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rkeley DB 由浅入深【转自架构师杨建】

 
阅读更多
在网上看到不少介绍Berkeley DB的文章,几乎所有的中文文章都是介绍完入门就再也没了。大都是个概括。最近做这个,所以想系统的由浅入深的介绍一下。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和我讨论,或参照官方网站sleepycat上的文档。我用的是最新版本 db-4.4.16.NC.tar.gz,这个包中含有详细的英文文档。
为什么要使用Berkeley DB,它适合什么场合应用?
Berkeley DB并不适合所有的应用,因为简单,专一所以高效。
嵌入式数据库,的“嵌入”是指它内嵌在程序中,而不是说他只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上。它的特点很适合应用于嵌入式系统上。当然在我们的pc机集群或大型服务器上,也可以灵活的配置,完成更艰巨的任务。
它适合于管理海量的,简单的数据。Google用Berkeley DB HA (High Availability) 来管理他们的帐户信息. Motorola在他的无线产品中用Berkeley DB跟踪移动单元。hp,microsoft,Sun Microsystems...等也都是它的大客户。它不能完全取代关系数据库,但在某些方面,它却有他们望尘莫及的高效性。
性能测试,在如下的配置上:
Linux – SuSE Linux 9.1 running on an AMD Athlon 64 processor 3200+ at 1GHz system with 1GB of RAM。
每秒钟,单条记录读操作 1,002,200次。单条记录写操作 766,034次。 用bulk APIs能进行读操作 13,501,800次。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内存中的操作,因为bdb使用了cache。  性能测试具体数据可以参考官方网站的Performance Metrics & Benchmarks: Berkeley DB。
Berkeley DB简介
 
Berkeley DB可以说是一个专为程序员准备的数据库。我的文章中只针对c程序员介绍的。它还支持C++、Java、Perl、Tcl、Python和PHP等。原理和接口都差不多。它的安装很简单。
cd  build_unix
../dist/configure
make
make install
这几步就ok了,其实也就是把头文件和编译好的db库放到指特定位置。甚至可以不用make install,直接在编译你的程序时用-I -L -ldb 指定头文件和连接库的位置。可以完全把它当作一个函数库来用。由db库透明的来完成对数据的管理。无论是系统中的多个进程,或者是相同进程中的多个线程,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调用访问数据库的函数。而底层的数据加锁、事务日志和存储管理等都在Berkeley DB函数库中实现。他不像传统的数据库那样有client和server,还专门跑几个进程。所以应用程序不需要事先同数据库服务建立起网络连接,而是通过内嵌在程序中的Berkeley DB函数库来完成对数据的保存、查询、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Berkeley DB函数库本身虽然只有300KB左右,但却能够用来管理多达256TB的数据,并且在许多方面的性能还能够同商业级的数据库系统相抗衡。就拿对数据的并发操作来说,Berkeley DB能够很轻松地应付几千个用户同时访问同一个数据库的情况。因而,在资源受限的嵌入式系统上进行数据库管理,Berkeley DB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Berkeley DB为何高效?
Berkeley DB作为一种嵌入式数据库系统在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首先,由于其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运行在相同的进程空间当中,进行数据操作时可以避免繁琐的进程间通信包括建立socket连接等,因此耗费在通信上的开销自然也就降低到了极低程度。其次,Berkeley DB使用简单的函数调用接口来完成所有的数据库操作,而不是在数据库系统中经常用到的SQL语言。这样就避免了对结构化查询语言进行解析和处理所需的开销。 
基本概念
关键字/数据 是Berkeley DB用来进行数据库管理的基础。每个 Key/Data 对构成一条记录。而整个数据库实际上就是由许多这样的结构单元所构成的。通过使用这种方式,开发人员在使用Berkeley DB提供的API来访问数据库时,只需提供关键字就能够访问到相应的数据。当然也可以也可以提供 Key 和部分Data来查询符合条件的相近数据。
一个例子来完成入门
使用过rdb的人相信都能看的懂下面的例子。简要的说一下下面持续完成的功能。作为一个简单的例子environment部分可以不是必要的,我把它的用法也一起加了进来。创建一个environment指明要把数据库文件创建到哪个目录下面。创建数据库,打开数据库,写一个记录进去,然后读出记录,然后将写入的记录删除,然后关闭environment和数据库。会了这些基本操作,你就可以使用bdb完成简单的应用了。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only this head should include for use bdb.
#include    
#define DATABASE "yangjian.db"

int main()
{
        DB_ENV *myEnv;
        DB *dbp;
        DBT key, data;
        int ret,t_ret;
        u_int32_t env_flags;
        //........... Create an environment object and initialize it for error reporting
        ret = db_env_create(&myEnv, 0);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Error creating env handle: %s\n", db_strerror(ret));
                return -1;
        }
        //........If the environment does not exist create it. Initialize the in-memory cache.
        env_flags = DB_CREATE | DB_INIT_MPOOL;
        //........Open the environment.
        ret = myEnv->open(myEnv,"/home/yangbin1/yangjian/my/db/testevn",env_flags,0);
        if (ret != 0)
        {
                fprintf(stderr, "Environment open failed: %s", db_strerror(ret));
                return -1;
        }
        if ((ret = db_create(&dbp, myEnv, 0)) != 0)
        {
                fprintf(stderr, "db_create: %s\n", db_strerror(ret));
                exit (1);
        }

        if ((ret = dbp->open(dbp, NULL, DATABASE, NULL, DB_BTREE, DB_CREATE, 0664)) != 0)
        {
                dbp->err(dbp, ret, "%s", DATABASE);
                exit (1);
        }
        memset(&key, 0, sizeof(key));
        memset(&data, 0, sizeof(data)); key.data = "sport";
        key.size = sizeof("sport");
        data.data = "football";
        data.size = sizeof("football");
/*
        //......put data
        if ((ret = dbp->put(dbp, NULL, &key, &data, 0)) == 0)
        {
                printf("db: %s: key stored.\n", (char *)key.data);
        }
         else
        {
                dbp->err(dbp, ret, "DB->put");
        }
*/

        //........put data NOOVERWRITE
        if ((ret = dbp->put(dbp, NULL, &key, &data, DB_NOOVERWRITE)) == 0)
        printf("db: %s: key stored.\n", (char *)key.data);
        else dbp->err(dbp, ret, "DB->put");

        //.......get data
        if ((ret = dbp->get(dbp, NULL, &key, &data, 0)) == 0)
        printf("db: %s: key retrieved: data was %s.\n", (char *)key.data, (char *)data.data);
        else
        dbp->err(dbp, ret, "DB->get");

        //......del data
        if((ret = dbp->del(dbp, NULL, &key, 0)) == 0)
        printf("db: %s: key was deleted.\n", (char *)key.data);
        else
        dbp->err(dbp, ret, "DB->del");

        //.........close, only when the db successful closed,the data can real write to the disk.
        //if ((t_ret = dbp->close(dbp, 0)) != 0 && ret == 0)
        //ret = t_ret;
        //exit(ret);
        if (dbp != NULL)
        dbp->close(dbp, 0);
        //.........close evn
        //........When you are done with an environment, you must close it.
        //........Before you close an environment, make sure you close any opened databases
        if (myEnv != NULL)
        myEnv->close(myEnv, 0);

        return 0;
}


Hash or Btree?

Hash 和 Btree方法应该被用于当逻辑记录号不是用来做主键对数据访问的情况。(如果逻辑记录号是一个secondary key,用来对数据进行访问,Btree方法是一个可能的选择,因为它支持通过一个键和一个记录号来同时的访问。)

Btrees中的键是按一定的秩序来存放的。Btrees应该被用于那些keys存在某种关系的时候。例如用时间做keys,当现在访问8AM时间戳的时候,可能下一个就访问9AM时间戳。也就是在排列顺序中附近的(near)。再比如,用names做keys,我们也许要访问那些有相同last name的,Btrees仍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小的数据设置上,Hash 和 Btree在性能表现上没什么差别。在那儿,所有的,或大部分数据设置被放在了cache里面。

尽管如此,当一个一数据设置足够大的时候,会有一些重要的数据页再也装不进cache里了。这种情况下,我们上面讨论的btree在性能表现上就很重要了。
例如,因为在hash中没有排列顺序中附近的机制。所以,cache在Btree中通常比Hash中更有效。Btree方法将产生更少的I/O调用。

尽管如此,当一个数据设置更大的时候,hash访问方法能赢过btree方法。原因是btree比hash数据库包含了更多的元数据页。
数据设置可以变的非常大,以至于元数据开始支配整个cache。如果这种事情发生,Btree将不得不对每次请求都进行一次I/O操作。Cache中几乎没有地方再放置那些真正的数据页了,失去了cache的意义。而因为hash有很少的元数据,可以它的cache照样可以用来放置那些数据页,起到cahche的作用。

当一个数据更更大的时候,以至于每个随机请求,hash和btree几乎都要进行一次I/O操作的时候。在这中情况下,实际上hash只要遍历少树几个内部页(internal pages)就差不多能找到,所以这也是hash在性能上的一个优势。
应用程序对数据的访问式样也极大的影响这些行为。例如,延着光标往下遍历的话,每次I/O操作到cache中的数据,将满足接下来的很多数据请求。

如果数据设置只是比cache大一点,我们还是条件使用Btree,如果你实在有太大的数据设置,hash也许会更好一些。db_stat公用程序是一个有用的工具,用来监视,你的cache表现的怎么样。
总结:
其实到这你应该能看出来,btree是在数据不是很大的时候是很优秀的,在更大的时候,由于元数据占用太多cache的原因,导致性能下降,落后与hash了,而不是说hash能超过它。所以能在元数据占用cache不是太多以前,也就是你的cache足够大,使用btree只最好的选择。当然,如果每次访问的数据都是随机的没有什么次序,也不是near的,那用btree也没什么优势了。

针对我们的应用我只讨论了 Hash or Btree?。Queue or Recno?我就不再讨论了。
 
选择一个页的大小:
太大了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i/o,而且影响并发性,因为Btree, Hash and Recn都是对页上锁。太小了会使用溢出页,大量使用溢出页会严重影响性能。所以一般
页的大小都选择和文件系统的I/O块,大小相等。
选择一个cache大小:
要设置的足够大,至少能满足一次操作的数据。如果你的cache设的太小,每个新页将要强迫换出least-recently-used page。
Berkeley DB将要重新读一次树的root page对于每次数据库请求。当然cache也不是越大越好,当cache大小增长到一个特定的点时,再增加就不会对性能有什么提高了。当到达这个点时,两件事情发生了。Cache足够大以至于,几乎所有的请求都不用再访问磁盘了就能从cache中得到信息。或则是你的应用程序做一些确实很随机的访问,因此再增加cache对于下一个请求也不会有什么性能上的提高了。第二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很小,因为几乎所有的应用,都显示了一些,请求的相关联性。
如果cache设定的超过了操作系统的能力,将会使用交换分区,频繁换入换出,会很影响性能。


觉得有必要先把DBT结构放在这。方便后面看。
typedef struct {
 void *data;
 u_int32_t size;
 u_int32_t ulen;
 u_int32_t dlen;
 u_int32_t doff;
 u_int32_t flags;
} DBT;
1. 数据对齐
Berkeley DB没有为以DBT为参数的,返回的data/key对,或回调函数的字节对齐提供任何保证。
应用程序有责任对齐任何需要对齐的。DB_DBT_MALLOC, DB_DBT_REALLOC 和 DB_DBT_USERMEM标志可能被用来对齐存储在内存中的返回项。

2. 在bulk中取回数据
当从数据库中取回大量记录的时候,那些方法调用经常影响性能。Berkeley DB提供bulk取数据接口,它能有效的提高一些应用持续的性能要使用bulk,必须先为DB->get或DBcursor->c_get指定一个buffer。这个在c api中的实现是通过设置DBT结构的data和ulen域还有flag域被设为DB_DBT_USERMEM来引用应用程序的buffer。DB_MULTIPLE或DB_MULTIPLE_KEY 需要指定给DB->get或 DBcursor->c_get方法, 以使多条记录被返回到指定的buffer中。这两个标志的区别请看手册。
下面函数只看红色标出部分就可以了。示范如何使用bulk。
...................................................................................
int rec_display(DB *dbp)
{
 DBC *dbcp;
 DBT key, data;
 size_t retklen, retdlen;
 char *retkey, *retdata;
 int ret, t_ret;
 void *p;
 memset(&key, 0, sizeof(key));
 memset(&data, 0, sizeof(data));
 /* Review the database in 5MB chunks. */
#define BUFFER_LENGTH (5 * 1024 * 1024)
 if ((data.data = malloc(BUFFER_LENGTH)) == NULL)
  return (errno);
 data.ulen = BUFFER_LENGTH;
 data.flags = DB_DBT_USERMEM;
 /* Acquire a cursor for the database. */
 if ((ret = dbp->cursor(dbp, NULL, &dbcp, 0)) != 0) {
  dbp->err(dbp, ret, "DB->cursor");
  free(data.data);
  return (ret);
 }
 for (;;) {
  /*
   * Acquire the next set of key/data pairs.  This code does
   * not handle single key/data pairs that won't fit in a
   * BUFFER_LENGTH size buffer, instead returning DB_BUFFER_SMALL
   * to our caller.
   */
  if ((ret = dbcp->c_get(dbcp,
      &key, &data, DB_MULTIPLE_KEY | DB_NEXT)) != 0) {
   if (ret != DB_NOTFOUND)
    dbp->err(dbp, ret, "DBcursor->c_get");
   break;
  }
  for (DB_MULTIPLE_INIT(p, &data);;) {
   DB_MULTIPLE_KEY_NEXT(p,
       &data, retkey, retklen, retdata, retdlen);
   if (p == NULL)
    break;
   printf("key: %.*s, data: %.*s\n",
       (int)retklen, retkey, (int)retdlen, retdata);
  }
 }
 if ((t_ret = dbcp->c_close(dbcp)) != 0) {
  dbp->err(dbp, ret, "DBcursor->close");
  if (ret == 0)
   ret = t_ret;
 }
 free(data.data);
 return (ret);
}
................................................................................................
3. 记录的部分的存储和取回
在Berkeley DB的访问方法中,可以只存储或取回数据项的某一部分。这个通过设置DBT结构的DB_DBT_PARTIAL 标志来实现。
同时还要设置DBT的其他几个值。
doff 数据开始处
dlen 数据长度
例如,如果数据项是ABCDEFGHIJKL, doff的值为3是指从字节D开始。dlen为4,是指随后的4个字节DEFG。
取回记录:
当从一个数据库中取回一个数据项时,从doff位置开始的dlen字节,被返回。如果被指定的那些字节不存在,其他存在的字节将被返回。
存储记录:
下面的例子初始化数据项字节长度都是20: ABCDEFGHIJ0123456789
1,
size = 20
doff = 0
dlen = 20
data = abcdefghijabcdefghij
Result: The 20 bytes at offset 0 are replaced by the 20 bytes of data;
that is, the entire record is replaced.
ABCDEFGHIJ0123456789 -> abcdefghijabcdefghij
2,
size = 10
doff = 2
dlen = 15
data = abcdefghij
Result: The 15 bytes at offset 2 are replaced by the 10 bytes of data.
ABCDEFGHIJ0123456789 -> ABabcdefghij789
2,
size = 10
doff = 25
dlen = 0
data = abcdefghij
Result: The 0 bytes at offset 25 are replaced by the 10 bytes of data;
that is, 10 bytes are inserted into the record past the end of the
current data (\0 represents a nul byte).
ABCDEFGHIJ0123456789 -> ABCDEFGHIJ0123456789\0\0\0\0\0abcdefghij
其实就是字符串替换,把数据库中某条记录的某部分替换成指定的字符串,长度可以自动根据被替换的字符串大小进行调整。可伸缩的。

The big picture
前面几章讲了用访问方法快速的存储和取回数据。后面主要讲任何访问方法的应用,它们是线性的和可恢复的在面对系统故障时。
Berkeley DB 底层体系结构:
 
 
如上图,应用程序调用访问方法,而访问方法使用底层的共享内存cache放置最近用过的文件页面。
当应用程序需具备恢复能力的时候,它们调用的访问方法必须预先封装在事务字系统中。程序告诉bdb事务的开始和结束点。必须准备面对特殊情况下可能的失败,导致事务异常终止。
一个例子说明具有事务保护的代码的大致样子:
for (fail = 0;;) { /* Begin the transaction. */ if ((ret = dbenv->txn_begin(dbenv, NULL, &tid,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dbenv->txn_begin"); exit (1); }

/* Store the key. */ switch (ret = dbp->put(dbp, tid, &key, &data, 0)) { case 0: /* Success: commit the change. */ printf("db: %s: key stored.\n", (char *)key.data); if ((ret = tid->commit(tid,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DB_TXN->commit"); exit (1); } return (0); case DB_LOCK_DEADLOCK: default: /* Failure: retry the operation. */ if ((t_ret = tid->abort(tid)) != 0) { dbenv->err(dbenv, t_ret, "DB_TXN->abort"); exit (1); } if (fail++ == MAXIMUM_RETRY) return (ret); continue; } }

 


    Berkeley DB由五个主要的子系统构成.包括: 存取管理子系统、内存池管理子系统、事务子系统、锁子系统以及日志子系统。其中存取管理子系统作为Berkeley DB数据库进程包内部核心组件,而其他子系统都存在于Berkeley DB数据库进程包的外部。每个子系统支持不同的应用级别。

1.数据存取子系统
  数据存取(Access Methods)子系统为创建和访问数据库文件提供了多种支持。Berkeley DB提供了以下四种文件存储方法:
哈希文件、B树、定长记录(队列)和变长记录(基于记录号的简单存储方式),应用程序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的文件组织结构。程序员创建表时可以使用任意一种结构,并且可以在同一个应用程序中对不同存储类型的文件进行混合操作。

    在没有事务管理的情况下,该子系统中的模块可单独使用,为应用程序提供快速高效的数据存取服务。
数据存取子系统适用于不需事务只需快速格式文件访问的应用。

 2.内存池管理子系统
    内存池(Memory pool)子系统对Berkeley DB所使用的共享缓冲区进行有效的管理。它允许同时访问数据库的多个进程或者
进程的多个线程共享一个高速缓存,负责将修改后的页写回文件和为新调入的页分配内存空间。它也可以独立于Berkeley DB系统之外,单独被应用程序使用,为其自己的文件和页分配内存空间。内存池管理子系统适用于需要灵活的、面向页的、缓冲的共享文件访问的应用。

 3.事务子系统
  事务(Transaction)子系统为Berkeley DB提供事务管理功能。它允许把一组对数据库的修改看作一个原子单位,这组操作要么全做,要么全不做。在默认的情况下,系统将提供严格的ACID事务属性,但是应用程序可以选择不使用系统所作的隔离保证。该子系统使用两段锁技术和先写日志策略来保证数据库数据的正确性和一致性。它也可以被应用程序单独使用来对其自身的数据更新进行事务保护。事务子系统适用于需要事务保证数据的修改的应用。
   
 4.锁子系统
    锁(Locking)子系统为Berkeley DB提供锁机制,为系统提供多用户读取和单用户修改同一对象的共享控制。
数据存取子系统可利用该子系统获得对页或记录的读写权限;事务子系统利用锁机制来实现多个事务的并发控制。
   
    该子系统也可被应用程序单独采用。锁子系统适用于一个灵活的、快速的、可设置的锁管理器。
   
5.日志子系统   
 日志(Logging)子系统采用的是先写日志的策略,用于支持事务子系统进行数据恢复,保证数据一致性。
它不大可能被应用程序单独使用,只能作为事务子系统的调用模块。

   以上几部分构成了整个Berkeley DB数据库系统。各部分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模型中,应用程序直接调用的是数据存取子系统和事务管理子系统,这两个系统进而调用更下层的内存管理子系统、
锁子系统和日志子系统。
   
    由于几个子系统相对比较独立,所以应用程序在开始的时候可以指定哪些数据管理服务将被使用。可以全部使用,也可以只用其中的一部分。例如,如果一个应用程序需要支持多用户并发操作,但不需要进行事务管理,那它就可以只用锁子系统而不用事务。有些应用程序可能需要快速的、单用户、没有事务管理功能的B树存储结构,那么应用程序可以使锁子系统和事务子系统失效,这样就会减少开销。   

 
Programming model
它直接链接到应用程序中,与应用程序运行于同样的地址空间中。
Programmatic APIs
DB为多种编程语言提供了API接口,其中包括C、C++、Java。
值得一提的是bdb提供dbm样式的接口,以前使用unix Dbm/Ndbm的,只需要换个头文件#include ,重新编译一下,db效率将成倍的提高。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dbm样式的接口编写简单的应用程序,这种接口比较简洁。
也为脚本语言Perl、Tcl、Python和PHP提供了接口。
对apache也以module的方式提供了接口,安装后,可以在写apache api时候直接调用。除了几个函数不一样外,其他都相同。
bdb提供的公用程序:
db_archive
打印出不再使用的日志文件路径名
db_checkpoint
监视和检查数据库日志的守护进程
db_deadlock
当死锁发生时,退出锁定要求
db_dump
把数据库文件转换成db_load能认出的文本文件
db_load
从db_dump产生的文本文件中创建出数据库文件
db_printlog
把数据库日志文件转换成人能读懂的文本
db_recover
在发生错误后,把数据库恢复到一致的状态
db_stat
显示数据库环境统计
db_upgrade
把数据库文件转换成新版本的Berkley DB格式
db_verify
对数据库文件进行一致性检查
db库
许多程序中与db相关的函数都将使db库。



Database environment introduction

Berkeley DB 环境用来封装一个或多个数据库,日志文件和区域文件。区域文件是共享内存区,它里面包括数据库环境信息像内存池cache页等。只有数据库文件可以在不同的字节序机器间移动,日志文件只能在相同的字节序机器间移动。而区域文件(Region files)常常对于一个特定的机器来说是独一无二的,可能只能在指定的操作系统的某个版本上移动间移动。
一个环境可以被很多进程和线程共享。一个环境包含其它目录的资源也是可能的。应用程序经常选择把资源分布到其他目录或磁盘来提高性能或其他原因。尽管如此,默认的,数据库,共享区(锁,日志,内存池和事务共享内存区域)和日志文件将存储在同一个同层次目录中。
意识到所有应用程序共享一个数据库环境默认的相信彼此非常重要。他们能访问对方的数据,因为那些数据在同一个共享内存区,他们也共享资源像buffer空间和锁。与此同时,任何应用程序使用同一个数据库,必须共享一个环境,如果想在他们之间保持一致性的话。

Creating a database environment

环境对于bdb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增强可移植性,和快速灾难恢复,建议尽量使用相对路径。建议使用配置文件放置环境参数而不要直接写到程序里,可以避免每次移植时修改和编译源文件。

bdb环境由db_env_create 和 DB_ENV->open接口创建和描述,再需要定制的地方,比如把log文件存储到不同的磁盘驱动器里,或选择一个特殊cache大小, 应用程序描述这些定制信息通过创建配置文件,或者传参数给其他DB_ENV 处理函数。

 一旦一个环境被创建,被指定相对路径的数据库文件,都将相对与环境的home目录来创建。用相对目录允许整个环境轻易的移动。简化了在不同目录和不同系统中重建和恢复的步骤。

应用程序首先通过db_env_create方法获得一个环境句柄,然后调用DB_ENV->open来创建或合并数据库环境。这儿有很多选项你可以在调用DB_ENV->open时设置来定制你的环境。这些选项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子系统初始化选项: 这些标志指明哪些bdb子系统将因为环境被初始化,和哪些操作将自动发生当数据库在环境中被访问的时候。这些标志包括DB_INIT_CDB, DB_INIT_LOCK, DB_INIT_LOG, DB_INIT_MPOOL, and DB_INIT_TXN。The DB_INIT_CDB标志为bdb并发数据存储做初始化工作。其他标志初始化单个子系统;也就是说,当DB_INIT_LOCK被指定,应用程序读写在这个环境中打开的数据库时,将使用locking子系统以确保它们不覆盖对方的对数据的改动。

恢复选项:这些包括DB_RECOVER 和 DB_RECOVER_FATAL选项,他们表明在环境被打开要作正常用途使用前,恢复(recovery)将要进行。

命名选项:这包括DB_USE_ENVIRON 和 DB_USE_ENVIRON_ROOT,修改如何在环境中给文件命名。
混杂选项:例如DB_CREATE选项使底层数据库文件被创建是必需的。更多的应用还指定
仅仅DB_INIT_MPOOL标志或者指定其它所有4个子系统的初始化标志(DB_INIT_MPOOL, DB_INIT_LOCK, DB_INIT_LOG, and DB_INIT_TXN)。
以前的配置只是想简单的用一些基本的访问方法接口用一个共享底层缓冲池,但是没有关心当应用程序或系统出现故障时的可恢复性。以后是一些需要提供可恢复性的应用。也有一些很稀少的情况下,其它的初始化标志组合成为可能。
DB_RECOVER在当应用程序想在运行的时做一些必需的数据库恢复的时候被指定。也就是说,是否在上次运行时,系统或应用程序出现了故障,想在再次运行前使数据恢复到可用状态。不过,在没有任何数据需要恢复的情况下,指定这个标志也不为错。
DB_RECOVER_FATAL标志有更特殊的用途。它执行灾难性的数据库恢复,通常需要做一些初始化的安排;也就是归档log文件被带回到文件系统。应用程序通常不指定这个标志,取而代之的是,在这种很稀有的情况下,db_recover 公用程序将会派上用场不用你自己写。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为事务程序打开一个数据库环境的例子:
DB_ENV *
db_setup(home, data_dir, errfp, progname)
 char *home, *data_dir, *progname;
 FILE *errfp;
{
 DB_ENV *dbenv;
 int ret;
 /*
  * Create an environment and initialize it for additional error
  * reporting.
  */
 if ((ret = db_env_create(&dbenv, 0)) != 0) {
  fprintf(errfp, "%s: %s\n", progname, db_strerror(ret));
  return (NULL);
 }
 dbenv->set_errfile(dbenv, errfp);
 dbenv->set_errpfx(dbenv, progname);
 /*
  * Specify the shared memory buffer pool cachesize: 5MB.
  * Databases are in a subdirectory of the environment home.
  */
 if ((ret = dbenv->set_cachesize(dbenv, 0, 5 * 1024 * 1024,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set_cachesize");
  goto err;
 }
 if ((ret = dbenv->set_data_dir(dbenv, data_dir)) != 0) {
  dbenv->err(dbenv, ret, "set_data_dir: %s", data_dir);
  goto err;
 }
 /* Open the environment with full transactional support. */
 if ((ret = dbenv->open(dbenv, home, DB_CREATE |
     DB_INIT_LOG | DB_INIT_LOCK | DB_INIT_MPOOL | DB_INIT_TXN,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environment open: %s", home);
  goto err;
 }
 return (dbenv);
err: (void)dbenv->close(dbenv, 0);
 return (NULL);
Opening databases within the environment

一旦环境被创建,数据库句柄将可能在这个环境中打开,这由db_create函数通过指定特定的环境作为参数来实现。
文件命名,数据库操作,和错误处理等都将因为这个指定的环境而被做。例如,如果DB_INIT_LOCK 或 DB_INIT_CDB 标志被指定,当环境被创建或被合并时,数据库操作将为应用程序自动的执行所有必要的锁操作。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一个环境中打开两个数据库:
DB_ENV *dbenv;
 DB *dbp1, *dbp2;
 int ret;
 dbenv = NULL;
 dbp1 = dbp2 = NULL;
 /*
  * Create an environment and initialize it for additional error
  * reporting.
  */
 if ((ret = db_env_create(&dbenv, 0)) != 0) {
  fprintf(errfp, "%s: %s\n", progname, db_strerror(ret));
  return (ret);
 }
 dbenv->set_errfile(dbenv, errfp);
 dbenv->set_errpfx(dbenv, progname);
 /* Open an environment with just a memory pool. */
 if ((ret =
     dbenv->open(dbenv, home, DB_CREATE | DB_INIT_MPOOL,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environment open: %s", home);
  goto err;
 }
 /* Open database #1. */
 if ((ret = db_create(&dbp1, dbenv,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database create");
  goto err;
 }
 if ((ret = dbp1->open(dbp1,
     NULL, DATABASE1, NULL, DB_BTREE, DB_CREATE, 0664)) != 0) {
  dbenv->err(dbenv, ret, "DB->open: %s", DATABASE1);
  goto err;
 }
 /* Open database #2. */
 if ((ret = db_create(&dbp2, dbenv,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database create");
  goto err;
 }
 if ((ret = dbp2->open(dbp2,
     NULL, DATABASE2, NULL, DB_HASH, DB_CREATE, 0664)) != 0) {
  dbenv->err(dbenv, ret, "DB->open: %s", DATABASE2);
  goto err;
 }
 return (0);
err: if (dbp2 != NULL)
  (void)dbp2->close(dbp2, 0);
 if (dbp1 != NULL)
  (void)dbp2->close(dbp1, 0);
 (void)dbenv->close(dbenv, 0);
 return (1);
}

Error support
db_strerror能根据一个bdb的一个错误返回值返回一个指向错误信息的指针。它可以处理系统的错误返回值也能处理bdb特有的返回值。
例如:
int ret;
if ((ret = dbenv->set_cachesize(dbenv, 0, 32 * 1024, 1)) != 0) {
 fprintf(stderr, "set_cachesize failed: %s\n", db_strerror(ret));
 return (1);
}

这儿也有两个附加的错误处理函数:DB_ENV->err 和 DB_ENV->errx。
DB_ENV->err函数追加标准错误字符串到已构造好的信息,而DB_ENV->errx不那样。
错误信息可以通过DB_ENV->set_errpfx被配置成总包含一个固定的东西,例如,应用程序名称。还可以把错误信息输入到一个指定的文件中,例如:
int ret;
dbenv->set_errfile(dbenv, errfp);
dbenv->set_errpfx(dbenv, program_name);
if ((ret = dbenv->open(dbenv, home,
    DB_CREATE | DB_INIT_LOG | DB_INIT_TXN | DB_USE_ENVIRON, 0))
    != 0) {
 dbenv->err(dbenv, ret, "open: %s", home);
 dbenv->errx(dbenv,"contact your system administrator: 
   session ID was %d",session_id);
 return (1);
}
例如应用程序名为"my_app", 环境的home目录为 "/tmp/home",出错信息将是这样的:
my_app: open: /tmp/home: Permission denied.
my_app: contact your system administrator: session ID was 2

DB_CONFIG configuration file
几乎所有可以指定给DB_ENV那些方法的配置信息,也都能通过一个配置文件来指定。如果一被命名为DB_CONFIG的文件存在于数据库hone目录下,它将会一行行的按NAME VALUE的格式读入。
NAME和VALUE之间用一个或者多个空格来分割。凡是那一行的开头是空格或#的,都将被忽略为注释。
NAME VALUE具体值可以在对用的方法中查到例如DB_ENV->set_data_dir。

DB_CONFIG配置文件的目的是允许管理员定制不依赖于应用程序的环境。例如,可以移动数据库log文件和数据文件到不同的地方,而不用重新编译应用程序。另外,因为DB_CONFIG文件是当数据库环境被打开时读取的,它可以用来覆盖在那以前配置的规则。例如,可以定义一个更合理的cache大小,来覆盖以前已经编译到程序中的值。
File naming
下面介绍几种可能的为bdb指定文件命名信息的方法。
db_home: 为DB_ENV->open的db_home参数指定一个非NULL值,它的值将会用来作为数据库的home,以后的文件命名都是相对这个路径的。
DB_HOME:为环境变量DB_HOME指定值,DB_ENV->open被调用时候,读取这个值,把它作为数据库home,以后的文件命名都是相对这个路径的。
DB_ENV方法:这有三个方法可以影响文件命名。DB_ENV->set_data_dir可以为数据库文件指定一个目录。DB_ENV->set_lg_dir方法可以为log文件指定目录。DB_ENV->set_tmp_dir为创建的临时文件指定一个目录。例如,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将数据文件,日志文件等分别放在不同的目录下。
DB_CONFIG文件:相同的指定给DB_ENV 方法的信息,也可以用DB_CONFIG 配置文件来指定。
我觉得指定的优先级从高到低应该是这样的:DB_ENV,DB_CONFIG,db_home,DB_HOME,default。如果以上的值为绝对路径,那么home就是那个绝对路径。如果以上的值为相对路径,那么将根据当前的工作目录算出home路径。如果什么都没指定,那么默认的是现在的工作目录为home。
例子:
情况一:把所有的文件都放在目录/a/database下:
dbenv->open(dbenv, "/a/database", flags, mode);
情况二:把临时文件放在/b/temporary,把所有其他文件放在/a/database:
dbenv->set_tmp_dir(dbenv, "/b/temporary");
dbenv->open(dbenv, "/a/database", flags, mode);
情况三:把数据文件放在/a/database/datadir,日志文件放在/a/database/logdir所有其他文件放在/a/database:
dbenv->set_lg_dir(dbenv, "logdir");
dbenv->set_data_dir(dbenv, "datadir");
dbenv->open(dbenv, "/a/database", flags, mode);
情况四:
把数据文件放在/a/database/data1和/b/data2,所有其他文件放在/a/database.
任何数据文件将被创建在/b/data2目录下,因为它是第一个被指定的数据目录:
dbenv->set_data_dir(dbenv, "/b/data2");
dbenv->set_data_dir(dbenv, "data1");
dbenv->open(dbenv, "/a/database", flags, mode);
。。。。。
Shared memory regions
每个在环境中的bdb子系统都被一个或多个区域(regions),或大块的内存来描述。区域包括所有的每进程和每线程共享信息,(包括互斥)
,这些组成了bdb环境。这些区域将下列在三种内存类型中的一种中被创建,这取决于指定给DB_ENV->open方法的标志:

DB_PRIVATE:如果这个标志被指定,区域将在每进程的堆内存中被创建;也就是说由malloc()返回的内存。
这个标志最好不要指定当一个以上的内存访问环境的时候。因为它很有可能引起数据库腐烂(corruption)和一些不可预知的行为,例如,当
server应用程序和bdb公用程序,(例如:db_archive, db_checkpoint or db_stat)都有可能访问这个环境的时候,B_PRIVATE标志最好别指
定。
DB_SYSTEM_MEM:如果这个标志被指定,共享区域将在系统内存中创建而不是在文件中。这是一个可选的机制,为了在多个进程和一个进程中的
多线程间共享bdb环境。bdb所使用的系统内存潜在地很有用,陪任何特殊的进程度过一生。因此附加的清除将是必要的当一个应用程序出现故
障后,因为bdb没有办法去确认,支撑共享内存区的系统资源是不是还给了系统。
系统内存的使用是根据计算机体系结构而定的。例如,在一个支持 X/Open样式共享内存的系统上,像UNIX系统,shmget(2) 和相近的
系统V IPC接口被使用。在VxWorks 系统中使用系统内存。在这些情况下,一个初始的段id必须在应用程序中被指定,以确保应用程序不互相覆
盖对方的数据库环境。因此,段创建的数量不是无限制的增长。可以参考DB_ENV->set_shm_key方法得到跟多的信息。
在windows平台上DB_SYSTEM_MEM标志问题多多,我就不说了.
default:如果没有内存相关的标志被指定给DB_ENV->open,被文件系统支撑的内存(觉得应该可以理解为虚拟内存)将用来存储这区域(regions)。在unix系统上,bdb库将将使用POSIX mmap接口。如果mmap不可用,那么unix shmget接口将可能被使用,如果它可用的话。
任何在文件系统中创建用来支撑区域的文件,将在环境的home目录下被创建。这些文件命名为__db.###(例如,_db.001, __db.002等等)。
当区域文件被文件系统来支撑的时候,每个区域对应一个文件被创建。当区域文件被系统内存来支撑的时候,只有一个文件将仍然被创建,因为这儿必须有一个熟知的名字在文件系统中,以便多进程能定位到环境所使用的系统共享内存。
统计在环境中的共享内存区域可以用db_stat的-e选项来显示。

Security
下面是当你在写bdb应用程序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安全问题:
数据库环境许可:
被bdb数据库环境使用的目录,应该有它自己的许可设置,以确保那些没有适当权限的用户不能访问环境里的文件。应用程序,那些添加到用户
的许可(例如,unix的setuid 或 setgid程序), 应该细心的检查,不允许违法的使用这些许可,例如访问在环境中的文件。
环境变量:
设置 DB_USE_ENVIRON 和 DB_USE_ENVIRON_ROOT标志 和允许在文件命名时使用环境变量都是危险的。在bdb应用程序中用附加的许可(例如,
unix的setuid 或 setgid程序)设置这些标志,将潜在地允许那些正常情况下没有权限的用户读写数据库。
文件许可:
默认地,bdb总是创建所有者和所在组可读写的文件(也就是,S_IRUSR, S_IWUSR, S_IRGRP 和 S_IWGRP; 或八进制模式 0660 在历史性的UNIX
系统上),创建文件的组的所有权,是基于系统和目录默认的,不被bdb进一步的指定。

临时支撑(backing)文件:
如果一个没有被命名的数据库被创建,而cache太小以至于不能在内存中控制这个数据库,bdb将创建一个临时的物理文件使它能把数据库的cache页放到磁盘上,当需要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变量,像TMPDIR可能被用来指定用以定位那个临时文件。尽管临时支撑文件被创建被只有所有者可读写的。(S_IRUSR 和 S_IWUSR, 或八进制模式 0660 在历史性的UNIX系统上),一些文件系统可能不能充分的保护被创建在随机目录中的临时文件。为了绝对安全,应用程序存储敏感数据在未命名的数据库中,应该用DB_ENV->set_tmp_dir方法用已知的许可(known permissions)指定一个临时目录。
Encryption
bdb可选择的用Rijndael/AES算法支持加密和解密。这个加密只是文件级的,如果侵入者能够访问你系统的内存,那么这种加密就不能提供保障
了。与我的应用无关我就不多说了。自己看手册。
Remote filesystems
最好别使用远程文件系统,像nfs等。因为区域文件要映射到内存,远程文件系统不能很好的支持某些语义。数据库文件,的日志文件,临时文
件,还勉强可以放在远程文件系统上,如果远程文件系统完全支持标准POSIX文件系统语义的话。总之,不用最好。
Environment FAQ

我使用多进程访问bdb数据库环境,这儿有什么方法可以确保两个进程不同时执行数据恢复(recovery )操作吗?或者说,确保其他所有的进程都退出了,可以运行数据恢复了?
其实重点要说明的是,当执行数据恢复的时候要确保没有别的进程在使用这个环境。
很多应用程序组,写一个小的监视程序,来恢复数据库环境,然后执行那些实际上用数据库环境工作的进程。监视程序然后监视工作的进程,如果任何工作进程发生故障推出或其他原因,监视程序将kill所有仍然存活的其他进程,然后执行恢复任务,然后重新这个循环。


前面漏掉的一些东东。
腐烂数据的处理或者说数据库文件的瘦身:
当你从Btree或Hash数据库删除key/data对时,它并不把这个返回给文件系统,这使得数据重用成为可能。也就是说Btree和Hash数据库都是只增的。当你删除大量key/data对时,你可能想使数据库文件也缩减,你应该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文件,把记录从旧文件复制过去。应该是导入导出记录,而不是直接copy文件。
字节序的问题:
例如:数字254~257。在一个小数在前(little-endian)的系统上是:
254 fe 0 0 0
255 ff 0 0 0
256  0 1 0 0
257  1 1 0 0
如果你把他们当成字符串处理那么他们的排序是糟糕的:
256
257
254
255
在一个大数在前(big-endian)系统上是:
254 0 0 0 fe
255 0 0 0 ff
256 0 0 1 0
257 0 0 1 1
and so, if you treat them as strings they sort nicely. Which means, if you use steadily increasing integers as keys on a big-endian system Berkeley DB behaves well and you get compact trees, but on a little-endian system Berkeley DB produces much less compact trees. To avoid this problem, you may want to convert the keys to flat text or big-endian representations, or provide your own Btree comparison function.

Introduction

bdb包括对构建基于复制(replication)的高可用性应用程序的支持。bdb replication组由一些独立配置的数据库环境组成。
组里只有一个master数据库环境和一个或多个client环境。Master环境支持读和写,client环境支持只读。如果master环境倒掉了,应用程序将可能提升一个client为新的master。数据库环境可能在单独的计算机上,在单独的硬件分区上(partitions)一个不统一的内存访问系统上,或在一个单独的server的一个磁盘上。唯一的约束就是,replication组的所有的参与者必须在一个字节序(endianness)相同的机器上(都是大数再前或都是小数在前的操作系统)。我们期望这个约束在以后的版本中会去掉。因为总是用bdb环境,任何数量的并发进程或线程可能访问一个数据库环境。在master环境中,多个线程可能读写这个环境。在client环境中,多个线程可能要读这个环境。

应用程序可能被编写成在master和clients间提供不同程度的稳固性。系统能同步的运行以便复制品(replicas)能保证是最新的,对应于所有已提交的事务。但是这样做可能回招致性能上的很大的下降。高性能解决方案有考虑全局的稳固性,允许clients的数据过时一个应用程序可控制的一段时间。
尽管bdb包括必要的构建高可用性数据库环境的底层基础,应用程序仍然必须提供一些鉴定的(critical)组成部分:
应用程序有责任提供通信下部构造。应用程序可能用任何适当的通信协议。例如RPC, TCP/IP, UDP, VI或底板(backplane)消息传递。
应用程序有责任命名。bdb涉及到一个replication组成员的时候是靠一个应用程序提供的id,应用程序必须映射那个id到一个特殊的数据库环境中或通信通道中。
应用程序有责任监视master和clients的状态,和识别任何不可用的(unavailable)数据库环境。应用程序必须提供所有的需要的安全策略。
例如,应用程序可能选择去加密数据,用一个安全的套接层,或什么也不做。

最后,bdb replication实现还有一个附加的特性去增强可靠性。bdb中的replication实现成执行数据库更新用一个不同的编码路径而不是用标
准的。这意味着,有bug的软件的操作可能会毁坏replication master,但不会把clients也毁坏。
Replication和相近的方法的描述:
DB_ENV->rep_elect              举行一个replication竞选
DB_ENV->rep_process_message    处理一个replication消息
DB_ENV->rep_stat               Replication统计
DB_ENV->rep_sync               Replication同步
Replication 配置:
DB_ENV->rep_set_config        配置replication系统
DB_ENV->rep_start             为replication配置一个环境 
DB_ENV->set_rep_limit         限制在响应但个消息时的数据发送
DB_ENV->set_rep_transport     配置replication传输

Replication environment IDs
每个在replication组中的数据库环境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标识符,为它自己和其它replication组中的成员都分配一个不同标识符。这些标识符不必要是全局的,也就是说,每个数据库环境可以分配本地化的标识符给replication组的成员。就是在每数据库环境中都能区分出其他成员就行了,当然全局统一给指定标识符也不为错,只是非必要的。

应用程序有责任去标志每个进来的传递给DB_ENV->rep_process_message的有适当标识符的replication消息。随后,bdb将用这些相同的标识符去标志发送函数发出去的消息。
负标识符被bdb保留使用,不应该被应用程序指定给那些环境。有两个保留的标识符准备给应用程序使用的是:
DB_EID_BROADCAST:指定一个消息应该被广播给所有replication组中的成员。
DB_EID_INVALID:是一个无效的环境id,可能被用于初始化一些环境id变量,那些变量随后被检查合法性。

Replication environment priorities

每个replication组中的数据库环境变量必须有一个优先权,它指定了在replication组中不同环境间的一个相对的顺序。这个顺序在币桓鰉aster倒掉,在决定选举哪个环境作为新master的时候的一个重要因素。优先权必须是一个非负的整数,但不必要replication组中是独一无二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Berkeley DB4.8以上各版本

    Berkeley DB是一款由Oracle公司开发的嵌入式数据库系统,被广泛应用于许多软件项目中,尤其是在需要快速、轻量级数据存储解决方案的场景下。它提供了键值对存储模式,适用于构建高性能的数据缓存和数据库应用程序。...

    Berkeley DB数据库最新版

    **Berkeley DB数据库详解** Berkeley DB(简称BDB)是一种高性能、轻量级的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由Oracle公司开发并维护。它最初在伯克利大学诞生,因此得名“Berkeley DB”。这款数据库系统广泛应用于需要快速、可靠...

    BerkeleyDB的参考书集

    10. **Berkeley DB 由浅入深.pdf**:这可能是中文版的学习材料,以易于理解的方式逐步引导读者掌握BerkeleyDB的基础和进阶技术。 通过这些文档,开发者可以深入了解BerkeleyDB的工作原理,掌握其API的使用,理解...

    Berkeley DB C++编程入门教

    在“BerkeleyDB概念”部分,文档会介绍Berkeley DB的基本概念,如BTree和Hash数据库的访问方式选择,以及Queue和Recno之间的选择。 接下来,教程会讨论数据库的限制与可移植性、环境设置、异常处理和错误返回。然后...

    Berkeley DB参考资料

    BerkeleyDB 多库联合操作 (Secondary Databases) - **3.1 二级数据库介绍** - **概念解释**:二级数据库是对主数据库的一个索引,用于提高查询效率。 - **应用场景**:快速查找、数据统计等。 - **3.2 创建二级...

    BerkeleyDB测试程序

    **BerkeleyDB测试程序** BerkeleyDB是一款轻量级、高性能、嵌入式的数据库系统,由Oracle公司开发。它提供了一种键值对存储模型,适用于需要快速存取大量数据的应用场景,尤其在分布式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及对性能有...

    Berkeley DB参考手册PDF版本

    #### 1.1 Introduction to BerkeleyDB Cursor - **定义与作用**:游标是Berkeley DB提供的一种高效访问数据库记录的方式,通过游标可以实现对数据库中记录的查找、修改和删除等操作。 - **应用场景**:适用于需要...

    Berkeley DB数据库 6.2.32 64位

    Berkeley DB 6.2.32_64.msi Windows 64-bit binary installer Berkeley DB是一个嵌入式数据库,为应用程序提供可伸缩的、高性能的、有事务保护功能的数据管理服务。 主要特点: 嵌入式:直接链接到应用程序中,与...

    Berkeley DB 资料

    Berkeley DB 批量插入更新与删除用法示例 Berkeley 函数接口 Berkeley DB 由浅入深 SQL 开发人员 Oracle Berkeley DB 指南 Berkeley DB参考手册

    BerkeleyDB Manual C/C++

    《BerkeleyDB Manual C/C++》是一份详尽的官方文档,主要针对使用C和C++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的开发者。BerkeleyDB是一款轻量级、高性能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于嵌入式系统和分布式应用程序。这篇手册将深入...

    sqlite PK Berkeley DB

    - **工业级标准**:Berkeley DB是一款工业级的嵌入式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其健硕的架构和高速的数据处理能力著称。它支持多种数据模型,包括键值对存储、关系型存储等,适用于广泛的应用场景。 - **API简洁**:...

    berkeley db installation

    此外,文档还提供了关于大端和小端字节序的魔数信息,这对于理解Berkeley DB如何处理不同架构下的数据存储方式提供了关键线索。 **调试Berkeley DB应用程序** Berkeley DB的调试功能是其强大的开发工具之一。从...

    Berkeley DB 读取样例

    Berkeley DB 是一款高效、轻量级的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特别适合于需要本地存储且对性能有高要求的应用程序。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Java,这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在Java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Berkeley DB进行数据管理。在...

    Berkeley DB 4.8.30

    3. **编译**:进入解压后的目录,执行`./configure --prefix=/usr/local/BerkeleyDB.4.8`进行配置,指定安装路径,然后使用`make`进行编译,最后用`sudo make install`安装。 4. **配置Open LDAP**:在Open LDAP的...

    SQL 开发人员 Oracle Berkeley DB 指南

    《SQL开发人员Oracle Berkeley DB指南》 Oracle Berkeley DB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它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本地持久性存储,无需独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这个数据库引擎特别适合那些需要固定查询模式并且对...

    BerkeleyDB-0.26

    **BerkeleyDB** 是一款由 Oracle 公司开发的开源、高性能、无模式的键值对存储数据库系统。它在嵌入式环境和轻量级应用程序中被广泛使用,尤其适用于那些需要快速数据访问和简单数据管理的应用。BerkeleyDB 的设计...

    Berkeley DB Java 版 4.0.92

    Oracle Berkeley DB Java 版是一个开源的、可嵌入的事务存储引擎,是完全用 Java 编写的。与 Oracle Berkeley DB 类似,Oracle Berkeley DB Java 版在应用程序的地址空间中执行,没有客户端/服务器通信的开销,从而...

    Berkeley DB

    **Berkeley DB** 是一个强大的、轻量级的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由Oracle公司开发。这个数据库系统设计用于在本地应用程序中存储和检索大量数据,尤其适合那些对性能、可扩展性和可靠性有高要求的应用。它不依赖于外部...

    BerkeleyDB_java_jar包

    BerkeleyDB是一个开源的、基于键值对的嵌入式数据库系统,由Oracle公司提供。它为Java开发者提供了丰富的API,使得在Java应用程序中轻松集成数据存储成为可能。标题中的"BerkeleyDB_java_jar包"指的是适用于Java开发...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