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huashao
  • 浏览: 4725710 次
  • 性别: Icon_minigender_1
  • 来自: 济南
社区版块
存档分类
最新评论

《软件工艺》——译者序

阅读更多

(《软件工艺》一书即将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详情参见http://www.china-pub.com/computers/subject/huodong/ry12.23/tyzt.htm。本文是我作为译者为本书所作的序言。)

译序

时隔一年之后,当我再次到AMAZON寻找这本《软件工艺》时,它的评价不知何时已经悄悄地变成了四星半,销售排行也已经到了5,000多名——熟悉AMAZON的读者应该知道,在AMAZON能得到四星半评价的已经是精品好书,四位数的销售排行就更能证明它的品质。可是,一年前看到的批评仍然历历在目:“过时的例子”、“混乱的逻辑”、“东拉西扯不知所云”……当这些尖锐的言辞与“所有软件管理者的必读书目”一类溢美之词并列时,我不得不再次认真地思索:这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

Pete McBreen说,这本《软件工艺》是一本“极具煽动性”的著作。而在我看来,用“煽动性”来评价它只嫌太客气,或许“颠覆性”会是一个更贴切的词。自1968NATO会议以降,软件工程的话语就始终把持着软件业(以及软件学科)的言路。一切的软件问题都不由自主地被归咎于“软件危机”,同样自然地,一切的解决方案都不由自主地被划入“软件工程”的范畴。从记事以来……呃,我是说,从上大学以来,我们的一切讨论都围绕着软件工程展开:这样做是否符合软件工程?如何对软件工程加以改进?企业应该如何开展软件工程?凡此种种。在语词的不断重复与变调之间,“软件工程”逐渐被捧上了神坛,成为一种信仰,并因此失去了它旧有的价值与意义。君不见,即令是软件工程的反对者,也只能说出“我们不要软件工程”这样的话——仍然未脱软件工程的话语霸权。

Pete McBreen是一个极其敏锐的人,并且对语词背后的意蕴有着深刻的体认,这或许与他年少时在英国所受的教育有关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软件并不是工程,“软件工程”仅仅是一个多少有些不够贴切的隐喻而已。是的,一个隐喻,正如我们常说的“桌子腿”、“针眼”一样,这是一个深入人心、渗透极广的隐喻。但是,尽管每个人都知道绣花针并没有长眼睛,我们却常常忘记了软件工程作为隐喻的本来身份,真心诚意地把软件作为一种工程来对待了。软件工程的困境与读到这本《软件工艺》时本能的拒斥,殆出于此。

钱钟书曾说,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而对于目前软件工程的反对者们,另一个更恰当的比喻是“反转的胶片”——胶片的颜色与照片完全相反,但两者记载的信息却是毫无二致。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颠覆者,Pete McBreen为软件开发找到了另一个隐喻(以及随之而来的另一套语词),那就是本书的标题——软件工艺(software craftsmanship)。

对于这套工艺学的语词,我一直有着淡淡的隐忧。在西方,工艺学传统多半与文艺复兴的人本主义联系在一起,而在对现代性的中,文艺复兴一直是吸引大众的旗帜。因此,可以想象,“软件工艺”这样一个隐喻对于欧美程序员有着不可抵挡的诱惑。而在中国,“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固有地鄙薄工艺学的实践者,“五四”以降现代性的话语又早已根深蒂固,所以我实在不敢乐观地期望这个译本的读者能够让“软件工艺”的思想畅行无阻。好在Pete McBreen并不是一个太喜欢夸夸其谈的作者,书中的论述虽然大胆,却是有理有据。既然Fred Brooks的“没有银弹”已经深入人心,相信以逻辑思维见长的软件开发者们能够抛开对软件工程的迷信,随作者一道认识软件工程的局限,并由此生发对软件工艺的思索。倘如此,这本书也就算不辱使命了。

在你开始正式阅读本书之前,请允许我给你打一针预防针:这本书可能颠覆你浸淫其中数年甚至十年的软件观,所以书中的很多观点可能让你感到出离惊奇甚至出离愤怒。请你不要马上把它扔到墙角去,阅读的过程也就是习惯一种话语方式的过程。当你逐渐习惯软件工艺的话语方式之后,或许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

为这个译本,我要感谢UMLChina的站长潘加宇,是他把这本书硬塞到我的手上,让我没有与这本精彩的著作失之交臂。我还要感谢我的女友、本书的合译者马姗姗,她优雅的文笔弥补了我言辞的生涩,她的支持与鼓励让我能够在工作之余顺利完成此书的翻译。谢谢你,亲爱的姗姗。

最后,希望你能从这本《软件工艺》中找到别样的触动和欣喜——就像我曾经的阅读体验。

熊节

200389日星期六 凌晨

杭州

分享到:
评论

相关推荐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 **译者序**:本书中文版由国内资深翻译团队完成,力求准确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涵,使中国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软件工程的前沿知识。 #### 四、总结 《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是一本涵盖了软件工程从...

    第二章:PX4飞控使用手册

    连接接插件——译者注),那边有“PX4 autupilot”(应该是 SERVOS——译者 注)的字样。 注意:接插件的方向是塑料绝缘层朝向电路板后方(就是向外因为要插舵机 ——译者注) 2) 将小型的白色接插件 2 针的 ...

    译者注写作的形式及其原则——以《大数据时代》为例.pdf

    译者注写作的形式及其原则——以《大数据时代》为例.pdf

    Karl E.Wiegers名著——软件需求(重排本)

    译者 陆丽娜 王忠民 王志敏 书号 7-111-08127-7 页码 170 定价 19 会员价 17.1 币值 171 出版日期 2000-7 本书讲述了软件开发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软件需求问题。软件开发人员及用户往往容易忽略信息沟通...

    译者注写作的形式及其原则——以《大数据时代》为例.zip

    《大数据时代》是一本深入探讨大数据概念、应用与影响的著作,而译者注则是将原文内容准确且生动地转化为中文的重要环节。译者注写作的形式及其原则在翻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要求译者具备扎实的语言...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中文版)

    原书名:Agile Software Development: Principles, Patterns, and...译者:邓辉 ; 本书为扫描版本; 是众多名家一致推荐的敏捷开发指南; 其为第13届软件开发震撼大奖获奖书籍;被称为软件工程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著作;

    适应与选择——全球化语境下地域文化外宣翻译及其译者研究

    在这一过程中,生态翻译学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论框架,强调了译者的中心角色和适应选择的重要性。 生态翻译学是翻译研究的一个分支,它借鉴了生物学中的生态概念,将翻译视为一种动态的、互动的生态系统。在这个视角...

    应需而变——设计的力量

    6. **译者序.doc**:如果这本书是翻译版,译者序可能会介绍原作背景,解释翻译的挑战和选择,以及为什么这本书对中国(或目标市场)的读者有价值。 7. **应需而变.jpg**:这个可能是书籍封面的图片,标题“应需而变...

    在软件测试中如何有效地写Bug报告

    引言为公众写过软件的人,大概都收到过很拙劣的bug(计算机程序代码中的错误或程序运行时的瑕疵——译者注)报告,例如:在报告中说“不好用”;所报告内容毫无意义;在报告中用户没有提供足够的信息;在报告中提供了错误...

    软件测试(原书第二版

    本书的译者是韩柯和杜介涛,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 软件测试作为软件质量保证的核心环节,随着软件开发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和工具的广泛应用,其难度也随之提高,测试质量的度量变...

    不同的译者,不同的形象美——以《红楼梦》中王熙凤的文学形象再现为例

    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译者,对同一文学形象必然有着不同的美学体验。不同的译者再现文学形象的外貌美、服饰美和语言美时,往往会受其母语文化的影响而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因此,《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王熙凤在杨译...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Java语言描述

    译者序 前言 第1章 引论  1.1 本书讨论的内容  1.2 数学知识复习  1.2.1 指数  1.2.2 对数  1.2.3 级数  1.2.4 模运算  1.2.5 证明的方法  1.3 递归简论  1.4 实现泛型特性构件...

    COM 技术内幕——微软组件对象模型(PDF)

    在译者前言中,译者杨秀章回忆了自己童年时玩积木的经历,并与UNIX的管道功能进行了类比,形象地描述了软件组件可以像积木一样组合使用的特性。这种类比可以帮助读者理解COM组件像积木一样灵活组合的概念。译者强调...

    软件工程 实践者的研究方法

    译者序中提到,20世纪末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软件成为全球经济中不可或缺的角色,软件工程随之发展成为一门关键的技术学科,旨在解决软件生产中的质量和效率问题。软件工程的发展促进了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产业的技术...

Global site tag (gtag.js) - Google Analytics