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android中context可以作很多操作,但是最主要的功能是加载和访问资源。在android中有两种context,一种是 application context,一种是activity context,通常我们在各种类和方法间传递的是activity context。
比如一个activity的onCreat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tate) {
super.onCreate(state);
TextView label = new TextView(this); //传递context给view control
label.setText("Leaks are bad");
setContentView(label);
}
把activity context传递给view,意味着view拥有一个指向activity的引用,进而引用activity占有的资源:view hierachy, resource等。
这样如果context发生内存泄露的话,就会泄露很多内存。
这里泄露的意思是gc没有办法回收activity的内存。
Leaking an entire activity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当屏幕旋转的时候,系统会销毁当前的activity,保存状态信息,再创建一个新的。
比如我们写了一个应用程序,它需要加载一个很大的图片,我们不希望每次旋转屏 幕的时候都销毁这个图片,重新加载。实现这个要求的简单想法就是定义一个静态的Drawable,这样Activity 类创建销毁它始终保存在内存中。
实现类似:
public class myactivity extends Activity {
private static Drawable sBackground;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tate) {
super.onCreate(state);
TextView label = new TextView(this);
label.setText("Leaks are bad");
if (sBackground == null) {
sBackground = getDrawable(R.drawable.large_bitmap);
}
label.setBackgroundDrawable(sBackground);//drawable attached to a view
setContentView(label);
}
}
这段程序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问题很大。当屏幕旋转的时候会有leak(即gc没法销毁activity)。
我们刚才说过,屏幕旋转的时候系统会销毁当前的activity。但是当drawable和view关联后,drawable保存了view的 reference,即sBackground保存了label的引用,而label保存了activity的引用。既然drawable不能销毁,它所 引用和间接引用的都不能销毁,这样系统就没有办法销毁当前的activity,于是造成了内存泄露。gc对这种类型的内存泄露是无能为力的。
避免这种内存泄露的方法是避免activity中的任何对象的生命周期长过activity,避免由于对象对 activity的引用导致activity不能正常被销毁。我们可以使用application context。application context伴随application的一生,与activity的生命周期无关。application context可以通过Context.getApplicationContext或者Activity.getApplication方法获取。
避免context相关的内存泄露,记住以下几点:
1. 不要让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引用activity context,即保证引用activity的对象要与activity本身生命周期是一样的
2. 对于生命周期长的对象,可以使用application context
3. 避免非静态的内部类,尽量使用静态类,避免生命周期问题,注意内部类对外部对象引用导致的生命周期变化
分享到:
相关推荐
**Android学习笔记之NFC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电子...通过深入理解NFC技术及Android的NFC框架,开发者可以更好地开发出符合用户需求的NFC应用。
Android 自定义控件步骤总结 Android 自定义控件步骤总结是 Android 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个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 Android 中的控件是如何工作的,并且可以更好地自定义控件来满足我们的需求。
【标题】创建一个简单的Widget(转载自mars) 在Android系统中,Widget是应用程序与桌面环境交互的一种方式,它允许用户在主屏幕上放置小型的应用程序视图,这些视图可以显示实时信息并提供有限的交互功能。这篇...
通过阅读和理解"WiFihotspot-master"压缩包中的代码,开发者可以学习如何在Android应用中集成Wi-Fi热点功能。这不仅对移动开发人员有用,也为那些希望深入了解Android网络编程的开发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同时,...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LTspice进行LDO(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电源电路的仿真。首先讲解了如何导入LDO模型并配置仿真环境,接着深入探讨了瞬态分析、相位裕度、电源抑制比(PSRR)等关键仿真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文中提供了多个实用的操作技巧,如通过调整补偿电容优化相位裕度,以及使用.step param命令批量测试不同参数的影响。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常见的仿真误区及其解决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LDO的设计与调试。 适合人群: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电源电路设计初学者、希望深入了解LDO特性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希望通过仿真工具提高LDO设计技能的人群。主要目标是掌握LDO的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LTspice进行各种类型的仿真分析,从而优化电路设计,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详细的仿真步骤和技术细节,还附带了作者的实际经验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使读者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思路。
渝安集团员工职业发展通道设计方案.ppt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新能源电动汽车中VCU(整车控制器)和BMS(电池管理系统)的HIL(硬件在环)仿真技术。首先阐述了整车建模的基础,包括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的建模要点。接着分别解析了驾驶员模块、仪表模块、BCU整车控制器模块、MCU电机模块、TCU变速箱模块、BMS电池管理模块等多个子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式。最后强调了HIL仿真在电动汽车控制系统测试和优化中的重要性,特别是在降低成本和风险方面的作用。 适合人群:从事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人员,尤其是专注于VCU和BMS领域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了解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仿真技术的研发团队,在产品开发初期进行系统测试和优化,确保各子系统间的协同工作正常。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代码示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概念和技术细节。此外,还分享了一些实际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如故障注入测试的具体应用场景等。
如何应对一线人员春节后的离职潮
线性代数
离职面谈表.xls
聚宽对接qmt大礼包,配备需要的全部软件:python3.9版本,qmt模拟安装包,pycharm安装包,talib包
试用期转正表.xls
招聘数据分析.xls
如何让新员工快速融入团队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并离网逆变器的两种主要控制策略——PQ控制和V/f控制,以及无功能量发生器(SVG)和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仿真模型。对于PQ控制,文章展示了如何将功率指令转化为电流指令,并强调了电网电压定向和限幅处理的重要性。V/f控制则用于离网模式,通过调节电压和频率来维持系统的稳定。SVG主要用于无功补偿,通过实时计算无功需求进行补偿。APF则专注于谐波检测和消除,利用自适应滤波器提高效率。此外,文中还提供了多个实用的小技巧,如仿真步长设置、模式切换时的前馈补偿等。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电子仿真研究的技术人员,尤其是对逆变器控制策略感兴趣的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深入理解和实现逆变器控制策略的研究项目,帮助工程师优化仿真模型,提升系统性能,确保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还分享了许多实践经验,有助于读者避免常见错误,提高仿真成功率。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Carsim与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通过线性二自由度模型和卡尔曼滤波(KF)来估计车辆的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首先搭建了联合仿真框架,Carsim提供车辆状态量,Simulink负责算法处理。文中展示了线性二自由度模型的状态方程及其参数设定,并深入探讨了KF的两种实现方式:S函数编程和Simulink内置模块。对于S函数实现,着重讲解了状态转移矩阵的动态更新以及噪声矩阵Q的调整策略,确保模型能够适应车速变化。而对于内置模块,则指出了其在灵活性方面的不足之处。此外,还讨论了联合仿真的配置要点,如数据接口同步、采样时间和信号处理等问题。 适合人群:从事车辆动力学研究、控制理论应用、自动化控制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精确估计车辆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的研究和开发项目,特别是在涉及ESP等主动安全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目标是提高估计精度,增强系统的鲁棒性和响应速度。 其他说明:文章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片段和实践经验分享,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施相关技术。建议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KF实现方式,并注意处理各种边界条件和异常情况。
档案管理[03]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风电与储能联合调频系统的原理及其优化方法。首先解释了风电输出功率的波动性和对电网频率的影响,提出储能系统作为解决方案。文中展示了如何用Python生成风速数据并构建调频控制系统,重点讨论了PID控制器的设计以及SOC(荷电状态)管理策略。此外,还探讨了调频控制逻辑、硬件在环测试、风电功率预测模型(如LSTM)、调频效果验证方法及储能系统的物理限制等问题。最后强调了模型验证的重要性,提出了异常数据注入测试的方法。 适合人群:从事电力系统自动化、新能源发电及储能技术研发的专业人士,尤其是有一定编程基础的研究人员和技术工程师。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理解和实施风电与储能联合调频项目的团队。主要目标是提高电网稳定性,减少风电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延长储能系统的使用寿命。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Python代码示例,涵盖了从数据生成到控制逻辑实现再到模型验证的全过程。对于希望深入理解风储调频系统的工作机制和技术挑战的人来说,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HCIA-Storage V4.5 培训教材 合集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西门子S7-1200系列PLC和博途V15软件平台构建的小车自动往返控制系统。首先进行硬件组态,选择合适的CPU并配置输入输出点位,确保限位开关和急停按钮的有效接入。接着编写梯形图逻辑,实现小车在AB两点间的精确控制,采用定时器互锁机制避免电机损坏。然后设计触摸屏界面,通过WinCC创建动画效果展示小车运动状态,并设置按钮操作实现手动与自动模式切换。最后进行联合仿真实验,解决常见错误如变量地址配置不当等问题,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适合人群: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PLC编程和HMI设计有一定基础的学习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适用于需要掌握PLC控制系统设计全流程的专业人士,帮助他们理解如何整合硬件组态、梯形图编程以及HMI开发,最终完成一个完整的自动化工程项目。 其他说明:文中提供了详细的调试经验和技巧,附带74分钟的操作录像资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实践相关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