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业务和应用包括移动环境下的网页浏览、文件下载、位置服务、在线游戏、视频浏览和下载等业务。随着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Web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将成为继宽带技术后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推动力,为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平台,使得互联网更加普及,并以移动应用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等独特优势,为传统的互联网类业务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同时,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为移动网带来了无尽的应用空间,促进了移动网络宽带化的深入发展。从最初简单的文本浏览、图铃下载等业务形式发展到当前的与互联网业务深度融合的业务形式,移动互联网业务正在成长为移动运营商业务发展的战略重点。
1、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2、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以娱乐类业务为例,目前,基于手机的娱乐内容已经创造了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战略。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3集团在全球主要市场推出的以X-Series命名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娱乐类服务。
2.1 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商务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以上数据为2007年6月底数据),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28万,占移动用户87%的比例(2007年底数据)。
根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和UGC、移动支付和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
日本移动运营商采取的包月资费方式,以及用户终端性能的提高、双向高速移动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服务、图铃内容下载,到目前具有移动Web 2.0特性的新业务,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致力推动的移动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的互通与融合将进一步丰富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用户从中可以真正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接入与服务。
2.2 韩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韩国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韩国互联网发展研究机构(NIDA)的调查,2007年6月,韩国共有3.4亿互联网用户,其中 46.8%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使用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移动用户的比例为51.3%,比2005年9月的统计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自从2002年韩国移动运营商把CDMA网络全面升级到CDMA2000 1x EV-DO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SKT和KTF分别推出了包括一系列高端移动多媒体应用和下载服务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双向高速网络进一步带动了具备移动Web 2.0特征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用户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从铃声下载、新闻服务等逐渐向移动多媒体、移动社区、移动UGC等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转移。据估计,约50%的韩国人口都是SKT的移动赛我网注册用户(Tekes & Finpro Global ICT Team 2007.9),在线交易类业务也极大的冲击了离线业务市场,如移动拍卖等。
根据NIDA在2007年9月发布的最新调查,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
2.3 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与日韩不同,采用的是WAP协议。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多数采用WAP接入的方式。根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根据用户规模、网站数量以及用户特征等方面综合判断,目前WAP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相当于传统互联网2000~2001年间的发展水平。
与日韩两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使用状况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感兴趣的还是手机图铃业务、音乐和游戏业务。而2003年前后,韩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感兴趣的业务是图片、音乐和游戏,日本的音乐和游戏类业务也在移动互联网开始起步后的2~3年左右最受用户欢迎。目前日韩用户的兴趣点已经从图片和音乐下载类业务逐渐向具备Web 2.0特征、体现移动和固定互联网融合的业务转移。预计在今后的1~2年内,随着我国移动网络带宽的增加,用户对业务的需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信息量少的内容获取类业务向视频类业务、体现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业务转变。为了适应未来客户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认为移动UGC、内容共享/下载、移动游戏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发展趋势分析
3.1 实现技术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1)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
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三类: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i-Fi,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传统3G加强版的技术,如HSDPA等。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使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势必要求终端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终端。
(2)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
终端的支持是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升温,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设备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机,也是目前使用移动互联网最常用的设备。Intel推出的MID,则利用蜂窝网络、WiMAX、Wi-Fi等接入技术,并充分发挥Intel在多媒体计算方面的能力,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服务。2007年11月初美国亚马逊公司发布了电子书阅读终端——Kindle,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从亚马逊网站下载电子书、订阅报纸及博客。
与此同时,手机操作系统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诸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Linux操作系统、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等都在努力占据该领域魁首的位置。
(3)网关技术推动内容制作的多元化
移动和固定互联网的互通应用的发展使得有效连接互联网和移动网的移动互联网网关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采用这一技术,移动运营商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并更有效地管理网络。移动互联网网关实现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网络侧的内容转换等技术适配web网页、视频内容到移动终端上,使得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从“比特管道”转变成“智能管道”。由于大量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移动网络上的流量越来越大,在移动互联网网关中使用深度包检测技术,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资费计划和业务分层策略,有效地进行流量管理。网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
3.2 商业模式多元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新特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目前,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
广告类商业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而盈利则是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典型的例子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
内容类商业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典型例子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
服务类商业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例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均属于此类。
3.3 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原有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竞争结构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为了把握住机遇,相关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转型。他们充分利用在原有领域的传统优势,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争当新型产业链的整合者,以图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终端制造领域,领头羊芬兰诺基亚公司于2007年8月29日推出了名为Ovi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目标是以其在全球十数亿手机用户为基础,全力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2007年11月,Google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来推广其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软件平台——Android。直接挑战微软的Windows Mobile的商业授权模式。美国苹果公司2007年1月携iPod在数字音乐下载市场成功之势,发布了音乐手机iPhone,正式进军移动通信领域并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1、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特点不仅体现在移动性上,可以“随时、随地、随心”地享受互联网业务带来的便捷,还表现在更丰富的业务种类、个性化的服务和更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当然,移动互联网在网络和终端方面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其特点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2、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
世界各国都在建设自己的移动互联网,各个国家由于国情、文化的不同,在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上也各有千秋,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一些移动运营商采取了较好的商业模式,成功地整合了价值链环节,取得了一定的用户市场规模。特别是在日本和韩国,移动互联网已经凭借着出色的业务吸引力和资费吸引力,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互联网发展非常迅猛,以娱乐类业务为例,目前,基于手机的娱乐内容已经创造了一个数百亿元的市场,成为运营商发展的重要战略。2007年初,和记黄埔旗下3集团在全球主要市场推出的以X-Series命名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中就包含了大量的娱乐类服务。
2.1 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日本可以称得上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最好的国家之一,其移动数据业务收入约占全球40%的份额,接近三分之一的日本人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其中80%在3G终端上使用业务。除了数据接入费和广告费之外,来自移动内容和移动商务的收入超过10亿美元(以上数据为2007年6月底数据),移动互联网用户总数达到8728万,占移动用户87%的比例(2007年底数据)。
根据Wireless Watch Japan 2007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日本移动运营商提供的主要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搜索、移动音乐、移动社交网和UGC、移动支付和NFC应用、移动电视、基于位置的服务和移动广告等。
日本移动运营商采取的包月资费方式,以及用户终端性能的提高、双向高速移动网络的发展,促进了日本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从最初的信息服务、图铃内容下载,到目前具有移动Web 2.0特性的新业务,日本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日本三大移动运营商致力推动的移动互联网和固定互联网的互通与融合将进一步丰富移动互联网的业务种类,用户从中可以真正享受到无处不在的接入与服务。
2.2 韩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韩国是全球移动互联网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根据韩国互联网发展研究机构(NIDA)的调查,2007年6月,韩国共有3.4亿互联网用户,其中 46.8%的用户使用手机上网。使用过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在移动用户的比例为51.3%,比2005年9月的统计提高了10个百分点。
自从2002年韩国移动运营商把CDMA网络全面升级到CDMA2000 1x EV-DO以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SKT和KTF分别推出了包括一系列高端移动多媒体应用和下载服务在内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双向高速网络进一步带动了具备移动Web 2.0特征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用户市场对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从铃声下载、新闻服务等逐渐向移动多媒体、移动社区、移动UGC等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转移。据估计,约50%的韩国人口都是SKT的移动赛我网注册用户(Tekes & Finpro Global ICT Team 2007.9),在线交易类业务也极大的冲击了离线业务市场,如移动拍卖等。
根据NIDA在2007年9月发布的最新调查,韩国用户数最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包括移动多媒体服务、移动音乐门户网站服务、手机游戏、移动购物、手机银行以及包括移动搜索、移动社区等在内的无线和固定互联网互通服务。
2.3 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应用与日韩不同,采用的是WAP协议。我国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多数采用WAP接入的方式。根据CNNIC的调查,截至2007年3月底,我国WAP活跃用户数约为3900万人,具有独立域名的WAP站点数量约为6.5万个,WAP网页数量约为2.6亿个。根据用户规模、网站数量以及用户特征等方面综合判断,目前WAP在我国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相当于传统互联网2000~2001年间的发展水平。
与日韩两国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使用状况相比,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感兴趣的还是手机图铃业务、音乐和游戏业务。而2003年前后,韩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最感兴趣的业务是图片、音乐和游戏,日本的音乐和游戏类业务也在移动互联网开始起步后的2~3年左右最受用户欢迎。目前日韩用户的兴趣点已经从图片和音乐下载类业务逐渐向具备Web 2.0特征、体现移动和固定互联网融合的业务转移。预计在今后的1~2年内,随着我国移动网络带宽的增加,用户对业务的需求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从信息量少的内容获取类业务向视频类业务、体现移动网和互联网融合的业务转变。为了适应未来客户需求可能发生的变化,我们认为移动UGC、内容共享/下载、移动游戏等移动互联网业务将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发展趋势分析
3.1 实现技术多样化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1)网络接入技术多元化
目前能够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无线接入技术大致分成三类:无线局域网接入技术Wi-Fi,无线城域网接入技术WiMAX和传统3G加强版的技术,如HSDPA等。不同的接入技术适用于不同的场所,使用户在不同的场合和环境下接入相应的网络,这势必要求终端具有多种接入能力,也就是多模终端。
(2)移动终端解决方案多样化
终端的支持是业务推广的生命线,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逐渐升温,移动终端解决方案也不断增多。移动互联网设备中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手机,也是目前使用移动互联网最常用的设备。Intel推出的MID,则利用蜂窝网络、WiMAX、Wi-Fi等接入技术,并充分发挥Intel在多媒体计算方面的能力,支撑移动互联网的服务。2007年11月初美国亚马逊公司发布了电子书阅读终端——Kindle,使得用户可以通过无线网络从亚马逊网站下载电子书、订阅报纸及博客。
与此同时,手机操作系统也呈现多样性的特点。诸如微软的Windows系统;Linux操作系统、Google的Android操作系统等都在努力占据该领域魁首的位置。
(3)网关技术推动内容制作的多元化
移动和固定互联网的互通应用的发展使得有效连接互联网和移动网的移动互联网网关技术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采用这一技术,移动运营商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并更有效地管理网络。移动互联网网关实现的功能主要是通过网络侧的内容转换等技术适配web网页、视频内容到移动终端上,使得移动运营商的网络从“比特管道”转变成“智能管道”。由于大量新型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发展,移动网络上的流量越来越大,在移动互联网网关中使用深度包检测技术,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资费计划和业务分层策略,有效地进行流量管理。网关技术的发展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内容来源和制作渠道。
3.2 商业模式多元化
成功的业务,需要成功的商业模式来支持。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新特点为商业模式创新提供了空间。目前,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
广告类商业模式是指免费向用户提供各种信息和服务,而盈利则是通过收取广告费来实现,典型的例子如门户网站和移动搜索。
内容类商业模式是指通过对用户收取信息和音视频等内容费用盈利,典型例子如:付费信息类、手机流媒体、移动网游、UGC类应用。
服务类商业模式是指基本信息和内容免费,用户为相关增值服务付费的盈利方式,例如即时通信、移动导航和移动电子商务均属于此类。
3.3 参与主体的多样性
移动互联网时代是融合的时代,是设备与服务融合的时代,是产业间互相进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业务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是一个显著的特征。
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产业间、以及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的技术和资金门槛,推动了传统电信业向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大ICT产业的演进,原有的产业运作模式和竞争结构在新的形势下已经显得不合时宜。在产业融合和演进的过程中,不同产业原有的运作机制和资源配置方式都在改变,产生了更多新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为了把握住机遇,相关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转型。他们充分利用在原有领域的传统优势,拓展新的业务领域,争当新型产业链的整合者,以图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在终端制造领域,领头羊芬兰诺基亚公司于2007年8月29日推出了名为Ovi的移动互联网业务,目标是以其在全球十数亿手机用户为基础,全力拓展移动互联网市场。2007年11月,Google组建了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来推广其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软件平台——Android。直接挑战微软的Windows Mobile的商业授权模式。美国苹果公司2007年1月携iPod在数字音乐下载市场成功之势,发布了音乐手机iPhone,正式进军移动通信领域并取得了惊人的销售业绩。
总之,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信息产业运作模式正在被打破,新的运作模式正在形成。对于手机厂商、互联网公司、消费电子公司和网络运营商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们积极参与到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市场竞争中。
相关推荐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整合二者优势的“升级版本”,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
通过对2007年互联网发展的综合分析,《2007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不仅为当时的互联网发展状况提供了详实的统计数据和深入的洞见,同时也为后来的互联网研究、政策制定和行业规划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8. 百度移动互联网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百度移动应用下载分布、下载时间分布和热门应用下载排行榜等数据,揭示了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偏好和趋势。地域下载分布、下载时间分布和热门应用类别等不同维度的分析...
研究目的在于全面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网民使用习惯以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市场表现。 - **研究范围**:涵盖了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网民规模、应用使用情况、无线网络使用情况等多个方面,并对中国...
本文将深入探讨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涉及的技术领域包括移动终端技术、接入网络技术、移动应用服务技术以及网络安全技术等。以下为详细的知识点分析: 1. 移动互联网概念与体系结构:移动互联网是...
移动互联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简称为MI,是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方式提供服务的新颖业务形态。它涵盖了终端设备(如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操作系统(如安卓和iOS)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如...
1. 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电商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电商行业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智能手机的普及为移动电商平台的壮大提供了基础条件,使得移动电商逐渐从传统电商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市场和价值。 ...
2014年作为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年,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移动UI发展趋势的良好契机。 在2014年,HTML5的应用开始深入人心,其作为新一代网页开发标准,给移动UI设计带来了深远的影响。HTML5具有跨平台性,可以减少对...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是针对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年度研究报告,由权威机构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这份报告详尽地分析了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用户规模以及网民的特征,为了解中国互联网的现状提供了...
以下是对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与趋势的详细解析: 一、用户规模与普及率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突破10亿大关,几乎覆盖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总人口。这表明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娱乐的重要...
百度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重点关注了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报告通过对百度移动搜索、百度手机助手、百度移动统计等数据的分析,揭示了当时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用户行为以及移动搜索...
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报告》深入分析了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揭示了移动互联网在用户规模、应用渗透、网络使用以及用户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变化。以下是对该报告的关键知识点的详细解读: ### 一、研究...
### 未来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六大发展趋势 #### 一、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需求的变化,移动互联网正逐步超越传统的PC互联网,成为互联网发展的主要形态。在过去,个人电脑是...
2018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特点是智能互联和万物互联的实现,以及移动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 2. 智能时代:报告预判2019年及以后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将更生动地展现智能时代的活力,这预示着移动互联网将...
在标题"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分析共7页.pdf.zip"和描述中,我们可以推测这是一个关于当前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的详细报告,可能涵盖了市场趋势、用户行为、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个...
总结起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为政府、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了全面的互联网发展数据,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政策、策略和规划,促进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通过对报告内容的深入解读,我们可以发现...
互联网资源应用状况则从网站、网页、移动互联网流量、APP数量及分类等方面反映了互联网内容和应用的繁荣程度。互联网接入环境包括上网设备、使用场所和上网时间等,是评估互联网普及和使用便捷程度的关键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