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inzenghua
  • 浏览: 1369772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2
  • 来自: 广州
文章分类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尊重兴趣,是尊重生命深处的本能

阅读更多
按:写微博很长时间了,也一直在脑子里、心里想一些主题。兔年,我会慢慢坚持把自己的一些碎片式想法写成结构要求更高的博客。
和朋友交流:兴趣到底重要不重要。众说纷纭。
一个人的兴趣,来自他天生的好奇心,来自生命深处的本能。我们的教育,最大的问题,不就是把来自人生命深处的本能给粗暴地扼杀了吗?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兴趣,老师不尊重学生的兴趣,孩子/学生也就从小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兴趣。
不懂得尊重自己的兴趣,如何懂得挖掘自己生命的潜能,如何有动力敦促自己通过自律而获得心智成熟?
我的观点是:兴趣很重要。父母和老师应该告诉孩子的是:尊重自己的兴趣的人,是有自尊的人,而要在长长的一生中一直都遵从内心的声音,就要懂得给自己创造生存的环境,懂得在生存的竞争中和他人协作、互助。只有活得比较好,才一直都有机会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为了能一直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需要具备强大的心智力量,帮助自己应对生存竞争中的种种险境。而要具备强大的心智力量,就需要从小训练自己的自律能力,具体而言,需要从推迟满足感开始做。也就是说,为了做有兴趣的事情,先要做不感兴趣的事情。正如为了获得自由,首先要接受约束。(打个未必恰当的比方:为了写一笔龙飞凤舞的行书或草书,达到怀素或王羲之那样的随心所欲书写的境界,首先就要规规矩矩在方格子上练习楷书;为了有一身好武艺,就得规规矩矩地练习桩功马步。)
先有了对兴趣的高度重视,才会有为了兴趣而自愿吃苦受约束,从而因自律能力高强,心智得到不断提升,因而有能力呵护好自己的兴趣,能更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反观持有“兴趣并不很重要”观点的论述,则有可能是已经中了功利教育很深的毒,自己尚未彻底解毒(自己做事就有较强的功利心),因而内心里还有功利遗毒带来的生存恐惧。因此,持有和让自己中毒的教育制度同样的观点,比较粗暴地否定兴趣这一来自生命深处的本能,只是以恐惧的心“吓醒”读者(因为有可能作者自己就是被”吓醒”而不是被“唤醒”的),而不是首先以希望的心唤醒读者内心潜藏的生命本能。
人不可能在恐惧中获得心智的长期成长,因为生命的本质是追求快乐,而不是屈服于恐惧。恐惧能让人在短时间里抑制住对快乐的追求,去吃苦耐劳。但一旦生存的威胁接触,生命就会失去成长的永恒追求。
在这里,我想到了曾经读过的一篇乔丹的自述。乔丹比较了自己和皮蓬的区别。他说,皮蓬在压力下能发挥得很好,而乔丹自己则无论逆境顺境都能有同样的发挥。现在想来,这就是卓越和优秀的区别:恒久的成长来自内心的自由追求,而不是只来自生存的恐惧。
这样的思辨带给我的价值非常大。以下是一早在微博上发的片断感想:
只有懂得尊重自己的兴趣的人,才会真正走向心智成熟。只是为了生存,被“吓”才获得的成长,往往不易持久。说兴趣并不重要,多半是对生存还抱着较多的恐惧。

做《生于七十年代》,一篇篇文章看过去,那些在自己的职业中找到了真正的快乐,并且做出了扎实的成绩的70后,都是一直跟随内心的声音,充分尊重自己的兴趣的人。他们尊重自己的兴趣,所以懂得尊重他人的兴趣,并帮助他人懂得为何只有不断培养自己的心智,才能呵护好自己的兴趣,创造并快乐着。

常常想,只有自己的身心真正得到了全面解放,内心真的不再有对生存的恐惧的人,才真正有能力写心智成长方面的书。好些时候,自以为的心智成熟,真的只是自以为。但内心对生存的恐惧时不时就会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多年的出版生涯,有个体会,那些能坚持到最后还精益求精的作者和译者,不是把在这个领域“占个地盘儿”放在第一位,而是真的首先就有求知的热情,他们在自己的地盘上也很有竞争力,不需要只靠写书和译书来获取地盘儿。这样,写书和译书才真的成了乐趣,才愿意花时间去不断争取做到更好。

所以,当编辑的,可以和作者讲把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能让自己在某个地盘儿更有竞争力,但不可以误导作者认为若不写出来,自己就没地盘儿了。写作这件事,对作者,若是锦上添花,才会越做越有乐趣;若是雪里送炭,难免就会失措而走形。

我经手的堪称一流的好书(虽然很少,没几本,希望以后会更多),没有一本是在生存的压力下写出来的。都是作者尊重自己兴趣的结果。这些作者因为很尊重自己的兴趣,同时懂得尊重兴趣是需要本钱的,这个本钱就是成熟的心智。所以他们知道必须用行动来体现对自己兴趣的尊重,这个行动就是:把兴趣写出来。

由此能看到,对于写作和翻译抱了太多个人目的,而不是把求真知放在第一位的,很容易中途放弃。个别耐力强的,或可勉力为之把事情做完,但写出来和译出来的东西总会显得不那么自然,不顺,可以做完,但难以做好。

长期看到黑暗的人,往往都忘记了光明是什么样子。自己内心有恐惧,所以以为他人也和自己一样害怕。最了不起的,是曼德拉、史怀哲这样的人,在怎样的黑暗中,他们看到的都是光明。

真正的强者,善于把自己的兴趣(动力)和占地盘儿(压力)结合起来,他懂得要生存好,才有可能让自己的兴趣得到发展。但同时也知道,如果仅为了生存去做事,而不重视他个人的兴趣,他最终会连生存都厌倦了。心智欠成熟的,往往只看一头,要么以兴趣为借口不去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要么把兴趣晾一边。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