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与现代教育
在当代社会的迅猛发展中,国际性的“知识爆炸”与“人口爆炸”已成为严峻的现实。在这种现实面前,教育事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有所思考并不得不有所行动,去迎接这个挑战。在不断产生的教育改革思路和持续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组合运动中,我国的教育技术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因将技术手段纳入教育方法的特有思路,扮演着促进现代技术与教育联姻的角色;它作为对教育学丰富和扩充,毫无疑问地将对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考察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即使将它的早期状态如十九世纪末国外的幻灯辅助教育,我国本世纪三十年代诞生的“电化教育”都算在内,也不过一百年。与教育学相比较,特别是与我国源远流长的教育文明史相比较,教育技术学的年龄可真是太小了。但是,这并不说明教育技术学对于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进程无足轻重,恰恰相反,教育技术学是当代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是应时代要求而生,顺时代潮流而长,将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1)。近几年全球性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层出不穷的观念更新,如我国教育技术界关于电化教育概念和教育技术概念的学术争论、日本的教育工学的发展及美国1994年推出的教育技术新定义等,都可以看成是教育技术学青春躁动的展现。
然而从整体上看,在我国庞大的教育系统内,特别是在教育技术圈子外,不论是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家还是教育实践者,对教育技术学的认识仍然相对不足。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前进步伐。主观上,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其一是教育技术界本身力量有限,无法向外组织更大力度的宣传,没能更好地唤醒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对教育技术学的了解;其二是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理论界对新生的教育技术重视不够,不能准确而积极地处理教育学与教育技术学的有机关系;不能认识清楚教育技术并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界内部的事情这一根本特征;不能在应有的高度上指挥或引导教育界进行有教育技术参与的教育改革实践,从而不能领导教育技术有机地融入教育改革的大潮,其直接结果是导致教育改革脚步在一定程度上的受滞。虽然,这种状况最近已有好转,如国家教委所属数个职能部门纷纷出面组织全国性的教育技术研讨和实践等等,但是,笔者作为教育技术界的一员,仍感觉到有责任将自己对教育技术学的见解公之于众;笔者又作为教育界的一员,有责任呼吁同仁们更加重视对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用以促进我国现代教育的进步与繁荣。
一、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对于教育学是派生和依赖的关系。教育学是有着悠久传统的、理论结构比较完善的、相对稳定并为社会所了解的老学科,而教育技术学则是年轻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中的、为多数人所不知晓的新学科;教育学是有着自己庞大理论体系的,兼容了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等诸多学科精髓的完整性与综合性兼具的大学科,而教育技术学则是在教育学学科覆盖之下的、有着更具体内容的、更强针对性的分支学科;教育学是经几千年的发展,领域界限较为明确的单一学科,而教育技术学是应教育发展需要而诞生的、教育科学与技术科学兼而有之的交叉性学科。顺便说,有意思的是,教育技术学在学科划分上隶属于教育学,就是说进入了人文科学的范畴,然而,我国各大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本科生却明确地属于理科生。
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是有着直接和有机联系的。教育技术学是诞生在教育学母体上的、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进步为目的的新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和技术接触的产物,没有这个接触,就没有教育技术学。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等共同作为现代教育学的理论指导,当然也是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指导。教育技术学的发展以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离开教育学的基本方法另外寻找教育技术学的新方法也是不可能的。教育技术学的主要思路,是开展关于新媒体应用的实践及理论研究,探寻如何将新的教育媒体有机地、合理地介绍给大教育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近年来,教育技术界较有代表性的进步是由美国AECT(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于1994推出的教育技术新定义,它说:“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与评价的理论和实践”(2)。我国教育技术界在借鉴他人,并充分注意中国特色的基础上,自己的学科建构思想,也越来越合理化和明朗化(3)。这说明教育技术学已经不再简单地是关于媒体使用的学问,它是基于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的,将媒体与信息、环境等因素一并划入教学资源的,同教学过程一并综合考虑的学问。就设计、利用、管理、评价这几个方面来说,它与教育学的运作思路是相同的。教育技术学的唯一例外,是对媒体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表现出特别的关心。
教育技术学因其有明显的关于“技术”的内容在内,使得外界对它的审察,往往停留在“充满机械色彩”的层次上。客观地讲,机械色彩并不是不曾在教育技术的发展史中存在过,但这种色彩在教育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已经被远远地抛在身后。教育技术学的也和教育学一起,在教育观上觉悟了行为主义与人本主义的融合,在研究方法上追求着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统一,正在以“充满人情味”的姿态回报大教育(4)。
教育技术学在思路上与教育学的重合,并不是说教育技术学要取代教育学,这是不可能的。教育技术学与教育学在思路上的重合,正说明教育学是教育技术学永远的基础和取之不尽的思想源泉。教育技术学一改早期的重视媒体或重视过程的低级形态,自觉地吸纳教育方法论的精华,上升为重优化的高级形态,实质上是将教育方法论融入自己,在开发教育媒体的同时一并研究它的方法问题,使得对教育技术手段的介绍更具有说服力,更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二、教育技术与信息技术
教育技术特别是今天的教育技术,越来越明确地,并且是很自然地带有信息时代的造化痕迹。因此它不仅仅是运行于教育学覆盖之下的学科实践,同时还是运行于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技术实践。
说到信息技术,我们的第一个反映就是所谓“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的确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典型代表。观察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尽管较欧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无疑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其中“国家教育科研信息网”的建设,更是教育界的一件大事,已成为我国逐步实现教育科技信息交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5)。然而,说到信息时代,信息在社会上的流动方式是多元的和空前丰富的。比如传播界认为,目前在社会上占主要地位的大众传播媒介仍然是报纸、广播和电视(6)。虽然在部分发达国家,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或交流信息的主要通道之一,仍然也不可忽视报纸、广播和电视在信息传播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由于心理的、经济的或是其它原因,传统的信息传媒不会在一夜之间突然退出历史舞台。实际上,许多传统媒介很可能将伴随我们人类历史的全过程。不消说今天以报纸为代表的印刷媒介、广播、电视以及其它的小媒介种类,都在积极地为着适应新的社会状态对传播的要求,作出了许多有效的努力。可以说,无论是在今天或在某个可以预见的将来,多种媒体并存乃是必然的规律和趋势。
具体到教育技术,它所关心和准备向大教育介绍的教育媒体群落,也必然是多样化的。按现在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们的划分,可能的教育媒体种类从粉笔黑板、口耳相传到以“电化”为特征的教育媒体,然后再到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各个层次的计算机辅助教育手段,包括基于单机和局域网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育一直到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计算机辅助教育。就涉及范围来看,与社会信息传播通道是相同的,不同之处仅仅表现在它们各自的侧重上。这是自然而然的:任何一个社会信息传播通道,都有可能成为教育信息传播通道,都有可能为教育事业所用;而教育传播又毕竟是不同于一般社会传播的有更强局限性的传播,这又决定了它对媒体使用的侧重不同于一般社会传播。实际上,教育学科的性质,也决定了它对信息源和信息通道的拥有,对更丰富、更便捷的信息源和信息通道的永远需求。
教育技术学不仅研究“信息高速公路”这样的先进媒体,它还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对传统
媒体的开发、应用的研究和实践上。它更尊重因地域不同、经济条件不同、人的心理适应程度不同造成的差异。它讲究在尊重学习者自主性、能动性的基础上,在尊重教师的创造性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所有可能得到的教学媒体。它的态度是客观的,又是积极向上的。它的第一目的是将教学媒体最小阻力地、最大效率地介绍给教育界的所有教育实践者;它的最终目的是推动教育的现代化改革。
三、请接纳并投入教育技术
大家经常提到的所谓戴尔经验之塔,是对人们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渠道的概括性描述。它将人的各种学习经验分成三个层次:这就是做的层次、观察的层次、抽象经验的层次。交错地、不是截然分割地,上述三个层次按信息的传载形式来分,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客观事物信息体、机器信息体、符号信息体(7)。显然,对于两种分类方法中第一层次的经验,特别需要从身体力行的做或对客观事物的具体观察来获得。然而,对它们上面两个层次中信息的获取,即不论是观察的经验或抽象的经验,均可能是由机器信息体中得来的,机器信息体不仅可以传送图象符号信息,还可以传送语言符号信息。机器信息体可以非常迅速、便捷、经济、准确地将需要的信息传送到你面前。实际上,机器信息体可能传送的信息类型还可能增加,总有那么一天,它会大面积地送来触觉、味觉、运动觉等等。它将根据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越来越丰富地提供交叉信息、多重刺激、适当的冗余度等等条件,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当今流行的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育,即是多种感官交叉刺激的代表之一。无疑,教育技术的推广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推动教育改革,是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的,是不可或缺的而且也是不可替代的。
教育技术更利于发挥学习者的个性和主观能动性。它是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对立的教育思潮相互融合的技术基础。它高效、便捷、易于控制等特征,使得它所提供的环境将更加适合从班级教学向个别制教学的转化;更容易实现创见式教学和教学内容的协作化和模块化;更利于实现对全社会的和针对个人的教学方式多样化和丰富化。毋庸置疑,它将是教育改革实现革命性进步的关键因素。它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加入,为教育实践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现象。关于这些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仅仅靠教育技术界人力是远远不够的,更何况教育技术学作为我国的一个新兴学科,还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培养出足够的专门人才。新技术加入教育实践带来的新问题,同样也应该是教育学界所应重视的问题。唤起教育界专家们对教育技术的重视,是理所当然的和必须的。这就是本文所要强调的:教育技术并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界的事情,而是所有教育管理者、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者们共同的事情。
而实际状态是,教育界对教育技术的广泛自觉接纳,现在仍处于幼稚阶段。尽管国内教育界特别是教育理论界和教育管理界的部分人士,已经对它有所认识并已经开始了推动教育技术发展的身体力行;国内教育实践界的有识之士,也已经有所觉悟并开始了初步的尝试。但是这些都还远远不够,教育技术学的有机和良性的发展对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并没有被每一个教育界同仁所充分理解,许多人对教育技术学仍然在隔岸观火,或仍然把它视为雕虫小技。这显然与他们思想上对新事物的普遍惰性不无关系;与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崇尚抽象思维而轻视实践的思想作风不无关系;与对技术科学的不了解和由此产生的神秘感不无关系。现在是需要大家警醒且是不得不警醒的时候了。
之所以教育界对教育技术的接受速度较客观需要有较大的差距,除了教育管理者、教育技
术界的工作力度仍然不足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们的心理惰性,对新事物的适应速度太慢。今天,没有哪一个教师会认为粉笔黑板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是匪异所思,是洪水猛兽;甚至任何一个站到讲台上的教师对自己面前的教本、备课簿、粉笔、黑板是如此之适应,甚至这老一套根本不会给他带来任何心理负担。而越是这样,他对于任何的其它尝试,除非是迫不得已,都难以主动地采取真正有效的行动。这也是较为普遍的心态。
然而,这种观念的大规模更新已经是迫在眉睫,只要我们不是简单地、死心塌地地要抱残守缺,该是积极行动的时候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全体教育界同仁的努力,很快会有那么一天,常规的、普及型的媒体设备会与现有的粉笔黑板一样,为任何一个需要它的人所拥有。不断的技术进步会带来不断的变化,甚至每一位教师,都会如此适应不断的媒体进步和不断的媒体变化:假设某一段时间没有太多的变化,他反而会怅然若失。如同今天,人们对于较近距离的旅行,多选择汽车;中距离的旅行,多选择火车;长途旅行,多选择飞机。当你舒适地享受交通工具带来的方便的时候,你当然不会为免除了长途跋涉的艰辛而后悔。到那时,在能满足各种需要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媒体面前,任何一个教育者进行得心应手的选择,都会自觉地成为教育技术的实践者。在多种多样的教育方式或学习方式可供人们选择的时候,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或学习者都乐于进行这些选择的时候,教育技术还会不被人理解和重视吗?我们还要再问一句:你打算一定要到那个时候才去理解和接纳教育技术吗?你准备只在粉笔和黑板条件下“跋涉”到什么时候?
四、教育系统的后发特征
教育技术学对技术的独特理解和掌握能力,是教育学的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技术是教育向新技术、新时代进军的当然先锋。
然而,我们知道,一般媒体在教育界的使用,要有一个开发及探索性使用阶段;在这之后,该媒体被较大面积的接纳,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两段时间之和,就是一种新媒体被发现直至在教育界得到推广的完整周期。我们还会经常性地见到其它领域中总是有些新的非常先进的媒体,但在它教育系统中的使用和推广则显而易见地遥遥无期。这是颇令教育界尴尬的事情,然而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并不是什么不可救药的致命之伤,任何因此产生的悲观情绪都是没有必要的。因为,不论社会的进步、发达程度如何,教育系统都不会是最具经济实力的系统,而是标准的后发系统,至少在今天的所有国家和地区,都是如此。有资料介绍,各国军界、航空航天界等相对有较好的经济实力,而由游戏机市场对商家的刺激更是不可忽视的新媒体诞生之源(8),经济因素的制约是教育界必须正视的现实。我们应取的正确态度是,充分认识清楚教育系统的后发特征,在正视和重视后发规律的研究上多下功夫,争取最大可能的发展速度和最大可能的社会效益。实际上,谁能在对教育后发特征的掌握上争取主动,谁就能走在教育事业发展的前沿。
五、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
从大教育的高度论述现代教育和未来教育当然是更为准确的,比如描述它的全民教育特征、素质教育特征、信息化特征乃至高效率、高质量特征。但是笔者此处并不准备那么办,而只是要从技术的角度对现代教育与未来教育给出大致的描述。流行的看法是,现代教育将大致分为三种模式:其一是课堂教学模式,现有中小学、大中专院校多采用这种模式。这种模式是在尊重学生个体性和自主性的基础上,实现由教师控制和学生自主控制的,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传播教育信息,对学生形成多种感官刺激有机结合的,与有机反馈的教学模式。其二是远距离教学模式,现有教育电视台、广播电视大学等等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运转的教育过程。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可以借助广播、电视等现代化的传播媒体,比较容易地实现较大面积的覆盖,在教育人力、财力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对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均是很好的实现手段。其三是学生自学为主的教育模式,学习者借助社会或某些机构为他们提供的种种信息传播通道,自主地进行学习。这种模式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中,是他们接受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包括现有的各类函授、自学考试等等,均属于此类模式。这类模式中,教育管理部门组织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专门教学方案设计和组织教材,提供可以通过种种媒介向学生传播的教育信息源。就我国现在教育实践的发展趋势看,这几种模式将逐渐走向交叉和融合,作为我国素质教育、继续教育的共同基础。
关于未来教育的前景,我们似乎经常可以见到许多令人陶醉的描绘,而且不论在哪一个时代,总有人愿意做这种非常惬意的事情。这件事,至少并不仅仅是教育技术专家们的专利。比方说教育管理者、社会活动家、社会学学者、教育家、直至现今很时髦的所谓未来学家,都可以作这种描绘,而且这些描绘往往都很近似。不论是谁,在作这种描绘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类似地谈到关于学习者坐在计算机前的借助计算机网络的自主学习方式;以及在这种方式下教师地位的淡化及学习者与施教者界限的模糊;谈到社会可能提供给任何一个学习者的丰富的和多样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方式;谈到人才教育与继续教育;等等。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育技术在其中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那么好了,既然大家对未来都看的这么清楚,何妨使自己的感官,更实际地注目一点当今的现实呢。更何况,实现任何一个具体目标的实现,都需要脚踏实地地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呢。
参考文献
1 顾明远,“教育技术学和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电化教育》,1995年第8期,第38页
2 高利明,“教育技术学的AECT1994定义及启示”,《电化教育研究》,1995年第1期,第20页
3 南国农,“对我国电化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中国电化教育》,1997年第12期,第5页
4 钟志贤,“冲突与调和-人文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技术”,《电化教育研究》,1994年第2期,第6页
5 赵仲儒,“加强数据库信息资源建设 促进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计算机世界》,1996年第8期,第26页
6 周宪华,“从比较中看报纸、广播、电视三大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趋势”,《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1年第3期,第30页
7 张诗亚,《震荡与变革-20世纪的教育技术》,山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65页
8 尼葛洛庞蒂,《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101-102页
分享到:
相关推荐
研究方向涵盖了教育技术学基本理论、数字媒体与知识工程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等领域。招生对象为本科毕业生,优秀的大专毕业生也有机会,通过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选拔。学制通常为两年半,需修满32学分(非本学科或...
《数学建模全国赛优秀论文》是一份珍贵的资源,集结了近年来在数学建模全国大赛中荣获一等奖的优秀论文。这些论文不仅是参赛者智慧的结晶,更是数学建模领域内的典范,对于学习和研究数学建模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
这些论文题目涵盖了教育学的多个子领域,反映了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和趋势,包括教学质量提升、教育公平、教育技术应用、心理健康教育、职业教育改革等方面,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研究方向和实践参考。
经过一年的筹备、征集和筛选评议工作,最终选出这26篇优秀论文集结成册,展示当代大学生的统计应用能力和研究水平。 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订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上一篇: 《2022年(第八届)... 下一篇...
《数学建模97-07年优秀论文》是一份珍贵的资源,涵盖了从1997年至2007年间共十一年的数学建模领域的高质量论文集合,总计187篇。这些论文不仅是对数学建模方法的深度探讨,也是对实际问题解决策略的精彩展示。通过对...
《数学建模国赛优秀论文集锦:1992-2019年解析与启示》 数学建模,作为一门将抽象的数学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学科,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关注,尤其在教育领域,每年的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简称“国赛”)更...
9. **教育与社会发展**:报告还可能探讨了教育对农村社区整体发展的影响,强调了通过教育提升农村青年素质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 通过这篇论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村青年在学习道路上的困境与期望,同时也能...
在线学习系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大学环境中,它极大地促进了学习资源的共享和学习方式的多样性。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基于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框架,利用Java技术实现一个...
6. **教育方式与方法**:传统的教学方式可能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需要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如个性化教学、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等。 7. **教育政策的影响**: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政策如何影响陕北乡村地区的...
### 教育学专业论文:高中美术教学方法与新课改的适应性研究 #### 一、传统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 1.1 传统保守的美术教育观念 传统美术教育观念往往过于保守,这主要体现在部分教师仍然沿用着较为...
5. 创新教育模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远程教育,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6. 社会力量参与:鼓励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教育,共同推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7. 政策法规保障:完善农村教育...
7. 教育论文评比与出版:论文评比活动继续进行,优秀论文将有机会被汇编成册出版或在《生物学教学》杂志上发表,这对于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8. 教育评价与反馈:论文评比活动不仅是对教师...
该活动面向全省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师、教研人员、教育技术工作者,以及相关高等学府的教育电视工作者。活动的核心是鼓励创新,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学质量。 活动设置了三个主要评选...
【教育信息化应用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是针对全省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教研人员、教育技术工作者以及高等教育领域的教育电视工作者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该活动旨在鼓励并表彰在教育信息化领域有杰出贡献的个人,推动...
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辅导者,他们需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灵活运用各种数字工具,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论文集还讨论了信息技术...
- **教育技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如《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 **软件工程**:关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如《基于ACIS几何平台的CAD软件开发的研究》。 - **数据...
从1999年至2009年这段时间内,信息学竞赛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与变革,而国家集训队的论文则记录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算法和技术突破。接下来,我们将围绕这些论文探讨其核心内容以及对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影响。 ### 一、...
【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在"双一流"建设中的角色与挑战】 随着《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发布,中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双一流"建设的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简称"现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