类似项目。同时,强调了模块化设计和中文变量命名带来的维护便利性。

    AI内容创作圣经:ChatGPT使用指南

    本书由AI爱好者及工程师卢卡斯·福斯特所著,旨在深入探讨OpenAI的ChatGPT模型,揭示其在内容创作和博客写作中的广泛应用。作者首先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和对AI的热爱,随后逐步引导读者了解如何使用ChatGPT,并通过具体实例展示其在语言翻译、学术辅导、创意写作、生产力提升、娱乐互动、客户支持、语言学习、知识探索和个人化推荐等多个领域的潜力和应用。书中还讨论了ChatGPT的技术基础、优势、局限性以及未来对工作市场的影响,并提供了实用的资源和推荐阅读,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项技术。

    空间机械臂Matlab/Simulink双臂轨迹跟踪控制仿真:动力学模型与PD控制实现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空间机械臂双臂轨迹跟踪控制仿真的方法。首先,文中展示了如何建立空间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采用递推牛顿-欧拉法计算关节力矩,并特别强调了科氏力补偿的重要性。接着,文章讲解了经典的PD控制及其改进措施,如末端速度前馈,确保了更好的轨迹跟踪效果。仿真结果显示,在PD控制和前馈补偿的作用下,最大跟踪误差控制在3cm以内,稳定时间缩短至0.5秒。此外,作者还提供了二次开发建议,包括自适应控制的实现路径、仿真步长的选择以及求解器的优化配置。 适合人群:对空间机械臂控制系统感兴趣的科研人员、研究生及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深入了解空间机械臂动力学建模和控制算法的研究者,旨在帮助他们掌握从零开始搭建仿真系统的全过程,提高轨迹跟踪精度并减少响应时间。 其他说明:文中附有多段关键代码片段,便于读者理解和复现实验结果。同时,作者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调试技巧,如实时绘图模块的应用,使仿真过程更加直观高效。

    这篇文章详细探讨了如何从0到1搭建会员体系,涵盖六个主要模块:用户行为、用户等级、用户积分、用户标签、付费会员和等级权益 以下是各部分内容的总结: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探讨了会员体系的构建及其核心模块,包括用户行为、用户等级、用户积分、用户标签、付费会员和等级权益。会员体系的核心在于通过精细化管理用户行为和数据,最大化商业价值。文章通过实例展示了会员体系如何帮助企业提升用户活跃度、忠诚度和商业价值。例如,WPS和美图秀秀通过引入会员体系实现了商业化转型,海底捞通过用户等级和积分制度增强了用户粘性。用户标签和CDP平台的应用则进一步提升了精准营销的效果。付费会员体系不仅增加了收入来源,还通过提供专属服务提高了用户忠诚度。最后,文章强调了等级权益的设计不应忽视普通用户的贡献。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互联网产品运营基础,从事产品经理、运营经理、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产品团队构建和完善会员体系,提升用户活跃度和忠诚度;②通过会员体系实现精准营销,提高用户转化率和ROI;③为企业提供会员体系设计和运营的具体思路和方法论。 其他说明:本文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和数据,帮助读者深入理解会员体系的构建逻辑和实际应用效果。文中还涉及了会员体系中各个模块之间的关联和互动,如用户等级与积分的关系、付费会员与等级会员权益的区隔等。建议读者在实践中结合自身产品特点灵活应用文中提到的理论和方法。

    基于LightGBM的二手手机价格预测

    基于机器学习的二手手机价格预测系统,通过LightGBM、XGBoost和SVM算法对历史交易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实现了12.3%的平均预测误差。系统包含完整的数据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训练与调优流程,能自动处理异常值和类别特征,并通过随机搜索和交叉验证寻找最优参数,适用于电子产品定价、二手交易平台和价值评估等场景。

    MATLAB实现CNN-BiLSTM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的详细项目实例(含完整的程序,GUI设计和代码详解)

    内容概要:本文档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MATLAB实现的CNN-BiLSTM卷积双向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时间序列预测项目。项目旨在结合CNN和BiLSTM的优势,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高效处理大规模数据,并实现实时预测与决策支持。项目解决了数据质量问题、模型过拟合、时间序列数据的非平稳性和长期依赖等挑战,通过创新的模型架构、数据预处理与优化、高效的训练与推理,以及MATLAB平台的强大支持,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预测效果。项目涵盖了金融、气象、交通管理、医疗健康和工业生产等多个应用领域,并提供了完整的程序设计思路和代码实现。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编程基础,特别是熟悉MATLAB和深度学习基础知识的研发人员,尤其是从事时间序列预测及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 提高时间序列预测的精度,克服传统方法的局限性;② 高效处理大规模时间序列数据,减少计算时间和提升预测效果;③ 实现实时预测与决策支持,如股票市场预测、气象预报等;④ 推动深度学习技术在时间序列分析中的应用,拓展其在多领域的潜力;⑤ 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使其在不同数据集上表现良好。 其他说明:项目不仅关注模型的构建和训练,还强调了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超参数调整的必要性以及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实时更新能力。通过MATLAB平台提供的强大工具箱和可视化功能,用户可以在开发过程中实时调试和优化模型。此外,项目还探讨了未来改进的方向,如增强模型解释性、融合其他神经网络结构、提高训练效率、跨领域应用扩展等。

    LabVIEW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的Modbus通讯与高级特性应用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LabVIEW 2018版开发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涵盖了系统架构设计、Modbus通讯实现、FGV(功能性全局变量)应用、队列管理和引用控制等多个高级知识点。系统采用了一主两从的串口连接方式,其中一个从机负责温度采集,另一个从机负责开关控制。文中提供了具体的代码示例,如串口配置、Modbus主站配置、数据读取、FGV创建与使用、队列操作等,展示了如何通过这些技术实现高效的数据传输和处理。 适用人群:适用于有一定LabVIEW基础的研发人员和技术爱好者,尤其是希望深入理解LabVIEW高级特性和Modbus通讯机制的人群。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掌握LabVIEW中Modbus通讯的具体实现方法;②学会使用FGV实现跨VI的数据共享;③理解队列在多线程数据处理中的应用;④熟悉引用控制在动态界面更新中的作用。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项目的开发效率和系统的稳定性。 其他说明:本文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如如何避免内存泄漏、如何处理异常情况等。此外,作者还强调了系统架构的设计思路,如分层设计、生产者-消费者模式等,这些都是实际项目开发中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