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通过计算机知识解释时间与效率的文章,形象、易懂,受益匪浅!
如果你有一台计算机,你装了一个系统之后就整天把它搁置在那里,你觉得这台计算机被实际使用了吗?没有。因为CPU整天运行的就是空闲进程。运行空闲进程也是一天,运行大数据量计算的程序也是一天,对于CPU来说同样的一天,价值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大脑也是如此。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可以无形中比别人多出很多时间,从而实际意义上能比别人多活很多年。我们经常听说“心理年龄”这个词,思考得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有人用10年才能领悟一个道理,因为他们是被动领悟——只有在现实撞到他脸上的时候才感到疼,疼完了之后还是不记得时时提醒自己,结果很快时过境迁抛之脑后,等到第二次遇到同一个坑的时候早忘了曾经跌过跟头了,像这样的效率,除非天天摔坑里,否则遗忘的效率总是大过吃亏长的记性。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每个人的手表都走得一样快,但每个人的生命却不是。衡量一个人生活了多少年,应该用思维时间来计算。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就呆在一个为他特殊建造的无菌保护室里,没有社会交往,没有知识获取,度过了18年,你会不会认为他成年了?
认为时间对每个人是均等的是一个错觉,认为别人有一天,我也有一天,其实根本不是这样。如果你正在学习一门专业,你使用自己所投入的天数来衡量,很容易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投入了不少时间,然而其实,“投入时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荒唐的,实际投入的是时间和效率的乘积。你可以“投入”很多时间在一件事情上面,却发现毫无进展,因为你没有整天把你要做的事情,要学习的东西常驻在你的大脑中,时刻给予它最高的优先级。你走路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做梦的时候心心念念想的就是这件事情,你的CPU总是分配给它,这个时候你的思维时间就被利用到了极致,你投入的时间就真正等于了实际流逝的时间,因为你的CPU是满载的。
如果你有做总结的习惯,你在度过一段时间之后总结自己在某某领域投入了多少时间,建议千万不要粗略地去计算有多少天下班后拿起书来翻看过,因为这样你也许会发现书倒是常翻,但领悟却不见得多深,表面上花的时间不少,收益却不见得那么大。因为看书并记住书中的东西只是记忆,并没有涉及推理,只有靠推理才能深入理解一个事物,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这部分推理的过程就是你的思维时间,也是人一生中占据一个显著比例的“暗时间”,你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你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进行思考,反刍和消化平时看和读的东西,让你的认识能够脱离照本宣科的层面。这段时间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日积月累将会产生庞大的效应。
能够充分利用暗时间的人将无形中多出一大块生命,你也许会发现这样的人似乎玩得不比你少,看得不比你多,但不知怎么的就是比你走得更远。比如我就经常发现一些国外的牛人们为什么不仅学习牛逼,连“业余”玩儿的东东也都搞得特牛逼,一点都不业余(上次在《How We Decide》上看到斯坦福的一个牛人,理论物理学博士,同时是世界扑克大赛的前六名保持者,迄今累计奖金拿了六百多万刀),你会奇怪,这些家伙到底哪来的时间,居然可以在不止一个领域做到卓越?
程序员们都知道,任务切换需要耗费许多额外的花销,通俗地来讲,首先需要保存当前上下文以便下次能够顺利切换回来,然后要加载目标任务的上下文。如果一个系统不停地在多个任务之间来回倒腾,就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在上下文切换上,无形中浪费很多的时间。
相比之下,如果只做一件任务,就不会有此损失。这就是为什么专注的人比不专注的人时间利用效率高得多的原因。任务切换的暗时间看似非常不明显,甚至很多人认为“多任务”是件很好的事情(有时候的确是),但日积月累起来就会发现,消耗在切换上的时间越来越多。
另外,大脑开始一件任务的时候必须要有一定时间来“热身”,这个时间因人而异,并且可以通过练习来改变。举个例子,你看了一会书之后,忽然感到一阵无聊,忍不住打开浏览器,十分钟后你想起来还要继续看书,但要回复到当时理想的状态,却需要一段时间来努力去集中精力,把记忆中相关的知识全都激活起来,从而才能进入“状态”,因为你上了十分钟网之后这些记忆已经被抑制了。如果这个“热身”状态需要一刻钟,那么看似十分钟的上网闲逛其实就花费了二十五分钟。
如果阅读的例子还不够生动,对于程序员来说其实有更好的例子:你写程序写得正high,忽然被叫去开了一通会,写到一半的代码搁在那儿。等你开完会回来你需要多久能够重新进入状态?又或者,你正在调试程序,你已经花了二十分钟的时间把与这个bug可能相关的代码前前后后都理解了一遍,心中构建了一个大致的地图,就在这时,呃,你又被叫去开了个会(:D),开完会回来,可想而知,得花上一些时间来回想一下刚刚弄清的东西了。
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是可以锻炼的,根据我个人的经验,至少可以缩短到3-5分钟。但要想完全进入状态,却是很难在这么短的时间实现的。所谓完全进入状态,举个例子:你看了3个小时的书,或者调试了半个小时的程序之后,往往满脑子都是相关的东西,所有这些知识都处在活跃状态,换言之你大脑中所有相关的记忆神经网络都被激活了,要达到这样一种忘记时间流逝的“沉浸”状态(心理学上叫做“流体验”),不是三两分钟的事情。而一旦这种状态被破坏,无形间效率就会大打折扣。这也是为什么我总是倾向于创造大块的时间来阅读重要的东西,因为这样有利于“沉浸”进去,使得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的知识充分融合,关联起来,后者对于深刻的记忆非常有帮助。
要充分利用暗时间,不仅要能够迅速进入状态,另一个很重要的习惯就是能够保持状态多久(思维体力)。《The Psychology of Invention in the Mathematical Field》上有一段关于庞加莱的思考习惯的介绍,很有代表性。庞加莱经常在去海边休假或者在路上走的时候在脑海中思索数学问题,很多时候解答就在这些时候忽然闪现。虽然我和庞加莱是没法比的,但是常常也在路上想出答案,这真是一种愉悦的体验。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习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包括我自己),工作了之后,要处理的事情一下多出了很多,不像在校园,环境简单,生活单纯,能够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情而不被打扰。工作之后的状况就是,首先需要处理的事情变多,导致时不时需要在多个任务之间切换;另一方面,即便能够把任务的优先级分配得比较合理,也难免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心中忽然想起另一件事还没做的焦虑来,因为没做完的事情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隐藏的进程”,时不时地发个消息提醒你一下,中断你正在做的事情。
因此这里就涉及到最后一个高效的习惯:抗干扰。只有具备超强的抗干扰能力,才能有效地利用起前面提到的种种暗时间。抗干扰能力也是可以练习出来的,上本科那会经常坐车,所以我就常常拿着本大部头在车上看,坐着看或者站着看都可,事实证明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是非常锻炼专注能力的一个办法:D 另外,经常利用各种碎片时间阅读和思考,对迅速集中注意力和保持注意力都非常有帮助。记得很久以前TopLanguage上大伙曾经有次饶有兴趣地讨论“马桶时间”的利用,包括在卫生间放个小书柜。(估计很多同学心有戚戚焉吧:D)
相关推荐
本篇文章将围绕《专转本计算机整理大全——计算机知识点总集1.pdf》的内容,深入探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分类、应用、基本结构及其存储知识等关键点。 首先,我们从计算机科学的历史起源谈起。1946年,ENIAC的诞生...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是一种能按照预设程序自动处理信息的通用工具,它的功能包括信息采集、识别、转换、存储和处理。计算机因其高效的工作能力,常被比喻为人的大脑,由于其依赖电力运行,因此也被称为“电脑...
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时,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可以利用在线资源、教程或参加培训课程来提升自己的计算机素养。同时,定期进行模拟练习和真题测试,以便在考试中能够得心应手地应用...
"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 本文旨在探讨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以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为例。通过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笔者提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
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涵盖计算机历史、硬件、软件、数据处理等多个方面。1946年,ENIAC的诞生标志着电子数字计算机时代的开始,计算机的发展历经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和...
【专转本计算机知识点总集】是针对专转本考试准备的一份全面的复习资料,旨在帮助考生系统理解和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份资料详尽地涵盖了从计算机历史、分类到基本组成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对其中重要知识点的解析:...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现代编程语言如Python和Ruby等使用了结合了编译与解释的混合方法,即先将源代码编译成中间代码,然后再解释执行这个中间代码,以此来兼顾编译语言的执行效率和解释语言的灵活性。 通过深入理解...
MFC 基础——计算机图形学 MFC 是 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 库,是 Microsoft 为利用 VC++ 开发 Windows 应用程序而提供的应用程序框架。在这个框架的支持下,对于不同的应用程序,编程的主要任务是填写各自...
《算法教程——编程必备知识》是一本全面解析算法的电子书,旨在帮助学习计算机编程的读者掌握核心的算法知识。算法是计算机科学的灵魂,对于任何编程领域的从业者来说,理解和运用算法都是至关重要的技能。本教程...
《公共基础知识——2012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新视野)公共基础知识》这份资料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编程中的核心概念——数据结构与算法。在准备计算机二级C语言的考试时,这部分内容是考生需要重点关注的。 1. **算法**...
《具体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是一本深入探讨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应用的教材,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理解并掌握那些在计算机科学中至关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方法,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坚实的...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的管理工具——计算机教案.doc"文档,详细讲解这些知识点,并配以图片如"liKN3kAC62kp6.jpg"、"20087217104085841.jpg"等,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计算机的内部构造和工作过程。"view.jpg"、"1...
崔微老师的“数据结构——考研计算机强化班讲义”是针对考研学生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旨在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和应用。 在崔微老师的讲义中,我们可能会涵盖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 *...
《数学——计算机科学基础》是一本深入探讨数学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的著作。该书涵盖了多个关键主题,为读者提供了坚实的数学基础,以理解和解决计算机科学中的复杂问题。以下是各章节主要内容的详细概述: 第一章...
本文将以“机械毕业设计——餐盒计算机辅助设计.zip”为主题,深入探讨这个项目所涵盖的知识点,包括CAD软件的应用、机械设计流程、以及具体的装配图、制件和导柱的设计细节。 首先,我们要理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公共基础知识辅导讲义》是一本专注于为准备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NCRE)二级考试的考生提供的学习资料。这本书详细讲解了二级考试中公共基础知识部分的核心内容,其中包括了数据结构...
例如,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可以大幅提升数据访问效率和降低算法复杂度,而优化算法可以减少程序运行时间,提高内存使用率。 掌握这些基本概念不仅有助于应对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还能为日后的深入学习和专业发展奠定...
这份"Computer Architecture —— 计算机结构课件.zip"压缩包包含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的内部运作机制。以下是这个主题中涵盖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计算机系统概述**: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