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辞令与外交规则
根据外交规则,如果两国发生外交纠纷,一般情况下采取的措施:
首先是交涉,比如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会上批评,召见大使进行抗议等等;
第二个层面是外交制裁,如驱逐外交官或降低外交规格:由大使级变成公使级,公使级变成代办级;最严重的是召回大使直至断交.断交是争执双方的最后选择.
其间,所有活动使用语言必须是外交辞令;
外交辞令的特点
一般来说,"外交交涉"是常规动作,而在交涉中诸外交语言的使用则有相对固定的"习惯表述".外交语言体现了一国对外政策,是捍卫一国利益的工具,含蓄,婉转,"话说半句"或使用多种"托辞"常是外交语言的特点.
同样是赞同,可以用"注意到","理解","不提出异议","同情"等不同分寸的语言表达;
同样是关注,可以用"关注","严重关注","感到不安","深感遗憾","谴责"等多种词汇.
向对方警告也有"正在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和"保留予以评论的权力"甚至"将采取响应的措施"等不同层次的表达,最严重的警告要就是要求对方在一定时间内满足要求的"最后通牒".
常用的几种外交辞令的表达
外交语言所包含的内容丰富,需要意会.例如:
1,说对某事“表示关切”或“表示严重关切”,意味着该政府将采取强硬的步骤;
2,说对某事“不能无动于衷”或“不能置之不理”,是向对方暗示如果事态继续恶化,该政府将予以干预;
3,说“将不得不仔细地重新考虑本国的立场”,就包含着友好关系即将变为敌对状态的警告;
4,说会谈是“有益的”,弦外之音是会谈并未取得具体成果;
5,说某外交官“进行不符外交身份的活动”,则是指控对方搞间谍活动.
联合国使用的语词多比较中性
多边外交所使用的语言则更注意含蓄和婉转.
联合国文件使用的语言多采用中性名词:如不说"敌人"而说"对手".
在国际会议上听别国代表滔滔不绝的发言时,不要被前面一大串客套话所迷惑,而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但是"所引出的真意上:
例如,"本代表团对这个建议有着最大的同情,但是愿意指出……","我对某国杰出的代表怀有深深的敬意,但是我认为……"等等,其实这些都是"拒绝","否定","不同意"的委婉表述.
分享到:
相关推荐
【主题单元设计】本次教学活动以“战争中外交辞令的智慧与艺术”为主题,针对高一学生,旨在深入探究《烛之武退秦师》和《赤壁之战》这两篇经典文言文中的外交辞令,理解其背后的智慧与艺术。此单元选自鲁教版高中...
乙喜在与齐侯的对话中展现了非凡的外交辞令技巧。他以“㬥”字的解释为出发点,巧妙地将鲁国的不恐惧态度传达给了齐国。乙喜的言辞并不直接对抗齐国的挑衅,而是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出发,强调鲁国遵循的是周成王所定...
在探究古代外交辞令的妙用与历史智慧时,《国语》中的记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历史案例。在《国语·鲁语上》中,齐孝公率军来伐,鲁国面临严峻的国事挑战。鲁国大夫臧文仲面对这一困境,试图以言辞应对,但深知...
含蓄性-----先秦外交辞令的基本主题论文摘要:中国外交的起源可以追朔到原始社会末期,从出现部落开始,外交也就产生了。先秦时期的外交辞令是中国古代外交艺术的瑰宝。但无论是春秋行人委婉恭敬的君子风度还是
总的来说,外交语言的特点体现在其庄重、机智和多变,翻译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他们不仅要精通双语,还需深入理解外交文化,才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促进国际合作与理解。对这些特点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提升...
公子围的僭越行为,体现在他以令尹的身份却采用君主的规格,这在外交礼仪中是严重违反规则的。各国代表通过各种巧妙的言辞进行谴责,如鲁国的叔孙豹、郑国的罕虎和蔡国的公孙归生等,他们或明嘲,或暗讽,或正言若反...
1. 文中提到《诗经》等典籍在先秦时期是外交辞令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运用得当,可以在外交场合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而非直接在战场上战胜敌军。 2. 不同的时代审美风尚和作品接受度差异是导致文学经典在...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而又充满变数的年代,各路诸侯国之间攻伐不休,权谋与外交并重。在这一时期,史书《左传》记录了无数精彩的历史片段,其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尤其引人入胜,它不仅是一次成功...
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故事中的亮点,他通晓言辞和策略的重要性,因此在与秦伯交涉时采取了“先示弱,后攻心”的策略。他首先承认郑国的弱小,然后从秦国的利益角度出发,阐述了灭亡郑国对秦国并无好处,反而会导致...
其中,“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是展现古代智谋与外交策略的经典案例,具有极高的教学意义。 在《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中,晋国与秦国的联合军事行动,源于郑国对晋国的不敬以及与楚国的友好关系。晋军与秦军分别...
最后,外交辞令与策略的学习是《烛之武退秦师》的精髓所在。烛之武运用欲扬先抑、阐明厉害、替秦着想、引史为例、推测未来等五步攻心战术,成功地说服了秦伯,化险为夷。这种外交谈判的策略,不仅在古代,在现代社会...
3. 古代外交辞令与智谋: 烛之武的说服秦伯退兵,展示了古代外交辞令的艺术,他巧妙地利用了利益分析,指出亡X对秦无益反而有害,从而打动秦伯。这体现了古人运用智谋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古代礼仪与行为规范: ...
示例:在2000年美国总统选举期间,一位教授使用外交辞令,避免预测选举结果,既体现了对美国人民选择的尊重,也避免了可能的误会。 2. **名片交流** - 名片是个人和职业身份的象征。名片上的信息,如是否涂改、...
晏子,齐国的杰出大夫,以其卓越的外交手腕和辞令艺术,在楚国的宫廷中展现了一国之尊严,其故事至今仍广为流传,被后世不断研究与探讨。 故事的背景是晏子受齐国之命出使楚国。楚王利用各种机会企图贬低晏子,进而...
晏子将楚王的暗箭化解于无形,巧妙地将话题引向了楚国自身的问题,展现了其卓越的外交辞令。 在最后一回合中,楚王直接质疑晏子的个人能力,晏子却以“能人派到贤明的君主那里,无能的人派到无道的君主这里”巧妙...
难点是欣赏烛之武的外交辞令艺术,理解其说服力和语言策略。 5. 课前准备与课堂设计:课前预习要求学生熟悉生字词、了解《左传》及其文学地位,课堂上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烛之武的说辞艺术和其爱国...
这种翻译工作不仅仅是字面意思的转换,更是对古代外交辞令的理解和文化传承。 文档中的问题部分更是深入挖掘了课文的内涵。在回答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时,我们认识到唐雎并非仅是一位勇猛的战士,更是一位有策略、有...
《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是一篇出自《战国策》的著名历史散文,通过记载唐雎与秦王的对话,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外交辞令的风采。唐雎作为安陵国的使者,在与强秦交涉的过程中,巧妙地应对秦王的威胁和诱惑,成功地维护了...
晏子的三次反驳,分别对应楚王的三次侮辱,从进入的“狗洞”到质疑齐国无人,再到以囚犯贬低齐国,晏子都以不卑不亢的态度,用比喻、夸张等语言艺术巧妙回应,展示了外交辞令的魅力。 楚王的形象则与其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