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度剖析互联网金融的系统逻辑

阅读更多
互联网与金融关系的本质是利益的重新划分与创造,存量利益中,合作中掺杂着颠覆,增量利益中,颠覆里带着融合。回头看永远合理,往后看才见真谛,这一章,关于互联网金融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一、前世:虚拟渠道垂直降维
余额宝是个老故事,但却是整个逻辑的起点。
 
互联网金融始于渠道革命。相对于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企业的最直接,也是最大的优势在于边际成本几乎为零的渠道,在银行、保险、基金等高昂的销售成本面前,互联网是天然的革命者。一边是支付宝沉淀下的巨量资金,一边是能提供远高于活期存款利息的货币基金,他们之间只有一架桥的距离,余额宝就充当了这个渠道,让一个存在了40余年的金融品类焕发出革命者的荣光,余额宝成为互联网金融的“科普先生”,成为大众认知互联网金融的起点。
余额宝的背后是渠道的革命
余额宝的背后是渠道的革命
 
利益结合点简单、直接、有效!传统互联网与金融结合的逻辑基础简洁而有效,金融企业需要解决高渠道成本问题,互联网企业则具备成本优势,同时具有强烈的切入金融领域的意愿。简洁有效的结合逻辑使两者结合体现出惊人的爆发力,唤起市场对互联网金融强烈的看好预期。互联网企业在利益结合中获得更好的金融应用场景,金融企业则实现了短期大量客户与产品的对接,区别在于互联网的金融布局是战略性的,意在一盘更大的棋。
 
痛点如弹簧,越被压制,越有空间。国内金融领域是长期被高度监管、抑制的行业,利益大、痛点多,但越是被过分压抑的市场,越是蕴藏了巨大的革新空间。从之前的案例也可以看到,互联网所到之处,均蕴藏了之前亟需解决的痛点。金融领域的痛点可归纳如下:银行领域:长期被压抑的巨量闲散资金的理财需求;证券领域:高昂的客户成本以及两融爆发后“洛阳纸贵”的客户资源;保险和基金领域:居高不下的产品销售成本。所以,这些痛点促成了一下互联网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竞合关系。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关系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竞合关系
 
从最容易的标准化产品入手。虚拟渠道极度拓宽后,最佳战略即是标准化产品的铺量,目前做的最好的领域,货币基金销售、网络开户的爆棚都验证了这个逻辑,如2014年券商交易额增幅的前五位分别为国金证券、华泰证券、国盛证券、中山证券和湘财证券,除了国盛证券外都具有明确的互联网战略。如果从互联网对金融产品影响次序的图谱上看,也是一个从简单标准化产品到复杂个性化产品的影响过程。
互联网券商市场份额增幅居前
互联网券商市场份额增幅居前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从最容易的标准化产品开始
互联网对金融的影响:从最容易的标准化产品开始
 
BAT是这个阶段不可撼动的主角,铁人三项最齐全。互联网企业切入金融领域应当具备铁人三项:一是支付账户;二是贴近金融业务的消费场景;三是足够大的平台效应。不同禀赋的互联网企业切入金融的效果自然不同,在强调虚拟渠道的阶段,平台效应成为是最为基础的条件,支付账户与金融场景成为添色加分项。BAT三项优势最为突出,按禀赋排序依次为:阿里、腾讯和百度。
互联网企业“铁人三项”
互联网企业“铁人三项”
互联网企业禀赋格局
互联网企业禀赋格局
 
竞合阶段是简单比拼禀赋的时代,是属于BAT的时代,后面包括垂直互联网企业、传统金融机构甚至实体企业加入后,这个行业变的更加绚丽多彩。
 
二、今生:生态公司、垂直龙头攻坚牌照
牌照问题如此敏感,因为谁都知道那将揭幕一个时代。
 
从渠道到功能的延伸。互联网企业的渠道逻辑简洁有效,但也难以进行业务上的深化,我们也看到蚂蚁金服控股天弘基金绝不是为了销售余额宝,腾讯与国金证券战略合作也绝不是仅为了帮其导流,生态链上金融场景的完善才是其最重要的目的。加载金融功能后,才能脱离仅仅依靠渠道降维所创造的价值,真正迈入金融领域。
 
生态型公司、垂直龙头各有攻防。对于生态型公司来说,支付业务是战略要地,客户数量具备天然优势,一个账户入口带来的是综合性的功能和服务,支付业务是其打开金融服务的大门;对于垂直龙头,客户数量不具备绝对优势,但专业性是其立足的法宝,一个账户入口所带来的是专一的金融服务,区别于生态建设,极致才是其追求目标。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迅猛发展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迅猛发展
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
第三方支付市场份额
 
平台型公司要的永远是大生态,垂直龙头则靠专业性进行差异化定位和竞争,所以,对于互联网券商,股票交易才是根本;对于P2P,风险定价才是关键,对于第三方支付,安全简洁才是核心。
 
牌照是大金融格局重构的阀门。国内金融牌照管理体系下,若想在金融领域施展拳脚,牌照总是个绕不开的问题。国内金融改革的风口,让牌照问题在现时点变得非常敏感,资本市场对此已是分吹草动。短时间窗口看,牌照问题是政策问题,目前的政策方向正沿着这个方向行进。牌照的放开意味着整个金融领域的重构,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之间错综复杂的颠覆与被颠覆、利益蚕食与被蚕食关系。
金融牌照逐步开放、互联网金融势力渐增
金融牌照逐步开放、互联网金融势力渐增
 
互联网生存法则-唯快不破!商业银行本身的发展阶段及目前格局,使其先于证券行业对互联网企业开放,目前腾讯和阿里巴巴分别参股的前海微众银行、浙江网商银行预计马上上线。券商牌照放开是大势所趋,但互联网企业风格向来只争朝夕,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牛市更加凸显了券商牌照价值,证券垂直互联网企业纷纷亮剑,大智慧收购湘财、东方财富收购同信。
 
三、未来:上升为云和大数据,下沉为O2O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存量利益的重构,未来阶段则是价值的创新,是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的真正期待。
 
互联网的优势在于大数据、云计算。金融牌照的放开意味着严格意义上进入门槛的消失,加功能完毕后互联网真正的优势才会真正显现。庞大的互联网用户所积淀的大数据红利是这个行业最为得天独厚的优势,甚至是中国经济未来的巨大红利。
 
下一个风口,在云端、在征信、亦在精准销售。互联网平台所积累的成员巨量数据包含了关于成员的、精准到个人的用户习惯、资信水平,大数据红利下,通过云计算的模型分析,在征信、精准销售方面大有可为,这个阶段中征信系统至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相当于起步阶段交易功能之于互联网的重要性。中国超6亿网民所积淀的大数据红利,是继WTO红利、人口红利后下一个重磅动力,其对于金融系统的革新也最为明显。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模式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模式
 
产业链金融的崛起。供应链金融的崛起是互联网金融在产业链上的延伸,从而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多流合一。模式上从过去围绕核心大企业的“1+N”模式,变化延伸为以多个产品供应链+1个第三方互联网平台+N个上下游中小企业的“1+N+1”平台模式,所聚集资源较之以前获得极大拓展。
 
这个阶段,是互联网与金融真正的融合,区隔两者已经不再重要。
 
四、互联网重塑传统金融格局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对传统金融产生重大冲击,行业格局也可能因此重塑。
 
券商传统业务受到冲击
因证券公司不同业务的门槛和监管不同,在互联网金融下,其影响的程度和时间也不同。同质化,低利润率,低技术含量的零售业务是率先受到冲击的,而技术、资本和风控要求高的业务在后期才会受到影响。互联网金融降倒逼券商盈利模式转型,新业务和综合业务将是重要方向。
 
零售业务首当其冲,资本中介业务优势降低。互联网证券下势必对经纪业务带来冲击,若经纪牌照放开,纯通道业务竞争将更激烈,佣金率将大幅下降。倒逼经纪业务从纯通道向提供投资咨询增值服务转型。在互联网金融下,未来资本中介的格局也将发生变化,面临来自互联网平台下的低资金成本冲击,原有高利差盈利模式将难以为继,中介业务优势不再。2014年经纪和两融业务贡献比57%,在互联网金融下,两融业务的贡献将有所收窄。
 
证券互联网化路径:从导流到超级账户管理
互联网证券1.0:入口导流—流量变现。互联网为券商带来的首要看点是导流,互联网平台拥有大容量、低成本客户和渠道资源,将大大提升证券行业销售能力。同时,互联网渠道成本远低于物理网点,券商物理网点的不足反而成为其受益于网络渠道的有利优势。目前各券商都积极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其首要目的是客户导流。(国金、中山与腾讯合作、广发与新浪等合作)。导流之后变是变现,通过提供多样化的服务和产品将导流的客户变为有效客户实现流量变现。
 
互联网证券2.0:价值挖掘—账户管理。互联网证券第一步是流量导入和变现,但这仅仅是开始,互联网证券的关键在于客户价值挖掘,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客户导入、客户沉淀,进而实现价值挖掘。实现利用互联网平台完成客户消费、理财、交易、投资和融资的账户管理功能,通过整合场内和场外两层级的产品交易能力,以证券账户为核心,打造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多元化的金融解决方案。
 
互联网证券3.0:超级账户管理。随着互联网金融深化,账户功能将进一步升级,未来证券账户不是局限于体系内的金融投资理财、交易功能,而是具有打通体系内和体系外的全功能,是集综合业务、产品、服务于一体的超级大平台,具有证券账户、资管账户、期货账户、信用账户、场外市场账户、港股簿记账户、非金融服务账户的全功能账户。未来可实现客户名下资产全景展示、多账户交易、全产品在线购买、转账支付、生活服务等综合服务需求。国泰君安推出的“君弘一户通账户”是未来超级账户的雏形,可以统一管理客户在国泰君安旗下的证券账户、资管账户、期货账户、信用账户、场外市场账户等各类实体账户,是行业发展的方向。
 
未来商业模式:走向商业互联网化
互联网趋势下,证券公司商业模式将迎来业务创新、模式创新、价值创新。互联网金融以产品为媒介提供资金和支持匹配的平台,完成资金融通,账户衍生出各类货币,实现支付、交易、消费等多功能,体现移动金融,将加速券商服务理念及业务模式创新,促使其由“行商”向“网商”转变。倒逼传统券商从“以我为主”,“以业务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向“用户体验”为主,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商业模式。
 
自助化、碎片化。随着互联网技术持续发展,金融服务对物理场所和时间的依赖度将越来越低,逐渐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迁移,用户更倾向于通过终端设备,随时随地地、自助式地获取资讯,完成交易和服务。证券业“互联网属性”将持续加强,同时证券业务营销手段和服务途径也更网络化,金融服务走向自助化和碎片化。
 
产品化、标准化。随着社会财富的不断增长,对投融资的需求也将不断被激活和释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快速膨胀,提供给社会资金的选择方式也将走向产品化和标准化。互联网金融平台将是标准化金融产品的重要载体,行业将涌现一批平台式的“金融超市”。
 
商务化、账户化。未来证券互联网将在“客户导流”和“证券交易电子化”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扩展,升级为“证券商业网络化”,最终实现通过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建立的完整线上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实现客户开发和维护、营销、交易、清算结算等所有商业活动的完全在线化,从“技术革命”演进到真正的“模式革命”。同时,未来互联网金融将围绕证券公司五大基础功能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打造综合账户、支付通路、移动客户端等在内的完整“账户生态系统”,实现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并通过账户和客户端应用实现价值。
 
全新生态格局:谁主沉浮?
在券商“触网”和互联网“金融化”的趋势下,证券业不仅迎来原有竞争格局的变化,还面临外来进入者的格局重塑。BAT企业、垂直领域服务商已在陆续进军证券业,互联网金融的渗透最直接的是长尾客户互联网化,加速线上线下新老客户、零售客户、高净值客户、机构客户分层,同时也将引发行业商业模式的新变革。互联网下证券业将重新洗牌,未来有望形成大型券商的综合服务型、中小券商的特色服务型、大型平台服务商、垂直领域服务商平台型多业态模式。
 
大型券商综合服务型。大型券商综合平台强,存量客户资源多,在互联网金融趋势下,易受到佣金战流失客户的威胁。他们更多采取构建互联网业务平台,建立综合账户体系,提供全产业链,多元化金融服务的方式应对挑战。大型券商将定位于全功能、多服务的发展模式。国泰君安、广发、海通都建立互联网金融部、发展互联网业务平台迎接互联网。
 
中小型券商特色服务型。中小型券商资本规模、网点数量偏少。在市场化竞争加剧和互联网金融渗透下,中小券商面临解决客户积累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他们会采取积极拥抱互联网,与互联网巨头或掌握巨量客户数据的平台公司结成战略同盟,聚焦核心业务发展。通过在线理财、线下咨询、联合品牌推广等合作形式,以低成本的价格优势快速导入网站或平台客户流量,通过低价策略与互联网渠道相结合,迅速聚集客户资产,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造特色化服务模式。如:国金证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佣金宝”,中山与腾讯合作自选股平台,齐鲁与阿里合作在互联网上建立网上商城,华创引入第三方支付公司证通电子公司,建立华创证券网上商城。方正与阿里合作建立网上商城—天猫“泉友会旗舰店”,长城与腾讯合作建网上商城—“长城证券拍拍商城”,东吴与同花顺进行战略合作。
 
垂直服务商平台服务型。垂直领域金融服务商通过为证券公司提供相应的金融软件设计、制作等服务,这类公司希望进入证券领域拓宽业务边界,挖掘客户价值。将通过提供廉价甚至免费的交易通道,获取客户资产、数据和流量,将证券业务打造为其业务生态圈的一环。商圈平台内丰富的场景应用可从多个渠道为证券业务导入客户流量,并对客户形成巨大粘性。2014年7月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2015年4月东方财富收购同信证券,垂直型企业东方财富、大智慧、同花顺等金融服务商也是互联网金融的受益者。
 
大型BAT企业商圈服务型。BAT借助庞大的客户基础和丰富的互联网运营经验在积极试水证券业务,跨界而来的互联网企业具有客户资源,大数据资源、云服务等优势,可将客户的经济活动和金融活动紧密连接起来,全面获取客户的消费、投资等活动的海量大数据,配合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可对客户信用度、风险偏好,投资资产进行精确识别。未来阿里、腾讯、百度将是互联网证券的较大受益者。
 
五、互联网金融产业图谱
互联网金融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绝不是简单的金融触网和互联网向金融渗透。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应用,我们将产业体系的交易结构分为三层:基础设施层、业务入口层、产品应用层。

互联网金融之产业体系
 
基础设施层:互联网金融之根
 
基础设施层是互联网金融建立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是相关交易结构赖以存在的基本要素。基础设施层既包括支付清算体系、征信系统、IT运维、金融信息安全系统等“硬件”,也涵盖了整体金融法制环境、市场服务体系、社会信用环境、各类规则标准等“软件”。
 
支付清算
支付清算系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交易者之间的债权债务关系进行清偿的系统。具体来讲,它是由提供支付服务的中介机构、管理货币转移的规则、实现支付指令传递及资金清算的专业技术手段共同组成的,用以实现债权债务清偿及资金转移的一系列组织和安排。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支付清算笔数大幅增加,而单笔金额呈小额化趋势,这对支付清算要求越来越高。数据显示,2008-2014年,非现金支付笔数复合增速为23%,而金额复合增速为19%。
 
2004年3月,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互联网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首批会员单位75家,其中,互联网企业达44家,马明哲任首任会长。
 
征信
征信解决信用问题,是互联网金融得以发展的基石。国内征信市场格局初步形成,共有各类征信机构150多家,市场规模约20多亿元。主要分为三大类:
 
政府背景的信用信息服务机构(约20家)。各级政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或其所属部门设立征信机构,接受各类政务信息或采集其他信用信息,并向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提供信用信息服务。
 
社会征信机构(约50家)。业务范围扩展至信用等级、信用调查等;征信机构主要以从事企业征信业务为主,从事个人征信业务的征信机构较少。
 
信用评级机构。目前,纳入人民银行统计范围的信用评级机构共70多家,其中8家从事债券市场评级业务,业务规模相对较大。
 
与传统征信相比,互联网征信将迎来爆发式发展。和传统征信数据主要来源于借贷领域有所不同,脱胎于互联网的信用数据来源更广、种类更丰富,时效性也更强,涵盖了信用卡还款、网购、转账、理财、水电煤缴费、租房信息、社交关系等方面。通过大数据和云计算,互联网征信能多维度勾勒出网络用户的信用状况。
 
大数据征信利用社交网络、电商网站、网贷平台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化数据,非结构性特征强,挖掘其中相关性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云计算则通过利用安全的中央网络和存储能力来增加效率,同时允许他们使用专有的硬件来运行关键业务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了效率和安全的保障。
 
IT基础设施
回顾互联网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技术的进步是推动产业互联网变革的先决条件——3G的普及带来的移动网络速度飞跃推动了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电子标签和传感器在设备中的应用也成为物联网概念真正落地的前提……互联网金融也不例外。
 
云端化和平台化为互联网金融走向普惠金融和互联互通提供了技术架构的基础。在金融走向普惠、拥抱长尾市场的过程中,传统金融IT的架构可能无法支撑巨量涌入的长尾客户,而小型互联网金融机构亦无法负担庞大的初始IT投资,IT系统的云端化势在必行。同时,IT架构的云端化将彻底打破传统架构的限制,实现平台上各类机构之间信息的自由流通,由此产生的呈指数级增长的数据量在平台上沉淀,则成为了互联网金融大数据的基础。
 
基于金融行业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高要求,传统金融机构的互联网化有较高的技术门槛。混业经营的趋势的加剧下,产品线齐全、覆盖行业广泛的IT服务商最有可能满足用户需求,形成赢者通吃局面。
 
从布局的行业的广泛程度和主要客户对互联网创新的动力和力度来看,我们认为在证券资管领域形成全面产品覆盖,并在保险、银行等领域拥有丰富建设经验的金融IT龙头将最有可能承担起传统金融机构拥抱互联网的IT建设。
 
既然IT架构的改造和升级是实现互联网金融的前提,我们相信金融IT服务商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将得到明显提升。尤其是对互联网创新最为急迫的中小金融机构客户,IT厂商所提供的价值有望由传统的IT服务升级为IT咨询,从而更深度地介入到金融客户的互联网化过程中去。同时,平台化的趋势也将使得IT服务商原有的传统金融机构客户有了信息出入口的价值。
 
总的来说,作为驱动互联网金融实现落地的前提条件,金融IT服务商有望实现产业链地位的升级带来的盈利模式转型,突破以往规模不经济的服务与解决方案模式,向平台化下按照流量、使用量、资产规模收费的模式转型。
 
业务入口层:互联网金融之干
接入系统层是互联网金融大树之杆,连接着基础设施层和应用层,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行情软件、互联网平台等。
 
第三方支付:互联网切入金融的桥头堡
 
支付媒介的产生满足人们进行商品交易的需求,从自给自足到易货贸易,从金属货币到纸币,从地区货币流转到国际支付结算,商品交易空间范围的扩大反过来不断推动支付媒介的创新,那么当电子商务兴起,商品交易从物理世界拓展至虚拟空间,会诞生怎样的互联网支付工具?
 
银行汇款及邮寄支票只是对在线支付难题简单粗暴的解答,网上银行及信用卡支付并未搭建统一的支付系统,用户迫切地需要这样一种支付媒介,它需要能与所有网站和银行数据对接以完成简单轻松支付,它还需要能提供信用担保以完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于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公司应运而生,截至2014年7月,全国已有269家第三方支付企业获得支付牌照。
 
根据起步阶段的市场和功能定位来看,目前国内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以支付宝、财付通、盛付通为代表的用户粘性平台,或者称为互联网型支付企业,它们起步之初是捆绑于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为自有平台上的客户提供支付服务,发展成熟后期业务拓展到其他领域,支付宝和财付通是当中的佼佼者。
 
二是以银联电子支付、快钱、汇付天下为代表的开放式平台,或者成为金融型支付企业,起步之初定位于侧重开发其他行业需求和应用。
 
清科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第三方支付交易规模达80767亿元,同比增长50.3%,其中,支付宝、财付通在第三方支付市场占有率居前,两者市场占有率接近70%。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环境的不断优越,支付场景的不断丰富,以及金融创新的活跃,第三方支付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正在重构传统金融支付模式:支付宝已扮演类似央行的清算职能,为用户直接提供部分支付清算。用户将不再需要与商业银行建立直接联系,而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公司与商业银行间接取得联系,第三方支付公司成为用户与商业银行支付清算的对手方,大幅提高支付清算效率。
 
未来,第三方支付四大趋势:
 
第一,第三方支付结合场景应用的范围会越来越广。互联网支付开始由线上延伸至线下,与线下的衣、食、住、行、玩等各种应用场景相结合,并衍生出二维码扫描付款、NFC近场支付、声波付款、生物特征识别付款(如指纹、人脸)等新型支付形态。互联网金融平台和产品的实现需要第三方支付的支撑,第三方支付推动互联网金融生态圈的完成。例如,微信红包应用和普及,极大地丰富了腾讯金融生态圈的内涵。
 
第二,移动支付业务的占比会逐步扩展。从目前第三方支付市场结构来看,互联网支付业务占比增速显著放缓,而移动支付业务占比则呈现激烈扩张的趋势。未来第三方支付的蓝海仍然在于移动支付领域,其市场前景依然广阔。如果说电子商务的崛起成就第三方支付的黄金十年,O2O商业模式或将成为移动支付飞速发展的最大推动力。
 
第三,第三方支付盈利模式多样化。除了有形收益如服务收益和沉淀资金利息外,还有大量无形收益,即获取大量客户资料和交易行为信用记录,为数据服务和征信盈利提供了可能。
 
第四,转型成为新型金融机构。第三方支付通过支付结算业务,在信息流、支付流、供应链物流、资金流等领域积累了大量资源,为发展小额信贷、第三方理财奠定了基础,并依此逐步向新型金融机构转型,提供综合金融服务。
 
互联网巨头:流量拥有者
不少人认为,既然是互联网金融,只要是互联网企业都能切入金融。我们对此持否定观点。
 
互联网企业能否顺利地进入金融领域,应当满足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支付账户,即用户在该网站拥有账户,用于开展潜在的资金流进流出;二是贴近金融业务的消费场景,即网站与金融或财经具备某种天然的联系,能够构建金融业务的消费场景;三是足够大的平台效应,具有海量用户规模,能够带来聚沙成塔的效应。
 
依此衡量,互联网巨头BAT、京东、苏宁,以及财经类垂直网站如东方财富、大智慧等企业具有向金融渗透的优势。而其他众多互联网企业,可以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分享流量再变现的利益,但很难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强大作为。
 
产品应用层:互联网金融之叶
互联网金融的应用层是与终端用户接触的各种金融产品(应用)。通过互联网+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范畴极大扩大,既有传统金融产品的互联网化,也衍生出许多新业务。本报告中,我们重点分析P2P、股权众筹、传统金融互联网化、供应链金融等四个应用。
 
P2P:小生意也能打造大平台
P2P产生于传统金融体系不能满足的投融资需求。一方面,中小个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匮乏,现有的渠道要么投资门槛较高,要么投资收益较低;另一方面,中国小微企业及低净值个人的融资需求远远没有得到满足,传统金融机构出于成本考虑没有提供有效的服务。
 
自2007年拍拍贷诞生以来,我国P2P企业数量过去五年出现爆发式增长。据网贷之家统计,2014年末,我国网贷平台1575家,累计成交2528亿元,贷款余额1036亿元。同时,2014年平均综合利率17.9%,平均贷款期限6.12个月。
 
目前,国内P2P主要有三种模式:纯线上模式、纯线下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的O2O模式。由于征信基础设施尚不规范,金融环境与国外相比尚不成熟,因此纯线上获取资金和贷款模式的P2P平台公司发展较慢。而O2O模式通过线上引入大量资金,线下与各类合作伙伴合作引入各类优质贷款,并通过合作伙伴审核及自身风控模型把关双管齐下,是目前主流的P2P 发展模式。
 
征信是P2P发展的重要基石。P2P平台的坏账率是抑制投资者积极性的重要障碍,甚至对P2P平台亦构成威胁;更重要的是,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金融征信体系的建立,将大幅提高P2P借贷定价效率。
 
小生意也能打造大平台。目前,P2P仍处于野蛮生长阶段,行业监管和规范仍有待加强。但由于行业空间巨大,包括大型电商、传统金融机构纷纷布局P2P业务。随着Lendingclub上市,国内很可能会孕育一批P2P巨头;陆金所近日完成4.85亿美元融资,估值接近100亿美元。
 
P2P借贷金额正从小额延伸至大额,借贷主体正从个人对个人延伸至个人对机构、机构对机构,初步实现了银行贷款环节的“互联网化”。
 
股权众筹:守护创新的天使
众筹融资是指通过互联网平台连接起发起人与投资人,在一定时间内完成项目发起者预先设定的募资金额目标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目前,众筹主要有四种发展模式:股权众筹、债权众筹、奖励众筹和公益众筹。由于金融属性差异,本报告主要关注股权众筹。
 
2014年中国股权众筹融资事件3091起,募集金额10.31亿元人民币。目前股权众筹模式的典型平台有天使汇、原始会、大家投、天使客等。天使汇的募资金额遥遥领先于其他股权类众筹平台,项目数量较多,天使汇本年度发起项目2607个,为四家机构之首,已募集金额达7.69亿元;原始会发起融资项目281个,已募金额1.94亿元;大家投共发起185个融资项目,已募金额0.39亿元;天使客仅有18个项目上线,但已募集的金额为0.29亿元。
 
股权众筹仍处于起步阶段,业务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是影响其发展速度的主要因素。我们认为,众筹市场未来趋势是投资者门槛降低、触角伸向各行各业(目前集中在智能家居等热点领域)、向产业链前后拓展(不局限于为具体产品或项目募资,甚至可以部分替代交易所功能,帮助企业在全生命周期进行融资)。
 
传统金融的互联网化
传统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的冲击,纷纷调整经营策略,主动拥抱互联网,第一步通过导流获取更多用户,第二步针对互联网用户特征开发新产品。
 
1)互联网券商
互联网时代的证券行业产业链参与者包括券商、金融系统开发商、其他合作机构(传统金融机构或互联网公司)和用户。在证券互联网化的初期,这条产业链仅以券商为核心,系统开发商提供技术支持,互联网公司提供部分渠道,以进行券商的广告宣传和网上交易。
 
然而随着互联网发展和人们消费行为的逐渐改变,供应链的核心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互联网+”时代的证券产业链中,各个参与者都可根据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对产品进行开发,并最终以平台整合的形式传递到用户手中,这其中传统券商拥有线下服务的绝对优势,而系统开发商拥有技术优势,互联网公司拥有流量和渠道优势。
 
因此,积极拥抱互联网的传统券商,能够发挥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渠道的双重优势,在未来竞争格局中也能获得重要一席。
 
2)互联网保险
对比传统线下保险,互联网保险的参与方更为广泛,除了原有的保险公司、代理人以外,第三方平台、专业中介代理平台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互联网渠道的数据积累可以正向反馈给保险公司,进而对保险产品的设计、保险的商业模式都产生重要影响。
 
由于保险产品复杂,纯网销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互联网保险领域,积极向互联网靠拢的传统保险机构胜出概率更大。
 
产融结合: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为产业链环节中相对弱势的中小企业提供基于真实交易的融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盘活非现金流动资产,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行效率。
 
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巨大。Wind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底,我国非金融企业存贷总额达43.8万亿,预付账款总额6.9万亿,应收账款总额16.6万亿元,应收票据6万亿元,加总计算,非金融企业供应链金融课融资资产总量达到73.3万亿元。假设其中有20%具备融资需求,那么供应链融资潜在的业务规模就高达14.7万亿元。
 
供应链金融的本质是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多流合一。而互联网无疑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
 
互联网与供应链金融结合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网络化、精准化、数据化三个方面,以在线互联、风险控制、产融结合的形式,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的供应链金融将打造一个更富有市场力的实体产业链生态环境,供应链金融要实现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互联网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方式。
 
垂直电商已经成功建立起相应的支付场景,支付行为带来的商流、资金流、第三方信息流、物流在这个平台上相互结合,共同构筑供应链金融生态化经营、平台化合作。
 
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的成功取决于四大要素:
大行业。支撑供应链融资业务的产业链具备大体量特点,产业链规模空间有多大,就决定了供应链融资的潜在空间有多大。
 
核心企业。产业链中具备领导地位的核心企业或手握行业话语权的交易平台都具有成为供应链金融业务主导者的潜质,通过整合产业链交易信息、对接资金供给方、组织线下仓储自有,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为产业链中小企业提供可用的融资产品。
 
弱上下游。除了核心企业以外,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规模越小,供应链金融的空间越大。
 
强控制力。核心企业对上下游客户具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容易形成交易闭环。
 
沿着产业图谱,我们可以较为清晰地勾勒出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主线。只是,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互联网与金融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未来互联网金融将继续行业细分和模式创新,不断孕育出新业务和新模式。
 
http://quant.dataguru.cn/article-7661-1.html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互联网金融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原则、特征、发展路径.pdf

    这揭示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核心特征之一,即技术的深度融合与跨界合作。 其次,文章指出了中国金融行业一直在努力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如何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避免脱实向虚;如何解决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

    (完整word版)《互联网金融》教学大纲-1学分剖析.doc

    学生将学会如何运用这些理论来剖析互联网金融的创新之处,特别是长尾市场在其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在教学方法上,《互联网金融》课程采用了课堂讲授与课内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019年中国互联网战投发展白皮书.rar

    白皮书可能会对活跃在中国互联网投资市场的头部企业和投资机构进行深度剖析,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红杉资本、IDG等,研究它们的投资策略、投资组合和成功案例,为读者揭示巨头们的投资逻辑。 五、并购与退出机制 ...

    20210701-华泰证券-证券行业:角逐新势力,重构新业态.pdf

    整体而言,华泰证券的这份报告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度剖析,同时也对平台类公司在新经济环境下的经营模式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对理解当前金融行业变革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20210901-招商证券-杭州银行-600926-深耕长三角的高成长银行.rar

    报告标题:“20210901-招商证券-杭州银行-...总结,招商证券的这份研究报告深度剖析了杭州银行在长三角地区的发展模式和市场定位,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有助于理解杭州银行的成长逻辑和未来走向。

    支付宝账务核心设计

    综上所述,《支付宝账务核心设计》深入剖析了支付宝在处理大量金融交易背后的复杂逻辑和技术挑战,对于理解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核心运作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这份文档,无论是对于金融科技从业者还是对支付系统感兴趣的...

    参照系-阿米巴资本投资分析报告(附137家被投企业介绍)-2019.4-44页.rar

    报告的核心部分是对137家被投企业的深度剖析。每家企业都有详尽的业务介绍、发展历程、产品服务、市场地位、竞争优势等方面的描述。通过这些企业的案例,读者可以了解到阿米巴资本如何识别和评估投资机会,以及他们...

    P2P网贷APP竞品分析.rar

    在互联网金融领域,P2P(Person-to-Person)网贷平台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模式,近年来发展迅速。P2P网贷APP竞品分析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旨在通过对市场上的同类产品进行深度剖析,以洞察行业趋势,找出自身产品...

    2018中国CVC行业发展报告-清华五道口-2019.1-88页.rar

    报告共计88页,深度剖析了CVC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优化企业战略布局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CVC定义与特点 CVC是企业通过设立独立的风险投资基金或者直接参与初创企业的投资,以获取新技术、新市场和新...

    玩转大数据:商业分析+运营推广+营销技巧+实战案例

    此外,书中的内容被划分为12个行业应用和17个专题内容,辅以400多张图片图解,以便读者能深度剖析大数据在商业分析、运营推广、营销技巧中的应用。 在强调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和机遇的同时,作者也不忘提醒读者,...

    2017阿里技术年度精选(上)

    - **应用场景**:适用于大规模在线交易处理(OLTP)、混合事务分析处理(HTAP)等场景,满足了互联网金融、电商等行业的高并发和大数据量的需求。 2. **阿里在数据库智能优化路上,做了哪些探索与实践?** - **探索...

    卡通教学通用PPT模板1.pptx

    教学分析涉及对课程内容、学习目标和学生能力的深度剖析。在这里,可以使用关键标题来分解分析的各个方面,如学习理论、教学策略、评估方法等。模板提供了空间来详细阐述每项分析点,以便让听众了解教学计划是如何...

    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风险投资报告(英文)64页.rar

    【描述】中的信息与标题相吻合,进一步确认了报告的主题和内容——即对2019年第二季度全球风险投资市场的深度剖析。报告通常会包括对投资总额、交易数量、主要投资领域、独角兽企业动态、投资者行为和全球经济环境对...

    银行股投资分析报告(98页).zip

    6. **风险提示与机遇**:识别潜在的风险,如信贷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同时指出行业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如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互联网金融的挑战与机遇。 7. **投资策略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提出针对不同...

    2021-2025年中国银行行业基于产业本质研究与战略决策咨询报告.pdf

    这些内容展示了如何通过系统的研究框架来剖析行业本质和动态,为银行业战略制定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在市场调研部分,报告对2020-2021年中国银行业进行了深度调研,分析了银行监管体制与政策法规、行业发展...

    数据中台与企业架构 (3).docx

    Zachman框架通过六个视角(信息、流程、网络、人员、时间、基本原理)和六个模型(语义、概念、逻辑、物理、构件、功能)对企业进行深入剖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架构的应用逐渐从信息技术扩展到组织变革管理,与...

    2017中国创投年度白皮书(113页).zip

    2. 行业分布:报告详细分析了不同行业的投资情况,如互联网、金融科技、医疗健康、消费升级等。互联网行业持续吸引大量资金,而金融科技由于监管政策的调整,投资策略有所变化。医疗健康领域受到人口老龄化和科技...

    2019年华创资本投资分析报告(附166个案例).rar

    其次,报告会详细剖析各个重点行业的投资情况,例如互联网、科技、医疗健康、消费升级等领域。每个行业都会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其投资热点、增长潜力以及存在的风险。例如,可能详细讨论了某新兴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

    2017双11数据全景洞察(52页).zip

    《2017双11数据全景洞察》这份报告详细剖析了2017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期间的各类数据,揭示了电商行业的年度盛事背后的现象与趋势。报告共包含52页,深入探讨了消费者行为、市场增长、商家策略、物流配送等多个关键...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